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重点内容大全复习资料(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剂学重点内容大全复习资料(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药剂学 :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应 用等内容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药物剂型 (简称剂型 是根据疾病的诊断、 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 式 .剂型的重要性可叙述如下:(1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2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3不同剂型改变药物的毒副作用;(4有些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5有些剂型影响疗效。药剂中使用辅料的目的 :(1有利于制剂形态的形成 ;(2使制备过程顺利进行 ;(3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4调节有效成分的作用或改善生理要求 .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态制剂 , 可供内服或外用 . 液体制剂有以下特点 :药
2、物以分子或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 , 分散度大 , 吸收快 , 能较迅速地发挥药效 ; 给药途径多 , 可以内服 , 也可以外用 ; 易于分剂量 , 服用方便 , 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患者 ; 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 某些固体药物制成液 体制剂后 , 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液体制剂还存在以下不足 :药物分散度大 , 受分散介质的影响 , 易引起药物的化学 降解 , 使药效降低甚至失效 ; 液体制剂体积较大 , 携带、 运输、 贮存都不方便 ; 水性 液体制剂容易霉变 , 需加入防腐剂 ; 非均匀性液体制剂 , 药物的分散度大 , 分散粒 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 , 易产生一系列的物理
3、稳定性问题 .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 :均匀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 ; 非均匀相液体制剂的药物 粒子应分散均匀 , 浓度应准确 ; 口服的液体制剂应外观良好 , 口感适宜 ; 外用的液 体制剂应无刺激性 , 有一定的防腐能力 , 保存和使用过程不应发生霉变 ; 包装容器 应适宜 , 方便患者携带和使用 .液体制剂常用的附加剂 :(1增溶剂 (2助溶剂 (3潜溶剂 (4防腐剂 (5矫味剂 (6着色剂 (7其他附加剂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 供口服用 .糖浆剂的制备方法有溶解法 (包括热溶法、冷溶法 和混合法 .醑剂系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 . 可供内服或外用 .酊剂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乙
4、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 亦可用流浸膏 稀释制成 , 可供内服或外用 .溶胶剂系指固体药物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状态的液体分散体系 , 又 称疏水胶体溶液 .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及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 制剂 .制备混悬剂的条件 凡 :(1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时 ;(2药物的 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 ;(3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 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 ;(4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等条件下 , 都可以考虑制 成混悬剂 . 但为了安全起见 , 毒性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使用 . 混悬剂的质量要求 :药物本身的
5、化学性质应稳定 , 在使用或贮存期间含量应符合 要求 ; 混悬剂中微粒大小根据用途不同而有不同要求 ; 粒子的沉降速度应很慢 , 沉 降后不应有结块现象 , 轻摇后应迅速均匀分散 ; 混悬剂应有一定的黏度要求 ; 外用 混悬剂应容易涂布 .混悬剂的稳定剂 :(1助悬剂 :系指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 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 .(2润湿剂 :系指能增加疏水性药物微粒被水湿润的 附加剂 .(3絮凝剂及反絮凝剂 :使混悬剂产生絮凝作用的附加剂称为絮凝剂 , 而 产生反絮凝作用的附加剂称为反絮凝剂 .混悬剂的制备 (1分散法 :是将粗颗粒的药物粉碎成符合混悬剂微粒要求的分散 程度 ,
6、 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备混悬剂的方法 .(2凝聚法 :物理凝聚法是将分子 或离子分散状态分散的药物溶液加入另一分散介质中凝聚成混悬液的方法 . 乳剂系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 , 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 中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 .乳剂根据乳滴的大小 , 将乳剂分类为普通乳、亚微乳、纳米乳 .乳剂的特点 :乳剂中液滴的分散度很大 , 药物吸收和药效的发挥很快 , 生物利用度 高 ; 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 , 而且使用方便 ; 水包油型乳剂可掩盖药物 的不良臭味 , 并可加入矫味剂 ; 外用乳剂能改善对皮肤、黏膜的渗透性 , 减少刺激 性 ; 静脉注射乳剂注射后分布
7、较快 , 药效高、 有靶向性 ; 静脉营养乳剂 , 是高能营养 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乳剂的稳定性 1.分层 乳剂的分层系指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 的现象 , 又称乳析 .2. 絮凝 乳剂中分散相的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称为絮凝 . 3. 转相 由于某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乳剂类型的称为转相 . 4.合并及破裂 乳化 膜破裂导致乳滴变大称为合并 . 合并进一步发展使乳剂分为油、 水两相称为破裂 . 5. 酸败 乳剂受外界因素及微生物的影响 , 使油相或乳化剂等发生变化而引起变 质的现象称为酸败 .乳剂的制备方法有 :油中乳化剂法 (又称干胶法 ; 水中乳化剂法 (又称湿胶法 ; 新 生
8、皂法和机械法等 .灭菌系指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 孢的手段 . 灭菌法系指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方法 或技术 .无菌系指在任一指定物体、 介质或环境中 , 不得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 无菌操作法 系指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使产品避免被微生物污染的操作方法或控制技术 .防腐系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及繁殖的手段 , 亦称抑菌 .消毒系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病原微生物的手段 . 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杀 灭或除去作用的物质称消毒剂 .灭菌制剂系指采用某一物理、 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 的一类药物制剂 .无菌制剂
9、系指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 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注射剂俗称针剂 , 是指专供注入机体内的一种制剂 . 注射剂的分类 1 溶液型 2 混 悬型 3 乳剂型 4 注射用无菌粉末 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1皮内注射 2皮下注射 3 肌内注射 4静脉注射 5脊椎腔注射 6动脉内注射 7其他注射剂的特点 :药效迅速 , 作用可靠 ; 可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 ; 可用于不宜口 服的药物 ; 发挥局部定位作用 ; 注射给药不方便且注射时疼痛 ; 制造过程复杂 , 生 产费用较大 , 价格较高 .注射剂的一般质量要求 :无菌 ; 无热原 ; 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浑浊或异物 ; 不
10、能引起 对组织的刺激性或发生毒性反应 , 特别是一些非水溶剂及一些附加剂 , 必须经过 必要的动物实验 , 以确保安全 ; 渗透压要求及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或接近 , 供静脉注射的大剂量注射剂还要求具有等张性 ;PH 要求及血液相等或接近 (血液 PH 约 7.4, 一般控制在 4-9的范围内 ; 要求注射剂具有必要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 , 以确保产 品在储存期内安全有效 ; 降压物质必须符合规定 , 确保安全 .注射剂的制备 注射剂一般生产过程包括 :原辅料和容器的前处理、称量、配制、 过滤、灌封、灭菌、质量检查、包装等步骤注射剂的质量检查 1.澄明度检查 2.热原检查 家兔法和 试验法 , 目前
11、各国药典 法定的方法仍为家兔法 . 3. 无菌检查 4.其他检查 有的尚需进行装量检查、 有关 物质检查、降压物质检查、异常毒性检查、 PH 测定、刺激性、过敏试验及抽针 试验等 .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 注射后能引起人体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 .热原的性质 (1耐热性 (2过滤性 (3水溶性 (4不挥发性 (5其他热原的去除方法 (1高温法 (2酸碱法 (3吸附法 (4离子交换法 (5凝胶过 滤法 (6反渗透法 (7超滤法 (8其他方法热原的主要污染途径 (1注射用水 (2原辅料 (3容器、 用具、 管道及设备等 (4制备过程及生产环境 (5输液器具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 (一次给
12、药在 100ml 以上 注射液 .输液的分类 :(1电解质输液 (2营养输液 (3胶体输液 (4含药输液输液的质量要求 :输液的质量要求及注射剂基本上是一致的 , 但由于这类产品注 射量较大 , 故对无菌、无热原及澄明度这三项 , 更应特别注意 , 它们也是当前输液 生产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 此外 , 含量、 色泽、 PH 也应符合要求 .PH 力求接近人 体血液的 PH, 渗透压可为等渗或偏高渗 , 不能引起血象的任何异常变化 . 此外有 些输液要求不能有引起变态反应的异性蛋白及降压物质 , 不损害肝、 肾等 . 输液中 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 , 并在贮存过程中质量稳定 .输液的制备工艺流
13、程原料及辅料称量滤过灌装加膜压胶塞盖铝盖扎铝盖灭菌质 量检查贴标签包装成品输液的质量检查1. 澄明度及微粒检查 2.热原及无菌检查 3.含量及 PH 及渗透压检查输液主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输液大生产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澄明度、染菌和热原问题 .1. 澄明度问题 注射液中常出现的微粒有碳黑、 碳酸钙、 氧化锌、 纤维素、 纸屑、 黏土、玻璃屑、细菌和结晶等 , 主要来源是 :(1原料及附加剂 (2输液容器及 附件 (3生产工艺以及操作 (4医院输液操作以及静脉滴注装置的问题 . 2.染 菌 输液染菌后出现霉团、云雾状、浑浊、产气等现象 , 也有一些外观并无变 化 . 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尽量
14、减少制备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 严格灭菌条件 , 严密 包装 . 3.热原反应 尽量使用全套或一次性的输液器 , 能为使用过程中避免热 原污染创造有利条件 .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及适宜的辅料经粉碎、 过筛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 剂 .散剂具有以下特点 :散剂粉状颗粒的粒径小 , 比表面积大 , 容易分散 , 起效快 ; 外用 散的覆盖面积大 , 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 ; 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 制 备工艺简单 , 剂量易于控制 , 便于婴幼儿服用 . 但也要注意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 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不良影响 .散剂的制备工艺物料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15、散剂辅料散剂的质量要求中国药典 (2010年版 收载了散剂的质量检查项目 , 主要有 :外观均匀度、干 燥失重 (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 2.0%.装量差异和粒度 . 散剂的吸湿特性及防止 吸湿措施是控制散剂质量的重要内容 .颗粒剂是将药物及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颗粒剂及散剂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等均较 小 ;(2服用方便 , 根据需要可制成色、香、味俱全的颗粒剂 ;(3必要时对颗粒进 行包衣 , 根据包衣材料的性质可使颗粒具有防潮性、 缓释性或肠溶性等 , 但包衣时 需注意颗粒大小的均匀性以及表面光洁度 , 以保证包衣的均匀性 ;(4注意多种颗 粒
16、的混合物 , 如各种颗粒的大小或粒密度差异较大时易产生离析现象 , 从而导致 剂量不准确 .颗粒剂的制备 颗粒剂的传统制备工艺简介如下 :物料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质量检查分剂量 包装颗粒剂 辅料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 除主要含量外 , 中国药典 (2010年版 还规定了粒度、干 燥失重、溶化性、装量差异及装量等检查项目 .颗粒剂的质量检查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 2. 粒度 3. 干燥失重 4. 溶化性 5. 装量差异片剂是指药物及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片剂的优点 :剂量准确 , 含量均匀 , 以片数作为剂量单位 ; 化学稳定性较好 , 因为体
17、 积较小、 致密 , 受外界空气、 光线、 水分等因素的影响较少 , 必要时通过包衣加以 保护 ; 携带、运输、服用均较方便 ; 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 产量大、成 本及售价较低 ; 可以制成不同类型的各种片剂 , 如分散 (速效 片、控释 (长效 片、 肠溶包衣片、咀嚼片和口含片等 , 以满足不同临床医疗的需要 . 不足之处 :幼儿及 昏迷病人不易吞服 ; 压片时加入的辅料 , 有时影响药物的溶出和生物利用度 ; 如含 有挥发性成分 , 久贮含量有所下降 .片剂的分类 :(1普通片 (2包衣片 (3泡腾片 (4咀嚼片 (5分散片 (6缓释片或控 释片 (7多层片 (8舌下片 (9口
18、含片 (10口腔粘贴片 (11植入片 (12皮下注射用 片 (13溶液片 (14阴道片片剂的质量要求 :含量准确、重量差异小 ; 硬度适宜 ; 色泽均匀 , 完整美观 ; 在规定 贮藏期内不得变质 ; 一般口服片剂的崩解度和溶出度应符合要求 ; 符合卫生学检 查的要求 . 对于某些片剂还有各自的要求 , 如小剂量药物片剂应符合含量均匀度 检查要求 , 植入片应无菌 , 口含片、舌下片、咀嚼片应有良好的口感等 .片剂的常用辅料 :稀释剂、润湿剂、黏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等 .片剂的制备方法按制备工艺分为 :制粒压片法 (湿法制粒压片法和干法制粒压片 法 和直接压片法 (粉末或结晶直接压片法、半干式
19、颗粒压片法 .片剂的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性状、片重差异、硬度和脆碎度、崩解度、溶出度或释 放度、含量均匀度、片重差异等 . 除此之外应符合药典“制剂通则”项下对片剂 的要求 .胶囊剂系指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 体制剂 .胶囊剂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能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 提高药物稳定性 .(2胶囊 剂中的药物是以粉末或颗粒状态直接填装于囊壳中 , 不受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 所 以在胃肠道中迅速分散、溶出和吸收 , 一般情况下其起效高于丸剂、片剂等剂 型 .(3液态药物固体剂型化 .(4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 . 由于胶囊壳的主 要囊材是水溶性明胶 , 所以
20、 , 填充的药物不能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 , 以防囊壁溶 化 . 若填充易风干的药物 , 可使囊壁软化 , 若填充易潮解的药物 , 可使囊壁脆裂 , 因 此 , 具这些性质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胶囊剂 . 胶囊壳在体内溶化后 , 局部药量很大 , 因此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也不宜制成胶囊剂 .胶囊剂的分类胶囊剂的质量检查胶囊剂的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水分、装量差异、崩解度及溶出度 . 除此之外应符 合药典“制剂通则”项下对胶囊剂的要求 .滴丸剂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及适当物质 (一般称为基质 加热熔化混匀后 , 滴入不 相混溶的冷凝液中、 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 , 主要供口服使用 . 其主要特点 :设备
21、简单、 操作方便、 利于劳动保护 ; 工艺周期短、 生产率高 ; 工艺条件易于控制、 质量稳定、 剂量准确 , 受热时间短、 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 , 可增加 其稳定性 ; 基质容纳液态药物的量大 , 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形化 ; 用固体分散技术制 备的滴丸 , 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 发展了耳、眼科用药的新剂型 , 五官科制剂 多为液态或半固态剂型 , 作用时间不持久 , 作成滴丸剂可起到延效作用 .滴丸剂所用的基质分为两大类 :(1水溶性基质 (2脂溶性基质膜剂系指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于成膜材料中加工成的薄膜制剂 .膜剂的特点 :工艺简单 , 生产中没有粉末飞扬 ; 成膜材料较其
22、他剂型用量小 ; 含量 准确 ; 稳定性好 ; 吸收快 ; 膜剂体积小、质量轻 , 应用、携带及运输方便 . 采用不同 的成膜材料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膜剂 , 既可制备速释膜剂又可制备缓释或恒释 膜剂 . 缺点是载药量小 , 只适合于小剂量的药物 , 膜剂的重量差异不易控制 , 收率 不高 .膜剂的制备方法 :匀浆制膜法、热塑制膜法和复合制膜法 .膜剂的质量要求 :膜剂可供口服或黏膜外用 , 在质量要求上 , 除要求主药含量合格 外 , 应符合下列质量要求 :(1膜剂外观应完整光洁 , 厚度一致 , 色泽均匀 , 无明显 气泡 . 多剂量的膜剂 , 分格压痕应均匀清晰 , 并能按压痕撕开 ;(
23、2膜剂所用的包装 材料应无毒性、易于防止污染、方便使用 , 并不能及药物或成膜材料发生理化作 用 ;(3除另有规定外 , 膜剂宜密封保存 , 防止受潮、发霉、变质 , 并应符合微生物 限度检查要求 ;(4膜剂的重量差异应符合要求 .软膏剂系指药物及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 其中 用乳剂型基质制成易于涂布的软膏剂称乳膏剂 .一般软膏剂应具备下列质量要求 :(1均匀、 细腻 , 涂于皮肤上无刺激性 ; 并应具有 适当的黏稠性、易涂布于皮肤或黏膜上 ;(2应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和油水 分离等变质现象 ;(3应无刺激性、 过敏性及其他不良反应 ;(4当用于大面积烧伤 时
24、 , 应预先进行灭菌 . 眼用软膏的配制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软膏剂的基质1. 油脂性基质 2. 乳剂型基质 3. 水溶性基质软膏剂的附加剂1. 抗氧化剂 2.防腐剂 软膏剂的质量检查:根据需要及制剂的具体情况,皮肤局部用制剂的质量检查,软 膏剂的质量检查主要包括药物的含量,软膏剂的性状、刺激性、稳定性等的检测 以及软膏中药物释放、吸收的评定. 眼膏剂系指供眼用的灭菌软膏.眼膏剂的制备 眼膏剂的质量检查:中国药典(2010 年版规定眼膏剂应检查的项目有:装量、 金属性异物、颗粒细度(药物颗粒75m、微生物限度等. 凝胶剂系指药物及适宜的辅料制成均匀或混悬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半固体制剂.供 内服或外
25、用. 栓剂系指将药物和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供腔道给药的固体状外用制 剂. 栓剂的一般质量要求:药物及基质应混合均匀,栓剂外形应完整光滑;塞入腔道后 应无刺激性,应能融化、 软化或溶解,并及分泌液混合,逐步释放出药物,产生局部 或全身作用;并应有适宜的硬度,以免在包装、贮藏或使用时变形. 栓剂的处方组成 1.药物 2.栓剂基质 3.添加剂 栓剂的制备基本方法有两种,即冷压法及热熔法. 栓剂的质量评价 中国药典(2010 年版规定,栓剂的一般质量要求有: 药物及基质应混合均匀, 栓剂外形应完整光滑;塞入腔道后应无刺激性,应能融化、软化或溶解,并及分泌 液混合,逐步释放出药物,产生局部或全身
26、作用;并应有适宜的硬度,以免在包装、 贮藏或使用时变形.并应作重量差异、融变时限、药物溶出速度和吸收试验、稳 定性和刺激性试验等多项检查. 气雾剂系指药物及适宜抛射剂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制成的制 剂. 气雾剂的特点: 气雾剂的组成:气雾剂是由抛射剂、药物及附加剂、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所组成. 气雾剂的制备: 气雾剂的质量评价: 浸出技术系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从药材(动、植物中浸出有效成分的工艺技 术.以获得的有效成分为原料制成的制剂称为浸出制剂,通常包括汤剂、酒剂、酊 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煎膏剂等. 浸出制剂的特点: 浸出过程系指溶剂进入细胞组织溶解其有效成分后变成浸出液的全部
27、过程. 影响浸出的因素 (1浸出溶剂(2药材的粉碎粒度(3浸出温度(4浓度梯度(5浸出压力(6 药材及溶剂相对运动速度(7新技术的应用 浸出的基本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 溶解度系指在一定温度(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 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药物的溶出速度是指单位时间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量. 表面活性剂的概念 具有很强表面活性、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称 为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1高级脂肪酸盐 (2硫酸化物 (3磺酸化物 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苯扎氯铵和苯扎溴铵 3.
28、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1卵磷脂 (2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 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1脂肪酸甘油脂 (2多元醇型 (3聚氧乙烯型 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 亲水亲油平衡值 HLB 值的概念: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 合亲和力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在生产、运输、储藏、周转、直至临床应用前的 一系列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处方因素和稳定化方法 (1PH 的影响(2广义酸碱催化(3溶剂的影响(4离子强度的影响(5加入表面 活性剂(6处方中赋形剂和附加剂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环境因
29、素和稳定化方法 (1温度(2光线(3空气(氧的影响(4金属离子的影响(5湿度和水分的影响(6 包装材料的影响 固体分散技术是将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在另一种固体载体中的新技术.难溶性药 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水溶性,或难溶性,或肠溶性材 料中形成固体分散体. 包合技术系指一种分子被包藏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包合物的技术. 微囊化:微型包囊是近 40 年来应用于药物的新工艺、新技术,其制备过程通称微 型包囊术,简称微囊化. 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统称为囊材作为囊膜,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 (统称为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微型胶囊,简称微囊. 药物微囊化的目的:(1掩盖
30、药物的不良气味及口味 (2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3 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 (4使液态药物固态化便于应用及储存 (5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 (6可制备缓释或控释制剂 (7使药物浓集于靶区, 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8可将活细胞或生物活性物质包囊. 脂质体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间所得的超微型球状载体. 脂质体的特点:(1靶向性 (2缓释性 (3降低药物毒性 (4提高药物稳定性 缓释制剂系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及其相应的 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至少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且能显 著增加患者顺应性的制剂. 控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
31、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地释放药物,及 其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至少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 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加平稳,且能显著增加患者顺应性的制剂. 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1减少给药次数,避免夜间给药,增加患者用药的顺应 性.(2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避免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有利 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3增加药物治疗的稳定性.(4可减少用药总剂量,因此, 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包括:溶出原理、扩散原理、溶蚀及扩散相结合的原理、渗 透压原理和离子交换作用. 靶向制剂又称靶向给药系统,是指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 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靶向制剂的分类: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阐明药 物的剂型因素、 机体的生物因素及药物疗效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药剂学分支学 科. 第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