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226451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河北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8课)1、亲历科学 一、 活动目标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能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3、能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二、教学过程1、通过观察书上的“风雨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厂、 “秋天里树叶为什么会飘落?”、“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三幅图,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究周围事物中的奥妙产生好奇心。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电视机提出问题的活动,训练学生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2、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关于电视最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3、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像,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

2、关于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中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从而巩固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的训练。4、本活动的重点是提出问题的训练,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训练,教学中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学生提出问题的答案上。很多问题的答案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 吹纸片一、活动目标能在教师指导下,对问题进行假设、实验、解释实验现象,交流、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二、教学过程 1、这个活动可以两个人一组进行,一人进行实验,一人进行记录。接着再变换角色重复一次实验。2、这个活动的难点是对实验现象原理的解释。由于科学地解释这个现象涉及到空气流动和大气压力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尚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只要能说出这个现象

3、与空气的流动有关即可。同时,允许学生对这种现象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教师不要纠缠学生答案的“对与错”。3、这个教学环节的重点是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习科学课的兴趣。通过猜测、实验、记录、思考、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大部分学生的猜测可能与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不一致,这正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良好机会。 2、认识自己 课时安排: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二) 2;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记下现在的我一、活动目标1、能找出一种办法描述现在的自己,并进行简单记录。2、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3、能用勾画轮廓图的办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4

4、、遇到自己一个人不能完成的事时,能够请别人帮忙,同时也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二、教学过程1、四人一组,活动时间约30口35分钟。2、教材中采取组织学生勾画轮廓图的办法。教室四周或教室外围的墙壁可供学生勾画轮廓图时站靠,可以参照教材中的示意图。注意提示学生,在勾画轮廓图时,组内同学要分工合作,最好用较粗的彩笔并与纸保持垂直的角度沿被画学生的身体轮廓勾画;观察身体可分为哪几部分,标在各自的轮廓图上。3、当学生只凭眼睛进行观察得不到更多更准的信息时,可引导学生先进行估算,再体验用秤、尺测量体重、身高、腰围以及其他感兴趣的部分的长度,如腿长、手长等。测量人体各个部分的数据时,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用什么

5、方法,要启发学生思考没有卷尺时怎样量腰围(可用绳子量,之后用直尺量绳子的长度,为下一单元中测量盘曲着的蚯蚓打基础);还可测一分钟心跳次数等,并将结果记录在各自的轮廓图上。4、勾画轮廓图时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给教学活动的组织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在课堂上勾画轮廓图需要时间太多或不易组织,可让学生请家长帮助在家中完成,再带到课堂上,完成其他内容。5、学生可能会对身体的内部结构产生兴趣,提出问题,教师可告诉学生此课只了解身体的外形特征。测量时,读数可以不很精确。记录外形轮廓时只要求勾画大致轮廓,衣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仔细观察找特征 一、活动目标 1、能借助尺子或放大镜观察用眼睛不能准确看出的物体。

6、2、能举例说明有些形态特征是会改变的,有些是不会改变的c3、能较正确地用图和文字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二、教学过程1、四人一组,找特征约10分钟,记录约10分钟,按照轮廓图猜人游戏约15分钟。思考约510分钟。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日已与其他同学有哪些不同特征。用镜子、放大镜进行仔细观察找出自己与其他同学在外部形态上显著不同的特征,如有无酒窝、有无红记、指纹的差异、是否梳小辫等,并将这些特征标在自己的轮廓图中相应的位置上。3、引导学生猜想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人体的各种特征哪些会发生改变,哪些不会改变。4、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轮廓图(图中不要写出姓名)。与其他小组同学一起,将各自的轮廓图重新排

7、列顺序后,从中任取一张,根据图中所具有的信息,猜一猜勾画的是谁?让学生填出所找到的特征,并在是否会改变的相应栏中打“”。 留指纹 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能发现不同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2、能举例说明指纹识别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过程1、四人一组,留指纹活动约25分钟,讨论约15分钟。2、小组同学分别将自己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小组每位同学的书上,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写下各自的名字,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是否一样。3、小组同学打乱刚才按指纹的顺序,再次将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另 张半透明的白纸上(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所按的位置),不再写出名字。设法找出与前一次的指纹中哪个相同,

8、判断是小组中谁的指纹。这是指纹识别的基本道理。4、组织学生讨论指纹的特性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可从阅读“科学在线”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指纹识别技术在计算机、银行等领域的应用。 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 一、活动目标1、能将观察记录的图表做长保存。2、能关注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二、教学过程将自己的轮廓图保存好。当每学年开学时,在保存的轮廓图上再次勾画出身体的轮廓,并与旧图相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此活动为课下拓展活动。在学生找出的特征中,胎记、指纹、耳垂、有无酒窝、平舌卷舌、额头发际是否有“美人尖”、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等是不易改变的。而有些特征如有无小辫、指甲长短等是容

9、易改变的。在知识上,教师要刻意强调,“不能改变”的特征仅仅是指在某个个体的一生中才成立,因为到了此个体的下一代,这些“不能改变”的特征也可能会改变。教学后记: 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活动任务。,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通过观察学生能发现不同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 3、寻找动物和植物 课时安排: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做好初步记录。第 二课时汇总小组记录,进行汇报交流。第三课时进行拓展活动,训练综合运用感官认识事物的方法。 寻找身边的动植物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的特点。 2、能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

10、 3、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做寻找和记录等活动。 4、能够做到不采摘植物,不捕捉小动物。 5、能辨认两种以上动植物的名称。 二、教学过程 1、建议本课活动分小组进行,一般可分为四人一组,这样便于学生合 作进行寻找、观察和记录活动。每组准备一套工具。 2、活动开始前要制定活动计划。小组内进行分工与协作。还要对寻找动植物的区域进行划分。另外,要鼓励学生在观察动植物时进行发散性的提问,同时把问题记录下来;回来后再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可进行探究的问题。 3、学生在进行寻找动植物的活动时,因为是在大自然中进行,学生可能对这类活动非常感兴趣。在开始寻找前,教师必须把注意事项交代清

11、楚,以防止危险的事情发生。并强调,观察时不能打扰小动物的正常生活,不能破坏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4、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和他们一起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不认识的动植物,要及时画下来或者用文字描述记录、下来。在进行小组汇总、整理观察记录时,由于学生第一次学习记录、整理观察到的信息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困难,这时教师应注意进行方法提示,引导学生做出比较规范的书面材料。另外,课文中给出了记录卡(文字可写在记录卡中,图可画在记录卡右侧的放大镜中)和观察报告的范例,学生可以参照范例填写空白的报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与书上形式不同的报告。教师一定不要限制学生的想法。5在进行汇报交流时,

12、由每个小组向全班进行汇报,同时进行简单的自评和小组间的互评。对于用哪种形式交流自己探究的结果,课文也给出了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只是一种提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交流形式。 6、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感官在观察中的作用很重要,综合利用各种感官能准确、全面地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猜一猜 一、活动目标 1、能综合运用12种感官辨别事物。 2、能告诉其他同学自己是如何听对、摸对的经验。 二、教学过程这是弹性的内容,教师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情况进行取舍。活动时间在15分钟和30分钟之间。分小组进行活动,教材的插图只是一种活动提示,教师根据

13、学校条件自行设计活动,只要能达到活动目标的要求即可。例如,可以把要识别的物体放在布袋里,让学生通过摸、闻来识别。选择识别材料时,应注意选择那些当地便于寻找到的几种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便于用感官识别的物体。另外,不要选择那些容易伤害学生身体的动植物。例如,带刺或有毒的植物等。教学后记:学生能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的特点,能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做寻找和记录等活动,能够做到不采摘植物,不捕捉小动物,辨认两种以上动植物的名称。 4、蚯蚓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观察蚯蚓 一、活动目标1、能用感官估测蚯蚓的长度、重量。2、能设法测量出蚯蚓的实际长度。3、能正确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细微结构。4、能与其他同学配合测量蚯蚓的长度。 5、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二、教学过程1、在活动开始前,先选一种小动物,本课以蚯蚓为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