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设计和研究抽样.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设计和研究抽样.pptx(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章 研究设计和研究抽样 第一节第一节 研究设计研究设计 第二节第二节 研究抽样研究抽样1 研究课题确定以后,就需要考虑如何设计研究课题确定以后,就需要考虑如何设计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研究课题的确立只是提出了目标,研究设研究课题的确立只是提出了目标,研究设计则是解决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计则是解决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第一节第一节 研究设计研究设计2要使自己明白,哪个阶段完成要使自己明白,哪个阶段完成什么研究任务,克服随意性。什么研究任务,克服随意性。3研究设计的不同形式研究设计的不同形式 一、逻辑的研究设计一、逻辑的研究设计 (不管什么形式,必须要考虑的要素)(不管什么形
2、式,必须要考虑的要素) 二、书面的研究设计二、书面的研究设计 (提交的研究计划,研究开题和论证)(提交的研究计划,研究开题和论证)4一、逻辑的研究设计基本内容 一、明确研究目的与选择研究对象一、明确研究目的与选择研究对象 二、选择研究方式与研究方法二、选择研究方式与研究方法 三、选择研究工具与所需材料三、选择研究工具与所需材料 四、制定研究程序与选择研究环境四、制定研究程序与选择研究环境 五、考虑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五、考虑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5一、明确研究目的与选择研究对象 进行研究设计时,首先要明确研究目的和假设。研进行研究设计时,首先要明确研究目的和假设。研究目的和假设,直接影响到被试的
3、选取、资料的具究目的和假设,直接影响到被试的选取、资料的具体收集方法等。体收集方法等。 一般性目的:一般性目的: 1.描述性研究(是什么)描述性研究(是什么) 2.解释性研究(为什么)解释性研究(为什么) 3.控制性研究(要怎样)控制性研究(要怎样) 研究目的确定后,还应选定研究的对象。(抽样)研究目的确定后,还应选定研究的对象。(抽样)6二、选择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 研究方式是指确定研究整体属于定性研究,研究方式是指确定研究整体属于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还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综合。综合。 研究方法是指具体采用的收集数据和事实的研究方法是指具体采用的收集
4、数据和事实的方法。方法。7三、选择研究工具与所需材料 确定了研究的方式和方法,研究所需的工确定了研究的方式和方法,研究所需的工具和材料要具体落实,主要有两种方式,具和材料要具体落实,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购买或选用现有的研究工具或材料;一是购买或选用现有的研究工具或材料;二是自行编制和解决所需工具或材料。二是自行编制和解决所需工具或材料。8四、制定研究程序与选择研究环境 研究设计中,还需考虑具体实施中的程研究设计中,还需考虑具体实施中的程序和环境,同样会影响到研究的效果。序和环境,同样会影响到研究的效果。9五、考虑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研究设计时,就要初步考虑如何对收集研究设计时,就要初步考虑如
5、何对收集到的研究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到的研究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析,并据此对收集资用什么方法进行分析,并据此对收集资料的方法和内容做出进一步的考虑。而料的方法和内容做出进一步的考虑。而不是到研究结束再考虑这些问题。不是到研究结束再考虑这些问题。10二、书面的研究设计二、书面的研究设计研究计划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研究工作之初的书面计划,研究计划:研究工作之初的书面计划,是对研究的具体设想。是对研究的具体设想。 下面讨论撰写研究计划应包括的内容。下面讨论撰写研究计划应包括的内容。11研究计划的形式和功能 1、研究计划的形式:、研究计划的形式: 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6、课题申报书课题申报书 2、研究计划的功能:、研究计划的功能: 行动的指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行动的指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评价的依据:是否允许开始研究。评价的依据:是否允许开始研究。 申请资助和指导:是否值得资助。申请资助和指导:是否值得资助。12论文开题报告的要素 一、课题的名称一、课题的名称 二、研究缘起二、研究缘起 表述研究问题,选题的动机:问题的发生、背表述研究问题,选题的动机:问题的发生、背景、现实影响(包括与我的切身关系)景、现实影响(包括与我的切身关系) 三、研究目的三、研究目的 解决问题的什么方面,解决到什么程度,解决问题的什么方面,解决到什么程度,“证证明什么、澄清
7、什么、揭示什么、反驳什么明什么、澄清什么、揭示什么、反驳什么”13论文开题报告的要素 四、研究意义四、研究意义 研究结果有什么价值、有什么现实用途研究结果有什么价值、有什么现实用途 五、研究现状(文献综述)和本研究的内容五、研究现状(文献综述)和本研究的内容 他人研究成果综述,基于此提出的研究内容他人研究成果综述,基于此提出的研究内容 六、基本概念界定六、基本概念界定 本研究的本研究的35个核心概念个核心概念 七、研究方法七、研究方法 选择什么研究方法及其理由选择什么研究方法及其理由14论文开题报告的要素 八、正文提纲八、正文提纲 论文结构的初步设计论文结构的初步设计 九、进度安排九、进度安排
8、 时间、精力如何分配时间、精力如何分配 十、目前的困惑与可能遇到的困难十、目前的困惑与可能遇到的困难 请求评委老师指点请求评委老师指点 十一、参考文献十一、参考文献 报告已参考的文献和研究将会用到的重要文献报告已参考的文献和研究将会用到的重要文献15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1、研究什么?、研究什么? 标题、表述问题、文献综述、研究假设、核心概念。标题、表述问题、文献综述、研究假设、核心概念。 2、为什么研究?、为什么研究? 研究动机、目的、价值、意义。研究动机、目的、价值、意义。 3、如何研究?、如何研究?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程序,研究工具、资料分析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程序,研究工具、资料分析
9、的方法、研究进度的安排等。方法、研究进度的安排等。 4、预计有何成效?、预计有何成效? 预期成效、成果的表现形式预期成效、成果的表现形式 。16课题申报书的内容 除开题报告的项目之外,增加除开题报告的项目之外,增加负责人的研负责人的研究资历和专业水平、经费预算、课题组分究资历和专业水平、经费预算、课题组分工、研究的创新之处工、研究的创新之处等项目。等项目。 课题申报要更加强调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研课题申报要更加强调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意义以说明究意义以说明申报申报的理由;要加强研究程的理由;要加强研究程序、方法的说明,作为序、方法的说明,作为预算预算的理由。的理由。17开题、课题申请评审的主要依据
10、 1、研究问题的合理性:是不是可研究的有价值问题?、研究问题的合理性:是不是可研究的有价值问题? 2、研究内容的重要性:有没有应用和理论价值?、研究内容的重要性:有没有应用和理论价值? 3、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方法能否达到目的?能否收集、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方法能否达到目的?能否收集到资料?到资料? 4、研究资源的充分性:人员能力、经费要求、进度是、研究资源的充分性:人员能力、经费要求、进度是否合理?否合理?18第二节 研究抽样 一、抽样逻辑一、抽样逻辑 二、定量研究中的抽样技术二、定量研究中的抽样技术 三、定性研究中的抽样技术三、定性研究中的抽样技术19为什么要抽样 教育研究者很少能对他们所感兴
11、趣的总教育研究者很少能对他们所感兴趣的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调查,所以,他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进行调查,所以,他们必须选择总体中的一个样本来研究。们必须选择总体中的一个样本来研究。这就是抽样。这就是抽样。20一、抽样逻辑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中的抽样逻辑是不同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中的抽样逻辑是不同的。 例如:例如: 1.教育者如何看待择校的问题?教育者如何看待择校的问题? 2.教育家某某某如何看待择校问题?教育家某某某如何看待择校问题? 前者当然想研究全国的每一位教育者,但实际或许只前者当然想研究全国的每一位教育者,但实际或许只能做能做200人的问卷;感兴趣的是总体,而不是他抽取人的问卷;感兴趣的
12、是总体,而不是他抽取的样本。期望结论能推广。是定量研究。的样本。期望结论能推广。是定量研究。 后者研究者基本只对这个具体个案感兴趣,研究结果后者研究者基本只对这个具体个案感兴趣,研究结果推论到其他教育者身上没有意义。结论不能推广。是推论到其他教育者身上没有意义。结论不能推广。是定性研究。定性研究。21一、抽样逻辑 一、定量研究中的抽样逻辑:总体效度一、定量研究中的抽样逻辑:总体效度 总体效度是指一个研究的结果能被推广到研究样本所属的更大总体效度是指一个研究的结果能被推广到研究样本所属的更大群体(即总体)的程度。群体(即总体)的程度。 为了好的总体效度,研究者必须从指定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为了好
13、的总体效度,研究者必须从指定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以便研究可以推广到总体。以便研究可以推广到总体。 二、定性研究中的抽样逻辑:目的抽样二、定性研究中的抽样逻辑:目的抽样 定性研究中,选择样本的依据是他们符合研究的目的,这样的定性研究中,选择样本的依据是他们符合研究的目的,这样的抽样程序叫目的性抽样。抽样程序叫目的性抽样。 目的抽样不是为得到总体效度而设计的,其目的是为了对所选目的抽样不是为得到总体效度而设计的,其目的是为了对所选择的个体做深入的了解,而不是为了选择一个能正确代表一个择的个体做深入的了解,而不是为了选择一个能正确代表一个特定总体的样本。特定总体的样本。22二、定量研究中的抽样技术
14、(一)总体的界定(一)总体的界定 (二)简单随机抽样(二)简单随机抽样 (三)有序抽样(三)有序抽样 (四)分层抽样(四)分层抽样 (五)群集抽样(五)群集抽样 (六)方便抽样(六)方便抽样 (七)估计所需样本的容量(七)估计所需样本的容量23(一)总体的界定 定量研究者想要通过研究较小的群体来找出定量研究者想要通过研究较小的群体来找出一大群个体的一些特征,他们想要了解的大一大群个体的一些特征,他们想要了解的大群体被叫做总体,而他们事实上研究的较小群体被叫做总体,而他们事实上研究的较小群体叫做样本。群体叫做样本。 在定量研究中,抽样是指从一个指定的群体在定量研究中,抽样是指从一个指定的群体中选
15、择一个样本的过程,目的是使样本准确中选择一个样本的过程,目的是使样本准确地代表总体。地代表总体。24(二)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是指通过一种程序抽取一组个体,使简单随机抽样是指通过一种程序抽取一组个体,使指定总体所有个体都能有平等、独立的机会被选为指定总体所有个体都能有平等、独立的机会被选为样本的成员。即样本的成员。即按照等概率原则直接从含有按照等概率原则直接从含有N N个元个元素的总体中随机抽取素的总体中随机抽取n n个元素组成样本(个元素组成样本(N Nn n)。)。 常用的方法:抽签、随机数字表。常用的方法:抽签、随机数字表。 随机抽样的主要优点是,所获得的研究数据能较为随机抽样的主
16、要优点是,所获得的研究数据能较为可信地被推广到一个更大的总体中去。可信地被推广到一个更大的总体中去。25(三)有序抽样 有序抽样也叫等距抽样,将总体的单位编号排序有序抽样也叫等距抽样,将总体的单位编号排序后,按照固定的间隔抽取个体组成样本的方法。后,按照固定的间隔抽取个体组成样本的方法。即首先用总体数除以所需样本数,然后随机选择即首先用总体数除以所需样本数,然后随机选择比商数更小的数字,每隔商数个选一个。比商数更小的数字,每隔商数个选一个。 比随机抽样更加简单易行。条件是,被选择的样比随机抽样更加简单易行。条件是,被选择的样本十分大,而且可以获得可抽取总体或目标总体本十分大,而且可以获得可抽取
17、总体或目标总体的名单。的名单。26(四)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涉及选择一个样本,以使总体中的某些分层抽样涉及选择一个样本,以使总体中的某些小组能在样本中得到准确的体现。小组能在样本中得到准确的体现。 比如,特定的研究中需要保证不同层次的学校、比如,特定的研究中需要保证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民族的学生、不同院系的被试等问题。不同民族的学生、不同院系的被试等问题。27(四)分层抽样 如能合理分层,分层抽样的精确度比简单随机抽如能合理分层,分层抽样的精确度比简单随机抽样的精确度有大的提高。样的精确度有大的提高。 关于如何确定分层,应根据调查中考虑的主要指关于如何确定分层,应根据调查中考虑的主要指标,即变量
18、,综合我们的经验和所掌握的各种信标,即变量,综合我们的经验和所掌握的各种信息,综合决定。息,综合决定。 如关于小学生课外作业时间的调查如关于小学生课外作业时间的调查 要求有各年级的数据时,年级就应该作为层;要要求有各年级的数据时,年级就应该作为层;要求有不同学校的数据时,学校就应该作为层。求有不同学校的数据时,学校就应该作为层。28例例:某班有学生:某班有学生6060人,优生人,优生3030人,中等生人,中等生2020人,人,差生差生1010人。请从中抽人。请从中抽1212人为样本。人为样本。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公式:公式: n ni为每层次中应抽取的样本数,为每层次中应抽取的样本数, N N为
19、总体单位数,为总体单位数,n n为所需样本数,为所需样本数, N Ni i为某层次单位数。为某层次单位数。 解:解:n n优优=12=12303060=660=6 n n中中=12=12202060=460=4 n n差差=12=12101060=260=2 n n= =n n优优+ +n n中中+ +n n差差=6+4+2=12=6+4+2=12 =n nN Ni iN Ni in n29(五)群集抽样 群集抽样中,抽样的单元是自然形成的个体群。群集抽样中,抽样的单元是自然形成的个体群。如果讲自然形成的群集确定为样本,比之从一如果讲自然形成的群集确定为样本,比之从一个特定的总体中抽取个体样本
20、更为方便,就应个特定的总体中抽取个体样本更为方便,就应该采取群集抽样。该采取群集抽样。 我们一般能默认每个群集都是我们一般能默认每个群集都是“一般性的一般性的”、“正常的正常的”,所以,群集抽样的代表性可以接,所以,群集抽样的代表性可以接受。受。30(六)方便抽样 上述描述的每种抽样方法都涉及一个指定的总体、上述描述的每种抽样方法都涉及一个指定的总体、个体样本,事实上,许多研究并不用这些方法来个体样本,事实上,许多研究并不用这些方法来表达样本,相反,研究者选择一个适合研究目的表达样本,相反,研究者选择一个适合研究目的和简便易行的样本,即方便抽样。和简便易行的样本,即方便抽样。 尽管人们期望最好
21、能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尽管人们期望最好能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但是用一个方便样本做研究总比不做研究要好。但是用一个方便样本做研究总比不做研究要好。31(七)估计所需样本的容量 在定量研究中,最普遍的规则是尽可能使用最大的样在定量研究中,最普遍的规则是尽可能使用最大的样本。样本越大,被试的变量、测得的结果越易对总体本。样本越大,被试的变量、测得的结果越易对总体具有代表性。但是,在大部分的定量研究中,财力与具有代表性。但是,在大部分的定量研究中,财力与时间等资源决定了可抽样的被试数量。时间等资源决定了可抽样的被试数量。 相关研究中,传统中最小量是相关研究中,传统中最小量是30,实验研究中
22、,每组,实验研究中,每组应至少有应至少有15个被试做比较。调查研究的每个主要分组个被试做比较。调查研究的每个主要分组至少至少100个被试,次要分组至少个被试,次要分组至少20-50个。个。32三、定性研究中的抽样技术 (一)目的抽样的种类(一)目的抽样的种类 (二)机会抽样(二)机会抽样 在定性研究中,样本容量的决定完全依在定性研究中,样本容量的决定完全依靠研究者自身的判断,并无定规。靠研究者自身的判断,并无定规。33(一)目的抽样的种类 1.极端的或不符合惯例的目的抽样极端的或不符合惯例的目的抽样 2.深度抽样深度抽样 3.典型案例抽样典型案例抽样 4.最大变异抽样最大变异抽样 5.分层目的
23、抽样分层目的抽样 等等等等34(二)机会抽样 机会抽样可以单独成为一种目的抽样方法。机会抽样可以单独成为一种目的抽样方法。 机会抽样是指用从先定案例的研究发现来指导研究者机会抽样是指用从先定案例的研究发现来指导研究者选择下一个案例研究。选择下一个案例研究。 在现实中,已经产生的研究发现对研究者具有很大意在现实中,已经产生的研究发现对研究者具有很大意义,甚至会改变研究者的下一个案例研究的设计。义,甚至会改变研究者的下一个案例研究的设计。 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对案例的认识,在适当的时候调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对案例的认识,在适当的时候调整案例,这样,就可避免或减少措手不及的情形。整案例,这样,就可避免或减少措手不及的情形。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