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公司定价策略【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锰公司定价策略【参考】.docx(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锰公司定价策略锰公司定价策略xxx有限公司目录一、 项目基本情况3二、 企业对竞争者变价的反应5三、 中国企业的价格战8四、 地区定价策略11五、 折扣定价策略14六、 市场营销管理及其哲学观念16七、 以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整体利益为中心的观念20八、 市场导向战略规划22九、 市场导向组织创新23十、 宏观与微观市场营销学27十一、 微观市场营销学的逻辑结构28十二、 产业环境分析29十三、 动力电池产业链覆盖从上游资源到下游装机企业30十四、 必要性分析33十五、 法人治理结构33十六、 人力资源配置46劳动定员一览表46十七、 项目风险分析48十八、 项目风险对策50一、 项目基本情
2、况(一)项目投资人xxx有限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三)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36.00亩。(四)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五)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4624.1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1109.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97%;建设期利息126.7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7%;流动资金3387.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17%。(六)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4624.18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
3、金)9451.63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5172.55万元。(七)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307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24142.20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4803.00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4.80%。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30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0580.31万元(产值)。(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24000.00约36.00亩1.1总建筑面积43174.04容积率1.801.2基底面积1512
4、0.00建筑系数63.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91.102总投资万元14624.182.1建设投资万元11109.672.1.1工程费用万元9573.76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246.472.1.3预备费万元289.442.2建设期利息万元126.732.3流动资金万元3387.783资金筹措万元14624.183.1自筹资金万元9451.633.2银行贷款万元5172.554营业收入万元307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24142.206利润总额万元6404.007净利润万元4803.008所得税万元1601.009增值税万元1281.7010税金及附加万元153.
5、8011纳税总额万元3036.5012工业增加值万元10041.6313盈亏平衡点万元10580.31产值14回收期年5.30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24.80%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8460.06所得税后二、 企业对竞争者变价的反应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常会面临竞争者变价的挑战。如何对竞争者的变价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是企业定价策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不同市场环境下的企业反应在同质产品市场上,如果竞争者降价,企业必须随之降价,否则顾客就会转而购买竞争者的产品。如果某一个企业提价,且提价对整个行业有利,其他企业也会随之提价;但是如果有企业不跟随提价,那么最先发动提价的企业
6、和其他企业就有可能不得不取消提价。在异质产品市场上,企业对竞争者变价的反应有更多选择余地。因为在这种市场上,顾客选择卖主不仅考虑价格因素,而且考虑质量、服务、性能、外观、可靠性等,因而对于较小的价格差异可能并不在意。面对竞争者的变价,企业必须认真研究以下问题:(1)为什么竞争者要变价?(2)竞争者是暂时变价,还是打算永久变价?(3)对竞争者的变价行为置之不理,对本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会有何影响?(4)其他企业是否也会做出反应?(5)竞争者和其他企业对本企业的每个可能的反应,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二)市场主导者的反应在市场上,居于主导地位的企业经常遇到一些较小企业的进攻。这些企业的产品可与市场
7、主导者的相婉美,往往通过进攻性的降价争夺主导者的市场阵地。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主导者有以下策略可供选择:(1)维持价格不变。因为市场主导者认为,如果降价,会减少利润和收入;维持价格不变,尽管对市场占有率有一定影响,以后还能恢复市场阵地。当然,维持价格不变的同时要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促销沟通等,运用非价格手段反击竞争者。许多企业的实践证明,这种策略比简单的降价和低利经营合算。(2)降价。市场主导者采取这种策略是因为:降价可使销售量和产量增加,从而使成本费用下降;市场对价格敏感,不降价会使市场占有率下降太多;市场占有率下降以后就很难恢复。但是,降价以后企业仍应尽力保持质量和服务水平。(3
8、)提价。提价的同时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或推出新品牌,以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三)企业应变需要考虑的因素受到竞争对手进攻的企业必须考虑:(1)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以及在企业产品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程度。(2)竞争者的意图和资源。(3)市场对价格和价值的敏感性。(4)成本费用随销量和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面对竞争者的变价,企业不可能花很多时间分析应采取的对策。事实上,竞争者很可能花了大量时间准备变价,本企业必须在几天甚至数小时内明确、果断做出反应。缩短价格反应决策时间的唯一途径,是预料竞争者可能的价格变动,并事先准备适当对策。三、 中国企业的价格战价格战是企业的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是指一段时
9、间内,某行业大量企业以集中的大幅度降低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并导致该行业一批企业利润下滑、生存困难甚至破产倒闭的竞争态势。价格战的根源在于产品供过于求、同类产品过剩,各个企业之间产品雷同,外观、造型、质量与性能没有大的区别,同质化现象严重,售后服务不到位等。在实践中,企业采用竞争性的降价而发起或参与价格战,多半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价格竞争能力;有些企业有时则是为了盘活资金以用于开发新产品而处理积压产品;有些则是为了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还有一些是生产能力过剩需要扩大销售,而通过其他营销策略扩大销售的余地很小。另外一些企业则是由于同类产品发起了价格战,为了巩固已有市场而不得不被动卷入到价格战中
10、。(一)价格战的形式价格战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其战略目标相对单一,就是通过价格上的短兵相接,以达到企业战略部署的真正实现。价格战有以下形式:1、进攻型价格战这是企业主动采取的一种市场攻击行为,其表现为快速占领市场,尽可能地抢占对手的市场份额,打击面大,一般较为主动。进攻型价格战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往往都是出于战略考虑,比如为迎合整个行业竞争需要,或企业自身为实现快速增长、达到规模效应,从而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2、狙击型价格战企业在细分市场上瞄准目标,有效打击竞争者,瓜分对手的市场份额。通常针对性较强,打击面较窄,专注有力。狙击型价格战是企业采取的介于进攻型与防御型之间的一种行为,是企业为了更好地进
11、行市场细分而采取的一种“突击”行动。3、防御型价格战一般是企业迫不得已采取的一种市场行为。当领地有“强敌”入侵,为保全市场,往往采取这种防御型价格战。防御型价格战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参与价格战的产品要有侧重点,针对竞争品的主要规格,选取相应产品参与价格战,不可全线参与;第二,参战产品尽量采用新产品,因为价格战过后,这种“炮灰”产品往往不再具有保留价值;第三,防御与进攻完美结合,于防御中体现进攻,乘机扩大市场份额,“一箭多雕”。(二)价格战的效果不可否认,价格战的出现有它的积极意义。有关专家总结了七大作用:(1)价格战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2)价格战可迅速促进市场扩
12、容,提高社会购买力和扩大内需。(3)价格战可淘汰一批劣质产品生产商及谋求短期利益者,制止重复投资,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整合与利用。(4)价格战可使消费者直接得益,用更少的代价尽享现代化的生活品质。(5)价格战可以提升民族品牌搏击海外市场的竞争力。(6)价格战加快产品创新与营销实践的升级。(7)价格战促使中国企业优化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素质。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价格战会带来意料不到的代价付出:(1)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尝到价格战的甜头后,那些对品质要求不太高或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就会选择价格最低的产品,而不再考虑企业的品牌。消费者还会采取观望态度,等待下一次厂家、商家的价格比拼。这意味着企业不降价就无法
13、推动自己的销售。这一点以消费者在超市购买特价商品的行为表现得最为明显。(2)在价格战第一回合落败的竞争对手,极可能选择再压低自己价格,力争在第二回合中扳回一局。对于对手的这一轮降价行为,企业又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回应策略。周而复始成了一种循环,成了一种经常性行为,陷入价格战的怪圈,价格一降再降,市场却不断萎缩,企业盈利日渐减少。(3)价格战过后,竞争者或许淘汰出局,原有资产却仍然留在市场。它们可能用极低的价格出售资产,创造出成本更低、行为更不可预测的新竞争者。(4)每经历一次价格战,幸存竞争者的力量又衰弱一分,因而它们能够拿来继续作战的筹码越来越少。20世纪90年代末的彩电企业多年彼此恶斗的结果,
14、是财务状况一家比一家糟,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认清价格战可能带来的风险,将有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价格战略:要不要参与价格战?参与程度多大?应如何制定防御性竞争策略,将自己与对手价格战的伤害降至最低?等等。价格决策绝不能只为达到短期销售目标,而应强化长期获利能力。四、 地区定价策略一般地说,一个企业的产品不仅卖给当地,同时也可能卖到外地。卖给外地顾客,要把产品从产地运到顾客所在地,需要花费装运。所谓地区性定价策略就是决定:卖给不同地区(包括当地和外地)的顾客,是分别制定不同价格还是相同价格,也就是说是否制定地区差价。(一)FOB原产地定价FOB原产地定价就是顾客(买方)按照厂价购买某种产品,企业(
15、卖方)负责将这种产品运到产地某种运输工具(如卡车、火车、船舶、飞机等)上交货。交货后从产地到目的地的一切风险和费用概由顾客承担。这样定价对企业的不利之处是远地顾客可能不愿购买这个企业的产品,转而购买其附近企业的产品。(二)统一交货定价这种形式和前者相反。所谓统一交货定价,就是企业卖给不同地区顾客,按照相同的厂价加相同的运费(按平均运费计算)定价。不同地区的顾客不论远近,实行一个价格。这种定价又叫邮资定价。(三)分区定价这种形式介于前面二者之间。企业把整个市场(或某些地区)分为若干价格区,卖给不同价格区顾客的产品分别制定不同的地区价格。距离较远的价格区定价较高,较近的价格区定得较低,同一价格区范
16、围实行统一价格。采用分区定价存在的问题:(1)即使在同一价格区,也有的顾客距离较近,有的距离企业较远。前者就会感觉不合算。(2)处在两个相邻价格区边界上的顾客,相距不远,但要按不同价格购买同一产品。(四)基点定价所谓基点定价,是企业选定某些城市作为定价基点,然后按一定的厂价加从基点城市到顾客所在地的运费定价,而不管货物实际是从哪个城市起运。有些企业为了提高灵活性,选定多个基点城市,按照离顾客最近的基点计算运费。基点定价的产品价格结构缺乏弹性,竞争者不易进入,利于避免价格竞争。顾客可在任何基点购买,企业也可将产品推向较远市场,有利于市场扩展。基点定价方式比较适合下列情况。(1)产品运费成本所占比
17、重较大。(2)企业产品市场范围大,许多地方有生产点生产。(3)产品的价格弹性较小。(五)运费免收定价企业负担全部或部分运费。有些企业认为如果生意扩大,平均成本就会降低,足以抵偿这些开支。运费免收定价可使企业加深市场渗透,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站住脚。五、 折扣定价策略企业为了鼓励顾客及早付清货款、大量购买、淡季购买,可酌情降低基本价格,这种价格调整叫作价格折扣。(一)价格折扣的主要类型1、现金折扣现金折扣是企业给及时付清货款的顾客的一种减价。例如,顾客在30天内必须付清货款;如果10天内付清货款,则给以2%的折扣。2、数量折扣数量折扣是企业给大量购买某种产品的顾客的一种减价,以鼓励购买更多。
18、大量购买能使企业降低生产、销售、储运、记账等环节的成本费用。3、功能折扣功能折扣又叫贸易折扣,是制造商给批发商或零售商的一种额外折扣,促使它们执行某种营销功能(如推销、储存、服务)。4、季节折扣季节折扣是企业给购买过季商品或服务的顾客的减价。例如,旅馆、航空公司等在旅游淡季给旅客以季节折扣。5、价格折让例如,以旧换新折让。又如,经销商同意参加制造商的促销活动,制造商卖给经销商的物品可以打折,叫作促销折让。(二)影响折扣策略的主要因素1、竞争对手及竞争实力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实力强弱,会影响折扣的成效。一旦竞相折价,要么两败俱伤,要么被迫退出市场。2、折扣的成本均衡性销售中的折价,并不是简单遵循单位
19、价格随订购数量的上升而下降这一规律。对生产厂家来说,有两种情况是例外的。一种是订单量大,很难看出连续订购的必然性,企业扩大再生产后,一旦下季度或来年订单陡减,投资难以收回;另一种是订单达不到企业的开机指标,开工运转与分批送货的总成本有可能无法用增加的订单补偿。3、市场总体价格水平下降由于折扣策略有较稳定的长期性,当消费者利用折扣超需购买以后,再转手将超需部分以低于折扣价卖给第三者,就会扰乱市场,导致总体价格下降,并给采用折价策略的企业带来损失。实行折扣策略除了考虑以上因素,还应考虑企业流动资金的成本、金融市场汇率变化、消费者对折扣的疑虑等。目前在我国,总代理、总经销方式非常普遍,折扣与折让在经
20、销中的运用也非常普遍。有一种现象比较突出,即市场内同一厂商的同种商品折扣标准混乱,消费者或用户难以确定应该选择哪一种价格,结果折扣差异性在自己市场内形成了冲抵,影响了营销总目标的实现。六、 市场营销管理及其哲学观念(一)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企业选择目标市场,通过创造、传播和传递优质的顾客价值,建立和发展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关系而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过程。它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营销调研、计划、执行与控制来管理目标市场的需求水平、时机和构成,以达到企业目标。为了保证营销管理任务的实现,营销管理者必须对目标市场、市场定位、产品开发、定价、分销、信息沟通与促销做出系统决策。市场营销管
21、理的本质是需求管理。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会随着目标市场的不同需求状况而有所不同。营销者通常需要应付各种不同的需求状况,调整相应的营销管理任务。常见的需求状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负需求负需求即多数人不喜欢,甚至愿意花一定代价来回避某种产品(如防疫注射、高胆固醇食品等)的需求状况。对负需求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是“改变营销”,即通过重新设计产品、降低价格和更积极促销等手段,来改变市场的信念和态度,将负面需求转变为正面需求。2、无需求无需求即目标市场对产品(如陌生产品,与传统、习惯相抵触的产品,废旧物资等)缺乏兴趣或漠不关心的需求状况。对无需求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就是设法把产品的好
22、处和人与社会的需要、兴趣联系起来。3、潜伏需求潜伏需求即现有产品或劳务尚未满足的隐而不现的需求状况。如人们对无害香烟、节能汽车和癌症特效药品的需求。对潜伏需求,营销管理的任务就是致力于市场营销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4、下降需求下降需求即市场对一个或几个产品的需求呈下降趋势的情况。营销管理者要分析需求衰退的原因,通过开辟新的目标市场、改变产品特性,或采用更有效的促销手段来重新刺激需求,扭转其下降趋势。5、不规则需求不规则需求即市场对某些产品(服务)的需求在不同季节,甚至一天的不同时段呈现出很大波动的状况。如对旅游宾馆、公园、公共汽车、博物馆等服务需求。市场营销管理者要通过灵活定价
23、、大力促销及其他刺激手段来改变供、求的时间模式,努力使供、需在时间上协调一致。6、充分需求充分需求即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水平和时间与预期相一致的需求状况。这时,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密切注视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竞争状况,经常测量顾客满意程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设法保持现有的需求水平。7、过度需求过度需求即某产品(服务)的市场需求超过企业所能供给或愿意供给水平的需求状况。对此,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实施“低营销”,通过提高价格,合理分销产品,减少服务和促销等手段,暂时或永久地降低市场需求水平。8、不健康需求即市场对某些有害物品或服务如香烟、毒品、黄色书刊等的需求。对不健康需求,营销管理的任务是“反市场营销”,
24、运用宏观营销从道德和法律手段加以约束或杜绝。由于顾客是需求的载体,市场营销管理实际上也是顾客关系管理。建立和维系与顾客的互惠关系,是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目标。在传统营销中,企业往往更注重新顾客的开发管理,以争夺更高的市场占有率。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将营销管理的焦点转移到与有价值的老顾客建立长期互惠关系上,从而追求更高的顾客占有率。(二)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是指企业对其营销活动及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它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或一种企业思维方式。确立正确的营销管理哲学,对企业经营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许多情
25、况下,这些利益是相互矛盾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必须在全面分析市场环境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确定自己的原则和基本取向,并用于指导营销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迁,以及企业经营经验的积累,营销管理哲学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的基本轨迹是由企业利益导向逐渐转变为顾客利益导向,再发展到社会利益导向。我们可以将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演变划分为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销售)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全方位营销观念等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的观念一般称为旧观念,是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后两个阶段的观念是新观念(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可分别称之为顾客(市场)导向观念和全方位营销导向观念。莱维
26、特曾以推销观念与市场营销观念为代表,比较了新旧观念的差别。下面我们分别就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以顾客为中心的观念和以社会整体利益为中心的观念来讨论西方企业100多年来市场营销管理观念的演变及其背景。七、 以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整体利益为中心的观念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相关群体利益多元化、环境破坏、资源短缺、人口爆炸、通货膨胀和忽视社会服务等问题日益突出,要求企业顾及消费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整体与长远利益,即社会整体利益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西方市场营销学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念,如人类观念、理智消费观念、生态准则观念、绩效营销观念等。其共同点是认为企业生产经营不仅要考虑消费者需要,而且要考虑消
27、费者、利益相关者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这类观念可统称为全方位营销观念或社会营销观念。全方位营销观念认为,所有事物都与营销相关,企业和组织应该以对营销项目、过程和活动的开发、设计及实施的范围和相关关系的了解为基础,实施更加整体化、更具一致性的策略,以维护与增进顾客和社会的福利。全方位营销主要包括关系营销、整合营销、内部营销和绩效营销四个部分。其中,关系营销要求企业与重要团体一顾客、供应商、分销商和其他营销伙伴建立长期、互惠的满意关系,形成营销网络,以获得并保持长期的业绩和业务。整合营销要求通过设计营销活动并整合营销项目,使为顾客创造、传播和传递价值的能力最大化。内部营销要求成功地雇用、培训和激励
28、有能力的员工,使之更好地为顾客服务。绩效营销要求审视营销获得的商业回报,并更广泛地关注营销对法律、伦理、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和效应。全方位营销观念是对市场营销观念的深化与发展。市场营销观念的中心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而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但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即在满足个人需求时,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发生矛盾,企业的营销努力可能不自觉地造成社会的损失。市场营销观念虽也强调消费者的利益,不过它认为谋求消费者的利益必须符合企业的利润目标,当两者发生冲突时,保障企业的利润要放在第一位。全方位营销观念则强调,要以实现消费者满意以及企业内外经营者和社会公众的长期福利作为企业的根本目的与责任。理想的市场营销决策应同
29、时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与愿望;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及其营销伙伴的营销效益。树立并全面贯彻适应现代市场环境要求的新观念,包括营销观念和全方位营销观念,建立真正面向市场的企业,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关键。八、 市场导向战略规划全面贯彻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要求企业不仅致力于创造近期的顾客满意,而且要积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迁,致力于创造长期、整体顾客满意,实施有效的市场导向战略规划与管理。“战略规划的核心在组织的目标和能力与不断变化的市场机会之间建立和维持战略适配的过程。”“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始于对整体目标和使命的确定,使命随即被转化为详细的目标以指导整个公司的发展。”市场导向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
30、方面。(1)正确选择和调整企业投资经营方向,并将企业的投资业务作为一个组合来管理。企业必须根据环境及其变化的要求,综合考虑顾客、社会和企业利益,决定进入哪些领域生产经营,哪些业务项目(经营单位)需要建立、保持、发展、收缩或撤销,并据以配置企业资源。(2)根据市场增长率、企业定位及其组合,测算每项具体业务单位的未来利润潜力。企业必须根据发展动态,而不是依据目前的销售额或利润来决定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3)从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规划。企业要对每一项业务制定一个“战略方案”,以实现其长期目标。同时,企业还必须根据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及它的目标、机会、能力和资源确定一个最有意义的战略规划,并使各项业务
31、战略方案体现企业战略规划的基本要求。在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战略规划通常由四个组织层次构成。包括企业层次、部门层次、业务层次和产品层次。企业总部负责设计企业战略规划,指导整个企业进入有利的前景,决定给每个业务单位分配多少资源以及要开展或取消哪些业务。部门层次的规划,要对企业给予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各业务单位的战略规划则要保证该业务创造价值和利润。最后,每个业务单位内的每个产品层次(产品线、品牌等),为了达到该产品特定市场的预定目标,也要制定营销规划。以上这些规划要由企业的不同层次机构分别执行,并对执行结果进行检查、评估,以及采取改正措施。九、 市场导向组织创新现代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要求企业创造顾客
32、和顾客满意,将顾客利益摆在核心地位。许多企业在此基础上也开始认识到兼顾行业、合作伙伴、社区和国家利益对企业成功经营与发展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实践中真正贯彻这种观念,保证企业健康成长,却并不容易。面对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环境急剧变迁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企业必须对自身组织与管理制度进行革新,形成能够全面有效地招律顾客并为之提供良好服务的机制。里特尔咨询公司在总结卓有成效的公司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高绩效业务模型。该模型将企业资源与组织配置列为基础。我们可以将它作为企业组织与体制创新的主要原则来讨论。(一)满足利益方的要求在今天的价值交换体系中,企业绩效及其利润目标只有在能使其他利益方获得
33、利益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因此,企业及其经营业务,都要确定利益方及其要求。一般地说,利益方主要包括顾客、供应商、经销商、企业员工和股东。如果这些利益方觉得不满意,就不能实现理想的合作,导致整体绩效下降,甚至经营失败。为此,企业必须遵循一个原则:满足每一个利益团体的最低期望。企业要致力于为不同的利益方传递高于最低限度的满足水平。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程度满意水平,为员工尽好责任(基本满意水平),为经销商提供绩效满意水平。在确定这些满意水平的时候,企业必须注意,不要让利益方之间感到相对待遇有失公平。各方利益关系的协调本质上仍然是以顾客满意为核心的。从经营动态关系上看,通过顾客满意达到包括股东在内的
34、其他利益方满意,又是建立在企业组织与制度革新所创造的高质量环境基础上的。建立一个面向市场的组织管理体制,形成高水平的员工满意;通过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建立高度的顾客满意,从而带来更多的交易,更高的企业利润,以及供应商、经销商的利益。各方满意的结果,又会促进新一轮更高质量的良性循环。(二)改进关键业务过程达到满意目标必须通过对工作过程的管理才能实现。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这种管理都是通过以专业职能分工为基础的部门组织来进行的。这种传统的组织结构往往使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追求自身目标最大化而不是企业目标最大化,各部门之间不能实现理想的合作,从而也使企业保有高度满意顾客这一
35、总体目标及其战略规划不能有效地遍及整个业务各环节和全过程。因此,使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都高度面向市场并热心于同其他部门协作,是十分必要的。为适应以快速变化为主调、灵活反应为关键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突出和加强对关键业务过程的管理,通过组织革新,建立多功能的团体,将市场和企业的各种声音和谐一致地协调起来,形成自己的管理核心业务的能力。(三)合理配置资源业务过程的执行,需要配置相应的人、财、物及信息等资源。企业必须设计出一个决策框架,使有限资源能够按照使顾客和企业都满意的方式来有效配置。这需要寻求拥有资源并对各业务的资源分配与使用实施控制。同时,企业还应努力寻求运用协作资源的可能性,以充分利用外部获得的
36、非关键性资源。研究表明,高绩效公司往往十分重视自己拥有并培养那些能构成业务核心的资源和能力,以此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将好钢用到刀刃上,而将非关键性资源配备转移到企业外部。(四)组织革新企业的组织要素通常包括组织结构、政策与文化。这些因素在市场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如果不相应变革,往往会成为企业维系和发展与市场有机联系时的机能障碍。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的沉重任务,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其组织与市场不相适应而派生出来的。传统企业组织(有的学者称之为“命令一控制式组织”)的致命弱点是阻碍市场知识的积累及其在组织内部的广泛传播,影响企业的决策水平及营销观念的全面贯彻。企业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对其
37、组织结构和政策进行革新。与此同时,也要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十、 宏观与微观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学的构建从微观(企业)开始,逐步形成了微观与宏观两个分支。宏观市场营销学从社会总体交换层面研究营销问题,它以社会整体利益为目标,研究营销系统的社会功能与效用,并通过这些系统引导产品和服务从生产进入消费,以满足社会需要。宏观市场营销学将营销视为一种社会经济过程:引导某种经济的货物和劳务从生产者流转到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使各种不同的供给能力与各种不同的需求相适应,实现社会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它强调从整体经济、社会道德与法律的角度把握营销活动,以及由社会(政府、消费者组织等)控制和影响营
38、销过程,求得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平衡,保证社会整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保护消费者利益。微观市场营销学从个体(个人或组织)交换层面研究营销问题。微观市场营销是指某一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而进行的这些活动:预测顾客和委托人的需要,并引导满足需要的货物和劳务从生产者流转到顾客或委托人。显然,个人和组织(其典型是企业)的营销活动是围绕产品或价值的交换,实现其目标而进行的决策与管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营销者首先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消费者的特定需要,并据此研制开发能满足这种需要的产品,然后,要在进一步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制定市场计划,实施适当的产品、分销、价格与促销策略。十一、 微观市场营销学的逻辑结
39、构当代市场营销研究的主流仍然是微观市场营销学。为适应企业产品经营与销售业务的需要,微观市场营销学日益与经营决策和管理相结合,形成市场营销原理和市场营销管理两大系列。本书采用原理与管理结合的方式,形成了如下构架。这一构架充分吸纳了国外营销原理与营销管理的主要内容,具有如下特征。(1)强调了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指导思想,即“满足需求”“顾客满意”,并将其作为一条主线贯彻始终。(2)涵括了现代市场营销的主要概念,并尽可能结合实际具体阐述。从营销的核心概念(交换),到营销管理哲学,再到市场调研、市场细分、目标市场、产品定位等战略要素,以及市场营销组合各策略要素,都一一作了明晰的阐述。(3)体现了现代市场
40、营销研究的动态性,将营销的研究对象置于“昨天一今天一明天”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面向未来,强调了企业(营销者)与消费者(顾客)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学习”过程的重要性。(4)突出了现代市场营销的系统协调特性。一方面强调了企业营销系统与更大系统的协调关系,将企业营销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一些相关系统(如生产领域)协调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也将企业各营销职能作为一个分系统,强调它们之间的“整合”与协调。十二、 产业环境分析建设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强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体经济不断壮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创新驱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明显
41、成效,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产业强市成效显著,项目建设鳞次栉比,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现代农业和服务业迅猛发展、蒸蒸日上,市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影响力迈上新台阶。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秀美生态城市。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大幅提升,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农村基本建成美丽乡村。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深入发展,主要污染物减排如期实现省下达目标任务,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十三、 动力电池产业链覆盖从上游资源到下游装机企业传统意义上讲,锂离子动力
42、电池是目前二次动力电池的最佳选择。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负极的来回移动达到充放电目的。在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此时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具有能量密度高、输出功率大、使用寿命长、充电效率高等优点,且不会出现记忆效应等问题,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动力电池占整个新能源汽车成本的30%-40%,是新能源汽车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动力电池整个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金属及非金属材料;中游动力电池组成部分,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和结构件等;下游动力电池主要生产厂商及配套车型等。动力电池已经超过消费电池成为占据锂离子电池应用比例最高的领域,目前市场主流的动力电池
43、可以被分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其余动力电池如锰酸锂电池、铅酸蓄电池和钴酸蓄电池受电池性能和成本等因素影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较少,逐渐被市场淘汰。锂离子电池电芯主要构件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和结构件。在原材料成本中,正极材料在锂电池材料中占比为30%-40%、负极材料成本占比为10%、电解液成本占比为10%-15%、隔膜成本占比约为20%-30%,结构件成本占比为10%-20%。电极材料:主要是由活性物质,铜箔或铝箔等骨架以及添加剂组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之间的电势差决定了动力电池的电压,而正极材料的电压则主要取决于氧化还原中心的电势和可脱嵌的离子数目,决定了电极材料的性
44、能。隔膜:隔膜是被置于电池正极与负极之间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而造成短路的活性材料,但却允许锂离子通过。隔膜一般具有对离子运动阻力小、化学稳定性高、绝缘、价格低廉等特点。电解液:动力电池的电极材料和隔膜通常被浸没在电解液中,电解液一般由溶质、溶剂、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制备,电解液可以在与活性物质接触形成双电层,形成电极电位,同时也能保证正负离子间的导电作用,参与电极反应。结构件:电池结构件按照电池封装路线不同分为硬壳结构件(方形结构件、圆形结构件)和铝塑膜。硬壳结构件包括壳体和盖板结构件,具有高级机械强度,耐高低温环境和经受电解质腐蚀的特点。对于一些高镍三元锂电池来讲,其正极材料的成本占比更高,高镍三
45、元锂电池正极一般采用氢氧化锂,而普通三元锂电池则采用碳酸锂制备三元正极,同时正极材料的性能优异与否是影响动力电池性能表现的关键指标,因此在制备电极正极材料更具有成本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在未来竞争中更容易脱颖而出。正极材料是决定动力电池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根据正极材料不同,动力电池可以被分为三元锂电池,磷酸锂电池,锰酸锂电池和钴酸锂电池等。目前正极材料市场出现明显分化,高端正极材料需求旺盛,而低端正极材料逐渐被市场淘汰。而根据动力电池电芯封装方式不同,动力电池也可以被分为圆柱形电池,方形电池和软包电池。不同结构件各有优缺点,中国企业在方形动力电池上市场占有率有明显优势,而日韩企业更偏好圆柱形电池。而
46、在下游产业链当中,中国市场上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超过了三元锂电池,中国企业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径上有明显优势,垄断了磷酸铁锂市场;日韩企业则偏好三元锂电池,但三元锂电池国产份额也在近年迅速提升,下游动力电池市场形成了以宁德时代为龙头的“一超多强”局面。十四、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十五、 法人治理结构(一)股东权利及义务1、公司召
47、开股东大会、分配股利、清算及从事其他需要确认股东身份的行为时,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召集人确定股权登记日,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股东为享有相关权益的股东。2、公司股东享有下列权利:(1)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额获得股利和其他形式的利益分配;(2)依法请求、召集、主持、参加或者委派股东代理人参加股东大会,并行使相应的表决权;(3)对公司的经营进行监督,提出建议或者质询;(4)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本章程的规定转让、赠与或质押其所持有的股份;(5)查阅本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6)公司终止或者清算时,按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额参加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7)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的股东,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8)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本章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