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城关中学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方案.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548170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溪县城关中学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竹溪县城关中学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竹溪县城关中学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溪县城关中学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竹溪县城关初级中学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方案依据教育信息十年规划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为加快我校教育信息化步伐,进一步提高我校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深入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融合,变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与学习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现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际,特制订城关中学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方案。一、学校现状我校成立于2009年8月,是直属县教育局管理的一所正科级学校,也是我县城区第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现有三个年级30个教学班,学生1400余名,教师101名,其中专任信息技术教师3人,90%的教职工能应用电脑进行日常办公和教学

2、。建校三年来,按照“分步进行,逐步完善”的原则,先后筹措资金100余万元,配置了电子显示屏2个,微机室1个,相继为各年级教室安装了55寸大屏幕液晶平板电视、交互式电子白板、电脑和音箱等班班通设备。每个教师办公室配置2台电脑,外接互联网,通过“三层交换”技术把各楼、各室信息点连通。同时配置了2个物理实验室、1个生化实验室及相关实验器材,建立了校园网站,完善了广播系统。目前,现代化教育装备基本满足教学、办公需要,网络信息全覆盖,实现了内外资源共享,为远程教育资源与教育教学的整合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我校刚成立三年,全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化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信息化工作制度化建设亟待进一步

3、完善;学校信息技术人员队伍数量和结构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开发、研究的需要,还未形成一支稳定的、有责任、能适应网络信息技术管理的团队;信息化建设投入有限,特别对资源开发、网络维护和建设。办公软件开发的投入偏少;学科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薄弱,特色学科资源和信息教学平台缺乏。今后,我校需要积极争取社会及上级部门资金的支持,加大信息装备建设的投入力度,构建综合性、网络化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基础平台,实现校园教学信息化、校园管理数字化的发展要求。二、指导思想以教育信息化应用为主线,以提高效益为核心,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构建信息化平台,促进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迅速提升,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的教育教学

4、模式和管理模式,深化新课程改革,形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运行高效、应用广泛”的学校教育信息化格局。三、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全面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关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加大资金、人员、物资等方面投入,构建一个人人可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逐步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目标,促使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和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学校管理电子化的要求,为变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与学习模式,提高人才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具体目标:1、网络环境建设目标:继续加强网络环境建设,不断更新信息设备,办出特色校园网,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

5、动及师生优质资源共享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2、办公电子化目标:进一步推行办公自动化,对学籍、教学、德育、财产等方面实施信息化管理,实现无纸化办公。3、资源建设目标:以引进、购买、自制等渠道,加快各学科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素材库的建设,收集整理各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料,不断充实教育资源库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开设“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实现校校互通、班班互通。4、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的整合水平。开辟个人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通过网络研修、名师工作室、教师博客等网络学习平台开展自主、互动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与能

6、力。5、课题研究目标:以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为方向,开展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模式探索和实验,切实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益。四、具体措施(一)更新设备,规范信息管理,逐步扩大信息化应用的范围。1、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上级部门及社会的支持,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按照学校规划,统一部署,加快微机教室、多功能教室、电脑应用软件等网络信息设备的添置步伐,争取在近五年内以50M-100M光纤模式接入互联网,升级学校的网络宽带接入方式,安装数字化校园软硬件系统,配置并升级相关硬件设备,完善数字化资源建设,对接省市教育资源库,不断丰富、更新校园网站,为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师教学信息化、学生学

7、习信息化提供快速、稳定的网络环境,初步形成数字化校园网络环境。2、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设置信息化管理机构,成立信息化管理小组,形成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人,专门负责信息化管理、培训、运用和研究,包括收集校内课件、教案、整合媒体课堂实录等资料,不断健全学校网站,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完善学校信息化相关规章制度及考核机制,促进学校设备的规范管理和使用,为信息化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保障。3加强设备管理和网络维护。实行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机制,确保电教设备和信息网络的正常使用。牢固树立网络发展安全第一思想,建立健全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制定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学校信息安全的管理,对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

8、进行动态跟踪、病毒防止的智能化,确保网络信息资源不受攻击和破坏,进一步增强其安全性。完善学校网站应用平台,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增强网站的应用性功能,使之成为一个展示学校形象、实现资源共享、提供学习交流的应用平台。4,拓展信息化应用的范围。逐步拓宽办公、教学、服务、资料等信息技术应用的范围,初步实现日常办公无纸化、学校管理电子化、教研备课网络化、师生档案信息化。近五年内,学校努力实现“每15个学生不低于一台、每个教师一台”的计算机配备标准;建设多媒体网络教室,最低满足20%在校学生同时使用;完成数字化校园的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信息化教学、移动办公等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服务;引入市场机制,使用信息化

9、手段与教育融合时,与信息技术、网络运营公司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与交流。(二)共享共建,整合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应用的内涵。坚持引进与开发并重、共建与共享同存的原则,采取引进、购买、自制等多种途径购置和整合IP教学资源,对接省市教育资源库,逐步完善数字化资源建设,建立专递课堂(学校未曾开设、新开设的和开设条件不完善的视频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专家教学理论讲座、本校优质学科课件等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库,充分发挥校园网站的宣传媒介功能,宣传教育教学文件法规、教育宏观决策信息、教育组织活动信息,开辟教师论坛、学科教学素材库、教学软件库、优秀教案、优秀课例、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

10、栏目,为师生学习、教师备课和课改实践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每学期每名教师必须提供一定数量的优质教案、课件或论文,并拍摄优秀教师的课堂录像,存入学校网络资源库,力求形成“人人有资源,资源人人用”的良好局面。(三)培用结合,创新应用模式,大力提升信息化应用的效益。1、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将信息技术培训纳入每学期教师学习培训内容,分期开展电教设备使用、课件设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设计、校园数字平台使用、常用网络工具等方面的培训,力争五年内使全体教师能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能达到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完成教学课件,并能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整合各学科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工作

11、、学习效益。建立教师网上进修学习机制,建设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环境,充分利用校园网站交流平台,建立教师博客,上传教学反思、课件,推动个人自主学习与教学互动。通过数字化校园平台,逐步建立校内教师、教师和专家、教师和外校外省市教师的互联互通,借助视频会议系统,开展远程实时视频教育科研,增强教研活力,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研实效。2、构建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充分借用网络搜集教学资源,博采众长,拓宽备课思路,丰富备课内容。课中结合学科特点,充分融合信息技术,探索自主、 合作、探究等新的学习模式,以直观形象的课件、优质的共享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3、推进素质教育。将微机课纳入其

12、它学科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求微机教师一起参与课内比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微机课课堂质量。优化信息化教学,加大信息化设备开放力度,扩建计算机兴趣小组,培养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开展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竞赛等活动,促使学生具备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4、优化学校管理。通过校园网搭建家、校交互式平台,开设校长信箱、网上调查等专栏,推进民主治校,提升管理效能和办学水平。实现学校人事、财务、教务、科研、资产管理信息化,将学校的信息充分反映到校园网络上,学校的各类通知、学习材料、相关文件等尽早在校园网上发布,让全体教师养成主动浏览校园网习惯;提供校园内部的查询、统计等功能,提高办公效率,增加管

13、理透明度;实现网络视频会议、群发电话通知等应用。5、开展课题研究。确立“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等方面的课题,探索教育信息化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在提高教学效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使我校信息化实力得到全面提升,并逐步各科教学中推行。五、保障机制1、健全组织管理。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分工协作,创建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机制,制订教育信息化工作方案,完善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督查落实,促进学校信息化应用工作的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如下:组 长:王世鹏副组长:周端方卢忠华胡全斌成 员:

14、董明潮杨建宏王立峰吴立友柯亭根许厚斌伍淑白桂光武孟正刚吴彩云成立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导小组,负责师资培训、技术咨询与服务,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导小组组员如下:组长:周金奎组员:王山根 肖鹏 谭文成2、增强安全保障。加强信息化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信息安全以及校园网设施安全等方面工作,明确信息化服务管理及校园网安全制度,校园网络安装防火墙,防止病毒攻击。建立保障教育信息化安全运行的长效机制,确保信息网络和数据的安全。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引领师生更新观念,增强认识。3、加强资金投入。争取教育局及各部门大力支持,加强教育信息化人员、物资的投入,保障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的购置、维护和更新。二一二年七月二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