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数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数学教案.doc(1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方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3题。教学目标: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教学准备:天平、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出示天平。知道这是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说说你的想法。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的呢?二、教学新课1
2、、教学例1。(1)出示例1图。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把它写出来。5050100 (板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边和右边结果相等;等式用等号连接)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2、教学例2。(1)出示例2图。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哪一边物体的质量多)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集体汇报。板书:x50100 x50150 X50200 xx200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
3、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数)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方程)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2)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是特殊的等式。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3、教学“试一试”。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每题中的方程哪个更简洁一些?指出:像5002x,2012x虽然也是方程,但在列方程时应尽量避免这样x单独在等号左边或右边的方法。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一练。(1)完成第1题。独立完成判断后说说想法。(2)完成第2题。(3)完成第3题。交流所列方程,说
4、说你为什么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四、课堂作业1、练习一第1题。2、练习一第2题。3、练习一第3题。五、课堂总结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等式与方程X50100 等式:5050100 方程:x50150 xx200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例3、例4、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的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和交流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学准
5、备:天平、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 (2)取出天平,情景引入。 (在天平两边各放入一个20克的砝码。)天平的两边一样重吗?天平会平衡吗? 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的砝码质量写一个等式吗?(2020) 现在的天平使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左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失去平衡) 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在另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或拿走这个10克的砝码) 添上一个10克的砝码。 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
6、体质量的关系吗? 小组中互相说一说,再汇报。(20102010) 通过刚才的演示和相应的两个等式,想一想,第二个等式与第一个等式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等式两边同时加上10,所得结果还是等式) (3)出示第2组天平图。 观察这两幅天平图,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 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 板书:x50 x205020 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什么?(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4)出示第3、4组天平图。 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 ? 小组中互相说,汇报交流。 你能用等式表示第3组图
7、中天平两边物体质量变化前和变化后的关系吗? 50a50a 50aa50aa 通过这一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第3组天平图,你有什么发现?能用等式表示变化前后的关系吗? X2070 x20207020 (5)归纳等式性质。 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出了两个结论,能把这两个结论结合起来说一说吗?先在小组中说一说。 归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就是等式的性质。(板书) (6)完成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填写,交流想法。 你们是怎样理解“x2525”和“x1818”的? “x2525”化简后会得到什么?“x1818”呢? 2、教学例4。 (1)利用等式的性质我们可以求方
8、程中未知数的值。 (2)出示例4。 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X1050) 谁知道x的值是多少?说说你的想法? 谁能根据等式的性质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在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 汇报方法。 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10之前,要先写“解”,表示开始解方程了。 X1050 解:X10105010 根据等式性质 X40 化简等式 在解的过程中,要注意等号对齐。 X40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可以怎样检验呢?说说你的方法。 如果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说明什么?如果不相等呢?学生集体进行检验。 (3)小结。 从刚才写“解”,一直到求出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大家回忆一下解方程的过程,你认
9、为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写“解”,等号对齐,解完要检验) (4)完成试一试。 愿意自己解一道方程吗? 要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可以怎样做? 学生尝试解答,汇报交流。 X3080 解: x30308030 X110 二、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2题。 独立尝试解答,集体核对。说说你的想法。每题中,应该怎样做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如果检验每题汇总x的值是否正确,应怎样检验? 三、课堂作业1、练习一第4题。 2、练习一第5题。 3、练习一第6题。 四、课堂总结 本课学习哪些内容?什么是等式性质?什么是解方程?解方程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 个数,所得的结
10、果仍然是等式。 X1050 解:X10105010 根据等式性质 (1)写“解” X40 化简等式 (2)等号对齐 (3)检验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练习一的第7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性质。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及检验。 3、使学生在学生与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动检验等习惯,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正确解方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主练习。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
11、是,为什么? 181735 12a4 x1238 45x30 x1428 4513x16 2、当x18时,是下面哪几个方程的解。 18x18 18x0 x1533 X108 x1818 x3183 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这里的方程与前面所学解方程的过程比较有什么不同? 省略了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优点? 在解方程时,先在头脑中想好方程两边应同时加上或减去什么数,但书写时可以省略。同学们在解方程时可以照这种方法解。 2、完成练习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要按照上一题的方法适当省略,简化过程。 (2)集体核对,说说自己的解题思
12、路。 3、完成练习一第9题。 知道每题错在哪里吗?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应该怎样改正呢? 独立完成改错。 4、讨论练习一第10题。 (1)在小组中交流,每人选择一题说思考方法。 (2)错误汇报。 说说错误的原因与正确方法。 5、口头提示练习一第11题。 根据图意怎样列方程?(x105020) 应该先算哪一步? 方程右边两个数可以相加,应该先加起来。 第2题怎样列方程? 6、完成练习一第12题。 “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什么意思? 你能用一种方法来表示题中的相等关系吗? (1本练习本3枝铅笔7枝铅笔) 你看出了什么?(1本练习本相当于4枝铅笔) 三、课堂作业练习一 10、11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
13、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认为解决数学问题时,方程用处大吗?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710页,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教学难点:能利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1、前一节课我们学
14、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二、教学例五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五图,并看图填空。2、集体核对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4、接下来,请大家要课练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
15、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7、板书出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8、练一练第一题、指名读题、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核对、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三、教学例六1、出示例六教学挂图,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六图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5、生独立计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对6、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六填写完整。7、小结:在刚才计算例六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
16、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8、试一试、出示X0.2=0.8、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集体核对,指名口答: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9、练一练第二题、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师巡视。、集体订正。四、巩固练习1、练习二第一题、请每位同学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一题应该怎样解,指名口答。(第三组)、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五、课堂作业练习二第三题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811页,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4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方程思想,丰富解题策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分
17、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教学例71、出示教学挂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明确题意。2、题目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米3、小军的成绩我们知道吗?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4、接下来,请你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生独立解决,师巡视)指名上黑板。5、集体核对,(指算式)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计算完结果后,你是怎样检验的?7、这道题目还可以怎样列式?(生小组内交流不同的算法,并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
18、计算的)8、小结:刚才我们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了问题,谁来说一说,用列方程解答时,我们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9、试一试、指名读题、题目的各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指名口答后生集体填写在书上。如有不同的可以书上补充。、请同学们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生独立解决,师巡视)、集体核对。10、练一练、引导学生明确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明确题目中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相等关系,并将这个关系写在书上。、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生独立解决,师巡视,帮忙有困难的学生)、集体核对。二、巩固练习1、练习二第4题、生独立读题,明确题意。、引导学生看图列出方程并解答。、集体核对。请你说一说你
19、是怎样列出方程的。、做完后你是怎样检验的?2、练习二第5题、指名读题,明确题意。、小组讨论每题的数量关系,全班交流。生独立解答、集体核对3、练习二第6题、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小组内核对,同时交流讨论数量关系。、全班交流。三、课堂作业练习二第7题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练习二8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并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1、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来说一说,等式有怎样的性质?指名口
20、答。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行一些相应的练习巩固知识。二、练习二第8题1、指名读题2、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订正。3、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小组内交流)4、我们在解答方程时,要养成检验的习惯,也就是将算出的未知数的值再代入方程,看等式是否成立。三、练习二第9题1、指名读题2、这道题目,已知哪些量,要求什么量?3、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有什么样的相等关系?(多请几位同学说一说)4、生独立做在课练本上。师巡视(注意辅导有困难的学生)5、集体核对。四、练习二第10、11题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两道题目的数量。2、生独立解决,师注意巡视,发现问题,个别辅导。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不同做法,并通过板演在全班讨
21、论。3、集体核对五、课堂作业练习二第12题教学反思: 第7课时 整理与练习(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13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的14题。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形成知识的体系,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方程的正确率和速度。 3、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解方程的正确率和速度。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回顾与反思 提问: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说出: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两边同
22、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解方程:求方程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学生独立思考问题:1、举例说一说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等式有哪些性质?你是怎样解方程的?3、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小组内逐一交流这3个问题,有组长组织。全班交流。二、练习与应用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选3题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帮有错的学生订正。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这4题的方程和解题过程,没有意见的就通过。全班交流:(1)交流有困惑的地方。(2)交流有不同意见的题目。 4X=10 1.6X=5.6 X7=17 X110=250三、课堂作业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教学反思: 第
23、8课时 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练习与应用的第57题,“探索与实践”的题目。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通过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方法:练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探索与实践 出示第8题题目。 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连续的3个自然数”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说说。 学生独立思考这3个问题,在本子上适当记录。 小组内交流,把困惑、疑点、不同意见的地方记录下来。 (1)abc的和等于3b。 (2)3X=99 X=33 (3)5n=55 n=11 很多学生在做这道题时
24、会感到比较困难,要让有能力的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多举例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补充:依此类推,9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9,你能用方程算出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吗? 解:设中间一个数n。 9n=99 n=999 n=11 第9题 学生读懂题目意思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和同座位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全班交流:(1)从第一个天平可看出,一个梨子的质量相当于3个苹果的质量。 (2)从第二个天平可看出,三个苹果的质量相当于6个桃的质量。 (3)因此,一个李子的重量相当于6个桃子的质量。 二、评价与反思组织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三、课堂作业 练习与应用的第57题。教
25、学反思: 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例1、练一练,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难点: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
26、、谈话:同学们去过盐城鹤翔公园体育馆观看过篮球比赛吗?(出示一张球票)这是老师去盐城鹤翔公园体育馆看比赛的票,拿着票,老师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你知道老师是怎么找到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 2、出示例1的情境图。 这是班级的座位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有个小朋友叫小军,你知道他坐在哪里吗? 指名学生回答。 如果我们不知道小军的位置,听了刚才同学的发言,能顺利地找到小军的位置吗? 你觉得用这样的方法描述小军的位置有什么特点?(不够清楚,比较麻烦) 3、揭示课题并板书。 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描述小军的位置,显得不够规范或比较麻烦。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确定位置
27、的方法。 二、教学新课 1、教学用数对表示位置。 (1)介绍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实际上,在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指图说,板书)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半从前往后数。 这叫什么?这是第几列?(从图中指列、行问)这是第几行? 指第1列第1行的图问:这一位同学在第几列第几行?(第1列第1行) 小军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 同桌互相指一个位置说说。 (2)出示抽象图。 如果把每个学生的座位用圆圈表示,每一行有几个圈呢?一共要画几列呢? 出示抽象图: 第7行 第6行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第 第 1 7 列 列图中的第1列在哪里?第1行呢?(
28、标出“第1行”和“第1列”) 谁能像这样标出其他的列和行? 指一指第4列第2行在哪里? 第3列第4行在哪里? 同学们在明白了列和行的含义后,现在能正确、简明的确定位置了吗? (3)用数对表示位置。 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在数学上可以用数对表示为(4,3)。 你知道这个数对的含义吗?数学中的4表示什么意思?3呢? 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小括号括起来。 师指抽象图中任意一个圈问:请你用数对表示。 2、完成“练一练”。 (1)学生在书上完成1、2题。 你能找到第2列第4行的位置吗?有数对怎样表示? (2)(5,5)表示什么呢?是图上的哪个
29、圈? 两个“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教室里的座位共有几列几行呢?第1列第1行是哪个同学的座位?用数对怎样表示你能说说自己的座位在第几列第几行吗?用数对怎样表示?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并互相指其他座位说数对。 2、完成练习三第2题。 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用数对确定位置。 你能数表示这四块瓷砖的位置吗? 追问:第3列的两块瓷砖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第4行的两块瓷砖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写出的两个数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同一列的两块瓷砖,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相同; 同一行的瓷砖,数对中的第二个数相同。 3、完成第3题。 (1)独立完成用数对表示每一块花砖的位置。 (2)在小
30、组中交流花砖位置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3)汇报交流结果。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对你以后有什么指导作用呢?五、课堂作业练习三2、3 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小括号括起来。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2、练一练,练习三第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
31、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熟练运用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位置。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图。 第4行 B 第3行 A 第2行 C 第1行 第 第 1 7 列 列请用数对表示图中A、B、C的位置。 A(3,2) B(5,3) C(7,1) 你是怎么确定位置的?说说你的想法。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1)出示没有标出行与列的公园平面图。 你能试着标出平面图有几行几列吗? 尝试标行与列。 (2)出示完成的方格图。 图中行与列的标法与上节课所学例题及练习题的标法有什么不同? 指出:例2中0既表示列数的七点,也表示行
32、数的起点。 说说:第3列是哪一条线?第5列是哪一条线?第3行是哪一条线?第5行是哪一条线? 想一想,怎样用数对表示书报亭的位置? (2,3) (3)分组讨论:儿童乐园等其他景点的位置怎样用数对表示? 盆景园的位置(5,7) 大门的位置(3,1) 饭店的位置(5,2) 谁能说说确定景点位置时可以怎样找? (4)观察比较。 看一看,表示儿童乐园与书报亭位置的数对有什么特征?(数对中左边的数都是2) 这说明什么呢?(儿童乐园与书报亭在同一列上) 还有哪些景点的位置具有这样的特征呢?小组中说一说。 交流汇报。 2、练一练。 (1)完成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你是怎样找到这些点的?说说你的想法。
33、 围成的是什么图形?为什么? (2)完成第2题。 独立完成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D点和E点应该怎样表示呢? “顺次连接A、D、E、C、A”是什么意思? 围成的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的?怎样检验对边是否平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4题。 怎样用数对表示试验小学和图书馆的位置? 实验小学(5,5)中两个5表示的意思是否一样? (3,2)(2,3)表示的位子哈相同吗?为什么?你能找出这两个位置在哪里吗? 小组中讨论第(3)(4)小题。 2、完成练习三第5题。 汇报交流结果,展示路线。 指导用数对进行描述。 四、自学“你知道吗” 学生介绍自己了解了哪些知识。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对于用数对确定位置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说说在确定位置时我们可以怎样找?六、课堂作业练习三 第4题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