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成套定制化装备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651374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X 页数:132 大小:12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头成套定制化装备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汕头成套定制化装备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汕头成套定制化装备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头成套定制化装备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1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汕头成套定制化装备项目商业计划书汕头成套定制化装备项目商业计划书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8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8二、 项目建设地点8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8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9五、 建设背景、规模10六、 项目建设进度11七、 环境影响11八、 建设投资估算11九、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2十、 主要结论及建议14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15一、 下游应用领域发展情况15二、 全球智能制造市场发展概况19三、 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1四、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区域科创中心24五、 推进产业高端发展,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26第三章 选

2、址分析30一、 项目选址原则30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0三、 立足国内大市场,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连接点34四、 更好凝聚侨心侨力35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7第四章 产品方案分析38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8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8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38第五章 SWOT分析40一、 优势分析(S)40二、 劣势分析(W)41三、 机会分析(O)42四、 威胁分析(T)42第六章 发展规划48一、 公司发展规划48二、 保障措施54第七章 运营模式56一、 公司经营宗旨56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56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57四、 财务会计制度60第八章 原辅材料分析6

3、4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64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64第九章 技术方案66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66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68三、 质量管理70四、 设备选型方案71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71第十章 劳动安全分析73一、 编制依据73二、 防范措施76三、 预期效果评价78第十一章 组织架构分析79一、 人力资源配置79劳动定员一览表79二、 员工技能培训79第十二章 项目环境保护81一、 编制依据81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81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83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87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87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88七、 建设期生

4、态环境影响分析89八、 清洁生产89九、 环境管理分析90十、 环境影响结论91十一、 环境影响建议92第十三章 投资计划方案93一、 编制说明93二、 建设投资93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94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95建设投资估算表96三、 建设期利息9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7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98四、 流动资金99流动资金估算表100五、 项目总投资101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01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02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02第十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104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104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0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6利

5、润及利润分配表108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0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12五、 偿债能力分析11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13六、 经济评价结论114第十五章 风险评估115一、 项目风险分析115二、 项目风险对策117第十六章 项目综合评价说明119第十七章 补充表格12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20建设投资估算表12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23流动资金估算表12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

6、31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项目概述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汕头成套定制化装备项目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68.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1、项目背景及市场预测分析;2、建设规模的确定;3、建设场地及建设条件;4、工程设计方案;5、节能;6

7、、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7、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8、项目招标方案;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0、财务分析。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一)编制依据1、国家和地方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决定;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4、项目建设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5、其他相关资料。(二)技术原则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社会效益和不境效益为重点指导思想,以技术先进、经济可行为原则,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着眼未来,实现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1、优化规划方案,尽可能减少工程项目的投资额,以求得最好的经济效益。2、结合厂址和装置特点,总图布置力求做到布置紧凑,流程顺畅

8、,操作方便,尽量减少用地。3、在工艺路线及公用工程的技术方案选择上,既要考虑先进性,又要确保技术成熟可靠,做到先进、可靠、合理、经济。4、结合当地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5、根据市场预测和当地情况制定产品方向,做到产品方案合理。6、依据环保法规,做到清洁生产,工程建设实现“三同时”,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7、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劳动安全、企业卫生、消防抗震等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做到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五、 建设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在人口红利减少与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大环境下,随着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部分工业领域正在逐步实现机器换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9、显示,近年来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下降,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逐年上升。“用工难”与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传统工业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5333.00(折合约68.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82075.63。其中:生产工程51803.64,仓储工程16759.71,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7517.44,公共工程5994.84。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x套成套定制化装备的生产能力。六、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

10、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 环境影响本项目工艺清洁,将生产工艺与污染治理措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污染物排放量较少,且实施污染物排放全过程控制。“三废”处理措施完善,工程实施后废水、废气、噪声达标排放,污染物得到妥善处理,对周围的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八、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4714.3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6261.2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65%;建设期利息270.7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8%;流动资金8182.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57%。(二)建设投资构成

11、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6261.29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2444.0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067.89万元,预备费749.37万元。九、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73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9519.83万元,纳税总额6509.78万元,净利润10005.0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1.08%,财务净现值18229.71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65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45333.00约68.00亩1.1总建筑面积82075.631.2

12、基底面积25839.811.3投资强度万元/亩364.912总投资万元34714.362.1建设投资万元26261.292.1.1工程费用万元22444.032.1.2其他费用万元3067.892.1.3预备费万元749.372.2建设期利息万元270.732.3流动资金万元8182.343资金筹措万元34714.363.1自筹资金万元23664.293.2银行贷款万元11050.074营业收入万元732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59519.836利润总额万元13340.027净利润万元10005.018所得税万元3335.019增值税万元2834.6210税金及附加万元340.1

13、511纳税总额万元6509.7812工业增加值万元22197.9313盈亏平衡点万元26762.20产值14回收期年5.6515内部收益率21.08%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8229.71所得税后十、 主要结论及建议本项目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来源广泛,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潜力巨大;本项目产品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三废排放少,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项目场地及周边环境经考察适合本项目建设;项目产品畅销,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社会效益显著,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第二章 项目背景、必要性一、 下游应用领域发展情况1、汽车工业制造智能装备行业发展概况(1)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

14、资带动了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制造业市场规模巨大,为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应用基础。目前,汽车行业仍是智能制造装备的最大应用行业。从汽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来看,制造装备是固定资产主要的投资方向。2011-2019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从6,027亿元增长至13,35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5%,汽车制造业的庞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汽车零部件中,集合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汽车动力总成是汽车的核心命脉,被视为汽车厂商的关键技术之一。汽车动力总成系统日趋复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整车制造商必须依靠高端的智能装备才能保证动力

15、总成的高可靠性,高性能,长寿命,低能耗和合理的成本。(2)多种因素推动汽车制造智能装备行业的发展,市场潜力较大我国整体较低的汽车普及率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带动汽车的新增和更新需求将有助于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整车制造商新车投放、旧车改型步伐不断加快,对与之配套的新的柔性生产线或改造线的需求也将不断加快。鉴于上述多种因素,虽然我国汽车整体产销量面临一定压力,但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的市场仍存在较为稳定的推动因素,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整体需求潜力较大。(3)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将带动汽车制造智能装备的发展与升级随着汽车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世界各国都在开展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以减轻

16、对大气的污染。在此背景下,国内外车企纷纷推出以混合动力、纯电动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我国新能源汽车也迎来了蓬勃发展期。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136.6万辆,十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6.1%。2020年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2020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将进一步带动汽车制造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和升级。2、消费品及工业机电(1)技术整体市场需求庞大,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持续行业持续发展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消费品、工业机电等产品的整体需求不断扩大,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电气机械和器材

17、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为65,438.40亿元,同比增长5.9%。电子电气等相关技术不断创新,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各种新产品层出不穷,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以小家电产品为例,2019年我国小家电市场零售额为1,289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以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吹风机、脱毛器等为代表的个人护理小家电,正因品类的不断丰富和技术的持续升级,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2019年,我国个人护理小家电市场同比增长12.1%,增速远高于小家电整体市场。(2)庞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创造广阔市场空间在我国工业化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消费品和工

18、业机电等产品的快速发展也拉动了智能制造装备的市场需求。2011-2019年,我国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从7,881亿元增长至14,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4%。我国是工业制造大国,聚集着大量的消费品和工业机电产品的加工和组装工厂,相关产业庞大、人员数量多、重复工作多、产品更新快,自动化的应用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缩短生产周期。近年来,消费品和工业机电产品生产企业自动化升级需求明显,制造设备自动化升级趋势不可避免。(3)生产需求转变为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技术领先企业提供良好机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转变,人们对于各类消费品和工业机电产品的需求也由大众化、批量化逐步转变为小众化、

19、定制化。这一生产需求的转变对智能制造装备的智能化、柔性化、服务响应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制造行业技术领先企业在技术储备、项目经验、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数字化服务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能够更快速适应因上述生产需求变化,更高效地完成客户产品的升级换代。3、医疗健康产业(1)医疗器械市场的持续扩大能够有效带动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持续推进,大病医保支付政策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能极大的缓解患者的就诊压力。同时,2018年5月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成立,集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药品集中招标、医保支付三项职能于一体,将在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制定医保支付标准、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医

20、保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由于治疗各类大病所需的医疗器械生产工艺要求较高,传统的人工组装无法满足其使用要求,故医保政策的出台并不断落实将促进医疗器械市场的持续扩大,并将直接带动智能制造装备的快速发展。 (2)智能制造装备能提高生产效率,并充分保证医疗器械产品的一致性医疗器械与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相较于人工生产,医疗器械智能装备的生产过程更加规范化和自动化,可实现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可追溯性,提高产品品质,优化生产工艺,减少交叉污染,满足洁净要求,更能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够实现精细化生产,完成工艺难度高的产品的生产。二、 全球智能制造市场发展概况

21、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积极布局智能制造产业,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发展,并已成为未来重要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带来深刻影响。2014年,欧盟开始实施全球最大的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SPARC”,旨在推动机器人的研发。在欧盟中,德国率先提出的“工业4.0”战略尤其明确,是欧盟智能制造的领军者,此战略的核心是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及物联网实现制备工业的智能化。通过实行“工业4.0”战略,德国已经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占得了先机,在制造工业领域上竞争力显著提高。目前在全球智能制造企业中,美国

22、、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智能制造成为少数仍保持快速增长的行业之一。根据CCID数据显示,2015-2019年全球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市场规模由1,843亿美元增长至3,487亿美元,市场增速趋于加快。分区域来看,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工业发达地区,同时也是智能制造市场的主要分布区域。2019年,美国、欧洲、日本、中国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市场分别为1,263亿美元、1,121亿美元、624亿美元和22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比重分别为36.2%、32.1%、17.9%和6.3%。各地区工业化水平差异造成智能制造发展程度有所不同。整体来看,目前全球智能制造仍处于

23、补齐自动化、提升数字化、实践网络化、导入智能化等特征的初级阶段,市场仍主要以局部解决方案为主。局部解决方案是指满足客户部分环节需求的系统解决方案,例如制造环节数字化、物流环节智能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业互联服务等解决方案。整体方案是指能够同时满足客户多领域需求的智能工厂/车间解决方案。随着更多企业对于智能制造的理解逐步深化,并意识到仅在单一、局部环节实现智能制造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并不尽如人意,需要从整体构架入手,兼顾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协同设计、生产、销售、物流以及管理等多个领域,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逐渐受到下游客户重视。2017-2019年,智能整体解决方案市场占比由9.9%逐年上升至

24、13.3%。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装备最具代表性的细分领域之一。目前,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金属制品、塑料及化工等诸多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各种应用场景的不断明晰,全球工业机器人需求量保持在较高水平。2015-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由25.4万台增至42.2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4%。预计到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将进一步增长至58.4万台;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也将由2015年的163.2万台增长至2022年的397.1万台。三、 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行业面临的机遇(1)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本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25、并持续发展,智能化带来的产业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规划(2018-2020年)、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系列政策,大力支持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为包括智能制造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期、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持。(2)人口红利递减及劳动力成本递

26、增倒逼多个行业机器换人“机器换人”是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利用机器手、自动化控制设备或流水线自动化对企业进行智能技术改造,实现“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目的。“机器换人”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以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成为新的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之源,对于技术进步、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在人口红利减少与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大环境下,随着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部分工业领域正在逐步实现机器换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7、近年来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下降,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逐年上升。“用工难”与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传统工业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3)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推动自动化装备创新升级近年来,机器人、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逐渐成熟并开始商业化实施,有效促进了传统产业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新技术的不断推出,将赋能智能制造,使得生产制造在减员增效、降低能耗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放大。新技术在智能制造业的不断运用,为行业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2、行业面临的挑战(1)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

28、中,与先进工业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根据全球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评价结果显示,美国、日本和德国名列第一梯队,中国属于第二梯队国家,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目前国内仅少部分企业拥有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并能调动全球研发资源实时创新,具备了为下游客户针对性提供相关解决方案的技术实力,且应用领域不断拓展。(2)行业复合型人才匮乏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为知识密集型行业,由于下游客户分布领域较广,项目过程中包含了客户诸多个性化需求,使得该行业对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较为稀缺。四、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区域科创中心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

29、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上集中发力,在科研人才、科研经费上倾斜资源,完善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区域科创中心。(一)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建好用好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着力引进大院大所建设高水平创新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学科学院等创新平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化与广州、深圳等地的科技合作,吸引集聚更多境内外高端科技创新资源落户汕头。推进国家高新区

30、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积极争取设立更多省级高新区。(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高校创新支撑能力,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规模做大做强,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广东省智能化超声成像技术装备创新中心,推进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推动创新孵化载体建设,引进先进地区孵化器运营企业在汕设立创新创业平台。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对接,围绕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实施一

31、批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制订出台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探索建立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三)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探索复制粤港澳大湾区吸引人才优惠政策,拓宽港澳产业人士在汕执业范围,争取适用国际人才管理改革试点政策。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实施“靶向引才”计划,深入实施引进博(硕)士行动计划,加快引进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高技能专业队伍。支持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培育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用好国家级和省级实验

32、室平台,加快培育一批面向产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形成充分体现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五、 推进产业高端发展,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陆海统筹、港产联动,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谋划产业发展,建设制造强市、质量强市、网络强市、数字汕头,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一)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积极“嫁接”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加快技术改造、品质提升和品牌创建,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把

33、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等传统优势产业打造成为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稳住传统优势产业“压舱石”。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计划,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一批行业“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二)推动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以海上风电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和千亿元级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金融、物流、电商、5G产业,打造千亿元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以潮汕美食、潮汕文化、潮汕风光为依托,打造百亿元级文旅产业集群和全国旅游目的地;突出精细化、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打造百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擎起新兴支柱产业“顶梁柱”。积极发展绿色石化、生物医药、

34、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优化提升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建设“3+8+N”重大产业发展平台,进一步发挥国家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和华侨试验区3个功能区核心引领作用;加快建设澄海六合围和莲花山、龙湖东部、濠江滨海、潮阳海门和金浦、潮南两英和井都等8大重点产业新片区,打造“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整合提升现有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地,建设若干个“专精特新”特色化产业园区。加快建设深圳汕头协同创新科技园、东牛田洋产城融合示范区。(四)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简政放权,通过体制创新、资源下沉、赋能提效,做大做强全市镇域经济,支撑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镇(街道)加宽拉长产业链,增强产业集群

35、配套能力,积极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名镇、文旅强镇、农业大镇。支持镇(街道)规划建设产业功能区,推进镇村工业集聚区改造升级,在土地整合、招商引资、利益共享等方面形成工作机制,拓展产业升级空间。(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实施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工程,加快形成一批本土“链主”式领军型企业,大力培育供应链企业,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抓住省优化产业链布局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全力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坚持政府投资撬动,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以新发展理念指导招商引资工作,瞄准重点区域、重点城市、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开展招商。把现有项目增资

36、扩产与新项目落地同等看待、整体部署,统筹推进。(六)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完善信用数据共享机制,推动融资降门槛、减成本,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引金入汕”工程,吸引符合条件的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创投企业等落户汕头或设立法人分支机构,探索设立科技型证券公司,增强金融集聚效应。深化与沪、深等交易所合作,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及境外上市,引导上市公司提高发展质量。持续深化地方金融改革,依托华侨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平台,争取开展跨境人民币、资本项目创新试点以及保单贴现业务,发展贸易融资跨境转让业务。(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省

37、市共同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5G技术、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数字应用新业态和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加快5G产业园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打造5G产业联盟,推动中国移动华南AI中心、汕头联通5G联合实验室等项目落地,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可优先在汕头应用推广。第三章 选址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依托选址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进行建址分析;避免不良地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公用工程如城市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市

38、政设施配套完善;场址要求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平整,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的生产、储存场所,便于生活和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场址上空无高压输电线路等障碍物通过,与其他公共建筑不造成相互干扰。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汕头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邻揭阳,东南濒临南海。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大陆海岸线长217.7公里,海岛岸线长167.37公里,有大小岛屿82个。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年平均日照时数201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618毫米。1981年经批准在龙湖区试办经济特区,范围1.6平方公里;

39、1984年11月经批准,特区区域面积扩大为52.6平方公里,分龙湖和广澳两片区;1991年特区区域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面积234平方公里;2011年5月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面积2064平方公里。2016年至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7%,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预计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60亿元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4亿元。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保税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省政府出台支持汕头市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华侨试验区成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侨梦苑”和一批总部产业项目相继落户。汕头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化学与精细化

40、工广东省实验室挂牌运作,粤港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获批设立,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324家增加到714家。推进营商环境、国资国企等128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市县两级机构改革,成为全省4个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依托政府网站搭建“企业直通车”,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诉求。实施“放权强区”“放权强镇”,分别向区(县)、镇(街道)下放333项、483项权限。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38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0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城市,完成全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获得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举办权,积极推进场馆建设等各项筹备工作。全

41、市新建改建公园广场750个,改造道路2674公里;2018年至今,修补步道138万平方米,城市品质明显提升。潮阳区、潮南区列入省重点革命老区,澄海区列入其他革命老区。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三年大行动,建成334个美丽宜居村和3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12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生态环境显著进步。水环境整治初见成效,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练江整治取得重大进展,练江海门湾桥闸、梅溪河升平国考断面水质实现稳定达标。实施“源头截污、雨污分流”工程。入围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五年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

42、0%以上,土壤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完成56座镇级垃圾填埋场整治和4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工作。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推进深圳与汕头深度协作,积极推进汕潮揭都市圈规划建设。获批设立中国(汕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口岸通关环境持续优化。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高速公路里程密度达10公里/百平方公里,接近珠三角平均水平,汕汕高铁、汕头高铁站枢纽一体化工程启动建设,广澳港区二期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建成运营。民生事业稳步发展。大力推进精准脱贫,全市建档立卡相对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37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保持在4.5万人以上。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

43、均达到98%。获得“广东省教育强市”“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列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市中心医院入选省高水平医院,市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启动建设,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易地扩建。组建汕头市文化集团、汕头融媒集团。推进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利用,红色交通站、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等专题博物馆达16个,建成市档案馆新馆。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牢牢守好国家安全底线。蝉联7届“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麦贤得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汕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十四五

44、”时期汕头迎来难得发展机遇。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同时,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统筹展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发展,研究出台支持汕头发展的政策措施,省领导同志定点联系汕头市及濠江区工作,深圳与汕头开展深度协作,为我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汕头承办第三届亚青会,有力促进城市品质和影响力提升。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扬长避短,起而行之,扎实办好自己的事,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三、 立足国内大市场,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连接点充分利用国内

45、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一)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打造双向链接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城市群的重要枢纽,积极支持、主动融入“双区”建设,推进深圳与汕头深度协作,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打响“汕货”品牌,培育汕头特色产业商标品牌、区域品牌,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推动汕头从传统“产品营销”向现代“品牌营销”转型升级。(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机遇,拓展与

46、RCEP成员国在贸易、投资、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依托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和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建设,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全球保税维修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建设国际农产品、消费品进口集散中心。(三)打造区域商贸高地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依托汕头港打造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成一批百亿元级商圈、十亿元级专业批发市场和新型物流配送中心,让汕头产品走向国内国外。搭建多层次、各具特色的消费空间,发展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夜间经济”,扩大节假日消费,成为商旅目的地。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打造“进口批发零售”全产业链,积极培育外贸综合服务和商贸流通龙头企业,推进大宗商品物流集散基地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展会,培育具有国际采购功能的会展品牌。四、 更好凝聚侨心侨力在高质量做好侨务工作上先行先试,引导和激励海外华侨在支持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密切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一).更好引导和激励华侨支持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积极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和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支持海外华侨华人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手册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