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组民族介绍剖析优秀PPT.ppt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55124650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4.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组民族介绍剖析优秀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组民族介绍剖析优秀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组民族介绍剖析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组民族介绍剖析优秀PPT.ppt(6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 2组民族介绍组民族介绍拉祜族拉祜族拉祜族,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人口41.1476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拉祜族起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后来渐渐南迁,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该民族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两岸普洱、临沧两个地区。其中78%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建国近半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拉祜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使拉祜族农村、城镇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拉祜族的社会历史已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3年4月7日成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2、。1954年6月16日成立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拉祜族的歌舞歌舞是拉祜族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婚丧嫁娶、喜庆寿诞、宗教祭祀、农事活动乃至客人相访,都以歌舞表达感情。歌曲有祖祖辈辈相传下来的古歌,也有见景生情、随口编吟的新歌。舞蹈除芦笙舞外,还有反映生产、生活或摹拟各种动物动作的三步舞、六步舞,男女老少人人会跳。常见的乐器有芦笙、巴乌和口弦。拉祜族的工艺拉祜族至今没有专业匠人,竹、木用具每个成年人都能制作,尤其擅长藤、竹编织。他们利用山间野生的大竹、龙竹、吊竹、薄竹和藤条,编织篾席、篾垫、背箩、饭盒、箱子、桌子、椅子等,每件编织品都有不同的花纹图案,深受其他民族欢迎。一个一般家庭每年都要编织数十

3、件,除自用外还与其他民族交换生产、生活用品或投放市场出售。拉祜族的民歌拉祜族民歌拉祜族擅长歌咏,娴于舞蹈,其音乐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拉祜族民歌有颂歌、叙事歌、儿歌、情歌、丧歌等五类,各具特色。歌曲、乐曲和舞曲形式多样,节奏多为复拍。乐器有芦笙、口弦、三弦、锣、箫、笛子等。芦笙舞是拉祜族的传统舞蹈,舞蹈动作多与生产紧密结合,有薅秧舞、割谷子舞、打谷舞、丰收舞、孔雀舞等。从傣族传人的摆手舞,已带上了一些本民族的特点,与傣族摆手舞略有差异。拉祜族文学的主要形式是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多样,内容多与劳动、颂扬抗拒压迫精神有关,形象生动具体。拉祜族的民歌食俗拉祜族的饮食有着自己民族的特色

4、、饮食方式独特。拉祜族以稻米为主食,次为玉米、薯类、豆类、荞子等。一日三餐,粮荒季节减为两餐。每天早上起来舂米,现舂现煮。煮饭用土锅或木甑。蔬菜有萝卜、青菜、瓜类、豆类、喜吃辣椒。喜用鸡肉或其他配料加大米或包谷做成稀饭,有瓜菜、菌子、血、肉等各种稀饭,其中鸡肉稀饭为上品。无论大人小孩,都习惯喝山泉水。食俗服饰拉祜族会纺织的人很少,在老林生活时,常用猎物向哈尼族换破旧衣服穿。出林定居后,向哈尼族、傣族学习纺线织布,缝制衣服、现时,男子穿哈尼族武蓝色或青色对襟短衫,下穿宽筒长裤。妇女衣饰有别,拉祜西是黑色右襟长袍,袖口、衣边均镶有各色布条花边,有的在衣襟上再镶饰贝壳;拉祜纳穿黑蓝色右襟短衫,裤脚镶

5、二、三条色布花边。无论何支,均普遍将长发编成辫子后盘束于顶。已婚妇女用色布或染色编藤作发箍,箍上钉有银泡。未婚姑娘用各色毛线编成发箍勒在头上。比较富有者也有戴耳环、项因、戒指、手镯等银器和彩色料珠的。男子留短发,中老年包黑布包头,年轻的普遍戴有沿的圆形帽。进人80年头以后,青壮年的穿着大多向市场购买成衣,因此渐渐趋向现代潮流。拉祜族宠爱黑色,服装大都以黑布衬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边图案,再嵌上洁白的银袍,使整个色调既深厚而又对比显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拉祜族的服饰居住拉祜族的房屋建筑结构简洁,低矮狭窄,阴暗潮湿。顺山坡开挖地基,以土筑墙,以茅草盖顶,46棵木头就盖1间房子。房子两边的屋檐,

6、一面迎着土坡,一面对着坡脚。一间房子隔成若于个“阿泡”(小房间),父母住1间,每对已婚儿女各住1间。左侧的,“阿泡”父母住,右侧的“阿泡”子女住或接等客人。除正堂屋内有公共火塘外,每个“阿泡”中另有1个火塘,火塘上面吊挂有1块薄石板(个别为铁板)作烧烤食物之用。每个家庭还有一个专供烧全家饭食的“周度”(灶塘)。室内农具或其他用具的摆放,都有固定位置,不能乱置乱放。拉祜族的居住房屋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族简介乌孜别克族是我国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一个民族,现分散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部和北部,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和谐相处,有人口12453人。乌孜别克族的名称,来源于14世纪时的金帐汗国乌孜别克汗,

7、乌孜别克的意思是“自己的领袖”。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运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信仰伊斯兰教。乌孜别克人绝大多数人从事商业、手工业,少数居住在新疆北部的乌孜别克人从事畜牧业。乌孜别克族的居住房屋乌孜别克族的住房多为庭院式,但无论是楼房,还是平房,都宠爱在屋顶上修建一层带阿拉伯伊斯兰风格的圆形拱式顶楼。又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崇拜偶像,所以,他们室内墙壁上的拱形壁龛四周、室内和走廊木柱上雕刻的,都是各种各样具有伊斯兰特色的特殊美丽的花草图案。社会经济由于居住在“丝绸之路”通过的地区。所以中国乌孜别克族在19世纪中叶以前,

8、以经营商业为主。起先主要是组成商队,赶着数以百计的骆驼、骡、马往来于新疆与中亚各地之间贩运,后来逐步开设店铺,小商小贩则在牧区、农村和城市之间经商。民族历史14世纪,由乌孜别克汗及其继承人统治的金帐汗国与中国元朝政府友好通商,促进了大规模的商业往来。一时间,驼铃声音,回响在天山南北;商队群群,往来于丝绸路上。由几十人或几百人组成的乌孜别克两队,在我国新疆与中亚细亚之间,搭起了一座座商业贸易和文化经济沟通的桥梁,对旺盛东西方社会圣济最早出现于鄂尔浑叶尼塞碑文。乌孜别克族文化艺术乌孜别克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特色浓郁。有史诗、叙事长诗、民歌、故事、谚语、谜语,等等。阿勒帕米西是流传广、影响大,有口皆

9、碑的英雄史诗。坟墓中诞生的孩子是一部故事曲折,卷帙浩繁。形象生动,语言流畅,音韵铿锵,为广袤乌孜别克人喜闻乐见的叙事长诗。乌孜别克人都会唱歌,民歌、劳动歌、习俗歌、情歌。形式多样。早在14、15世纪,就出现了阿塔依、萨卡克、洛特菲和艾利希尔纳瓦依等著名遐迩的诗人。对整个中亚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19世纪蜚声文坛的诗人有穆伊索皮扎代、托热依木等。波拉勒艾则孜是一位宏大的爱国诗人,曾用诗与国民党反动派战斗。在当代也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文学家。文化艺术仡佬族仡(g)佬(lo)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579,745人(2000年人口普查)。贵州省聚集了96.43%仡佬族人口,其余各省份都有分布,以杂居

10、为主。贵州聚居地主要为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分布于贵阳、六盘水、遵义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仁怀等3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也是越南54个民族之一,有1845人(1999年人口普查)。在越南,仡佬族人口主要居住于河江省的同文、黄树肥两县境内。仡佬族文学艺术仡佬族的民间文学有诗歌、故事、谚语等,诗歌多为便于传唱的小调,分为三言、五言、七言等。仡佬族 迎亲 陈玉先仡佬族的乐器有二胡、横箫、唢呐、锣鼓等。仡佬族演奏的“八仙”乐曲富有民族特色,由八人运用二胡、横箫各一对和其他乐器合奏,音调特殊和谐好听。唢呐是仡佬族喜庆佳节不行缺少的乐器,用唢呐吹出的老灰调、过山调、

11、过河调、过街调、迎亲调等十余个曲牌,协作锣鼓一起吹奏,气氛更加热忱。语言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仡佬语,只有千余仡佬族人还会说这种语言。因为居住分散,各地仡佬语差别很大,多数仡佬族人会说汉语、苗语、彝语、布依语等多种语言。仡佬语国内认为属汉藏语系,国际上一般将其看做壮侗语族下的一独立语支仡央语支,国外对壮侗语族是否属于汉藏语系,有很多不同看法。教化仡佬族地区除了古思州地区(务川沿河)在宋代时已有官办书院外,学校教化的兴起主要于明清时期。明清两代出于政治“教化”的目的,在仡佬族地区兴办儒学。因此,至明代后期,尤其是清代仡佬聚居的地方均有儒学、书院、社学、义学等。由于儒学在仡佬族地区的兴起。满族满族满族

12、,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散居中国各地。源于女真。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简称满族。满族曾信仰萨满教,崇拜祖先,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后来,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影响,崇拜对象变得多元化。满族是一个特殊留意礼节的民族。满族入关之前民间文学特殊丰富,以神话、传闻、歌谣的形式代代相传。入关之后,吸取汉文化的精华,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如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文学家老舍、端木蕻良等。语言文字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族文字创立于16世纪末。宋、金时代,女真人曾有过自己的文字,早期女真文

13、字是从汉字脱胎出来的表词音节文字,但久已失传。16世纪末,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各部后,以蒙古字母拼法满语读音,形成一种新的文字,称为“老满文”。皇太极时期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点,用来区分语音,称为有圈点满文或“新满文”。宗教信仰满族人信仰佛教和萨满教。满族人的家中供奉着佛各匣、祖宗板、祖宗架、木条等。在满族人家中院里,迎着大门立着一根六尺高神等,竿顶是风磨铜顶,包一块红布,竿的根部故有三块石头,俗称“神石”,传闻,这些是为祭祀努尔哈赤的。满族人以鸦为“神”,把它供为“神鸟、圣鸦”。祭祀时要把杀下的猪锁骨挂在神竿上让乌鸦吃,以示祭祀乌鸦。萨满祭礼饮食文化满族饮食品种繁多,风味独特满族烹调以烧、烤

14、见长,擅用生酱(大酱)。蔬菜随季节不同而变更,杂以野菜(蔷蒿、蒙菜等)及菌类。满族先人好渔猎,祭祀时除用家禽、家畜肉外,还有鹿廉、漳、豹、雁、鱼等。尤喜食猪肉。猪肉多用白水煮,谓之“白煮肉”。设大宴时多用烤全羊。满人忌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凡是用狗皮做的东西都是禁止运用的。据说狗救过满族始祖的命,所以满族人对狗有特殊的感情。糕点“萨其玛”是满语,汉语叫“金丝糕”,香酥可口,油而不腻,是满族人民宠爱的传统糕点。满族的饮食,过去喜吃小米、黄米干饭与黄米饽饽(豆包):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必需吃手扒肉,满族具有独特风味的“萨其玛”至今仍是广袤人民爱吃的点心。据说云南特产食品火腿月饼和“萨其玛”,就

15、是由满族人开办的全番楼首先生产的萨其玛: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用面粉、大油、白糖、鲜蛋、麻仁、桂花、果料等制成,色泽金黄,绵软香甜,软硬适度。具有百年历史的保定四美斋糕点铺制作的“萨其玛”,至今盛名不衰。萨其马服饰特色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四周的头发。服饰特色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服装喜用各种色调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

16、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满族男女都宠爱在腰间或衣服的大襟上挂佩饰。男子有火镰、耳勺、牙签、眼镜盒、扇带。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绸缎缝制,花色品种繁多,制作精致。入关以后,满族旗袍已在中国妇女中通用。满族服饰旗袍旗袍:旗袍是满族妇女传统服饰。旗袍的特点是立领,右大襟,紧腰旗袍:旗袍是满族妇女传统服饰。旗袍的特点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二身,下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二十世纪

17、二十年头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十世纪二十年头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头初受西方短裙影响,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头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头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头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突出了妇女体形的曲线美。四十年头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突出了妇女体形的曲线美。四十年头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别,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别,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东方

18、色调,能充分显示仪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典型有东方色调,能充分显示仪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旗袍基本与男式相同,只是多一些装饰而已。民族服装,称誉世界。旗袍基本与男式相同,只是多一些装饰而已。女式旗袍除也是直立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外,下摆及小腿,有绣花纹饰。女式旗袍除也是直立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外,下摆及小腿,有绣花纹饰。满族妇女往往在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满族妇女往往在衣襟、领口、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称“画道儿画道儿”或或“狗牙儿狗牙儿”。依据季节变更,还可分为单、夹、棉、。依据季节变更,还可分为单、夹、棉、皮等几种。

19、皮等几种。服饰特色马褂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的一种褂子。因此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的一种褂子。因此得名。它长不过腰,四面开衩,罩在袍子外面,得名。它长不过腰,四面开衩,罩在袍子外面,可以反抗风寒。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可以反抗风寒。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马褂是满族骑射时穿着的一种褂子,多种形式。马褂是满族骑射时穿着的一种褂子,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

20、大、小袖。满族服饰马褂满族服饰图片畲族畲族,中国南方游耕民族,一千多年来,畲民不畏艰辛险阻,从原始居住地-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四散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还到贵州和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袤山区,其余散居在江西、广东、安徽等省文化艺术畲族人民在迁徙过程中,在拓荒殖土的同时,创建了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具有显明的民族特色。畲族文学艺术特殊丰富。山歌是畲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颂的形式表达。畲族所以畲族文学基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他们每逢佳节喜庆之日,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流传下来的山歌约有1000多篇、四五万行。在长篇叙事诗歌

21、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皇歌。高皇歌又称盘古歌、龙皇歌、盘瓠王歌,是一首长达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诗。文化艺术精致的编织工艺勤劳淳朴的畲族妇女,不但是生产能手,也是编织刺绣的能工巧匠。他们手工艺品种类丰富,色调斑斓,风格独特。如编织的彩带,又称合手巾带,即花腰带,图案花纹多样,配色美观大方。编织的斗笠,花纹细巧,工艺精致,配以水红绸带、白带及各色珠子,更富有民族特色,是畲族妇女最宠爱的一件装饰品。畲族姑娘细心织绣的绣帕或彩带,送给心爱的情侣,是最好的定情物。解放后,这种工艺技术得到了更加发扬光大,成为抢手的旅游产品和出口产品。服饰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

22、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显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白族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支系白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聚居于洱海区域、贵州、湖南等地的为民家人,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勒墨、那马则散居于怒江流域兰坪、维西、福贡等县,经济文化水平与邻近的怒族、傈僳族相近。白族各支系之间在语言上有较大差异,风俗习惯也稍

23、有不同。由于地域分布上的差别,白族各支系分别与四周的民族相互融合、相互往来,也就形成了各支系之间的差别。发展融合白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僰、爨、氐羌、南诏大理国时的乌蛮、白蛮以及历代汉族、藏族、蒙古族及周边各少数民族,历经两千多年的融合演进,最终形成当代白族。大理白族自治州以外的白族,就是白族历代发展迁徙所形成的。例如,贵州的白族就是早期的僰人融合南诏大理国时期迁徙而来的白族以及元代寸白军形成的。湖南、湖北的白族则是元代寸白军的后裔。经济白族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商业较为发达,生产水平基本与四周汉族相同。在苍洱新石器遗址中已发觉沟渠的痕迹。而在剑川海门口铜石并用

24、遗址中发觉居民已从事饲养家畜和农耕的遗迹。春秋、战国时期,洱海地区已出现青铜文化。蜀汉时,洱海地区已发展到土地有稻田畜牧。唐代白族先民已能建筑苍山高河水利工程,灌田数万顷;修治高山梯田,创建了邓川罗时江分洪工程。服饰白族的服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是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民族和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1600万。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人口125万(2000年)。文化艺术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在哈萨克族的游牧、迁

25、徙过程中吸取四周民族的文化内容,创建出了具有特色的哈萨克民族文化。特殊是中亚和新疆南部地区的绿洲农业文化、来自西北方向的俄罗斯文化、乌克兰文化、塔塔尔文化以及相当重要的中原汉文化和中国北方满通古斯文化都对哈萨克文化的发展有影响。生活习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民们住的是一种敏捷而又易于支撑和拆的毡房。他们的饮食,大部分是肉食和奶食。奶制食品多种多样,如酥油、奶屯僭、奶皮子、奶酪等。饮食日常食品主要是面类食品、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平常宠爱把面粉做成“包尔沙克”(油果子)、烤饼、油饼、面片、汤面、那仁、杰恩特等,或将肉、酥

26、油、牛奶、大米、面粉调制成各种食品。饮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马奶子,特殊宠爱马奶子,马奶子是用马奶经过发酵制成的高级饮料。佤族佤族佤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即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与汉、傣、布朗、德昂、傈僳族、拉祜族等民族交织杂居。风俗习惯历史上的佤族,男人穿黑色短衣和宽口大裤;妇女着掼头衣和横条花短裙,饰物有项圈、项链、手镯、腰箍和脚箍等,大部分为银制品或竹藤制品,或涂上自然色料,或取决于自然的色调,几乎为男女老少所共同宠爱。随着社会的发展,佤族的服饰也起先有了变

27、更,出现了长裙、筒裙以及一些较为有时代感的衣着和装饰,但佤族聚居的地区照旧保持着传统的民族特色,且大多数衣服的原料是自种的棉麻,经过自纺自织成布,按其传统的方式,加工制做的,织出的图案像孔雀、白鹇等羽翎,有的像灵猫、鲮鲤等毛皮的图案。民族历史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闻。西盟地区的佤族说明,“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闻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旁边的山上。饮食佤族以大米为主食。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宠爱把菜、盐、米一锅煮成较稠的烂饭。其他地区的佤族则多吃干饭。农忙时日食三餐,平常吃二餐。鸡肉粥如茶花稀饭是家常

28、食品的上品。锡伯族锡伯族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18世纪中叶,部分自东北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辽宁省(70.2%),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绘画艺术锡伯族民间,绘制人物画像是一种风俗。锡伯族民间画师技艺超群,所绘人像逼真生动。另外,锡伯族民间还有绘制萨满图、灶神像、家谱图等的传统。民俗歌曲这类歌曲的曲式结构较田野歌稍大,有部分四乐句的单乐段形式出现。主要是反映锡伯族丧葬、婚姻、劳动、游乐、礼节、信仰等方面的风俗。如丧葬方面有哭葬歌;婚姻方面有说亲歌、哭嫁歌、劝嫁歌;劳动方面有四季歌;游乐方面有刁羊歌;礼节方面有尊老歌;信仰方面有喜利妈麽歌等。在婚娶习俗歌曲中一般都有固定的歌词。民族风俗锡伯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以前只限于同族内通婚,但本姓禁止通婚。古式联姻有:指腹为婚,至成婚年龄予以成婚的,叫蛋婚;联婚后,如女子年幼,家庭生活困难,可将幼女移交男家抚养,长大后成婚,叫“小姐婚”;招养老女婿,没有子嗣的人家为养老送终,可招作为继承人,其婚事的所需之物均由女家负担,民间多称帮工婿。感谢欣赏感谢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商业计划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