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罗热治疗方案.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548367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悉尼罗热治疗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悉尼罗热治疗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悉尼罗热治疗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悉尼罗热治疗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5西尼罗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西尼罗热是由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感染鸟类、人类和马、牛等哺乳动物。鸟类是该病毒的储存宿主,人主要通过带毒蚊虫叮咬而感染。人感染西尼罗病毒后多数没有症状,约20%可主要表现为西尼罗热、西尼罗病毒性脑炎。近年来,本病的流行区域逐渐扩大,在北美、欧洲和非洲等地引起流行。我国尚未发现西尼罗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也未分离到西尼罗病毒,但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同样面临着该病输入的威胁。一、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西尼罗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有包膜的正链RNA病毒。西尼罗病毒可分为2个基因型,近几年西尼罗病毒分子

2、生物学研究表明,导致疾病的西尼罗病毒分离株主要为I型。 西尼罗病毒最初在1937年乌干达的西尼罗地区Omogo镇的发热病人血液中成功分离,因此得名。(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 鸟类是西尼罗病毒的储存宿主。马、狗、猫等哺乳动物只是偶然感染成为西尼罗病毒的储存宿主,与感染西尼罗病毒的病人一样,病毒血症期较短且血中病毒滴度低,难以通过蚊虫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其他动物和人类。但近年来发现西尼罗病毒可经病人器官移植和母婴垂直传播导致受体和婴儿感染。2.传播途径 人类主要通过带病毒的蚊虫叮咬而感染西尼罗病毒。吸血节肢动物如蚊虫、沙蝇、蠓、壁虱等是西尼罗病毒的传播媒介,库蚊、伊蚊、按蚊等蚊虫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3、,其中美洲大陆的尖音库蚊是美洲主要的传播媒介。近年报道有心脏、肾脏和肝脏等器官移植也可传播西尼罗病毒,因此怀疑西尼罗病毒可以通过血液制品以及器官移植的方式传播。3.人群易感性和抵抗力 人类对该病毒普遍易感。野外作业者如农民、森林工人、园林工作者、建筑工人或旅行者是本病的高危人群。部分体弱者,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感染病毒后容易引起西尼罗脑炎。4. 流行特征(1)发病季节特点 热带地区全年均有发病,温带地区发病主要在夏秋季节。美国1999-2002年的资料显示,病例出现于每年7-12月多集中在8-9月。(2)地理分布 近几十年来,西尼罗病毒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区域不断扩大,1999年以前广泛分布在东

4、半球,包括非洲、亚洲、中东以及欧洲的大部分地区。1999年以后,西半球开始出现西尼罗病毒的流行。近几年来该病有扩大流行之势,并在北美开始出现大面积流行。1999年8月美国纽约市首次发现西尼罗病毒脑炎病例以来,WNV在美国和北美地区迅速蔓延,同时出现乌鸦不明原因大量死亡,经过多次采样分离到西尼罗病毒。2000年美国出现西尼罗病毒致人死亡的病例,科研人员在越冬的蚊子体内分离到西尼罗病毒,从而证实西尼罗病毒已在美国稳定存活下来。2007年,美国有43个州通过ArboNET报告了3630例人感染西尼罗病毒,其中34%表现为脑炎或脑膜炎。 我国目前尚未发现西尼罗病毒脑炎病例,没有分离到西尼罗病毒,也不了

5、解人群中西尼罗病毒的既往感染情况。 近年来,国际人员和物资流动加快,感染者、带毒畜禽和媒介蚊虫传入我国的可能性日益增加。加之西尼罗病毒主要分布在北纬23.50-南纬66.50的温带地区,而我国大部分领土处在这一地区,并有适宜的鸟类宿主、易感动物和媒介蚊虫分布,因此面临着西尼罗病毒输入和流行的威胁。(三)动物相关疾病。 西尼罗病毒主要感染野生鸟类,偶尔感染马等哺乳动物。鸟类的感染率及其敏感程度随其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最高可达100%(如美国乌鸦),感染后的死亡率接近90%;鸟类感染主要病理过程为心肌炎,因此通常导致大量鸟类死亡。马感染西尼罗病毒主要表现为马脑炎、孕马流产等。(四)人感染的临床表

6、现。 人类感染西尼罗病毒后多数(约80)表现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少数(近20)可出现相关症状,通常表现为西尼罗热、西尼罗病毒性脑炎,极少数病例还可表现为严重的胰腺炎、肝炎、心肌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症。西尼罗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12天。1.西尼罗热 西尼罗病毒感染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西尼罗热,大约占感染者的20。潜伏期一般为1-6天,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头痛、倦怠、乏力、嗜睡、疲劳感加重,有或无前驱症状,1/3以上的病人发热可达到38.3-40。在发热期间常有颜面红晕、结膜充血和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等体征。一半病人皮肤有斑丘疹或白色玫瑰样皮疹,尤其儿童常见。暴发流行中,一半病人有肝脏肿大,10%病

7、人有脾脏肿大。重症病人偶见心肌炎、胰腺炎和肝炎,部分病人还可出现严重的眼痛、结膜水肿、充血和肌肉酸痛等症状。80%左右的病人呈自限性,持续3-5天。在西尼罗河地区,人群感染率很高,青壮年的西尼罗病毒抗体阳性率达到61%,儿童大约为22%。儿童期病人普遍出现不明显的发热或不明原因的发热,可产生终生免疫力。2.西尼罗病毒性脑炎 大约有1/300-1/150西尼罗病毒感染者可发展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或脑膜脑炎,一般统称为西尼罗病毒性脑炎。潜伏期大约为2-14天,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头痛,抽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等脑炎或脑膜脑炎症状。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较少见,病变主要集中于丘脑、中脑和脑干等部位。儿童

8、恢复迅速, 年龄越大愈后越差。西尼罗病毒性脑炎病死率为3-15%,主要为老年病人或者免疫抑制或者损伤的病人,1999年纽约西尼罗病毒性脑炎病例的平均年龄是81.5岁。血清学检测发现1999年纽约市西尼罗病毒暴发流行仅有1%的感染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3.脊髓灰质炎样综合症 西尼罗病毒感染还可导致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高热39以上,前期表现为头痛、倦怠、亦有寒战、盗汗、肌痛以及意识混乱等;严重的肌无力也是常见症状,双侧或单侧上肢肌无力呈渐进性发展,下肢无力甚至瘫痪;膀胱功能失调,急性呼吸窘迫亦有报道。物理检查发现:深部腱反射迟缓或消失,肌神经呈现脱髓鞘样改变;脊髓灰质是西尼罗病毒感

9、染的靶位点,在人与动物中相似。脑脊液检测可以发现急性期、恢复期抗西尼罗病毒抗体4倍以上增高。治疗主要为支持治疗,辅助机械呼吸、物理降温等。主要伴发症为格林-巴利综合征。二、诊断、治疗和报告 西尼罗病毒感染需与流行性乙型脑炎和其他病毒性脑膜脑炎进行鉴别诊断。本病无特殊性治疗方法,轻型患者为自限性,脑炎患者需积极治疗,一般以对症或支持疗法为主。医疗机构应按照西尼罗热诊断和治疗方案做好诊断和治疗。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时,应参照甲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

10、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报告。三、实验室检测 血清标本中检测西尼罗病毒IgM抗体(ELISA法)阳性;双份血清或脑脊液标本中西尼罗病毒特异性IgG抗体(ELISA或HI法筛检和中和试验法确证)滴度有4倍以上增长;从组织、血液、脑脊液、其他体液标本中分离到西尼罗病毒或PCR检测到西尼罗病毒核酸。 四、预防与控制措施 由于尚无人用的西尼罗疫苗,因此全面、综合的媒介蚊虫控制仍是预防控制西尼罗病毒病的最为有效的措施。(一)预防措施。1.开展旅游卫生知识宣教 向前往国外流行地区的旅游者普及西尼罗脑炎的基本防治知识,使其提高防范意识,防止在境外感染并输入西尼罗病毒。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

11、主动就诊并将旅游史告知医生。2. 加强国境检疫,预防疫情输入 对来自西尼罗病毒病流行国家的人员、动物(鸟类、禽类、马、犬等哺乳动物)和货物做好检疫工作,严防疾病传入我国,尤其加强对可疑病例的检疫。口岸检疫部门一旦发现病例,要及时通报卫生部门做好疫情调查和处理。(二)控制措施。 一旦发现西尼罗病例报告,要及时分析传染来源,降低蚊媒密度,控制疫情传播。1病例的管理 对病人进行防蚊隔离,并开展对症和支持治疗。由于病毒有通过哺乳传播的危险性,故感染西尼罗病毒的授乳期妇女应停止哺乳。另外要防止通过器官移植或输血传染西尼罗病毒。2及时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重点调查病人发病前2周的活动史,查明可疑的感染地

12、点、寻找传染来源,开展病例搜索。3. 发生疫情的地点要立即开展蚊媒应急监测和控制。一旦蚊虫密度超过正常水平,或当地发生西尼罗热流行,必须采取应急蚊虫控制措施,及时切断传播途径。控制蚊媒的重点地区应是病人集中区或蚊密度高的地方,特别注意人口集中的地方如医院、学校等。在以上区域开展环境清理、清除蚊虫孳生地工作,采用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化学方法杀灭幼蚊,并进行紧急喷药,杀灭成蚊。4.教育疫区的群众加强个人防护,在黄昏和拂晓前后蚊虫活跃的时候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果不得不外出,应穿长袖衣褂,并涂擦驱虫剂。室内应采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等防蚊措施。5.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社区环境卫生,清除蚊虫孳生地。

13、清理户外积水、密集灌木等蚊虫孳生环境和废弃的贮水容器,及时更换和清洗室内的储水容器、花盆等。(三)提高西尼罗病毒的监测和应对能力。1.建立西尼罗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技术 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做好实验室技术和试剂储备,建立实验室检测的相关技术和方法,逐步提高对该病的实验室检测能力,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2.有条件的疾控中心可以在已有的病毒性脑炎监测、登革热监测或蚊媒监测的基础上,增加西尼罗病毒的实验室检测内容,对病原不明的病例标本或蚊虫标本开展西尼罗病毒的特异性检测,了解是否可能存在西尼罗病毒的感染,为评估我国西尼罗病毒的感染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西尼罗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西尼罗热(West

14、nile fever, WNF)是一种由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有高热、头痛、肌肉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脑膜脑炎症状。本病广泛分布于非洲、中东、西亚和欧洲南部地区,近年来在北美洲亦有流行。鸟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蚊虫传播。一、病原学和发病机制(一)病原学。 西尼罗热是由西尼罗病毒所致的一种虫媒传染病。1937年,人类首次从乌干达西尼罗省的1名发热女子的血液标本中,分离出该病毒,所以称为“西尼罗病毒”。电镜下西尼罗病毒颗粒为直径40-60 nm左右的球形结构,脂质双分子膜包裹着一个直径在30 nm左右的二十面体核

15、衣壳。西尼罗病毒有3种结构蛋白,核衣壳蛋白(C)、包膜蛋白(E)和膜蛋白(prM/M)。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ade)黄病毒属(Flavivirus),有包膜RNA病毒。病毒对热、紫外线、化学试剂如乙醚等敏感,加热至56 30 分钟即可灭活。(二)发病机制。 蚊虫叮咬人时,西尼罗病毒进入人体内,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可将病毒限制在局部并清除,临床上表现为隐性感染。当侵入的病毒量较大且人体免疫功能不足以清除病毒时,病毒入血,引起病毒血症,并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动物模型以及人感染病例脑部以及脊髓脊索多个位点可同时检测到西尼罗病毒,说明病毒经血液途径传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已经

16、证明神经原细胞是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靶细胞。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实质和脑膜炎症,严重者危及病人生命。三、流行病学(一)流行概况。 非洲、北美洲、欧洲是西尼罗病毒感染的主要流行地区;亚洲报告本病的国家有印度、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土耳其、以色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此外,澳大利亚也发现过。我国尚无此种病例。(二)传染源。 西尼罗病毒感染的传染源主要是鸟类,包括乌鸦、家雀、知更鸟、杜鹃、海鸥等。鸟感染后产生的病毒血症至少可维持3 天,足以使蚊感染。人、马和其他哺乳动物感染后不产生高滴度的病毒血症,不能通过蚊子在人与人、人与动物间传播。(三)传播途径。 蚊子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以

17、库蚊为主。蚊子因叮咬感染西尼罗病毒并出现病毒血症的鸟类而感染。病毒在蚊体内生长繁殖后进入蚊子唾液。人和动物被蚊子叮咬而受染。有输血、器官移植传播西尼罗病毒的报道,但不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哺乳及胎盘传播也是可能的传播方式。(四)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西尼罗病毒普遍易感。有些地区人群感染率很高,但以隐性感染居多。老年人感染后则易发展为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流行高峰一般为夏秋季节,与媒介密度高及蚊体带毒率高有关。三、临床表现 西尼罗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12天。 临床可分为隐性感染、西尼罗热、西尼罗病毒脑炎或脑膜脑炎3种类型:感染西尼罗病毒后绝大多数人(80%)表现为隐性感染,不

18、出现任何症状,但血清中可查到抗体。少数人表现为西尼罗热,病人出现发烧、头痛、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持续3-6天后自行缓解。极少数人感染后表现为西尼罗病毒脑炎或脑膜脑炎,多发生在老年人及儿童。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持续不降,伴有头晕,头痛剧烈,恶心,可有喷射样呕吐,嗜睡,昏睡,昏迷,可有抽搐,脑膜刺激征阳性,巴氏征及布氏征阳性,可因脑疝导致呼吸衰竭,病情严重者死亡。近年暴发流行的西尼罗病毒感染,呈现重症病例明显增加的趋势。极个别病人表现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人出现急性无痛、不对称性肌无力、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偶尔也可表现为西尼罗病毒性心肌炎、胰腺炎或肝炎等。四、实

19、验室检查(一)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稍高,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多在正常范围。(二)脑脊液(同其他病毒感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表现相似)。 压力升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混,蛋白轻度升高,糖及氯化物正常,细胞数轻度增加,以单核细胞增加为主。(三)病原学检查。 首次出现西尼罗热暴发后进行病毒分离是必需的。适用于分离病毒的标本有:患者的脑脊液、脑组织或感染早期血清,鸟及其他哺乳动物的肾、脑组织等。分离到病毒后,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核酸检测或中和试验确证。(四)血清学检查。 常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或脑脊液的IgM和IgG抗体。由于西尼罗病毒的血清IgM抗体持续时间较长,不能据此判断现症感染

20、,需与临床症状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以作出准确判断;采取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以恢复期血清较急性期IgG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为阳性。(五)分子生物学检查。 可用RT-PCR或实时PCR检测脑脊液和各种组织标本中的西尼罗病毒RNA。五、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要点。 由于感染西尼罗病毒后绝大多数人不出现症状或仅出现发热等非特异性表现,所以诊断上非常困难,一定要注意结合流行病学史来综合判断,诊断要点包括:1. 流行病学资料 是否来自于西尼罗病毒感染的主要流行地区,如非洲、北美洲和欧洲,发病前2周内有无蚊虫叮咬史。2. 临床特征 有无发热尤其是同时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如头痛、喷射

21、样呕吐以及昏迷、抽搐、惊厥、脑膜刺激征阳性等。3. 实验室检查 血清西尼罗病毒抗体IgM阳性,恢复期血清较急性期IgG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或PCR检测到血清中西尼罗病毒核酸,有确诊意义。(二)鉴别诊断。 西尼罗热需与其他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尤其是要排除流行性乙型脑炎、其他病毒性脑膜脑炎、中毒型菌痢、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脑型疟疾,上述疾病均有各自的临床特征和诊断要点。六、治疗 目前无针对西尼罗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目前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轻症患者呈自限性经过,但脑炎患者需积极治疗,常用措施如下。(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对病人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注

22、意定时翻身、拍背、吸痰,吸氧,防止发生褥疮。注意精神、意识、生命体征以及瞳孔的变化。给足够的营养及维生素,保持水及电解质平衡。(二)对症治疗。1降温 高热者以物理降温为主,首选冰帽降温,同时酒精擦浴,放置冰袋;药物降温为辅,安痛定、柴胡、消炎痛栓均可选用。上述方法效果不佳时,可采用亚冬眠疗法,肌肉注射氯丙嗪及异丙嗪各0.5-1.0 mg/kg/次,每4-6 小时给药一次。2惊厥或抽搐 脑水肿或脑疝所致者,应立即采用脱水剂治疗,可用20%的甘露醇快速静滴;应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 镇静剂治疗:安定成人10-20 mg/次,小儿0.1-0.3 mg/kg/次,肌注,必要时静脉缓

23、注,但不超过10 mg;水合氯醛成人1.5-2.0 g/次,小儿50 mg/kg/次(每次不大于1 g),鼻饲或保留灌肠;苯巴比妥钠成人100 mg/次,肌肉注射。3脑水肿而无抽搐 甘露醇用量同上述。速尿、高渗葡萄糖可辅助脱水治疗。糖皮质激素可减轻脑水肿,可短期应用。4呼吸衰竭 常规氧疗;静脉滴注呼吸兴奋剂洛贝林、可拉明、利他林等;必要时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时机械通气治疗。七、预后 轻者预后良好,严重者会有瘫痪,震颤麻痹,可留有乏力、记忆力减退、行走困难、肌无力等后遗症。病死率约为3%至5%,老年人免疫力差者病死率较年轻人为高。八、预防 由于目前无预防西尼罗病毒感染的疫苗,因此预防西尼罗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为切断传播途径,即有效的、大规模灭蚊;户外活动时应采取措施以防蚊子叮咬。(一)保护易感人群。 在西尼罗病毒病暴发的疫区,提醒居民较少户外活动,在户外应尽量穿着长袖衣裤,裸露皮肤应涂抹蚊虫驱避剂。注意安装纱窗和纱门,减少蚊虫进入室内的机会,同时可以使用电蚊香和电蚊拍杀死室内的成蚊。(二)隔离病人。虽然目前认为人与人之间通过蚊虫吸血刺叮传播西尼罗病毒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应隔离病人并给加装蚊帐,防止蚊虫刺叮,避免引起传播。(三)切断传染源。 媒介蚊虫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将媒介蚊虫的密度尽可能地降低。在西尼罗病毒病疫情暴发后,立即开始启动媒介蚊虫的防治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