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 .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呈现活力后,环渤海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个隆起地带。环渤海经济区,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沿环渤海海岸及部分黄海海岸分布的、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的,涉及河北、辽宁和山东,由15个城市所辖地区组成的经济区域。而广义的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及河北、辽宁和山东三个省。 一、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海港和空港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使这一区域逐步形成了连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 2001年 11月天津港领先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后,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也超过亿吨,秦皇岛港又成为中国第一个亿吨煤炭输出港。2002年12
2、月20日,青岛港吞吐量突破1.2亿吨,跃升至世界集装箱大港15强。环渤海地区正在出现一个集装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过300万标箱。与此同时,中国的四大集装箱码头,有三个正在这一地区加紧扩建。据不完全统计,渤海湾地区从事集装箱运输的公司就有30多家。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亿吨大港最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海运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机场实现了中国民航跨区域的机场首次联合后,2001年10月,北京与天津港口岸起先直通,两市实现了港口功能一体化。天津港保税区建立了中国首家空港国际物流区,目前这里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国际物流大进大出的绿色通道。天津港保税区内的国际商
3、品展销中心,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免税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在此地区投资最大的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副总裁称之为,基础设施发达、人力资源充足及工业配套实力强等优势,环渤海区域成为外资青睐的核心区域和进入中国北方市场的最便捷的通道。由于拥有中国最密集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跨国公司慢慢起先把环渤海地区作为整体投资区域。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和运营总部,把生产基地建在天津、山东等地。 (二)行政区划限制起先打破,经济区内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渐渐形成 目前环渤海经济区内各省市行政区划的限制起先打破,各自为政现象渐渐消退,经济区内高附加值、高
4、科技含量的新型行业起先形成主导,产业群落慢慢形成。 北京有全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环渤海沿海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2004年1至9月,天津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013.25亿元,同比增长40.2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左右,接着保持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93.98亿元,同比增长48.55%;实现利润总额89.22亿元,同比增长240.04%,居全国第一。统计数字表明,国内5部手机中有1部、4台录像机中有1部、3根电焊条中至少有1根均来自天津开发区,这里还是全国最大
5、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生产基地。而山东半岛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电子生产基地。 环渤海区域同时是中国汽车工业比较发达和集中的区域,京津辽鲁汽车产业各具特色,同时,毗邻中国汽车综合性生产基地吉林,主动开展了相关配套协作。2002年6月,中国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天津汽车集团与一汽集团联合,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重组,成为带动环渤海区域汽车及配套产业发展联合的动力。 (三)文化底蕴深厚,人力资本足够,日渐具备发展学问经济的条件 环渤海地区是全国政治、文化、教化、科技、信息和对外交往中心,人力资本积累实力强、人口和劳动者受教化程度高,信息基础设施相对发达、数字化程
6、度高,科学家和工程师密集、探讨开发投入高、创新实力强,发展学问经济和循环经济具有明显优势。据北大中国区域探讨中心研制的中国地区新经济指数,环渤海地区在全国学问经济发展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北京的学问密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6倍,天津是2.83倍。环渤海经济圈拥有200多所院校和40多万科研人员,占了全国的14。这一地区不仅聚集了全国第一流的科研、教学、规划等机构,而且是全国最大的科技信息和图书资料中心,这无疑为发展学问密集型经济和技术密集型经济供应了雄厚的智力保证。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 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相继迸发活力之后,在环渤海地区蓄势待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比如国有
7、经济比重过大、中小企业不够发达、体制改革滞后、产业创新乏力、产业结构雷同、港口竞争无序、市场意识淡薄等障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一)传统资源依托型工业仍占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壮大 依据3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区位商计算,环渤海地区在全国具有肯定专业化优势(区位商大于5)的产品为15种,其中多为传统资源依托型,如原盐、原油、两碱(纯碱和烧碱)、钢铁、玻璃等。虽然这些工业产品仍有市场需求,但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受资源约束强;有的产品生产工艺落后,并严峻污染环境。近些年,环渤海地区在加大对传统工业改造的同时,主动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材料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但迄今这些产业仍处
8、于幼小阶段。 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实力比较强的北京市,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4.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8.57%(2003年北京市的生产总值为 3663.1亿元),而且今年1月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9%。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的缘由许多,科技投入不足和自主开发实力弱是重要因素。近几年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尤其是联想、清华紫光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了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但科技投入的相对比重仍偏低。2002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2.54%;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2.2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世界500 强
9、企业一般为5%10%)。 (二)国有经济比重仍很大,体制创新上处于落后地位 环渤海地区国有工业比重不仅远高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2002年统计,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53%,而环渤海地区则为 39.36%,最高的辽宁省达58.11%,远远高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国国有经济的比重为 25.83%,高于该地区整个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24.64%)。另据北京市最新统计,2003年北京市国有经济比重为53.85%,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0.16%。在全社会固定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天
10、津高达86.74%,北京和辽宁也都在40%以上。 由于环渤海地区工业结构偏重(重工业比重超过全国近6个百分点),因而从企业规模结构看,大型企业比重略高,中小企业相对较小。正是因为环渤海经济区内的国有经济比重最高,行政干预经济发展的力气比较强,市场力气确定资源配置还相对较弱,中小企业没有形成气候,致使在体制创新上,环渤海地区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 (三)产品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相对较弱 东南沿海5省市与环渤海地区5省市面积都是51万平方公里,而东南沿海的出口份额占全国70%多,环渤海地区的份额仅占20%,仅广东一省的出口额就是整个环渤海地区出口的近2倍。 环渤海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低于全国平均
11、水平。2003年全国进出口依存度高达60.2%,环渤海地区平均为46.7%,低13.5个百分点;出口依存度与全国的差距还有所扩大,由1996年的2.49个百分点扩大到2003年的13.5个百分点。5省市间外贸依存度也有很大差距,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依存度较大,河北和山东相对较小。 利用外资的情形与外贸相类似。我国的外商干脆投资()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环渤海地区的占全国的份额较小,近些年还略有下降。2003年为25.29%,较之1999年的20.04%,增长幅度不大。环渤海地区外资区位引力(外资区位商)平均小于1,而且近些年也在下降,即由1996年的0.9443下降到2003年的0.8912。
12、5省市中,天津和北京的外资引力较大,河北和辽宁较小;虽然从近几年的变动趋势看,北京的外资引力在不断增加,河北在波动中略有上升,而天津、辽宁和山东均在波动中有所下降。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较弱,对环渤海地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是非常不利的因素。 (四)区内产业趋同化,缺乏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由于长期条块体制的分割,环渤海地区在项目支配上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除了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外,目前又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最为明显的是钢铁工业,各省市都自称体系,但是设备陈旧,而且往往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
13、,产品不能满意社会多元化的须要。区域内各省市大多已形成自我循环的都市经济圈。区域联合的意向多于实质性行动,争当龙头的倾向依旧存在。在要素合理流淌特殊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项目开发和区内跨省市资产重组或共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方面,进展并不大。各自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甚至大于区内联系,在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上存在着相互竞争这一客观现实。 NextPage二、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突破行政限制,城市合理分工 环渤海经济区要全面呈现其经济发展的实力,必需突破行政区限制,城市之间合理分工,形成完整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公共设施体系,既与世界经济和全国市场有开放的联系,又有相当的区域特色,这
14、是实现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思路。对于突破行政限制,首先要反对地方封锁,全面清除阻碍生产要素流淌的体制障碍,让各类企业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淌。其次,核心区、各大城市要做好合理分工,比如环渤海的三大核心区(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中,京畿圈是首都所在地,所以这个区域应当注意全国政治、科技、教化、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的作用,学问经济发展潜力大、优势明显,而且应当注意地缘政治。山东半岛在石油、石化与海洋化工、机械制造、电子、轻纺等领域有较好的产业整合机会,通过调整重组、企业搬迁和产业调整,促进传统产业优势整合。同时这个区域旅游资源丰富,统筹规划旅游
15、路途,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辽东半岛是以重型机械、造船、化工等为主体的重型工业基地。对于这个核心区,在原油工业的基础上,应当主动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益,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区域中的城市来说,合理的定位也特别重要。作为全国的首都,北京应当强化商务、金融、信息、科技创新功能,疏解部分生产和服务功能。天津则要进一步发挥港口和滨海新区的作用,增加生产和制造基地功能,增加物流功能和制造基地功能,发挥已有优势的通信产业。河北要加强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出口型创汇农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医药和纺织等行业。在辽中地区的沈阳要增加现代服务业功能,发呈现代制造基地功能;大连要发展物流功能、国际沟通功
16、能;其他中小城市要发展制造基地,加强与两大都市的产业配套。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济南要增加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青岛、烟台加强物流功能和外向型制造基地功能,其他中小城市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功能互补关系,现阶段特殊要加强港口间的合理分工和物流发展的合理配置。(二)京津协同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要靠一两个城市的带动,珠三角要靠广州、深圳的带动。长三角要靠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的带动。环渤海湾的经济建设,与北京和天津的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关系亲密。天津要努力建成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北京要接着发挥政治文化中心的作用,同时建成为金融中心,主动发展高科技产业。天津要进一步
17、发挥港口和通信业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为主的私营经济。京津经济整合机制一旦理顺,环渤海地区就有了核心和龙头,就有了推动与辽中南地区和山东半岛经济整合的条件。 最近几年,天津的经济发展比较快速,已经连续多年增长12%13%,比全国的增幅高。天津是环渤海湾地区工业竞争力最强的城市,是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的前十位,工业发展速度也特别快,天津的科技竞争力也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三,海关出口总值在4个直辖市中增速第一,完全有实力和有条件发挥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因此,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天津城市的竞争力,如进一步解放土地、劳动、资本、管理和科技,转变企业的全部制结构
18、等等。天津正在全力实施五大战略举措,即重点发展海河经济、海洋经济、优势产业、区县经济、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这些都是天津的优势所在,隐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优势产业,天津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今后将重点发展和扶植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制药与现代医药、无缝钢管和高档金属制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6大支柱产业和12大产品制造及加工基地。预料到2022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2400亿元。围绕区县经济发展,重点建设5个卫星城、13个中心镇和100个建制镇。天津约有账面净资产500亿元的中小国有企业可供境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兼并收购。为了促进境内外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必需在建
19、立完善的一系列中介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在天津和北京的协同发展上,有关方面也已经有了思路。两市已在酝酿策划京津塘城际铁路专线,增建2条京津高速马路,接通京津塘轻轨交通等建设方案。随着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必定加强,环渤海地区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2003年上半年,京津地区召开京津塘科技新干线论坛,京津政府宣布了八条战略合作措施,来促进京津协同发展。这八条措施是:共同构造、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链,增创产业新优势;共同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增创竞争新优势;共同打造一体化流通市场,增创市场新优势;共同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增创科研新优
20、势;共同促进环境协调发展,增创生态新优势;共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增创交通新优势;共同创新区域利益安排机制,增创财政新优势;共同建立各园区政府间合作、协调机制,增创合作新优势。NextPage(三)主动推动产业整合,建成世界制造业基地 环渤海地区不仅要进一步发展制造业,而且还要发展成为以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为支撑的世界重要的制造基地之一。世界制造业正在经验从欧美日韩向中国大陆的转移,中国已经进入新的重工业化阶段,正在快速成长为世界制造基地。环渤海地区,特殊是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是中国与世界的结合部,近邻日本、韩国,同时又都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制造业集中地区之一,建设世界制
21、造基地,既面临重大机遇又具备优越条件。 环渤海地区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须要从很多方面努力。比如,要加快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依靠技术创新抢占产业技术的制高点;要通过制度创新,尽快建立起机制敏捷的、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体制;推动区域内产业的跨省市重组,实现环渤海地区的产业整合,以此形成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推动环渤海区域产业整合可以实行以下对策。一是要调整不利于跨地区重组的体制和政策尤其是税制和金融体制,如变更按隶属关系纳税的方法,企业所得税全部改为属地征税;变更按行政区划贷款,银行存款不能异地贷款运用的原则,对不同地区注册的企业一视同仁,依据企业还贷实力发放贷款。二是在产业整合过程中,要加快
22、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依托科技力气来加速产业的整合。三是要强化政府对跨地区重组企业的支持手段,如充分利用区域联合协作贷款、允许企业发行股票上市、企业兼并破产中赐予呆坏帐核销及债务清偿时免息等实惠政策。四是要培育和建立跨地区产权交易市场。 (四)统筹决策,促进环渤海一体化 一个区域的发展,往往不能光就某个行政区划为动身点来考虑,要通过区域内各省市的协调统筹。环渤海地区在协调发展方面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区域统筹管理的机构。要加强区域的统筹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统筹管理的机构,例如长江三角洲有市长联席会议,就整个长三角的重大事项进行协商探讨,长三角的学术会议也是年年召开;珠三角也
23、有这样类似的机构。所以环渤海要建立这样的协调和仲裁机构,重点探讨制定区内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协调解决区内跨省市协作、联合、重组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削减经济活动的摩擦。 (2)制定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推动环渤海的一体化,必需要制定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以避开重复建设和内部恶性竞争。尤其是面对不同的行政主体,不同的区域定位,要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复合体,规划制定和学术探讨要走在前面。 (3)构建京津冀交通的网络化体系。实现区域一体化,很大程度上依靠交通体系的完善。京津冀北、辽中南和山东半岛等地区,可尽快形成以通勤为轴线的交通通道,将中心城市的一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扩散到近郊、远郊以及周边城市。反过来,大
24、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可以借此担当一部分中心城市的功能,强化空间、功能上的互补。环渤海地区受传统重化工业的影响,运输对象过分偏重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货物,铁路运输依旧是长距离运输的主力,下一步要加快马路运输和城市间轨道交通发展,发挥人流、物流运输的主渠道作用。 (4)完善区域内部合作机制,比如,建立异地银行间的结算体系,企业异地注册等。 (5)消退各种关卡,建立环渤海地区统一大市场,使资源、人才、资金、企业资产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顺畅流淌。 (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主动引进外资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是实现经济起飞的必备条件,要实现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肯定不能忽视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 要放宽民营企
25、业投资领域,依据民营经济的综合投资实力,即包括经济实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等,引导他们进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运输等现代产业。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改造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甚至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以后,可适当参股。 为促进环渤海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1999年以来,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内蒙等6省市区的工商联已经实行了4次环渤海地区非公经济发展研讨会,希望以此推动这一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在环渤海地区投资的民营企业家,要扬长避短,突出主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还要提高企业家的素养,提高他们对市场的敏感、决策的艺术、吸引人才的魅力和诚信的品行。 各级政
26、府要建设要素市场,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淌,让各类企业发挥区域经济活动主体作用,促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在这一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加入后,由于我国的外经贸政策将会加快与国际接轨,外商的顾虑将会逐步消退,加上环渤海经济区自20世纪90年头以来就是外商投资的热土,又具备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和医药、新材料与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基础,将可能出现外商纷至沓来的局面和外商投资倾向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趋势。环渤海经济区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大吸引以世界500强为主体的闻名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公司前来投资各类前导产业项目;设立探讨开发中心,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基地;加快
27、发展具有高科技含量和肯定市场规模的特色产业;带动培育风险投资业、高新技术商贸业、中介服务业、教化培训业、文体业和传媒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应当提高服务意识,畅通服务通道,主动为吸引外资做铺垫。参考文献: 杨开忠:振兴环渤海地区:破解21世纪中国发展的新密码,领导之友2004年第2期。 李卫玲:环渤海经济圈全力搭建区域平台,国际金融报2004年第6期。 陈立杰: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经济圈发展比较,河北经济2004年第8期。 王一鸣:区域经济整合:环渤海的当务之急,经济日报2003年9月17日。 陈耀:对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思索,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5期。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7页 共17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