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评定书(共5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康复评定书(共53页).docx(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在什么情况下脉搏与心率不一致?2肌力低下是哪些疾病或损伤的常见体征3脑损伤与脊髓后所致的痉挛的区别于特征有哪些4简述肌张力低下的评定方法5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与踝关节扭伤患者平衡功能损害有何不同6临床常用的平衡功能评定量表有哪些?7脑卒中后偏瘫步态、截瘫步态、脑瘫步态各自的特点8针极肌电图测定有何临床应用9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有何临床应用10运动试验中,心肺功能指标分别有哪些11居住环境评定与工作环境评定有何区别12针对脑卒中和脊髓损伤患者,环境评定有何不同13终止运动试验有哪些标准14感觉障碍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有哪些 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 姿势反射 紧张性金反射
2、紧张性迷路反射 紧张性要反射一、.测量血压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有哪些测量血压需要应用血压计。血压计有泵柱式、弹簧式和电子血压计,以泵柱式最为常用。测量血压时,让患者体息5-10分钟后,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仰卧位,暴露前臂,肘部应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上臂伸直并轻度外展。将袖带在肱动脉表面皮肤处缚于上臂,袖带中心与肱动脉在一直线上,袖带下缘于肘弯横纹上检査血座计的汞柱位于0刻度上,在肘窝处触知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处肱动脉上,轻压听诊器胸件与皮肤密切接触,既不可压得太重,又不得与袖带接触,更不可塞在袖带下。然后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将汞柱升髙2.6-4.0kPa(20
3、-30mmHs)后,开始缓慢放气,两眼平视汞柱缓慢下降,听到第一次声响时的汞柱数值为收缩压,继续放气,声音消失时的汞柱数值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二、等速运动肌力测试的特点与优势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评定肌肉功能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1.运动速度恒定。无论受试者用多大的力量,肢体的运动始终在设定的速度下进行。 受试者的主观用力只能使肌肉张力增高。2.顺应性阻力。在等速运动过程中,等速运动仪器提供一种与肌肉实际收缩力相匹配的顺应性阻力。阻力大小随肌肉收缩力的大小而变化。3.全程肌力最大化。顺应性阻力使肢体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的每一瞬间或角度均的最大阻力,从而使肌肉在每一关节角度上均产生最大的
4、张力和力矩输出。4.精确定量测定肌力。等速运动测力系统不但可以精确测定全关节活动范围内肌肉每一瞬间的最大力量,而且还能够同时测定主动肌和拮抗肌在每一瞬间的最大力量。5.等速运动依肌力强弱、肌肉长度变化、力臂长短、疼痛、不适、疲惫等状况.提供话适合其肌肉本身的最大阻力,且不会超过其负荷的极限,因此等速运动具有相当高的安全性。6.选择不同的运动速度.可获得肌肉功能的多种信息.如肌力、耐力等。7.测试范围广泛,四肢大关节周围肌以及腰背肌的肌力均可测试。8.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三、身长与四肢长、残肢长的测量1、身长 是骨骼发育倩况的主要指标。此外,临床中还根据身长评价肺活量,计算体表面积及拐
5、杖的长度等。身长时因时间不同而所差别,人的身长一般在清晨较高、傍晚较低。这是因为经过一天的活动和身体重力的作用,足弓变浅,脊柱椎体间睜变小,椎间盘变薄,脊柱的弯曲度也会略微增加。经过一夜的休息后身长又复原。所以,身长测量应在相同的时间、条件下,用同一方法进行测量,以减少误差。一般定为上午10点左右测量。测量时,应保持头正、颈直、挺胸、收腹、双下肢伸直,被测者不得穿鞋,足跟并拢在一条线上,足尖打开约30到40度。随年龄增长,下肢相对变长,身长中点逐渐下移。6.7岁时在脐与耻骨联合之间,成年时降至趾骨联合。正常成人指距等于身长(双侧上肢外展,肘、腕、手指关节伸展,两侧手指末端的距离)。2. 四肢长
6、度的测量使用皮尺测量四肢长度。测量时取四肢左右对称的自然伸展位,骨盆无倾斜,为减少测董误差,必须选择并将皮尺 放置在正确的解剖标志点上。必要时要画出标记,测量单位cm,每隔0.5cm记录一次。测量部位测量体位测量点上肢长坐、立,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臂延后,腕关节中立位肩峰外侧端-桡骨茎突上臂长同上肩峰外侧端-肱骨外上髁前臂长同上肱骨外上髁-桡骨茎突手长手指伸展位桡骨茎突到尺骨茎突连线的起始部到中指末端的距离下肢真性长仰卧位,骨盆下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髂前上棘到內髁的最短距离下肢假性长仰卧位,双下肢对称伸展脐到内踝大腿长同上股骨头转子到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小腿长同上膝关节外侧间
7、隙到外踝足长踝关节中立位足跟末端到第2趾末端3. 残肢长测量部位测量体位测量方法(测量点)上臂残端长站和坐位腋窝前缘到残肢末端的距离前臂残端长同上尺骨鹰嘴沿尺骨到末端的距离大腿残端长站坐骨结节沿大腿后面到末端的距离小腿残端长坐髌韧带中央四、躯干与四肢周径的测量1)躯干周径1.胸围 胸围是呼吸、循环功能重要的间接评定项目。胸廓扩张差往往是因形态障碍、运动障碍(颈髄损伤)、生理功能障碍(肺部疾病)等造成的。测量体位取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成人用皮尺测量三个部位的周径,即腋窝高、乳头高、剑突高。测量小儿胸围时取平乳晕下缘与肩胛骨下角水平的胸部周径。深呼气与深吸气的胸围之差可以反映胸廓扩张
8、度。正常成人剑突处的胸廓扩张差一般在 5cm以上。2.腹围 为了解营养吸收的状态或观察腹水、肠梗阻等病人腹胀的消长情况常需要测量腹围。此外,腰围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测量时取站立位,双脚分开2530cm,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体重均匀分配。测量位置在第十二肋骨下缘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即最细的部位。将测量尺紧贴软组织,但不能压迫。测量腹围时,要注意腹围的大小与消化器官内容物充满和膀胱充盈程度有关。男性正常的腰围大于85cm提示肥胖,而女性的腰围大于80cm即为肥胖。3.臀围 取站立位,双侧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测量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间臀部最粗的部分。2)四肢周径四肢周径用皮尺测量。
9、皮尺应与四肢长轴垂直呈直角,不可倾斜。测量周径时,皮尺围绕肢体的松紧度以皮尺在皮肤上可稍移动为宜。测量单位为cm,通常每隔5cm测量一次。测量部位测量体位测量点上臂最大周径(肘伸展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伸展肱二头肌最大膨隆部(肘屈曲位)肘关节用力屈曲同上前臂最大周径前臂在体侧自然下垂前臂近侧端最大膨隆部前臂最小周径同上远端最细的部位大腿周径仰卧位,下肢稍外展,膝伸展大腿中央部,髌骨上缘及上方5cm,10cm,15cm小腿最大周径同上小腿最粗的部位小腿最小周径同上内外踝上方最细的部位五、影响关节活动度的生理因素四肢的主动运动功能是在神经的协调下由肌肉、肌腱带动关节的活动来完成的,其中任何一个
10、环节受到损害,都会引起运动功能障碍或异常运动。1.关节的解剖结构 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面的面积比例以及关节面之间的符合程度决定着两个关节面弧度差的大小。弧度差实际上反映的是两个关节面边缘相互阻挡的情况。两个关节面弧度差越大,该关节活动度也越大。例如,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肱骨滑车的弧度为320,尺骨半月切迹弧度为180,肱尺关节在屈伸方向上的弧度差为320-180= 140,即肱尺关节的活动度为140。2.肌肉力量 主动肌的收缩力重和拮抗肌的伸展力量越大,关节活动度也越大。3.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性质 有些关节的活动度并不受关节解剖结构的影响,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结构特点则成为影响关节
11、活动度的主要因素。关节囊厚、紧,韧带和筋膜多、强,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差、肌肉长度短,关节活动度就小;反之,关节活动度越大。六、关节活动度的测量目的在关节活动度的测量目的上,物理疗法与作业疗法具有共性,同时基于其自身专业特点, 在测量的目的上又各显其特殊性。(一)物理疗法的测量目的物理疗法以提高和改善粗大生理运动功能为主要目标,因此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时,通常测量与粗大运动功能有关的大关节并在测量中达到以下目的:1.确定活动受限的关节部位。2.确定关节受限的程度。3.寻找和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或因素。4.为确定治疗目标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供客观依据。5.保持连续记录,以便治疗前后对比和疗效判
12、定。(二)作业疗法的测量目的某种日常生活活动或动作的完成是以人体诸关节不同活动度的组合为基本前提。因疾病或外伤而致其中某一关节的结构或关节周围组织改变将使该关节活动范围改变,并由此而影响作业活动的完成。由于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活动并不需要关节活动达到最大范围,因此作业治疗师应首先确定影响作业活动完成的、严重活动受限的关节。就测量关节活动度而言,作业治疗师更关注的是作业活动能力与关节活动范围之间的关系。七、关节活动度测量的禁忌症(一)适应证当关节水肿、疼痛,肌肉痉挛、短缩,关节囊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及粘连、皮肤瘢痕等发生时,影响了关节的运动功能,均需要进行ROM测量。ROM测量是关节的炎症、痛风、脱位
13、、骨折、截肢、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以及关节继发性损害患者的必査项目。(二)禁忌证1.关节脱位或骨折未愈合。2.刚刚经历肌腱、韧带、肌肉手术后。3.骨化性肌炎八、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步骤1.向被检者简单扼要地解释ROM测量目的与方法,消除紧张和不安,取得合作。2.暴露被检査部位,确定测量体位。3.固定构成关节的近端部分,要求被检查者受累关节进行各种主动运动(如屈、伸、收、展 等)。治疗师首先示范该关节应如何运动。4.测量AROM主动运动过程中如出现ROM受限,治疗师继续被动运动该关节。如果被动运动时较容易达到该关节正常运动范围终点,提示AR0M受限。测量AR0M并记录。 除了观察和测量主动运动范围,还
14、要注意观察:疼痛:运动中是否出现疼痛?疼痛何时发生? 疼痛的程度?患者对疼痛的反应等。运动模式与运动质量。是否存在其他关节的联合运动或代偿运动。AR0M受限的原因,如果患者能够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且无疼痈不适等症状,一般来说,无需测量PROM。5.测量PROM在运动终末时要体会运动终末感的性质。如被动运动不能达到该关节正常运动范围的终点,提示PROM受限测量PROM受限程度并记录。此外,治疗师还需判断PROM受限的原因、运动质量。九、关节活动度测量的一般原则与注意事项1.为防止出现错误的运动姿势和代偿运动,减少测量结果的误差,测量时被检査者须保持正确体位并给予有效的固定。2.根据测量部位选
15、择适当的关节角度测量尺。检查者应熟练掌握关节角度尺的操作,关节角度尺的固定臂和移动臂要严格按规定方法使用。测量时角度尺轴心的位置可忽略不计。尺与身体的接触要适度,不得影响关节的运动。原则上角度尺应放在患者被测关节的外侧3.被动运动关节时手法要柔和,速度缓慢均匀,尤其对伴有疼痛和痉挛的患者不能做快速运动。4.读取量角器刻度盘上的刻度时,刻度应与视线同髙。5.对活动受限的关节,AR0M与PROM均应测量并在记录中注明,以便分析受限的原因。6.测量的同时注意观察和记录关节是否存在变形、浮肿、疼痛、挛缩,有否存在痉挛、肌肉萎缩、皮肤瘢痕、外伤及测量时患者的反应等。关节疼痛时,要注意疼痛的部位和范围并作
16、记录。7.肢体ROM的检査结果应进行健、患侧比较。尽管根据人群调査已经总结了各关节ROM的正常值,但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和健康状况的不同,个体间ROM亦有差别,因而仅供参考,应谨慎使用。治疗师在测量受累关节ROM之前,须首先测量和记录未受累肢体ROM 以确定被检査者的正常ROM。8.有下列情况存在时,AR0M和PROM测量操作应特别谨慎:关节或关节周围炎症或感染。关节半脱位。关节血肿,尤其是肘、髋或膝关节血肿。怀疑存在骨性关节僵硬。软组织损伤如肌滕、肌肉或韧带损伤。9.注意药物对ROM测量结果的影响。被测者服用镇痛剂时可能会抑制患者对疼痛的反应;患者服用肌松弛剂期间,关节运动度可能过大。10.
17、当患者有明显的骨质疏松或骨的脆性增加时,应避免PROM测量11.为了提髙测量的可靠性,首次和再次测量的时间、地点、测置者以及所用测量工具应保持一致。十、结果记录的方法1.记录测量日期、肢体关节(名称、左右)、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和被动关节活动度 (PROM)。2.记录结果以度为单位。3.记录关节运动范围。关节运动范围是指一种运动开始时的角度和运动结束时的角度,如0-90结束时的角度即是运动受限的位置。记录测量开始位至终止位之间的范围时,如果被检査者不能从解剖0位(中立位)开始运动,应准确记录实际开始位角度。结合特定关节的运动正常范围,判断其运动受限的情况。4.当被测量者的某关节出现非正常
18、过伸展情况时,可采用“一即负号表示。如膝关节 “-20”,表示膝关节20过伸展。5.在正常情况下可做双向运动的关节由于病变而只能进行单向运动时,受限方向的运动范围记录为“无”。6.测定时应对浮肿、疼痛、肌紧张、肌萎缩、皮肤状况、有无外伤、其他等情况在评定表中予以记载。十一、肌收缩的类型(一)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肌张力明显增加,但肌长度基本无变化,不产生关节运动,从而有助于固定体位。等长收缩是由于使肌肉拉长的外力与肌肉本身所产生的最大张力即内力相等所致。(二)等张收缩肌肉收缩过程中,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长度缩短,引起关节运动。根据肌肉起止部位的活动方向,可分为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两类。1. 向
19、心性收缩 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彼此靠近,肌长度缩短,故又称为短缩性肌收缩。向心性收缩是作用于关节并使关节产生运动的主动肌的收缩。2.离心性收缩 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两端彼此远离,使肌长度增加,是对抗关节运动的拮抗肌所产生的收缩,其作用与关节运动方向相反。用于稳定关节、 控制肢体动作或肢体坠落的速度。十二、影响肌力的因素()肌肉的横截面积肌肉的力量是全体肌纤维收缩力量的总和,所以肌力大小与肌肉的生理横截面积成正比,肌纤维的数量越多,肌纤维越粗,肌肉的横截面积就越大,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量也越大。生理横截面积的大小,反映了该肌肉肌纤维的数量和粗细。相同体积的扇形肌、梭形肌、半羽状肌和羽状肌,其生
20、理横截面积亦不相同。 羽状肌的生理横截面积大于扇形肌,而扇形肌大于梭形肌。(二)肌纤维类型肌肉力量的大小取决于不同类型肌纤维在肌肉中所占的比例。人体骨骼肌中,无 论男、女、老、少均含有白肌纤维和红肌纤维,只是两者的比例不同而已。肌力的大小主要由肌中白肌纤维的数量决定。白肌纤维所占的比例高,则肌肉收缩力大。因此,白肌纤维比例高者最适于做短距离、高强度的运动项目,而红肌纤维比较高者适合于强度小、工作时间长的耐力性运动项目。前者以无氧代谢为主,后者则以有氧代谢作为主要的供能方式。(三)运动单位募集率和神经冲动发放频率一条运动神经纤维与它所支配的肌纤维构成一个运动单位,是肌肉的最小功能单位。当神经冲动
21、沿一个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传至该运动单位的所有肌纤维时,全部肌纤维同时收缩。因此,运动单位募集得越多,肌力越大。神经冲动发放频率越高,肌肉力量越大。(四)肌肉的初长度所谓肌肉初长度是指肌肉收缩前的长度。肌肉在收缩前披牵拉至适宜的长度,肌肉收缩时会产生较大的力这是因为被牵拉肌肉内的感受器(肌梭、腱梭)受到刺激,从而反射性地增加了肌肉收缩力。(五)肌收缩类型不同的肌肉收缩形式产生不同的力量,其中离心收缩过程中产生的肌力最大,其次为等长收缩,最小的为向心性收缩(六)年龄与性别肌力约在20岁时达到峰值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肌容积、肌肉的横截面积因肌纤维变细而减小,55岁以后衰退速度加快。此外,
22、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增多也可以影响肌肉的力量。就性别而言,男性肌肉的力量较女性强。十三、徒手肌力检查的评定目的物理疗法与作业疗法在肌力评定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基于其自身专业特点,在评定的目的上又各显其特殊性。(一)物理疔法评定目的1.确定肌力减弱部位与程度。2.软组织损伤的鉴别诊断。3.协助某些神经肌肉疾病的损伤定位诊断。例如,脊髓损伤、外周神经损伤等。4.预防肌力失衡引起的损伤和畸形。5.评价肌力增强训练的效果。(二)作业疗法评定目的1.判断肌力减弱是否限制了日常生活活动及其他作业活动。2.从远期目标判定肌力减弱是否需要采用代偿措施或使用辅助具与设备。3.判定主动肌和拮抗肌肌力是否失衡,制
23、定肌力增强训练计划或使用矫形器以预防畸形。4.工伤、运动损伤、事故所致的残疾鉴定和丧失劳动力程度鉴定标准。十四、徒手肌力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一)适应证1.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多发性神经炎、脊髄损伤、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横贯性脊髓炎。2.原发性肌病肌萎缩、重症肌无力。3.骨关节疾病截肢、骨折、关节炎、手外伤、烧伤(二)禁忌证1.局部炎症、关节腔积液、关节不稳、急性扭伤。2.局部严重的疼痛。3.严重的心脏病或髙血压。十五、应用徒手肌力检查的一般原则1.大脑所支配的是运动而不是一块或一组肌肉的收缩。因此,徒手肌力检査是有关的主要动作肌和辅助肌共同完成的运动。2.学习徒手肌力检査法,必须具备
24、一定的解剖、生理知识,包括每一块肌肉的起止点、肌纤维的走向、肌肉的作用、引起关节运动的方向和角度,以及当一肌肉力量减弱或消失时可能出现的代偿运动等。只有熟练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才能理解和掌握此项检査技术。3.徒争肌力检査是检査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的随意收缩。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 脑外伤所致的偏瘫以及脑瘫,由于受到原始反射的影响而导致痉挛和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不能完成分离运动。因此,本法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十六、等速肌力测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一)适应症被试身高l40cm,可以完成独坐,存在下列问题者可进行等速肌力测试。被测髋、膝、踝、肩、肘、腕、躯干肌的肌力需3级,方可
25、对抗阻力进行测试;若被测肌群的肌力小于等于3级,可在去除重力条件下采用等长收缩模式评定肌力。1.各种病因引起的肌力减弱包括废用性肌萎缩(如长期卧床或制动、截肢残端)、神经源性肌无力(如慢性腰肌劳损)、关节源性肌无力(如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脊髓损伤、脑瘫)和关节源性肌无力均可进行测试。膝关节病变最为常用。2.职业运动员、亚健康人群及老年人的肌力评估。(二)禁忌证1.在疾病的急性期或较严重的损伤时,不宜进行等速运动肌力测试或训练,如:被测肢体新发骨折或骨折未完全愈合、关节不稳、关节活动度严重受限、软组织瘢痕挛缩、剧烈疼痛、严重的关节积液或滑膜炎、急性炎症或感染(红肿)以及严重心肺功能不
26、全。2.严重认知功能不能配合者以及孕妇等也不适合进行等速运动肌力测试或训练。|十七、肌力的仪器评定的分析参数要测试参数包括峰力矩、峰力矩体重比、力矩角度、总功、平均功率、耐力比、屈伸肌峰 力矩比等。1.峰力矩 指全关节运动范围内一肌群收缩过程中瞬间所达到的最大力矩输出值,为力矩曲线的最高点,峰力矩值代表肌肉收缩所产生的最大力量。2.平均力矩 全关节活动范围内肌群收缩过程中所产生力矩的平均水平3.特定角度力矩 在关节运动范围内特定角度所对应的力矩值。4.峰力矩体重比 为单位体重的峰力矩值,反映肌肉收缩的相对力量。用于不同个体或群组间肌力的比较。5.峰力矩角度 指力矩曲线中,峰力矩所对应的角度。该
27、角度是肌肉收缩产生最大力量时的最佳角度。6.峰力矩时间 肌肉开始收缩到达最大力矩的时间。该值反映肌肉快速产生的能力。7.总功 一次肌肉收缩完成了一个 关节运动全过程所做的功即为总功,是所描记的力矩曲线下的面积之和。8.平均功率 总功量除以完成总功所需要的时间为功率。功率反映肌肉随时间做功的效率9.疲劳 肌肉耐力或疲劳测试指标。10.屈伸肌峰力矩比 该指标反映互为拮抗的肌群力量平衡与否的重要标志间接反映肌肉力量与关节稳定性的关系11.关节活动范围 该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关节受限12.变异系数 标准差与均数的比值称为变异系数。该系数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是衡量重复测试的观测值变异程度的一个指标。该
28、系数越小,说明重复测试的一致性越髙,所得测试数据越可靠。十八、浅反射消失的临床意义浅反射包括刺激皮肤、角膜、黏膜引起的肌肉急速收缩反应。常用浅反射检査有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腹壁反射反射弧:第12肋间神经-上:T7-8,中:T9-10,下:T11-12-第7-12肋间神经。检査方法:患者仰卧位,双膝关节屈曲,呈膝立位以便腹肌松弛。然后用尖端钝的针沿肋骨缘自上而下、从外向内、按上、中、下三个部分轻划腹壁皮肤。临床意义:正常人在受刺激的部位可见腹壁肌收缩,脐向刺激侧移动。上部反射消失见于T7-8脊髓节段病损,中部反射消失见于T9-10脊髄节段病损,下部反射消失见于T11-12脊
29、髓节段病损。双侧 上、中、下三部反射均消失见于昏迷或急腹症患者。一侧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或脊髓反射中枢障碍。老年人、肥胖患者、经产妇,可见两侧腹壁反射的减弱或消失。(二)提睾反射反射弧:生殖股神经、闭孔神经皮支-L1-2-生殖股神经、闭孔神经肌支。检査方法:用火柴杆等物由下而上轻划大腿内侧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睾丸上提。临床意义:双侧反射消失见于脊髓节段病损。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亦可见于局部病变如腹股沟疝、阴囊水肿、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炎、附睾炎以及老年人。(三)跖反射反射弧:胫神经-S4-5-胫神经检査方法: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伸直,检査者以手持病人踝部,用火柴杆由后向前划
30、足底外侧至小趾掌关节处再转向趾侧。临床意义:正常表现为足趾向趾面屈曲。(四)肛门反射反射弧:阴部神经-S4-5-阴部神经。检査方法:用火柴杆轻划肛门周围的皮肤。临床意义:引起肛门括约肌收缩为正常,马尾神经损伤等情况下反射减弱以至消失。 脊髓反射弧的中断或椎体束病变均可引起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即运动神经元损伤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均可出现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十九、锥体束损害时那些反应成阳性病理反射是指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引起或下运动神经员失去髙位神经中枢抑制而释放出的反射现象。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下述反射。成年人若出现下述反射现象则为病理反射。(一丨头部、面部的反射1.吸
31、吮反射检査方法:患者将嘴稍张开,医者用压舌板或叩诊锤的柄从上唇、口角轻轻触及。临床意义:引起嘴紧张地进行吃奶的动作为阳性。正常的婴幼儿也可以为阳性。成年人当额叶、两侧大脑广泛障碍时表现出阳性反射。2.努嘴反射.检査方法:患者放松,医者用手指或叩诊锤轻轻叩击上唇中央。临床意义:引起口轮匝肌的收缩而呈努嘴样为阳性。两侧锥体系障碍者呈阳性。(二)上肢的反射1.霍夫曼征 系手指屈肌反射,此反射系正常的牵张反射,但一般人难以引出,因此常作为病理反射进行检查。反射中枢位于脊髓C6T1。检査方法:腕关节轻度过伸位,检查者用掌侧弹拨中指的指甲,当检查者用手指从掌面弹拨病人的中指指尖引起各指屈曲反应时,称特勒姆
32、内征临床意义:由于中指深屈肌受到牵引而引起其余四指的轻微掌屈反应,称为霍夫曼征阳性。如一侧出现阳性反应,则为上肢锥体束征,亦较多见于颈髓病变。2.抓握反射检査方法:在患者的手掌面,检査者用手指或叩诊锤柄从腕部通过拇指示指之间,向指间方向划过。临床意义:由于刺激引起手指屈曲而类似抓揮的动作为阳性。婴幼儿常为阳性。额叶障碍时则对侧呈阳性。3.手掌下颏反射检査方法:用叩诊锤柄,从腕关节通过拇指大鱼际肌划向指尖。临床意义:同侧的下颚肌出现收缩为阳性。有时口轮匝肌和眼轮匝肌的一部分也会出现收缩。锥体系障碍、额叶障碍和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等可呈阳性,末梢性面神经麻痹则收缩消失,可供两者的鉴别,有时正常人也会出
33、现阳性。(三)下肢的反射1.巴宾斯基征检査方法:用竹签由足跟开始沿足底外侧向前轻划,至小趾根部,再转向足大趾临床意义:正常时可以引起足大趾及其他四趾跖屈。如足大趾缓缓背屈,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则为巴彬斯基征阳性,见于锥体束损害。2 奥本海姆征检査方法:检査者用拇指及示指沿病人的胫骨前侧用力由上向下加压推动。临床意义:阳性表现为巴彬斯基征。3戈登征检査方法:患者仰卧位,下肢伸展,医者用手握挤腓肠肌。临床意义:阳性表现为巴彬斯基征。4.查多克征检査方法:体位同上,医者用竹签划足背外侧。临床意义:阳性表现为同巴宾斯基征。二十、肌张力增高的分类肌张力增髙指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肌张力增髙的状态有痉挛
34、和僵硬。(一)痉挛1.定义痉挛是肌张力增高的一种形式。广泛接受的痉挛定义为: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髙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所谓痉挛的速度依赖即为伴随肌肉牵伸速度的增加,痉挛肌的阻力(痉挛的程度)也增髙在快速进行关节被动活动时能够明显感受到肌肉的抵抗。检査者在对患者的诸关节做被动活动时,起始时感觉有较大抵抗,在运动的过程中的某一点,突然感到抵抗减小的状态称为折刀现象,是痉挛时最常见的现象;2.原因常由锥体系障碍所致。痉挛的分布具有一些特点,上肢易累及的肌群为屈肌群,下肢易累及的肌群为伸肌群。(二)僵硬1.定义亦称强直。无论做哪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
35、对同一肌肉,运动的起始和终末的抵抗感是一样的,也就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例如:被动肘关节屈曲时,起始和 终末的抵抗是一样的,被动肘关节伸展时的抵抗感觉也是同样的。它与弯曲铅管的感觉类似, 因此称为铅管样僵硬。铅管样强直的特征是在关节活动范围内存在持续的、始终如一的阻力感。帕金森病患者的肌张力常表现出有阻力和无阻力反复交替出现的情况被称为齿轮样僵硬。2.原因常为锥体外系的损害所致,帕金森病是僵硬最常见的病因。帕金森病是一种由于基底神经节黑质多巴胺系统损害造成的中枢神经疾病患者。帕金森病患者所表现的僵硬可为齿轮样僵硬或铅管样僵硬。由于僵硬,动作常表现为始动困难和缓慢或无动状态,全身的肌肉表
36、现也不一样,僵硬最早出现在手腕,其次累及肘关节、肩关节等肢体近端关节。二十一、影响肌张力的因素1.体位和肢体位置牵张反射的相互作用,不良的姿势和肢体位置可使肌张力增高。2.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3.紧张和焦虑等心理因素,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使肌张力增高。4.患者对运动的主观作用。5.合并问题的存在,如尿路结石、感染、膀胱充盈、便秘、压疮、静脉血栓、疼痛、局部肢体受压及挛缩等可使肌张力增高。6.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发热、感染、代谢和/或电解质紊乱也可影响肌张力。7.药物。8.环境温度等。二十二、肌张力评定的目的和意义肌张力的评定对物理疗法治疗师和作业疔法治疗师了解病变部位、制定治疗计划、选择治疔方法具
37、有重要作用。(一)依据评定结果确定病变部位、预示康复疗效通过对肌张力的评定可鉴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还是周围神经系统的病变以及肌张力异常的分布,并依此预测康复疔效。(二)根据肌张力的表现特点制定治疗计划不同疾病或疾病的不同时期,其肌张力表现各异。例如,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肌张力弛缓,关节的伸展性增强,被动活动时能感觉肌肉松弛。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运动疗法训练以适当活动、 适度提高肌张力为主。在脑卒中上、下肢联带运动达到高峄时,可有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肌张力增髙,肌肉僵硬,被动活动感觉抵抗。训练时应避免快速的活动,防止肌张力增高。物理疗法 治疗师和作业疗法治疗师可根据各自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疗法,并进行治疗
38、前后的对比。(三)及时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脑梗死患者可有肌张力持续增髙的表现f若未及吋进行康复训练可造成关节僵硬,引起废用和误用综合征等并发症。因此,对于痉挛的管理是物理疗法与作业疗法工作中重要的内容。二十三、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0级 无肌张力的增加1级 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1+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呈现最小的阻力2级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3级 肌张力严重增髙,被动运动
39、困难4级 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而不能完成被动活动二十四、反射与反应的分类根据反射发育的水平,将反射分为脊髄水平的反射、脑干水平的反射、中脑水平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1.脊髄水平的反射一般在妊娠28周-出生后2个月内出现并且存在,包括屈肌收缩反射、伸肌伸张反射、交叉性伸展反射、莫勒反射、抓握反射等。2.脑干水平的反射大部分脑干水平的反射在出生时出现并且维持至出生后4个月,包括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联合反应、阳性支持反射、 阴性支持反射等。3.中脑水平的反应大部分中脑水平的反应在出生时或出生后4-6个月出现并维持终生,包栝各种调整反应。4.大脑皮质水平
40、的反应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在出生后4个月-21个月出现并终生存在。皮质水平的反应包括保护性伸展反应和各种平衡反应。二十五、发育性反射与反应的评定目的(一)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妊娠期的胎儿或婴儿出生时如果脑受到损害,反射或反应的发育出现异常。反射发育异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成熟迟滞、神经反射发育迟滞。因此,通过检查,可以对婴幼儿的发育状况作出判断。(二)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情况成年人当各种原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原始的反射形式又复出现,如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出现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及联合反应等。Brumnstrom认为在正常运动发育 过程中,脊髄和脑干水平的反射因受到较髙位中枢的抑制而
41、不被表现。因此,脊髓和脑干水平的反射是正常发育过程中早期的必然阶段脑卒中发生后,患者出现“倒退”,上述原始发射由于脑损伤导致脱抑制而被释放出来。因此,认识和检査原始反射有助于判断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阶段。(三)为制订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根据检查结果确定脑瘫患儿的发育水平,制订出抑制应该消失的原始反射,易化应该出现的反射的康复训练方案。例如,头的控制训练。头的控制是患儿维持坐位和进行各种运动的基础。正常婴儿在出生后1-2个月时,俯卧位的迷路性调整反应和视觉性调整反应即为阳性。此时小儿可在俯卧位的状态下抬头并在45度维持。如患儿以上两种反应呈阴性,应对其进行俯卧位视觉调整反应易化训练。二十六、原始/
42、脊髓水平反射包括?脊髓反射是运动反射,受到刺激后肢体肌肉出现完全的屈曲或伸展动作模式,包括屈肌收缩反射、伸肌伸张反射、交叉性伸展反射、莫勒反射、抓握反射、惊吓反射。脊髄水平的反射最容易用肉眼观察到,是运动反应的一部分,具有典型的表现。(一)屈肌收缩反射检査体位:被检者取仰卧位,头部呈中立位,双下肢伸展。检査方法:刺激一侧足底。反应:受到刺激的下肢出现失去控制的屈曲反应,足趾伸展,踝关节背屈。 出现时间:妊娠28周。消失时间:出生后12个月。(2) 伸肌伸张反射检査体位:被检者仰卧位,头呈中立位,一侧下肢伸展,另一侧屈曲。检查方法:刺激屈曲位的足底。反应:被刺激的下肢失去控制地呈伸展位。出现时间
43、:妊娠28周。消失时间:出生后2个月。(三)交叉性伸展反射检査体位:被检者取仰卧位,头部中立位,一侧下肢屈曲,另一侧下肢伸展检查方法:将伸展位的下肢做屈曲动作。阳性反应伸展位的下肢一屈曲,屈曲位的下肢立即伸展。出现时间:妊娠28周。消失时间:出生后2个月(四)交叉性伸展反射(crossed extension)检査体位:被检者仰卧位,头部中立位,两下肢伸展。检査方法:在一侧大腿内侧给予轻轻叩打刺激。反应:对侧下肢表现出内收,内旋,踝关节跖屈(典型的剪刀状体位)。 出现时间:妊娠28周。消失时间:出生后2个月(五)莫勒反射检査体位:被检者取半卧位,检查者一手置干被检者颈后部检査方法:将头部和躯干
44、突然向后放下。反应:上肢外展外旋,伸展(或屈曲),各手指伸展并外展,吓哭后双上肢屈曲、内收并于胸前交叉。消失时间:4个月。 (6) 抓握反射检査体位:被检者取卧位。检査方法.对手掌或脚掌持续加压。反应:手指或足趾屈曲。出现时间:手掌抓握,出生时足趾跖屈,妊娠28周。消失时间:手掌抓握,出生后4-6个月;足趾跖屈,出生后9个月。 (七)惊吓反射检査体位:任意体位检査方法:突然大声地喊叫或发出刺耳的噪音。反应:上肢突然伸展或外展大哭出现时间:出生时。消失时间:终生保持。屈肌收缩反射、伸肌伸张反射、交叉性伸展反射在母亲妊娠28周时出现,出生两个月后消失为正常。莫勒反射、抓握反射、惊吓反射也均在出生时
45、出现,消失时间自出生后49个月不等。惊吓反射将维持终生。如果在该消失的吋间未消失,继续存在,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成熟迟滞、神经反射、发育收缩反射、伸肌伸张反射、交叉性伸展反 射在母亲妊娠28周时出现,出生两个月后消失为正常。莫勒反射、抓握反射、惊吓反射也均在出生时出现,消失时间自出生后49个月不等。惊吓反射将维持终生。如果在该消失的吋间未消失,继续存在,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成熟迟滞、神经反射、发育迟滞。二十七、张力性/脑干水平反射包括?脑干水平反射是静止的姿势反射。它是肌肉张力的调整反应,而不是能用肉眼观察到的运动反应,全身肌张力随着头部与身体的位置关系变化以及体位变化(兴奋激活前庭系统)而发生变化事
46、实上,脑干水平的反射几乎不产生运动,它主要是通过调整肌张力对姿势产生影响, 故又将脑干水平的反射称为“调整反射”。(一)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检査体位:被检者取仰卧位,头中立位,上、下肢伸展。检査方法:检査者将被检者头部转向一侧。反应:头转向侧的上、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离;另一侧的上、下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髙,犹如“拉弓射箭”或“击剑”姿势。出现时间:出生时消失时间:4-6个月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在出生6个月以后仍存在(二)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检査体位:被检者取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査者的腿上 (检查者取坐位)。检査方法:使被检者头部尽量前屈。反应:上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髙。 出现时间:46个月。消失时间;812个月。(三)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检杳体位:被检者取膝手卧位,或趴在检查者的腿上。检查方法:使被检者头部尽置后伸。反应:两上肢伸展或伸肌的肌张力增高,两下肢屈曲或屈肌的肌张力增髙。 出现时间:4-6个月。消失时间;812个月。(四) 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 检査体位:被检者取仰卧位,头中立位,双上、下肢伸展。检査方法:保持卧位。反应:四肢伸展,伸肌张力增髙。出现时间:出生时。消失时间:46个月。(五) 对称性紧张性迷路反射-俯卧位检查体位:被检者取俯卧位,头中立位,双上、下肢伸展 检査方法:保持俯卧位。反应:四肢屈曲,屈肌张力增高出现时间:出生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