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全员中产阶层路径.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224894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为的全员中产阶层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华为的全员中产阶层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为的全员中产阶层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为的全员中产阶层路径.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华为的全员中产阶层路径 用二十余年时间,任正非将自己在华为的持股权稀释到只剩下1.42%,成就了一家制造“中产阶层”的伟大商业机构华为员工通过工会持有公司98.58%的股权。2010年的两个榜单让我再度关注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称:华为):在财富全球500强榜单上,华为以218亿美元销售收入位列第397名,成为内地唯一入围的民企;另一张榜单则是福布斯富豪榜,在这张榜单上,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排名全球第1056位,中国排名第92位,身价仅为11亿美元。这位中国最卓越的企业创始人,并没有进入中国第一梯队的富豪俱乐部。 近年来,外界对华为的疑问集中于两点:一是华为的接班人问题,二是华为的透明化问题,

2、例如华为为何不上市。关于任正非的接班人问题,在任正非步入花甲之年后开始愈发为外界所关注,8年来从未间断。而这家公司何时方能上市,局外人似乎比任正非显得更为心切,一些投资机构甚至预估华为的市值至少在 1000亿美元。 华为的公开信息十分有限,任正非从来不接受外界访谈。但当我重新展开华为2009年年报时,我发现上述两个问题的谜底其实有迹可循。这份年报至少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该财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218亿美元,超越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两大巨头,跃居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商;二是华为首次公布其股权结构,华为员工通过工会持股其98.58%股权,任正非个人持股1.42%。 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数据,这家

3、销售收入居中国民营企业之首的公司,其创始人持股比例如此微乎其微,堪称中国民企创始人低持股之最。这是华为与中国95%的企业截然不同之处,任正非没有将自己变成中国最显赫的富人,福布斯甚至解释说,他只是因为华为业绩飞涨,才在2011年首次入围福布斯富豪榜,但他打造了一家世界级的企业,即便在欧美市场,通信设备制造业都可视为主流市场、主流行业,在这个完全以技术取胜的领域,华为排名全球第二;与此同时,他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中产阶层员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华为是中国企业的“全员中产阶层”典范。 回答以上那些问题的逻辑恰恰在这里。 研发入口即“地狱入口” 1988年任正非在深圳创建华为,创建之初便明确“技术自

4、立是根本”。在华为的世界一书中,作者这样形容任正非对技术的偏执,“任正非从一开始对研发投入的认识不是一种锦上添花的长远眼光,而是基于一种背水一战的拼命决心。”有很多细节都透露着任正非异于常人的技术“偏执”:在深圳龙岗区的华为基地,每条路都以中外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创业十年之后,访问贝尔实验室时,任正非说:“我年轻时就十分崇拜贝尔实验室,仰慕之情超越爱情。”研发与风险紧密相连,任正非常常对研发人员讲,科学的入口处就是地狱的入口处,华为必须拿出巨大的勇气,甚至在失败后用下地狱的风险来提升研发水平。 这种“下地狱”式的决心对华为持久的、孤注一掷式的研发投资计划影响显著:1993年,华为将创业5年积

5、累的资金全部投入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研发上。在交换机取得优势后,华为又将积累的资金主要投入到以SDH技术为核心的光网络传输产品。此后从CT2、ETS等第一代模拟技术,第二代 GSM,到3G、LTE等技术,华为始终不惜重金投入攻关技术,以至于业界有这样的说法,华为今天的技术成就是任正非咬紧牙关依靠巨大投入砸出来的。 从1993年起,华为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每年都保持在销售收入的10%以上,2002年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突破了30亿,2009年华为的研发费用更高达133亿人民币,接近华为当年的净利润183亿人民币。就在全球市场最不景气的这一年,华为的研发费用竟然同比增长了27.4%。 这种不惜血本

6、的投入一方面由任正非的决心和视野决定,另一方面也与其所处行业的特性,以及对手的量级相关。华为所在的电信设备行业,正处于全球高速发展期,通信设备制造业多年来拥有较高的利润率。在电信设备行业,技术能力直接决定了竞争优势,逐步拥有优势竞争地位的华为,多年来将其综合毛利率维持在 55%,这是国内多数产业龙头企业基本难以企及的。此外,不可忽视的是任正非的对手们当国内企业惊叹于华为对研发的投入时,紧盯着国际竞争对手的任正非测量的却是另外一种距离:爱立信每年的研发费用不低于全球销售收入的15%,2009年阿尔卡特朗讯研发投入占销售额16.67%,2008年诺基亚西门子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20.5%。 要击败竞

7、争对手,或者即使只是与这些竞争对手比肩而立,华为并没有其他选择。 “知识资本化”与“利益共同体” “技术自立”可以视为华为之魂。而任何一家公司要实现技术自立,其前提是拥有一批世界级的工程师;重金投入研发,技术成败的关键在于人。如何保持这些员工旺盛的创造力,如何维系他们对企业的向心力,如何保持他们的稳定性,这是任正非一直在思考,并需要不断提供解决方案的问题。拥有、留住并激发这些工程师的智慧,可以解释华为日后发展中所采取的一切举措。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任正非即提出了“利益共同体”与“知识资本化”概念,并在1998年写入了华为基本法,这恐怕是硅谷文化精髓在中国最早的翻版。华为基本法是“华为工程师

8、文化”的核心,被奉为华为内部一切行动的指导。在华为基本法中,任正非明确表示,“劳动、知识、企业家和资本创造了公司的全部价值”,基本法中有这样的表述,“人力资本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对于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任正非这样写道,“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世界级企业往往是标准的制定者,在通信设备领域成就一家世界级企业,技术自立是无法绕开的道路,而没有人才就没有开路者。任正非深知,他必须用“非常手段”去更持久地激发华为人的创造力,他必须让每一个人真正成为企业的推动者。这是任正非在上世纪90年代即开始推行“员工持股制度”的

9、根源所在。在华为的世界一书中,有如下描述,当时的股权管理规定明确,参股价格为每股10元,以税后利润的15%作为股权分红。 华为员工持股制度的诞生有其浓厚的历史背景。华为成立之初,作为民营企业融资相当困难,通过员工持股进行内部集资能够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之后,随着公司效益的提升和融资问题的逐步解决,任正非将员工持股制度演变成为华为的奖励分配制度,它与工资、奖金包括安全退休金等福利一起构成华为的薪酬激励体系。截至2009年底,华为员工持股参与人数高达61457人,占其员工总数的64.69%,员工通过工会共计持有华为98.58%股权。 股权分红使华为员工的收入在行业中遥遥领先。华为员工每年都能从

10、公司利润中获得高额分红:从1994年开始,华为销售额高速增长,员工每年的股权投资回报率最高时达到100%,在发展速度放缓的2002年,其员工投资回报率仍然在20%左右。据华为的世界一书透露,对于一名1995年之前进入华为的总监级管理者而言,2001年前后,他的累计股权会超过100万股,如果按照80%的分红比例计算,他在2001年一年的个人分红收入约80万。 2011年2月,华为在内部宣布,2010年虚拟受限股每股分红预计人民币2.98元,相比2009年接近翻番,很多资深员工将拿到一个空前的大红包。据说,一些员工已经摩拳擦掌准备用分红的钱去购买奔驰或者宝马了。在过去的上半年里,华为对4万多名基层

11、员工平均加薪11.4%,下半年还将对其余员工的薪酬进行调整,预计涨幅为5%10%。 伴随高收入的是华为最为外界所诟病的“狼性文化”,当我们将关注员工幸福指数这样的主题投向华为时,似乎乏善可陈。在竞争极为激烈的电信设备制造领域,面对西门子、思科、阿尔卡特等500强量级的竞争对手,华为的选择十分有限。但洞悉人性的任正非深知梦想与财富的感召力,这两者恰恰是通往幸福的通道。据华为一位前高管的研究,华为在选人方面有一项约定俗成的原则,即“寒门出身、心怀梦想、团队精神”,华为强调“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这些特质决定了华为人承受压力的韧性。 对于那些最符合华为精神的员工来说,高收入是华为兑现梦想、保

12、持竞争力的最直接的方式。据一位华为内部人士透露,华为基层员工平均年收入为16万,全员占比约88%;四级经理年薪50万;3级主管年薪100万;二级总监年薪350万;一级总裁约为1500万。华为二级总监的年薪甚至比一些上市公司 CEO职位更为可观。华为方面拒绝对这些数据进行评价,但一些离职人员和竞争对手对此却颇为认同。 参照目前公布的用以界定中国中产阶层的任何一种标准,单从财富下限来衡量,无疑华为早已成为全员中产阶层的公司。不仅如此,华为还创造了一批堪称富豪级别的员工和管理层:按照以上数据,其百万富翁人数至少在7200位以上。这些尚不包括约占华为员工总数88%的基层员工中的百万富翁人群在华为工作超

13、过5年,这将是按部就班达到的财富目标。 之所以在不需要通过员工集资来解决华为融资的困境后,仍然推行全员持股计划,这根源于任正非所倡导的“利益共同体”和“知识资本化”两大理念。任正非强调,一定要将知识劳动与一般劳动区别开,知识劳动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之一。正是因为珍视员工的知识劳动,以员工持股的方式将知识资本转化为企业的财务资本,使员工拥有一定的剩余价值索取权,华为具备了其他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的向心力和竞争力。 世界级企业 那么,这些拥有世界级收入的员工为华为带来了什么? 华为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全球主流产业、主流市场进行竞争,面对最强劲的世界级公司,能够拥有最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竞争能力的企业

14、。华为成为中国大陆唯一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2009年华为更以销售收入218亿美元,一举超越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两大巨头,跃居全球设备商老二之位。2009年华为在全球市场份额高达14.1%,较2007年翻了一倍。华为的胜出不再是靠价格,一位欧洲运营商表示,“华为胜在爱立信与诺基亚西门子引以为荣的技术方面,从根本上说爱立信与诺基亚西门子的失败只是缘于他们技不如人”。 这一切距离华为创建不过23年。1998年,在创建华为十年后,任正非向他的高管团队宣称,“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忆及当年这一场景,华为市场策划部总监江龙回忆说:“所有人都被这一目标震惊了,很多

15、人当时都在想,我们这么小的公司怎么可能成为世界级的领先公司?”这并非任正非第一次提出“世界级企业”的目标。1998年初,在一次员工大会上,任正非说,如果华为保持每年翻番增长,8年之后就有可能赶上IBM;事实上,早在1994年任正非就曾口出惊人之语,“10年之后,电信设备市场将三分天下,西门子、阿尔卡特和华为”。十几年后,当年的那些“诳语”竟然一一实现。华为的蝶变再一次证明:理想主义以及惊人的远见是那些伟大创始人的共同特征。 但与这一切成就并肩到来的,是任正非个人对华为持股权的大幅降低,以至于低到不足2%。这不仅在股权较为集中的传统企业中极为罕见,即使是在倡导大面积持股的新兴互联网产业也绝无仅有

16、。即使与同时期的腾讯、百度、巨人、盛大、网易等一大批硅谷模式,倡导管理层甚至全员持股的公司相比,任正非持股比例之低也实属罕见。这也是外界猜测华为在上市问题上始终犹豫的原因之一,试想,一家创始人持股不足2%的公司,一旦上市,其控制权及发展将面临怎样的险境?而对于一个肯将自己个人股权对员工开放到只剩下1.42%的创始人来说,将由“家族成员来接班的说法”似乎不值一驳,家族传承的根本是股权,一个没有股权的二代又如何接得了创始人的班? 对于每一个试图或正在构建世界级企业的创始人来说,他注定是孤独的。因为人们难以看到他们俯视的世界,因此也无法洞悉他们的逻辑,在很多常人眼中,他们的远见常常被解读为“初生牛犊”或“口出狂言”。但支撑他们将“狂言”变为“现实”的是他们创建的令世人尊敬并效仿的企业价值观,那些独特的价值观推动企业在岁月长河中越行越远。 . 在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江苏沙钢集团以销售收入1463亿人民币排名第一,华为缺席此排名。华为同期收入1491亿人民币,高出沙钢28亿。 .福布斯杂志如此解释任正非入围原因。 . 来自华为2009年年报。 . 来自上述公司的公开资料。 . 来自华为2009年年报。 . 数据来源于华为内部匿名受访者,但数据未能进一步确认。 . 来源于吴建国、冀勇庆所著华为的世界,中信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