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职业特征 展现人物性格调研报告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炼职业特征 展现人物性格调研报告论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提炼职业特征 展现人物性格调研报告论文马利云一、学情调查(一)设计背景对于老师要求的“写人记事类”作文,同学反映:一般会写自己熟悉的亲人,所选对象选择余地很小,写得最多的是父母;所选题材陈旧,似乎每次所选的素材都雷同,缺乏新意,且自己无从挖掘;不能打动别人;都写得麻木了,不觉得还有什么内容值得书写。(二)设计思想当学生的写作遇到了实际障碍,教师该怎么办?“没什么可写”,关乎写作内容;“不能打动别人”则与写作方法、写作技巧有关。基于对学情的评估,教师应该以“让学生有材料可写”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以“让学生知道怎么写”、“知道抓住什么让读者明白”解决“怎么写”、“写到了什么程度”的问题。教师要把
2、教学的最终目的设置为“让学生能够写出来”,据此设计与之相关的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架起学(输入)和写(输出)之间的桥梁,开发出相应的写作程序性知识,力图解决学生写作中的障碍。本课例精选范文,并从中分析提取写作角度,以此解决“写作内容”问题。提供“写作构思卡”与“写作修改依据”,并突出“能使读者看得到特征性细节”这一写作要求,以此解决“怎样写”、“怎样写得更动人”的写作技巧问题。一方面教师利用范文,课堂生成学生写作需要的可操作的写作知识;另一方面,提供修改依据,当堂修改,关注动态过程,力争做到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具体运用解决写作中的实际障碍。(三)课前准备发放梁晓声忆父散文普通人,让学生课前通读该作品
3、。教师事先准备好“写作构思卡”。二、教学目标从提取“职业特征”的角度,描写自己熟悉的人三、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师:作家梁晓声的父亲原本是个优秀的建筑工人,退休后开始了他的演员生涯,准确说是在他74岁时开始了他的“群众演员的生涯”: 1984年至1986年,父亲栖居北京两年,曾在五六部电影和电视剧中当过群众演员。在北影院内,甚至范围缩小到我当年居住的十九号楼内,这是司空见惯的事。 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的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白。见了谁都对我说:“梁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父亲生前极爱惜他的胡子,兜里常揣着一柄木质小梳
4、。闲来无事,就梳理。记得有一次,我的儿子梁爽,天真发问:“爷爷,你睡觉的时候,胡子是在被窝里,还是在被窝外呀?”父亲一时答不上来。那天晚上,父亲竟至于因为他的胡子而几乎彻夜失眠。竟至于捅醒我的母亲,问自己一向睡觉的时候,胡子究竟是在被窝里还是在被窝外?无论他将胡子放在被窝里还是放在被窝外,总觉得不那么对劲父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在泥人常传奇剧组。导演是李文化。副导演先找了父亲。父亲说得征求我的意见。父亲大概将当群众演员这回事看得太重,以为便等于投身了艺术。所以希望我替他做主,判断他到底能不能胜任。父亲从来不做自己胜任不了之事。他一生不喜欢那种滥竽充数的人。我替父亲拒绝了。那时群众演员的酬金才2元
5、。我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酬金低,而是因为我不愿我的老父亲在摄影机前被人呼来挥去的。李文化亲自来找我说他这部影片的群众演员中,少了一位长胡子老头儿。“放心,我吩咐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他这么保证。无奈,我只好违心同意。从此,父亲便开始了他的“演员生涯”更准确地说,是“群众演员”生涯在他74岁的时候父亲演的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说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词了。不同的服装,使我的老父亲在镜头前成为老绅士、老乞丐、摆烟摊的或挑菜行卖的师:请大家细读节选的文字,合作完成下面表格。师:我们的课,就从“父亲”这部“长而总体银白的胡子”说起师:通过课前的调查
6、,老师发现同学们写作上的一个苦恼:觉得写人记事的文章,写来写去就是几个人,写来写去也就这么几件陈旧的事。大家看看这段文字,有什么新发现?它给你的写作以怎样的启示?生1:“父亲”的外貌,很有特点。生2:还有“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这个动作,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师:对!我们眼前似乎就出现了这位“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长须老者。但大家的发现仅止于此吗?这些文字中,外貌与动作,都与人物的什么职业建立了一种紧密联系?大家看这句话:“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的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作者点出了父亲的“群众演员生涯”,缘起父亲的大胡子,并用“毫无疑问”这个词语,做了强
7、化。师:这段文字,给我们提供写作的一个全新角度:大家可以抓住人物的职业来写人。(师板书加点字)师:我们再来赏析下面这段文字。(教师分发阅读材料,并请一位同学朗读文字)。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严肃。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进门去,先吃一惊: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以为先生还没有到而嘴里随便唱着、喊着、或笑着、骂着而推进门去的同学,吃惊更是不小。他们的唱声、喊声、笑声、骂声以门槛为界限而忽然消灭。接着是低着头,红着脸,去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偷偷地仰起头来看看,看见李先生的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露出在讲桌上,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
8、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显示和爱的表情。这副相貌,用“温而厉”三个字来描写,大概差不多了。讲桌上放着点名簿、讲义,以及他的教课笔记簿、粉笔。钢琴衣解开着,琴盖开着,谱表摆着,琴头上又放着一只时表,闪闪的金光直射到我们的眼中。黑板(是上下两块可以推动的)上早已清楚地写好本课内所应写的东西(两块都写好,上块盖着下块,用下块时把上块推开)。在这样布置的讲台上,李先生端坐着。坐到上课铃响出(后来我们知道他这脾气,上音乐课必早到。故上课铃响时,同学早已到齐),他站起身来,深深地一鞠躬,课就开始了。这样地上课,空气严肃得很。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一个人上音乐课
9、时吐痰在地板上,以为李先生不看见的,其实他都知道。但他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去。”于是这位某某同学只得站着。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某某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或者:“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吧”。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带着难为情的表情(我每次在教室外等着,亲自看到的)。又有一次下音乐课,最后出去的人无心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声音。他走了数十步之后,李先生走出门来,满面和气地叫他转来。等他到了,李先生又叫他进教室来。进了教室,李先生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向他和气地说:“下
10、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就对他一鞠躬,送他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了。(材料出自丰子恺先生为青年说弘一法师,有删节。)师:这段文字是丰子恺先生为纪念恩师李叔同而写。李先生是一位音乐老师。大家按照上文表格提到的几个要素,评议这段文字。师:围绕音乐老师的职业,作者写了哪些内容?生1:写了老师的外貌,“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露出在讲桌上,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显示和爱的表情”,让我感觉这位老师的威严。师:这可是一位“音乐”老师,从文中你能发现是在写一位“音乐教师”吗?生2:“讲桌上放着点名簿、讲义以及他的教课笔记簿、
11、粉笔。钢琴衣解开着,琴盖开着,谱表摆着,琴头上又放着一只时表,闪闪的金光直射到我们的眼中。”文中的钢琴、琴盖、谱表,这些物品和摆设可以看出那位老师是教音乐的。师:有没有写老师的言或行?生3:“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李先生端坐着。他站起身来,深深地一鞠躬,课就开始了。”从“端坐”“鞠躬”两个动作,看出李先生严肃、讲礼节。师:凡是反复出现的词句,一般是作者描写或者给予的感情需要强调的地方。大家看,“端坐”一词,在这段话中出现几次?生4:四次。师:这四次并不都是写李先生的。有两次是写老师的,两次写学生的。这就让我们读者感觉到老师的威仪。在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温而厉”的音乐老师的面目,这就是
12、能使“读者”看得到的特征性细节。大家看看,类似的细节,还有不少。生5:还有李先生的“轻而严肃的声音”“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生6:还有“鞠躬”。师:大家看,李先生“深深地一鞠躬”、“微微一鞠躬”、“一鞠躬”,不同情景之下,有不同程度的鞠躬。师:丰子恺先生写恩师与梁晓声写父亲,都着眼于对方的“职业”,都能抓住细节,显示人物的职业特征,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和作者对书写对象的特殊感情。今天的写作课任务,就是“从职业角度,写一位你熟悉的人”。(二)组织写作师:我们学习比较了以上两个写人片段,提取两文值得写作上借鉴的关键点。这不仅要作为你写作的构思依据,也将列为你写作
13、的修改依据。(教师出示PPT)1.要求:职业角度,突出职业特征2.写作:你是否把自己作为一名观察者?有没有符合这一职业的细节(动作、服饰、面容、场景、语言等)?有没有运用语言手段,使“读者”看得到特征性细节。检查你书写的人物性格,是否是从你书写的职业中形成的。师:请大家看着这张“写作构思卡”,选取最值得书写的人物。(师分发印制好的构思卡,教师示范,并组织学生填写构思卡。)师:大家可以“大声”地思考,可以念念有词。首先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人可以写?从中选定哪一位最值得书写?在你的脑海里,有哪些你熟悉的细节在复活?然后,思考如何呈现这些细节。写作构思卡教师组织学生完成写作构思卡,选定写作的人物并进
14、行写作。(三)修改作品教师组织学生,对照修改依据,分组点评作品,形成修改意见,并让同学当堂修改。师:我们先来看第一组朱达骞同学写的母亲?老师。请大家对照修改依据,做出恰当评价。我的母亲是位严厉的高中老师,她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已经二十多年了,而她对我的严厉教育也不知不觉持续了十六年了。母亲的严厉就像她性格的标志一样让我记忆犹新。在我只有五、六岁的时候,她就经常带我到她任教的学校。一是为了照顾我,二是为了让我被学校的气氛所感染从而喜欢读书。但那时的我总是待在她的办公室和其他的老师玩耍。她每次都会因为我总是不看书而教训我。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放学总是很早。但父亲工作忙没有空来接我,所以总是母亲抽空将我
15、接到她的学校让我在那里做作业。我很想跑出去玩,但她每次都是大声地教训我,让我做完作业才能离开。有的时候,母亲要上晚自修。父亲又不在家吃饭。她就会领我到她督班的教室的末位坐下,那些高中生看到可爱的我就会发笑,有些人会转过头来逗我,母亲总会大吼一声“安静!”,把我吓一大跳。母亲无时无刻的严厉使我非常无奈。生1:我看到的这位母亲是“严厉”的老师,写的细节,比如办公室,比如晚自修啊,这些是符合作为一位老师的职业特点的。师:“办公室”是属于教师职业的特定场景,“晚自修”是教师职业的特定活动。有没有细节最显著的“特征性”细节,让你如同看到了这位“严厉”的老师一般?生1:有,“晚自修时母亲的大喝一声,安静!
16、”。(全班笑)师: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这个片段,是符合写作要求的?生点头。师:第二组,顾翼城同学写外婆制作一种食品“裹”。外公家住在千岛湖。到那里大约要四个多小时的车程。每次到那里,迎接我的最大的有千岛湖特色的食品,就是一种叫“裹”的食品。“裹”看起来就像一个放大的饺子,但外面包的那一层是用玉米粉做成的,里面的馅,很丰富,豆腐、萝卜等,量很多。在千岛湖,我跟着外婆,看她做了一次“裹”。她用玉米粉做成了一个大约两个手掌那么大的饼。另外一边有一盆搅拌过的馅。外婆把馅放进去后夹好。外婆总是很认真地做,做出来的饼的厚度、大小几乎是相同的。里面的馅也很有规律地夹在饼里。最后,她就用筷子把“裹”放进去。
17、她拿出来的时候,总是那么地恰到好处,既没有让“裹”焦,又让它呈现出一种金黄色。那香味很快地就飘进了我的鼻中,闻起来说不出的好。上菜时,她把“裹”整齐地放在盆子里,不一会儿就被我们一抢而空。外婆就很高兴地再回去烧。师:“我跟着外婆,看她做了一次裹”,这个句子看出顾翼城同学是把自己置于观察者地位的。大家评议一下,这个作品符合写作要求吗?生1:“她就用筷子把裹放进去”这句,我看不懂,究竟放到哪里去?师:写作第一要务,是表达要“明白”。顾同学,你让你的“读者看不明白”,所以,此处一定需要修改了。顾同学(腼腆地笑):放到油里去。师:好。大家明白了。看起来,文中的外婆,是一位家庭妇女,以制作一种诱人的食品
18、来写一位家庭妇女,大家觉得符合写作要求吗?生3:可以的。师:有没有让我们看得见的细节?从中凸显外婆怎样的性格?生4:“既没有让“裹”焦,又让它呈现出一种金黄色”,看出制作水平很高。“不一会儿就被我们一抢而空”,看起来很受欢迎。但是,细节不够清晰,因为在“裹”的制作过程中,我看不到很有特征性的细节。师:看起来,细节不够突出,是吧?尤其是缺乏显示外婆性格的细节。顾同学,检查一下你的构思卡,要突出“能使读者看得到的细节”这一写作要求,看起来你还没有达到。顾同学当堂修改片段。外婆家住在千岛湖。我们湖州到那里大约要四个多小时的车程。每次到那里,迎接我的最大的有千岛湖特色的食品,就是一种叫“裹”的食品。外
19、婆做一切事都很认真。特别是在做我们爱吃的这种食品时,特别认真、细致。“裹”的外形,看起来就像一个放大的饺子,但外面包的那一层是用玉米粉做成的,里面的馅,很丰富,豆腐,萝卜等,量很足。在千岛湖,我跟着外婆,看她做了一次“裹”。她用玉米粉做成了一个大约两个手掌那么大的饼。另外一边有一盆搅拌过的烧熟的馅。外婆把馅放进去后小心夹好,再仔细检查一遍,以防止馅从里面漏出来。外婆总是很认真地做,做出来的饼的厚度、大小几乎是相同的。里面的馅也很有规律地夹在饼里。最后,她就用筷子一个个地把“裹”放进去油锅里去炸。外婆很小心地调节着煤气灶的火候,以防止火太旺,让“裹”外皮烤焦。油炸这种食品,并不很费时,但我觉得等
20、了很久很久,最后,终于,香味溢满整个厨房,我们好期待啊。当外婆终于把炸好的“裹”拿出来的时候,它们看起来每一个都是那么地恰到好处,既没有让“裹”焦,又让它呈现出一种金黄色。那香味很快地就钻进了我的鼻中,闻起来说不出的好。上菜时,她把“裹”整齐地放在盆子里,不一会儿就被我们一抢而空。外婆就很高兴地再回去烧。师:顾同学,你新增哪些细节表现外婆制作时的认真?为什么这样写?顾同学:我加了两句话“再仔细检查一遍,以防止馅从里面漏出来”“很小心地调节着煤气灶的火候”,来写外婆很认真的样子。师:的确如此,“检查一遍”,立足于制作过程;“小心调节煤气灶”,应该是掌握烹煮火候。这就是能让读者感受到的细节。大家认
21、为怎样?这样修改可以了吗?生5:老师,我认为“她就用筷子一个个地把裹放进去油锅里去炸”,这个细节,也可以写出外婆的小心、认真。师:是的,“一个一个放”,“用筷子夹住”放进去,这些都可以看出外婆制作的认真。师:我们再来研读第三组陈孙皓同学的作品。爷爷是农民出身。他年轻时做过很多事,像放电影啊什么的。他在退休后,在家中无聊,便出去在别的小区当保安。他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做事喜欢提早,不喜欢晚做,出门总会比预定的时间早。所以被他接班去休息的人往往比别人早一些。他对别人的时间要求也高,他总认为别人会与他一样,不会迟到,会提早。如果迟到,他就会有情绪波动。他已经60多岁了。我们都劝他不要干了。可他也
22、是牛脾气,一定不同意。他说帮人管理,减少偷窃的事发生,很好。果然,他的脾气与他的职业很像,如牛一样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生1:我有一个疑惑,文中写爷爷很“守时”,究竟是因为爷爷是农民而守时,还是因为他是电影播放师而守时?师:这里的确不明确。这就是“读者”的阅读体会。一定要重视这样的意见。重视还不够,是“珍视”。(板书:珍视。读者意见。)生2:我觉得这个片段,前面说“守时”,后面又说“坚持不懈”,但是又没有写爷爷怎样“坚持不懈”。师:缺乏事件或细节支撑,文章就会很空洞。这位同学的意见很中肯。生3:还有,文章一会说爷爷是农民,一会说播放电影,后来又说当保安,当然,这里的不同职业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但是
23、,作者没有重点写出其中的一种职业。师:从这位同学的发言中老师想到一个角度。可不可以这样写:无论爷爷当保安、当播放师还是当农民,爷爷固有一种特征守时。陈同学可以再思考一下,选定职业,确定修改方案,进行修改。陈孙皓同学的修改:爷爷是农民出身。长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农村里一年四季的作物都要按照特定的季节播种,所以爷爷很有时间观念。他年轻时除了农活之外,做过很多事,像放电影啊什么的。那时候,农村缺乏娱乐活动,全村人遇到看电影,像过节一样快乐。但是,爷爷总是很准时地播放影片,绝不出现随意更改播放时间的现象。爷爷说:定下来的规矩,怎么能随意更改?他在退休后,闲在家中无聊,便出去在别的小区当保安。
24、当保安的爷爷,也很守时。爷爷做事喜欢提早,不喜欢晚做,出门总会比预定的时间早。所以被他接班去休息的人往往比别人早一些。他对别人的时间要求也高,他总认为别人会与他一样,不会迟到,会提早。如果迟到,他就会有情绪波动。他已经60多岁了。我们都劝他不要干了。可他也是牛脾气,一定不同意。他说帮人管理,减少偷窃的事发生,很好。果然,他的脾气与他的职业很像,如牛一样的,忠实的,固守的。因为爷爷的忠实,因为爷爷的恪守时间观念,从来不会出现空岗的现象,他护卫的小区,偷盗之事,很少发生。师:今天,我们尝试从职业角度,写你熟悉的人。从这作品来看,我们的写作课,取得了预定的效果。我们集中评议修改以上三篇作品。其余作品,在小组里互相修改评议。这节课就到这里,而我们的写作探索之旅还会继续。再见!(马利云 浙江省湖州市第五中学 3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