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551835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讲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8讲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讲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讲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8讲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概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理念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与途径“错误”也是课程资源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吗?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错误”如果使用得当,也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记得一位著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的话:“ 教3 + 2 = 5 的教师是合格教师,教3 + 2 = ? 的教师是好教师,而教3 + 2 = 6 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显然,这位老师的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教学思想:“错误”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与问题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这种思想无疑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而我们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对“错误”避之惟恐不及,课堂教学, 尤其是在大型

2、观摩教学活动中,追求的效果是“ 对答如流”、“滴水不漏”、“ 天衣无缝”,稍有闪失,便自责不已。笔者不久前听一位老师上课,看到这位老师因为一道例题的编写不当而连连向学生道歉,却丧失了一次辨错、纠错的极好机会。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 什么是“错误”? 所谓“错误”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错误”伴随教学的始终,它有时发生在学生方面,有时发生在教师方面,只要有认知,就会有错误。“ 错误”中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它客观地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因此,“ 错误”更加接近个体(教师、学生)的认知水平。基于“ 错误”的教学才能降低坡度,达到真理的彼岸。新的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观,它要

3、求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教学中的“错误”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善于挖掘并运用各种形式的“错误”,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蓬勃生机与活力。 这里,笔者不禁想起一次“ 认识时钟”的观摩教学活动: 一只石英钟不慎被摔在地上,师生都很惋惜。现在觉得当时老师若能把握住这次机会,镇静自若地捡起残破的钟,让学生亲手拨一拨时针或分针,或让学生观察一下钟的内部结构,这堂课的收获或许更大,更令人难忘。(引自江苏教育研究2003 年第1 期,廷亮文)纲要提出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要求与思路: “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 广泛利用

4、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一、什么是课程资源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课程资源的划分: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资。 素材性资源:(课程的素材或直接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感受、创意、问题、困惑、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 条件性资源:(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却决定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如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对课程的认识状况等。 现实中的许多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着

5、课程的素材,也包含着课程的条件,比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互联网络、人力和环境等资源。 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 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一方面学校要善于合理发掘和运用社区及其他兄弟学校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校内课程资源也可以向社区和其他学校辐射。二、课程资源与课程的关系 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有课程就一定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 从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一般情况来看,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课程资源的状况比中西部地区优越,城市比农村优越,重点中小学比一

6、般中小学优越。就同一地区和同一学校而言,课程资源分布失衡的情况也相当普遍。因为人们往往容易把关注的重心过分集中在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建设上,而忽略对教育质量更具决定意义的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建设, 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外壳与丰富内涵之间严重分离了。三、素材性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 课程资源的非生命载体:指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存的非生命物化形式,主要表现为各种课程教学材料的实物形式,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指南、教学用书、参考资料、学习辅导材料和练习册等纸张印刷制品和电子音像制品,就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物化形态。 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主要是指掌握了课程素材具有教育教学素养的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学科专家、课程专家等教

7、育研究人员。四、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呈现学科知识,还应该考虑到如何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教材的编写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学生兴趣与经验出发,及时体现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 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内容,并且能够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

8、、讨论等方面的建议。五、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在课程资源建设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通过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应该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提高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能力。六、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 长期以来,由于课程设计上的封闭性,教师缺少课程资源的合法决策权力, 缺少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利用

9、能力,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问题、困惑、理解、智慧、意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丰富的素材性课程资源通通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之外, 丰富的教学过程缩减为单一的传授书本知识和解题技能的过程, 教师、学生在课程和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束缚。 教学过程窄化为“ 教教材、学教材、考教材”,甚至滑入“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怪圈。 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除了具有学习客观知识的特点之外,还应该成为广大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生活过程。 只有当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问题、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材性课程资源真实地进入课程、进入教学过程的时候,教师和学生才会真实地感受到

10、教学过程是他们的人生过程,是他们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才有可能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七、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 (一) 优先性原则 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素材性课程资源, 优先运用。比如,学校教育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帮助学生学会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本领, 综合了解有效参与社会生活所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以及社会为个人施展才能所提供的种种机会,做出恰当的判断,筛选出重点内容并优先运用于课程。 (二) 适应性原则 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生的共性情况,也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具体特殊情况。如果要为特定教

11、育对象确定恰当的目标,那么仅仅考虑他们已经学过的内容还不够,还需要考虑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以及能够提供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背景。八、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 (一) 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就学习动力而言,研究普通青少年的种种活动与兴趣,从中可以归纳出能够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各种教学方式、手段、工具、设施、方案、问题,以及如何布置作业、安排课堂内外学习等诸多要素,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 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和社区资源,使学生亲眼观察自己将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等在现实中的作用;运用种种声像手段可以向学生展示实际工作技能、口头表达能力、无私的行为及其他可观察

12、的业绩。 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请一些在有关方面颇有建树的人士到学校讲课,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感受向学生介绍并共同讨论在学习上应该奋力达到的目标及其意义等。 (二) 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及相应的教学材料 学生的水平难以整齐划一,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 各门课程的选材不但需要了解学生目前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而且还应该兼顾他们之间的差异,设计大量方案,组织多种活动,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 比如, 阅览室和其他阅读材料汇编就应该备有从不同层次介绍同一主题的资料;布置作业,也应根据实际情况,从众多的方案和活动中选取与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相当的题目;各种练习材料的具体内容往往需要课程设计者根据

13、循序渐进的原则加以提取和编排。 (三) 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教学用具 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具和学具,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服务。 教学用具的开发和使用要因地制宜,简便实用,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 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学生能否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环境。 一般说来,教师对校内环境及所在社区的某些方面都有所了解,应该加以很好地开发和利用。 教师应该注意发掘学生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五) 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能通过调查整理,形成一个对各门学科和

14、多种课外情境都有参考价值的技能清单。 如:人文与社会课程学习领域的技能清单: 要求:学生整理 (六) 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教学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策略有多种多样的来源来源于研究,来源于新教材和新手段,来源于先进教学法的报道,来源于同事,来源于督导人员,来源于对教学的自我总结,来源于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思考等。 教师们要不断地考虑如何来充实自己的教与学的知识库,并且为增加这方面的知识作出不懈的努力 。 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的能力。 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教学日志、研究小组和个人教学心得集锦夹、同事指导、他人帮助、同事建议等自我评价和合作总结的手段

15、、方法和策略,提高自我总结和反思教学的水平。 (七) 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资源 图书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有步骤地帮助学生建立图书情报检索方面的常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基本技能,更加主动和便捷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科技馆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加强学生对学习科目如科学、自然、地理等课程的直观和形象的理解,为正式的课程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各地的各种博物馆就是这种历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价值。 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运动场馆、专用教室、设备和设施、实践基地、科研院所、工厂、农村等,都是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 (八) 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运用网络技术贡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使之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与广大同行交流和分享; 另一方面,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 (九) 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 这些资源可以有选择地进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乃至国家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