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广东省广州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四个数0,1, , 中,无理数的是( ) A. B.1 C. D.02.如图所示的五角星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共有( )A.1条 B.3条 C.5条 D.无数条3.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它的主视图是( )A.B.C.D.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5.如图,直线,被直线和所截,则1的同位角和5的内错角分别是( )A.4,2 B.2,6 C.5,4 D.2,46.甲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分别写有数字1和2,乙袋中装有2个相同的小球,分别写有数字1和2,从两个口袋中各随机取出1个小球,取出的两个小球上
2、都写有数字2的概率是( ) A.B.C.D.7.如图,是圆O的弦,交圆O于点C,连接,若20,则的度数是( )A.40 B.50 C.70 D.808.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书中有一个问题:“今有黄金九枚,白银一十一枚,称之重适等,交易其一,金轻十三两,问金、银各重几何?”意思是:甲袋中装有黄金9枚(每枚黄金重量相同),乙袋中装有白银11枚(每枚黄金重量相同),称重两袋相等,两袋互相交换1枚后,甲袋比乙袋轻了13辆(袋子重量忽略不计),问黄金、白银每枚各重多少两?设每枚黄金重x辆,每枚白银重y辆,根据题意得( )A. B.C. D.9.一次函数 和反比例函数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大致
3、图像是( ) A. . D.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如下指令,从原点O出发,按向右,向上,向右,向下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m,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第1次移动到 ,第2次移动到 ,第n次移动到 ,则 的面积是( )A.504 B. C. D.二、填空题11.已知二次函数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填“增大”或“减小”) 12.如图,旗杆高8m,某一时刻,旗杆影子长16m,则。13.方程 的解是 14.如图,若菱形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3,0),(-2,0)点D在y轴上,则点C的坐标是。15.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a,化简: 16.如图9,是平行四边形的边的垂
4、直平分线,垂足为点O,及的延长线交于点E,连接,及交于点F,则下列结论:四边形是菱形;:2:3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三、解答题17.解不等式组 18.如图,及相交于点E,求证:C。19.已知 (1)化简T。 (2)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且它的面积为9,求T的值。 20.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共享单车应运而生,为了解某小区居民使用共享单车的情况,某研究小组随机采访该小区的10位居民,得到这10位居民一周内使用共享单车的次数分别为:17,12,15,20,17,0,7,26,17,9 (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众数是 (2)计算这10位居民一周内使用共享单车
5、的平均次数; (3)若该小区有200名居民,试估计该小区居民一周内使用共享单车的总次数。 21.友谊商店A型号笔记本电脑的售价是a元/台,最近,该商店对A型号笔记本电脑举行促销活动,有两种优惠方案,方案一:每台按售价的九折销售,方案二:若购买不超过5台,每台按售价销售,若超过5台,超过的部分每台按售价的八折销售,某公司一次性从友谊商店购买A型号笔记本电脑x台。 (1)当8时,应选择哪种方案,该公司购买费用最少?最少费用是多少元? (2)若该公司采用方案二方案更合算,求x的范围。 22.设P(x,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它及原点的距离为 。 (1)求 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 (
6、2)若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及函数 的图像交于点A,且点A的横坐标为2求k的值结合图像,当 时,写出x的取值范围。 23.如图,在四边形中,90,(1)利用尺规作的平分线,交于点E,连接(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证明:;若2,4,点M,N分别是,上的动点,求的最小值。 24.已知抛物线 。 (1)证明:该抛物线及x轴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设该抛物线及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B(点A在点B的右侧),及y轴交于点C,A,B,C三点都在圆P上。试判断:不论m取任何正数,圆P是否经过y轴上某个定点?若是,求出该定点的坐标,若不是,说明理由;若点C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为点E,点
7、D(0,1),连接,的周长记为 ,圆P的半径记为 ,求 的值。 25.如图,在四边形中,60,30,(1)求C的度数。 (2)连接,探究,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1,点E在四边形内部运动,且满足 ,求点E运动路径的长度。 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 1.【答案】A 【考点】实数及其分类,无理数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A. 属于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A符合题意;B.1是整数,属于有理数,B不符合题意;C. 是分数,属于有理数,C不符合题意;D.0是整数,属于有理数,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由此即可得出答案.2.【答案】C 【考点】轴对称图
8、形 【解析】【解答】解:五角星有五条对称轴.故答案为:C.【分析】轴对称图形: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由此定义即可得出答案.3.【答案】B 【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解析】【解答】解:从物体正面看,最底层是三个小正方形,第二层最右边一个小正方形,故答案为:B.【分析】主视图:从物体正面观察所得到的图形,由此即可得出答案.4.【答案】D 【考点】实数的运算 【解析】【解答】解:A.()22+22 , 故错误,A不符合题意;B.a2+2a2=3a2 , 故错误,B不符合题意;C.x2y 2y2y2 , 故错误,C不符合题意;D.(-
9、2x2)38x6 , 故正确,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完全平方和公式计算即可判断错误;B.根据同类项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指数也相同,再由合并同类项法则计算即可判断错误;C.根据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判断错误;D.根据幂的乘方计算即可判断正确;5.【答案】B 【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解析】【解答】解:直线,被直线和所截,1及2是同位角,5及6是内错角,故答案为:B.【分析】同位角: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或说a,b相交c),在截线c的同旁,被截两直线a,b的同一侧的角,我们把这样的两个角称为同位角。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分
10、别在截线的两侧,且夹在两条被截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根据此定义即可得出答案.6.【答案】C 【考点】列表法及树状图法,概率公式 【解析】【解答】解:依题可得:一共有4种情况,而取出的两个小球上都写有数字2的情况只有1种,取出的两个小球上都写有数字2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由图可知一共有4种情况,而取出的两个小球上都写有数字2的情况只有1种,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7.【答案】D 【考点】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 【解析】【解答】解:20,40,又,平分,280.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等于圆周角的两倍得度数,再由垂径定理
11、得平分,由角平分线定义得2.8.【答案】D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依题可得: ,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甲袋中装有黄金9枚(每枚黄金重量相同),乙袋中装有白银11枚(每枚黄金重量相同),称重两袋相等,由此得911y;两袋互相交换1枚后,甲袋比乙袋轻了13辆(袋子重量忽略不计),由此得(10)-(8)=13,从而得出答案.9.【答案】A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像、性质及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从一次函数图像可知:0b1,0,反比例函数图像在一、三象限,故正确;A符合题意;B.从一次函数图像可知:0b1,0,反比例函数图像在一、三象限,故错误;
12、B不符合题意;C. 从一次函数图像可知:0b1,a0,0,反比例函数图像在二、四象限,故错误;C不符合题意;D. D.从一次函数图像可知:0b1,a0,0,反比例函数图像在二、四象限,故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像得出a、b范围,从而得出符号,再根据反比例函数性质可一一判断对错,从而得出答案.10.【答案】A 【考点】探索图形规律 【解析】【解答】解:依题可得:A2(1,1),A4(2,0),A8(4,0),A12(6,0)A4n(2n,0),A20164504(1008,0),A2018(1009,1),A2A2018=1009-1=1008,S = 11008
13、=504( ).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图中规律可得A4n(2n,0),即A20164504(1008,0),从而得A2018(1009,1),再根据坐标性质可得A2A2018=1008,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二、填空题 11.【答案】增大 【考点】二次函数2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1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答案为:增大.【分析】根据二次函数性质:当a0时,在对称轴右边,y随x的增大而增大.由此即可得出答案.12.【答案】【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在中,高8m,16m, = = .故答案为: .【分析】在中,根据锐角三角函数正切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14、13.【答案】2 【考点】解分式方程 【解析】【解答】解: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6)得:6=4x2.经检验得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故答案为:2.【分析】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先公分母x(6),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答案.14.【答案】(5,4) 【考点】坐标及图形性质,菱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及性质 【解析】【解答】解:A(3,0),B(-2,0),5,3,2,又四边形为菱形,5,在中,4,作x轴,四边形为矩形,4,5,C(-5,4).故答案为:(-5,4).【分析】根据A、B两点坐标可得出菱形边长为5,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4;作x轴,可得四边形为矩形,根据矩形性质可得C点坐标.15
15、.【答案】2 【考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二次根式的性质及化简 【解析】【解答】解:由数轴可知:0a2,20,原式 2, =2.故答案为:2.【分析】从数轴可知0a2,从而可得20,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计算即可得出答案.16.【答案】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解析】【解答】解:是平行四边形的边的垂直平分线,,90,(),四边形是菱形,故正确.由四边形是菱形,平分,又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正确.垂直平分线,O为中点,又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1:3,,1:3,故错误. ,由知1:3, , = ,
16、 = + = = , 故正确.故答案为:.【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90,根据得,由全等三角形性质得,根据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得出正确.由菱形性质得,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等量代换得;故正确.根据平行四边形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 ,从而得,由相似三角形性质得 = ,从而得出1:3,即1:3,故错误.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 ,从知1:3,所以= + = = ,从而得出 故正确.三、解答题 17.【答案】解: ,解不等式得:x-1,解不等式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分析】分别解出每个不等式的解,再得出不等式组
17、的解集.18.【答案】证明:在和中,,(),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三角形全等,再由全等三角形性质得证.19.【答案】(1)(2)解:正方形的边长为a,且它的面积为9, =3 = 【考点】利用分式运算化简求值 【解析】【分析】(1)先找最简公分母,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式,再由其法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合并同类项之后再因式分解,约分即可.(2)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边长a的值,代入上式即可得出答案.20.【答案】(1)16;17(2)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14.答:这10位居民一周内使用共享单车的平均次数为14.(3)解:2001
18、4=2800(次).答:该小区一周内使用共享单车的总次数大约是2800次. 【考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用样本估计总体,众数 【解析】【解答】解:(1)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顺序排列:0,7,9,12,15,17,17,17,20,26。中间两位数是15,17,中位数是 =16,又这组数据中17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是17.故答案为:16,17.【分析】(1)将此组数据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排列,正好是偶数个,所以处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根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即为众数,由此即可得出答案.(2)平均数: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由此即可得出答案.(3)
19、根据(2)中的样本平均数估算总体平均数,由此即可得出答案.21.【答案】(1)解:8,方案一的费用是:0.90.9a8=7.2a,方案二的费用是:50.8a(5)=50.8a(8-5)=7.4aa0,7.2a7.4a方案一费用最少,答:应选择方案一,最少费用是7.2a元.(2)解:设方案一,二的费用分别为W1 , W2 , 由题意可得:W1=0.9(x为正整数),当0x5时,W2(x为正整数),当x5时,W2=5(5)0.80.8(x为正整数), ,其中x为正整数,由题意可得,W1W2 , 当0x5时,W2W1 , 不符合题意,0.80.9,解得x10且x为正整数,即该公司采用方案二购买更合算
20、,x的取值范围为x10且x为正整数。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表达式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分别得出方案一的费用是:0.9,方案二的费用是:50.8a(5)0.8,再将8代入即可得出方案一费用最少以及最少费用.(2)设方案一,二的费用分别为W1 , W2 , 根据题意,分别得出W1=0.9(x为正整数),其中x为正整数,再由W1W2 , 分情况解不等式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22.【答案】(1)解:P(x,0)及原点的距离为y1 , 当x0时,y1,当x0时,y1,y1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 ,即为,函数图象如图所示:(2)解:A的横坐标为
21、2,把2代入,可得2,此时A为(2,2),22=4,把2代入,可得2,此时A为(2,-2),224,当4时,如图可得,y1y2时,x0或x2。当4时,如图可得,y1y2时,x-2或x0。【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表达式 【解析】【分析】(1)根据P点坐标以及题意,对x范围分情况讨论即可得出 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2)将A点的横坐标分别代入 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得出A(2,2)或A(22),再分别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得出k的值;画出图像,由图像可得出当 时x的取值范围.23.【答案】(1)(2)证明:在上取一点F使,连接,平分,在和
22、中,(),90,180-90,在(), ()=90。解:过点D作于点P,由可知,B,F关于对称,当F,M,N三点共线且时,有最小值,6,90,四边形是矩形,2,2,在中, = ,由可知4, ,即 ,解得 ,的最小值为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矩形的判定及性质,作图基本作图,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的做法即可画出图.(2)在上取一点F使,连接;角平分线定义得;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得,再由全等三角形性质和补角定义得90,;再由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得,由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再由补角定义可得.过点D作于点P;由可知,B,F关于对称,根据对
23、称性质知,当F,M,N三点共线且时,有最小值,即;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 ;由相似三角形判定得,再由相似三角形性质得 ,从而求得,即的最小值.24.【答案】(1)证明:当抛物线及x轴相交时,令0,得:x24=02+4(24)2+816=(4)2m0,(4)20,该抛物线及x轴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解:令224=(2)(2)=0,解得:x1=2,x22,抛物线及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B(点A在点B的右侧),A(2,0),B(-2,0),抛物线及y轴交于点C,C(0,-24),设P的圆心为P(x0 , y0),则x0= = ,P( ,y0),且,则22 , 则 解得 ,P( , ),P及y
24、轴的另一交点的坐标为(0,b)则 ,1,P经过y轴上一个定点,该定点坐标为(0,1)由知,D(0,1)在P上,E是点C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且P的圆心P( , ),E(,-24)且点E在P上,即D,E,C均在P上的点,且90,为P的直径,90,为直角三角形,D(0,1),E(,-24),B(-2,0), , = = 2,在中,设,则2x, = ,的周长2 = P的半径 = = =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二次函数图像及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两点间的距离,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 【解析】【分析】(1)当抛物线及x轴相交时,即0,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42+4(24)2+816=(4
25、)20,从而得出该抛物线及x轴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抛物线及x轴的两个交点,即0,因式分解得出A(2,0),B(-2,0);抛物线及y轴交点,即0,得出C(0,-24);设P的圆心为P(x0 , y0),由P为中点,得出P点横坐标,再,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得出P点纵坐标,即P( , );设P及y轴的另一交点的坐标为(0,b),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得1,即P经过y轴上一个定点,该定点坐标为(0,1).由知,D(0,1)在P上,由)知P的圆心P( , ),由圆周角定理得为直角三角形,再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得 , ,由2,在中,设,则2x,根据勾股定理得 ,由三角形周长公式得的周长 ,又P的半径 ,从而
26、得出 值.25.【答案】(1)解:在四边形中,60,30,360-360-60-30=270。(2)解:如图,将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连接,60,是等边三角形,270,270,360-270=90,是直角三角形222 , 即222(3)解:如图,将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连接,60,是等边三角形,60,2222229060+90=150,150,则动点E在四边形内部运动,满足150,以为边向外作等边,则点E是以O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周上运动,运动轨迹为,1,则 =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多边形内角及外角,弧长的计算,旋转的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出答案.(2)将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连接(如图),由旋转性质和等边三角形判定得是等边三角形,由旋转性质根据角的计算可得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得222 , 即222.(3)将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连接(如图),由等边三角形判定得是等边三角形,结合已知条件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可得222 , 即90,从而得出150,从而得出点E是在以O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周上运动,运动轨迹为,根据弧长公式即可得出答案.第 1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