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工程地质实习报告集锦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工程地质实习报告集锦15篇.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工程地质实习报告集锦15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1一前言实习的目的: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学问,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学会野外视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实力,为今后学习、工作中运用分析地质资料打好基础。实习意义:本次实习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理论学问,联系实习现场和土木工程实际,加以验证和拓宽,使我们获得了感性学问,开阔了视野,培育和提高了实际视察实力,识图实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了解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驾驭了肯定的操作技能以及训练编写实习报告等。为以后土木工程有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此外,
2、野外实习还培育了我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加集体观念,也有利于我们增加体质和磨练意志。二区域地质构造与地层此观测路途位于峰峰矿区新市区南约1000米。本区为丘陵区,地层零星出露于高地和沟谷,因此观测线沿地层露头布置,按地层依次,由老至新进行观测。观测路途从南山村北起先,至仁义村东止,全长约4000米。观测路途上零星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部分地层。观测路途上出露的岩石有第四纪沉积物,泥质岩,砂岩,铝质岩,石灰岩和煤层。可以看到的构造有节理,倒塌,正断层,平移断层,平
3、行不整合线,角度不整合线等。三区域气候条件峰峰矿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年干燥度为1.4度,属暖温带半潮湿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35月):升温快,少雨雪,多风沙,气候干旱。3月份的月均气温是7.7,4月份升到15.1,5月份再度上升达21.4,其中4月份升温幅度最大为7.4。春季是日较差全年最大的季节,其中5月份最大,平均为12.7。由于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南风北风交替出现,大约每隔4至6天就有一次天气过程。历年最大风速14m/秒。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2.7%,由于气温快速上升和水份增加较慢,使春季的相对湿度为全年最低值。历年3月至5月的最低相对湿度甚至降为零。稀有的降水抵偿不了蒸发的水分消耗,因而形
4、成十年九春旱的气候特点。特殊是冷空气南下时,常伴有5至6级的大风,出现较严峻的风沙现象。历年4月最多沙暴日为3天。春末至夏初,往往出现一种灾难性天气-干热风。峰峰矿区焚风效应明显,这种效应影响峰峰矿区气温明显偏高。年平均气温比邯郸市区高0.5,比肥乡县高0.9。这是由于冬春秋冷空气较强,夏季冷空气较弱之故。夏季(68月) 燥热多雨、降水强度大、集中、变率大。月平均气温都在25以上,7月平均为27.0,是全年最燥热的月份。极端最高气温41.9以上,降水量占全年的降水量的67.0%。雨日较多,日雨量0.1毫米的日数,6月8天,7月13.1天,8月11.2天。夏季降水又以7、8月为最多,平均降水量7
5、月为178.0毫米,8月为146.6毫米,一般7月上旬进入雨季,8月下旬汛期结束,往往降水时间短促,强度大,因而产生暴雨、冰雹、大风等灾难性天气。夏季降水的另一个特点是变率大,不稳定,因而造成某些年份先旱后涝、旱涝交替发生,其缘由主要与每年夏季风的强弱及其进退早晚有关。秋季(911月) 秋季气候凉快,风和日丽,大气透亮度好。秋季来临特别急促,一般始于9月上旬,正如农谚一阵秋风一阵寒。10月中下旬已是深秋季节,这时峰峰矿区旬平均气温已降到12-15。降温幅度逐月加大,9月平均气温20.7,10月下降到14.8,11月平均气温7.2。秋季强冷空气的南侵经常促使区域性的霜冻出现,初霜冻的日期平均在1
6、0月30日。秋季是旱季的起先,降水明显削减。平均降水量9月为52.0毫米,10月33.7毫米,11月为17.7毫米,总计为103.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7.9%。个别年份由于夏季风撤退较晚,形成秋雨连绵,甚至有的年份到10月上、中旬仍降暴雨。多数年份降水偏少,造成秋旱。冬季(122月)冬季多晴朗天气,少雪干冷。平均气温11月上旬起先降到10以下,至翌年3月下旬才渐渐回升到10以上,是峰峰矿区一年中最长的季节。1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负1.4,较暖年为1.1。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至1月,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负15.7。冬季降水稀有,季平均降水量14.0毫米,仅占全年的2.4%,各月平均降水一般
7、在3至7毫米之间。11月至次年3月为土壤封冻季节。冻土深度一般在10至20毫米,最大冻土深度可达24厘米。土壤稳定冻结日期在1月4日,土壤化冻日期在2月3日。平均每年出现寒潮次数为1.6次。四区域经济条件区委、区政府提出了“解放思想、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峰峰”的奋斗目标。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峰峰矿区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性工矿区,是全国著名的煤炭、钢铁、建材工业基地,以“煤都、瓷都、钢铁城”而远近著名。经过年五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煤炭、陶瓷、水泥、电力为支柱,钢铁、食品加工、电子、机械、化工、建筑、煤气等行业齐全,企业众多的工业体系。该区利
8、用和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驻区大企业优势,人才优势和民间资金优势,努力增创后发优势,大力推动和加快实现原材料工业向现代加工业转变,资源向资本转变,开发矿产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变。重点推动了义井煤化工产业园区、大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村煤化工产业园区、义井陶瓷产业园区和新坡新型工业园区,大批新型产业和项目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该区经济高速运行。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该区旅游资源丰富,致力于建设“山水峰峰、园林峰峰、生态峰峰”,在结合传统旅游强势项目南北响堂石窟、磁州窑遗址、无梁阁等景点基础上,聘请中国旅游学院和清华高校建筑学院的知名专家学者,对区内旅游资源进行论证和规划设计,系统开发
9、利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2一、前言通过这六天的实习,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相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视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实习让我们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学问详细化,印象更深刻。实习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肯定的帮助,同时实习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习的热忱。所以,实习对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对这次实习也做了缜密的部署:时间:2017年5月4日2017年5月9日2.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3.路途:
10、1).秦皇岛市石门寨镇2).秦皇岛市祖山东门3).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4.目的: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学问,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实力同时增加感性相识,扩大视野,培育提高视察实力,动手操作实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2).鉴别和视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头、结构、产状、形成缘由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4).学习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二、实习地区概况1.柳江盆地地质概况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它位于秦皇岛市区北侧,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km,属河北
11、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区内有纵贯南北的马路及地方窄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交通极为便利。 该盆地为南北延长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穿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东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的南侧入渤海。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最高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7m。 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2祖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稀有植物及濒危野生动物自然爱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西北部。京沈高速秦皇岛西出口沿秦青马路北行12公里即到,距秦皇岛市区23公里。属原始森
12、林峡谷型自然风景区。因燕山以东、渤海以北诸峰均以它的分支延绵而成,故名“祖山”。1996年开发至今,形成五大景区,100余处自然景点,是淮河以北少有的南派山水。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总面积118平方公里,主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区内千米以上高峰20多座,植被覆盖率96%以上。象形奇石、云海、日出、古洞、原始丛林、溪流、飞瀑、奇花、高山自然草原、树挂构成景区十大景观。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是侏罗纪至白垩纪末地壳运动而成。在长期风化剥蚀和流水冲击下,形成了多处绝壁幽谷和造型地貌。祖山,山势跌宕,峰峦陡峻,因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她的分支盘拨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名之。她立峭岩作脊梁,以瀑流注血脉,
13、搽娇花饰容颜,披葱郁为秀发。景区内山势陡峻,溪水跌宕,可谓立峭岩作脊梁、注瀑布为血脉、披茂林作秀发,裁白云作霓裳,集雄奇妩媚于一体。峰奇水异,洞幽石美,林丰草茂,历史渊源,是观光旅游、避暑度假、科普考察的绝好场所。3.鸽子窝公园海滩概况鸽子窝公园又称鹰角公园。由于地层断裂所形成的临海悬崖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鹰矗立,故名鹰角石。该石高20余米,过去常有成群的鸽子或朝暮相聚或窝于石缝之中,因此得名鸽子窝。鸽子窝公园是欣赏海上日出的最佳之处,每逢夏日早晨,这里云集数万名游客欣赏“红日浴海”的奇景。三、实习内容1.柳江盆地爱护区石门寨西门180米处该处岩石以沉积岩居多,由地质构造形成。亦有石灰岩,主要成
14、分为碳酸钙,经长期风化作用,袒露在外表的部分呈深灰色,岩层 为中厚型,中间夹有薄的灰岩。灰岩呈竹叶状,较破裂,属碎屑结构,这些碎屑物质经胶结后形成灰岩。此处岩石约5亿年前形成,属下奥陶世纪,粘土矿物发黄,岩石经剧烈的构造运动,由水平变为倾斜,产生背斜现象,并有正断层出现。用地质罗盘测该处岩石的产状,走向为北偏东10,倾向为北偏东100,倾角为30。由此处向西约200米处岩石出露于地表,阅历证为砂岩,其结构为碎屑结构,此处不整合现象明显,由砂岩和灰岩组成,属沉积接触,砂岩约2亿年前形成,灰岩约5亿年前形成,由于形成年头不同,说明为不整合。此现象说明秦皇岛地区至今至少经验了2次地壳运动,因为3亿年
15、间隔形成的不整合面应在海平面下形成,至少经验2个循环,而该处岩石现在又出露在地表。在不整合面上有矿物,是地质学家发觉地下矿物的依据。不整合面处强度差,不适合在此面上施工。2).砂锅店东北200米处该处为石灰窑产石场,视察此处岩石,岩溶现象明显,有溶沟、石芽、天生桥等。其缘由是地壳运动抬升到潜水地表以下,潜水地表共同作用形成的岩溶现象,因岩石中有裂缝,有空间且水有径流通道。岩溶现象是因为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岩石经长期化学反应,使岩石具有可溶性。该处向西北走约100米处,发觉大面积的岩石间侵入接触现象,石灰岩中夹有岩浆岩,说明此处经验过火山喷发。该处亦发觉有岩墙,较长,宽约3-4米,其走向为南北
16、方向320,由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靠近地表的岩石经长期风化,产物为第四纪土,岩石中还发觉有岩洞。此处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有大量石灰岩形成的岩层,呈单斜,基本走向为南偏北。在砂锅店东等地,发觉石英斑岩,它是花岗斑岩的又一种变种,具隐基斑状结构,石英斑晶特多,普遍具有熔蚀现象。此处也有闪长玢岩,呈岩墙状产出,具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斜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粒结构和流线结构等。2. 秦皇岛市祖山东门祖山为早白垩纪形成,为响山岩基的一部分,此处沉积岩中有破裂带,火山爆发时岩浆从中冒出,冷凝成岩浆岩。祖山占地217平方公里,平面形段呈椭圆形,长轴长25公
17、里,短轴长15公里,南北方向,岩石中以花岗岩居多,占65%左右,为中粗粒,成分主要是成肉红色的正长石,又称甲长石。石英其次,占20%-25%左右,透亮发亮。此外,还有云母、斜长石。斜长石呈灰白色,由于长石含量不同,云母颜色也不尽相同,云母占整个岩石的5%-10%。较黑的岩石中,云母含量不超过5%。在此处视察,长石颗粒大小在1厘米左右,晶体颗粒,为结晶结构。山体构造为原生结理构造,山体中有裂缝,都为竖直方向,有原生孔洞,又称之为晶洞构造,而形态不规则的孔隙是水晶的成长地。此处地貌陡峭,险峻,构造为原生结理,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及地表水的侵蚀作用,岩石部分竖直掉落,形成深谷奇峰。此处岩石倾角较大,岩
18、体破裂。山体中有河流,称为石河,发源于祖山响山山脉,山上有明长城,由元朝徐达修建,1967年,戚继光重修,基本走向为南北方向,直达青龙。祖山最高峰为响山,海拔为1421米。3.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此处滨临渤海,为海洋环境。海洋环境按地理位置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低潮时袒露于海岸带的部分,称为滨海。滨海又分为后滨带、前滨带、外滨带。后滨带为平均海潮线,常年袒露在外;前滨带为平均海潮线到中滨线处;外滨线为中滨线以外的部分。海岸线到海底深约200处的部分,称为浅海,此处阳光足够,有机物含量多,是海洋生物的志向栖息地。深海处动物少。此处岩石又远古火山喷发而形成,以岩浆岩为主,岩石受
19、海洋水动力作用,常见有海浪作用、潮汐作用和洋流作用,使此处形成有特色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和海蚀平台等,形成缘由有冲蚀作用,磨蚀作用等,使岩石破裂。岩浆岩受风化作用等变成高岭土、伟晶岩。伟晶岩颗粒大,和花岗岩成分相差不大,由正长石、斜长石、云母、石英等组成。岩石被多组结晶切割。四、结束语通过本次实习我相识到:本区地层出露较全。从中生代地层起先,除缺失寒武系、奥陶系、三叠系、侏罗系、第三系以外,其他地层均出露完好。所形成的岩石类型多样,包括岩浆岩类,沉积岩类以及变质岩类。本区的岩浆活动从方式上有深成侵入,浅成侵入,喷出等。所见岩类有基性岩类和酸性岩类。从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方面,本区
20、的变质作用主要为区域变质作用。主要变质岩有千枚岩,大理岩以及板岩。在构造方面,本区分布有四大褶皱,另外还有七个断层。两个大断层几乎将此区分为三部分。区域发展方面,本区经验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四个构造层。总体说来本区构造运动较强。经过6天的实习,使我学到了许多东西,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学会了许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包括:如何通过一块石头的色泽,去推断其类别、其形成年头;如何去辨别3大岩石;如何去测量岩石的走向等等;总之,通过实习后我更好地驾驭了工程地质学这门学科,更好地驾驭了所学学问。工程地质实习报告3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是为了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该课程的一些实地相关的地质例子,进一步了解该专业在实际中
21、的应用。第一天参观南京六合区的火山岩形成区的景观-桂子山石柱林景区是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位于六合城北约17公里,与金牛湖景区紧邻,由六合城区经金江马路即可直达,交通便捷。桂子山石柱林被评列为金陵名胜之一,描述为“上溯万年,冲天赤焰三千丈;遨游六合,掷地琼林十万株”。从科学的角度讲,桂子山石柱林系千万年前火山爆发时,玄武岩浆喷射到地面冷却收缩后形成六棱型、五棱型等不同形态的“柱状节理”。现有的石柱林直观陡壁高达50余米,山体岩壁约有5万余根熔岩石柱,它们或直立、或倾斜,如修饰性开发后直观高度可达100米,宏伟壮丽,令人称奇。该地区原是一采石厂,1983年南京高校地质系教授徐克勤在周边地区
22、作地质考察时,首次发觉是比较规则的石柱林,后建议上级政府赐予爱护,并作为南京高校等高校的地质考察点。该奇迹被发觉后,吸引了国内外地质界的深厚爱好,1987年被南京市列为金陵四十景之一,1996年8月被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指定为代表考察地点,有意大利、丹麦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地质专家到现场考察,并赐予了高度评价。景区的平面布局可分为三部分。自金江马路桂子山入口到游客广场为引导区,地质博物馆为科普教化区,山体部分为奇迹欣赏区。引导区有供游客停车、休息的基本设施,建有“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的标记性建筑物门碑,有近5000平方米的园林绿化景观,乡土气息浓烈。六合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地质公园的科
23、学与文化,是青少年科普教化的重要基地。博物馆按依次分为6个厅。一是接待和服务厅,为景区工作人员办公和游客接待的场所。二是多功能影视厅,有多媒体影像,介绍六合及桂子山景区的地质布局和特点,让游客具体了解六合全区的地质地貌和风土人情。三是模型厅,根据等比例的设计将六合全区各个地质景观的全貌,用实物反映给游客,让游客落脚桂子山就能对其他的景点有所相识。四是火山与石柱林展厅,通过23块地质资料展板和部分实物,让游客充分了解到世界各地和中国的火山分布,各地的火山类型及特点,了解石柱林的形成过程及特点,增加游客对火山的感性相识。五是火山爆发演示厅,在图片介绍火山科学学问的基础上,制作火山喷发实物模型演示。
24、融合喷发系统、声光电系统、软件限制系统、模拟岩浆流演示系统、热感系统等为一体,演示火山喷发实景,让游客有亲临火山喷发觉场的真实感觉。六是雨花石与文化展厅,展示南京特产六合雨花石和中国现代民间艺术四合农夫画,在实物和作品展览的基础上,支配农夫作者现场创作,供游客欣赏和保藏。沿着曲折的游客登山步道,可以登临桂子山顶,既可俯视近处的农家田园风光,也可远眺金牛湖和冶山的山湖景色,有心旷神怡之感。从步道下到山脚,石柱参天景观尽收眼底。熔岩石柱呈五棱或六棱整齐排列,屹立而呈石柱崖,其北侧为倾斜石柱。石柱约有5万余根,宽40-50cm,每段高达10-35cm,巍然壮丽,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赞许。石柱都呈五边形
25、或六边形,这是因为玄武岩浆的分子结构呈五边形或六边形。玄武岩中含有的大量镁、铁成分,在冷凝和节理过程中,由于受冷匀称,依据“最小作用量”原理,岩石节理成六边形柱状结构。其次天参观无锡的火山岩熔地区-善卷洞是闻名石灰岩溶洞、宜兴“三奇”之首。位于宜兴城西南约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长约800米,全洞分上中下后四洞组成,洞洞奇异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长120米,游人多以洞中泛舟为一乐事。进入洞中,犹如进入一座地下宫殿。入口在中洞。中洞的狮象大场是一个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自然大石厅。高达7米的钟乳石笋兀立洞口,名砥柱峰。它是一点一滴的石乳聚积而成,每30至50年
26、长高1厘米,它的形成已有3万多年。石厅内可容上千名游客,高大宽敞,上面挂满各种形象生动的石钟乳。石厅两旁,矗立着一对形似青狮、白象的巨石,惟妙惟肖,形态逼真。上洞的规模比中洞还要大,洞长70米、宽30米、高30米。洞形似螺壳,终年云雾充满,冬暖夏凉,气温终年保持23,因而又称暖洞。环壁有奇石形成的荷花倒影、万古寒梅、绵羊、骏马、熊猫等景物,活灵活现;石缝间细流潺潺,落地汇成水潭;顶部石乳,倒映潭中,奇异天成。下洞约180米,宽18米,高22米。洞外有一个6米多高的石陡坎。大雨过后,飞瀑流水直泻悬崖壑底,奔放澎湃,故又名“瀑布洞”。与后洞相连的水洞,是一条极古老的地下溪河。长约120米,水深4.
27、5米,河面最宽达6米,可常年通舟。游人至此,可乘游船。轻舟一叶,荡漾其间。出洞处有一座古老的碑亭中屹立着唐代司空李所书的“碧鲜庵”石碑。重建的晋代祝英台“读书处”英台书院,院内秀丽古朴高雅的一组园林建筑与怪石林立、竹影摇曳、相互映辉。山上正在复原的圆通阁,拜斗坛,喜雨亭等景观,并匹配400米缆车和800米滑道。旁边有三国时所立的国山碑称“江南第一碑”,被列为国家爱护文物,雄峙山巅,蔚为壮丽。景区内有五千年善卷洞文史馆(爱国主义教化展览馆)及旅游服务中心,供应阳羡景区一条龙服务。一座三星级涉外宾馆“螺岩山庄”坐落在螺岩山脚,与善卷洞交相辉映。善卷洞与比利时之汉人洞、法兰西之里昂洞称为世界三大奇洞
28、,也是我国闻名的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化基地。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洞景巧夺天工,素有“万古灵迹”、“欲界仙都”之美誉。从古到今,胜景似绣,游人如织,历代名贤雅士、文人墨客留下了一篇篇千古绝唱的诗文石刻。第三天参观流水侵蚀河岸形成的奇妙景观-燕子矶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长江三大名矶之一,是岩山东北的一支。海拨36米。山石直立江上,三面临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故名为燕子矶。古代是重要渡口。清康熙、乾隆二帝下江南时,均在此停留。乾隆帝在此书有“燕子矶”碑。“燕矶夕照”为清初金陵48景之一。燕子矶旁边有弘济寺、观音阁、寺废陕北秧歌阁等建筑。岩山有12洞,为江水冲击而成,大多是悬崖绝壁。其中以
29、三台洞最为深广曲深。鸦片斗争时,英国军队由燕子矶登陆,直逼南京;二战时,日寇在此江滩处集中屠杀南京同胞数万人。参观燕子矶之前,老师介绍了汤山的背斜地质构造,介绍关于背斜在隧道工程的应用及一些相关措施。第四天参观现场地质勘探队的现场操作,相识地质勘探的具体过程及一些细部操作,介绍地区采样点间距及个数,采样点的深度取样层次,记多少米取样,夯击多少下等细部过程。本次地质实习进一步加深对该课程的了解,深刻相识到课程对实际建筑工程及勘探考察的帮助,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学问,而不是盲目的书本学问不能应用,对以后从事该领域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工程地质实习报告4一、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
30、本内容,驾驭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探讨方法,了解和驾驭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驾驭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探讨和驾驭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二、实习地区概况主要实习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三、实习内容(一)5月9号 实习前打算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学问都有了肯定的了解。立刻就要去野外实习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习做打算。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习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也许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
31、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凹凸起伏,比较困难。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起先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起先出现,始终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始终沉醉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
32、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呈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平面,培育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古武当山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二)5月10号 古武当山实习上午坐车到达古武当山,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沿山路向上爬,视察当地的地质组成,地质构造。老师给我们介绍到古武当山地区的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砂岩是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
33、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气(温度、压力、应力的改变、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一般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1.岩层的节理它是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 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晰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
34、划分为四种节理:走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样或大体一样。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样。斜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平行于岩层层面。2.断层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肯定强度而发生裂开,并沿裂开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正断层:逆断层的断层面也几乎垂直,但上盘向上移动,而下盘向下移动,这种类型的断层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冲断层与逆断层的移动方式相同,但断层带几乎是水平的。在这类同样是由挤压形成的断层中,上盘的岩石实际被向上推移至下盘的顶部,这是在聚合板块边界中产生的断层类型。逆断层:在平移断层中,岩石块沿相
35、反的水平方向移动。正如转换板块边界中所述,地壳块相互滑动时形成这些断层。平移断层:在全部类型的断层中,不同的岩石块紧密地相互挤压,在移动过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假如这种摩擦足够大,这两块岩石将咬合,因为摩擦力使它们无法相互滑动。在这种状况下,来自板块的力气接着推动岩石,从而增大施加在断层上的压力。3.尖灭“尖灭”指具有肯定体积的物体其渐渐缩小直至消逝的现象。地层的尖灭指的是沉积层向着沉积盆地边缘,其厚度渐渐变薄直至没有沉积。超覆是海侵时随着沉积范围的扩大,上覆岩层的沉积范围大于下伏岩层的现象。4.褶皱构造褶皱构造是岩层层因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而变形,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未遭到破坏
36、,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它在层状岩层中表现的最为明显;是地壳上最常见的一种地质构造形式。褶皱是最重要的构造现象,因而是构造地质学探讨的重要内容。(三)5月11号 京娘湖实习今日我来到京娘湖,将对波痕、泥裂进行视察,对河谷形态、河谷的发育形成进行相识性的学习。1.波痕波痕是浅海、河湖的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记,是典型的沉积构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沙坡等。一个波痕由一个波脊和一个波谷组成,同一种波痕一般成组出现。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动力将波痕分为水流
37、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风成波痕等;然后再依据其大小,形态或对称性作进一步的划分。出现于岩层的顶面.并可在上覆岩层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来确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2.泥裂泥裂又称干裂、龟裂纹,是指泥质沉积物或灰泥沉积物,暴露干枯、收缩而产生的裂隙,在层面上呈多角形或网状龟裂纹,裂隙成“V”形断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顶底面。裂隙被上覆层的砂质、粉砂质充填。3.河流地质作用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四、 实习感想通过本次野外实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各种岩石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老师细致的讲解,我们更深一层的了解到各种岩石的性质,从外表到岩石的组成及结构
38、。地质学的确有着它自己的魅力,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我们确定会用到许多地质学问,这是我们的基础。总的来说,本次实习不轻松,首先,短时间接触到这么多的岩石,想要了解透彻还须要我们进一步查阅资料。其次,本次实习对我们的体力也是一个小的考验,但作为土木工程的学生,本次实习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在学校学习之余多参与这些室外实习有助于我们从感性上了解土木工程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对学问的了解更加深刻!工程地质实习报告5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来到理论上来,培育我们独立思索的实力以及现场推断、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2.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
39、驾驭野外推断实力,初步建立对某 一种岩石的工程地质评价。3.参观工地,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和地质灾难与边坡工程的治理。4.培育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主动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二、实习日程支配1、2009年12月12日上午跟车前往湖山地区,陡山顶采石场,沿盘山马路步行下山;2、12日下午前往阳山参观断层地质;3、13号上午参观南京地质博物馆 。三、实习内容第一天 12.12今日上午下了不小的雨,雨中的山顶采矿区更加泥泞不堪, 湖山地区位于南京城东28km,地形上由三列山组成,走向北北东。北列山海拔120169m,包括排山、棒槌山。中列山山势较高,包括黄龙山、团山
40、、纱帽山、十山、陡山、狼山等,主峰孔山海拔341.8m。此次实习由于天气关系,我们着重参观了泥盆系的茅山组。参观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非常具体的为我们解说有关茅山组的地形地貌。茅山组总厚度达115m,与坟头群整合接触。孔山北侧采石马路东端出露厚度约20m。为紫红色间夹灰黄色之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中厚层状,沿层面常见白云母片。岩石原生色为灰黄或灰白色,岩石因氧化作用而出现紫红色。下午,紧接着到了南京周边的汤山,有阳山碑材景点,已上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天下第一碑,阳山位于汤山镇西北,由于独特的地质环境和其它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盛产石材且品质甚好。进得景区,迎面是一块巨碑,上书“阳山问碑”四个大字
41、,为江苏女书法家孙晓云所书,字好,寓意更好。导游说,阳山碑材给后人留下太多疑问,所以有“问碑”之说。这块碑同时也是一个参照物,神功圣德碑如树起来,整个高度会是此碑的十倍沿着山路台阶走了二十多分钟进到山里面,最终依次见到已沉睡六百年的碑材。映入眼帘的先是碑座,再是碑额,最终是碑身。从介绍文字可知,碑座石材高17米,长23米,重达1.6多万吨;碑额石材高10米,长22米,宽10.3米,重约6千吨左右;碑身石材长51米,宽4.5米,高14.2米,重约8800吨左右。若此碑立起总高为78米。关于碑材的“身高”、“体重”说法许多,争辩了半个世纪,这里取景区的介绍。其次天 12.13早上我们乘车前往南京地
42、质博物馆,绽开我们其次天的实习,此站主要目的是相识矿物和岩石,增进我们对矿物和岩石的感性相识。博物馆里的岩石和矿物琳琅满目地陈设在展柜里,有关地球科学的图画也挂满了墙。这里的岩石和矿物有的在学校的试验室里见过,但更多的是从未见过的,只见于书本上介绍,自然也没有那种感性的相识。这里有常见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片麻岩、辉绿岩、混合岩、大理岩等。也有常见的矿物,如石英、萤石、长石、刚玉和云母等。我们一边细致视察这些矿物和岩石的颜色和形态,一边听探讨员和老师讲解关于这些矿物和岩石的结构和构造,以及他们的工程地质评价。不过这里最吸引眼球的要数沙漠玫瑰了,沙漠玫瑰又称“戈壁石”、“风雕石”,常见
43、的有球状的和块状的,主要产于浩瀚隔壁,沙漠玫瑰是自然形成物,是沙漠的细石经风吹雨打后形成类似玫瑰般的结晶石,这种岩石在自然奇石市场上占有特别的地位,具有极其宝贵的探讨和保藏价值。科普馆里同样陈设这大量的生物化石,有大型的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以及第四纪全新世的鹿角,也有小型的植物和动物化石,如距今数亿年的震旦角石、莱德利基虫、创孔海百合、狼鳍鱼、拟蜉蝣等,不一而足。四、小结为期两天的工程地质实习很快便落下了帷幕,但这次地质实习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却是极为深刻的,在实习过程,从理论到实际,再从实际回来到理论上来,把书本上的学问运用到事实上来,再从视察到的实际对比理论,分析其中的异同,学问得到了运用、
44、加深和巩固,这是我们实习的主要目的。工程地质实习报告6一、实习区地质环境简介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第一个海岸带地貌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大连市东南沿海地带,金石滩、鳌滩园园区及地质博物馆为此次实习区主要地点,该地质公园是一座集地质科研、科普教化、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城市海岸带地质公园。其中,恐龙园景群以恐龙探海景观命名,主要岩石为距今86亿年前的震旦纪石灰岩,剧烈的海蚀作用形成了这里块体浩大、姿态各异的海蚀地貌景观,代表景观有:恐龙探海、贝多芬头像、将军石。鳌滩园处地层起源于早寒武纪,距今5.4亿年左右,华北古陆所在地区,气候干燥燥热,大连一带为滨海盐湖萨布哈(萨布哈,意为被盐浸透,指干旱
45、气候下障壁海岸潮上带的盐坪、盐藻和盐碱滩),沉积了一套红绿黄相间分布的富含石膏的岩层;之后,由于气候环境变迁,石膏被溶解流失,原始岩层的状态被破坏,就形成了我们今日看到的绚丽多彩的波曲状纹理。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海陆变迁,海底的纹层灰岩和风暴砾屑灰岩露出海面,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就是地质岩层纹理清楚,产状各异,能够反映不同地质时期的气候条件,为地质考察,探讨地质构造运动等供应了极佳的依据,岩石表面的特征更是呈现了当时特有的气候及环境。公园浓缩了28亿年以来的地质演化历程,古老沉积地层历经多期次的地质构造变迁,又经千万年海蚀作用的精雕细琢,形成了长达30多公里的典型的海岸线上的海蚀地貌,是中国唯
46、一的海岸带喀斯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金石滩地区海岸由于受到海水动力因素如波浪、潮流的侵蚀,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海蚀奇观,如海蚀洞,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残丘等。二、实习区地质构造特征分析(一)褶皱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假如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由于板块活动、火山喷发、断裂挤压等作用下,使大连地区的地层岩石产生一些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下图为背斜及向斜构造。(二)节理岩石受力后发生形变,当作用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而发生裂开,形成断裂构造,包括节理和断层,下面主要对节理进行概述。其为岩石中的裂隙
47、,其两侧岩石没有明显的位移,也是地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三)典型地貌介绍1、震积岩震积岩是岩石在未固结前,由于地震的剧烈振动,半凝固的沉积物发生液化作用(喷泥、冒水)而形成了众多弯曲的、近于直立的这些细脉被方解石充填而形成的。金石滩石灰岩中密集而紊乱分布的方解石细脉是最典型的震积岩特征,它是6.5亿年前远古地震的真实记录,是国内外地层对比的重要层位。在大约6.5亿年前,由于火山爆发,水下滑坡坍塌引发地震,带来海啸,它形成了波长达几百公里的海洋巨浪,海水陡涨,隧然形成水墙,伴随隆隆巨响,瞬时侵入陆地,反复多次,把尚未固结的岩石,震的纹理紊乱,留下了我们今日看到的震积岩遗迹。2、层颜叠彩层颜叠彩,它属于“萨布哈景观”,不同年头的岩层层次,色调富于改变,红绿黄相间分布的富含石膏的岩层。由于气候环境变迁,石膏被溶解流失,原始岩层的状态被破坏,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波曲状纹理。3、龟背石龟背石是一种特别的成岩结核,表面存在多边形的同心环及放射状细脉,因类似龟背的花纹而得名。它是在富水凝胶沉积物中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