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园区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类型与模式分析(共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科技园区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类型与模式分析(共13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大学科技园区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类型与模式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袁新敏 高长春2011-12-8 11:14:42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15期摘 要:从经济总量上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此背景下,“创新”便成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加速器和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科技园区不仅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以长三角为例,在分析该地区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产业链的视角对大学园区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类型与模式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分析,指出各种模式的不足,以期为把长三角地区率先建成我国创新型区域提供决策依据。关键词:
2、大学科技园,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类型与模式,长三角地区引言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一直以来,我国对创新予以了积极鼓励与大力扶持,特别是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区域”便更显重要。2010年5月,国务院批复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并明确提出要将长三角地区率先建成我国的创新型区域,要求该地区“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产学研主体之间成果共创、信息互通、利益共享的机制”以及“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放科技资源,与企业联合兴办研发机构、博士后工作站、成果
3、转化基地等产学研合作组织”。本文在分析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产业链的角度阐述了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类型与不同模式,为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区域的创新能力提供决策支持。1 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基本特征长三角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该地区大学科技园的启动和发展轨迹来看,它经历了一个由民间和学界自办到政府推动的变化过程1。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呈现出如下几个基本特征:1.1 建设起步较早、建设标准较高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起步于1989年,在全国首批1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试点中,长三角地区便有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园、东南大学科技园、浙江大学
4、科技园位列其中;此后,随着大学科技园在全国的“燎原之势”,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8月,经科技部、教育部共同认定的69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中,长三角共有21个,占30%,见表1。近年来,这些科技园的硬件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其孵化器功能得到不断强化。从大学科技园的场地面积、研发用房、生产用房等硬件设施和园区孵化器、园区管理水平、园内在孵企业、园区所依托的研发机构等软实力来看,长三角地区都要优于北京、珠三角等区域的大学科技园2。1.2 科研优势突出、发展基础较好长三角是我国高校密集区之一,大学的质量和规模都位居全国前列3。从在学研究生、国家实验室(工程中心)、一级学科授权等
5、方面看,长三角国家大学科技园都具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和竞争优势,见表2。另外,长三角高校主要密集在上海、杭州、南京三市,这为大学科技园特色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譬如,上海已初步形成了杨浦教育园区、闵行紫竹大学园、松江大学城、南汇教育园区、临港新城教育园、奉贤海湾大学城等6个特色高教园区,南京市尤以鼓楼区研究型高校密集为特色,杭州市又以浙江大学为最,浙江省博士点的88.45%和硕士点的41.79%集中在浙江大学,2008年浙江大学在校硕士生人数占全省的51.62%,博士生占全省的92.90%。表1 长三角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录(截至2009年)所在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名称杭州市宁波市镇江市无锡市常州市
6、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镇江国家大学科技园江南大学科技园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南京市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京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市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园、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电力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资料来源:国家科学技术部网站相关资料表2 长三角地区高等院校科研实力统计(2008年)上海江苏浙江在学研究生数(万人
7、)国家级研究机构(个)一级博士点(个)一级硕士点(个)9.553312810910.47211242713.58174385985建设高校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资料来源:上海市2008-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公示稿);江苏省2008 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公示稿);浙江省2008-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公示稿)资料整理。1.3 孵化功能居前、成果转化率较高根据2006年国家科技部统计资料显示,长三角地区15个大学科技园的整体发展状况见表3。通过与全国的对比分析可知,
8、除了累计毕业企业数所占比重为31%外,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无论在孵化总额、场地面积,还是在孵企业数量、人员数、总收入等方面都超过了全国1/3以上的比重,其孵化功能位居全国前列。经过在大学科技园区的孵化和成长,许多毕业企业已逐渐成长为长三角地区主要产业的重要支撑,并不断引领该区域的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笔者对上海与杭州部分大学科技园内企业的主要产品与城市主要工业门类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这种情况说明:长三角大学科技园已经或正在成长为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表4。表3 长三角地区2006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状况地区孵化基金总额(亿元)现有场地面积(m2)本年在孵企业(
9、家)在孵企业人员(人)在孵企业总收入(万元)累计毕业企业(家)长三角地区全国长三角占比(%)23.8063.2337.641 863 3885 165 13236.083 0276 72045.0448 331136 12235.511 221 072.62 946 608.841.445491 79430.60资料来源:科技部火炬中心2006年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分析报告,2009年8月9日表4 上海与杭州部分大学科技园企业产品与城市工业门类城市城市主要产业门类国家大学科技园主要产品涉及的工业门类上海重点发展的工业行业:汽车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石油化工及
10、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复旦大学科技园上海交大科技园同济大学科技园华东师大科技园东华大学科技园华东理工科技园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汽车制造电子与信息、生物医药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杭州高技术产业重点发展:通信、软件、数字电视、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现代中药、新型化学制剂、新型医疗器械、纳米/光电子/高性能及特种墙体与建筑材料、纺织、防爆玻璃、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设备浙江大学国家科技园浙江国家大学科技园信息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现代农业、新材料与纳米技术生物化工和新医药技术、新材料及应用技术、光电与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与先进制造技术、环保与节能技术、服装与纺织工程技术资料
11、来源: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各科技园公司网站介绍(截至2009年8月)当然,由于受空间规划、行政分割、城市化等历史和体制原因的限制,长三角大学园区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了校区布局零散、科研资源分散等问题。我国的高等教育起步晚,在20世纪50年代,大学校区建设一般位于大中城市内部或近郊,并形成自然集中的大学园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高校扩招和校舍供给不足,高校开始在城市边缘大规模地建设新校园。由于新校区与大学科技园在选址上的错位或邻近性程度低,造就了高校校区分散建设,使大学科技园创新服务体系空间供给邻近性程度低。如华东师大科技园和上海交大科技园分别位于上海
12、普陀区、徐汇与长宁等区域,但是华东师大和上海交大的闵行新校区又集中了相当数量的重要实验室和研究生。这种空间布局的错位,导致了大学科技园与母体高校之间的互动存在着诸多不便,影响了科技园孵化器的孵化效率。2 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阶段与类型大学校区、科技园区、社区(地方政府)三者之间具有非常显著的关联关系,大学校区是知识创新的源头,科技园区是科技成果孵化、产业化的载体,公共社区则创造适宜居住、休闲、交流的环境4。由此可见,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离不开“科技园校区社区”三区的联动发展。从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互动机制不难看出,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是以“技术成果孵
13、化构成的产业链、企业规模化与企业集群形成集聚经济或规模经济,从而反哺与提升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功能”为内核的“企业大学科技园地方”利益驱动的多赢机制,见图1。图1 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根据南京、上海和杭州三地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在产业链上的关联分析,以大学校区、科技园区、社区在产业链构建过程中的“参与度”以及它们在产业专用性和地区专用性资产上的“投入”作为两个维度,将“三区”的联动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5,从CBA逐级演化,见图2。根据“三区联动”的3个发展阶段,本文将“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类型划分为产业链内嵌型、产业链半紧密型、产业链松散型3种形式,其异同见表5。图2 “三
14、区联动”的发展阶段划分资料来源:王小芳,张永庆.从产业链视角解构“三区联动”战略J.上海城市规划,2009(2):7-11.表5 基于产业关联程度的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类型划分产业链内嵌型产业链半紧密型产业链松散型基本内涵三区参与的主动性强;专用性资产投入高;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嵌入三区主体内三区参与的主动性一般;产业(或地区)专用性投资不高,难以形成具有产业特色、区域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三区参与程度弱,以一方或两方为主体,其余主体处于观望或被动辐射基本特征多样、包容、便利的城区空间环境;“三区”分工明确,合作默契,大学校区提供知识、创新和人才支撑;城市社区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产业规划和定位
15、明确,产业特征明显产业定位不明;大学校区只提供一般性通用人才,社区提供一般性配套服务;依靠商业地产开发、园区土地资源利用等带动所在城区发展“三区”独立运作,没有专用性投入,采取偶然性合作;产业链构建参与意识弱,组织形态松散、随意典型代表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鼓楼高校科技园、浙江大学科技园上海紫竹科学园、华东师大、华东理工、南京理工、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浙大科技园长兴分园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调查和“王小芳,张水庆.从产业链视角解构三区联动战略J.上海城市规划,2009(2):7-11”整理而成3 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模式分析3.1 基本模式及其演绎综合分析大
16、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动力6以及长三角地区现有国家大学科技园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本文概括出大学园区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基本模式,见图3。注:1表示政府、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要素互动:2表示合作主体要素与合作项目产生互动图3 长三角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基本模式图3表明:在大学科技园发展过程中,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由“最初的偏向某一方”到“双方双向互动”,直到“双方共生互动或多主体自主联动”。在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地方政府社区三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实现三方的利益,并不断推进三者之间从“要素层面的互动”向“区域性引领产业研发的项目层面上”互动转化
17、,才能实现科技园区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2 主要模式及其对比分析3.2.1 主要模式划分课题组调研发现,长三角大学科技园存在着发展阶段上的差异,而且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起始动因以及发展过程中政府、高校、企业所扮演的角色均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该地区科技园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模式也存在差异。归纳起来,长三角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有“多方联动型、多方参与推动型、政府与高校共同推动型、高校/政府/园区主导型”四大类,见表6。多方联动型模式即为科技园区、校区、社区融合发展,多校多园的“三区联动”模式。2004年,上海市杨浦区第一次提出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成为该模式的
18、发源地。在“科技园校区社区”三者关系中,社区构成了校区和园区发展的重要空间,校区为社区和园区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科技园区则是推动校区和社区共同发展的载体,成为三者互动发力、共同发展的“公共活动中心”和面向市场的“产学研汇集中心”。但是,由于大学科技园建设投资和管理模式的差异,长三角地区高校/政府/园区主导型模式中又表现为大学主导型、科技园主导型和地方政府(社区)主导型三类二级模式,见图4。表6 长三角大学科技园类型及其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发展模式创新型科技园产业主导型科技园要素群集型科技园多方联动型复旦大学科技园、上海交大科技园、同济大学科技园多方参与推动型紫竹科学园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
19、、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园上海电力学院大学科技园政府与高校共同推动型浙江大学科技园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华东师大科技园、江南大学科技园、南京理工科技园高校主导型南京大学鼓楼高校科技园、东华大学科技园中国矿大科技园、南京工大科技园、东南大学科技园上海财经大学科技园政府主导型浙江大学科技园南昌分园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浙江大学科技园长兴分园园区主导型张江高科图4 “高校/政府/园区主导型”发展模式园区主导型模式是指科技园区在“三区联动”中居于主导地位,见图4a。这种模式一般由一家或几家公司倡导、动员当地公司和科教机构参与,进而在某一地区形成有助于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产学研合作交流体制和社群网络。在该模式
20、中,科技园区与社区、校区的关系是主要方面,校区与社区的关系为次要方面,从属或服务于前者的显性与隐性需求。大学主导型模式是指大学在“三区联动”中居于主导地位,见图4b。一般通过大学的体制改革来鼓励高科技人员参与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和高新技术创业,进而依靠知识密集和人才群聚的优势来吸引产业界加盟,在大学校园或周围形成高技术产业集群。此模式中大学校区与科技园区、社区的关系是主要方面,园区与社区的关系居于从属地位。这类园区得益于大学内部功能以及学科、科研和人力智力优势的外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政府主导或社区推动型模式中,地方政府或公共社区是“三区联动”的主要推动方,一般由地方政府出面,统筹规划园区、校
21、区和社区的发展,明确三方的职能定位和责任权限,见图4c。此模式可以以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目标而展开,也可以以整合高教资源、提升社区能级为目标。由于政府及时而灵活地应用各种政策工具,多数成效显著。3.2.2 主要模式对比分析目前,长三角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7,且整体上表现为知名高校密集地区的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程度要高。从模式的可持续性、运行成本、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等方面对上述几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不难看出,政府高校科技园“三区联动”的发展模式是诸多模式中相对较好的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也最大。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的发展模式是在不同
22、的地方治理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这不仅使每种模式具有各自的优劣势,而且移植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见表7。表7 长三角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模式的对比发展模式模式的可持续能力模式对配套制度创新的要求模式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模式的运行成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高校主导型政府主导型政府与高校共同推动型政府高校科技园联型:多校多园“三区联动”政府高校科技园参与型:园中校“三区联动”一般一般高最高较高一般一般高最高较高一般差一般好较好低低高最高较高一般一般好最好较好4 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总体而言,长三角大学科技园通过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引领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区域科
23、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优化了大都市老城区的空间形象,拓展与提升了城市边缘地区的经济社会能级。但是从目前来看,无论哪种发展模式,长三角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或者知名高校对科技园大学校区地方社区的联动/融合发展的认识深度和价值取向不一致,大多数仍是囿于自身功能与利益而不尝试体制、机制的创新或改革;高校、科技园区、地方社区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孵化、产业化承接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这条“微笑曲线”链上尚未有很好的操作机制及制度保障;科技园区作为研发创新与孵化的重要平台,其空间溢出能力还很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学科技园及其所依托的高校和所在区域目前
24、的互动还是以线性结点式为主,网络节点式的区域创新模式未能发育;长三角地区大学科技园不论是依托知名高校抑或是普通院校都倾向于吸引国际、国内大公司的研发分支机构集聚,而不是扎扎实实地推进本土创新与创业者的集聚孵化,这就造成了科技园内企业喜欢利用自身系统循环,而不是充分与地方企业或者高校合作研发,这就使得大学科技园偏离了其最初目标,也不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部分科技园甚至直接沦落为房地产开发商。5 结语大学科技园作为“孵化器”,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孵化来引领所在区域的产业转型与升级。而大学校区、科技园区、社区(地方政府)三者具有紧密相关性,它们各自扮演着区域教育与科研、技术创新成果孵化与产业
25、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因此,要实现科技园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必须同时把校区、园区、社区作为利益相关者,置于区域创新体系这一共同框架下,实现联动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三区”作为不同性质的行政主体,要做到真正的融合发展,必须要找到共同的利益诉求点。因此,要确保大学科技园区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战略的可行性与长效性,关键在于三区之间要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固定的经济联系8,使功能属性不同的大学科技园和地方社区、大学校区能通过具体产业链的打造与构建、镶嵌与固化、衍生与集聚,实现促进教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繁荣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作者简介:袁新敏(1977-),女,湖南益阳人,博士研究生,东华大学管理
26、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长三角城市群、产业经济;高长春(1964-),男,吉林桦甸人,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意经济、产业经济。参考文献:1吴秋凤,危怀安.国家大学科技园高效管理体制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0):23.2王小芳,张永庆.从产业链视角解构“三区联动”战略J.上海城市规划,2009(2):7-11.3张永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理论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3-16.4李建强、屠启宇.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联动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7.5袁新敏,张海燕.结构变动与创新驱动长三角地区科学发展实证研究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6成娟,任恩恩.大学科技园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J.商业时代,2006(31):84-86.7田雪.科技园创新平台构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8吴林海.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0.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