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知识框架第六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知识框架第六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章 课程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论教学是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教学论如何教学?(如何教、如何学)一、课程的一般概念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2、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3、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4、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 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二、课程的分类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1)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2、。(3)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4)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1)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1、国家课程国家课程属于一级课程,是由国家专门机构开发的课程。它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教育目标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依据。2、地方课程地方课程属于二级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专门开发、编定的课程。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或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3、学校课程学校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进一步补充与
3、完善。(2)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1、基础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是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素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无论哪个学生都要学习。基础型课程要求很严格,必须有严格的考试。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它随学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2、拓展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3、研究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重研究过程
4、甚于注重结论。基础型课程是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同时后者对前两者也有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3)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 我国古代“六艺”和古希腊“七艺”都属于古老的学科课程。 近代学校的学科中心课程则是从文艺复兴后逐步形成的“百科全书式课程”。 到19世纪,赫尔巴特和斯宾塞又分别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给予学科课程不断的完善。 自此以后,学科课程一直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 2、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主张儿童是教育
5、的中心,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活动课程强调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认为课程有改善生活的功能。3、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它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4)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又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是 的指在学校情境中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学校的显性课程主要还是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这两种课程类型。 2、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它是由贾克森196
6、8年在他的教室的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物质情境学校或班级的建筑、设备潜在性潜移默化的方式隐性课程人际情境班级气氛、人际关系 隐性课程的特点整体性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审美的都有文化情境校园文化、习惯、礼仪持久性长期渗透非预期性感染熏陶、无法预期三、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社会、知识、儿童)(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一定的课程存在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社会的需要和条件是制约课程的决定性因素。首先,从社会需要上来看,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着课程的发展水平。其次,从社会提供的条件上看,社会的发展水平
7、、民族文化特点、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等都影响着学校课程。(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知识发展水平 一般认为,所谓“知识”是指通过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人际沟通,明确地意识到自然与社会的现象与事物,人及其集体的结构与活动。 人类知识是支撑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支柱。知识在任何时代都是课程的重要因素。 夸美纽斯的注重百科全书知识的主张形成了近代学校课程的基本特色。(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儿童的发展既是课程编制的依据,也是它的归宿。学校的课程既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课程应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第二节 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1)课
8、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体系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设想和规定,是总目标。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培养四有青年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早
9、就四有青年,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学校自身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它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教育的价值。小学、中学、大学、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分别有自己不同的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是整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统一的质量要求,而培养目标则是某级或某类学校的具体要求。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而达成的。3、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等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课程目标具有以下特点: 时限性要同特定的教
10、育阶段相联系,并非针对所有教育阶段 具体性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 预测性是预期的结果,不是实际的结果 操作性是可以付诸实践的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教学目标主要是对局部的教与学产生导向作用。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教育目的(2)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对学生的研究学生是课程目标的直接对象。 2、对社会的研究分类:健康 家庭 娱乐 职业 宗教 消费 公民 3、对学科的研究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的支柱。事实上,大多数课程的教科书通常就是由学科专家编写的。对学生的研究包括三方面: 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
11、其中存在的差距 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3)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课程目标 与传统课程目标相比,我国新一轮课程目标有哪些方面的转变? 1、在强调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培养。 2、注重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3、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基础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技能”目标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目标。2、“过程方法”目标重在能力和方法过程表现为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而结果则表现为探究的结论。科学课程标准
12、中所设定的“科学探究”目标则很好地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价值。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在体验和感受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二、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概念: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编制。 总的来说,课程设计就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意义: 1、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
13、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 2、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各要素联系起来。 (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合目的性 合目的性要求在编制课程时,首先确定好教育目的并具体化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明确目标,围绕目标设置课程。 2、合科学性 合科学性要求课程在设计时使各门学科、课程内容正确地反映科学体系要求,重视各学科、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程体系应该充分体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辩证关系。 3、合发展性合发展性主要指课程的选择与编制要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相一致。(3)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美国著名课程
14、论学者泰勒于1949年提出了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课程理论体系泰勒原理这一原理将课程的理论归结为四个最基本的问题: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实现?我们可以把这四个问题看成是课程设计的四个步骤:1、确定教育目标2、选择经验3、组织经验4、评价结果 (4)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指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1、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概念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以下三
15、个基本特征:强制性制定依据是国家义务教育法普遍性针对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绝大部分地区和绝大多数学生基础性充分保证为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打下好基础教学计划的构成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我国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必须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教育的发展方向,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教育,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说
16、明部分;二是本文部分。3、教科书教材是师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知识传递接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具体化。教材的载体是多种形式的,可以是印刷品,如教科书等,可以是音像材料,如幻灯片、视频等。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教材的编写正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这是当代教材发展的新动向。第三节 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1)课程实施的概念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也可以说是把书面的课程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7、(2)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 整体性原则从全局着眼,统筹安排各科课程,实现各门课程功能的协调化、整体化,产生最好的教育效果。 迁移性原则利用心理学上的迁移规律,促使课程之间产生正迁移,防止负迁移现象的发生。 生理适宜原则既要考虑到学生左右脑协调发挥,又要考虑到“人体生物钟”规律。 2、分析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通常包括三方面: 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 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的特性: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
18、素。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教学单元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课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以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安排的问题。 1、安排课程表6、组织教学活动 2、分析教学任务组织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课程实施的结构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这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合理性是否具有
19、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和谐性课程计划是否与流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之间是否一致 明确性 复杂性过于复杂导致不被理解和不被接受 可传播性和可操作性 2、教师的特征 教师的参与 教师的态度 教师所具备的能力 教师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学校的特点 学校领导和行政部门的态度与工作 学校的支持系统经费支持,人力支持,师资培训等。 学校的环境包括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 学生的学习 4、校外环境 校外环境包括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政府机构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力量,社会各界包括新闻媒介、社会团体、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二、课程评价(1)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
20、教育目的,实现的过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2)课程评价的目的和功能 1、课程评价的目的 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2、课程评价的功能 诊断功能修正功能决策功能(3)课程评价的方法1、观察法2、调查与访谈3、纸笔测试4、表现评估(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要点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3、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第四节 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一、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课程的改革,从实质上讲,就是课程的现代化问题。(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课程结构,是指构成学校课程各个组
21、成部分的组织、配合及其相互关系和比例。(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当代科学的发展趋势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美国在2061计划中就主张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只学十几门精选课程,在这些课程中要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数学等知识。(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在美国中学出现了“消费者教育”、“家庭生活教育”、“环境教育”等课程,也加强了实用课程的开设,如“生计教育”课程、“生产劳动教育”课程、“家政课程”、“卫生保健课程”等。二、近年来我国中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1)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主要弊端1、课程管理僵化过于集中2、课程结构不合理科目设置太多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重必修课、轻选修课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3、
22、课程内容陈旧、落后4、课程功能单一化5、课程实施过于注重接受6、课程评价重甄别、选拔(2)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1、课程功能转变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2、课程结构改革设置综合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课程内容改革“繁、难、偏、旧”,脱离生活生活化4、课程实施改革改变以知识为本位、以接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实施模式,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突出主体参与的价值,推行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教学模式。5、课程评价改革注重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推进
23、质性评价、发展性评价。6、课程管理改革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1、国家课程管理权限 2、地方课程管理权限 3、学校课程管理权限(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吸收新成果,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彼此衔接,促进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发挥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 我们在课程的设计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到综合中有分科,分科中有综合,相互取长补短。(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课程的个性化即课程的个别化,即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 中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教材要多样化。(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处理好三种关系: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知识传授和智能发展的关系、智能发展和人格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