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上学期同步测试第3单元 湘教版选修21高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上学期同步测试第3单元 湘教版选修21高二.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高二数学试题【湘教版】选修2-1第3单元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74分,第二卷76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60分)。图1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M为AC与BD的交点,若=,=,=.则下列向量中与相等的向量是( )ABCD2在下列条件中,使M与A、B、C一定共面的是( )A B CD3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若ABBB1,则AB1与C1B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A60 B90 C105 D754如
2、图,ABCDA1B1C1D1是正方体,B1E1D1F1,则BE1与DF1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图A BC D5如图,A1B1C1ABC是直三棱柱,BCA=90,点D1、F1分别是A1B1、A1C1的中点,若BC=CA=CC1,则BD1与AF1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图A BC D6正四棱锥的高,底边长,则异面直线和 之间的距离( )AA1DCBB1C1图A B C D7已知是各条棱长均等于的正三棱柱,是侧棱的中点。点到平面 的距离 ( )A BC D8在棱长为的正方体中,则平面与平面间的距离( )A B C D9在三棱锥PABC中,ABBC,ABBCPA,点O、D分别是AC、PC的中点,OP底面
3、ABC,则直线OD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 )A B C D10在直三棱柱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侧棱,D,E分别是与的中点,点E在平面ABD上的射影是的重心G。则与平面ABD所成角的余弦值( )A B C D11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3,侧棱,D是CB延长线上一点,且,则二面角的大小( )A B C D12正四棱柱中,底面边长为,侧棱长为4,E,F分别为棱AB,CD的中点,。则三棱锥的体积V( )A B C D 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每小题6分,共24分)。13在正方体中,为的中点,则异面直线和间的距离 。14 在棱长为的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求点到截面的距离 。15
4、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1C1和C1D1的中点,点A1到平面DBEF的距离 。16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A1B1的中点,求直线AE与平面ABC1D1所成角的正弦值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共74分)。17(12分)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a,M为的中点,点N在上,且,试求MN的长18(12分)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BC=2,原点O是BC的中点,点A的坐标是(,0),点D在平面yOz上,且BDC=90,DCB=30. (1)求向量的坐标; (2)设向量和的夹角为,求cos的值图19(12分)在四棱锥
5、PABCD中,底面ABCD是一直角梯形,BAD=90,ADBC,AB=BC=a,AD=2a,且PA底面ABCD,PD与底面成30角 (1)若AEPD,E为垂足,求证:BEPD; (2)求异面直线AE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20(12分)如图, 在矩形中,点分别在线段上,.沿直线将 翻折成,使平面. ()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点分别在线段上,若沿直线将四边形向上翻折,使与重合,求线段的长。21(14分)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点E为棱AB的中点,求: ()D1E与平面BC1D所成角的大小; ()二面角DBC1C的大小; ()异面直线B1D1与BC1之间的距离22(14分)如
6、图5:正方体ABCD-A1B1C1D1,过线段BD1上一点P(P平面ACB1)作垂直于D1B的平面分别交过D1的三条棱于E、F、G。 (1)求证:平面EFG平面A CB1,并判断三角形类型; (2)若正方体棱长为a,求EFG的最大面积,并求此时EF与B1C的距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ABAA CABDB AC二、填空题13;14;151;16。三、解答题17解:以D为原点,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正方体棱长为a,所以B(a,a,0),A(a,0,a),(0,a,a),(0,0,a)由于M为的中点,取中点O,所以M(,),O(,a)因为,所以N为的四等分,从而N为的中点,故N(,a)根据空间两
7、点距离公式,可得18解:(1)过D作DEBC,垂足为E,在RtBDC中,由BDC=90,DCB=30,BC=2,得BD=1,CD=,DE=CDsin30=.OE=OBBE=OBBDcos60=1.D点坐标为(0,),即向量ODTX的坐标为0,. (2)依题意:,所以.设向量和的夹角为,则cos=.19(1)证明:PA平面ABCD,PAAB,又ABADAB平面PAD又AEPD,PD平面ABE,故BEPD (2)解:以A为原点,AB、AD、AP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点C、D的坐标分别为(a,a,0),(0,2a,0)PA平面ABCD,PDA是PD与底面ABCD所成的角,PDA=3
8、0于是,在RtAED中,由AD=2a,得AE=a过E作EFAD,垂足为F,在RtAFE中,由AE=a,EAF=60,得AF=,EF=a,E(0,a)于是,=a,a,0设与的夹角为,则由cos=AE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评述:第(2)小题中,以向量为工具,利用空间向量坐标及数量积,求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立体几何中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手段20()解:取线段EF的中点H,连结,因为= 及H是EF的中点,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2,2,),C(10,8,0),F(4,0,0),D(10,0,0). 故=(-2,2,2),=(6,0,0).设=(x,y,z)为平面的一个法向
9、量, -2x+2y+2z=0所以 6x=0.取,则。又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故。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解:设则, 因为翻折后,与重合,所以, 故, ,得, 经检验,此时点在线段上,所以。方法二: ()解:取线段的中点,的中点,连结。因为=及是的中点,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故,又因为、是、的中点,易知,所以,于是面,所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2,=所以.故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解:设, 因为翻折后,与重合,所以, 而, 得,经检验,此时点在线段上,所以。21解:建立坐标系如图,则、,A1B1C1D1ABCDExyz, ()不难证明为平面BC1D的法向量, D1E与平面B
10、C1D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即) ()、分别为平面BC1D、BC1C的法向量, , 二面角DBC1C的大小为 () B1D1平面BC1D, B1D1与BC1之间的距离为22(证明(1)用纯粹的几何方法要辗转证明EFAC,EGB1C,FGAB1来证明,而我们借用向量法使问题代数化,运算简洁,思路简单明了。) (1)分析:要证平面EFG平面ACB1,由题设知只要证BD1垂直平面ACB1即可。证明:以D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5,不妨设正方体棱长为a,则A(a,0,0),B(a,a,0),C(0,a,0),D1(0,0,a),B1(a,a,a),E(xE,0,a),F(0,yF,a),G(
11、0,0,zG)。=(a,a,a),=(0,a,a),(xE,yF,0),=(a,a,0),=(a,0,a),=(a,a,a)(0,a,a)=0, ,同理 ,而与不共线且相交于点A,平面ACB1,又已知平面EFG, 平面EFG平面ACB1;又因为平面EFG,所以 ,则=0, 即 (a,a,a)(xE,yF,0)=0,化简得 xEyF=0;同理 xEzG=0, yFzG=0,易得 =, EFG为正三角形。 (2)解:因为EFG是正三角形,显然当EFG与 A1C1D重合时,EFG的边最长,其面积也最大,此时,=A1C1=a, = = sin600= (a)2=a2 。此时EF与B1C的距离即为A1C
12、1与B1C的距离,由于两异面直线所在平面平行,所求距离转化为求点B1到平面 A1C1D的距离,记A1C1与B1D1交于点O1,作O1HD1B并交BB1于点H,则O1H平面A1C1D,垂足为O1,则O1(,a),H(a,a,),而作为平面A1C1D的法向量,所以异面直线EF与B1C的距离设为d是d = =a。(证明(2)时一般要找到求这两平面距离的两点,如图5*,而这两点为K与J,在立体图形中较难确定,且较难想到通过作辅助线DO1,OB1来得到,加上在如此复杂的空间图形中容易思维混乱,但只要借助平面法向量求线段的射影长度的思想,结合题设,使思路清晰明了,最终使问题的解决明朗化;把握这种思想,不管是空间线线距离,线面距离,面面距离问题,一般我们都能转化成点线或点面距离,再借助平面法向量很好地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