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实践环节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实践环节教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强实践环节教学,通过特色性集中实践环节,模拟生产工作岗位环境,使用“情景教学、角色训练”法,进行生产技能培训。理论和实践并重、交叉、融合,利用专业科研优势,通过科研实践和科技设计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真正做到了教、产、研三结合。 一个优秀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基本的基础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良好的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的思维模式。为此,我们将“专业工程师素质”作为培养的核心,将“基础素质”、“专业素质”、“工程实践素质”作为三个内涵,把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融合在三个内涵中进行培养,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方式等五方面以“融合型”培养措施作为
2、人才培养手段。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内涵、人才培养手段三者进行有机结合,按照专业工程师标准培养工程人才。我们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用人单位和毕业学生的反馈意见、根据发电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修改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难点体现在本科及专科的区别的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重点体现在制定有专业知识体系的、能力体系的、结合社会人才需求的、行业特点的和结合我院教学资源的人才培养模式。 包括考虑执行过程符合认识规律的教学内容安排,科学的管理和评价制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已经运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2.专业设置原则 建设具有行业优势和地域特色专业,发展国家能源战略
3、支持的新兴专业、有优势学科支撑的专业、可以实现学科交叉专业集群的专业建设模式。以“需求引导,突出应用”为原则,开办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社会急需的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逐步形成具有学院优势和行业特色的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专业群。 开办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社会急需的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逐步形成具有学院优势和行业特色的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专业群。充分利用优势教学资源、扩充就业渠道、新建专业补充传统优势专业。 目前的6个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集控运行方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应用化学、风能与动力工程均为发电行业培养人才,他们交叉依托三个学科: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应用化学。这样可以达
4、到以学科发展支撑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专业群建设概念体现如下: (1)发电行业专业群:(风能、核能、应用(电厂)化学、集控方向) (2)新能源技术发展人才需求专业群:(能源化学工程、风能、核能) (3)突出重点特色带动整体专业群:“热动与动力工程专业” 特色专业,带动“风能”、“核能”、“建环”新专业共同发展。 (4)优化资源利用率专业群:学科(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应用化学),实践教学基地(动力工程实践教学中心、运行检修实训中心、各级重点实验室),教师队伍(相关学科背景)支撑全系各专业。热力发电厂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和“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核心课程。“电厂热能
5、动力装置”专业和“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火力发电厂、电厂检修企业、电力安装企业和各工矿企业自备电厂等单位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力设备检修、维护、安装、运行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本课程面向的岗位群大面积覆盖了各类火力发电厂、各工矿企业自备电厂动力设备检修企业和安装企业的所有工种和岗位,是一门在学习了各专业基础课和相关课程后,针对整个火电厂系统生产设备及特性的具有全面总结性的核心课程。与火力发电厂课程有关联的行业岗位有:汽轮机、锅炉运行主操,汽轮机、锅炉运行副操,汽轮机、锅炉运行巡检员,机组运行值长,单元机组运行班长,汽轮机辅机值班员,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全能值班员,单元机组集控运行巡检员,
6、热力网值班员,机炉生产技术管理各岗位上的各类专责,汽轮机、锅炉辅助设备的安装、维护、调试从工人、施工、组长、技术员到班长等各岗位,汽轮机、锅炉本体设备检修与安装从工人、施工、组长、技术员到班长等各岗位,热工仪表安装检修调试各岗位,汽轮机、锅炉本体设备维护,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析各级岗位,动力生产过程管理及相关业务主管等几十个岗位。因此,本课程是以整个火力发电厂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的基本理论及热力系统,使学生能正确评价发电厂的生产系统及其经济性,对电厂的主要辅助设备及管路有较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岗位能力训练掌握必要的运行知识和运行实践技能。通过分析各岗位的知识与技能可知学习好热力发电
7、厂这门课程对学生在设备维护、检修、安装的运行能力的培养,对设备认知能力的培养,对热工自动装置、自动调节系统运行调试的能力培养,对全面性热力系统、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及对生产技术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实际电力生产系统也随之不断改进,从几千的小机组到300MW、600MW的大型机组,因此基于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不断变化,课程内容从反映小机组的生产特性逐步转变为描述现代化、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生产特性上来。本课程所涉及的主要系统、主要设备、主要辅助设备的生产特性也有了较大的变化。本课程与各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衔接关系为:第三学期:金属材料、工程力学(二)
8、、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电厂认识实训;第四学期:机械设计基础、泵与风机、传热学、电厂锅炉(一)、电厂汽轮机(一)、热工仪表及自动调节(一);第五学期:企业管理、电厂锅炉(二)、电厂汽轮机(二)、热工仪表及自动调节(二)、热力发电厂;第六学期: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热力设备装配实训、电厂运行实训、模拟电厂实训、毕业设计。近几年,电力行业飞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课程的内容必须与企业要求密切结合。我们在课程的设置上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根据电力岗位规范,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广泛进行社会和企业调研,总结各岗位的知识和技能的共性特征,确定专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第二层是根据
9、对各火力电厂岗位群的分析,如对轮机、锅炉运行主操,单元机组全能值班员,单元机组运行机长、化学运行值班员等岗位特点,并针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总结电厂主要岗位的工作内容,将提炼出的岗位内容转化成为这门课程的能力目标,如设备认知能力,机组运行能力,热力系统应用能力,事故处理能力等,以工作任务和过程为背景,设计了将加热器、除氧器、管道、阀门等主要设备作为热力设备结构模块、将原则性热力系统、全面性热力系统作为热力系统运行模块、将经济指标分析和经济运行分析作为热力系统经济性分析模块。各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组织教学。对课程内容整体要求本着够用,实用的原则,在教学内容的设
10、计上将教师所教,学生所学和动手操作相结合,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热动和集控专业的授课时,根据专业的需要讲解的重点有所不同;对教材的难点,重点通过多种途径展现给学生。遵循“从实际应用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教学理念,所选教学内容遵循“与现场设备水-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本课程创造性地采用分段式教学模式,以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践来加强,辅以多项实际项目、网络课件、项目导向、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一体化。1分段式第一阶段,理论教学:(1)课程教材方面,针对电厂运行和系统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教材的选用,以适应现场的需要。(2)讲授内容方面,根据电厂系统及运行技
11、术的发展,每学期课程都要进行调整,满足将来学生就业后对新知识的需求。(3)课程设计方面,根据设计内容,使用自编的课程设计指导书,进行指导与自学相结合的设计模式,由此促进了学习的主动性与有效性。(4) 学生自学方面充分利用教学课件,学生可以进行部分内容的自学,并辅以远程辅导、答疑,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手段和方法。2分段式第二阶段,实践教学:开设的校内3周200MW和600 MW火电仿真机运行实践,指导学生应用理论课中学到的热力设备、热力系统特性等知识,分析、解决在机组实际运行中的问题。在仿真机上的实际操作,与电厂的运行人员操作项目、操作要求相同。并且由于该仿真机组采用了许多先进
12、技术,控制台上的反应可以做到实时逼真,因此能使学生有效掌握火电厂机组的系统和锅炉、汽轮机以及辅机的全部启动、停机、负荷调整,以及有关试验、故障处理等操作,教学效果明显,并为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热动实习场有来自现场的大量热力设备和大型300MW和600MW全面性热力系统电子展示型图板,在此实习场可进行3周热力设备装配操作实习;与铁岭电厂、清河电厂等合作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可进行学生校外实习,通过到实习厂和校外教学基地讲解,可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厂热力系统的主要设备,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以上这些实践内容都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对实际设备运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热动
13、专业的特色,毕业设计的题目,均来自现场工程实际问题或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真题真做,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生深受电厂用人单位普遍欢迎,纷纷称道。综合上述内容,实现了下述评估标准:1.通过使用新的教学模式,多种理论与实践方法互相融合,实现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体验的一致性;2.根据课程内容,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理论学习和实验、实习、实训相互结合,交替进行,互相促进,实现工学交替;3.针对课程中的内容,有目的性地设置了专项学习和讨论,通过实验室内演示设备同时完成教学和实习的任务,实现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的有机结合。6-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热力发电厂是热能动力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是
14、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组教师为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不断探索:(1)教学过程中注意其它课程与本课程的紧密联系,构成纵向知识链。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电厂汽轮机和电厂锅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电厂锅炉和电厂汽轮机课程对学习热力发电厂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热力发电厂课程与电厂锅炉和电厂汽轮机这些专业课的相互重叠和连接的地方。这样前后相接,构成本课程的纵向知识链条,促成学生的知识体系的连贯性。(2)课程的部分理论内容采用“结构化”教学,启发学生归纳课程的总体结构,以构成热力发电厂基本知识体系以及其枝干结构体系热力发电厂按结构化模式可划分为两个基本知识点,即热力发电厂
15、的原则性热力系统和发电厂全面热力系统;并以回热系统、除氧系统、给水系统、凝结水系统等作为其枝干内容进行扩展;每个子系统又可按结构、原理、分类、经济性分析、设备及系统运行几方面进行细化。并以“评价发电厂的经济性指标”为主线贯穿每个部分,以评价系统及设备的优化运行为主体内容。这样的教学,既能让学生对该课程有整体认识,又能抓住重点,并能理论联系实际。(3)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实例相结合,摆脱繁琐的公式推导,抓住基本应用点,并针对实际电厂运行系统进行讲解,以培养高技能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本课程组教师收集了大量现场设备的照片、实物,并时时跟踪行业发展动态,尽可能将最新最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根据专业与行业
16、特色,编写了习题集等,突出实用性,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理论的自觉性。(4)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授课时首先用板书讲解,再用课件复习、演示动态过程;或者先用课件讲解,再用板书作补充,强调重点。这样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丰富了教学,活跃了气氛,使学生能愉快地学习。(5)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自主进行实验,鼓励学生改进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让学生参与实验室建设,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6)加强对学生的“过程考核”力度,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权重,使学生只靠期末突击复习的现象有所改观考试内容以现场实际设备、实际系统、世界问题为主,考核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避免学生突击复习,死记硬背现象。期末考试后还要进行详尽的试卷分析与总结,并听取学生意见,为改进教学与考核办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