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测量基础.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223415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18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元件测量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电子元件测量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元件测量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元件测量基础.docx(7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 一 章 绪 论 电子元件测量 的意义与特点 一、测 量 的意义 测量是人类对 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取得数量观念 的一种认识过程 ,是人们认识和改造 自然 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 。在 自然界中,对于任何被研究的对象,若要定量地进行评价,必须通 过测量来实现 。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测量结果不仅仅是验证理论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 ,而且往往是 发现新 问题,提出新理论的线索和依据 。多数新现象、新规律的发现都是通过大量反复地测量 和观察加 以确认的,因此,测量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 电子工业是发展极为迅速 的新兴工业 ,电子元件是各种 电子设备或装置的基础 ,电子元件 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整机和

2、系统的性能。为了保证和提高电子产品的质量 ,在 电子元件生产 过程中,必须对每一个元件进行规定的电气参数测量 。也就是说,元件测量是 电子工业生产中 必不可少的手段 。 近几年来,电子元件参数的测量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已经从单一参数测量发展到综合参 数测量 ,从手工测量发展到 自动测试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出现了计算机与测量仪器相结合的 新一代测量仪器及测试系统,它们能对元件参数进行 自动测量 ,并能 自动选择量程 ,记录数据, 计算结果,修正某些误差,检查故障等,给电子元件测量带来了新的活力。 随着改革 、开放 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电子元件 的测量技术和测量水平将会有更大 的提 高 。目

3、前 ,智能仪器 以及计算机与若干程序控制的测量仪器组成的自动测试系统,将成为电子 元件测量技术及仪器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元件测量 的特 点 电子元件测量与其它测量相 比,具有 以下特点: 数量大、速度快 在 电子元件生产厂中,由于生产的元件数量很大,因此测量的工作量也很大 。这就要求测 量具有高速度 。而 电子元件测量是通过 电磁波和 电子 的运动来实现对元件进行测量 的,因而 可以实现元件测量过程的高速度 。 频率范围宽 电子元件测量 的频率范围从零到几十吉赫 以上 。在不 同的频率范围内,所采用 的测量方 法和 测量仪器 不 同。例如在不 同频率(如 高频、低频、超低 频 )下 ,对 电

4、容器 的容量和介质 损耗 角正切的测量,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就有所不同。 量程范围宽 电子元件测量仪表的量程范围很宽。电子元件测量仪 同计算机相结合 ,使测量仪器智能化 ,并在 自动化系统 中 占了重要 的地 位 。尤其是大规模集成 电路和微处理器 的应用 ,使 电子元件测量呈现 了新的局面 。例如, 自动 转换量程 ,自动调节 ,自动校准 ,自动记 录 ,自动地进行数据 处理 ,自动修 复等 。 测量与计量 计量学是研究测量,保证测量统一和准确 的一 门科学 。计量学研究计量单位及其基准 ,标 准的建立、保存和使用 ;测量方法和计量器具,测量的准确度 以及计量法制和管理等。 在测量中,

5、如果未知量是与国家计量部 门作为基准和标准 的单位相 比较来加 以测量,则这 种过程便属于计量的范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计量是测量的一种特殊形式 。 计量与测量不 同,但二者又有密切 的联系 。测量是用 已知 的标准单位量与 同类未知量进 行 比较 以获得该未知量数量 的过程 。这 时认为被测量 的真实数值是客观存在 的,其误差是 由 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等 引起 的。而计量则认为使用 的仪器是标准 的,误差是 由受检仪器 引起 的。它 的任务是确定测量结果 的可靠性 。计量学把测量技术和测量理论加 以完善和发展 ,对 测量起着推动作用 。 计量是 国民经济 的一项重要 的技术基础 ,计量工

6、作在 国民经济建设 中 占有十分重要 的地 位 ,对于 改善 企业 管理 ,提 高产 品质 量 ,节约 能源 ,为实现标准 化、自动 化提供 科学数据等 方面 起着重要 的作用 。计量科学技术 的水平一般也可 以标志着一个 国家科学技术发展 的水平 。 计量工作对 电子产 品的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产 品出厂前要经过严格 的计量检定 ,仪器仪 表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检验和校准 ,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 凡能用 以直接或间接测 出被测对象量值的量具 、计量仪器 (仪表 )和计量装置统称为计量 器具,也包括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 。 计量基准是指从法制规定的基本单位 的定义 出发 ,用当代最先进 的科

7、学技术及工艺水平 , 以最高 的精度和稳定度建立起来 的,专 门用 以规定保持和复现某种物理量单位 的特殊量具和 仪器 。经过严格 的法定程序 ,计量基准可作为国家标准 。计量基准这个术语一般用于 个基 本物理量 的最高标准 。 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简介 一、 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 二、 电子元器件质量评 定体系( 的宗 旨是促进 国际和 国内的电子元件贸易,具体方法是 采用公认 的并经批准 的技术标准对有资格 (经批准 )的制造厂商的元件实施认证 。每一认证全 权 国的认证业务 由其相应的国家机构实施 。 相应 的国家机构保证全面履行 国际上 同意 的章程 。三、 列 出本体系 的国际和

8、 国家 的组 成机构 (图中的国家机构是 以美 国为例 的)。国家机构的组成为:国家监督检查机构( 批准 电子元件制造商并对之施行持续的监督和审查 ;国家标准化机构 ( )管理 国 内技 术 规 范的制订和 国家计量服务部 门。 图 体系 的组成机构 成员 国资格需得到 个全权 国和 个参加国的广泛支持。全权国有:澳大利亚、比利时、 丹 麦 、法 国、德 国、爱 尔 兰、以色 列、日本 、韩 国、瑞 士 、英 联 合 王 国、俄 罗 斯 和 美 国 。参 加 国有 :中 国、匈 牙 利、印度、意 大 利、挪 威、荷 兰、波 兰和 瑞 典 。认 证 管 理 委 员会( 由国际电工委员会 联 席会

9、议 领 导和授权 ,对 本 体系 的活动 负全 部 责任 。它 由各 参 加 国的 国家权力机 构 指定两名代表组成。 下设监督协调委员会 ( ,负责办理与国家监督检查机构权 益有关 的事务和监督本体系 的章程和实施程序 的全面贯彻 。它 由各 国权力机构指定两名代表 组成,其中至少有一名为国家监督检查机构 ( )成员。拥有本体系认证权的成员国在该委员 会 内有表决权,无认证权的成员国没有表决权 。 例如在美 国,负责 体系工作的管理部 门是 电子元件质量认证理事会 (法人 ) 向它报告工作的有两个机构 :其一是国家标准化机构,它负责制订全部技术规范,批准和颁布 认证产品的详细规范。电子工业协

10、会 ( )为 承担这一职 能 。其二是 国家监 督检查机 - Page 18- 第 4 页 构( ,它负责对本体系所要求 的所有质量评定程序实施全面 的监督 。其 中包括对制造厂商 和独立实验室资格审批准 的评审和监督,以及对认证 (已批准 )元件 的质量一致性合格证及其 检测进行检查。保险 ( 实验室为 执行这方面 的职 能 。 二 、 体系所用 的电子元件技术标准 本体系以 标准为依据 ,作为 标准是经过 国际上一致 同意的。本体系的标准和技 术规范有 个等级:基础规范、总规范、分规范、空白详细规范和详细规范。图 所示,说 明 这些规范间相互的关联和可能的合并情况。 图 规范的 层次排序

11、图 基础规范是普遍性的,涉及环境试验 、抽样程序和其它通用的技术条件 。 总规范适用于一个大类或支类的电子元件,并可包含分规范和空 白详细规范在 内。 详细规范适用于单一的元件,涉及其 电性能、试验、检验及该元件的其它特殊要求。 空 白详细规范是从总规范和分规范的技术要求引 申出来 的,其 中包括评定元件质量所用 的技术判据(电性能及极 限值 )一览表 。 详细规范可 由国家标准机构或获得资格 (经批准 )的制造厂商采用空 白详细规范来制订 。 体系各个层次的标准虽然都可作为单一标准独立存在 ,但相互间紧密相关,共 同构 成一个严密 的标准体系 。该体系反映了当前 国际上 电子元器件生产 的技

12、术水平 ,尤其是其 中 的测试方法,比较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可对 电子元器件作 出正确 的质量评定 。 习 题 一 电子元件测量的特点是什么 ? 测量与计量有何关系 ? 体系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分几个等级,各等级间有何关联 ? - Page 19- 第 5 页 第二章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 误差 的基本概念 如前所述 ,测量是人类对 自然界的客观事物的性质取得数量观念的一种认识过程 ,我们把 被测量所具有 的真实大小称之为真值 。在不 同的时间和空间,被测量 的真值往往是不 同的。 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某被测量的真值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确定数值。 在测量中,人们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求被测量的真值时,由于对

13、客观规律认识的局限性、测 量工具不准确 、测量手段不完善及测量工作中的疏忽和错误等,测量结果与真值都会不同,造 成测量误差 。也就是说,测量误差是指被测量的测得值与该量的真实值之差值 。然而,一个量 的绝对真值是无法知道的。但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可 以逐渐逼近它 。在实际工作中, 测量误差是指某个量的测得值与高一级的标准量具 (或标准测量仪器 )所确定该量的实际值之 间的差值 。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各式各样 的,要完全掌握和消除所有 的测量误差也是不可能的。 研究误差理论的 目的,就是要根据误差的规律 ,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尽力设法减小误差,保证 研究课题与产品的质量 ,并根据误差理论合

14、理地设计和组织实验 ,正确地选用仪器 、仪表和测 量方法,正确地进行测量。 一、测量误 差 的来源 装置误差 由测量仪器和设备所引入 的误差即为装置误差 。例如 电桥 中的标准 电阻,天平 的砝码 ,示 波器 的探极线等都含有误差 。仪器、仪表 的零位偏移、刻度不准确 以及非线性等引起的误差均 属此类 。 环境误差 环境误差是指 由环境条件与所要求 的标准状态不一致等造成 的误差,主要是外界的温度 、 湿度、气压、电磁场、辐射等影响所产生的误差。例如,数字式 电压表的技术指标中常常单独给 出的温度影响误差就属于此类 。 方法误差 方法误差是指测量时使用 的方法不完善,或者依据 的理论不严密,采

15、用近似公式,对某些 经典测量方法作不适当的修改等所产生的误差 。 人身误差 由于测量者 的分辨能力、视觉疲劳、固有习惯或缺乏责任心等引起的误差称为人身误差 。 例如读错刻度,念错读数,操作不当等。这种误差往往因人而异。 在测量工作 中,对于误差的来源必须认真分析,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 影响。 - Page 20- 第 6 页 二、测量误差的分类 根据造成误差的 个方面原因,从误差的性质和特点可将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 差和疏忽误差 类 。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又称为系差,它是指在相 同条件下,多次测量 同一量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 保持不变 ,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

16、化的误差 。它又可分为恒定系差和变值系差。这类 误差是测量误差的主要部分,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为严重。 恒定系差是指误差 的数值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 的误差 。例如测量仪器 的零点未调 整好,或者安装不平而朝某一方 向倾斜等 。 )变值系差是指误差的数值在一定条件下,按某一确定规律变化的误差。根据变化规律 它可分 为: 累进性系差,它是指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误差的数值是在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少的系统误 差 。 周期性系差,它是指在测量过程中,误差的数值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系统误差 。例如测角 仪,如果它存在偏心,则各分度线误差的变化就符合这种规律 。 按复杂规律变化的系差,如 电工仪表整个分度线上存在的系

17、统误差,其变化规律就属于 此类系差 。通常只能用 曲线、表格或经验公式来表示。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测量条件一经确定,误差就为一确切的数值 。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 方法,并不能改变误差的大小 。系统误差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是有规律的。我们应尽 可能设法事先预见或找出系统误差的产生根源 ,针对其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消除或 减弱影响,也可以估计出其影响程度,在测量结果中加以修正。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 在相 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均发生变化,其值时大、时小, 其符号 时正、时负,没有确定 的变化规律 ,也不可 以预见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主要是 由那些

18、对测量值影响较微小,又互相关的多种 因素共 同造成 的。例如热 骚动,噪声干扰,电磁场的微变,空气扰动,测量人员感觉器官的各种无规律的微小变化等等。 由于上述这些 因素 的影 响,从宏观上来看,或者从平均意义上来说,虽然测量条件没变 ,比如使 用的仪器准确的程度相 同,周围环境相 同,测量人员以同样的细心进行工作等等,但只要测量 装置的灵敏度足够高,就会发现测量结果有上、下起伏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由于随机误差造 成的。 就一次测量而言,随机误差没有规律 ,不可预见,但是当足 够多次测量时,其总体服从统计的规律 ,多数情况下接近于正态 分布 。 随机误差具有 以下几个特 点: 在多次测量 中误差

19、绝对值 的波动有一定的界限,即具有 有界性 。 图 随机误差 的有界性 )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 出现的机会相 同,即具有 和对称性 对称性 。如 图 所 示 ,图 中 是假设无系统误差情况下 的实 - Page 21- 第 7 页 际值 。 )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近于零,即具有抵偿性。 由大量重复测量所获得的测量值或数据 ,会 以其算术平均值为中心集 中地分布 ,即具 有 单 峰性 。 这种误差 的特 点与正态分布 的特 点和规律是相 同的,而与按复杂规律变化 的系统误差有 着本质 的区别 。因为系统误差服从确切 的函数关系,无论规律 怎样 复杂 ,如果 多次重复测

20、量 ,该 规律仍然不变 。随机误差却没有这种重复性。 疏忽误差 在一定 的测量条件下 ,测量值 明显地偏离其真值 (或实 际值 )所形成 的误差称为疏忽误 差 ,又叫做粗大误差。 产 生这种误差 的原 因有二:其一 ,一般情况下 ,它不是仪器本 身 固有 的,主要是在测量过程 中由于疏忽造成 的。例如测量者工作过于疲劳,缺乏经验 ,操作不当或工作责任心不强等造成 的读错刻度 ,记错读数或计算错误 。这是产生疏忽误差 的主观 原 因。其二 ,由于测量条件突然变 化,例如 电源 电压,机械冲击等引起仪器示值的改变 ,这是产生疏忽误差的客观原因。 凡确认含有疏忽误差的测量数据统称为坏值 ,应当剔除不

21、用 。 三、测量结果 的评定 为了正确地说明测量结果,通常用准确度、精密度和精确度来评定,它们的意义如下。 准确度 它指测量值与真值 的接近程度 。它反映了系统误差对测量 的影响程度 ,系统误差小,则准 确度 高 。 精密度 它指测量值重复一致 的程度 。测量过程 中,在相 同的条件下用 同一方法对某一量进行重复 测量 时,所测 得 的数值 相互之 间接 近 的程度 ,数值 愈接 近 ,精密度 愈 高 。换句 话说 ,精 密度 用 以 表示测量值 的重复性 ,反映随机误差的影响。 精确度 它既指测量值 的重现程度 ,又指测量值与真值 的接近程度 。它反映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综合影 响程度 。

22、精确度 高,说 明准确度及精密度都高 。意 味着 系统误差和 随机误差都小 。一切测 量都应力求既精密又准确 。可用打靶的例子说明上述 种情况,如 图 所 示 。 图 表示误差大小的 种情况 图 是准确度高而精密度低 ;图 是精密度高而准确度低 ;图 )是精确度 高。 根据上述误差来源 、误差分类 以及精确度之 间的关系可 以画出图 - Page 22- 第 8 页 图 误差来源、分类及测量结果的关系 四、误差 的表示方法 绝对误差 它表示测量值 与真值 之 差 ,即 由于真值 一般无法求得,故上式只有理论上的意义 。通常采用上一级标准仪器的示值 作为实际值来代替真值 与 之差称为仪器 的示值

23、误差 ,习惯上也称绝对误差,用 表示,记作: 定义与绝对误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量值为修正值 ,即 在较准确 的仪器中,常常 以表格 、曲线或公式 的形式给 出修正值 。在某些 自动测量仪器 中,修正值可以先编成程序储存在仪器中,在测量时仪器可以对测量结果 自动进行修正。 修正值通常是在校准仪器时给出,当测量时得到测量值 及修正值 以后 ,由式 就可 以求 出被测量的实际值 。例如用某 电流表测 电流,电流表 的示值为 ,该表在测 定 刻度处的修正值为 ,则被测 电流 的实际值 即为 绝对误差及修正值是与给 出值具有相 同量纲的量 ,绝对误差 的大小和符号分别表示 了给 出值偏离真值 的程度和

24、方 向。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的表示方法有它的不足之处,这就是它往往不能确切地反映测量的精确程度 。例 如测量两个频率 ,其 中一个频率 ,其 绝对误差 ,另一个频率 - Page 23- 第 9 页 ,其绝对误差 ,尽管 的绝对误差 大于 的绝对误差 ,但我们 并不能因此得出 的测量较 精确 的结论。恰恰相反 的测量误差对 来讲 占 ,而 的测量误差仅 占 的 。为 了弥补绝对误差 的不足 ,又提 出了 相对误差。 即 相对误差表示绝对误差 与其真值 的 比值 , 由于真值 不可知 ,在实际测量工作 中采用示值相对误差 ,它是指绝对误差 与仪器 的示值(即测得值 )的 比值 ,记作: 引用误差

25、 前面介绍的相对误差可 以较好地反映某次测量的准确度,但是,在连续刻度的仪表中,用 相对误差来表示在整个量程 内仪表的准确程度,往往感到不便 。因为使用这种仪表时,在某一 测量量程内,被测量有不同的数值。若用式 ( )来计算相对误差 ,则 随着被测量 的不 同,式 中 的分母也在变化,求得的相对误差也将随着改变 。因此,为了计算和划分 电表准确程度等级的 方便,在使用式( )求相对误差时,改为取电表量程的上限,即满刻度值作为分母,这就引出 了引用误差(又 叫满度相对误差 )的概念 ,即 式 中, 引用 误差; 绝对误 差; 仪表 的满刻度值 。 常用 电工仪表分为 、 、 、 、 、 、 七级

26、,分别表示它们 的引用误差所不超过 的百分 比。 例 检定一个 级 的电流表,发现在 刻度处的误差最大,为 ,其它 刻度处 的误差均小于 ,问这块 电流表是否合格 ? 解 :由式( 求得该表 的最大引用误差为 可见,这块电流表合格。 若某仪表的等级是 级的,它 的满刻度值为 ,被测量 的真值为 ,那么测量 的绝对误 差: 测量 的相对误差: 由式( 可见,当一个仪表的等级 选定后,测量中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与仪表刻度上限 成正 比。因此所选仪表 的满刻度值不应 比实测值 大得 太 多 。同样 ,在式( )中,总 是 满 - Page 24- 第 10 页 足 ,可见当仪表等级 选定后, 越接近 时

27、,测量相对误差 的最大值越小,测量 越准确 。因此,在用这类仪表测量时,在一般情况下应使被测量 的数值尽可能在仪表满刻度 的 以上 。 例 若要测量一个 左右 的电压,手头有两块 电压表 ,其 中一块量程为 的 级 电压表,另一块量程为 的 级 电压表 ,问选用哪一块表适合 ? 解:若 使用量程 为 的 级 电压表 ,由式( )可见测量产生的绝对误差为: ( 若表头示值为 ,则被测 电压的真值是在( 范围内,误差的范围是相当大的。 若使用量程为 的 级 电压表 ,用 同样方法可 以求得测量 的绝对误差为: ( 若表头 的示值也是 ,则被测量 电压的真值是在( 的范围内,可见误差的范 围小了很多

28、,因此应选用 的 级 电压表 。 由上述例子可 以说 明,在测量 中我们不能片面追求仪表的级别而应根据被测量 的大小,兼 顾仪表的满刻度值和级别,合理地选择仪表。 容许误差 容许误差是指根据技术条件 的要求,规定某一类仪器误差不应超过 的最大范围。通常,技 术说 明书或仪器上所标 明的误差都是指容许误差 。它并不具体指某 台仪器 的误差 。容许误差 以误差极 限的形式给出。其表示方法可 以用绝对误差,也可 以用相对误差,或者用二者结合起 来表示。例如,我 国各种 电子仪器的容许误差是以示值相对误差来表示的,或者用一个示值相 对误差与一个绝对误差之和来表示 ,如 电容 电桥 的容许误差表示为 等

29、 。 随 机 误 差 一、随机误差 的性质、特点和分布规律 一次测量 的随机误差没有规律 、不可预见、不能控制 ,也不能用实验 的方法加 以消除,但 是 ,随机误差在足够多次测量时总体上服从统计 的规律 。也就是说 ,对于大量 的测量 ,从统计 的观点来看 ,随机误差的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 。 例如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一元件 的参数进行 多次重复测量 ,测量 的结果分别为 假如其真值为 ,那 么其误差分别 为 将全部 按大小顺序排列,并划分为 组,每组中出现误差的次数分别为 那么每组中出现的误差的相对频数为: 。因此可 以作出相对频数与随机变量 的统计 直方图。当增加组数时,其极限可将直方图趋近一条

30、尖滑 曲线,此 曲线就是随机误差的分布 曲 线,如 图 所 示 。 - Page 25- 第 11 页 随机误差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式 中, 标准偏差; 随机误差; 概率密度 ,即 为概率 。 这样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其特点是: 该 分布 函数 是 以 轴为对称的偶函数,误差为零时, 值最大 。 误差小 (即 小 ),出现 的概 率大 ,误 差 大 ,出现 的概 率 小 。 正误差和负误差 出现 的概率相 同,当 时,随机误差的代数和将趋近于零。 曲线形状主要决定于标准偏差 ,若 小 ,则 曲线尖 锐、陡峭 ,分 散性 小 ,即是 小误差 出 大 ,则 曲线 比较平坦 ,分散性大 。 下,

31、随机误差的分布 曲线如图 所 示 。 现 多;若 在不 同的 图 随机误差分布 曲线 图 不同 下 的随机误差分布 曲线( 二、测量值的数学期望与标准偏差 数学期望 在相 同条件下 ,用相 同的仪器和方法 ,由同一测量者 以同样细心 的程度进行多次测量 ,称 为等精度测量 。 设对某一被测量 进行测量次数为 的等精度测量,得到测量值 为 : , , , , , 这里 的 是 随机变量 。 其算术平均值为: 当测量次数 时,算术平均值 的极限值称为测量值的数学期望,即 算术平均值 在上述 多次测量值 的算术平均值 中,如果不存在系统误差(即系统误差 已被消除 ),且被测 量的真值为 ,则随机误差

32、的算术平均值为: - Page 26- 第 12 页 此式的第一项是 的算术平均值 ,当 时即为数学期望值 ;第二项是真值 的算术 平均值 ,仍 为真值 ,所 以 由于随机误差具有抵偿性,因而当 时 , 将趋近于零,即 也就是说,随机误差的数学期望等于零。 对于有限次测量 ,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则近似认为: 由此可见,当不存在系统误差(且无疏忽误差 )时,测量值 的数学期望可 以视为被测量 的相 对真值 。即在只有随机误差 的情况下 ,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测量值 的平均值接近真值 。因 此,把多次等精度测量的算术平均值称为真值的最佳估计值,即 通 常 ,把各 次测量值 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定义

33、为剩余误差(又 叫做残差 ),用 表 示 ,即 标准偏差 在实际测量中,为了说明测量数据的分散程度,引入了标准偏差的概念 。标准偏差表示为 方差 的平方根 。所谓方差是表示在无系统误差的条件下,对某量进行无限多次( )等精 度重复测量 时,其误差平方和 的平均值 ,即 因 故 将上式开方,取正平方根 ,得 式 中, 测量值数列的样本方差; 测量值数列的标准偏差或样本标准偏差 。 若用剩余误差 来代替误差 ,可 得 式( )叫做 贝塞尔公式 。此式 只有 当 足够大时才是正确的。对于有 限次测量,它仅仅是一 个近似 公式 ,为区别起见 ,常用 来 表 示 ,显 然 的值是随机变量 。 - Pag

34、e 27- 第 13 页 由概率统计学可知,算术平均值 的方差 为: 因为是等精度测量,即 则 即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为: 当 为有 限次 时,用 代替 ,则 式( )说 明算术平均值 的标准偏差是任意一组 次测量样本标准偏差 的 三、不确定度与坏值的剔除准则 由于随机误差的影响,测量值偏离数学期望 的多少和方 向是随机的。但是随机误差的绝对 值不会超过一定 的界 限。我们把用来描述在进行测量 时测量结果 的误差处于某一范 围内的可 靠程度的量称为置信度或置信概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所选择 的极 限误差范围,称为置信区 间。显然,对于同一个测量结果来说,所取的置信区间愈宽,则置信概率愈大,反之愈小。 由实验表 明:在 实 际测量 中,大于 的误差 出现 的可能性极小,所 以通常把等于 的误 差称为极 限误差或者随机不确定度 ,记作: ) 或用估计值 这个数值说 明,测量结果在数学期望 附近某个范围内的可能性有多大,即由测量值的分散 程度来决定 。所 以用标准偏差的若干倍来表示 。 根据上述理由,在测量数据中,如果出现 的误差,则可 以认为该次测量值是坏值应予以 剔除。由于 是误差极限,因而可 以说,当某个测量数据 的剩余误差的绝对值 时就可认为该次测量值 是坏值 ,应予以剔除。这个准则叫做莱特准则。 用莱特准则剔除坏值 ,在测量次数足够多的情况下 ,其结果 比较可靠 ,但当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