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 电子教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微观)教案授课内容: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导言教学目的:初步了解西方经济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什么是经济学 难点:如何学习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常规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设计:课程初上,主要强调如何学习这门课程。重点插入一些浅显资料及生活中的相关小例子来讲解对经济学的认识,从而提出学习经济学的方法、要求、参考书目及选择学习读物的建议。 思考题及作业题:什么叫经济学第 一 节 课 板 书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理论。它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经济学讨论
2、的是我们身边真实的生活,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的一条重要理由是,在你的一生中从摇篮到坟墓你到处都会碰到无情的经济学真理。保罗萨谬而森“着眼于新的基础”一文 樊纲西经是经济学各分支学科(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的基础,还是管理学类的基础课,大部分经济管理理论都源于此,可谓“内功”。西经与政经的关系: 广义而言,从经济史的角度,政经是西经的一个分支。狭义而言,两者都是经济学的一部分。两者的根本分歧源于价值决定理论。如何选择经济学的参考书和读物优秀出版社(商务、三联);权威人士编著;该领域权威的教师和出版社参考书目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2、萨
3、谬尔森 经济学(第十七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13、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4、晏智杰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5、经典杂志: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第 二 节 课 板 书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一层 基本的生理需要吃、穿、住等生存的需要第二层 安全的需要希望生活有保障第三层 社会的需要情感、爱和归属感的需要第四层 地位的需要名誉、威望和地位的需要第五层 自我实现的需要基于人生观,实现理想的需要经济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 自由物品:无需努力即可获得,数量无限free goods 经济物品:须付代价方可得到,数量有限
4、(有用且稀缺的物品)economic goods 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 稀缺性不是指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的稀缺性带来选择(Choose)问题 生产什么(what)? 如何生产(how)?为谁生产(for whom)? 何时生产(when)?经济学(Economics)的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概念要点:稀缺和效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即不
5、使他人情况变坏的前提下,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的经济活动)授课内容: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教学目的:了解需求和需求的变动定义,掌握需求曲线、需求函数的相关理论重点与难点:重点:什么是需求,需求曲线的理解,需求规律,替代效应,收入效应,需求的变动,需求函数难点: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的变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常规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导新课,分析需求和需求的相关理论思考题及作业题:影响需求的因素分析第 一 节 课 板 书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你可以使鹦鹉成为一个经济学家,但前提是必须让它明白“供给”和“需求”。 保
6、罗萨谬而森第一节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需求(Demand)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概念要点: 需求是以货币购买力为前提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购买意愿与购买能力的统一 涉及两个变量:价格及与价格对应的购买数量需求分为:个人需求 (基础)和市场需求(总和)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表示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的曲线。需求表(Demand Schedule) 描述在每一个可能价格下商品需求量的表列需求规律(Law of Demand)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反向的依存关系。即:价格上升,需求下降;价格下降,需求
7、上升需求规律一定成立吗?吉芬商品(Giffen Goods)吉芬效应 马铃薯炫耀性消费品凡勃伦效应投机市场的一些物品预期的影响 :“买张不买落”、“追高杀低”第 二 节 课 板 书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实际上影响的是需求量)反向替代效应(Substitute Effect)反向 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对需求产生的影响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反向 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后实际收入发生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继承遗产的故事消费者的偏好(Preference &Taste)正向消费者的收入正常商品(Normal Goods)正向劣等商品(Inferior Goods)反向其他商品价格互替商品(
8、Substitute Goods)正向互补商品(Complementary Goods)反向良弓与利箭对未来价格的预期(expectations)正向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用来表达需求量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的函数需求量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既定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需求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QaQbQc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授课内容: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二节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教学目的:了解供给和供给的变动定义,掌握供给曲线、供给函数的相关理论重点与难点:重点:供给,供给曲线的理解,供给规律,供给的变
9、动,供给函数难点: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的变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常规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导新课,分析供给和供给的相关理论思考题及作业题:用供求原理分析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第 一 节 课 板 书第二节 供给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供给曲线供给(Supply)厂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商品的数量。 个别供给(基础) 市场供给(总和)供给曲线(Supply Curve) 表示商品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的曲线。供给表(Suplly Schedule) 描述在每一个可能的价格下商品供给量的表列供给规律(Law of Supply)在影响供给的
10、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依存关系。即:P上升= S上升; P下降= S下降供给规律的例外:技术发展、规模经营导致成本锐减劳动力的供给第 二 节 课 板 书影响供给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正向)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正向)生产要素的价格(反向)其他商品的价格(替代:反向;互补:正向)对未来的预期(反向)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 用来表达商品供给量与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的函数供给量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既定供给曲线上的点的移动。供给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既定时,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授课内容
11、: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三节 均衡价格教学目的:熟悉均衡的相关定义,能够理解并掌握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所产生的影响重点与难点:重点:均衡价格,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难点: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常规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导新课,分析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思考题及作业题:简述供求原理的内容第 一 节 课 板 书第三节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均衡产量(Equilibrium Quantity)均衡价格下
12、的产量(交易量),也称均衡交易量。图示: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 超额需求和超额供给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供给不变,需求变动D上升= P上升;Q上升D下降= P下降;Q下降 需求增加对均衡的影响需求减少对均衡的影响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需求不变,供给变动S上升= P下降;Q上升S下降= P上升;Q下降供给增加对均衡的影响供给减少对均衡的影响第 二 节 课 板 书供给、需求同时变动助记图 S QP D供求规律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均呈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供给呈反方向变动,而均衡产量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和尚与梳子 洛阳纸贵授课内容: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教学目的:熟悉理解效用理论,重
13、点掌握边际效用理论重点与难点:重点:效用,总效应,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难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常规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设计:点评、讲解第二章作业,讲解效用理论,重点分析、讲解边际效用理论 思考题及作业题: 比较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第 一 节 课 板 书点评、讲解第二章作业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概念的提出及发展价值决定理论: 劳动价值论(政治经济学) 效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效用思想的最早萌芽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的卡多的著作中。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的古代效用说商品的效用决定公平价格(价格),开创效用价值论的先河。萨伊
14、的效用价值论效用决定价值(萨伊的价值理论:效用价值论、供求论和生产费用论)。效用(Utility)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或者说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效用概念的核心点:人对于商品是否具有欲望(主观)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欲望的能力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偏好)什么东西最好吃?效用的度量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类似长度、重量等概念,可以用基数1、2、3等具体数字来衡量并加总求和。流行于19世纪、20世纪初 核心理论:边际效用。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类似于香、臭、美、丑等概念,其大小可以排序,但无法具体度量、衡量,效用之间的比
15、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以来核心理论:无差异曲线。比较:后者的假定受到的限制要稍少一些,可以减少被认为值得怀疑的心理假设。授课内容: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教学目的:熟悉理解消费者均衡,能够熟练分析消费者剩余,掌握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重点与难点:重点: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难点:消费者均衡的推导,消费者剩余的计算,边际替代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常规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设计:推导消费者均衡,计算消费者剩余,讲解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思考题及作业题: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第
16、 二 节 课 板 书买的越多 = 边际效用越小 = 愿意支付的单位货币越少 = 价格越低 =需求曲线右下倾斜消费者剩余(Consume Surplus):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无差异指的是效用的无差异。42.5D34C26B110A苹果(X)梨(Y)组合带来相同总效用的梨和苹果的组合: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为保持同等效用水平,消费者增加1单位X物品就必须放弃的Y物品的数量
17、。无差异无差异曲线的特点右下倾斜,凸向原点边际替代率递减同一无差异曲线图上,任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授课内容: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教学目的:重点讲解预算理论,进一步推导需求曲线,掌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等效应理论重点与难点:重点:预算线,收入消费曲线与价格消费曲线,替代与收入效应难点:预算线,效应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常规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图解分析预算线,进一步推导讲解需求曲线和效应理论思考题及作业题: 课后题5、7、8、9(P86-87第 一 节 课 板 书预算线(Budget Lin
18、e)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为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不同商品之组合。MPX X + PY Y 纵轴截距:M / PY横轴截距:M / PX预算线斜率:PX / PY预算线是在收入和价格一定的条件下的消费可能性曲线。预算线斜率:PX / PY双重预算线受收入和时间双重约束的预算线。58450YX双重约束的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如何使有限的收入取得最大的效用或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只有当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时,才达到消费者均衡。预算线斜率: PX / PY无差异曲线斜率:MRSXY = dY / dX = MUX /MUY消费者均衡:PX / PY = MUX /MUY 或 MUX / PX
19、 = MUY / PY再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核心为边际效用,当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时,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序数效用论:核心为无差异曲线,当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时,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结论完全一致。第 二 节 课 板 书收入变动与消费需求收入消费线当商品价格不变而收入变动时,预算线发生平移,与无差异曲线簇相切,切点的轨迹形成收入消费线。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收入和某一商品的购买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与收入的比率。恩格尔定律:随着收入增加,食品支出占比下降,住宅、穿着支出占比基本不变,其他支出占比上升。价格变动与消费
20、需求价格消费线商品X的价格变动,引起预算线转动,与无差异曲线簇相切,切点的轨迹形成价格消费线。需求曲线描述消费者需求量和所消费的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关系。授课内容:点评第三章作业第四章 企业和生产理论 第一节 企业及其目标 第二节 生产函数教学目的:点评讲解第三章作业,巩固第三章知识。讲解企业生产理论,掌握生产函数重点与难点:重点:生产函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常规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设计:点评、讲解第三章作业,导新课,接触企业、生产理论思考题及作业题: 请解释:交易活动内部化如何降低交易成本第 一 节 课 板 书点评、讲解第三章作业,巩固第三章内容第四章
21、企业和生产理论第一节 企业及其目标企业(Firm)即厂商,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生产经营性组织。为什么会有企业?分工,专业化生产带来高效率规模经济交易活动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企业的形式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人控制企业经营目标利润极大化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1. 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从收入角度看,要素价格影响消费者的商品需求数量和需求结构。生产要素的价格又是生产者使用要素的成本。从成本角度看,要素价格影响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品种和数量,进而影响产品产量和价格水平。2. 要素价格决定的理论基础: 边际生产力论(美 克拉克) 均衡价
22、格论(英 马歇尔)3. 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派生需求(Derived Demand)又称引致需求,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对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受对产品的需求制约联合需求(Joint Demand)即共同性,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需求受其他要素价格制约4. 边际物质产品(Marginal Physical Product,MPP)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简称边际产品(MP),又称边际生产力(Marginal Productivity)。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其他要素不变,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随投入的增加最终将递减。5. 边际收益产品(Margi
23、nal Revenue Product,MRP)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产量带来的收益。MRPMPPMR若产品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则MR=P且不变;若产品市场属不完全竞争,则MR 针对逆向选择 实行“三包”证书 声誉制度设计 = 针对道德风险共担损失激励相容(如股票期权)合同案例分析:百度上市造就四百个百万富翁。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 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要点: 市场价值 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 生产的(而非出售的)
24、 一定时期内 地域概念(而非国民概念) 为市场生产的(不包括非市场活动,比如慈善活动、自给自足、自己打扫卫生等,但保姆收 入计入GDP)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用生产物品和服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实际GDP = 名义GDP / GDP价格指数 100%GDP价格指数又称GDP平减指数、GDP压缩指数、GDP紧缩指数、GDP折算指数实际GDP和名义GDP的计算:物品名称1984产量1984价格1984GDP1999产量1999价格1999GDP1999实际GDP香蕉150.23200.
25、364.00柑橘500.2211600.251513.20合计142117.20GDP价格指数名义GDP/实际GDP21/17.2=122.1% 即物价水平上升了22.1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使用的产品。包括个人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产品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s):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物品用的产品。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其国民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民概念。 美国商务部于国民收入,19
26、291932(1934)第一次提出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地域概念。GDP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本国居民在外国的收入 GNP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局限性没有反映闲暇状况 没有反映分配状况 没有反映污染程度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基本方法 用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又称成本法,指从居民户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获得收入的角度(即从企业生产成本的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了多少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工资(包括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利息(但政府公债利息、消费信贷利息不能计入)、租金 非公司企业收入(即自我雇佣者) 公司税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
27、股东红利、公司未分配利润) 企业转移支付(慈善捐款、消费者赊帐)、企业间接税(销售税、周转税) 资本折旧 用收入法核算GDP国内总收入(Gross Domestic Income, GDI) = A: 工资 + 利息 + 租金 + 利润 (要素收入) + B: 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 + C: 折旧 (B、C同样构成产品市场价值中的生产成本) 用支出法核算GDP 一个时期内用于个人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 M)的支出总和就是该国这段时期内的GDP。GDP = C + I + G + (X M) 个人消费(Consumption, C): 耐用品、非耐用品、服务上的支出,
28、但不包括住宅。 投资(Investment, I):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Fixed Investment):新厂房、新设备、新建筑物(非住宅、住宅)净投资:新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企业持有净存货(年末 年初) 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s, G):各级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由于对政府提供的服务难以有一个市场估价,所以政府购买是根据政府提供这些服务所费成本计算)政府购买 = 政府支出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只是收入的转移,而无相应
29、的货物或服务的交换发生,因而不会引起GDP的变化。 净出口(Net Export, NX): 出口 进口 出口(Export, X) 进口(Import, M)1.回顾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GDP2.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折旧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 NDP) 本国在国外所获要素支付国外在本国所获要素支付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 NNP) 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补助金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
30、险税政府转移支付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PI) 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DPI)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第一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财政政策 政府运用支出和收入来调节总需求以控制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 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 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经济的冲击的机制。国家财政预算中根据经济状况而自动发生变化的收入和支出项目。 税收(尤其是比例税): Y=T=YD= C= Y(部分) 政府转移支付: Y=TR=YD= C=
31、Y(部分) 权衡性财政政策(discretionary fiscal policy)又称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逆 经济风向行事: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审时度势,主动采取的变动政府收支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的财政政策。 膨胀性(扩张性)财政政策 (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 总需求过低衰退时,政府应削减税收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经济G/ T= IS右移= Y 紧缩性财政政策(contractionary fiscal policy) 总需求过高通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减少支出以抑制经济过热G/ T= IS左移 = Y 挤出效应(effec
32、tiveness of crowding out) 当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时,货币(交易)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既定情况下,利率会上升,私人部门的投资会受到抑制,从而产生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现象。第二节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扩张性货币政策(萧条时采用): M=LM右移 = r=I=Y 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胀时采用): M=LM左移 = r=I=Y 货币政策工具(1)再贴现原指商业银行把商业票据出售给央行,央行按贴现率扣除一定利息后再把所贷款项加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上作为增加的准备金,现指银行用自己
33、所持有的政府债券作担保向央行借款。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再贴现率 商业银行借款成本 商业银行得到的借款 商业银行准备金 货币供给(乘数倍) 货币政策工具(2)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央行购进政府证券 = 货币供给 =利率 (1)向非银行机构购买: 央行向非银行机构开出支票 =非银行机构将支票存入商行 = 商行将支票交回央行 = 央行增加商行帐户里的准备金存款 = 商行准备金 = 货币供给 (乘数倍) (2)向商业银行购买: 央行直接增加商行帐户里的准备金存款 = 商行准备金 = 货币供给(乘数倍)央行购进政府证券 = 证券需求= 证券价格= 利率第三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 政策选择和需求结构 扩张财政 = Y;r私人投资(住宅投资),政府购买,消费比重G= 政府购买比重,消费比重,私人投资投资补贴 = 私人投资,消费比重T/ 转移支付 = 私人消费 扩张货币 = Y;r(= 私人投资)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严重通胀:紧缩财政+紧缩货币 通胀但不严重:紧缩财政+膨胀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