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22张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22张PPT).ppt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第2 2课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 性。2.通过了解孔子、老子的学说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分析其出现的必然性 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3.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迁徙与交融的史实,认识民族交融的现实意义。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重点:百家争鸣各学派代表人物及思想百家争鸣各学派代表人物及思想难点:难点:民族交融的现实意义、统一的历史趋势民族交融的现实意义、统一的历史趋势新课导
2、学新课导学 春秋春秋以后,周王渐失天下共主的地位,王室衰微,诸侯坐大,历史遂进以后,周王渐失天下共主的地位,王室衰微,诸侯坐大,历史遂进入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经济上,铁工具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政治入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经济上,铁工具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政治上,权力纷争,政权下移,诸侯间强国纵横,迭为霸主,旋而造成七国争雄上,权力纷争,政权下移,诸侯间强国纵横,迭为霸主,旋而造成七国争雄的态势;时势的激荡,促进了文化思想界的活跃,呈现出诸子百家、竞相争的态势;时势的激荡,促进了文化思想界的活跃,呈现出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鸣的局面。春秋春秋战国时代的变革,并非局部的、一事一物的兴
3、替,而是由一系列相战国时代的变革,并非局部的、一事一物的兴替,而是由一系列相关性变迁运动构成的大变局。其动荡之激烈,变革范围之深广,为中国千年关性变迁运动构成的大变局。其动荡之激烈,变革范围之深广,为中国千年历史所仅见。历史所仅见。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是什么?是什么?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交融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大交融新课导学新课导学一、列强纷争与变法运动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三、孔子和老子四、百家争鸣 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
4、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孔子季氏十六 礼崩乐坏诸侯崛起战争激烈权力下移阅读上述两则材料思考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阅读上述两则材料思考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一、列强纷争与变法运动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一、列强纷争与变法运动中华民族的发展体现出怎样的特征?中华民族的发展体现出怎样的特征?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先秦历史上的发展过程分为两大阶段。在先秦历史上的发展过程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夏、商、西周,发展形成了华夏族;第一阶段是夏、商、西周,发展形成了华夏族;第第二二阶阶段段是是春春秋秋、战战国国,完完成成了了中中华华民民族族的的第第一一次次大
5、大融融合合。春春秋秋时时代代,华华夏夏诸诸大大国国在在“尊尊王王攘攘夷夷”的的旗旗帜帜下下与与四四夷夷斗斗争争,护护卫卫和和扩扩大大了了华华夏夏文文明明,属属于于“四四夷夷”的的秦秦、楚楚等等国国则则开开拓拓国国土土,力力图图争争霸霸中中原原,但但还还是是被被中中原原各各诸诸侯侯国国视视为为夷夷狄狄。而而在在战战国国时时期期,秦秦、楚楚认认同同于于华华夏夏,中中原原诸诸国国也也承承认认了了秦秦、楚楚是是华华夏夏族族的的组组成成部部分分,与与齐齐、燕燕、赵赵、魏魏、韩韩并并称称七七雄雄,形形成成七七个个地地区区性性统统一一的的多多民民族族国国家家。在在这这个个基基础础上上,“大大一一统统”理理论
6、指导下的七国争雄以秦统一中国告终,中国形成为全国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论指导下的七国争雄以秦统一中国告终,中国形成为全国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张岂之主编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先秦卷先秦卷从华夷对立,到华夷一统,体现出民族融合的特点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一、列强纷争与变法运动 民族认同民族认同 大融合大融合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一、列强纷争与变法运动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1.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1 1)农业的进步:铁)农业的进步:铁犁牛犁牛耕耕石石器、器、木木器、器、骨骨器器(原原始始社社会)会)青青铜铜器器(商商周)周)铁铁器器(春春秋秋战战国)国)(商)青铜锄(商)青铜锄
7、(战国)铁锄(战国)铁锄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生产力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A.手工业分工细密,货币流通广泛。B.商业中心出现(临淄 邯郸)C.富商巨贾出现(范蠡 吕不韦)煮盐业羽毛齿革粮食羊马盐池药材冶铁业战国时期手工业分布图战国时期手工业分布图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货币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货币(2 2)工商业的进步: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工商业的进步: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2.2.变法运动变法运动(1 1)各国变法的展开)各国变法的展开 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兼并战争的需要兼并战争的需要富国富国强兵强
8、兵宗法封建宗法封建的小国家的小国家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列国的列国统一的中央统一的中央集权君主专集权君主专制国家制国家西周西周东周(战国)东周(战国)秦朝秦朝战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燕昭王燕昭王乐毅改革乐毅改革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胡服骑射齐威王齐威王邹忌改革邹忌改革楚悼王楚悼王吴起变法吴起变法韩昭侯韩昭侯申不害改革申不害改革魏文侯魏文侯李悝变法李悝变法秦孝公秦孝公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材料一:材料一材料一: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
9、强。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史记李斯列传李斯列传材料二:材料二:“(秦孝公(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 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贾谊过秦论过秦论材料三:材料三:“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 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
10、后来居上,新制度之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 创建,惟为最为功焉创建,惟为最为功焉”。马非百马非百秦集史秦集史思考:结合课本,试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思考:结合课本,试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1.背景:诸侯争战背景:诸侯争战2.2.目的:富国强兵目的:富国强兵商鞅变法:商鞅变法:3.3.内容:内容:类别措施措施作用作用经济 重重农抑商,抑商,奖励耕励耕织;大家庭大家庭拆散拆散为个体个体小家庭;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授田于百姓农业发展农业发展国力增强国力增强政治政治 实行什伍行什伍连坐
11、,互相坐,互相纠察告察告发;推行推行县制,制,县主要主要官官员由君主任免。由君主任免。政权巩固政权巩固效率提高效率提高军事事 奖励励军功,剥功,剥夺和限制和限制贵族特族特权军队战斗力强军队战斗力强4.4.影响:影响:顺应历史潮流,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顺应历史潮流,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三、孔子和老子1.孔子思想核心:“仁”3.孔子的教育思想(1 1)教育原则:)教育原则:“有教无类有教无类”(2 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材施教”(3 3)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学思结合学思结合”(4 4)学习态度:)学习态
12、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孔子的政治思想:“为政以德”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孔子孔子思想主思想主张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三、孔子和老子老子老子思想主思想主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规律。1.老子的哲学思想:2.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3.朴素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四、百家争鸣历史背景:1.政治政治:王室衰微,奴隶主贵族势力渐衰,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崛起。2.经济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
13、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3.文化文化:“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士阶层逐渐崛起 经济经济的发展的发展贵族体贵族体系瓦解系瓦解士阶层士阶层的崛起的崛起人才的人才的需要需要百家争百家争鸣鸣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四、百家争鸣学派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主要主要观点点儒家儒家孔子孔子“仁仁”“”“礼礼”“”“德治德治”“敬鬼神而敬鬼神而远之之”孟子孟子“仁政仁政”“”“民民贵君君轻”“”“人性本善人性本善”荀子荀子“仁仁义”“”“君舟民水君舟民水”“”“人性本人性本恶”道家道家老子老子“无无为而治而治”“”“小国寡民小国寡民”庄子庄子“崇尚逍遥自由崇尚逍遥自由”墨家墨家墨子墨子“兼兼爱”“”“非攻非攻”
14、“”“尚尚贤”法家法家韩非子非子“法治法治”“”“事事在四方在四方,要在中央要在中央;圣人圣人执要要,四方来效四方来效”简明扼要的概括各派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四、百家争鸣归纳总结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夏商西周(统一)夏商西周(统一)春秋战国春秋战国 (过渡时期:分裂)(过渡时期:分裂)秦朝(统一)秦朝(统一)BC770BC770BC22BC221 1奴隶社会:贵族政治奴隶社会:贵族政治封建社会:官僚政治封建社会:官僚政治政治政治宗法分封、世宗法分封、世卿世禄卿世禄王室衰微、五霸七雄、王室衰微、五霸七雄、变法改革法改革大大动荡大争大争鸣大大变革革专制主制主义中
15、央集中央集权制制度、皇帝制度、三公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九卿制、郡县制制经济石器石器锄耕、井耕、井田国有田国有铁犁牛耕、小犁牛耕、小农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文化文化礼礼乐文明文明礼崩礼崩乐坏、百家争坏、百家争鸣以法治国以法治国大发展大发展练习反馈练习反馈B B1孟子提出“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也说“乱莫大于无 天 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这主 要说明()A分封制崩坏违背了历史进步 B战国时期统一逐渐成为共识 C各家在治国思想上大同小异 D民本思想得到统治者的认可练习反馈练习反馈B B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制剩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废井田,推动土地私有;普遍推行县制:统一度量;燔诗书而明法令”以上商鞅变法内容产生的重大影响是()A郡县制开始逐渐取代分封 B促进秦国逐渐实现富国强兵C焚毁诗书,摧残了传统文化D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