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共20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15658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共2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共2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共2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共20页).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篇一:公共管理学简答题公共管理学简答题1. 当代公共管理者应具备哪些职业能力?管理认知能力、管理诊断能力、管理决策能力、人际沟通能力。2. 简述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及特点。主要活动领域是:环境保护;扶贫救困;社会公益。具有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公益性等特点。3. 公共政策论证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政策信息、政策主张、立论理由、立论根据、驳论、可信度和可行性4. 政策规划要经历什么样的程序?确立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评估政策方案、择优政策方案5. 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

2、(2)政府组织与其它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5)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6)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6. 简述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及特点。主要活动领域是:环境保护;扶贫救困;社会公益。具有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公益性等特点。7.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有哪些?政策本身、政治因素、行政因素、沟通因素等。8.简述转型时期我国公共管理者

3、角色的转换。由以权力为中心转向以道德为核心;由以控制为目的转向以服务为宗旨;由一元治理模式转向多元治理模式。9.什么是新公共服务?新公共服务,是指“关于治理体系中公共行政官员角色的一系列思想,而且这种治理体系将公民置于中心位置”。新公共服务要改变“政府独自掌舵”的局面,认为政府是公民的政府,因而政府在为“国家”这条船掌舵的时候,必须听从公民的意见。在新公共服务中,公共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政府的作用是协调公民和其他群体之间的利益以创造共享的价值,新公共服务更加注重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更适应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模式。10.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和理由。

4、是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市场是存在缺陷的,存在着单纯依靠市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垄断的出现导致商品服务质量的降低,市场竞争产生的收入不公平,公共产品的提供、定价和收费问题等,这些需要政府的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市场经济中存在某些不符合完全竞争条件,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发挥配置资源作用的领域 ,如公共物品、外部性、自然垄断、信息失灵等;另一种情况是完全竞争市场运行本身的缺陷,如社会分配不公平、宏观经济不稳定等。11 公共政策执行要经历哪些环节?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和组织准备、政府实验、全面实施12.简述新公共管理运动及其致力于解决的主要内容。新公共管理运动以1979年英国首相撒

5、切尔上任为标志。被看作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的公共行政改革,是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型的开始。这场运动主要致力于解决如下问题: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的职能;尽可能实现社会自治,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改革政府内部管理体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篇二:公共管理学 作业三公共管理学 三1、简述公共管理和公共产品的内涵及特征。(20分)2、简述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20分)3、简述公共组织的含义与特征。(20分)4、论述公共组织变革的原因与内容。(40分) 1、公共管理的内涵: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

6、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4)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公共产品的内涵:公共产品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服务。 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点:(1)行使公共权力(2)管理公共事务(3)谋求公共利益(4)承担公共责任公共产品的特点有两点: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也成为消费上的非排斥性,是指一个人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无法排除其他人的消费,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有办法排斥。如国防、路灯。 还有一层含义,是指虽然有些产品在技术上

7、也可以排斥其他人的消费,但这样做事不经济的,或者是与公共的共同利益相违背的,因而是不允许的。非竞争性: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减少的产品。即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的都是整个公共产品。 2、简述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 答: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点:第一、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第二、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第三、强调政府应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及竞争机制,取消公共职务供给的垄断性。第四、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管理环节上的灵活性。3、简述公共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8、。答:公共组织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公共组织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母的的组织。狭义的公共组织是指政府。公共组织的特征:1.公共性:公共组织的特殊性在于其公共性,这种公共性集中体现在其组织目标和组织基本功能上,同时也会影响到组织的形成过程、组织的规划和组织的效率等方面。2.社会性:无论任何国家任何制度下的公共组织,都是产生于社会并具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3合法性:公共组织的任务、责任、权力是由宪法和法律赋予的。4服务性:公共组织的存在与活动,都是为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5.权威性:国家权力是一种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权力,其整体作用就是维护社会的长远利益

9、和根本利益,将矛盾和冲突控制在符合社会整体来利益的秩序范围内。政府和非政府性的公共组织,其权力都直接或间接地于国家权力。6.系统性: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的目的,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7.公开性:公开性是公共组织的管理原则,由此而体现出组织的特性 4、论述公共组织变革的原因与内容。 答:引起公共组织变革的原因有外部和内部原因,其中外部原因有:1.经济体制的转轨推动公共组织的变革;2.政治制度的更迭导致公共组织的变革;3.社会发展程度促进或制约公共组织的变革;4.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影响公共组织的变革。内部原因:1.公共组织所采用的技术体系对组织形态提出新的要求;2.公共组织成员对

10、利益关系的要求和伦理要求与组织模式的冲突;3.公共组织的政治局势的需要与现行组织模式的冲突。 公共组织变革的内容: a、公共组织职能的变革公共组织的职能是指公共组织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时期,所要承担的公共职责和在社会公共领域所发挥作用的总和。从总体上说公共组织的职能是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但就具体情况而言,某个特定公共组织的职能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环境条件下会有所不同。公共组织的职能是公共组织的机构设置、职位编制、管理方向、管理内容、管理范围、管理方式等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探讨公共组织的变革问题,首先应该探讨公共组织职能的变革。b、公共组织结构的变革公共组织结构是指公共组织内各种要素排列

11、组合的方式,其包括组织的纵向层级结构和横向的部门结构,以及整个公共组织内部的纵横结构。公共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公共组织系统正常运转的好坏和效率的高低,因此,根据环境的变化,对公共组织结构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公共组织结构的变革主要是指通过对公共组织机构进行调整,以改变公共组织系统内部的构成方式,进而提高公共组织适应性和效能的过程。公共组织结构变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合理调整控制幅度,即或者减少横向职能部门的数量,或者增加横向职能部门的数量;二是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形式,即公共组织中职权和职责范围的确定、直线部门与职能部门关系的确定等;三是合理调整权力结构,重点是对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12、进行合理配置。c、公共组织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的变革所谓公共组织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的变革是指公共组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公共信息系统即平台,配合公共组织职能及机构的变革,逐步实现公共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网络化,建立决策科学、信息透明、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公共管理体系的过程。篇三:福师大公共管理作业简述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1.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2.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3.强调政府应广泛应用的上映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及竞争机制,取消公共职务供给的垄断性。4.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

13、人事管理环节上的灵活性。简述政府失灵的表现与成因。一.政府失灵的原因(一)信息不完全 斯蒂格利茨认为,如同私人部门面临的信息不完全一样,公共部门制定和实施决策时也有信息不完全的问题。例如,政府难以确定把公共福利给于那些真正需要关怀或帮助的人。如果要把真正应该享受福利的人与不应该享受福利的人区分开来,其成本可能是很高的。在我国,还存在严重信息失真的问题,这方面主要指统计数据的掺假,由于考核地方官员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指标,这就鼓励了各地官员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以虚假信息来对付上级政府的考核,而中央往往根据这些层层上报的有严重水分的失真数据作出形势判断,并制订相应的政策,这种政策供给的无效率可想而知

14、。(二)政府官员的动机 政府官员是为自己的利益工作的,而政府政策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这就使得政府官员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设计符合公共利益的政策。政府官员是在一套既定的公务员规则下工作,这种规则往往不够灵活,它很难给好的官员相当于私人部门中做类似工作的人那种工资水平,或者很难给他们提供提升的机会,更为困难的是难以解雇能力低下的官员或将他们降职。因此,难以给政府官员提供有效的激励。(三)难以预期私人部门对政府计划的反应,从而使政府行为的后果具有不确定性 政府行动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政府官员的动机,而且取决于私人部门的反应。私人部门对政府行动的意外反应有时候使政府计划南辕北辙。例如,政府通过医疗计划向老年人

15、提供近乎免费的医疗保健,但是这项计划却导致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大量增加,由此导致政府在这方面的开支远远高于原先预期的水平。由于私人部门对政府计划的反应,与政府计划的不一致性,也是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的之一。(四)对政府行为的监督缺乏力度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行为的一大特点可以概括为权力市场化与政府行为企业化。各级政府官员现在都将自己手中的公共权力视为一种稀缺资源,将前来办事的公民视为“客户”,以各种手段迫使客户进行“权钱交换”。这方面的例证翻开报纸随处可见。而反贪机构的膨胀根本赶不上贪污腐败行为膨胀的速度,反贪污腐败的口号越响亮,贪污腐败的数额越来越大,卷入腐败丑闻的高官越来越多,这一点已从经济

16、犯罪案件的直线上升得到证明。还有监督机构不能完全行使独立的监督权,监督者有可能被被监督者操作或支配,使获得信息的渠道不畅通,难以对政府机构的运行了如指掌。二.政府失灵的表现(一)政府政策的低效率 政府政策的低效率,即公共决策失误,是指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或者政府干预虽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成本高昂。首先,政府制定所谓的公共政策并不一定代表社会公共利益,政府的思维方式和具体行为也并非完全理性、完全符合公共利益。如政府有关部门为维护本部门利益而出台的非公益性政策、地方保护主义等。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往往借社会公共利益之名行政府机构私利之实,从而导致政府失灵。其次,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

17、涉及面很广、错综复杂的过程,而正确的决策必须以充分可靠的信息为依据。但由于这种信息分散在无数的微观个体行为者之中,政府很难全面掌握,加之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加了政府对信息分析处理的难度,很容易导致政府决策的失误,出现政府失灵。此外,公共政策在执行上也存在着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任何好的政策在实施和执行过程中,都必须具有相应的前提和条件,主要包括必要的政策资源、正确的执行策略、合格的执行者、有效的沟通、正确的协调、适宜的环境、有效的监督等等,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方面或它们之间的配合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政策失效。另外,在政策实施和执行过程中,由于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的分离及两者利益上

18、的差异,易发生下级政府执行不力的情况,这必然导致政策失效。(二)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 首先,由于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的时候处于垄断地位,政府不但是公共物品的唯一提供者,而且政府中的各个部门也分别处于各类公共物品的垄断生产者地位,相互之间因为缺乏替代性而无竞争,这样政府各部门就缺乏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压力。其次,由于政府官员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没有产权约束,在行政时往往不太考虑成本,而且本部门的年度财政节余不能自留,降低成本不能给本部门带来直接的收益,因此政府各部门都有扩大开支预算的倾向。再次,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从事其他政府行为时,由于政府行为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差异以及公共物品价格的非敏感性,衡

19、量这些行为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比确定市场行为的成本收益更加困难,政府在很多情况下很难利用“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的原则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效率。最后,由于民众与政府机构的地位不平等和信息不对称及监督力量薄弱,使得全社会缺乏对政府机构和官员的有效监督,从而不能很好地促进政府提高效率。(三)政府的创租、寻租活动及官员腐败 租金是指某种资源由于产权垄断或经营垄断而产生的超额收入。寻租是指由于政府的无意创租、被动创租和主动创租可使经济中产生巨额租金,经济人通过各种政治的、经济的、合法的、非法的手段从政府官员那里获得某种垄断特权或者是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直接凭借其垄断特权而取得的非生产性利润的活动

20、。由于寻租排除竞争,造成经济上的特权,阻碍生产效率的提高,过度干预资源配置,可能使社会平均利润被少数生产者不公平地占有。同时寻租活动把本来可用于生产活动的资源浪费在无益于增加社会财富的活动上,实质上增加了全社会的非生产性支出,其存在直接带来了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及分配不公。更值得注意的是,寻租活动扭曲了政府行为,如果政府官员接受了来自企业的特殊利益,就会使政府行为出现不公正,出现官员滥用权力的腐败现象。(四)政府机构的内在效应及其规模的扩张 政府行为的内在效应是指政府机构及其官员在以追求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为借口的同时,力求实现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自身利益的现象。如同外部性被看成是市场缺陷及市场失灵的一

21、个重要原因一样,内在效应被认为是非市场缺陷以及政府失灵的一个基本原因。沃尔夫曾指出,市场缺陷理论的核心是外在性,而非市场缺陷理论的核心是内在性。内在效应使政府机构在非市场活动中不断扩大机构规模和提高运行成本,使其高于技术上的成本,导致较高的单位成本和比社会有效水平更低的非市场产出水平,这样就产生了非市场缺陷。政府部门这种追求私利的内在效应必然使社会资源低效配置,并极大地促进政府机构规模的扩张。虽然这种扩张表面上可能包含着政府要做得更好的愿望,但其结果却是事与愿违。政府也是由经济人组成的,无论是扩大官员自己的权限,还是提高待遇,都要通过扩大本部门的规模和提高预算来实现。为了本部门规模的最大化和预

22、算的最大化,官员总是设法从上级争取更多的拨款,政府开支因此而增加,其结果虽然有利于官员所属的部门,但公共福利却受到损失。既然内部性决定了政府机构的行为及运行,那么政府机构对“利润”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那些意志薄弱的行政部门和贪图享乐的政府官员,诱使其行为动机和行为准则可能会偏离服务的宗旨,以至于他们很可能无视国家和人们的利益,利令智昏,运用人们赋予的权利去贪婪的追逐“私人”利益。 论述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模式的构建。 1.“社会性公共服务支出为主体”的公共服务支出模式 从市场经济发展史来看,发达国家政府职能演变的规律是:政府职能从以经济性服务为主,逐步扩展到以社会性公共服务为主。 在长期的

23、趋势中,公共支出结构中经济性支出比重逐渐下降而社会性支出逐渐上升。2.“科教优先”的公共服务增长模式 我国要坚持“投资先于消费”的原则,优先发展科技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的公共服务。充分发展科技教育公共投入的前提下再依此考虑基本公共卫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纯消费性的公共服务。3.“广覆盖、低水平、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公共服务消费模式 第一,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底线,平等保障每一个人的生存权利 第二,实行就业优先战略,将促进就业、保障公平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首要原则 第三,要坚持“生存先于享受”的原则,优先保障人们的生存需要 第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改变城乡二元保障机制,使农民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第五,

24、要贯彻“自助先于公助”的原则,将社会保障与个人贡献挂钩4.“多中心治理”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为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不足,我国政府要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和各方面力量参与提供集体产品和公共产品的积极性,形成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与社会化格局,例如实行基层自治,由基层民众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等。 简述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1)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表现在:缩减政府规模降低公务处理成本提高政府信息资源的利用效。 (2)促进政府管理现代化,主要表现在:管理设备的现代化 管理手段、方式的现代化 管理人员的现代。 (3)改变行政组织结构,主要表现在,行政组织结构形态由金字塔型发展为扁平型 行政组织运行程序由暗

25、箱操作走向透明开放 行政组织运行由技能化转向智能。 (4)变革政府决策方式,主要表现在,防止决策信息失真 网络拓展了行政决策信息源,有利于改善决策者的有限理性 电子政务能强化行政决策执行的监督,降低决策执行变形的发生率 电子政务能收缩行政决策范。 (5)推动政府领导方式的转型,主要表现在,政府动力结构由控制型向参与型和自主型转变 以人为本的管理 重视行政文化建设 注重创新管。 (6)改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主要表现在,电子政务带来服务方式的变革 电子政务可以促进通信方式的创新 电子政务有利于带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政务可以促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创新。 (7)提升公务员的行政能力,主要表现在,延

26、伸与增强公务员的智力和体能 协助公务员建立合作开放的人际观念。 简述公共管理伦理的内容。 所谓公共管理伦理就是用于规范公共管理主体的行为,以保证公共管理事业的公正性,合理有效地实现公共目的的价值准则体系。实现公共目的是公共管理的根本任务,也是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责任之所在。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本身包含了一定的伦理基础和根据,所以它与伦理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诚如张康之先生指出的那样,“公共管理进一步把政府公共部门化,在模糊政府与其他公共部门的界限的同时,也突出了公共管理的公共特征,所以,新公共管理是悄悄地把价值问题放在了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了”。但是由于公共管理本身所固有的

27、特殊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在伦理方面必然有其特殊要求和内在的规定性它特有的公共示范性、公开透明性和明显的政治伦理意味,它对于建立整个公共社会的伦理秩序和社会公共伦理精神有着特殊的承诺 首先,公共管理伦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伦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生活主要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因此就有了公共领域的管理和私人领域的管理。所谓管理伦理,是指在管理活动形成的各种伦理关系以及协调处理这些关系的伦理道德原则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其本质在于将管理伦理的作用与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管理伦理这种管理活动的深层精神动力来推动管理合乎伦理地发展。从以上这一“管理伦理”的广义内涵来看,一般管理伦理所涉及到的包括

28、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管理实践活动(包含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中的伦理现象,远比公共管理伦理的范围来的广,甚至包含了公共管理伦理,公共管理伦理主要涉及公共领域中管理伦理现象,但一般管理伦理的相关知识对于公共管理伦理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借助于社会普遍伦理的一般原则和价值精神,公共管理伦理才获得其普遍的社会道义支撑和公共价值意义。狭义的管理伦理主要就是以企业管理中的管理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由于企业管理伦理学涉及的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在所有的管理伦理学中最为复杂、最具代表性,因此通常意义上的管理伦理学就是企业管理伦理学。 其次,公共管理伦理不等于公共伦理。公共管理伦理所针对的基本对象

29、是公共社会的管理行为,虽然它不可避免地涉及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但作为公共管理对象的公民、社会群体和公共场所的道德行为或伦理关系不是公共管理伦理所考虑的主要问题。也就是说,公共管理伦理的核心内容是作为公共社会之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公共管理部门之间的权力运行关系,作为公共管理之基本依据和方式的社会公共制度、公共决策等方面的道德伦理问题,简要地说,就是公共权力及其公共运用的道德伦理问题。与之相比,公共伦理则不仅要考虑公共管理的伦理问题,还要考虑公共社会的其他道德伦理问题,特别是要考虑作为公共管理对象的公民公德问题,其研究范围显然要大于公共管理伦理再则,公共管理伦理与个体伦理原则的不同那就更明显

30、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二者的主体不同。公共管理伦理的主体是公共管理系统和公共管理者,而个体伦理的主体则是个人。公共管理系统虽然是由人建立的,公共管理者也是人,但本身却是非人格化的,它代表的不是个人的意志动机,公共管理伦理的动机是有机整合不同人的动机,是“多种合力”的产物,它代表的是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伦理中所蕴涵的伦理观集中体现在“公共”一词中,它要求公共管理只能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增进全民福祉,推动社会发展为目的。在这里,“公共利益”是最为核心的概念,公共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过程。因此,公共管理必须是围绕着“公共利益”而建构和运行起来的。(2)二者的影响不同。公共管

31、理伦理与很多人,甚至是社会的所有成员发生关系,它的一举一动与整个社会所有人都关系甚大;而个体伦理是某一个人和其他人、与社会发生关系,一般实际受其行为影响的只是少数人。(3)二者的评价标准不同。公共管理伦理与个体伦理处在不同的领域,因此评价标准也不同。对公共管理伦理的评价,主要是看这一公共管理系统的实际功能和作用,看它实际指向什么基本价值,遵循什么正义原则,实际上在禁止什么,提倡什么,保护什么;而个体伦理的评价则主要看行为的动机与效果的善恶。论述我国新公共管理体制的构建。第一,建立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共存的公共管理格局。(1)公共管理虽然强调政府的特殊地位,但更应注重通过相应改革措施动员其他管理主

32、体的力量,以形成政府主导、各主体共同参与的格局。(2)要改变过去政府管理中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传统习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二,把竞争机制注入到公共服务领域。 把竞争机制注入到公共服务中,就是要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垄断,建立公私机构之间的竞争,使公共管理服务对象获得自由选择的机会,对公共服务提供者形成了压力,以此迫使公共管理机构降低服务成本,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第三,树立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公众满意原则。(1)公共管理机构的职能事满足社会和公众对公共管理的要求,社会和公众的意愿与要求是公共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2)一切以服务对象的满意为标准,“社会和公众的满意程度”是评价公共管理机构绩效的全面性、综合性和终极性的尺度。第四,提高政府质量,建立政府质量管理机制,推行政府社会服务承诺制度。 应建立政府绩效考评体系,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标准测评政府绩效,推行社会指标考核制。 第五,进行规制重建。 公共管理的规制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对公共组织进行制约、干预或管理,以约束和规范公共组织的行为,保证社会整体利益和协调发展。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