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资料.pdf

上传人:X** 文档编号:55885751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资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资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学法期末复习资料.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对外汉语教学法复习要点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法总论 1.涵义: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育基本原则的方法。2.理论支柱:(一)语言学原理:语言学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法的主要理论支柱。(二)心理学原理(三)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主要是对教育的心理学方面进行科学研究,为教育提供心理基础。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法流派(一)语法翻译法: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也称为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主要通过翻译手段,最终主要培养了第二语言的读写能力。1.代表人物:奥伦

2、多夫 2.理论基础:机械主义语言学 3.教学原则和特点:(1)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2)语言材料的内容以能否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3)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学。(4)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二)直接法:1.定义:是以目的语为教学语言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2.理论基础:语言学观点: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是靠感觉和记忆而不是思维。心理学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方式和动物一样,是刺激与反应直接连结,否认意识在其中的作用。3.基本原则:(1)直接联系:目的语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直接联系,排斥母语和翻译;(2)以口语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 (3)模仿为主,重复练习 云路鹏程

3、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 (4)句本位原则:以句子为基本的教学单位,整句学、整句用,而不是从单音、单词开始。(5)用归纳法教语法:先感知,再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主动形成习惯。(6)以当代通用语言为教材:学习生动的、活的语言 (三)听说法:1.含义: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反复进行口头操练,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的一种外语教学法。2.代表人物:拉多、弗里斯。3.理论基础(1)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语言学(2)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 4.基本原则:(1)听说领先。(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4、(3)以句型为中心。(4)排斥或限制母语。(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6)及时纠错,培养正确语言习惯。(四)认知法:1.含义:按照认知规律,调动学习者的智力潜能,努力去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则,创造性地活用语言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又叫认知符号学习理论。2.理论基础:转换生成语言学、认知心理学。3.基本原则:(1)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学为主 (2)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演绎法 (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4)利用母语 (5)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反对有错必纠 (6)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五)功能法: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

5、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1.含义: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又称意念法。2.理论基础:(1)语言学基础:社会语言学。更注重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 (2)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需要分析”选择应学习的语言功能和语言形式。3.基本原则:(1)以单元学分体系组织语言教学 (2)以功能意念为纲,考虑交际要素:根据教学需要选取真实而实用的语言材料。(3)教学过程交际化:创造接近真实交际的语言环境,教学方法多样化,多是实用的交际活动。(4)基本目的语和专业目的语兼顾。(六)交际法 *教学法流派按语言教学特征分为哪四大派

6、*(1)强调自觉掌握的认知派,如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和认知法等;(2)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如直接法、情景法、听说法、视听法等;(3)强调情感因素的人本派,如团体语言学习法、暗示法、默读法等;(4)强调交际运用的功能派,如交际法等 第三章 课堂教学的过程与原则 1.课堂教学涵义: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习者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一种认知活动过程。2.地位: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语言教师的根本任务。3.课堂教学基本要素:教学单位、教学环节、教学步骤和教学行为。4.教学环节(5 个):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解新课(导入新课讲解新知操练新知),巩固新课,布置作业。5

7、.教学的一般过程包括:分析阶段、实施阶段、反馈阶段。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其中教学过程中的实施阶段包括以下内容:(1)设计有效的教学技术;(2)适应个别差异和民族差异的教学;(3)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4)教学方案的实施*设计有效的教学技术: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技术要从课程类型、课文内容、教学目标三个方面出发,从方法、教具、活动三方面来设计。6.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1)精讲多练原则(2)讲练结合原则(3)突出语言教学特点的原则(4)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问: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 答:要以学习者为

8、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具体体现在:想方设法调动学习者的感觉器官,使之最大限度的接受和加工心的语言信息;顾及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各种练习形式再现心的语言信息,使之消化、巩固,输入长时记忆;刺激和激励学习者应用心的语言知识,积极的进行匹配和提取,及时转化为技能、技巧。学习者还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问: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做到突出语言教学特点的原则 答:所谓突出语言教学的原则,体现在四个方面: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听说和读写的关系极为密切,听读是语言信息的输入,说写是语言信息的输出,相互练习,相互作用,汉语水平和技能就能共同得到提高。由中介语向目的语靠近。教师应该鼓励学习者,

9、积极引导他们向正确的语言方向迈步。结构、功能、文化的结合。语言学习是离不开语法结构的,因为这是产生句子程序的基础;它也离不开功能表达,因为它是建构话语的条件;它也离不开文化,因为述说的话语必然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习惯、文化背景和文化内容。强化学习环境。语言学习活动依赖于环境,并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而目的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环境,对学习语言的作用尤为明显。第四章 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对象(一)课堂教学的内容教材的选择和处理 1.涵义: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2.教学大纲的作用:对教材

10、编写、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和评估具有指导作用。3.教材选择的原则: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趣味性。*按照语言结构的难易程度来编排教学内容及其顺序,同时又考虑到结构所表达的功能,这类教材属于结构功能型的教材。4.教材选择的依据:(1)学习者特点 (2)课程体系和实际教学环境 (3)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倾向 5.教材的选择(原则):(1)学习者的基本条件和特点:有无汉字背景、有无学习外语的经验、有无接触过汉语、长期还是短期、学习者的汉语水平。(2)课型与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零起点一般先上综合课(3)选择适合班级学习者实际需求的教材:系列性教材,从零起点一直到中级或高级;阶段性的,针对不同阶段辨析 6.

11、教材内容调整的方式:(1)强化和淡化 (2)删减和补充 (3)修改和替换 (4)改变呈现方式和顺序 7.教材处理:P58 调整和增减教材内容(1)调整教材内容的前后次序:各课同步的需要,急用先学的需要。(2)增减教学内容:词语增减、语言点增减、课文增减、练习增减。(防止教材跟学习者的实际脱节以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二)课堂教学的对象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1、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习者的一般分类:国别、年龄、身份、文化程度。2、认知风格的差异:(1)*场依存性(偏重于形象思维,学习上要求教师组织结构严密、提供条理清晰地讲授提纲,进行

12、系统明确的讲解。)*场独立性(逻辑倾向较突出,学习上不很关注教学结构的严密性,自己能独立队教学材料进行整理和结构化。)(2)*沉思型(善于思考,致学细致,对问题多做权衡和评判,成绩优良。)*冲动型(急于求成,治学粗枝大叶,对问题很少思考和评价,学习成绩差。)(3)*容忍倾向(能包容不熟悉的、甚至有些矛盾的内容,对于现阶段难以理解或接受的语言材料也能容纳。)*排他倾向(其母语结构根深蒂固,新的语言男人很难迅速为母语所同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被接受。)3、学习的情感因素:*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是动机、态度和性格。*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者学习并达到掌握第二语言目的的一种强烈愿望,包括目的、要

13、达到目的的愿望、对学习的态度和努力行动的四个方面。第五章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课堂教学的准备:(一)对学习材料的分解:(P74)1.学习材料的结构。2.学习材料的重点(*)3.学习材料的难点(*)二、教案构成要素(P77)(1)课文的教学目的和要求(2)课时的分配及分课时教学目的、要求(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4)课堂运用的教学方法(归纳、演绎、串讲、讲练、练讲、听说等)(5)复习旧课(提问、检查等)(6)导入新课(以旧引新、文化背景介绍等)(7)讲解新课(朗读词语解释分段难句解释提问和问答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语

14、法点的讲授、操练和小结解释有关的文化内容)(8)巩固新课(课堂练习、复述或小结)(9)布置作业 三、课堂内容的导入、展开、转换和结束:【区分】教师备课是对教材内容如何落实到学习者的思索和考虑;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拟定的具体执教计划。教案撰写是把头脑里酝酿的东西行之于书面;组织教学是把业已确定的教案付诸实施。选择最佳教学方案是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1.导入:文化导入的意义包括理解课文、理解思维、了解民俗三方面 文化导入的原则是什么 1.文化导入必须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2.摆正主次位置;3.文化导入应该是有机的而不是外加的;4.文化导入的内容比较丰富,不宜过分集中,可以分散进行。2.教学

15、内容的展开和转换的具体做法是:(1)理解类的材料,一般通过提问、回答、复述等方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层次地学习理解课文内容。(2)记忆类的材料,一般通过讲练、练讲、边讲边练等教学模式消化并巩固学习内容。(3)应用类的材料,一般通过练习和应用的方式化知识为能力 3.教学内容的结束形式有哪些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1)小结形式:小结和强调所学知识和内容(2)思考形式:提出或留下问题启发思考和回忆(3)归纳形式:概括全篇课文中心意思(4)复述形式:复述课文的内容或情节(5)朗读形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6)讨论形式:

16、联系社会和本国展开讨论 4.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如何纠错 总说要区分对待:(1)大错必究,大错指不合乎汉语语法规则(2)小错适当提醒,小错指用词不当。(3)一时失误,可让学习者自行修正。第六章 阅读课型的教学实施【区分】阅读课分为精读课和泛读课。精读课侧重提高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知识的传授和接收;泛读课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的提高。(一)精读课:1.涵义:我国传统的汉语“精读课”是属于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综合性类型的课程。*言语技能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构成的。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口头交际,读、写用于书面交际。*“听、说、读、写”既是课堂语言教学

17、的手段,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之一。*听说读写四种课程,读最具综合性,其他三项偏重于一种应用技能的训练。*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说、写的能力。*把汉语课分为会话课、阅读课、听力课,是根据语言技能来划分的。2.教学内容: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1)语音教学:它是汉语学习的入门课程,一般附在精读课的初始阶段。(2)词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重要的选词标准是常用的,构词能力强的词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基本有下列几种:1.直观法 2.定义法 3.关联法 4.联想法 5.对比法 6.比较法 (

18、3)语法教学:图示法:是利用表格、示意图、符号等辅助手段来教学语法的一种方法。直观法:是以图片实物、表情体态或影视录像来解 释词语的方法。关联法:是置对象于相应的事物中,通过归纳、概括,从而认识新事物的方法。对比法;归纳法;演绎法。(4)篇章教学:目的就是要对学习者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和生词、语法点的传授、消化和巩固。3.教学方法:提示法:就课文的情节和内容的线索提示学习者思考或讨论的一种提问方式。连环问:预先设计好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的问随着这些问题的一一解答和揭晓,新知识和新内容面目就越加分明。随机法:随着教学的开展,教师觉得某个问题有提出来的必要临时发问的方法。讨论:一种集体互

19、动,急问、听、说、思于一体的教学方式,有分析性讨论、归纳性讨论等。(二)泛读课 1.泛读的本质特点:快速浏览、猜测和跳跃。2.泛读课教学的原则:(1)材料的合适性。控制篇幅长短 *处于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泛读水平较低,篇幅不宜过长,以300 字为度。*处于高年级已有相当基础,以 800-1500 字为度。控制内容深浅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控制新词语和新句式的数量 (2)时间的限定性。(3)教学的节奏性。泛读一二篇后,要有点间歇开展别的教学活动,然后再进行泛读 3.问题设计的技巧:(1)以选择单项答案为主,不采取选择多项答案的形

20、式。(2)选择单项答案的被选项至少要有 3-4 个,这些答案互相之间应该不能是包含的。(3)答案最好是跟语料上的语句有关系的。(4)提出问题的时间。泛读提问有读前提问和读后提问两种。第七章 口语课型的教学实施 一、理论基础:话语产生包括:话语计划、话语建构、话语计划的执行三个阶段。二、教学要点:*口语教学的内容和重心应放在话语对子的搭配和叙述性话语的插入上。*会话表述的三种话语:功能性话语、承接性话语、叙述性话语。1.承接性话语:如“行、可不、可不是、真是的、是啊”。2.功能性话语:说话人传递自己话语行为的期望和意图的话语。3.介绍性扩展:围绕某个话题进行顺序或重点介绍诸种情况以加深听话人印象

21、的一种话语方式。4.列举性扩展:是列出某种实物或事例以展开话题的一种说法方式。5.转换性结束:是结束老话题而开启新话题的一种话语方式。6.谈效果结束:是在谈论或推行某种措施或方法最后以效果作结的一种话语方式。第八章 听力课型的教学实施 一、作用:听力是学习者吸收知识、保证成功的重要因素。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二、听力技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1.多听;2.听练结合;3.重点突出的阶段训练 4.控制课堂节奏和容量 三、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 1.客观上的因素有听力材料、声音条件和任务特征;2.主观上有学习者其他感官与听觉的关系、学习者的动机、

22、态度、心理焦虑和反应快捷程度。第九章 写作课型的教学实施 写作教学的步骤:A.阅读范文 B.布置作业 C.批改 D.评讲 写作教学的要点和重点是什么见附件二。(一)写作要点 1.明确写作教学的目的任务(1)提高语篇的写作能力;(2)提高翻译和用目的语思维的能里;(3)扩大和充实目的语文化知识 2.遵循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1)循序渐进与急用先学结合;(2)群体性与个体性结合;1)要顾及大多数;2)要明确写作要求;3)要组织阅读和讨论;4)在班级里进行评讲。(3)习作性与交际性结合;(4)容错度与规范化结合。(二)教学重点 1.遣词造句 2.思维和句式 3.句群、语段的连贯和衔接(1)句群的连贯和

23、衔接(2)语段的连贯和衔接 4.各种文体的习作 5.写作的借鉴与监控(1)写作的借鉴。借鉴是提高和加快写作进程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化为学习者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因而借鉴可有移用、模仿和活用三个台阶。a.移用是学习写作最初级的方法,它主要是按照有关范文的语句和格式。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b.模仿比移用提高一步,它不是照搬范围的语句和格式,而是参照和学习范文的写法。c.活用是综合学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进行创造性作文。(2)写作的监控,除了语言上要选准词语、造对句子、明确句子之间的句群之间的关系外,还要重视文体方面谋篇布局的监控。

24、a.文体监控,是指学习者严格按照问题特点来写作,避免把说理文写成记叙文,把记叙文写成说明文;b.构思监控,是指学习者善于按照生活图式或逻辑思维来构思和安排文章的结构,避免在习作中产生不合情理货道理含混的状况;c.剪裁监控,是指学习者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意义或主题,对材料进行删减或充实,力求做到详略有据,前后有序,避免内容的重复和杂乱;d.衔接过渡监控,是指学习者善于按照文章的内容进行语句的关联和段落的过渡呼应,避免出现段落之间前后矛盾错杂的情况;e.篇幅监控,是指学习者根据作文的篇幅长短来决定文章的规模和内容的取舍,避免内容和形式上的失调。第十章 语言测试 1.测试作用:测试是对教育进行评估的一

25、种手段,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2.日常教学的测评要注意以下几点:目的、时间、形式、项目 3.测试分类:(1)成绩测试: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2)水平测试:如 HSK 考试。(3)主观性试题:从评分角度来看,如作文。4.区分度:指的是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5.教学评估:是对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进行的评价。评估分两种:一种是教学过程中的评估;一种是总体性评估。6.: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门测试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考试,由基础、初中等、高等三个平行的考试组成,(初中等)考试内容分为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综合填空四部分,主要形式是多选题

26、,设计依据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考试大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第十一章 词汇教学(一)词汇教学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 2.阶段性原则 3.交际性原则 4.文化性原则(二)生词展示的方法:(1)领读 (2)认读 (3)猜词 (4)听写 (5)填空(三)词语释义的方法:1、实物法 2、演示法 3、场景法 4、对译法 5、翻译法 6、定义解释法 7、同义、反义解释法 8、列举解释法 9、扩展法 10、类推法 11、诱导法(四)词语的练习与巩固:1.记忆练习 2.辨别练习 3.理解练习 4.表达练习 第十二章 语法教学(一

27、)描写语法与教学语法 描写语法了解通则,即明理;教学语法学会技能,即致用。关系:理论语法是教学语法的来源和依据;教学语法可以不依附于任何一种理论语法,只是从理论语法中找到有利于解决教学中具体问题的理论依据、方法与途径。(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界定:来自理论语法研究,主要侧重对语言现象的描写和对规律、用法的说明,以方便于教学,具有规范性,是一种学校语法。(三)语法教学的原则:1.实践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简化原则 4.对比原则 5.偏误分析原则 6.阶段性原则 7.句法、语义、语用相结合的原则(四)语法教学的方法:1、图示法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人人好公,则

28、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2、演绎法 重要概念:正面同化、反面同化、类比同化 3、归纳法 典型例句归纳、非典型例句归纳、扩展式归纳 4、对比法 外部对比、内部对比 5、归类法 结构归类、功能归类 一.选 择 填空 1对外汉语教学法性质: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2教学法的理论支柱:A.语言学原理(机械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B.心理学原理 C.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原理 3无汉字背景的学习者任职汉语的特点和教学:A.听说比读写容易 B.书写和识记汉字难 C.利用母语识记汉语词语 D.句式的掌握和应用以简单为主 4语法翻译法的代表人物:德国语言

29、学家奥伦多夫 5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单位、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行为 6讲练新内容:A.导入新课 B.讲解新知 C.操练新知 7对外汉语教学的一般过程:A.分析阶段 B.实施阶段 C.反馈阶段 8突出语言教学特点的原则:A.听说读写全面发展。B.由中介语向目的语靠近 C.结构、功能文化的结合 D.强化学习环境 9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习者的一般分类:A.国别。B.年龄。C.身份。D.文化程度 10.文化导入的意义:A.理解课文。B.理解思维。C.了解民俗 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11.跨文化

30、意识培养的方法:课堂与课外结合 知识与应用结合 12.阅读课型分精读课和泛读课,两者的区别是:精度课侧重于知识,即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接收;泛读课侧重于能力,即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的提高 13.词汇教学:母语词汇习得和外语词汇习得的特点,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 长期与速成 概念与词语的对应和两个第二信号系统之间的转换 词汇教学的方法,直观法 定义法 关联法 联想法 对比法 比较法 词语的练习 14口语课有 独白和会话 两类。15会话表述的三种话语:A.功能性话语 B.承接性话语 C.叙述性话语 16话题是口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实话语的核心内容。它是由:话语提出、话语扩展、话语结束 三个要素组合而

31、成 17列举性扩展就是 列出集中事物或事例以展示话题的一种说话方式。例如罗列时令水果的品种、数量和价格来展示水果丰盛这个话题。18话题结束的方式:A.下结论结束 B.溯原因结束 C.谈效果结束 D.转换性结束 19会话教学中可利用的语境主要有:材料语境和即时语境 20听力课程的形式有:回听、视听、默听。比较起来,默听最难,但它是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最终目的 21听力课的整个教学进程可以分三段: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总结 22写作教学的步骤:A.阅读范文 B.布置作业 C.批改 D.评讲 23从试题的题型角度分类:测试可分为 A.分立式测试 B.综合性测试 24从考试成绩判别的标准角度分类:测试

32、可分为 A.标准参考型测试 B.常模参考型测试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顾炎武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25对外汉语教学测试的基本步骤为:A.确定测试的目的要求 B.确定测试范围和内容 C.试卷设计 D.测试的实施 E.评分与评估 26教学单位指教学活动相对集中的某个教学时段,它分为:教学课时、教学单位、教学阶段 27教学要点:1)教学内容及其应用 2)话题的展示、扩展与结束 3)适应交际语境 28承接性话语是说话人依据对方的话题作出原则性反应的话语,意在初步表个态,把对方的话题接过来,然后述说自己的想法。二简 答 1简述学习者有无

33、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 学习者无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1.听说比读写容易 2.书写和识记汉字难 3.利用母语识记汉语词语 4.句式的掌握和应用以简单为主 学习者有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1.阅读比听说进展快 2.利用汉字来识记和积累词语 3.受本国汉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干扰 2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五个教学环节 1.组织教学 2.复习检查 3.讲练新内容 4.巩固新内容 5.布置课外作业 3语法教学的方法 1.图示法 2.归纳法 3.演绎法 4.对比法 5.归类法 4词汇教学的方法 1.直观法 2.定义法 3.关联法 4.联想法 5.对比法 6.比较法 5泛读课教学的原则 1.材料的合适性。1 控制篇幅长短

34、 2 控制内容深浅 3 控制新词语和新句式的数量 2.时间的限定性。500800 的短文,要求 5 分钟左右,8001500 要求 1012 分钟,具体时间斟酌材料内容的深浅和新语句的难度而定 3.教学的节奏性。泛读一二篇后,要有点间歇开展别的教学活动,然后再进行泛读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6如何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1.基本的语音听辨能力 2.注意细节的能力 3.联想的能力 4.概括归纳的能力 5.推理判断的能力 7文化导入的原则 1.文化导入必须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 3.文化导入应该是有机的,而不是外加的 2.摆正主次位置

35、4.文化导入的内容比较丰富,不宜过分集中,可以分散进行 8课堂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 1.提问法 2.对话法 3.讲练法 4.练讲法 5.归纳法 6.演绎法 7.交际法 8.对比法 9话语产生的三个阶段 1.话语计划 2.话语建构 3.话语计划的执行 10影响听力理解的音素 1.听力材料 2.听力的声音条件 3.任务特征 4.主观因素 5.学习者的听觉与其他感官的协同作用 11教学内容展开与转换的具体做法 1.理解类的材料,一般通过提问、回答、复述等方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有层次地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2.记忆类的材料,一般通过讲练、练讲、边讲边练等教学模式消化并巩固学习内容 3.应用类的材料,一般通过练习和应用的方式化知识为能力 12听力技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1.多听 2.听练结合 3.重点突出的阶段训练 4.控制课堂节奏和容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