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第七章:社区工作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讲 第七章:社区工作方法.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七章 社区工作方法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特点与目标一、什么是社区(一)社区的含义总之,社区是一个人群。社区不等于居委会社区不等于城市社区(二)社区的功能1、“生产消费流通”的经济功能2、社会化功能或教育功能3、社会参与功能4、社会控制功能 5、心理支持功能或感情功能 二、社区工作的含义、特点(一)社区工作的含义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二)社区工作的专业特点1分析问题的视角更为结构取向社区工作认为问题的产生并不完全是个人自身的原因,而是与社区周围的环境、社会制度及整个社会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社区工作者重点考虑社区环境及制度是如何影响人的社会功能、如何限制人的能力、如何让人所应有的
2、资源及权利产生缺失。2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社区工作方法认为解决问题的责任不应完全放在个人身上,政府、社区均有责任提供资源,协助处理和解决问题,因此社区工作较多涉及社会层面,牵涉到社会政策分析以及政策的改变,注重资源和权利的分配。3就有一定的政治性社区工作者更关心社区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更多时候会采取多种行动为社区居民争取合理的资源。4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社区工作总是在关注问题,并且试图从根本上找出问题的症结,由此引发出对现存社会结构和政策的反思和批判,而不是一味地顺从。四、社区工作的目标1、正确理解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的区别()任务目标(task goal),指的是解决特定问题,完成
3、具体工作,满足社区需要,增进社区福利()过程目标(process goal),指的是社区居民能力、信息和团结等方面的提升和增强。2、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此处都是过程目标)第一,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第二,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第三,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第四,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五、社区工作的实践原则 1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目标(社区是一群人)2尊重社区自决3强调社区参与4坚持社区行动过程的理性原则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一、地区发展模式注重当地居民的能力(一)地区发展模式的基本假设。一是认为社区居民应该愿意参与社区事务;二是认为社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缺乏沟通和合作,所以如果能通
4、过发动居民参与,改善沟通和加强合作,社区问题就能够获得解决,同时也相信社区自身有解决社区问题的力量;三是认为社区是应当也可以实现和谐,社区内不同人群的利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共同利益的,社区本身具有潜力和资源解决社区问题。(二)地区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第一,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第二,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第三,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第四,特别重视居民的参与。(三)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第一,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针对社区居民之间的冷漠和疏离所采取的策略。第二,团结邻里。团结邻里主要是针对社区中部分邻里关系不良而采取的策略。第三,社区教育。社
5、区教育主要解决的是居民对社区资源不熟悉或陌生方面的问题和培养居民骨干。第四,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主要针对的是社区服务和社区资源缺乏的问题。第五,社区参与。社区参与主要解决社区面对的部分共同问题。(四)地区发展模式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第一,使能者。协助居民表达对社区问题的不满,鼓励和协助居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人际关系,促进共同目标的产生与实现。第二,教育者。社区工作者通过开展培训,帮助居民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组织技巧,培养积极参与和自助互助的精神。第三,中介者。协调各方面的社区团体和个人,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调动社区资源,改善社区的问题。(五)地区发展模式
6、评价 地区发展模式的优点:一是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二是提高居民的能力;三是推进社区民主;四是切合中国文化传统。地区发展模式的缺陷:一是无法解决整体资源分配不均及制度不合理所产生的社区问题;二是调和不同利益群体的手段不足;三是民主参与导致的成本高而效益低。二、社会策划模式强调请专家对社区进行理性的规划。(一)社会策划模式的基本假设第一,社会策划模式假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达成社区变迁必须依靠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即专门的计划者通过技术的运作,导致复杂的社区变迁;第二,社会策划模式崇尚理性的力量;第三,社会策划模式假设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渐进的方式解决。(二)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第一,注重任务目标的
7、实现。 第二,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即一方面强调过程的理性化,包括工作中设定清晰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设计可行性方案,预估方案的效益与代价,比较和选择代价最低、效果和效率最佳的方案实施;另一方面强调技巧的科学化,特别是运用科学方法,包括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收集、处理和分析资料,来协助作出决定。第三,注重由上而下的改变。社区工作者扮演专家的角色,运用知识、科学的决策能力及其权威,推动及策划改变。第四,指向社区未来变化。社会策划是通过分析当前和过去的资料,预测将会发生的事情,并设计应付的对策,其目的是尽量降低社区未来变化的不稳定性。(三)社会策划模式的实施策略主要是完整地执行一个策划的过程。第一
8、,明确组织的使命和目标。第二,分析环境和形势。第三,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 第四,界定和分析问题。第五,确定需要评估需要的主要方法。第六,建立目标和达成目标的标准。第七,列出、比较并选择可行性方案。第八,测试方案。第九,执行方案。第十,评估结果。(四)社会工作者在社会策划中的角色1、技术专家2、方案实施者。(五)社会策划模式的评价社会策划模式由于崇尚理性和专家权威,并运用了一套较为科学的策划技术和方法,因而使其与其它模式相比有着明显的优点:一是保证服务质量。因为事先已经考虑清楚如何解决社区问题,加之社会工作者又拥有所需的技术和能力,所以可以保证所提供的服务的质量。二是较有效率。社会策划模式比较
9、注意专家的作用,因而使决策和行动都可以更高效率。除非遇到反对组织,一般而言可以保证服务能较快满足民众的需要。社会策划模式属于机构层面的工作,居民扮演的角色较为被动,只限于对计划提出一些修改意见,所以从根本上看,这个模式较为保守。它以效率为重点,忽视居民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意识居民参与率低;二是服务对象对所提供的服务的依赖性上升,可能导致被动民众群体的出现。三、社区照顾模式与机构照顾相对(一)社区照顾模式产生的背景1、对大型机构照顾的反思2、对“正常化”的强调(二)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1、协助服务对象正常地融入社区2、强调社区责任3、强调非正式照顾的作用(正式与非正式的区别在第四章提过)
10、4、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三)社区照顾模式的实施策略1、在社区照顾(由在机构照顾变为在社区照顾,强调地点的不同)2、由社区照顾(由正式照顾变为非正式照顾,强调人员的不同)由社区照顾的重点是积极协助弱势群体和有需要人士在社区中重新建立支持网络。网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提供直接服务的网络;二是服务对象自身的互助网络;三是社区紧急支援网络。 3、对社区照顾(照顾照顾者,强调对非正式照顾者的支持)对社区照顾的服务包括日间医院、日间护理中心、家务护理、康复护士、多元化的老人社区服务中心、暂托服务、关怀访问及定期的电话慰问等。这些服务的足够提供,才能扶助社区人士把需要照顾的人留在社区里生活。显然,“对
11、社区照顾”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相互融合的重要性。(四)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照顾的角色治疗者(服务提供者)教育者和辅导者(服务提供者)经纪人(资源筹措者)倡议者(倡导者)顾问。 (五)社区照顾模式的评价(1)优点:对服务对象的人性化的关怀;动员社区普通居民参与社区照顾;倡导社区层面服务的综合化。特别是“在社区内照顾”的服务策略,使被照顾者留在自己熟悉的社区生活,能很好地克服院舍照顾的非正常、非人道的问题。(2)缺点:资源及权力下放引发的政府责任与角色问题。社区资源状况不符合社会照顾的要求。激励机制问题。非正规照顾的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社区对有困难人士的排斥和歧视问题。第三节 社区工作的
12、各阶段的工作要求一、准备阶段(一)了解社区状况并进行社区分析1、社区基本情况分析2、社区需要分析Bradshaw的需求类型:规范性需求以现存的某些标准或常模来界定需求标准通常来自惯例、权威(专家、行政人员)或一般共识感觉性需求在社区中,当大部分居民感觉到某些需要与期望不能满足,并把他们说出来时,那便是居民的感觉性需要。表达性需求当个人把自身的感觉性需要通过行动来表达和展现时,即成为表达性需要比较性需求以相似的区域或人口群作为比较,评量两者间所得到服务的差距3、社区资源分析二、准备阶段的工作要求1、确定主要任务和行动方案2、确定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3、社会服务机构做好自己的准备,包括人员、资金、支
13、持体系等。三、启动阶段的工作要求 1、行动方针和主要任务2、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3、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实现四、巩固阶段的工作要求1、行动方针和主要任务2、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3、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实现五、评估阶段的工作要求第一,主要任务。第二,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第三,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实现。第四,注意事项。社区工作各阶段的行动方针阶 段主要行动方针细 则准备阶段1.计划服务2.社区联络3.建立关系申请经费,招募人力,员工训练,筹备办事处,联络社区团体,认识社区,与居民和辖区组织/单位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启动阶段1.挖掘资源2.成立社区小组3.训练和巩固寻找和发现社区领袖和资源,确定工作目标的优先次序,组织社区小组,加强合作的社区氛围,社区教育,领袖训练巩固阶段1.成立居民组织2.工作系统化3.稳定组织建立有代表性的居民组织,巩固居民组织和基层支持,建立内部行政程序,组织经验交流,联盟和建立稳固的资源体系评估阶段1.重新评估需求2.总结3.继续跟进或撤离协助居民组织应对社区转变而制定新目标,社区工作发展队进行全面总结,决定未来的角色及方向,制定撤离或继续跟进的部署第四节 社区工作的技巧一、社区组织技巧二、社区教育技巧三、发展社区支持网络技巧四、行政技巧(详见第八章社会工作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