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 第3单元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下册 第3单元 教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内 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年 级:五年级课 型:新授课 主备教师:肖会芬课 时: 第1课时: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 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学重点: 知道各部分名称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学习目标: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二、自学指导:认真看教材第27-29页的内容,边看边思考:1. 观察27页主题图,说一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观察28页长方体的图形,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3.试完成27页填表内容。4.小组合作:(1)组内讨论交流:1、长方体有什么特征?2、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2)归纳:长方体的特征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3)完成29页“做一做”内
2、容。(15分钟后,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回答)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五、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六、当堂训练:一、必做题: 填空: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 )的面积相等。有( )条棱,( )的棱的长度相等。二、选做题:判断:1、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2、一个长方体中,可能有4个面是正方形。( ) 三、思考题:看图,并填空。 单位:厘米 5 3 3 1、这个长方体长(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2、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的长度和是( )厘米。3、棱长总和是( )厘米。 4、上下两个面是( )形。教
3、学反思: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实际操作,加之教师的正确点拨,对长方体有了正确的认识,效果很好。内 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年 级:五年级课 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肖会芬课 时: 第2课时: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 认识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重点: 知道各部分名称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学习目标: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二、自学指导:认真看教材第30-32页的内容,边看边思考:1. 观察30页主题图,说一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3.试完成30页“做一做“内容。4.小组合作:(1)组内讨论交流:1、正方体有什么特征?2、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2)归纳:正方体的
4、特征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3)完成31页1题内容。(10分钟后,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回答)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五、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六、当堂训练:一、必做题: 填空:1、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 )的面积都相等,有( )条棱,它们的长度( )2、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 )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 )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二、选做题:填空:1、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厘米。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0厘米,长10厘米,宽是7厘米。高是( )厘米。
5、三、思考题: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当a =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2、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a、b、h,那么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教学反思: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实际操作,加之教师的正确点拨,对正方体有了正确的认识,效果很好。内 容: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年 级:五年级课 型:新授课 主备教师:肖会芬课 时:第1课时: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 2、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重难点:掌握概念,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学习目标:1. 理解长方体的
6、表面积概念。2. 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二、自学指导:自学教材第3334页的内容,边看边思考: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2. 拿出学具,一起摸一摸长方体的整个表面。3. 在操作,观察活动中,与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4.小组合作学习: (1)组内交流:什么是表面积?(2)讨论交流: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5.试完成34页的例1和“做一做”内容。(8分钟后,相信认真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回答)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五、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六、当堂训练:一、必做题:填空:1.长方体或正方体(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 )。2.上下两个面,是由长方体的( )和(
7、)组成。 前后两个面,是由长方体的( )和( )组成。 左右两个面,是由长方体的( )和( )组成。3.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 + )2。二、选做题: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是: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2)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2.填空: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0厘米,宽是15厘米,高是12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 )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思考题:一个房间长7米,宽5米,高4米,要粉刷这个房间,除去门窗面积5.5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4元涂料费,粉刷这个房间需要花费多少
8、元?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实际操作和教师的点拨,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效果很好。个别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内 容: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年 级:五年级课 型:新授课 主备教师:肖会芬课 时:第2课时: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 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学习目标:1. 掌握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 能运用表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二、自学指导:自学教材第35页的例
9、2内容,边看边思考:1.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的概念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 拿出学具,一起摸一摸正方体的整个表面。3. 在操作,观察活动中,与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4.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交流: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5.试完成35页的例2和“做一做”内容。(8分钟后,相信认真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回答)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五、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六、当堂训练:一、必做题:填空:1.正方体是特殊的( ).正方体有( )个面,都( ).2.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 3.一个棱长是1.5分米的正方体盒子,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如果把它的上盖去掉,
10、这个正方体盒子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二、选做题: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扩大6倍. ( )2.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等于这两个正方体表面积的和。 ( )3.正方体的棱长是2厘米,它的表面积就是24平方厘米.( )三、思考题:把两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拼在一起,表面积减少多少平方分米?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点拨,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效果很好。个别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第1课时:课 题: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内容:教材第3840页
11、“做一做”,练习七第13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建立体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能初步掌握计量物体体积的方法,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动手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物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点。教学重点1.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2.常用体积单位。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m3,1dm3,1cm3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教学过程一、学习目标:1、 通过操作,理解体积的意义,建立体积的概念。2、 认识常用的体积单
12、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3、 掌握计量物体体积的方法,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二、自学指导:自学教科书第38-39页的内容,边看边思考:1. 演示实验。取三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第二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同桌讨论交流)2.思考: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怎样用字母表示?3. 小组合作学习: 组内讨论交流: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大约有多大?4. 试完成40页“做一做”的第1题。(15分钟后,相信认真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回答)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3、五、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六、当堂训练:一、必做题:填空: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 )。2、选择合适的单位:牙膏盒的体积约120( )。 一部手机的体积约48 ( )。一堆煤的体积约2500( )。 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约1( )。二、选做题:1.选择题。(1)一块砖头占空间约是( ) A.1cm B.1cm2 C.1dm3 (2)数学书本的体积约是( ) A.1m3 B.0.5dm3 C.1cm3(3)一粒黄豆体积大约是0.25( )A.m3 B.dm3 C.cm3(4)一间教室的体积是200( ) A.m3 B.dm3 C.cm3三、思考题:下面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都是1cm3。体积是(
14、 ) 体积是( ) 体积是( ) 体积是( )教学反思:通过操作,学生理解了体积的意义,认识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掌握了计量物体体积的方法,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第2课时: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4042页的例题1和例题2,第45页练习七第57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推导、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归纳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
15、单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24块体积为1cm3的立方体。教学过程:一、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2. 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自学指导:自学教材第40-42页的内容,边看边思考:1.回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 2.动手实验。(1)取出24块1cm3立方块。用24块1cm3立方块,把这些小立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把每一次拼的情况记录在41页的表格里。(2)观察:从这张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3.思考:什么是长方体的
16、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4.自学例1。独立思考,把例1内容补充完整。 5.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 (1)说一说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 (2)完成例2内容。(3)讨论:什么叫底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共有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6.试完成43页的“做一做”。 (10分钟后,相信认真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回答)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五、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六、当堂训练:一、必做题:填空。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和( ),可以分别写成( ),( )和( )。2.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 )( )( )。用字母表示是v=(
17、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公式:( )( )或v=( )。4.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 )。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 )。5. a3表示为( )。二、选做题:选择题。1.棱长为6cm的正方体,体积是( )cm3。 A.36 B .216 C.1442.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20平方米,高是2.8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米。 A.20 B.56 C.1123.棱长为6cm的正方体比长、宽、高分别是9cm、7cm、4cm的长方体的体积( )。 A.小 B.大 C.相等三、思考题:如右图,在一个长是15分米,宽和高都是5分米的长方体上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剩下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1
18、5dm5dmmm5dm教学反思:首先从这堂课的设计上来说,我觉得自己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发现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但是导入以及公式应用的部分与生活的联系不是十分紧密。导入时我从数体积单位个数得出体积,到出示一个表面没有分格子的长方体,让学生想办法求它的体积,这样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探究。在应用部分我设计了看图求体积,然后让学生解决书上的一道应用问题,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计算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的体积的实际操作练习。在设计这两个环节时,我没有太多的考虑到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如果设计时能很好的考虑与生活实
19、际联系起来,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所以这一点,将是我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4.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名数的改写。过程与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学重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具准备:准备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外表划分101010的小方格。教学过程:一、学习目标:1. 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2. 会进行名数的改写。二、自学指导:自学教材第46-47页的内容,边看边思考:1.回忆体积的概念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2
20、. 拿出学具:(1)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外表划分101010的小方格。请动手量一下这个魔方的棱长,并计算出它的体积。(2)想一想:1立方分米是多少立方厘米?3. 在操作,观察活动中,与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4.小组合作学习: (1)组内交流:你们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2)完成46页填表内容。5.共同完成47页例3、例4内容。6.试完成47页的“做一做”内容。(15分钟后,相信认真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五、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六、当堂训练:一、必做题:填空:1 m3 =( )dm3 780 dm3=( )m3 12
21、dm3=( )cm3( )cm3=3.4 dm3 0.4 m3=( )dm3 600dm3=( )m3二、选做题: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 ( )2.把2块同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都不变。(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 )4.1个正方体的体积是5000立方厘米,合5立方分米。 ( )三、思考题:一块长方体的钢板长2m,宽15cm,厚0.1m。如果每立方米的钢板重12,这块钢板重多少千克?教学反思:今天教学的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内容很简单,学生基本能在当堂掌握。但在整堂课上,感觉自己还有一些地方教学的不到位,学生对于体积单
22、位间的进率更多的是数据上的认识,缺少直观形象的对比,在得出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后,我应该让学生进行实物图形的比较,这样学生才能够清楚地感知到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但由于没有配套的教具,课上我就直接让学生看挂图来进行对比计算,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两个正方体的棱长相等,体积也相等。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体积和1000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体积相等,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学生虽也掌握了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但掌握地不够深刻,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区别更是停留在表面上。在课后,为了弥补课上的不足,我让学生围绕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面
23、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分别解释了为什么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的进率是1000,在解释中,学生深层次地思考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及体积单位间的不同点,同时也理解了这三种单位之间的联系。5.容积和容积单位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容积意义,掌握常用的容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掌握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感受1毫升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所学之事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观念,容积
24、单位换算教学过程一、学习目标:1、理解容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容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2、掌握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二、自学指导:自学教材第50-51页的内容,边看边思考:1.回忆体积的概念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间的进率及单位间的换算。2.学生动手实验(每四人一组,每组一个有厚度的长方体盒,细沙一堆)计算出长方体盒的体积3. 在操作,观察活动中,与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4.思考:什么是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5.小组合作学习: (1)组内交流: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2)完成51页例5内容。6.完成52页的“做一做”的1题。(15分钟后,相信认真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五、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六、当堂训练:一、 必做题:填空: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 )。2.容积的计算方法跟( )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 )量长、宽、高 3. 3升()毫升 2700毫升( )升 2.4升()毫升 3.5升( )立方分米500毫升()升 760毫升( )立方厘米二、选做题:判断:(对的打“”,错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