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七大手法.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專業技術Q7實例,實作訓練課 程實 作1. Q7在工作中之定位2. 層別法實例及實作3. 層別查檢表設計實例及實作4. 推移圖設計實例及實作5.層別柏拉圖實例及實作1. 課後完成個人 工作之實作事 例2.交實作1. 直方圖實例及實作2. 各類魚骨圖實例及實作3. 散佈圖實例及實作4. 7應用時機及應用要點5. 7與QC Story之關連6. 7與QC Story事例1.課後完成個人 工作之實作事 例2.交實作交課程實作Final報告 講 師:詹 昭 雄 學 歷:中原大學工業工程(1972) 美國南阿拉巴馬大學MBA(1987) 經 歷:台灣飛利浦電子公司Dept Head 1990年亞洲生產力
2、聘任Fiji TQM講師 中原大學、交通大學、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北市公訓中心等實務講座 長期輔導訓練廠家:聯華電子、華邦電子、台灣茂矽、堤維西交通、 統一、Philips、Motorola、矽品精密、勝華科技、友達光電、 欣興電子、中華汽車、世華銀行、萬芳醫院.等數十家 短期訓練廠家:力晶半導體、碧悠電子、旺宏電子、仁寶電子、IBM、 AT&T、3M、新光醫院、信義房屋、德昌營造、潤泰建設、 聲寶、台灣通用器材、中國百盛、台電、中油、等數十家 輔導國內企業全公司品質經營TQM活動20年以上之實務經驗 現 任:(1)世曜國際品質專業顧問(股)公司 總經理 (2)ASQ SENIOR MEMBER
3、 (3)中原大學兼任講師 (4)中華民國提案協會常務理事 e-mail:b7light TEL:(03)458-7218 1 業務、服務工作之Q、C/T與工具 詹昭雄 編著 2001.02 產品 對 的 資訊 服務 CreatRightThingDoRightThing 設備 設施 人 方法 *系統 *程序 環境DoRightthingDo ThingRightQCC/TCSCDCL持續獲競利爭力力 Process Result專業技術(力)專業素養(心)素養專技工具 Process Control Process Improvement Innovation專業素養(心)常用專業技術(力)常
4、用管理工具 或Q7已可滿足90作業層 pcpi之需要 Q7:1)層別法 5)魚骨圖 2)查檢表 6)散佈圖 3)柏拉圖 7)直方圖 4)推移圖 2 詹昭雄 編著 2000.05七手法之意義與角色工 具 手 法角 色 用 途工 具 手 法角 色 用 途層別法(4W1H)位置別形狀別現象別廠家別別以對瞭解特定問題、主題有價值之層別因子(例:形狀別、用途別)瞭解問題點以達瞭解問題等於解決一半問題之目的魚骨圖(特性要因分析圖)1.分析各類型特性 之縱向原因(源流 之特性)或橫向原 因(4M1E)2.尋求對策(層別)柏拉圖 A C D B 其他1.表示Vital Few (重要問題或要因)2.比較不同客
5、戶,班 別,問題順位 (層別)查檢表以有助於瞭解問題現況或真因之查檢表(不一定是 現成之表)剖析問題(層別)推移圖1.表現隨時間(序) 而變動之“動態” 資訊2.表現管理是否良 好,穩定(管理狀 態)(層別)散佈圖1.判斷特性與縱因 相關性以確或縮 小問題Process2.判定特性或縱因 (中間特性)與橫 因之相關性(層別)直方圖用以看出特性值(尺寸、重量、年資.)分配之全貌是否正常,以瞭解問題 3 Q7 手 法 STORY 式 實 作 事 例實作者IX型實作主題LCD Bezel寬度不良現況分析層別法1) 模 具 別 3) 設 備 別 5) 型 號 別 7) 別2) 位 置 別 4) 班 別
6、 6) 時 間 別 8) 別查檢表(果)柏拉圖直方圖層別位置項目 寬度n35k6推移圖頻度批理由換批狀況期間30批理由跨三班#5模具高於#1原因分析魚骨圖 差異原因分析: 不同 #5高於#1 短處原因分析:(4M1E) 真因驗証散佈圖查檢表(因) 對策創出 (省略) 針對真因創出對策 4 Q7 手 法 STORY 式 實 作 事 例實作者IX型實作主題提高訂單變更量之管制水準現況分析層別法1) 產 品 別 3) 業 務 員 別 5) 變更時間 別 7) 數 量 別2) 客 戶 別 4) 項 目 別 6) 變更階段 別 8) 別查檢表(果)柏拉圖直方圖層別產品+客戶項目 時間(天數)n40k6推
7、移圖頻度天理由變更頻繁期間60天理由約一週期T 陳高 高於 於B 王原因分析魚骨圖 差異原因分析: 不同 作法有別 短處原因分析: 真因驗証散佈圖 變 更 數 C(年資)查檢表(因) 5 Q7 手 法 STORY 式 實 作 事 例實作者IX型實作主題現況分析層別法1) 別 3) 別 5) 別 7) 別2) 別 4) 別 6) 別 8) 別查檢表(果)柏拉圖直方圖層別項目 nk推移圖頻度理由期間理由原因分析魚骨圖 差異原因分析: 短處原因分析:(4M1E) 真因驗証散佈圖1.收集data之批數,期間為 2.查檢表(因)短處型差異型 6 常用輔助QC工具作法要點實作 詹昭雄 編著 2002.10
8、層別法:* 客戶別* 產品別* 時段別* 程度別* 形狀別* 地區別* 位置別* 年資別* 別S1:決定該特定問題或選定題目之分析需 進一步層別分析否?S2:若有人認為不需要進一步層別,則以可能之 層別因子測試是否清楚,其結果為多少 ?有無差異?以及大夥看法是否一致S2:若需層別則依4W1H+1B(Why除外)方向列舉 、對瞭解問題有價值之層別因子(可能原來沒 有名稱) 例: 問 題 層 別 因 子 (1)刮傷 (1)形狀別(2)位置別 (2)佔有率 (1)客戶等級別(2)PLC別 (3) * 對瞭解問題有價值之層別因子可 能有待催生,也值得催生S3:選定層別因子:S4:確定各層別因子之分類
9、例:位置別:左、中、右 客戶別:A級、B級、C級S5:決定是否配合其他工具使用 例:層別查檢表 層別直方圖 層別柏拉圖 7 現 況 分 析 詹昭雄 編著 2003.02 現況分析層別事例 類 別各 階 (Level) 層 別 因 子WHAT1産品別1-1型號別2現象別2-1模式別3專案別種類別4形狀別5方向別6別WHO1班組別1-1人員別2位置別2-1使用者別3年資別4Supplier別Source別5PM者別6別WHERE1流程別2位置別3地區別4地點別5設備別5-1Chamber別6Layer別7別Unit別深度別WHEN時段別時點別使用時間別假日前後別時序別使用數量別使用次數別別HOWM
10、any(much)程度別數量別發生頻度別別Benchmark不在主題範圍但希望向標竿借鏡、取法比較之層別例如:他公司、他廠、他班、他台等別 8 常用輔助QC工具作法要點實作 詹昭雄 編著 2002.10查檢表:S1:確定欲查檢之現況或原因之層別因子 例:(1)現象別機台別時段別 (2)客級別產品別地區別 (3)溫度別與壓力別 (4)機台別原因別S2:確定各層別因子間有無關連? 例:(1)現象與機台有關 (2)客級與產品、地皆有關 (3)溫度與壓力有關S3:選定查檢表 例:(1)L型、位置型、I型 (2)T型、位置型 (3)L型(二因子) * 若某一層別因子與兩個層別因子有 關,則應選T型查檢表
11、S4:確定各層別因子之類別 例:(1)現象別:點狀 塊狀 弧狀 (2)時段:上班第一小時 下班前一小時 休息後一小時 其他時段S5:設計查檢表S7:收集Data Base之數據或收集新dataS6:確定查檢數、記錄方式(次數,.) 9 常用輔助QC工具作法要點實作 詹昭雄 編著 2002.10柏拉圖 次 數 A C B F 其 他 100 157 次 數 依重要度排列之圖(但其他項要排最後)S1:決定需要做柏位圖分析之層別: 例:(1)地區別 (2)客級別 (3)產品別 (4)項目別S2:做各層別統計表S3:分別作成各層別之柏拉圖 100 北區 南區 A B C 其 A B C 其 若為比較用
12、柏拉圖則應使用相同 之尺度S4:作柏拉圖分析之結論: (個別或綜合) 10 常用輔助QC 工具作法要點實作 詹昭雄 編著 2002.10推移圖 時 日 週S1:決定欲作推移圖分析之對象及層別因子 例;客戶別推移圖 型號別推移圖S2:決定推移圖之分析時序頻度 例: 管理用 改善用 週 日 日 時 時 每10 *管理用時序頻度、不一定適用於 改善上分析用,此點十分重要。S3:決定推移圖分析之期間 例30日、24小時、8小時S4:依時序頻度收集數據S5:作成推移圖S6:以推移圖結合經驗專業技術作結論 11 以推移圖突破問題事例 詹昭雄 編著 2000.08以推移圖突破問題事例 事例一:1.週(WK)
13、1年半期間之推移圖2. P P M 8x年 WK273.突破點:8X年WK27 PM改管路 事例二:1.每一lot 7 Month 之推移圖2. P P M3.突破點:PM後不良升高然後逐漸下降 事例三:1.每15 3天 2.突破點:休息時間Particle較高造成不良高 12 常用輔助QC工具作法要點實作 詹昭雄 編著 2002.10魚骨圖異常原因分析 異常 XX 異 常 () 差異原因分析 不同 較 差 () 短處原因分析 人 設 不 良 高 () 料 方法 太低 共同原因分析 人 設 XX 不 良 高 環 料 方法 () S1:選定欲分析原因之問題點 例:(1)異常 (2)較差 (3)A
14、錯誤高S2:明確特性要因分析之特性 例: 七日開 始異常 A較B差* 魚頭應與現況結論一至S3:依不同類型之特性(問題點)以腦力激盪 分析可能之原因 例:(1)異常原因分析() (2)長短處差異原因分析() (3)短處原因分析() 4M1E原因 (4)共同原因分析() 4M1E原因* 原因表達法應與魚頭一致S4:分工補充原因 例:(1)異常原因分析林 (2)差異原因分析孫S5:標示出待真因證實之原因 13 特 性 要 因 圖 詹昭雄 編著 2000.08 【例】特性要因分析圖(魚骨圖)的運用要領實例 實例一:顧客等候時間要因分析(1) 特性:等候時間(2) 特性要因分析: 實例二:窗口A與B等
15、候時間不同(差異)(1)特性:等候時間差異(2)特性要因分析: 實例三:污點數異常原因分析(1) 特性:污點(2) 分析目的:異常與正常之差異(3) 特性要因分析: 14 常用輔助QC工具作法要點實作 詹昭雄 編著 2000.10直方圖 LSL USLS1:收集總合或各層別50個(最好)以上之量測值 (但具專業知識者可以不受此限) 例:n55110 101 9392 111 103. 121 100 115.S2:決定組數K: 例: *組數必須正確不可任意決定S3:決定組距h: 例: 444 有效數字同原始數據S4:決定組界(從min-n/2至包含max) 89 93 97 101 105 1
16、09 113 117 121 S5:將數據一一劃記所屬之組,作成 次數分配表 89 93 97 101 105 109 113 117 121 若非由軟體作直方圖則自行規定與組界相同 之量測值歸右邊組或左邊組S6:作成直方圖,並標示規格(若有)S7:依直方圖看法結合專業技術下結論: (很重要!) 15 直方圖的功能與運作要領 詹昭雄 編著 2000.08 例直方圖的運用要領實例 1.目 的:某一銀行之作業櫃台,為瞭解一般存款作業時間之狀況,以直方圖 進行分析。2.步驟一:收集數據 以一熟手之櫃員A為對象,抽測36次實際作業時間(秒)如下:2438714796204125162253328268
17、6537415821631418128818727711716823735641239110830924834722917029424033777447 3.步驟二:決定組數:組數訂為6 4.步驟三:決定組距:組距5.步驟四:作定組界: 40 104 168 232 296 360 424 488 6.步驟五:作次數分配表及直方圖40 40104 104 168 168232 232296 296360 360424 424488 488 7.結論(統計專業) 作業時間分配近乎常態,表示A員作業方法一定,但超出標準300秒比率高。 16 以直方圖突破問題事例 詹昭雄 編著 2000.08以直方
18、圖突破問題事列 事例一:1.包裝重量不足2. A機台 B機台 3.拆B機台之爭議 事例二:1.整批性對準不良2.目前作法1)n11 (X,Y) Key in2)n21 對準OK則自動對準 3.48片(X或Y)值4.前製程值雙峰 17 直方圖的功能與運用 詹昭雄 編著 2000.08 3.直方圖之解讀分 佈 之 形 狀統 計 之 解 讀專業技術統計之解讀顯示該特性值分佈很正常,表示在管制狀態顯示Process目前很正常(但並不表示合格與否),可能表示1)被執行者有一定之方法2)依SOP作業或管理顯示該特性值分佈偏一方可能由於1) 管制上偏於一方,例如:習慣讓結果 較低或較短2) 該特性值在理論上
19、就呈偏態,至於是 1)或2)依專業知識判斷顯示該特性值缺某一邊之數據可能由於該特性值有上限或下限,在進料前、過程中、出貨前等經100%剔除超限部份之不合格品顯示該特性值形成兩種分佈,表示數據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之來源形成不同平均值或變異表示數據可能來自 兩家供應者 兩台設備 兩個位置 兩個人員 兩至於是何者最為可能應依專業下判斷,不可列舉一串可能之兩種來源表示1)直方圖分太多組(例如應讓5組分成8組)或2)數據量測值有偏好若不是分組不對則應依專業角度判斷是否 1)讀值時有偏好 2)記錄時有偏好 3)量一個測定值,類推二個、三個測定值 表示該特性值中有異常值 表示有異常原因,而異常原因對有專業知
20、識者而言,很少超過兩個原因(大多為一個)所以應該可以判斷得出異常原因是什麼 18 直方圖的功能與運用 詹昭雄 編著 2000.08分 佈 之 位 置統 計 之 解 讀專業技術統計之解讀分佈之中心位置在規格中心表示中心值設定正確,管制正確1)分佈之中心位置偏 離中心值表示準確 度不良2)分佈之範圍小於規 格公差範圍表示精 密度夠(Ca太大)可能由於 1)中心值設定偏移 2)模具,治具磨損 3)模具,治具偏移 4)來料偏移 5)其他至於是何者應依專業技術自行判斷中心位置ok但分佈範圍超出公差範圍表示精密度不大(Cp不足)表示目前之能力不足,可能由於4M1E之中有能力不足者,例如: 1)料之變異仍然
21、太大 2)設備精度不足 3)仍有參數未掌握 4)人之技術有瓶頸至於是何者應依專業知識分析可能之原因中心位置ok但規格邊緣之量測值偏移可能由於 1)數據四捨五入 2)超出規格之產品重測 3)超出規格之產品記合格1)中心偏移2)分佈範圍超出公差 範圍 1)為雙重問題2)依上述Ca太大及Cp不足之情況分 別依專業分析原因 注意:Ca之原因與Cp之原因基本 上是不相同的! 19 常用輔助QC工具要點實作 詹昭雄 編著 2002.10散佈圖 Y 正相關 X Y 負相關 X Y 曲線相關 X Y X Y 無相關 XS1:選定適合以散佈圖分析要因與特性 相關與否之要因 例:拜訪家數與營業額,溫度與強度S2:
22、收集要因與結果成對之數據 (最好有20組以上,但具專業知識者可以不 受此限) 多利用以往現成之數據,例如一年來、半年 來、三個月以來等S3:以要因為橫軸,特性為縱軸點,繪散 佈圖 營 收 電話費* 要因與特性之尺度SCALE必須相近S4:依散佈圖看法判斷是否相關S5:若無相關判斷是否需進一步做層別散佈圖分析 20 常用輔助QC工具(手法)應用要點 詹昭雄 編著 2002.09適用改善步驟工 具 手 法角 色 用 途題目選定現況分析原因分析真因證實對策提出效果確認效果維持活用關鍵(KEY)常見誤用或缺失層別法(4W1H+1B)位置別形狀別現象別廠家別別以對瞭解特定問題、主題有價值之層別因子(例:
23、形狀別、用途別)瞭解問題點以達瞭解問題等於解決一半問題之目的*1.找出對主題之瞭解 有價值但平時 可能遺漏之層 別因子2.必要時做二次層別 3.必要時做多重層 別1.層別不足,遺漏 平時欠缺但 對瞭解改善主 題有價值 之層別因子(層別)柏拉圖 A C D B 其他1.表示Vital Few (重要問題或要因)2.比較不同客戶,班 別,問題順位 *1.若出現重要度接近 則應考慮: 是否數據不足或 應再加以層別2.標示出Vital Few3.其他項若太高應層 別出其中之較重要 項目或原因1.層別不足2.其他項未放最 後一項3.其他項太高時 未嚐試層別出 其中重要項目(層別)推移圖1.表現隨時間(序
24、) 而變動之“動態” 資訊2.表現管理是否良 好,穩定(管理狀 態)*1.頻度要能反應出真 象(例:WK日 時分)2.涵蓋期間要足以瞭 解狀態(例:半年, 一年)1.層別不足2.期間、頻度只用 現成者,不足以 反應出問題真 象 21 常用輔助QC工具(手法)應用要點 詹昭雄 編著 1999.07工 具 手 法角 色 用 途適用改善步驟活用關鍵(KEY)常見誤用或缺失題目選定現況分析原因分析真因證實對策提出效果確認效果維持(層別)直方圖用以看出特性值(尺寸、重量、年資.)分配之全貌是否正常,以瞭解問題*1.組數要正確 (例:組)2.配合專業技術判斷 問題點1.組數太多或太少2.只有統計結論 欠缺
25、統計專 技之結論魚骨圖(特性要因分析圖)1.分析各類型特性 之縱向原因(源流 之特性)或橫向原 因(4M1E)2.尋求對策*1.若主題跨越二個 Process以上,應先 做縱因分析2.原因表達應與特性 類型一致 (異,差, 短,共同,差距) 1.各類型原因分 析未區分2.大問題亦用特 性要因圖(應採 關連圖或系統 圖)3.縱因、橫因混合 ,即原因中有 特性(不同階)(層別)查檢表以有助於瞭解問題現況或真因之查檢表(不一定是 現成之表)剖析問題*1.設計適合改善主題 之查檢表2.納入有價值之 層別因子,必要時 加判定標準3.必要時採多層 別或二因子之L 型T型等查檢表1.層別不足2.未能事後判定 之原因亦納入 查檢表3.缺必要之原因 判定標準4.缺少必要之二 因子交叉查檢 表(有交互作用 時)(層別)散佈圖1.判斷特性與縱因 相關性以確或縮 小問題Process2.判定特性或縱因 (中間特性)與橫 因之相關性*1.X,Y軸之SCALE要 一致,相近2.若與經驗不符,考 慮是否有交互作用 或需進一步層別X,Y軸SCALE相差太大 22彈速IX解決型QC Story與常用工具 詹昭雄 編著 2002.1001234567STORY發掘問題主題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