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开发工作汇报(精选6篇)_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开发工作汇报(精选6篇)_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docx(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业开发工作汇报(精选6篇)_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第1篇: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 农业综合开发是1988年国家设立的支持和爱护农业发展的重大专项。近年来,我市农业综合开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围绕促进农业发展这个主题,规划和实施项目,呈现出“工作一年比一年好,投资一年比一年多,规模一年比一年大,质量一年比一年高”的良好态势。 农业综合开发在快速发展中取得了新成效 农业综合开发投 入不断增加。我市自1992年起先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来,开发县从一个已增至现在的八个,中心财政扶持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从当时的13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3925万元,至2008年,累计争取上级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891
2、1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已成为我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投入渠道。 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实力明显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坚持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近三年来,全市共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24.51万亩。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区长期存在的旱、涝、渍等生产障碍因素基本解除,农业综合生产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据统计,三年来项目区新增粮食生产实力4685.28万公斤,新增棉花生产实力491.4万公斤,新增油料生产实力639.3万公斤。 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坚持产业开发的原则,集中资金建设了一批规模化优势农产品基地。永修县的蔬菜、修水县的蚕桑、都昌县的珍宝都是在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
3、下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三年来我市还投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 6244 万元,扶持了20 家有发展潜力农业产业化龙头文秘杂烩网企业,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项目区农夫素养有了新的提高。我市坚持依靠科技推动开发,主动开展对农夫的科技培训。三年来共投入科技培训和示范推广经费796万元,培训农夫 5.65万多人次;推广良种、良法示范面积达到3.12万亩,大大改进了传统的耕作栽培方式和施肥浇灌技术。广阔农夫得到了科学种田带来的实惠。 项目区新农村建设明显推动。在项目建设中,坚持把土地治理与农村水利建设、道路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多数项目区有了通达的道路网络,高标准的农田、完
4、善的水利设施、美丽的田园风光,成了农村亮丽的风景。 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思路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农业综合开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开拓创新,更深化地探究一条符合科学发展、具有九江特色的农业综合开发新路子。努力开创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新局面 加大投入,进一步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促进九江农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努力增加资金投入。努力争取开发县立项;主动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保证资金规模每年递增10%以上;严格执行“倒配制”,足额落实本级配套资金;提高农夫和各种投资主体、金融机构对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的主动性,多元化参加农业综
5、合开发。 突出重点,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接着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每年确保完成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任务,在实施中低产田改造过程中,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原则,力求开发一片,成效一片;坚持标准,提高质量,确保效益,努力把中低产田建设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标准化农田。每个开发县要确保每年建成一个2000亩以上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为发呈现代农业创建条件。 集中力气,努力做大做强农业优势产业。转变开发观念,由单一围绕水稻搞开发,向围绕优势产业搞开发转变;就全市而言,就是要在促进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突出 “二水”(水产、水果)搞开发,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把中低产田改
6、造项目与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紧密结合起来,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生产基地,稳步提高基地的综合生产实力和原料供应实力。与此同时,围绕重点产业,以实施财政补贴项目和贷款贴息项目为切入点,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培育2-3家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挥优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增加服务意识,支持和服务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将地处交通沿线、群众主动性高的试点村,赐予优先扶持,适当集中资金,重点扶持,打造亮点。进一步拓展扶持范围,从过去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向培植“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农村经济转移,大力推动“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对试点村农
7、夫特殊是特色种养大户和能人进行扶持,不断增加农村自我发展实力。 立足高效,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科学管理水平。根据现代管理理念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全面推行专家评审制、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财政无偿资金县级报账制;完善农业综合开发绩效考核制度,达到嘉奖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完善检查监督机制。 加强领导,营造农业综合开发的良好氛围。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摆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责任考核。相关部门要亲密协作,相互支持,共同打好农业综合开发总体战。( 第2篇: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 2009年度濮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汇 报 敬重的各位领导:
8、首先,我代表濮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对阎主任一行三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情的欢迎。(简洁自我介绍) 濮阳县2009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基本任务,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实现“农业增效,农夫增收”和“建设一流精品工程,打造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工作目标,在县委、县政府的干脆领导下,在省、市农发办的细心指导下,周密组织,强力推动,科学创新,经全体同志和县直有关部门以及项目乡镇广阔干群的艰苦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现将工作状况汇报如下: 一、统筹支配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努力实现农业增效企业增收。 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为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两
9、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总面积2.3万亩。其中胡状(八公桥)项目区为1.3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与优质小麦良种产业化基地新建项目有机结合试点;徐镇项目区为1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与年产6万吨粳米加工仓储配套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总投资3312.56万元:其中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投资1742万元;神农种业优质小麦良种 - 1 完成项目总投资716.33万元,占安排的100,其中:财政资金256万元,群众自筹264.33万元(含投劳折资141.33万元),整合资金196万元。 (1)项目区整修生产道路52公里,挖填土方29万方,完成群众投劳折资141.33万元; (2)田间主干道硬化11.9公里(其中整合3.
10、4公里),完成投资29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98万元,整合资金196万元; (3)新建种子仓库1100平米,完成投资108万元,全部为财政资金; (4)购置大型联合收割机12台,80拖拉机配中型旋耕机8台套,完成投资173万元,其中财政补贴资金50万元。 3、林业措施 完成项目总投资35万元。占安排的100,全部为财政资金。营建农田防护林网2.3万亩,植树14万棵。 4、科技措施 完成项目总投资84万元,占安排的100%。分项目如下:完成濮阳县玉米高产示范技术推广项目面积2千亩,财政资金35万元;濮阳县有机小麦探讨与推广项目面积500亩,财政资金15万元;濮阳县特优水稻新品种红光粳1号示范推广
11、项目面积1千亩,财政资金15万元;濮阳县无公害水稻新品种新丰2号示范推广项目面积3千亩,财政资金19万元。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53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万份. (二)产业化经营项目完成状况 - 3 司、濮阳县史军面粉有限公司的两个项目进行了扶持,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四、两类项目充分结合,综合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对项目区实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并与产业化经营项目有机结合,使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较好地达到了项目预期效益,详细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经济效益 首先是通过土地治理项目的实施,田间工程得到很好配
12、套完善,使该区新增浇灌面积0.55万亩, 改善浇灌面积1.75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6万亩,改善除涝面积1.7万亩;新增节水浇灌面积0.75万亩,年节水103.5万立方米。通过优质良种的引进和推广,项目区的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优质农产品品质率提高90%。项目区受益人口1.76万人,年新增优质稻麦368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852万元,干脆受益农夫年纯收入增加总额465万元。 其次优质小麦良种产业化基地新建项目建成后,通过两类项目的有机结合,把胡状项目区1.3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成了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较上年每亩增产100公斤,加上良种增价,可以带动2600
13、户增加收入391万元。同时企业新增固定资产386万元,年新增总产值1400万元,年实现净利润140.5万元。 第三年产6万吨粳米加工仓储配套项目建成后,公司优质无公害 - 5 镇。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仔细总结前几年工作阅历,根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开发”的原则,协调县农开办、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等部门,组成专业的项目规划设计工程技术队伍,于2月22日到3月20日近一个月时间,深化项目区,在充分认清制约当地农业生产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对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全面实地勘察,现场测量,实行专家与群众相结合、室内材料与现场勘察相结合、上级要求与当地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14、统筹规划、打破行政区域界限,该冲开的道路、该疏通的渠道全部开通,形成统一的网格框架和完整的灌排体系,并把全部的建筑物、机井、道路、硬化渠道定点、定位、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 (二)细心组织,抢抓进度 市农开办常常深化项目区进行指导,并指派一名副主任牵头组成督导组常年驻扎项目区,协调乡、村农夫搞好项目工程建设。县委、县政府严格根据“建设标准要高、工程质量要严、时间支配要早、建设速度要快”的总体要求,开展创建设一流精品工程、打造高标准基本农田活动,主管副县长更是长期坚持在项目区工地,深化工程第一线,靠前指挥,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首先是支配高要求。项目安排批复后,领导小组组织技术人员探讨制定了
15、濮阳县2009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实施安排,对路、沟、渠的标准都作了严格规定,并明确县、乡、村及县直有关部门在各个时期、每个阶段的详细任务、目标要求,确保项目实施中的每个环节有人抓、有人管,做到时间、任务、标准相统一。其次是工作高效率。我们在项目区分别成立“前线施工指挥部”,选派业务实力强,懂技术的工 - 7 资质的省级招标公司代理。招标范围面对全国,项目招标公告在中国选购与招标网上公开发布,打破了一往在市、县范围内招标的封闭单一状态,而且开标评标过程由市县农开办、市县财政局、县纪检监察、审计、检察等部门领导现场监督。经过规范、合法、有序、公允、公正、公开招投标活动的开展,保证项目工程的质量、工期
16、,为我县农业综合开发按时按质完成年度开发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是严格落实工程监理制,根据省农发办要求,我们对每座建筑物、每眼机井、每条硬化渠道、砂石道路等工程的规格、型号、标准进行精确定点、定位列表上报,在市统一组织监理的基础上,我们组织14名工程技术人员常驻项目区监督检查工程质量,同时又聘请项目乡村的老党员、老干部或懂技术的专业人员为义务监督员,充分发挥受益群众的监督职能,形成由专业监理公司、县直部门技术人员和受益群众三方共同监理的体系,有效地确保了项目工程建设质量。 (五)强化维管,效益许久 强化建后管护工作是确保各建设项目发挥许久效益的关键。为此,我们首先坚持“高质量施工,高标准管理
17、”的原则,把建后工程的管护列入开发工作的重要日程,办公室增设了“工程管护股”,主要职责是完善制定各项目工程管护制度,检查督导项目区工程管护措施的落实以及损毁工程的修理等。切实加大对建后工程管护工作的领导力度。其次,督促项目区政府成立工程管护队伍,选择一些思想进步、责任心强、技术过硬,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老党员、老干部任管护员,由乡镇统一管理,管护经费在筹集上坚持“谁受益,谁担当, - 9 第3篇: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状况汇报 常宁市总面积2047平方公里,现辖22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 706个行政村,775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6万,总耕地面积59.8万亩,其中水田5
18、0.9万亩,旱土8.9万亩。我市自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始终坚持与新农村建设统筹结合,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手段,以农业增效、农夫增收为目标,根据“规模化开发、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建设”的思路,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将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状况 目前,我市完成了彭洲、蓬田两个项目区工程建设,共投入财政资金1062万元,改造中低产田2.02万亩,开挖疏浚渠道33公里,衬砌渠道37.01公里,建设小型蓄排水工程8处,渠系建筑物16处,桥、涵、闸配套1100处,改良土壤0.4万亩,新修机耕道路13.5公里, 购置农业机械26台,营造防护林
19、0.06万亩,科技示范推广0.4万亩。蓬田项目区建成后,新增节水浇灌面积0.5万亩,年新增(节约)水量50万方,改善浇灌面积0.6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5万亩。可常年烟稻轮作面积0.4万亩。年新增生产实力为:粮食138万公斤,其中:优质粮食128万公斤,新增烟叶0.56万担,项目区农夫收入总额增加234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形成开发合力。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量大、面广、线长,是一项系统性困难工作,须要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协作。为搞好农业开发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其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农开办工作有位置。市委、市政府把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作为破解“三农”问题、
20、促进农夫增收的重要渠道。项目从规划、选址到组织实施每一个环节,市委、市政府都要听取汇报,并多次召开农业综合开发专题会议,针对各个时期工作重点分别进行部署,深化项目区现场办公,协调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于2010年底,配齐了农开办领导班子,进一步充溢了农开办队伍。二是确保经费有保障。市农开办原属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为解决开发办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从XX年起,将农开办归口财政统一管理,把职工工资福利纳入财政统发,充分调动了部门和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同时,对于项目建设的县级配套资金,我市财政总是赐予优先保证,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当进行。三是目标管理有效果。为了调动大家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主动性,我市市委、
21、市政府对农业综合开发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有关单位和人员。如市政府明确项目区乡、村两级主要负责人为农业综合开发第一责任人。在此基础上,严格平常和年终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干部政绩考核范围,作为干部奖惩、晋级、升职的重要依据。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高效运转。 (二)集中连片,实施规模开发。近年来,我市一改过去项目分散的特点,坚持走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之路。XX年年,经上级专家考察、论证同意,我市选择了自然条件好、开发潜力大、干群关系佳的蓬塘乡实施开发,蓬塘项目实行五年整体规划,分年度逐年实施,整个项目分为彭洲、蓬田、蓬塘、李井、凉水五个项目区,涉及我市蓬塘、松柏2个乡
22、镇的37个行政村,共安排投入资金395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5.5万亩,是我市实施农业开发二十年来,集中连片最广、项目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一个项目,目前,已完成彭洲、蓬田两个项目区建设,规模开发雏形基本形成。 (三)科学规划,坚持人性化设计。规划设计是项目建设的基础,为了确保项目建设的高标准,我们不断摸索,力求规划科学合理。一方面敬重客观实际搞规划。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项目实施前,我们组织有关领导、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当地农夫到现场细致勘察、测量,在驾驭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农业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按流域、灌区进行科学规划,绘制总体规划图、施工断面图、竣工图,编制概预
23、算表,为高标准建设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以人为本搞设计。农业综合开发工程要按人性化的思路设计,把便利群众的生产与生活结合起来。如我们在大渠道边砌取水池,便利人们取水用水;在机耕路旁边建垃圾箱,防止生产废弃物随意乱丢乱放;在主路两旁预留空间配建休息区,便利群众劳作之余休息;在渠道穿越群众生活区的地方修建便民台阶和洗衣台,便利群众生产生活;在人群密集和交通要道处,我们按承载5吨的标准设计主要机耕桥,按200米的间距设计便民机耕桥。 (四)严格管理,打造优质工程。在项目建设中,我们严格根据十年不大修、二十年不落后的要求进行项目建设。一是仔细落实招投标制。根据“公开、公允、公正”的原则,面对社会公开招投标
24、,选择有资质、信誉好、实力强的优秀施工队伍承建。工程招投标时,邀请市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现场参加监督。二是严把工程施工关。在施工方法和工艺上,我们不断改进和创新,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对骨干浇灌渠道,我们全面推广砼现浇工艺。对骨干排水沟渠,全面推广浆砌石衬砌。对田间支渠,推广运用u型槽或空心砼砖衬砌。对附属建筑物,严格根据标准设计施工,一步到位。如渠系接口处的涵管多余部分,我们要求运用切割机切平,坚决杜决锤子敲打,确保路涵边缘平齐。 三是严把项目监理关。我们聘请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实施全面质量监管,并指派具有专业资质工程监理深化施工现场对建筑材料、施工程序、工程质量等环节进行监督。同时,对每个
25、标段,农开办还支配一位高素养技术人员,同施工队一同吃住在项目区,现场跟班作业,进行技术指导,发觉问题刚好与承建方共同处理,把存在的质量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强化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一是严格资金审批。实行“一支笔”审批,一本账册核算,一个资金专户。严把资金支出关,全部项目资金运用,必需由负责人一支笔审批,不符合要求的各种票据一律不予入账列支。二是严格资金审核。每项工程资金的拨付,必需由项目承包人提出申请,并开出收据和正式发票,经主管工程的施工人员、财务股负责人及主管领导的审核无误并签字后,最终由单位负责人审批。通过层层审核,提高了资金运用透亮度。三是严格拨款制度。项目资金拨付坚持四个原则,
26、即按安排拨款、按项目拨款、按程序拨款、按进度拨款,无论是上级资金还是本级配套资金一律按工程进度拨款,严禁违规拨款。 (六)落实管护,确保工程许久发挥效益。工程建好后,把工程交由乡镇统一管理,由乡镇按受益面积交付村级管理。以村为单位成立工程管护队,由村主任和各村民小组推选有关人员组成,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在项目区每条渠道都设立管护责任牌,明确管护内容和责任人。建立工程管护基金,按受益面积每年每亩收取1元管护基金,对个别工程如排灌站,实行有偿运用,实行租赁、转让等方式落实管护主体,多方面筹集管护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工程许久发挥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 1、资金缺口大。根据五年整体规划,我市蓬塘项
27、目区安排投入资金3950万元,目前已完成了彭洲、蓬田项目两个项目区建设,完成投入资金1046万元,为加快我市项目建设进度,让项目区更早发挥效益、农夫早日受益,恳求省办在后期的项目资金支配上赐予增加投入,促进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又好又快发展。 2、产业化项目亟待省办扶持。我市素有“粮仓油海”之称,油茶资源丰富,是油茶大市。近几年,烟草产业发展也异样迅猛,已成为我市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此外,塔山山岚茶得天独厚,自宋代起就是宫廷贡品,与南岳云雾茶并列衡阳市两大名茶。尽管我市资源如此丰富,市委、市政府及市农开办也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但直至目前,我市产业化项目还是一片空白,产业带动力不能凸显,特建议省办对
28、我市产业化项目赐予重点倾斜和支持,使我市产业化项目早日实现零的突破。 第4篇: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1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 近年来,开县农业综合开发在厚坝、长沙、南门、竹溪、铁桥、郭家、温泉、河堰等乡镇通过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漂亮乡村,较好地推动了农综项目区现代农业发展。但也还存在全产业链没有形成、科技水平较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不够、农业企业实力不强、缺乏农业品牌和亮点、试点示范效果不突出等问题,与陕西杨凌、富平和四川武胜等地现代农业发展差距较大。面对市内江津、万州、大足、南川等区县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29、压力倍增,只有快速理清思路、创新发展、卧薪尝胆、破釜沉舟,才能赶超先进,抢占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制高点,开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理清发展思路 坚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1365”发展思路,开县农业综合开发突出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全产业链建设、科技提升、园区建设“五大重点”,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建成漂亮富裕生态开县做出新的贡献。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围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实力、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率、排灌实力、田间道路通行实力以及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设施的装备实力,实行水利、农业、林业和生态等综合措施,实施
30、田水路林山村庄综合治理,力争“十三五”期间投入农综资金3亿元,主动开展创新投融资模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融资2亿元,建成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相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15万亩,实现农业的全程机械化、水利化、智能化、产业化、生态化、长效化“六化”目标,夯实开县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充分发挥农综政策优势,利用农综基础设施、产业扶持、科技配套、外资项目等综合政策,撬动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加开县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引进有经济实力、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有技术依托、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业主,“十三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力争完成招商引
31、资5亿元,重点培育国家级、市级龙头企业20家,县级龙头企业50家,农夫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100家,形成开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力气。 四、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树立“全产业链开发”的理念,根据“政策引导、市场主导、农夫主体”的原则,坚持“链式开发、生态优质、持续发展”,从规划布局上入手、产销融合上着力、科技信息上突破、基础配套上跟进,把重点特色产业链“做长、做宽、做深、做强、做响”,建设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致富链。坚持做长,促进重点产业链条化;坚持做深,促进产品多样化、精品化;坚持做宽,促进产业多功能化,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持做强,支持建设辐射范围广、带动实力强的大龙头、大企业,促进产业发
32、展集群化;坚持做响,促进产品品牌化,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培育“拳头品牌”。“十三五”期间一是重点加强柑橘全产业链建设,通过加强果园基础设施,适度扩大规模,提升科技含量,提升品质,打造“三峡富硒柑橘”品牌,建成全程机械化、肥水一体化、管理智能化的现代精品柑橘果园1万亩,建成清洗、打蜡、包装、冷链、加工、电商物流基地和柑橘博览园。二是新建特色牡丹产业园1个,新建油牡丹基地1万亩,引进牡丹新品种400个,新建牡丹籽油加工厂1个,开发牡丹化妆、保健、日用等系列产品,打造“三峡牡丹籽油”品牌和物流电商平台。三是大力扶持大鲵产业,新建仿生态养殖基地7500平方米,种鱼培育池12000平方米,建成深加
33、工生产线1条,年加工实力10万尾,新增产值1亿元,推动大鲵全产业链发展。 五、提升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三五”期间力争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成开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高地,主动引进整合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业首席专家等各方科技力气,在农综项目区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100项,推广优良品种100个,引进智能化管理和生产加工新装备2000套,新建智能大棚10万平方米,安装滴灌、喷灌等节水浇灌管网1.5万亩。重点引进航天育种、生物防控、植物克隆等农业尖端科技,提高开县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六、加强园区试点示范建设 根据“资源集合、力气集中、措施集成、发展集约”的建设原则,重点建设南门市级现
34、代农业园区和江里新型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区。南门市级现代农业园必需重塑形象,争取建成“西南一流、全市领先”的现代农业园区;江里新型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区的建设目标是通过3-5年打造成为国家级的现代农业园区。县农综办根据“田园当公园、园区当景区”的建设理念重点抓好3件事,一是园区功能重建。重建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科技示范、生态循环、特色产业集群、休闲观光、漂亮乡村、农产品加工和物流等8大功能。二是更新举措。以抓工业园区的现代经营理念来抓现代农业园区,重点突出基础设施和农业装备升级、产业升级、科技升级,农产品加工、物流和农村电商突破、园区乡村旅游突破。三是建好机制。部门与乡镇共建机制;园区与企业
35、的发展机制;园区与银行融资机制;园区农夫与企业共赢机制。 第5篇:农业综合开发汇报材料 农业综合开发汇报材料 敬重的各位领导: *县是农业大县,国土总面积3219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63万亩,辖12个乡镇,总人口48.6万人,属老、少、边、穷、库的山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我县自被纳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以来,始终贯彻两个着力,两个提高的指导思想,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全县农业上新台阶、农村奔小康的示范工程和实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通过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以及项目区各级领导和广阔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全县农业增产、农夫增
36、收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作出了主动的贡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真正成了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一、基本状况 截止2009年底,我县共申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个,其中土地治理项目9个,产业化经营项目11个。完成总投资额10463.12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投资5115.52万元,企业及农夫投劳筹资5347.6万元。 项目涉及到全县7个乡镇,截止2009年末,全县累计改造中低产田4.54万亩,建成排洪排涝浇灌沟渠36330米,建蓄水池7350立方米,埋设浇灌管道24190米,新增和改善浇灌面积33100亩,修建机耕道70000米,完成技术培训20667人次。同时,培植了茶叶、魔芋、小杂粮和道地药材等特色支
37、柱农业产业,现已形成基地分别为 3.2万亩、5.59万亩、8.1万亩、18.7万亩;扶持壮大了金果、多仁、土家人等骨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二、主要成效 (一)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农业抗御自然灾难的实力。通过项目的开发建设,农田排灌渠系和坡面水系得以完善和配套,耕地水土肥流失得到有效限制,解决了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在项目区实现了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 (二)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逐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建成了一批具有良好效益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在着力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同时加快了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
38、步伐,把龙头企业发展与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实行标准化生产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基地化、集约化转变,为项目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提高了土地综合生产实力,建成了一批高产稳产农田,促进了项目区农业增产、农夫增收。一是通过运用综合治理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二是通过改良土壤,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增加了土壤的养分成分;三是完善了农产品检测体系。通过实施土地平整、测土配方施肥等各类农业科技措施,改革了耕作制度,改进了栽培技术,改良了作物品种,变更了种植结构,使项目区耕地质量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实力、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大幅度提高,进一步降低了农
39、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经营收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 (四)示范推广了一批农业先进好用技术,提高了农夫的科技文化素养,真正把项目区建成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农夫科学种田水平,在项目区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普及先进适用的科研成果,切实加强对农夫的科技培训力度,显著提高了农业综合开发的科技含量,加速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提高了项目区农夫科技素养和农业科技水平。 三、基本做法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我县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我县自被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以来,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干脆领导管理全
40、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各项目乡镇也相继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专班,全方位重视和帮助项目实施。对每个农发项目确定了一名县领导亲自主管主抓,并建立了督办制度,保证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顺当开展。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亲密协作,财政部门主动调度资金,想方设法保证配套资金足额到位,水利、农业、林业等业务部门紧密协作,主动参加开发项目的立项、论证、评估、实施管理和验收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形成了农业开发的合力。 (二)广泛宣扬,提高相识。结合项目区的工程建设,实行宣扬牌、广播、电视等宣扬形式,在项目区大力宣扬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为民做实事、为民办好事的目标宣扬透彻,使
41、群众都能知道综合开发的作用及好处,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科学规划,细心设计。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择优立项、规模开发的原则,我县在项目支配上,围绕粮食平安,选择粮油增产潜力大、商品率高、产业优势明显、基础条件好、干群开发主动性高、开发成效显著的乡镇,进行重点开发,着力提高粮食生产实力。围绕十大主导产业的发展,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根据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和名牌产品开发战略,集中产业化项目资金,重点扶持一批规模较大、带动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加工增值、科技创新、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转变。在项目布局和项目前
42、期论证上,我县依据项目区所处的流域和呈现的水系特点,进行田水山林路综合规划,桥涵闸站渠全面配套。同时注意提高项目区的科技含量,把新品种、新技术等科技成果的转化作为项目建设不行或缺的重要内容,整体提升项目建设标准。详细在以下三个方面做文章、下功夫:一是因地制宜搞规划。依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突出重点,调整优化产业,进行综合治理。根据田块方整化、沟渠标准化、道路网络化、建筑物配套化、田间林网化、浇灌节水化、渠道防渗化、作业机械化和特色农业产业化进行规划设计,并与爱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广纳民意搞规划。充分听取项目区农夫的看法和建议,遵循他们的种植传统,在达成一样的状况下完成项目初
43、步规划,进行公示后进一步完善。三是邀请专家搞规划。邀请农业、水利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进行系统考察,依据实际须要进行系统规划,确保项目区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做到项目区结构调整、作物布局、科技推广科学合理。 (四)强化管理,健全机制。经过多年不断实践,我县农业综合开发从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到项目的建设和管护,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一是严格执行项目公示制。土地治理项目立项之初,利用广播、电视、宣扬栏等形式,对项目的范围、治理任务、投资来源、主要建设内容和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公示,让项目区的干部群众了解项目状况,听取群众看法,接受群众询问,并刚好赐予答复处理。项目公示结束后,刚好召开
44、项目区村民代表大会,进一步说明项目的具体建设方案、农夫筹资投劳安排和项目实施的措施及公示期农夫所提看法的处理状况,充分进行磋商,形成共识,经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同意后,履行签字手续,形成农夫筹资投劳决议。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招投标、大型农机具补贴、良种补贴推广等进行公示,增加项目建设的透亮性和公开性,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项目竣工后,在项目区显要位置建立公示牌,对项目完成的投资及工程量、取得的效益和工程的产权人、管护人进行明确。二是全面推行招投标制和政府选购制。我县对土地治理项目中的全部土建工程,严格按程序进行公开竞争性招标。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所需的农技设备、良种、化肥等货物,全部托付县
45、政府选购中心代理选购业务。这样做,既节约了选购成本,又从源头扼制了腐败行为的产生。三是主动推行项目监理制。在土地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县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择优选定工程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监理,并制定了具体的监理工作规划,明确了监理内容和监理目标。四是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我县在仔细领悟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报账实施方法、湖北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县级报账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财政无偿资金报账程序,对农业综合开发县级报账管理的主要方式、操作流程、特殊要求等都做出了详细规定。对全部农发项目工程建设预决算和整个项目财务经同级审计部门审计后刚好报账。五是加强建后
46、工程管护。为了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许久效益,我县把工程管护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部建后工程刚好明晰产权,落实管护责任。明确项目所在村的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同时建立健全管护制度,依据工程类别,制定管护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并定期检查,跟踪问效。六是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制。我县对全部已完工运行的农发项目,均组织专班开展了绩效评价,确保农发项目能长期发挥引导作用。 (五) 强化农发档案管理。特殊是项目档案,从备选项目到完工项目,建立动态项目库,不断充溢和完善。强化了项目资料管理,做到了文字档案、电脑储存档案、声响图像档案完备齐全、规范科学。 四、2009年度项目实施状况 (一)基本状况
47、 2009年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有三个,其中土地治理项目2个,产业化经营项目1个。总投资968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投资585万元,企业及农夫投劳筹资383万元。土地治理项目总投资648万元,共改造中低产田0.66万亩,其中国家财政投资510万元,农夫投劳筹资138万元;产业化经营项目总投资320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投入75万元,企业自筹245万元。国家财政投资510万元中,中心财政340万元,占66.67%;省级财政168万元,占32.94%;县级财政2万元,占0.39%。 茶店子镇南坪土地治理项目,支农资金项目,总体整合投资1110万元,治理土地总面积10000亩,其中农业综合开发投资610万元(财政资金480万元,自筹资金130万元),发改投入200万元,国土投入300万元。因受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该项目水利措施已完成建设任务的70%,预料7月底能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农业措施和科技措施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整个项目边建设边见效,项目区农夫广泛参加,主动协作。该项目根据农发政策和合同约定拨付资金,现已拨付资金73万元。 马铃薯颗粒全粉加工项目,总投资32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75万元(中心财政资金5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5万元),企业自筹245万元。主要建设任务为:购进安装年产500吨的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