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职业教育装备项目工程咨询评估【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职业教育装备项目工程咨询评估【参考】.docx(6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航空职业教育装备项目工程咨询评估航空职业教育装备项目工程咨询评估xx有限责任公司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4二、 我市航空经济发展条件4三、 必要性分析6四、 信息鉴别常用方法7五、 大数据系统和数据挖掘技术9六、 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13七、 生态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15八、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的类型15九、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18十、 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21十一、 生态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22十二、 资产证券化模式设计22十三、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32十四、 公允价值估值方法38十五、 并购融资方式43十六、 公司概况51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
2、要数据52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52十七、 建设进度分析5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53十八、 经济效益分析5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5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5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5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6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63一、 产业环境分析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经济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境在省市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是到2020年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 我市航空经济发展条件(一)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日益清晰我市位于豫北平原,太行山东麓,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辐射的四省区域面积66.8万平
3、方公里,总经济体量大,总人口达3亿人,消费群体庞大。我市位于京津冀的辐射区,是京津冀和中原城市群两大经济区唯一重叠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两大经济区融合发展纽带地位。河南省“十四五”规划将我市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重点提升我市规模能级,发挥重要节点城市比较优势,强化跨省域联动发展,高水平建设三大城镇协同区。支持我市建设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区域交通物流中心,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二)我市综合交通体系逐渐形成铁路运输能力稳步提升,开工建设郑济高铁我市段,进一步增强我市与郑州都市圈、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联系。至2020年,全市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9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9
4、3.5公里。我市民用机场开工建设,计划2022年年底通航,加快推进林州通用机场建设和内黄、滑县通用机场前期工作。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逐渐形成,将较好满足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需要,对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我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2300亿元,是2015年的1.3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8200元增加到2020年的25530元,年均增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2.349.438.3调整为10.443.845.8,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我市是河南省重工业基地之一,有7个产业集聚区、2
5、2个专业园区,初步形成了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煤化工、食品医药等4个主导产业和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能源等3个优势产业,新能源汽车、精密制造、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四)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我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园林城市”,有着33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兼备,“丰富”与“独特”并存。截至2019年9月,现有殷墟和大运河已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6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处国家5A级景区,5处国家4A级景区(不含滑县),文物博物馆6个,是甲骨文发现地、周易发源地、中国文字博物馆、曹操高陵所在地,有号
6、称八百里太行之魂的林虑山风景名胜区,有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三千里人工天河红旗渠等。三、 必要性分析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
7、,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四、 信息鉴别常用方法(一)溯源法对到手信息涉及的问题应追根溯源,及时核对。例如,尽量找到现场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人;核对原始资料,并查对主要参考文献;按其中叙述的方法、步骤,重做实验或演算,以便从来源上找到鉴别依据。鉴别和筛选在手信息,判断是否完整、适用与可靠,是咨询人员的重要工作。工程咨询所需信息十分广泛,不可能也不必均由咨询人员
8、鉴别。为了确保信息可靠,应尽可能选用权威机构发布或已鉴定、批准的信息。例如,地质储量选用储量委员会批准的储量报告;地震带的分布用国家地震局的数据;历史数据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一般来说,专业技术力量强的单位提供的信息较可靠。例如,国际金融组织的国际金融信息较可靠;来自从事钢铁、汽车行业研究的机构的钢铁、汽车业信息较可靠。(二)比较法有些信息受主客观条件限制难以溯源,对此,可用比较法,即比较不同人、不同时间和其他方面的材料;对于某一事实,说法、结论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基本可辨真伪。若否,就需进一步核查。(三)佐证法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有一定联系,并相互制约。找到这些联系和制约因素,便可判断事物的
9、真伪。一般说来,口头材料不如文字材料可靠,文字不如实物可靠。分析信息产生的过程也是寻求信息佐证的办法。1普查数据一般比抽查数据全面、准确。2监测数据,长期比短期全面,监测范围大的数据比监测范围小的数据代表性强;勘探密度大的数据比勘探密度小的数据准确,科学实验和仿真模拟计算的数据比一般推理的数据准确。3核对来源不同,收集方法不同的数据。如卫星图片、航测数据可用地面实测数据验证;了解来的市场需求量与行业协会、主要企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对比。4对比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数据,并适当修正其间的差距。同一对象的数据,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由于范围不同,计算的标准和口径可能有所不同,造成数据之间有很大的
10、差异。在对比这些数据时,必须查明统计口径,否则就会出错。5由专家集体辨别信息是否准确,是否可靠。对于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可能因角度不同、口径不一、方法各异等而不一致,甚至矛盾。这时,可请专家集体讨论,弄清差异和矛盾的原因,去伪存真,取得一致意见。(四)逻辑法鉴别信息,逻辑判断必不可少。不经缜密的逻辑思考容易出错。有些基本差错,例如语言或文字的前后矛盾,夸大其词,有悖情理,以及某些虚构,禁不起逻辑的推敲。当然,逻辑合理并不总能证明事物为真,从虚假的前提出发,经过合理的逻辑推断得出的结果不会真实。因此,鉴别信息,既要充分利用经验、认识和判断力,也要借助其他手段。五、 大数据系统和数据挖掘技术(一)
11、数据挖掘概述1大数据大数据是指超过既往数据库系统规模、传输速度和处理能力,或者既往数据库系统结构无法容纳的数据。大数据常以万亿或EB衡量,且种类多、实时性强,蕴藏的商业价值大。很多现有的新或旧的信息基础设施、工具和技术可用来开发和利用大数据中蕴藏的价值。大数据有各种各样的来源:传感器、气候信息、公开的信息、如杂志、报纸、文章、买卖记录、网络日志、病历、事监控、视频和图像档案,及大型电子商务。大数据是数据挖掘产生与生存发展的土壤。如今数据每五年翻一番,面对前所未有的海量数据,为了从中发现有用的信息必须进行数据挖掘。此外,计算机存储、处理大量数据,以及运算的能力大为增强,为数据挖掘创造了条件,使其
12、成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和技术。2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的区别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的主要区别在于:(1)处理工作量。数据分析的数据量可能并不大,而数据挖掘的数据量极大。(2)制约条件。数据分析是从某些假设出发,建立方程或模型,而数据挖掘不作假设,可以自动建立方程。(3)处理对象。数据分析往往是针对数字型数据,而数据挖掘对象类型繁多,例如图像、声音、文本等。(4)处理结果。数据分析可以解释结果的含义;数据挖掘的结果不易解释,着眼于预测未来,并提出决策建议。想要从数据中发现规律(即认知),往往需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结合起来。(二)数据挖掘步骤按挖掘对象,数据挖掘分为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挖掘和网络挖掘两种,各自步骤
13、分述如下。1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挖掘数据挖掘一般有信息收集、数据集成、数据规约、数据清理、数据变换、数据挖掘、模式评估和知识表示8个步骤。(1)信息收集。从确定的挖掘对象中提取特征,然后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将收集到的信息存入数据库。对于海量数据,必须选择合适的数据仓库。(2)数据集成。把来源、格式、特点、性质不同的数据按逻辑或物理属性加以编排,以便以后使用。(3)数据规约。多数数据挖掘算法耗时很长,商业数据往往较多,数据挖掘更耗时间。数据规约就是简化已有可用数据集的表示,规约后数量大减,但仍能保持原数据的完整性,对规约数据的挖掘结果,与对规约前数据的挖掘结果相同或几乎相同。(4)数据清理。有些数据
14、不完整(属性缺少属性值)、含噪声(属性值错误),不一致(同一信息有多种表示),需要清理,使其完整、正确、一致后存入数据仓库。(5)数据变换。将数据变换成适合数据挖掘的形式。实数型数据,可将其分层和离散化。(6)数据挖掘。根据数据格式、属性与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工具,例如统计方法、事例推理、决策树、规则推理、模糊集,甚至神经网络,取得有用的信息。(7)模式评估。由行业专家核实数据挖掘结果是否合理、是否可用。(8)知识表示。将数据挖掘得到的信息以可视方式交给用户,或作为新的知识存人知识库,供其他应用程序使用。并非所有的数据挖掘都要走上述的每一步。若只有一个数据源,则可以省略数据集成。数据规约、数据
15、清理、数据变换合称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至少60%的费用要花在信息收集阶段,而至少60%以上的精力和时间要花在数据预处理上。数据挖掘是一个反复多次的过程,若一次未满足要求或未得到有用结果,则需回到前面,经过调整后重新开始。2,网络挖掘网络挖掘可分为网络用户行为挖掘与网络信息挖掘。前者基本不在工程咨询人员关心之列。后者可理解为“从WWW中发现和分析有用的信息”。网络信息挖掘是在已知数据样本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学习、机器学习、统计分析等发现挖掘对象间的内在关系与特性,进而在网络中提取用户感兴趣的信息,获得更高层次的知识和规律。网络信息挖掘沿用了Robot,全文检索、人工智能的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等技术。
16、现在的搜索引擎使用了这些技术,能够在网页或网站数据库中为用户搜寻有用信息。网络信息挖掘具体步骤如下:(1)确立目标样本。由用户选择目标文本,提取特征信息。(2)提取特征信息。根据目标样本的词频分布,从统计词典中提取挖掘目标的特征向量并计算出相应的权值。(3)网络信息获取。先利用搜索引擎站点选择待采集站点,再利用Robot程序采集静态Web页面,最后获取被访问站点网络数据库中的动态信息,生成WWW资源索引库。(4)信息特征匹配。提取索引库中的源信息特征向量,并与目标样本的特征向量对照,将符合要求的信息交给用户。六、 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一)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
17、主要用地类型、面积及其分布,土地资源利用上线及开发利用状况,土地资源重点管控区域等。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分析需要考虑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土地对经济社会的承载,以及土地与人口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匹配协调程度。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土地利用率、单位土地产出、规划人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禁建区比例等。(二)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水资源总量及其时空分布,水资源利用上线及开发利用状况和耗用状况(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与再生水利用状况,水资源重点管控区等。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人均水资源量、单位土地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强度、水资源可利用量、地下水开采率、
18、人均供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耕地灌溉率、生态用水率等,分别表示了水资源的丰沛程度和水资源对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承载水平。(三)矿产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矿产资源类型与储量、生产和消费总量、资源利用效率等。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单位用地矿产量、单位用地实际采矿能力、单位用地矿产从业人员数量、矿业从业人员比率、矿业工业增加值比例等。七、 生态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态保护红线与管控要求,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草原、荒漠、冻原、湿地、水域、海洋、农田、城镇等)及其结构、功能和过程,植物区系
19、与主要植被类型,珍稀、濒危、特有、狭域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分布和生境状况,主要生态问题的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等。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植被覆盖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生物丰度指数、景观破碎度等。八、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的类型根据承载主体的涵盖范围来划分,可将承载力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某一具体的自然要素作为分析对象,又称为单要素承载力分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承载力等资源支持要素,或空气、水等环境约束要素;另一类是从区域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的综合承载力分析,如区域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单要素承载力是宗合承载力分析的前提,综合承载力分析是对单要素承载力在区域
20、尺度上的系统集成,因而必须是在作为其组成要素的主要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一)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承载力研究中较早开始且最为成熟的研究领域,目前“以多少土地、粮食,养活多少人口”仍是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的核心内容。在开放系统下,从区域资源、环境、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出发进行实证分析成为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的重要发展方向。技术方法层面,借助3S技术等获取准确的资源空间信息并实现基础数据的空间化,提高了分析的科学性和精确程度。(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水资源承载力通常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确保社会发展处于良性循环条件下,以区域可利用水量为依据,能够维持工农业生产
21、、城市规模、生活质量、生态需求的状况下,水资源所能持续的人口数量。水资源承载力的承载主体是区域的水资源量,即可供区域开发利用的各种形式、各种质地的水资源,其承载对象是所有与水相关联的人类活动,包括工农业生产、商业娱乐和人类生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中心,探讨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已成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重点问题。同时,考虑到水资源具有动态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在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方法中逐步引入系统动力学、多目标情景规划等动态分析方法。此外,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还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调入、调出以及跨区占用问题,在开放系统下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也是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重要问题。
22、(三)矿产资源承载力分析矿产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个可预见的时期内,在当时的科学技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的经济可采储量(或其生产能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矿产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力也就是对社会物质生产、人口、环境的支持程度,可以从矿产资源对物质生产、人口生产和环境生产等方面建立承载力指标体系。(四)环境承载力分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自然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一般用环境容量进行衡量。环境容量是指区域自然环境和环境要素对人为干扰或污染物容纳的承受量或负荷量。环境承载力概念由环境容量概念演化而来,通过对区域大气、水、土壤、噪声、
23、固废和辐射等环境要素的承载力开展分析,明确环境对各种污染物的容纳能力以及人类在不损害环境的前提下能够进行的最大活动限度。广义上,生态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在一起分析,统称生态环境承载力。由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特点,生态环境承载力传统的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通过将地面观测与遥感相结合,将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与GIS集成,促进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向模式化和动态化方向发展。(五)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析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单要素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已难以解决社会发展所遇到的新问题,于是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析逐渐成为重要方向。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从自然资源支持力、环
24、境生产支持力和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等角度,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进行评估。此外,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引起重视,出于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考虑,反映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生态承载力概念逐渐兴起,分析对象主要以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地区以及流域等典型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为主。九、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早在20世纪初期,“承载力”的概念被引入生态学领域,相继出现了种群承载力、土地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以及人们对资源环境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资源环境承载力在区域规划、空间开发、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资源环境现状评
25、价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维持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可持续的前提下,一定区域、一定时期、一定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资源环境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生存、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从评价主体看,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既包括单项分类分析,也包括综合集成分析。可以说,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描述发展限制的一个常用概念,不仅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变量,而且已成为区域人口与经济规模和发展方式与速度的刚性约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区域空间开发的重要基础条件,不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空间开发必然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传统规划在指导思想上,只追求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而忽视了资源
26、保障和环境容量,使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突出问题。近年来,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正在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2006年颁布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第20章提出“推进形成国家主体功能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指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
27、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强调“根据资源环境中的“短板,因素确定可承载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及适宜的产业结构”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并部署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绿色发展的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通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第十四条“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特别指出了要“
28、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强调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基本方略,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确定人口规模,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十、 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一)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主要用地类型、面积及其分布,土地资源利
29、用上线及开发利用状况,土地资源重点管控区域等。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分析需要考虑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土地对经济社会的承载,以及土地与人口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匹配协调程度。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土地利用率、单位土地产出、规划人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禁建区比例等。(二)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水资源总量及其时空分布,水资源利用上线及开发利用状况和耗用状况(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与再生水利用状况,水资源重点管控区等。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人均水资源量、单位土地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强度、水资源可利用量、地下水开采率、人均供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
30、产值取水量、耕地灌溉率、生态用水率等,分别表示了水资源的丰沛程度和水资源对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承载水平。(三)矿产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矿产资源类型与储量、生产和消费总量、资源利用效率等。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单位用地矿产量、单位用地实际采矿能力、单位用地矿产从业人员数量、矿业从业人员比率、矿业工业增加值比例等。十一、 生态承载力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指标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态保护红线与管控要求,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草原、荒漠、冻原、湿地、水域、海洋、农田、城镇等)及其结构、功能和过程,植物区系与主要植被类型,珍稀、濒危、特有、狭
31、域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分布和生境状况,主要生态问题的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等。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植被覆盖率、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生物丰度指数、景观破碎度等。十二、 资产证券化模式设计(一)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企业资产证券化运作中所涉及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发起人、特殊目的实体(SPV)、服务人、受托人、承销商(金融中介机构,比如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信用增级机构和投资者等。不同参与主体在资产证券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都不同。1发起人发起人是资产证券化的起点,是基础资产的原始权益人,也是基础资产的卖方。发起人的作用首先是发起基础资产,这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和来源;其次,
32、在于组建资产池,然后将其转移给SPV,因此,发起人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一是可以理解为基础资产的发起人,二是可以理解为证券化交易的发起人。这里的发起人是从第一个层面上来定义的。一般情况下,基础资产的发起人会自己发起证券化交易,那么这两个层面上的发起人是重合的,但是有时候资产的发起人会将资产出售给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的载体,这时两个层面上的发起人就是分离的。因此,澄清发起人的含义还是有必要的。2特别目的实体特别目的实体SPV是介于发起人和投资者之间的中介机构,是资产支持证券的真正发行人。3服务人服务人对资产项目及其所产生的现金流进行监督和保管,并负责收取这些资产到期的本金和利息,将其交付给受托人
33、;对过期欠账服务机构进行催收,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定期向受托管理人和投资者提供有关特定资产组合的财务报告,服务人通常由发起人担任,通过上述服务收费,以及通过在定期汇出款项前用所收款项进行短期投资而获益。4受托人受托人负责托管资产组合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权利,代表投资者行使职能。其职能包括把服务商存入SPV账户中的现金流转付给投资者,对没有立即转付的款项进行再投资,监督证券化中交易各方的行为,定期审查有关资产组合情况的信息,确认服务商提供的各种报告的真实性,并向投资者披露公布违约事宜,并采取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法律行为。当服务商不能履行其职责时,代替服务商履行其职责。5承销商承销商为证券的发行进行
34、促销,以帮助证券成功发行,通常由投资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进行承销。此外,在证券设计阶段,作为承销商的投资银行一般还扮演融资顾问的角色,运用其经验和技能形成一个既能在最大限度上保护发起人的利益又能为投资者接受的融资方案。6信用增级机构信用增级可以通过内部增级和外部增级两种方式,与这两种方式相对应,信用增级机构分别是发起人和独立的第三方。第三方信用增级机构包括政府机构、保险公司、金融担保公司、金融机构、大型企业的财务公司等。7信用评级机构在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为标准普尔、穆迪公司和惠誉公司。有相当部分的资产证券化操作会同时选用两家评级机构来对其证券进行评级,以增强
35、投资者的信心。8投资者投资者是SPV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购买者与持有人,一般分为公众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投资者不是对发起人的资产直接投资,而是对发行的证券所代表的基础资产所产生的权益(即预期现金流)进行投资。(二)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概括地讲,一次完整的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流程是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出售给一家特殊目的实体(SPV),或者由SPV主动购买可证券化的资产,然后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再以该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融资,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持续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一个完整的资产证券化交易需要经历以下9个步骤:确定证券化资产并组建资产池、设立特殊目的实体(S
36、PV)、资产的完全转移、信用增级、信用评级、证券打包发售、向发起人支付对价、管理资产池、清偿证券。1确定证券化资产并组建资产池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即资产的原始权益人)在分析自身融资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发起程序确定用来进行证券化的资产。尽管证券化是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基础,但并不是所有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都可以证券化。根据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经验,比较容易实现证券化的资产通常具备的特征包括:有预期稳定的现金流,基础资产具有明确界定的支付模式,能在未来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否则资产支持证券的按期支付将受到影响;具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历史记录的数据,可以基于统计性规定预测未来资产现金流及风险,以便于合理
37、评级和定价;企业持有该资产一定时间,有良好的运营效果和信用记录(如低违约率、低损失率),以便于评级机构掌握企业的信息!基础资产具有高标准化、高质量的合同条款契约,易于把握还款条件与期限,使证券化资产集合可以有效地组合、打包、分级、定价并预测现金流;基础资产的风险要在结构、组合上有效分散,以保证未来现金流的稳定;基础资产要有一定的经济规模,以摊薄证券化时较高的初期成本;本息偿还分摊于整个资产存续期间,所有基础资产的到期日结构相似,有利于实现合理的期限和收益分配。根据上述特征在实践中基础资产的筛选通常会分为6类,质量由高到低为:第一类:水电气资产,包括电厂及电网、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燃气公司等。
38、第二类:路桥收费和公共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大型公交公司等。第三类:市政工程特别是正在回款期的BT项目。主要指由开发商垫资建设市政项目,建成后移交至政府,政府分期回款给开发商,开发商以对政府的应收回款做基础资产。第四类:商业物业的租赁,但没有或很少有合同的酒店和高档公寓除外。第五类:企业大型设备租赁、具有大额应收账款的企业、金融资产租赁等。第六类:信贷资产和信托受益权。对于那些现金流不稳定、同质性低、信用质量较差且很难获得相关统计数据的资产则不宜被直接证券化。2设立特殊目的实体(SPV)特殊目的实体是专门为资产证券化设立的一个特殊法律实体,它是资产证券化运作的核心主体。组建S
39、PV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发行人的破产风险对证券化的影响,即实现被证券化资产与原始权益人(发起人)其他资产之间的“风险隔离”。SPV被称为没有破产风险的实体,对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SPV本身的不易破产性;二是指将证券化资产从原始权益人那里完全转让(理想的状态是“真实出售”)给SPV,从而实现破产隔离。SPV既可以是由证券发起人设立的一个附属性产品(或专项管理计划),也可以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专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机构。设立的形式可以是信托、公司、有限合伙或者其他独立法人主体。具体如何组建SPV要考虑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和现实需求。从已有的证券化实践来看,为了逃避法律制度的制约,有
40、很多SPV是在有“避税天堂”之称的百慕大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注册。3资产的完全转让证券化资产从原始权益人向SPV的完全转让是证券化运作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个环节会涉及很多法律、税收和会计处理问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这种转让是“真实出售”,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证券化资产与原始权益人之间的“破产隔离”原始权益的其他债权人在其破产时对已证券化资产将失去追索权。以真实出售的方式转让证券化资产要求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证券化资产必须完全转移到SPV手中,这既保证了原始权益的债权人对已经转移的证券化资产没有追索权,也保证了SPV的债权人(即投资者)对原始权益人的其他资产没有追索权;另一方面,由于资产
41、控制权已经由原始权益人转移到了SPV,因此,应当将这些资产从原始权益人的资产负债表上剔除,使资产证券化成为一种完全的表外融资方式。4信用增级为吸引投资者并降低融资成本,必须对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信用增级,以提高发行证券的信用级别。信用增级可以使证券在信用质量、偿付的时间性与确定性方面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需要,同时满足发行人在会计、监管和融资目标等方面的需求,信用增级可以分为内部增级和外部增级两类,具体手段有很多种,如内部信用增级的方式有划分优先/次级结构、建立利差账户、开立信用证、进行超额抵押等。外部信用增级主要通过金融担保来实现。5信用评级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信用评级机构通常要进行两次评级,即初
42、评与发行评级。初评的目的是确定为了达到所需要的信用级别必须进行的信用增级水平,在按评级机构的要求进行完信用增级之后,评级机构将进行正式的发行评级,并向投资者公布最终评级结果。信用评级机构通过审查各种合同和文件的合法性及有效性,给出评级结果。信用等级越高,表明证券的风险越低,从而可使发行证券筹集资金的成本越低。6证券打包发售信用评级完成并公布结果后,SPV将经过信用评级的证券交给证券承销商去包装承销,可以采取公开发售或私募的方式来进行。由于这些证券一般都具有高收益、低风险的特征,所以主要由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其他银行机构)来购买。7向发起人支付对价SPV从证券承销商那里获得发行现金
43、收入,然后按事先约定的价格向发起人支付购买证券化资产的价款,此时要优先向其聘请的各专业机构支付相关费用。8管理资产池SPV要聘请专门的服务人来对基础资产池进行管理。但通常服务人会由发起人担任,这种安排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因为发起人已经比较熟悉基础资产的情况,并与每个债务人建立了联系。而且,发起人一般都有管理基础资产的专门技术和充足人力。当然,服务人也可以是独立于发起人的第三方。这时,发起人必须把与基础资产相关的全部文件移交给新服务人,以便新的服务人掌握资产池的全部资料。9清偿证券按照证券发行时说明书的约定,在证券偿付日,SPV将委托受托人按时、足额地向投资者偿付本息。利息通常是定期支付的,而本
44、金的偿还日期及顺序就要视基础资产和所发行证券的偿还安排机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了,当证券全部被偿付完毕后,如果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还有剩余,那么这些剩余的现金流将被返还给交易发起人,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全部过程也随即结束。由上可见,整个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都是围绕着SPV这个核心来展开的。SPV进行证券化运作的目标是在风险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约束下,使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与投资者的需求最恰当地匹配起来。在上述过程中,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的问题:(1)必须由一定的资产支撑来发行证券,且其未来的收入流可预期。(2)即资产的所有者必须将资产出售给SPV,通过建立一种风险隔离机制,在该资产与发行人之间筑起一道防
45、火墙,即使其破产,也不影响支持债券的资产,即实现破产隔离。(3)必须建立一种风险隔离机制,将该资产与SPV的资产隔离开来,以避免该资产受到SPV破产的威胁。后两个方面的问题正是资产证券化的关键之所在。其目的在于减少资产的风险,提高该资产支撑证券的信用等级,减低融资成本,同时有力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十三、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为拓宽PPP项目融资渠道,引导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良性发展,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中都对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持一定的鼓励态度。实际上,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开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对于盘活存量PPP项目资产、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
46、与提供公共服务、提升项目稳定运营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1盘活存量PPP项目资产PPP项目中很大比重属于交通、保障房建设、片区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建设期资金需求巨大,且项目资产往往具有较强的专用性,流动性相对较差。如果对PPP项目进行资产证券化,可以选择现金流稳定、风险分配合理、运作模式成熟的PPP项目,以项目经营权、收益权为基础,变成可投资的金融产品,通过上市交易和流通,盘活存量PPP项目资产,增强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2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公共服务通过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建立社会资金在实现合理利润后的良性退出机制,这一创新性的PPP项目融资模式将能够提高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吸引
47、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服务领域。3提升项目稳定运营能力PPP项目开展资产证券化,借助其风险隔离功能,即通过以真实出售(指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向发行人转移基础资产或与资产证券化有关的权益和风险)的途径转移资产和设立破产隔离的SPV的方式来分离能够产生现金流的基础资产与发起人的财务风险,在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构筑一道坚实的“防火墙”,以确保项目财务的独立和稳定,夯实项目稳定运营的基础。(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模式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主要包括收益权资产、债权资产和股权资产三种类型,其中收益权资产是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最主要的基础资产类型。从我国推广运用PPP模式的实践情况来看,以收益权
48、为基础开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也相对成熟。以收益权为基础资产的三种模式为: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资产支持票据、资产支持计划。1以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的三种类型以收益权为基础开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首先要厘清收益权资产在PPP项目中的不同类型。PPP项目收费模式一般可分为使用者付费、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三种,而收益权资产也相应可分为使用者付费模式下的收费收益权、政府付费模式下的财政补贴、可行性缺口补助模式下的收费收益权和财政补贴。(1)使用者付费模式下的基础资产是项目公司在特许经营权范围内直接向最终使用者供给相关服务和基础设施而享有的收益权。这类支付模式通常用于财务情况较好、可经营性较高及直接面向使用者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项目。此模式下的PPP项目往往具有需求量可预测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