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七种工具培训讲稿.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七种工具培训讲稿.pptx(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对事件的分析处理我们经常使用的七种工具包括: 1. 检查表 Check Sheet; 2. 因果图 Characteristic Diagram; 3. 排列图 Pareto Diagram; 4. 直方图 Histogram; 5. 散布图 Scatter Diagram; 6. 控制图 Control Chart; 7. 对策表 Countermeasure-list。1、检查表、检查表 帮助我们在管理活动中完成必要的数据收集。帮助我们在管理活动中完成必要的数据收集。 检查表的格式可以按活动的需要设定。检查检查表的格式可以按活动的需要
2、设定。检查对象可以按需要选择或分层。检查项目可以根对象可以按需要选择或分层。检查项目可以根据需要和检查活动的可行性确定。据需要和检查活动的可行性确定。对 象项 目1、检查、检查表表检查表的使用要领:检查表的使用要领:1. 明确目的,确定检查对象和项目,进行适当的明确目的,确定检查对象和项目,进行适当的分层;分层;2. 确定检查条件、检查方式、检验方法、检查工确定检查条件、检查方式、检验方法、检查工具、样本数、数据的计量单位,对需要作出判具、样本数、数据的计量单位,对需要作出判断的应规定判断准则;断的应规定判断准则;3. 检查项目不宜太多,以检查项目不宜太多,以46项为宜;项为宜;4. 尽可能以
3、符号、数字记录,避免使用文字;尽可能以符号、数字记录,避免使用文字;5. 检查表格设计应适当的预留空间,以供实际检检查表格设计应适当的预留空间,以供实际检查活动中根据需要增设检查对象或项目等。查活动中根据需要增设检查对象或项目等。 2、因果图、因果图 帮助我们在管理活动中针对事件或其结果分析影响帮助我们在管理活动中针对事件或其结果分析影响因素或产生原因因素或产生原因。 二级原因二级原因三级原因事事件件/ /结结果果人人机机料料环环法法二级原因2、因果图、因果图因果图的使用要领因果图的使用要领 :1.选定目标(事件或结果),选定目标(事件或结果),集思广益集思广益分析影响因素或分析影响因素或产生
4、原因,一般采用产生原因,一般采用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2.一般从人、机、料、环、法五方面一般从人、机、料、环、法五方面 入手分析,依入手分析,依5W1H(when时间时间、where地点、地点、who责任人、责任人、why原原因、因、what事件或对象、事件或对象、how做法)线索分析原因;做法)线索分析原因;3.分析应将分析应将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依此确定重要,并依此确定重要/主要主要的因素的因素/原因原因(在图中标出),对要因应适当的进行分在图中标出),对要因应适当的进行分层,进一步解析(越细越好),需要时可对要因另做层,进一步解析(越细越好),需要时可对要因另做因果图
5、进行分析;因果图进行分析;4.因果分析的三个阶段是提出原因、因果分析的三个阶段是提出原因、说明原因说明原因、确定要确定要因因,如果分析意见不能统一(尤其是在要因确定时),如果分析意见不能统一(尤其是在要因确定时),可采用打分评价的方法(适当时可考虑加权)。可采用打分评价的方法(适当时可考虑加权)。3、排列图、排列图 帮助我们在管理活动中应用统计方法对事件、帮助我们在管理活动中应用统计方法对事件、结果结果(包括缺陷)分层分析,从而区分主次包括缺陷)分层分析,从而区分主次。其其应用原理是应用原理是“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ABCDEF分析参数552610531累积百分数55
6、81919699100排列图数据表3、排列、排列图图55261053155819196991000102030405060ABCDEF020406080100120分析参数累积百分数%事件分层3、排列、排列图图排列图的使用要领:排列图的使用要领:1.确定分析对象、分层和分析参数,分析参数可以是事件的确定分析对象、分层和分析参数,分析参数可以是事件的特性值、数量和出现的频数等;特性值、数量和出现的频数等;2.计算对象各层有关分析参数的累积百分数;计算对象各层有关分析参数的累积百分数;3.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填写排列图数据表(按降序规则排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填写排列图数据表(按降序规则排列);列);4
7、.将累积百分数在将累积百分数在80%以下的对象(分层)列出,作为主要以下的对象(分层)列出,作为主要/关键对象(分层)对待;关键对象(分层)对待;5.若列出的主要若列出的主要/关键对象(分层)远超过关键对象(分层)远超过20%,应考虑分,应考虑分层不适宜或不够细,也应考虑数据采集可能不符合统计规层不适宜或不够细,也应考虑数据采集可能不符合统计规律,处理后重新分析;律,处理后重新分析;6.在解决问题的现场应根据数据表制作排列图(一般都应制在解决问题的现场应根据数据表制作排列图(一般都应制作,因排列图比较直观)。作,因排列图比较直观)。4、直方图、直方图 帮助我们在管理活动中了解事件某特性值帮助我
8、们在管理活动中了解事件某特性值(一般针对计量值)的分布情况,进一步了解(一般针对计量值)的分布情况,进一步了解和控制系统。和控制系统。事件特性数据表1321621651371451531481271551361371501331621471501571451561521451361341601421491671461571631421521441581431481521471531641371511471521441471421421501501441571501361261321271471441511501671521421471421371481431521391601531471481
9、40152150142153126159154156147141170151141150127162160142140143126152147149最大值L最小值S1701264、直方图、直方图直方图数据表直方图组界组中点 频数组界组中点 频数125.5130.51286 150.5155.515317130.5135.51334 155.5160.515810135.5140.513810 160.5165.51636140.5145.514320 165.5170.51683145.5150.514824051015202530125.5130.5135.5140.5145.5150.51
10、55.5160.5165.5170.5频数4、直方图、直方图直方图的使用要领:直方图的使用要领:1.确定研究对象,采集数据;确定研究对象,采集数据;2.整理数据,按特性值排序并分组(组数整理数据,按特性值排序并分组(组数k=1+3.32 log n,一般对一般对数据分组可参照下表),计算组距、组界、组中点和数据组数数据分组可参照下表),计算组距、组界、组中点和数据组数据数(频数),组距宜为据数(频数),组距宜为5的倍数,按组距计算的数据值范围应的倍数,按组距计算的数据值范围应能包容其实际范围能包容其实际范围 (一般不宜超出数据的精度范围);(一般不宜超出数据的精度范围);3.列出直方图数据表并
11、制作直方图,判断特性值分布情况。列出直方图数据表并制作直方图,判断特性值分布情况。数据数组数50100610100250712250以上10204、直方图、直方图直方图的常见型态:直方图的常见型态:051015202530125.5130.5135.5140.5145.5150.5155.5160.5165.5170.5频数正常型(正态分布)051015202530125.5130.5135.5140.5145.5150.5155.5160.5165.5170.5频数锯齿型051015202530125.5130.5135.5140.5145.5150.5155.5160.5165.5170.
12、5频数偏峰型051015202530125.5130.5135.5140.5145.5150.5155.5160.5165.5170.5频数绝壁型4、直方图、直方图直方图的常见型态:直方图的常见型态:双峰型051015202530125.5130.5135.5140.5145.5150.5155.5160.5165.5170.5频数孤岛型051015202530125.5130.5135.5140.5145.5150.5155.5160.5165.5170.5频数4、直方图、直方图直方图的型态与系统的关系:直方图的型态与系统的关系:1.正常型(正态分布)正常型(正态分布)系统稳定,只存在随机变
13、系统稳定,只存在随机变差。其余的型态说明系统不正常,存在系统变差。差。其余的型态说明系统不正常,存在系统变差。2.锯齿型锯齿型系统不稳定,常受干扰,数据判读有偏系统不稳定,常受干扰,数据判读有偏好好/数据造假数据造假/计量器具精度低等都会造成。计量器具精度低等都会造成。3.偏峰型偏峰型系统渐变(如刀具磨损等),或不能取系统渐变(如刀具磨损等),或不能取到某值以上或以下的数据时,使数据中心偏移。到某值以上或以下的数据时,使数据中心偏移。4.绝壁型绝壁型是偏峰型的特殊情况,数据造假或剔除是偏峰型的特殊情况,数据造假或剔除/丢失了某侧以外的数据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丢失了某侧以外的数据时也会出现这种情
14、况。5.双峰型双峰型系统变更(如换人、换设备等),混入系统变更(如换人、换设备等),混入了同一层别的两组数据时出现,数据丢失也会导致。了同一层别的两组数据时出现,数据丢失也会导致。6.孤岛型孤岛型是双峰型的特例,一时的测量错误也会是双峰型的特例,一时的测量错误也会导致。导致。4、直方图、直方图 如果需要知道数据的离散情况可以计算其如果需要知道数据的离散情况可以计算其标准差(参见标准差(参见6、控制图)。、控制图)。5、散布图、散布图 帮助我们在管理活动中观察和判断两个变量之帮助我们在管理活动中观察和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趋势图是常用的一种散布图)。间的相关性(趋势图是常用的一种散布图)。
15、散布图数据表x28271733263626282731y198229290194206142211247211222x25213325312026222925y200251201253185271226265212263x28272329302331242531y210249202185174181163266172203x24342227252831252329y2391672362062122291412212251575、散布图、散布图散布图0100200300010203040 xyn1n2n4n35、散布图、散布图散布图的使用要领:散布图的使用要领:1.确定研究对象,采集数据,建立数
16、据表;确定研究对象,采集数据,建立数据表;2.建立坐标系,根据数据表描点做成散布图;建立坐标系,根据数据表描点做成散布图;3.根据散布图判断研究对象的相关性;根据散布图判断研究对象的相关性;散布图0100200300010203040 xy散布图0200400010203040 xy散布图0100200300010203040 xy弱正相关弱负相关无相关5、散布图、散布图散布图的使用要领:散布图的使用要领:4. 若不易识别相关性,可能是采集的数据太少,或应对确定若不易识别相关性,可能是采集的数据太少,或应对确定的研究对象进行分层;的研究对象进行分层;5. 也可通过数理统计方法确定相关性。也可通
17、过数理统计方法确定相关性。散布图0200400600010203040 xy散布图0200400010203040 xy散布图0200400010203040 xy强正相关强负相关曲线相关5、散布图、散布图数理统计方法:数理统计方法:1.在建立的散布图上划一条垂直中位数直线,将数据点分为在建立的散布图上划一条垂直中位数直线,将数据点分为左右两部分,使左右点子基本相等;左右两部分,使左右点子基本相等;2.再在建立的散布图上划一条水平中位数直线,将数据点分再在建立的散布图上划一条水平中位数直线,将数据点分为上下两部分,使上下点子基本相等;为上下两部分,使上下点子基本相等;3.这样散布图被划成四个区
18、域,各区的点子数是这样散布图被划成四个区域,各区的点子数是n1、 n2 、 n3 、 n4 ,分别计算分别计算n1 + n3和和n2 + n4 ;4.若若n1 + n3n2 + n4 ,表示无相关;表示无相关;5.若若n1 + n3和和n2 + n4 有大小,表示有相关,有大小,表示有相关, n1 + n3和和n2 + n4 与与r(查表)比较,差别越大相关性越强。查表)比较,差别越大相关性越强。5、散布图、散布图简易测定相关的表:简易测定相关的表: r(0.01)和和r(0.05)的括号内的数字表示风险率。的括号内的数字表示风险率。n表示数据点总数。表示数据点总数。nr(0.01)r(0.0
19、5)nr(0.01)r(0.05)nr(0.01)r(0.05)nr(0.01)r(0.05)2145411113612022812831224542121462202282283123464312146320238329322456441315642123842932255745131565212485303226674613156622248630332767471416672225873133286848141668222588313429784915176923258931343079501517702326903235317951151871242632895216187224273
20、38105316187325273491054171974252835911551719752528369115617207626283710125718207726293810125818217827293911125919217927304011136019218028301288. 12/ ) 1()01. 0(nnr1980. 02/ ) 1()05. 0(nnr控制图的种类:控制图的种类:1.1.均值控制图(均值控制图(X X 控制图);控制图);2.2.均值均值- -极差控制图(极差控制图(X-RX-R控制图);控制图);3.3.均值均值- -标准差控制图(标准差控制图(X-X-控
21、制图);控制图);4.4.不合格品率控制图(不合格品率控制图(P P控制图);控制图);5.5.不合格品数控制图(不合格品数控制图(PnPn控制图);控制图);6.6.其它。其它。6、控制图、控制图 帮助我们在管理活动中观察特性值随时间帮助我们在管理活动中观察特性值随时间的波动情况,判断系统的稳定状况。的波动情况,判断系统的稳定状况。适用于计量值适用于计数值1. 抽样采集数据。每一定的时间间隔随机采集抽样采集数据。每一定的时间间隔随机采集样本,样本容量样本,样本容量2(一般宜取(一般宜取5)。样本总量)。样本总量越大越呈统计特性,但限于成本的要求一般越大越呈统计特性,但限于成本的要求一般是根据
22、对系统的控制要求取控制时间的产量是根据对系统的控制要求取控制时间的产量(如班产量、日产量等)的(如班产量、日产量等)的510%。2. 用直方图判别系统是否受控用直方图判别系统是否受控(见见4、直方图),、直方图),控制图的使用前提是数据呈正态分布(系统控制图的使用前提是数据呈正态分布(系统稳定)稳定);6、控制图、控制图均值控制图制作:均值控制图制作:3. 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标准差和控制图控制界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标准差和控制图控制界线,制作控制图。线,制作控制图。6、控制图、控制图均值控制图制作:均值控制图制作:样本组数样本组数(按一定规律将一定数量的样本组成按一定规律将一定数量的样本组成一个
23、样本组一个样本组)样本组均值样本组均值样本总体均值样本总体均值分组样本标准差分组样本标准差系统的标准差系统的标准差是样本组容量是样本组容量计算系数(手册给定)计算系数(手册给定)样本组极差的均值;样本组极差的均值;NXXSXnA2RD4D3SX3. 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标准差和控制图控制界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标准差和控制图控制界线,制作控制图。线,制作控制图。6、控制图、控制图均值控制图制作:均值控制图制作:分组样本标准差分组样本标准差系统的标准差系统的标准差 均值控制图上控制线均值控制图上控制线 下控制线下控制线 中心线中心线12NXXiSXSSXXnRXXUCLASX23RXXLCLASX23
24、XCL 极差控制图对了解系统的离散特性具有优势,极差控制图对了解系统的离散特性具有优势,一般与均值控制图组合使用一般与均值控制图组合使用 。极差控。极差控制图的制作只需再计算样本组极差及各样本组极制图的制作只需再计算样本组极差及各样本组极差均值。差均值。6、控制图、控制图极差控制图制作极差控制图制作:控制图)(RX 极差控制图上控制线极差控制图上控制线 下控制线下控制线 RDUCL4RDLCL36、控制图、控制图A2、D3、D4数据表数据表:nA2D3D421.88003.26731.02302.57540.72902.28250.57702.11560.48302.00470.4190.07
25、61.9246、控制图、控制图控制图数据表控制图数据表:组号12345678910111213x146494854534749474748484852x251515250495452454652515152x354525250495152535350505351x452505246535151505048505048x548505450495150515151465053均值50.250.451.65050.650.850.849.249.449.84950.451.2极差8348473874555组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x148515349475248514650
26、5050 x2505149484950485253505451x3475153504952525051485051x4495246505047484951504951x5515148525249525450505146均值4951.249.849.849.45049.651.250.249.650.849.8极差4174554572756、控制图、控制图均值控制图均值控制图:均值控制图47.54848.54949.55050.55151.552147101316192225样本号特性值UCLLCLCL6、控制图、控制图极差控制图极差控制图:012345678913579111315171921
27、2325样本组号极差UCLLCL1. 及时采集数据、计算和描点,并观察点的分布,及时采集数据、计算和描点,并观察点的分布,分析系统情况;分析系统情况;2. 一般,控制图仅帮助了解系统稳定状况,如在一般,控制图仅帮助了解系统稳定状况,如在图上划上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界线(应能包容图上划上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界线(应能包容上下控制界线),则可进一步知直观知道是否上下控制界线),则可进一步知直观知道是否超差和工程能力;超差和工程能力;3. 在控制图上及时记录有关事件,以便及时找原在控制图上及时记录有关事件,以便及时找原因解决问题;因解决问题;4. 采取措施后,在控制图上观察验证措施效果;采取措施后,在控
28、制图上观察验证措施效果;5. 定期计算过程能力和控制界线,调整控制图;定期计算过程能力和控制界线,调整控制图;6、控制图、控制图控制图的使用和分析控制图的使用和分析:1. 及时采集数据、计算和描点,并观察点的分布,及时采集数据、计算和描点,并观察点的分布,分析系统情况;分析系统情况;2. 一般,控制图仅帮助了解系统稳定状况,如在一般,控制图仅帮助了解系统稳定状况,如在图上划上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界线(应能包容图上划上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界线(应能包容上下控制界线),则可进一步知直观知道是否上下控制界线),则可进一步知直观知道是否超差和工程能力;超差和工程能力;3. 在控制图上及时记录有关事件,以便
29、及时找原在控制图上及时记录有关事件,以便及时找原因,解决问题,改进系统;因,解决问题,改进系统;4. 采取措施后,在控制图上观察验证措施效果;采取措施后,在控制图上观察验证措施效果;5. 定期计算过程能力和控制界线,调整控制图;定期计算过程能力和控制界线,调整控制图;6、控制图、控制图控制图的使用控制图的使用: 正常情况下(系统稳定)数据点应是随机分布(正态正常情况下(系统稳定)数据点应是随机分布(正态分布),非正常分布包括:分布),非正常分布包括:点出界点出界 ;连续连续7点有走高或走低趋势;点有走高或走低趋势;连续连续7点偏向均值线一边;点偏向均值线一边;连续连续3点中有点中有2点接近控制
30、边界;点接近控制边界;连续连续5点中有点中有4点在中心线一侧控制范围中部;点在中心线一侧控制范围中部;凡是成规律(非随机)的分布(非随机分布不一定是凡是成规律(非随机)的分布(非随机分布不一定是坏事,可能出现可利用作系统改进的因素,如连续坏事,可能出现可利用作系统改进的因素,如连续5 5点点在中心线两侧附近);在中心线两侧附近);6、控制图、控制图控制图的分析控制图的分析: 如均值控制图出现不正常分布的点,而极差控制如均值控制图出现不正常分布的点,而极差控制图正常,往往是系统的影响因素的调整问题造成,并图正常,往往是系统的影响因素的调整问题造成,并非本质问题,如设备的调整、刀具磨损、操作上的局
31、非本质问题,如设备的调整、刀具磨损、操作上的局部问题,绝不会是设备的精度变差。部问题,绝不会是设备的精度变差。 极差控制图不正常,均值控制图往往会随着不正极差控制图不正常,均值控制图往往会随着不正常,很可能会出现点子出界,这往往是系统影响因素常,很可能会出现点子出界,这往往是系统影响因素的本质问题造成,如设备精度变差、原材料有质量问的本质问题造成,如设备精度变差、原材料有质量问题。题。 极差控制图对系统变差的灵敏度极高,所以我们极差控制图对系统变差的灵敏度极高,所以我们常将其与均值控制图配合使用。常将其与均值控制图配合使用。6、控制图、控制图控制图的分析控制图的分析: 我们应调整系统,使之工程
32、能力能符合规我们应调整系统,使之工程能力能符合规范对特性值的要求。范对特性值的要求。 对均值控制图宜划出规范对特性值规定的对均值控制图宜划出规范对特性值规定的范围,一般应尽量使控制图中心线与其中心线范围,一般应尽量使控制图中心线与其中心线重合,控制图控制范围宜占规范对特性值规定重合,控制图控制范围宜占规范对特性值规定的范围的的范围的33%以下。以下。6、控制图、控制图控制图的分析控制图的分析: 不合格品率控制图和不合格品数控制图的制作、使用和不合格品率控制图和不合格品数控制图的制作、使用和分析与计量值控制图基本一样,样本组容量不小于分析与计量值控制图基本一样,样本组容量不小于“4/不不合格品率
33、合格品率”,控制界线的计算也不同。,控制界线的计算也不同。6、控制图、控制图不合格品率控制图和不合格品数控制图:不合格品率控制图和不合格品数控制图:不合格品率控制图中心线不合格品率控制图中心线 上控制线上控制线 下控制线下控制线不合格品数控制图中心线不合格品数控制图中心线 上控制线上控制线 下控制线下控制线 nPPPUCL)1 (3nPPPLCL)1 (3PCL )1 (3PPnPUCL)1 (3PPnPLCLPnCL 7、对策表、对策表 帮助我们在管理活动针对发现的原因帮助我们在管理活动针对发现的原因/问题制问题制订对策。订对策。 对策表的格式可以按活动的需要设定。可以对策表的格式可以按活动
34、的需要设定。可以对原因对原因/问题按需要分层。对策措施可以根据需问题按需要分层。对策措施可以根据需要及其可行性确定。要及其可行性确定。原因/问题对策措施实施人实施期限检查人7、对策表、对策表对策表的使用要领:对策表的使用要领:1. 明确目的,确定需采取对策措施的对象、原因或问题,明确目的,确定需采取对策措施的对象、原因或问题,进行适当的分层;进行适当的分层;2. 集思广益集思广益从人、机、料、环、法五方面从人、机、料、环、法五方面 入手研究可能入手研究可能的对策措施,一般采用的对策措施,一般采用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3.评议出切实可行的经济、高效的对策措施,如果意见评议出切实可行的经济、高效的对策措施,如果意见不能统一,可采用打分评价的方法(适当时可考虑加不能统一,可采用打分评价的方法(适当时可考虑加权);权);4.应规定实施人和实施期限,应规定检查人跟踪检查;应规定实施人和实施期限,应规定检查人跟踪检查;5.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效果不佳的对策措施,应考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效果不佳的对策措施,应考虑重新策划。虑重新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