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19786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绍玉祥自80年代西方媒体出现“全球化”一词以来,人们对全球化概念的理解一直歧见纷纷。比较各种观点不难看出,方法上的不同是导致对全球化看法各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有的论者认为,全球化是“古已有之的趋势”,它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有的论者认为,全球化是一种“单一化”,它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的文明体系之间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某种“趋同化”;有的论者认为,全球化是指人类从以往各个领域、民族和国家之间彼此分隔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变迁过程;有的论者认为,全球化是指在国际范围内统一运作的一种经济,无论资本流动、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送、原料提供、管

2、理和组织等均实现国际化,亦称“全球的网络化”;有的论者认为,全球化不仅包括经济全球化,而且还包括政治、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全球化。上述观点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然而我以为,它们仍停留在对事物现象形态的描述上,因而在理论上是不彻底的。其实,上述观点不能作为已知的根据,而是恰恰需要加以说明和论证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尽管没有使用“全球化”这一术语,但是,他们最早发现和考察了全球化的趋势问题:第一,马克思、恩格斯是在论述资本的扩张本性及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的时候“顺便”谈到全球化问题的,并始终把这一问题同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并不是从

3、来就有的,它是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出现而出现的。第二,全球化趋势虽然不限于经济领域,但它主要是一个经济范畴。全球化趋势首先源于经济上的必然性,从本质上说,它是资本的无限增殖和扩张本性的外在表现。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增殖,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注释1然而,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和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迫使资本冲破国内市场的狭隘界限,走向世界市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6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发展物质生产力并且创造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世界市场的历史手段”注释2,全球化趋势从一开始就是资本力量自发作

4、用的结果。第三,全球化趋势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们的普遍交往空前扩大,生产和贸易相互依赖进一步加强,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相互影响不断加深。第四,作为资本扩张结果的全球化趋势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全球化趋势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进步。“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注释3,“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同时,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这是因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

5、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只有实现普遍交往和全球化,“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注释4另一方面,全球化趋势作为一种盲目的、自发的和异化的力量而与作为主体的人相对立。“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结底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力量的支配。”注释5第五,普遍交往的扩大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了前提。这是因为,共产主义不可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而“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注释6。尽管

6、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关于“多国同时革命论”的设想为后来的实践所修正,事实表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但是他们关于共产主义不可能作为“地域性存在”,而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是可能的思想依然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100年来,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上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全球化趋势的预见及论述,仍然为我们科学揭示当代的全球化趋势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和指导线索。但是,当代的全球化趋势归根到底是和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不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新变化,就不可能对全球化的趋势、本质、动力、原因和意义等一系列问题有真正深切的认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国

7、民生产总值近3/4,可以说,全球化进程首先和主要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导和推动的。当代经济的全球化实质上是在当代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全球化问题实际上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的问题。紧密联系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来加以考察,应是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论原则。一、贸易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导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为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有一种要超越一切民族和国家疆界的冲动和欲望。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始终起着先导作用。特别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新科技革命,由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科技革命创造了品类繁盛的新产品、新技术和劳

8、务服务,拓展了世界贸易的空间,推动了世界贸易总量、结构、体制等等方面的深刻变革,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贸易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助推器和“引擎”。二战后,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而且其增长率远远高于世界生产的增长率。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有所下降,但仍然居于全球贸易的中心。1996年仅美、日、欧三个贸易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额就占世界进口额的47%,加上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近占60%。值得注意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呈现出如下一些新趋势:工业制成品贸易不断扩大,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而初级产品贸易增速相对较慢;高科技产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逐

9、步提高,日益成为推动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劳务贸易发展很快;国际旅游业增长尤为迅速;部门内贸易日益占有显著位置;半成品和零部件贸易增势强劲。这些新的特点预示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正面临着一场新的变革。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强劲带动下,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这表明,各国有很大一部分产品价值是通过世界市场来实现的,各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市场的依赖度在增强。二、资本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强大动力源二战后,资本的国际化趋势愈益明显,国际直接投资增长速度空前加快。由于平均利润率下降、生产成本增加和环保投资加大等原因,西

10、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此后的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如亚洲“四小龙”)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向发展中国家与地区转移所谓夕阳产业,引发了强劲的资本国际化浪潮。资本是连接世界各国经济的桥梁和纽带,而作为资本国际化最重要载体和主角的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突出地反映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及其相互交融的新变化,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化进程。资本主义历史上对外经济扩张的主要途径一向是传统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而现在对外直接投资则成为其强有力的手段。与国际贸易等形式相比,直接投资具有使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更加密切、融为一体的作用。全世界吸引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仍然是对外直接投资的首选国。到1995年为

11、止,在26578亿引进的外资存量中,发达国家占72.7%,发展中国家占26.7%,但是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在总数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国别看,引进外资最多的仍然是美国,1995年美国引进外资的存量为5646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21.2%。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看,跨国兼并与收购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当前国际企业兼并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1996年世界企业兼并案达22729起,金额为1.14万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西方媒体在评论这次兼并潮时称,西方正进入“新一轮大型公司时代”。同以往的企业兼并潮不同,这次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是企业在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急剧变化的新

12、形势下实施的一项战略行动。三、金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和驱动力金融国际化、一体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和重要特征,又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力量。由于生产经营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电讯技术的发展,80、9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一体化出现了一个高潮。首先,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遍及全球的金融中心和金融机构正在形成一个全时空的国际金融市场,十分活跃,使得资金的调拨和融通变得空前便捷,大大加速了资本流动。其次,各发达国家的股票交易所都对外国公司开放,允许其购买本国的股票,因而投资者和筹资者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市场和投资对象,从而实现了证券投资

13、的国际化。值得注意的是,资本的流动像一股巨大的洪流,冲来杀去,甚至不受政府的控制。另外,各国金融政策趋向一体化。当前各国所执行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等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因而各国中央银行往往超越国家界限,从世界总体范围来观察和处理某一具体金融问题,以采取具体对策。四、生产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资本主义的生产早已发展为世界性生产。由于现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从而为经济的全球化进一步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的生产是高度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它既要求不断增加投入以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也要求分工更加精细化、

14、专业化,协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化、广泛化。这样,过去那种以垂直为主的分工变成以水平为主的分工,以往在一个国家内部范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必然发展为一系列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从而使各个国家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在国际范围内结成一个整体。例如,波音747飞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它们是由6个国家、11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小企业联合生产的。“R-180”载重汽车,其发动机是瑞典制造的,底盘、弹簧是美国提供的,控制系统是德国制造的,车身是意大利生产的,而整车的装配则是在英国完成的。现在,随着纵向生产国际化程度的发展和加深,生产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呈不断升级态势,由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不同行业之间

15、的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发展为同一行业内部不同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进而发展为同一生产过程内部各种零部件的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以致同一件产品的各种零件往往来自许多国家和地区,整个地球俨然成了一个大工厂,各国经济不断融合、互补,形成新的嫁接优势。正像有人所形容的那样,“人类已进入组装的世界”。同时还应看到,随着产业地区转移和投资国际化的加速,必然促使横向生产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之中,都不同程度地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都在新的以水平型为主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有一定位置,互相交织,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而作为国际投资和国际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的

16、跨国公司,在推动横向生产国际化水平不断升级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它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结构和资源组合,生产越来越多的“全球产品”,即生产一个产品所用的资金、原料、技术、劳动力可能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并且销往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促进生产国际化的同时,又加速了资本的国际化和世界贸易的发展。五、跨国公司及其跨国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决定性力量上述作为经济全球化诸推动因素的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不是没有主体的“自然”过程。其主要载体和承担者是跨国公司,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中成为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和力量。早在上一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出

17、现了跨国公司的雏形。然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则是战后的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把它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到世界各地,组成跨国公司。特别是,80、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急剧扩大。跨国公司目前仍在呈继续发展势头。其中,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跨国公司居多数,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国际生产经营中占有绝大份额,起主导作用。例如,仅美、德、英、日、法五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就占全球跨国投资总额的2/3。在全球500家大企业中,美国有159家,日本有135家,英国有41家,德国有34家,法国有26家,韩国和瑞典公司各12家,澳大利亚公司10家。在全球10大公司

18、中,美国占一半,日本占3家,西欧占2家。据统计,目前跨国公司年生产总值已占西方发达国家总产值的40%。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贸易和各跨国公司之间的贸易约占全世界贸易总额的60%,控制着75%的技术转让、90%的生产技术、8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和90%以上的民用科技研究和开发以及科技发展转让。在当前世界4万多家跨国公司中,为数不多的巨型跨国公司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世界100个最大的经济实体中,有一半以上是公司,而不是国家(51个公司和49个国家)。有些巨型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经济力量已超过它们所在的一些国家。如三菱公司的经济力量超过了印度尼西亚,沃尔马特公司的经济力量超

19、过了以色列。近年来,大型跨国公司规模继续扩大,投资、生产、销售等领域不断拓宽,大量中小跨国公司乘势崛起,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大跨国公司迫于激烈的竞争,或跨国联合,或跨国兼并,凡此都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这是国际经济关系史和资本主义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以上所述尽管是很不完全的举例,但足以说明全球化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的主导下进行的,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既为全球化提供了经济上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也为全球化进程提供了可能性。如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创新,使得信息传递沟通极其迅速,立体交通四通八达,国际经济交往变得非常快捷,巨额资金的调动瞬时即可完成,等等,这些

20、都为全球化进程创造了条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时逢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纷纷独立自主地大力发展本国经济,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相互提供了历史机遇。还应看到,虽然全球化首先源于经济上的必然性,但是,决不能忽视政治因素对全球化进程的巨大作用。如长期冷战对峙结束,消除了过去东西方两大阵营实行两个“平行市场”的人为分割状况,使世界市场联成一个整体;国家的干预作用增强;各种国际政治组织的成立及其作用的发挥;这些都为全球化进程创造了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贸易自由化、资本国际化以及高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增长,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的新一轮调整,世

21、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进一步加强,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国际市场,发挥“后发效应”,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人们对于全球化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谈得已经很多,兹不赘述。在本文的论题范围内,笔者要说的是,由于全球化进程的经济实质和阶级实质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进行的,因而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它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主义的印记、局限和弊端,全球化的内在矛盾和风险不容忽视。有人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概括为,一是超越主权与主权国家,二是市场力量与国家干预,三是经济财富增加与社会分配不公,四是竞争-斗争与合作-协调,五是“快经济”与“慢经济”,六是旧秩序与新秩序,七是国家权力向上转移与向下转移,八

22、是全球化与地区化。笔者认为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和矛盾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二战后多个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中欧、东欧和苏联解体后新独立的国家纷纷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现在全世界%以上的人口卷入了市场经济。参与市场经济的国家和人口之多,参与程度之深,是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市场经济对全人类的命运将产生决定性影响。然而,市场经济是具有二重性的。它除了具有优化资源配置和较高效率等优点外,还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等缺欠的一面。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把市

23、场经济的消极方面也全球化了。在一国之内可以通过政府的干预来加以纠正,而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没有这样的调节机构和机制,将来也很难。特别是,现在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其固有的周期性波动及其他弊端也将影响整个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全球化进程主要是由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导和推动的,它在平等竞争的旗号下掩盖其经济霸权主义、金融霸权主义、技术霸权主义,实行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贸易战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经济霸权威胁,妨碍发展中国家国家主权的维护和经济的发展。例如,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之为

24、的“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实际上是向全世界推销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美国霸权在世界经济领域内的一种反映。今年初,日本经济新闻刊登的一篇题为“市场万能”主义可以休矣的文章认为,“现在世界存在着三大潮流,即市场经济化、全球化和信息通讯高度化的浪潮。美国不仅是这些潮流的始作俑者,而且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潮流使自己的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比如,由于美国国内对信息化的投资不断增加,使得美国成为尖端信息通信领域的软件技术提供者。此外,也可以说美国的另一个作用是制造了全球模式。”“三大潮流的继续发展是美国保持其影响力的源泉。”美国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经济全球化

25、实际上是向全球强制推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所制定的国际经济法规和规则,往往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成立了国际经济组织,签订了国际经济协定,建立了国际信息网络,它们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仍是世界各国进行经济贸易往来的基本依据。现行的国际经济法律和规则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条件为依据的。执行它们,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民族经济势必造成冲击,使其国家作用减弱,甚至牺牲部分经济自主权和决策权。这将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利益,而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将造成损害,甚至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无法行使政府职能。美国为首的西方大

26、国凭借其资本和技术上的优势和控制力,依仗信息技术的先进和跨国公司的强大,利用全球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资源的不公平分配,致使南北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在形式上是完全平等的,但在形式上的平等下面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两者无论是历史前提还是现实条件都是不平等的。其实,两者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关系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在剧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马太效应”愈益明显,结果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发达国家始终占据竞争的主动地位和垄断优势。相反,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被动地位,为应对竞争的压力,不得不作出各种调整,竞相提出优惠政策,放松限制,甚至接受各种苛刻条件。结果是或者发展

27、缓慢,或者步履蹒跚、进进退退甚至“边缘化”,或者有发展但付出了较大代价。国际金融市场的急剧扩大、金融创新工具的增多以及投资的自由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好处,但是也导致国际投机猖獗,蕴藏着破坏性、传染性很大的金融危机。在经济金融愈益全球化的条件下,某一国家、地区的危机都有可能引发全球性的动荡甚至危机。1994-1995年的美元危机,1994年底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5年2月巴林银行的倒闭,1997年7月以来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近些年日本金融形势严峻和日元持续贬值等,都是这种潜在危机的公开化和突出表现。这些危机显示出市场经济的弱点和脆弱性,全球市场经济只能使这些弱点更加突出和蔓延。全球化也

28、为西方垄断资产阶级推行其思想文化战略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高功率的广播、卫星电视覆盖整个地球及其外层空间,使世界大大缩小,强大的西方传媒借此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任何一个国家,影响、干扰甚至破坏有关国家的主权、政府的权威和政局的稳定。电子媒介已成为国际传媒舆论斗争的主导工具,使国际传媒舆论工具发生了根本变化,对传统的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官方传媒的宣传重点是集中攻击和歪曲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政体和政党制度。早在冷战时期,美国新闻署直属的美国之音就制定了一份宣传提纲,共八条:()宣传西方生活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是一种力图为统治世界而发动战争的侵略势力;()

29、宣传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极权主义”的社会,没有“人权”;()煽动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情绪和宗教狂热;()动摇听众对共产党的信任;()报道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困难,并把这些困难解释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不可避免和无法消除的;()宣讲改良主义,抵制马克思主义,宣讲社会主义必然向资本主义演变;()将资本主义与时代精神、自由民主相等同。冷战结束后,极力颠覆和演变社会主义制度仍然是西方传媒的首要任务。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对外宣传手段有变化,但宣传的内容仍然集中在鼓吹和传播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党化、人权人道化、民族自治化、社会多元化等方面。90年代以来,西方传媒更为突出地将经济宣传列为对外宣传的主要内容,如宣

30、传本国的经济利益高于其他国家的利益;维护以资本主义主要国家利益为基础的国际经济秩序;宣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政治制度、价值观念乃至腐朽的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笔者认为,对经济全球化问题不能仅限于作简单化、形式化、表面化的“两分法”分析,即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一方面看到其积极方面,这是主流;另一方面看到其消极方面,要引起注意和加以防范。其实,问题并不这样简单。经济全球化既然是发达资本主义主导下出现的,那末,从根本上说全球化是否意味着就是当代资本主义亦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或者如国际上某些舆论所认为的那样,意味着“全球

31、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换言之,看来是呈“中性”的全球化,是否是当代资本主义正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质的阶段?笔者倾向于认为,经济全球化趋势实质上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质阶段的综合结果和外在表现。经济全球化趋势将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扩展到全球范围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在全世界范围内重现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和痼疾。在不可能有“世界政府”加以干预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自发性不可避免地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金融风险和危机。西方一些有识之士也预感到了这一点。法国总理利昂尔若斯潘在新观察家周刊今年月份一期上发表文章说,资本主义从14世纪开始产生以来,尽管经

32、历了不同发展阶段,现在正向“全球化演变”,但它始终“保留了自己的致命弱点:一种为赚钱而赚钱的本性”。因而,自80年代以来它犯下了“那么多的冒失行为”:1982年和1994年的墨西哥,1997年以来的东南亚和日本,现在的俄罗斯。他认为,这些危机的教训之一就是,“资本主义仍然是不稳定的”。“如果说自1989年以来资本主义已经没有了它的对手和老竞争者,那它也并非因此就万事大吉了。资本主义的最坏的敌人可能就是资本主义本身。”他还援引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的话说,“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裂缝,这些裂缝孕育着地震。人们不知道地震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以怎样的方式爆发,然而却知道它总有一天会要爆发。”就是

33、说,“全球资本主义”意味着全球性危机不可避免,一旦爆发,其深重程度将是空前的,将是人类的一场空前劫难。对此,我们应作深入研究,在思想上有所准备。全球化问题不仅与资本主义相联系,而且与社会主义相联系。现在看来,在人类还没发现地球以外文明的情况下,地球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极限。全球资本主义发展到尽头,取代它的必将是全球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全球化为未来社会主义进一步准备了物质技术的、社会文化的条件。从全球资本主义到全球社会主义、全球共产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曲折的历史过程,但是,历史辩证法所昭示的这一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对此需要专门的缜密论证,而这远非拙文所能胜任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6(作者: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局长)(责任编辑:苑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