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智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智慧》.ppt(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回顾补充:晚期希腊哲学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学派新柏拉图主义等等 毫无疑问,毫无疑问,希腊哲学从根本上塑造了西方哲学希腊哲学从根本上塑造了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的基本特征,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一提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有教养的欧洲人,尤其是我们德到希腊这个名字,有教养的欧洲人,尤其是我们德国人,就会产生一种家园感国人,就会产生一种家园感”。然而,。然而,希腊哲学的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并不是西方哲学的唯一来源。实际上对于理性主义并不是西方哲学的唯一来源。实际上对于中世纪的西方哲学来说,基督教神学自始至终是其中世纪的西方哲学来说,基督教神学自始至终是其
2、最基本的最基本的“底色底色”,以至于日耳曼民族被称作,以至于日耳曼民族被称作“基基督教民族督教民族”。哲学与宗教都源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哲学与宗教都源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只不过它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罢了。怀,只不过它们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罢了。哲学诉哲学诉诸于理性,而宗教则诉诸于信仰。诸于理性,而宗教则诉诸于信仰。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 希腊文明与希伯莱基督教文明“雅典”与“耶路撒冷”第一篇 中世纪哲学 一、中世纪与基督教精神二、教父哲学三、经院哲学 一、中世纪与基督教精神中世纪:中世纪:中世纪也叫信仰时代,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
3、、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5世纪11世纪;()11世纪14世纪;()14世纪下半叶16世纪末。我国历史学家把这三个阶段称为中世纪。中世纪的三个基本要素罗马帝国基督教日耳曼人(1)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中国古书称为大秦,是古代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罗罗马帝国,中国古书称为大秦,是古代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罗罗马帝国,中国古书称为大秦,是古代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罗罗马帝国,中国古书称为大秦,是古代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罗马曾经有数百年的共和制历史,但自从斯巴达克斯起义以后,罗马进马曾经有数百年的共和制历史,但自从斯巴达克斯起义以后,罗马进马曾经有数百年的共和制历史,但自
4、从斯巴达克斯起义以后,罗马进马曾经有数百年的共和制历史,但自从斯巴达克斯起义以后,罗马进入了军人执掌政权的时代,并通过两次入了军人执掌政权的时代,并通过两次入了军人执掌政权的时代,并通过两次入了军人执掌政权的时代,并通过两次“三巨头执政三巨头执政三巨头执政三巨头执政”后,公元前后,公元前后,公元前后,公元前2727年,年,年,年,屋大维被封为屋大维被封为屋大维被封为屋大维被封为“奥古斯都奥古斯都奥古斯都奥古斯都”,成为罗马的独裁者,从此罗马进入了,成为罗马的独裁者,从此罗马进入了,成为罗马的独裁者,从此罗马进入了,成为罗马的独裁者,从此罗马进入了“罗罗罗罗马帝国马帝国马帝国马帝国”时代。罗马帝
5、国可用来表示罗马统治下的所有土地。罗马的时代。罗马帝国可用来表示罗马统治下的所有土地。罗马的时代。罗马帝国可用来表示罗马统治下的所有土地。罗马的时代。罗马帝国可用来表示罗马统治下的所有土地。罗马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罗马疆域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罗马疆域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罗马疆域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罗马疆域的全盛期是图拉真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此时控制着大约全盛期是图拉真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此时控制着大约全盛期是图拉真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此时控制着大约全盛期是图拉真统治时期,罗
6、马帝国此时控制着大约590590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罗马帝国(Roman EmpireRoman Empire)(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公元前2727年年年年395395年分裂为东年分裂为东年分裂为东年分裂为东 西罗马西罗马西罗马西罗马公元公元公元公元476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年东罗马帝
7、国灭亡)年东罗马帝国灭亡)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 埃及艳后即克丽奥佩托拉七世,又译克埃及艳后即克丽奥佩托拉七世,又译克利欧佩特拉七世;约前利欧佩特拉七世;约前70年年12月或前月或前69年年1月月约前约前30年年8月月12日)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日)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法老。朝的最后一任法老。文艺或电影上,她被认为文艺或电影上,她被认为 是为保持国家免受罗马帝是为保持国家免受罗马帝 国吞并,曾色诱凯撒大帝国吞并,曾色诱凯撒大帝 及他的手下马克及他的手下马克安东尼。安东尼。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二罗马帝国的旗帜由独首鹰改为双头鹰 俄罗斯 一战德军勋章 奥匈帝国公元公元11
8、7117年的罗马帝国与公元一世纪的西汉帝国年的罗马帝国与公元一世纪的西汉帝国堕落的罗马人(2)日耳曼人入侵民族大迁徙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由若干部落组成,其中主要有法兰日耳曼人由若干部落组成,其中主要有法兰克人、汪达尔人、伦巴德人、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克人、汪达尔人、伦巴德人、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等。进入西欧的时候,他们正处在氏族公社解体的等。进入西欧的时候,他们正处在氏族公社解体的军事民主制时期。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以后,军事民主制时期。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以后,这种社会制度逐渐转化为庄园农奴制,史称这种社会制度逐渐转化为庄园农奴制,史称“封建封建制度制度”。(具体参见加洛林
9、文明)(具体参见加洛林文明)(3)基督教 基督教(英语:基督教(英语:christianitychristianity、拉、拉丁语:丁语:ChristianismusChristianismus)是)是以信仰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宗教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宗教。天主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基督教马龙派等统新教、东正教、基督教马龙派等统称基督教称基督教中文中中文中“基督教基督教”往往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称特指新教(又俗称“耶稣教耶稣教”),三),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和基督教马龙派的统称一般用和基督教马龙派的统称一般用“基基督宗教督宗教”这个词。这个词。基
10、督教及其起源 基督教,是以基督教,是以新旧约全书为圣经新旧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有原罪,信仰人类有原罪,相信耶稣为神子并被钉十字架从而洗清人类原罪、拯救人相信耶稣为神子并被钉十字架从而洗清人类原罪、拯救人类的一神论宗教。基督教发源于犹太教,与佛教、伊斯兰类的一神论宗教。基督教发源于犹太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估计现在全球共有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估计现在全球共有15 15亿至亿至21 21亿亿的人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25%-30%25%-30%。基督教基督教发源于公元发源于公元1 1世纪巴勒斯坦世纪巴勒斯坦(旧称:迦南地)的(旧称:迦南地)的耶路撒冷
11、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希伯来圣经为基督教圣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希伯来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经旧约全书。基督教的创始人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耶稣。出生在犹太的伯利恒,。出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母亲名叫玛利亚。基督教发端于母亲名叫玛利亚。基督教发端于1 1世纪巴勒斯坦世纪巴勒斯坦 地区犹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环境。地区犹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环境。1 1至至5 5世纪基督教世纪基督教 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313313年,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基督教成为罗马帝 国所允许的宗教。国所允许的宗教。391391
1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 宣布它为国教。宣布它为国教。325 325年,召开尼西亚宗教会议,年,召开尼西亚宗教会议,由官方制定了由官方制定了尼西亚信经尼西亚信经。尼西亚信经(325年)我们信独一的神,全能的父,我们信独一的神,全能的父,是天地和一切可见和不可见的事物的创造者。是天地和一切可见和不可见的事物的创造者。我们信独一的主,耶稣基督是神的独生子,我们信独一的主,耶稣基督是神的独生子,在永久之前,为父所生,是从神的神,从光的光,从真神的真神,在永久之前,为父所生,是从神的神,从光的光,从真神的真神,不是受造的,是与父神为一,万物都是籍他造的。不是受造的,是与父神为一
13、,万物都是籍他造的。又为我们,为了救我们他从天降下,又为我们,为了救我们他从天降下,籍着圣灵的力量,从童真女玛利亚取肉身成为世人。籍着圣灵的力量,从童真女玛利亚取肉身成为世人。为我们的缘故在本丢彼拉多手下被钉十字架受死,埋葬,为我们的缘故在本丢彼拉多手下被钉十字架受死,埋葬,根据圣经上的话,第三天复活升天并坐在天父的右边;根据圣经上的话,第三天复活升天并坐在天父的右边;他将来必从荣耀里再来,审判活人和死人,他的国就没有穷尽。他将来必从荣耀里再来,审判活人和死人,他的国就没有穷尽。我们信圣灵是主,是赐生命的,是从圣父和圣子出来的。我们信圣灵是主,是赐生命的,是从圣父和圣子出来的。与圣父和圣子一同
14、受敬拜和荣耀,与圣父和圣子一同受敬拜和荣耀,他曾通过先知们讲话。他曾通过先知们讲话。我们信神圣的使徒的教会。我们信神圣的使徒的教会。我们接受赦罪的洗礼。我们接受赦罪的洗礼。我们期望死人的复活和来世的永生。阿门。我们期望死人的复活和来世的永生。阿门。小资料:小资料:尼西亚信经:(中文又译做尼吉亚信经或奈西亚信经),是传统基督教三大信经之一。尼西亚信经是大公会议有关基尼西亚信经:(中文又译做尼吉亚信经或奈西亚信经),是传统基督教三大信经之一。尼西亚信经是大公会议有关基督教信仰的一项基本议决。这个议决确定了督教信仰的一项基本议决。这个议决确定了圣父、圣子、圣灵为三位一体的上帝圣父、圣子、圣灵为三位一
15、体的上帝,地位平等。接受并且信奉此信经的有,地位平等。接受并且信奉此信经的有罗马天主教会,东正教会,圣公会(英国国教会),以及新教派里的主要教会。罗马天主教会,东正教会,圣公会(英国国教会),以及新教派里的主要教会。基督教三大信经: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亚他拿修信经。基督教三大信经: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亚他拿修信经。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基督教的哲学化 在与其他宗教以及希腊哲学竞争信众的过程中,在与其他宗教以及希腊哲学竞争信众的过程中,原本属于下层劳苦大众的基督教开始了理论化的过原本属于下层劳苦大众的基督教开始了理论化的过程。程。例如新约例如新约约翰福音已经开始利用约翰福音已经开始利用“逻各逻各
16、斯斯”(logoslogos)这个希腊哲学概念了。此后,种种)这个希腊哲学概念了。此后,种种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促使基督教最终采取了理论的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促使基督教最终采取了理论的形式,造就出基督教哲学这种独特的理论形态。形式,造就出基督教哲学这种独特的理论形态。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关系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关系是教父哲学乃至经院哲是教父哲学乃至经院哲学的核心问题。学的核心问题。中世纪哲学的主题:理性与信仰中世纪哲学的主题:理性与信仰基督教对哲学的贡献 1、超验性。虽然希腊思想中也不乏超验的思想(柏拉图),但是从主导方面看是现实主义的,而基督教哲学却以弃绝尘世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无限的超感性的世界,从
17、而在某种程度上开拓并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2、内在性。基督教使无限的精神(实体)具体化在个人的心灵之中,与希腊哲学对自然的认识不同,它诉诸于个人的内心信仰,主张灵魂的得救要求每个人的灵魂在场。3、自由的问题。自由在希腊人那里是不成问题的,而且占主导地位的是必然性的观念。基督教就不同了。在某种意义上说,自由意志问题始终是基督教思想中的难题。4、超自然的观念。在希腊人那里,自然是活生生的神圣的存在,而在基督教思想中自然不但没有神性,而且是上帝为人类所创造的可供其任意利用的死东西。基督教贬斥自然的观念固然不利于科学的发展,然而却从另一方面为近代机械论的自然观开辟了道路。二、教父哲学 从公元从公元2
18、2世纪到公元世纪到公元6 6世纪,基督教会中一批或世纪,基督教会中一批或多或少多或少具有哲学修养的信徒,借用希腊哲学具有哲学修养的信徒,借用希腊哲学,尤其,尤其是新柏拉图主义和斯多亚学派的哲学,是新柏拉图主义和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在理论上论在理论上论证和捍卫基督教信仰证和捍卫基督教信仰,使基督教第一次有了相对统,使基督教第一次有了相对统一和完整的教义,由于他们对教会的贡献,一和完整的教义,由于他们对教会的贡献,被教会被教会尊为尊为“教父教父”,即教会的父亲。,即教会的父亲。根据教父们活动的根据教父们活动的区域和使用的语言,后人把他们划分为区域和使用的语言,后人把他们划分为“希腊教父希腊教父”和和
19、“拉丁教父拉丁教父”,亦称之为,亦称之为“东方教父东方教父”和和“西西方教父方教父”。教父哲学的最大代表是。教父哲学的最大代表是奥古斯丁奥古斯丁的思想。的思想。圣奥古斯丁圣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Aurelius Augustinus,354354430430年)年)奥古斯丁说:奥古斯丁说:“有些对象必须在相信上帝之前有些对象必须在相信上帝之前被理解被理解;但是,对上帝的信仰帮助一个人理解得更;但是,对上帝的信仰帮助一个人理解得更多。多。因为信仰来自聆听,聆听得自基督的布道,因为信仰来自聆听,聆听得自基督的布道,人们若不理解布道者的语言,何以能够相信他的信人们若不理解布
20、道者的语言,何以能够相信他的信仰呢?仰呢?另一方面,另一方面,有些事情必须先被相信,然后才有些事情必须先被相信,然后才能理解,能理解,正如先知所说:正如先知所说:除非你相信,否则你将除非你相信,否则你将不会理解不会理解,因此,心灵由相信进而理解,因此,心灵由相信进而理解”。奥古奥古斯丁在理性与信仰之间关系的问题上虽然主张斯丁在理性与信仰之间关系的问题上虽然主张“信信仰寻求理解仰寻求理解”,倡导用理性解释信仰,倡导用理性解释信仰,但对他来说但对他来说更为根本的却是更为根本的却是“信仰为了理解信仰为了理解”,信仰是一切认,信仰是一切认识的先决条件、方法和途径。识的先决条件、方法和途径。三位一体创世
21、原罪道成肉身自由意志恶救恩神正论 TheodicyTheodicy:“神神”(theotheo)和)和“正义正义”(dikedike),意即),意即面临着恶的存在而显示出上帝的面临着恶的存在而显示出上帝的正义正义。它要解答的问题是:如何解释神之全知、全。它要解答的问题是:如何解释神之全知、全善和全能属性与此世存在的自然之恶和伦理之恶之善和全能属性与此世存在的自然之恶和伦理之恶之间的矛盾。间的矛盾。从奥古斯丁开始,到文艺复兴,西方哲学成为从奥古斯丁开始,到文艺复兴,西方哲学成为了神学的一部分,成为了神学的一部分,成为“神学的婢女神学的婢女”。三、经院哲学背景:加洛林朝文化复兴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
22、,经过几百年的征战,在昔日罗马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经过几百年的征战,在昔日罗马帝国的废墟上,蛮族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又实现了相对的统帝国的废墟上,蛮族建立的法兰克王国又实现了相对的统一。一。800800年,年,法兰克国王查理曼法兰克国王查理曼被罗马教皇加冕为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罗马人的皇帝的皇帝”,史称,史称“查理曼大帝查理曼大帝”。这位雄才大略的蛮族皇。这位雄才大略的蛮族皇帝以及他的几位继承人深刻意识到文化建设对于封建统治帝以及他的几位继承人深刻意识到文化建设对于封建统治的重要性,开始在全帝国境内鼓励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在全帝国境内鼓励教育、兴办学校兴办学校、招聘、招聘学者、教授学者、教授“
23、七艺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西欧的文化从此开始缓慢地复苏,后人把天文和音乐),西欧的文化从此开始缓慢地复苏,后人把这段历史称之为这段历史称之为“加洛林朝文化复兴加洛林朝文化复兴”。由于基督教会在。由于基督教会在当时实际上扮演着文化延续者的角色,学校大都是在教堂当时实际上扮演着文化延续者的角色,学校大都是在教堂附近或者修道院举办,附近或者修道院举办,教师也大多由教士充任,教师也大多由教士充任,神哲学仍神哲学仍然是它们最感兴趣的学科。然是它们最感兴趣的学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发展出了基督教的经院哲学展出了基
24、督教的经院哲学。大学的诞生 大学是中世纪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大学是中世纪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1212世纪世纪后期的城市繁荣,主教座堂和城市修道院的学校人后期的城市繁荣,主教座堂和城市修道院的学校人数大大增加,在一些城市中出现了大学的组织。数大大增加,在一些城市中出现了大学的组织。“大学大学”(universitasuniversitas)的原义为)的原义为“统一体统一体”,本,本是教师和学生的行业公会是教师和学生的行业公会。教师按照授课专业分为。教师按照授课专业分为不同的学院,一般分为不同的学院,一般分为艺学院、神学院、法学院和艺学院、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医学院等四部分,院长由教师选举产
25、生,学校由院等四部分,院长由教师选举产生,学校由院长联席会议共同管理。长联席会议共同管理。大学的学制、学位制度大学的学制、学位制度为哲为哲学思维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学思维提供了充裕的时间。经院哲学的产生 所谓所谓“经院哲学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scholasticism)最初是)最初是在查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以及基督教的大修道院和在查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以及基督教的大修道院和主教管区的附属学校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哲学。这些主教管区的附属学校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哲学。这些学校是研究神学和哲学的中心,学校是研究神学和哲学的中心,学校的教师和学者学校的教师和学者被称为经院学者(经师被称为经院学者(
26、经师),故他们的哲学就被称为),故他们的哲学就被称为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教父哲学是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组成部教父哲学是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组成部分,但是它基本上属于旧文明,经院哲学才是真正分,但是它基本上属于旧文明,经院哲学才是真正属于新世界的日耳曼民族的哲学形态。属于新世界的日耳曼民族的哲学形态。随着大学的随着大学的诞生,经院哲学进入了繁荣时期。经院哲学的最大诞生,经院哲学进入了繁荣时期。经院哲学的最大代表是代表是圣托马斯圣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AnselmusAnselmus,1033103311091109年)年)即使是不信
27、上帝的即使是不信上帝的“愚顽人愚顽人”在心里也有一个在心里也有一个“上帝上帝”的观念,亦即一个的观念,亦即一个“可设想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的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这里,这里所说的所说的“可设想的可设想的”亦即在思想中的意思。亦即在思想中的意思。既然如此,还有一既然如此,还有一种种不可设想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的东西,的无与伦比的伟大的东西,它不仅在心中存在,而它不仅在心中存在,而且可以被设想为且可以被设想为也在实际上存在也在实际上存在,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与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与伦比。这就是说,比。这就是说,如果这个如果这个“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仅仅是仅仅
28、是“可设想的可设想的”即在思想之中,那就不是即在思想之中,那就不是“无与伦比无与伦比”的了,的了,因为因为不仅在思想中也在实际上存在比它更不仅在思想中也在实际上存在比它更“无与伦比无与伦比”也更伟大。也更伟大。所以,认为一个所以,认为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仅仅存在于思想中,仅仅存在于思想中,肯定是自相矛盾的。肯定是自相矛盾的。换言之,换言之,只要你心中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只要你心中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即上帝的观念,那就证明他一定也在现实中存在。大存在者即上帝的观念,那就证明他一定也在现实中存在。这即是说:1 1、思想中的上帝观念无与伦比、思想中的上帝观念无与伦比
29、2 2、一个无与伦比的东西不可能仅仅存在于、一个无与伦比的东西不可能仅仅存在于思想中而不存在于现实中,否则就不是无与伦比思想中而不存在于现实中,否则就不是无与伦比的。的。3 3、因此,我们可以从上帝观念推论上帝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上帝观念推论上帝的存在。存在。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4/12251274年)关于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 1 1,事物的任何运动都是由在它之前的另一个运动引起的,事物的任何运动都是由在它之前的另一个运动引起的,推论下去,最后必然追溯到一个不受其他事物推动的推论下去,最后必然追溯到一个不受其他事物推动的第一推第一推动者。动者。2 2,任何事物都以另
30、一事物为动力因,因此,必然有一个,任何事物都以另一事物为动力因,因此,必然有一个最初的动力因最初的动力因。3 3,任何事物都是从其他事物获得其存在和必然性,由此,任何事物都是从其他事物获得其存在和必然性,由此推论下去,必定有一种东西,推论下去,必定有一种东西,它自身就是必然的,它自身就是必然的,同时又能同时又能赋予其他事物以必然性和存在的理由。赋予其他事物以必然性和存在的理由。4 4,事物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良好、真实、高贵等品性,事物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良好、真实、高贵等品性,其标准就在于它们与最好、最真实、最高贵的东西接近的程其标准就在于它们与最好、最真实、最高贵的东西接近的程度,因此,世界上必然有一种东西,度,因此,世界上必然有一种东西,作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得作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得以存在和具有良好以及其他完美性的原因。以存在和具有良好以及其他完美性的原因。5 5,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和谐的,有秩序的,仿佛是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和谐的,有秩序的,仿佛是有目的的安排。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受到目的的安排。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受到某一个有知识和智慧某一个有知识和智慧的存在者的指挥。的存在者的指挥。亚里士多德哲学特洛伊木马 本部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