《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22届高三一诊热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22届高三一诊热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川绵阳南山中学2022届高三一诊热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10月 绵阳南山中学秋季高2018级语文热身测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4.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古代建筑随着人类智慧的增长而发展,由最初简单的抵御防护功能扩展为承载多种社会
2、功能,富有多样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国意味悠长的建筑文化。我们的先民把数的元素外化融入到建筑之中,不仅使建筑中的数和天象、阴阳、时令、地理、地利等融为一体,也借助于建筑中数的意象来表达审美、和谐和等阶的价值追求。 周易爻辞传上:“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这一思想在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中被普遍运用,北京故宫分前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前朝是皇帝上朝、议事的地方,主要是男性活动的场所;内廷是皇帝和嫔妃们居住生活的地方,主要是女性活动的场所,这正应验了天地阴阳、乾坤相合的理念。易学还创立了“阳奇阴偶”的数字奇偶观念,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并且特以六、九为阴阳的代表,规定奇数对
3、应天,属于阳性,象征吉祥、和谐与美满;偶数对应地,属于阴性,有阴冷和不祥的意义。中国古代有“九重天”之说,建筑构造“九”数的重复出现,意在暗合寰宇之“九重”。拿北京天坛来说,它分上、中、下三层,第一层径九丈,取“一九”之意;第二层径十五丈,取“三五”之意;第三层径二十一丈,取“三七”之意。此外,天坛的高度、栏板数目均采用了一、三、五、七的阳数,暗合“太极”和“九重天”。 整个北京故宫建筑同样从数的角度体现了阴阳相合、天地对应的意蕴。故宫前朝的主要建筑物也是故宫的中心所在,三大殿分别立于汉白玉雕琢的三重台阶之上,太和殿九开间、进深五间、七十二巨柱都是九或九的倍数或奇数。故宫内廷以乾清门一线为界,
4、以位于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内廷多用偶数当中较好的数字“六”。有两宫六寝,体现了下方、后方、偶数、负数为阴的民间信仰;而外朝主殿布局采用奇数,成为五门、三朝之制,正表达了中国传统以上方、前方、奇数、正数为阳的意蕴。 中国传统社会常常借用数字来表达某种美好的愿望。普通百姓喜欢偶数中的“六”,之所以如此,是他们认为上下四方为“六合六运”之数,最为圆满吉庆。作为山西省祁县民居建筑的代表,乔家大院就是由六个院落组成的,其目的是祈求乔氏家族六六大顺。 两千多年的传统中国社会,建筑这种有形的载体还被赋予了等级性。易经乾卦第一中说:“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是帝王化身,故九、五为帝王
5、之数,即人们常说的“九五之尊”。“九”是奇数中最大的数,代表皇帝的权威;“五”不仅来源于“五行”,也位于奇数正中,代表皇帝坐镇中央,因而九、五代表皇权至高无上,从而导致中国封建宫廷建筑往往运用九与五两个数字加以显示。天安门城楼正面宽九间,门上装有九路门钉,即纵横各九排,又呈“九”的倍数,故宫房间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暗含“九五”至尊的意思。 (节选自李玲中国古建筑的数理意蕴,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建筑由于融入了数的元素才具有了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成为一种文化创造。 B.周易爻辞传上中有关“乾道”“坤道”等古建筑思想,对故宫建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6、。 C.“阳奇阴偶”观念认为,奇数象征吉祥与美好,偶数含有阴冷、不详之意,因此古人更喜欢奇数。 D.九、五为帝王之数,代表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天安门城楼及故宫的房间数都暗含“九五至尊”之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综合使用引证法、例证法,论证了天地阴阳、乾坤相合理念在中国由代建筑中的运用。 B.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述,条理清晰地论证了中国古建筑中的数理意蕴。 C.文章选取中国古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故宫、天坛、天安门等来证明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D.文章写到乔家大院由六个院落组成,证明了中国传统社会常用数字表达美好愿望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
7、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古建筑承载的社会功能的增加,古建筑常借助数来表达人们对审美、和谐、等阶的价值追求。 B.古建筑构造中多出现数字“六”“九”的元素,这与“六”“九”在易学中是阴阳的代表有一定关系。 C.故宫前朝主要是男性活动的场所,布局体现奇数特征;内廷主要是女性活动的场所,则多用偶数。 D.从中国封建宫廷建筑对数字“九”“五”的广泛运用,可以看出古代建筑被赋予的等级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每一颗巨星的陨落,都会让我们伤感一番,都会让我们头顶的星空暗淡些许。然而,似乎很少有一颗巨星之殇,会如钱学森的离去一样,引
8、起从上至下的深切关注。 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 1947年2月,刚满36岁的钱学森因在空气动力学、火箭飞行理论、数学等领域的优异才能,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然而新中国的成立、祖国的召唤让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切优越条件,一心想要回到祖国。 1955年,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他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随后,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 “他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
9、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钱学森的好友庄逢甘说,“他经常鼓励我们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都能干。” (摘编自此生惟愿长报国) 材料二: 钱学森素以治学严谨著称。在交大求学期间,他就秉承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至今,交大校园里还在盛传他在水力学考试和热工实验报告中“两个100分”的故事。他在科研中形成的手稿,字体工整秀丽,图形表格规范,等号划得如同直线一般,有的计算数字精确到小数点之后8位,充分体现了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在领导“两弹一星”工程期间,他严格贯彻“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要求,精心组织工程实施,经常亲自到第一线具体指导,在航天界传为佳话,并影响
10、了几代科技工作者。他指导青年同事们,科学上不能有一点失误,小数点错一个,打出去的导弹就可能飞回来打到自己,无论是学习还是做研究都必须做到“严谨、严肃、严格、严密”。 (摘编自弘扬钱学森的精神) 材料三: 这位中国的“导弹之父”不仅是一名技术专家,还被认为是一位文、理、工结合型的科学家。 1950年以后,他在美国因为无法继续参与机密研究,于是及时调整心态,进入一个新的理论领域,并最终创建了“工程控制论”。在他回国之后,“工程控制论”成为指导国内进行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重要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把对工程控制论的理论探索,和组织指挥重大科研工程的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出了“系统科学
11、”思想。至此,这位科学家快速地挣脱了“导弹轨迹”的束缚,开始了一场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全面解读。 他开始审视中医,还关注建筑与城市的研究,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一文,后又提出“山水城市”的构想。此外,他和年轻学者张沁文还提出了农业系统工程理论,用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用他在航天实践中提炼出的科学方法来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这个科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 (摘编自钱学森的遗产)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学森能够成为麻省理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他在空气动力学等领
12、域所表现的优异才能有关。 B.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国后参与的许多科研项目对于我国航天事业都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C.钱学森坚信我国航天事业能超越外国人,也因此在航天事业上奉献出了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 D.钱学森在科研中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哪怕一个小数点也不能失误,对青年他也有同样的要求。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学森作为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和备受全国人民敬仰的科学家,他的逝世受到整个社会深切关注。 B.钱学森创建“工程控制论”的经历告诉我们,遇到困境及时调整心态、转换视角,就可能会有新发现。 C.“工程控制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对钱学森挣脱专业束缚,启发
13、他研宄解读其他科学领域问题大有帮助。 D.钱学森克服困难回到祖国,将热血献给当时贫弱的祖国。这启示我们: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6.钱学森被看作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请结合三则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依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塾师老汪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14、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噪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題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整,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倚,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
15、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札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
16、,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这下老范明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 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
17、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 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
18、。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老范:“为啥?” 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老范:“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老季:“不为老汪。” 老范:“为啥?” 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老范挥择手:“娘们儿家。” 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选自
19、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说明了作为乡村垫师的他迂腐无能。 B.文中老汪每月两次的“乱走”令人备感困惑,直到端午节老汪酒后吐真言,暴露内心秘密,说出“总想一个人”时,才真相大白。 C.本文虽只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作者以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北方村镇的风俗画卷。 D.本文以白话口语为主,又掺入了方言和文言,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语言既契合老汪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也暗合他的尴尬处境。 8.东家对老汪
20、的评价是“德才兼备”,其“德”怎样理解?请简要概括(6分) 9.作者塑造老汪这一典型形象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
21、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 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
22、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
23、/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恩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B.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 C.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D.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
24、光斗为人刚直,大力整肃史治。他的字为遗直,正与他的性格相符;他担任御史时,捕治吏部恶吏,起获假印,揭露假官,引起极大震惊。 B.左光斗勤于政事,反对无理要求。他的建议得以施行,水利大兴,百姓得利;刘朝以东宫名义索取戚畹废庄,他将信件原封返还,坚决拒绝。 C.左光斗揭露赃私,受到小人陷害。他与人弹劾魏忠贤,揭发崔呈秀,引起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愤恨,魏以先发制人的手段,绕过法司,害死光斗。 D.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连,母亲、兄长以及同家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贸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
25、,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5分) (2)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秋.尽 杜.甫 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注】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袁绍大宴宾客,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作者感时自叹,感事抒情,诗中多用典故,体现了
26、杜诗沉郁顿挫的格调。 B“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作者行踪,“茅斋寄在少城隈”一句中“寄”字写出茅斋无人,自己身在家外的状态。 C颔联中“陶潜菊”体现了作者渴望隐逸的心境和淡泊洒脱的品格,“袁绍杯”则表明自己被人重视,但却无用武之地。 D颈联中“雪岭独看西日落”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岭看西天日落,与首句中“东行且未回”照应,使诗歌内容更加紧密。 1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2)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待的两句是“,
27、”。 (3)阿房宫赋中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经历过许多变迁、磨难和不幸之后,格调对国人来说还是个问题吗?这个问题曾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甚至学术界也卷入其中,焦点在于:这是国人的真问题,还是伪问题?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没有获得确切答案。一方面,粗俗仍然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蔓延,所有八十年代的社会等级符号在今天依然泛滥,爬到财富顶端的人正花样百出地炫富,而且形式更为。另一方面,由于财富分配不公,社会生活的重心正在向追求转化。中国的改变太快,()。然而,不管生活正在变得多么艰难,只要有机会改善,人们还是希望自己的言行更得
28、体,生活更有趣,精神更高贵。根深蒂固的这种倾向,哪管生活压力多么强大也无法销毁。所以道理并没有改变:一个注重生活品质和自身形象的人,不管钱多钱少,还是渴望自己。格调影响了社会,影响了人们的思考,正好对应中国社会隐秘多变的价值取向。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争论极致公平正直与众不同 B.辩论极致公平正直和而不同 C.争论极端公平正义与众不同 D.辩论极端公平正义和而不同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致于少有东西能长时间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 B.以至于少有东西能长时间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格调 C.以至于少有东西能长时间
29、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 D.以致于少有东西能长时间存留,包括社会习俗和生活格调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倾向这般根深蒂固,任由多么强大的生活压力也是无法摧毁。 B.这种根深蒂固的倾向,任由多么强大的生活压力也无法摧毁。 C.倾向这般根深蒂固,无论多么强大的生活压力也都无法拔除。 D.这种根深蒂固的倾向,无论多么强大的生活压力都无法拔除。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美国有一种蝉,每17年才叫一次,像。这种蝉为什么选择在地下生活那么多年?原来,周期蝉最早出现在大约1
30、80万年前,那个时候北美正处于冰河期,气候极不稳定,经常会遇到冷夏。,假如它们出土后正好遇到低温就死定了。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假如在1500年的时间里每50年出现一次冷夏,那么7年蝉的成活率是7,11年蝉的成活率是51,17年蝉则是96。显然。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机械工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97.2亿元增至的6万亿元左右,增长约600倍;利润总额为1.71万亿元,是1978年69.2亿元的247.1倍。机械工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从制造一般产品到制造高精尖产品,从
31、制造单机到制造大型先进成套设备的转变。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机械主导产品技术来源中,国内占比从20世纪80年代的24.5%,上升至目前的70%。机械标准数量从1978年的3400项发展到当前的1.72万项,重点领域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达80%以上。机械产品自给率超过85%,基本改变了20世纪先进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优秀文艺作品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2)国庆期间,中国机长等三部主旋律大片实现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 (3)第十届茅盾文学获奖作品人世间牵风记北上主角应物兄,
32、体现了文学作品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作家的卓越成就。 (4)优秀文艺作品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 (5)优秀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6)文艺作者要赢得人民认可,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轿,人抬人”也不行。 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以本校(统称“笆津中学”)学生会名义给高一年级“耘梦”文学社成立大会写一封贺信,倡议大家“致敬优秀文艺作
33、品,我们应有所作为”,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要求。要求:自选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绵阳南山中学高三语文热身测试题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D(A项说法绝对。古代建筑具有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文化创造,并不仅仅是因为融入了数的元素。B项曲解文意。“乾道”“坤道”是易经中的思想,不是古建筑思想。C项“因此古人更喜欢奇数”说法有误,文中有“普通百姓喜欢偶数中的六”。) 2.B(“总分总的结构”分析有误,文章应是“总分”结构,开头为总,以下为分。) 3.A(“随着古建筑承载的社会功能的增加,古建筑常借助数来表达”,偷换概念,不是“社会功能”,而是“文化内涵”。) 4.C(“坚信我国航天事业能超越外国人”属于无中生有,同时前后也无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 5.C(在“工程控制论“的理论探索基础上,钱学森进一步提出“系统科学”思想。是“系统科学”思想使得他挣脱了专业束缚,进入了不同领域的研宄。) 6.钱学森有非凡的科学成就。他怀揣赤子报国之心,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开创性的贡献。钱学森有严谨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