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质量控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质量控制.pptx(8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本资料来源第第 5 5 章章 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u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产品,而质量是产品参与激烈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产品的质量是指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用现代的质量观看,它包括产品的设计质量、制造质量和服务质量。设计质量主要是指所设计的产品与用户(顾客)的期望之间的符合程度;制造质量是指产品的制造与设计的符合程度;服务质量是指售前服务、售后培训、维修及安装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使企业获得和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其中产品的制造质量主要与零件的制造质量、产品的装配质量有关。零件的制造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v5.1 5.1 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精度
2、v5.2 5.2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机械加工表面质量v思考题与练习思考题与练习v5.1 5.1 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精度l 5.1.1 5.1.1 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l 5.1.2 5.1.2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原始误差原始误差| 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 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 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工艺系统的热变形| 工件应力引起的变形工件应力引起的变形 l 5.1.3 5.1.3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l 5.1.4 5.1.4 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l5.1.1 5.1.1 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加工
3、精度的基本概念|加工精度加工精度 零件在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加工误差加工误差 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差程度|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形状精度、位位置精度置精度三方面|原始误差原始误差l工艺系统:零件的机械加工是在工艺系统中进行的,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工艺系统l定义:工艺系统的误差称为原始误差原始误差 l工艺系统的原始误差根据产生的阶段不同,可归纳如图图5-15-1所示 图图5-1 5-1 原始误差的分类原始误差的分类 原始误差原始误差加工前的误差加工前的误差加工过程中的误
4、差加工过程中的误差加工后的误差加工后的误差加工原理误差加工原理误差调整误差调整误差工件装夹误差工件装夹误差机床误差机床误差夹具误差夹具误差刀具制造误差刀具制造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工艺系统热变形工艺系统热变形刀具磨损刀具磨损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l加工原理误差加工原理误差l机床的误差机床的误差p主轴回转误差主轴回转误差v主轴回转误差的概念主轴回转误差的概念v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主要因素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主要因素p机床导轨误差机床导轨误差 p机床传动链误差机床传动链误差 l刀具的几何误差刀具的几何误差l夹具的
5、几何误差夹具的几何误差l定位误差定位误差l加工原理误差加工原理误差p定义:定义:采用了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切削刃形状所产生的加工误差 p理论上为了获得设计规定的零件加工表面,要求切削刃完全符合理论曲线形状,刀具和工件之间必须保持准确的运动关系。但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简化机床或刀具的设计和制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允许在保证零件加工精度的前提下采用近似加工原理l主轴回转误差的概念主轴回转误差的概念v定义:定义:主轴回转时,主轴各瞬间的实际回转轴线对其理想回转轴线的漂移v基本形式:基本形式:径向跳动径向跳动:实际回转轴线始终平行于理想回转轴线,在一个平面内作等幅的跳动轴向跳动轴向跳动:实际回转
6、轴线始终沿理想回转轴线作等幅的窜动角度摆动角度摆动:实际回转轴线与理想回转轴线始终成一倾斜角,在一个平面上作等幅摆动,且交点位置不变l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主要因素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主要因素p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主要因素有:轴承本身的误差、轴承的间隙、主轴各段轴径同轴度误差、轴承之间的同轴度误差及主轴系统的刚度和热变形等p滑动轴承滑动轴承p滚动轴承滚动轴承p滑动轴承滑动轴承l车床(图图5-3a5-3a) 轴径不圆引起车床主轴向跳动(注意其频率特性)l镗床(图图5-3b5-3b) 轴承孔不圆引起镗床主轴径向跳动图图5-3a5-3a图图5-3b5-3b p滚动轴承滚动轴承l 与轴承本身的精度有关,很大程
7、度上又与配合件的精度有关。如主轴轴颈与支撑座孔各自的圆度误差、波度和同轴度,止推面或轴肩与回转轴线的垂直度、滚道的圆度、波度,滚动体的圆度误差和尺寸误差等,如图图5-45-4所示 图图5-4 5-4 滚动轴承的几何误差滚动轴承的几何误差p机床导轨误差机床导轨误差l导轨是机床上确定各主要部件相对位置关系及运动的基准l导轨的误差将直接影响加工精度l车床及磨床导轨精度要求有三个方面: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前后导轨的平行度(扭曲)(1) 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图5-5所示所示(2) 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图5-6所示所示(3) 前后导轨的平行度误差(扭曲):图图5 5-
8、-7 7所示所示图图5-5 5-5 卧式车床导轨直线度误差卧式车床导轨直线度误差 图图5-6 5-6 卧式车床导轨垂卧式车床导轨垂直面内直线度误差对工件直面内直线度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加工精度的影响图图5-7 5-7 卧式车床导轨扭曲卧式车床导轨扭曲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p机床传动链误差机床传动链误差l定义:定义:指机床内联系传动链始末两端传动元件间相对运动的误差l在螺纹加工、展成法加工中,由于要求机床传动链保证刀具与工件之间具有准确的速比关系,故机床传动链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很大 l刀具的几何误差刀具的几何误差v 采用定尺寸刀具(如钻头、铰刀、键槽铣刀、镗刀块、圆拉刀等
9、)加工时,刀具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 v 采用成形刀具(如成形车刀、成形铣刀、成形砂轮等)加工时,刀具的形状精度将直接影响工件的形状精度 v 采用展成刀具(如齿轮滚刀、花键滚刀、插齿刀等)加工时,刀具切削刃的几何形状误差会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v 对一般刀具(如车刀、镗刀、铣刀等),其制造精度对工件加工精度没有直接影响,但这一类刀具耐用度低,易磨损 l夹具的几何误差夹具的几何误差v夹具的作用夹具的作用:p 保证加工时工件在刀具和机床之间具有正确的位置,故夹具的几何误差对工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影响很大v夹具几何误差的内容:夹具几何误差的内容:u 夹具的制造误差夹具的制造误差u 夹具的安
10、装误差夹具的安装误差主要是指组成夹具的定位元件、刀具导向元件、分度机构、夹具体等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及使用中的磨损l定位误差定位误差v定义:定义:工件采用调整法加工时因定位不准确而引起的尺寸或位置的最大变动量v定位误差的来源:基准不重合误差基准不重合误差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v定位误差是基准不重合误差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定位副制造不准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确误差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这两项误差的方向有可能不在同一个方向,故定位误差等于基准不重合误差与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的矢量和 基准不重合误差基准不重合误差l基准:基准:用来确定零件上几何要素之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点、线、面l设计基
11、准:在零件图上用来确定某一表面的尺寸、位置所依据的基准l工序基准: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位置所依据的基准l理论上要求工序基准应与设计基准重合,加工工件时,须选择工件上若干几何要素作为加工(或测量)时的定位基准(或测量基准),如所选的定位基准(或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就会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它等于定位基准相对于设计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且只在采用调整法加工时才会产生,在试切法加工时不会产生 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l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由夹具上的定位元件来确定,夹具上的定位元件不可能按照基本尺寸制造得绝对准确,它们的实际尺
12、寸(或位置)都允许在分别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变动,同时,工件上的定位基准面也同样存在制造误差l工件定位面与夹具定位元件组成了定位副,由于定位副制造的不准确以及定位副间隙引起的工件最大位置的变动量,称为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l基本概念基本概念l零件的刚度零件的刚度工艺系统中如果零件的刚度相对于机床、刀具、夹具来说比较低,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由于刚性不足而引起的变形对其加工精度的影响会很大,形状规则、结构简单的零件的刚度可用有关力学公式估算l刀具的刚度刀具的刚度外圆车刀在加工表面时法线方向上的刚度很大,其变形可以忽略不计镗直径较小的内孔时,刀杆刚性很差,其受力变形对孔加工精度影响
13、很大 l机床部件的刚度机床部件的刚度l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l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切削加工时,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在切削力、夹紧力、惯性力、重力等力的作用下,会产生相应的变形,从而破坏了刀具和工件之间的正确的相对位置,造成了加工误差 例如,在车削细长轴时,工件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使加工出的轴产生了鼓形的圆柱度误差(见图图5-8a5-8a) 在卧式镗床上镗孔时,若镗杆作进给运动,由于镗杆弯曲的变形,加工后的工件孔会产生抛物线回转体误差(见图图5-8b5-8b) 加工时工件弯曲加工时工件弯曲加工后工件呈鼓形加工后工件呈鼓形(a a)(b b)图图5-
14、85-8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l机床部件的刚度机床部件的刚度机床部件的刚度机床部件的刚度影响机床部件刚度的因素影响机床部件刚度的因素v接合面接触变形:零件表面总是存在几何形状误差和粗糙度,所以结合面的实际面积只是名义接触面积的一小部分,见图图5-115-11 v低刚度零件本身变形:机床部件中,个别刚度很低的零件对整体部件刚度影响很大,见图图5-125-12 v连接表面间的间隙:机床部件受力变形时,首先会消除各有关零件间的间隙,间隙消除后,接触表面开始产生接触变形和弹性变形,相应刚度较大v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机床部件在受力变形的过程中由于有摩擦力的作用,经
15、多次加载、卸载之后,加载曲线与卸载曲线不重合 v受力方向及作用力矩:在前面的静刚度试验中,所施加的载荷及测量的变形的方向都在Y方向,这只是模拟了切削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力和位移机床部件的刚度机床部件的刚度u机床的结构形状复杂,其中机床部件又由很多零件组成,其刚度的计算很难用理论公式来完成,故机床部件刚度计算目前主要是通过实验方法来测定 u图图5-95-9为单向测定车床静刚度的实验方法 u图图5-105-10是一台车床刀架部件经三次加载和卸载的静刚度曲线。其特点如下: (1)力与变形呈非线性关系说明机床部件的变形不单纯是弹性变形 (2)加载曲线与卸载曲线不重合 (3)第一次加载与卸载后曲线不封闭
16、(4)机床部件实际刚度比按实际估算的要小 图图5-9 5-9 车床部件静刚度的测定车床部件静刚度的测定图图5-10 5-10 车床刀架部件的静刚度曲线车床刀架部件的静刚度曲线图图5-11 5-11 两零件接合面间的接触情况两零件接合面间的接触情况A AA A 放大放大图图5-12 5-12 部件中的薄弱零件的变形部件中的薄弱零件的变形l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工艺系统的变形工艺系统的变形 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v 切削力位置的变化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切削力位置的变化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17、随受力点的位置变化发生变化)(随受力点的位置变化发生变化)v 切削力大小变化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切削力大小变化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v 夹紧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夹紧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v 机床部件和工件重量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机床部件和工件重量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v 其他作用力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其他作用力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如惯性力、传动力)(如惯性力、传动力) 工艺系统的变形工艺系统的变形l工艺系统在切削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导致刀具和被加工表面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工件产生加工误差l工艺系统的变形等于各组成部分变形的叠加,即 工刀夹机系yyyyy式中,机y夹y刀y工y机床变形量
18、,;夹具变形量,; 刀具变形量, ; 工件的变形量,。l工艺系统各部件的刚度工艺系统各部件的刚度工y工刀y夹y夹yy1,1,1,1,1yFkyFkyFkyFkyFk刀机机系系式中,机k夹k刀k工k机床刚度,N/ ;夹具刚度,N/ ;刀具刚度,N/ ;工件刚度,N/ 。l工艺系统的刚度工艺系统的刚度工刀夹机系kkkkk11111 由上式可知,知道了工艺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刚度后,就可以计算出整个系统的刚度,并且整个工艺系统的刚度要比其中刚度最小的那个环节的刚度还要差 设作用在主轴箱和尾座上的力分别为FA、FB,则可求出系统的变形及刚度如下:图图5-13 5-13 车削外圆时工艺系统车削外圆时工艺系统
19、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22yx111lxklxlkkFyyy尾主刀架刀架系22y1111 lxklxlkkyFk尾刀架系系主v切削力位置的变化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切削力位置的变化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v切削力大小变化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切削力大小变化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在对零件同一截面内进行切削时,由于工件材质不均或加工余量的变化,会引起切削力的变化,使工艺系统发生变形,导致工件出现加工误差如图图5-145-14,尺寸误差和形位误差都存在复映现象图图 5-14 5-14 毛胚形状误差的复印毛胚形状误差的复印v夹紧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夹紧力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工件的刚度比较低
20、或夹紧力的方向和施力点选择不当,装夹过程中会引起工件的变形,从而导致工件的加工误差例如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薄壁套筒作镗孔加工,如图图5-5-1515,为薄壁套夹紧变形误差图图 5-15 5-15 薄壁套筒夹紧变形误差薄壁套筒夹紧变形误差 v机床部件和工件重量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机床部件和工件重量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有些大型机床由于自身重力过大会引起相应的变形,从而造成工件加工误差。例如大型立车在刀架的自重下引起横梁变形,造成工件端面的平面度误差及外圆上的锥度。工件的直径越大,加工误差也越大对于大型工件的加工(如磨削床身导轨面),工件自重引起的变形有时会成为产生加工形状误差的主要原因。在实际生产中,装夹
21、大型工件时,恰当布置支承可以减小自重引起的变形5-5-附图附图1 1所示 龙门铣横梁变形龙门铣横梁变形龙门铣横梁变形转移龙门铣横梁变形转移龙门铣横梁变形补偿龙门铣横梁变形补偿5-5-附图附图1 1 大型工件变形转移、大型工件变形转移、补偿设计补偿设计其他作用力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l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是保证加工精度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生产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是提高工艺系统刚度,这包括提高机床刚度,即配合面的接触刚度、零部件的刚度、保持有关部位适度预紧和合理间隙等,使用中心架或跟刀架等工艺措施提高工件和刀具的刚度,采用合理的装夹和加工方式;其次减小载荷及其变化,如合理地选择刀具材料、几何角
22、度以及切削要素,尽量使同一批加工件的加工余量和加工材料均匀,将切削力的变动幅度控制在某一许可范围内。|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工艺系统的热变形l热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在精密加工和大件加工中,由热变形所引起的加工误差通常会占到工件加工总误差的4070 工艺系统的热源工艺系统的热源 工件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工件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刀具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刀具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机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机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5)工艺系统的热平衡以及减小其热变形的途径工艺系统的热平衡以及减小其热变形的途径工艺系统的热源工艺系统的热源切削热切削热摩擦热摩擦热派生热源派生热源环境
23、温度环境温度辐射热辐射热工艺系统热源工艺系统热源内部热源内部热源外部热源外部热源l切削热切削热是由切削过程中工件切削层金属弹性变形、塑性变形以及刀具、工件与切削之间的摩擦所消耗的能量转化而来的l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最为直接l切削热与被加工的材料被加工的材料、刀具刀具几何参数几何参数、切削用量切削用量及切削时切削时的冷却润滑条件的冷却润滑条件有直接的关系l摩擦热主要来源:工艺系统的运动副(如齿轮副、轴承副、导轨副、螺母丝杠副、离合器副等)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摩擦热及因动力源(如电动机、液压系统等)工作时的能量损失而产生的热l工艺系统内部的部分热量通过切屑、切削液、润滑液等带到机床其他部位,形成了派生热
24、源,因此使系统产生热变形l以对流传递为主要传递形以对流传递为主要传递形式的环境温度的变化(如气式的环境温度的变化(如气温的变化,空调温度,地基温的变化,空调温度,地基温度的变化等)影响工艺系温度的变化等)影响工艺系统的受热均匀性,从而影响统的受热均匀性,从而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工件的加工精度l以辐射为传递形式的辐射热(如阳光、灯光照明、加热器、人体温度等)对工艺系统辐射的单面性或局部性而使工艺系统产生热变形,从而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请单击请单击4 4下下工件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工件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l机械加工过程中,工件热变形的热源主要是切削热切削热 1)工件均匀受热 2)工件不均匀受热 在
25、铣、刨及磨削加工中容易出现如下情况:长轴类零件磨削时的热变形薄片类零件的热变形 上下表面之间形成温差,导致 工件向上凸起,凸起部分被工具切去。加工完毕冷却 后,加工表面就产生了中凹形状的几何误差。长轴类零件磨削时的热变形长轴类零件磨削时的热变形l磨削长轴类零件时,由于沿工件轴向切削时间存在先后,故随着切削的进行,工件的温升逐渐增加,热膨胀也逐渐增加,导致直径变大,到加工结束时增至最大,因此磨削深度也随之增大l工件冷却后则产生锥形的几何误差,如图图5-165-16所示 图图5-16 5-16 长轴热变形引起的形状误差长轴热变形引起的形状误差刀具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刀具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l刀
26、具热变形的热源主要是切削热切削热l切削加工中,约有10的切削热传给了刀具,比例虽然不大,但由于刀具尺寸小、热容量小、刀具温升较高,刀头部位的温升更高,故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不容忽视l象高速钢车刀车削外圆时,刀刃部分的温度可达700800,刀具伸长可达0.030.05mml图图5-175-17为车削时车刀的热变形曲线1)刀具连续切削时:曲线A是刀具连续工作时的热伸长曲线 2)刀具间断切削时:间断切削热变形曲线见图图5-175-17中曲线C l为了减小刀具的热变形,应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和刀具几何参数,并给予充分的冷却和润滑,以减少切削热,降低切削温度 图图5-17 5-17 车刀热变形曲线车刀热变形曲
27、线机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机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l由于机床热源分布的不均匀、机床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机床工作条件变化很大等原因,机床各部件温升不同,甚至同一零件的不同部位温升也有差异,从而破坏了机床原有的相互位置关系,使工件产生加工误差l不同机床,其主要热源不同,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也不同l车、铣、钻、镗等机床的主要热源是主轴箱 (5)工艺系统的热平衡以及减小其热变形的途径工艺系统的热平衡以及减小其热变形的途径l1)工艺系统热平衡 工艺系统在各种热源热用下温度会逐渐升高,同时它们也通过各种传热方式向周围介质散发热量。当工艺系统的温度达到某一数值,且单位时间内散出的热量与热源传入的热量趋于相等时,
28、就达到了工艺系统热平衡状态。在热平衡状态中,工艺系统各部分的温度就保持在相对固定的数值上,同时其热变形也就相应地趋于稳定。l由于作用于工艺系统各部分的热源的发热量、位置和时间各不相同,其热容量、散热条件也会不一样,因此各部分的温升也是不等的。物体中各点温度的分布称为温度场。当物体未达到热平衡或处于不稳态温度场时,其各点温度既是位置坐标的函数也是时间的函数;当物体达到热平衡或处于稳态温度场时,各点温度将不随时间而变化,而仅是其位置坐标的函数。(5)工艺系统的热平衡以及减小其热变形的途径工艺系统的热平衡以及减小其热变形的途径l2) 减小工艺系统热变形的途径热l减少热源发热和隔离热源 尽量将热源从机
29、床内部分离出去,如电动机、变速箱、液压系统等均应尽可能移出;对于不能分离的热源,如主轴轴承、丝杆螺母副等则可以从结构设计、润滑等方面改善摩擦特性、减少发热;也可以用隔热材料将发热部件和机床大件隔离开来。对于不便移置和隔离的发热量大的热源也可用强制式的风冷、水冷、散热片、循环润滑冷却等措施散热l 均衡温度场 采用均衡温度场的设计和措施,保证机床零部件温升均匀,使机床本身趋于热平衡状态l加快温度场平衡和强化散热 在加工工件前机床高速空运转,使其短时间达到热平衡后再换成工作速度进行加工;或在机床温升较高、较低位置,附加“控制热源”均衡温度场,促使其更快地达到热平衡状态l改进机床结构 采用热对称、减小
30、和转移误差敏感方向的热伸长量等结构,减少机床零部件热变形,减少工件加工误差|工件应力引起的变形工件应力引起的变形l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定义定义:外部载荷去除以后,仍然存在于零件内部的应力,称为应力应力 工件一旦产生应力之后,就会使工件金属处于一种高能位的不稳定状态,它本能地要向低能位的稳定状态 转化,并伴随着变形的发生,从而导致工件丧失原有的加工精度 残余应力的产生残余应力的产生热加工中残余应力的产生热加工中残余应力的产生 冷校直产生的残余应力冷校直产生的残余应力 切削加工带来的残余应力切削加工带来的残余应力热加工中残余应力的产生热加工中残余应力的产生l在铸、锻、焊、热处理等工序中由于工件壁厚不均
31、、冷却不均以及金相组织转变的体积变化,使毛坯内部产生了相当大的残余应力。毛坯的结构愈复杂,各部分厚度愈不均匀,散热条件相差愈大,则在毛坯内部产生的应力越大。具有残余应力的毛坯暂时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图5-5-18(a18(a)所示,但当切去一层金属后,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残余应力会重新分布,导致工件出现明显的变形,如图5-18(b5-18(b)所示。 图图5-18 5-18 床身床身因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化因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化冷校直产生的残余应力冷校直产生的残余应力l细长轴类零件经车削后,棒料在轧制中产生的残余应力要重新分布,使轴出现弯曲。为了校正这种变形,在原有变形的相反方向加外力,使工件向相反
32、方向弯曲,工件除受拉、压应力发生弹性变形外,其外层还产生塑性变形,以达到校直的目的,这就是冷校直。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冷校直工件内部应力重新分布;当外力去除后,外层的塑性变形部分牵制了弹性变形的恢复,产生了新的残余应力平衡状态。所以说,冷校直后的工件虽然减少了弯曲变形,但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还会产生新的弯曲变形。切削加工带来的残余应力切削加工带来的残余应力l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力和热,也会使工件产生残余应力。减小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误差,可以通过改进零件结构设计,尽量做到结构对称、壁厚均匀来减少残余应力的产生;热加工件在进入机械加工前,进行适当热处理以加速残余应力变形的进程;精密、重要零件除了注意粗、
33、精加工分阶段外,还应在工序间酌情穿插适当热处理,以达到松弛和消除残余应力的目的。l5.1.3 5.1.3 加工误差的统计加工误差的统计p概述加工误差分类加工误差分类l系统误差系统误差l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正态分布正态分布l 正态分布的数学模型、特征参数和特殊点正态分布的数学模型、特征参数和特殊点l 标准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l 工件尺寸在某区间的概率工件尺寸在某区间的概率p工艺过程的分布图分析(1)(1)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工艺过程的稳定性(2)(2)工艺过程的分布图分析工艺过程的分布图分析p工艺过程的点图分析工艺过程的点图分析l系统误差系统误差 分类:v 常值性系统误差常值性系统误差p 定义:在连续加
34、工一批工件时,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的误差p 例如例如:机床、刀具、夹具、量具等的制造误差及调整误差v 变值性系统误差变值性系统误差p 定义:在连续加工一批工件中,大小和方向有规律变化的误差p 例如例如: 刀具的磨损引起的加工误差、工艺系统热变形引起的加工误差 从上述误差定义可以看出,常值性系统误差与加工顺序无关,而变值性系统误差与加工顺序有关 l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定义定义:在连续加工一批工件时,大小和方向无规则变化的误差例如例如:加工时的定位误差、夹紧误差、加工余量不均匀引起的误差等对系统误差,可循其产生的规律加以调整或补偿来消除,而对随机误差,只能缩小其变动范围,无法完全消除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
35、计学,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可用概率分布表示 l正态分布的数学模型、特征参数和特殊点正态分布的数学模型、特征参数和特殊点机械加工中,工件的尺寸误差是由很多相互独立的随机误差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其中没有一个随机误差起绝对作用,则加工后工件的尺寸呈正态分布,见图5-19正态分布曲线方程如下:正态分布曲线方程如下:式中, y(x x)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x 算数平均值; 标准偏差。图图 5-19 5-19 正态分布曲线的特殊点正态分布曲线的特殊点exyx22121实际生产中,通常 ,为查表方便,需将非标准正态分布转换成标准正态分布。令l标准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1, 0 xxxz zyxyxxx1221e
36、21e21222x =0, =1的正态分布为标准分布,其概率分布密度如下式: 212e21xxy,则l工件尺寸在某区间的概率工件尺寸在某区间的概率该概率等于图5-21中阴影的面积 图图5-21 5-21 工件尺寸概率分布工件尺寸概率分布则 dexxxxF21221令:令:xz dzzze02221zF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工艺过程的稳定性l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工艺过程中在时间历程上保持工件均值和标准差值稳定不变的性能l在加工时间不是很长的情况下,分布特征参数的变化是很小的,因此,工艺过程稳定性取决于变值系统性误差是否显著,在正常情况下,变值系统性误差并不显著,可以说工艺过程是稳定的,即
37、工艺过程处于控制状态中 工艺过程的分布图分析工艺过程的分布图分析l制作分布图的目的是想通过分布图来了解所加工的工件质量指标的分布是否是预期的概率分布,了解工艺系统的加工能力的大小、机床调整的好坏、加工过程是否会产生废品、废品率的高低以及产生废品的原因等 l具体工艺过程分布图分析的内容及步骤如下: l样本容量的确定 l样本数据的整理与计算 l绘制实际分布图 l绘制理论分布图 l工艺过程分布图分析p工艺过程的点图分析工艺过程的点图分析l工艺过程稳定工艺过程稳定 点子正常波动工艺过程稳定;点子异常波动工艺过程不稳定l稳定性判别稳定性判别1)没有点子超出控制限2)大部分点子在中心线上下波动,小部分点子
38、靠近控制限3)点子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性(如上升、下降倾向,或周期性波动)l同时满足为稳定同时满足为稳定l5.1.45.1.4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减小原始误差转移原始误差误差分组法 误差平均法 误差补偿法 |5.2 5.2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机械加工表面质量l5.2.1 表面质量l表面质量的基本概念表面质量的基本概念l表面质量对使用性能的影响表面质量对使用性能的影响v表面质量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表面质量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v表面质量对疲劳强度的影响表面质量对疲劳强度的影响v表面质量对耐腐蚀性的影响表面质量对耐腐蚀性的影响v表面质量对配合质量的影响表面质量对配合质量的影响l5.2.2机械加
39、工后的表面质量l机械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机械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l机械加工后的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机械加工后的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l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l5.2.3 5.2.3 控制表面质量的工艺途径控制表面质量的工艺途径表面质量的基本概念表面质量的基本概念u定义:定义:机器零件加工后表面层的状态u内容内容:l表面层的几何形状表面层的几何形状1)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其波高与波长比值一般小于50 2)表面波度表面波度:加工不平度中波长与波高之比值在401000的几何形状误差称为波度(见图图5-245-24) l表面层的物理机械性能表面层的物理机械性能
40、1)表面层的冷作硬化表面层的冷作硬化:零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削力的作用使表面层金属产生强烈的冷态塑性变形后,引起的强度及硬度都有所提高的现象称为表面层的冷作硬化 2)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由于切削热使被加工表面的温升过高,使得表层金属的金相组织发生变化的现象 3)表面层残余应力表面层残余应力:由于加工过程中切削表面变形及切削热的影响,工件表面层产生了残余应力 图图5-24 5-24 表面几何形状表面几何形状v表面质量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表面质量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p在摩擦副的材料、热处理情况及润滑条件已经确定的情况下,零件表面质量对耐磨性能起决定作用 p表面粗糙度值的大小对
41、零件表面磨损的影响不同,一般来说,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其耐磨形越好,但太小,润滑油不易存储,导致接触面之间发生分子粘结,使磨损加大 p图图5-255-25是实验所得的不同表面粗糙度对初期磨损量影响曲线p接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有一个最佳值,最佳值与零件的工作情况有关,工作载荷加大时,初期磨损量增大,表面粗糙度最佳值也加大 图图5-25 5-25 表面粗糙度与初期磨损的关系表面粗糙度与初期磨损的关系v表面质量对疲劳强度的影响表面质量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在交变载荷作用下,表面粗糙度的凹谷部位很容易引起应力集中,产生疲劳裂纹。表面粗糙度值越大,即凹陷越深越尖,应力集中越严重,越容易形成和扩展疲劳裂纹,造成零件
42、的疲劳损坏 零件表面层的残余拉应力将使裂纹扩大,加速疲劳破坏;而表面层残余压应力能够阻止疲劳裂纹的扩展,延缓疲劳破坏的发生 零件表面的冷作硬化层可以阻止裂纹的扩大及新裂纹的产生,对提高疲劳强度有利。但冷硬层过深或过硬则容易产生裂纹,所以零件的冷作硬化层深度要适中 v表面质量对耐腐蚀性的影响表面质量对耐腐蚀性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耐腐蚀性影响很大。表面粗糙度值越大,凹谷中聚积的腐蚀性物质就越多,零件的抗腐蚀性越差 表面的冷作硬化及金相组织变化都会产生应力,应力会导致应力腐蚀,若有裂纹,会增加应力腐蚀的敏感性,从而降低零件的耐腐蚀性 l表面质量对配合质量的影响表面质量对配合质量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值
43、的大小对零件配合精度的影响很大对于间隙配合,粗糙度值大会使磨损加大,破坏了原有的配合性质对于过盈配合,压装时会减小过盈量,降低配合强度 机械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机械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l切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切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p切削加工时表面粗糙度形成的原因: 1 1)刀具几何形状的影响)刀具几何形状的影响2 2)工件材料的性质)工件材料的性质 3 3)切削用量)切削用量 l磨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磨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1 1)刀具几何形状的影响)刀具几何形状的影响l刀具相对工件作进给运动时,在加工表面上留下了切削层残留面积l以车削为例以车削为例,如果背吃刀量较大,则主要是刀刃的直线部分形成表
44、面粗糙度;如果背吃刀量较小时,工件表面粗糙度主要是由刀刃的圆弧部分形成的 2 2)工件材料的性质)工件材料的性质l切削加工后表面的粗糙度的实际轮廓与理论轮廓有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被加工材料塑性变形的影响l加工塑性材料时,刀具的刃口圆角及后刀面对工件挤压、摩擦而产生塑性变形。工件材料韧性越好,金属的塑性变形越大,容易产生积屑瘤和鳞刺,加工表面也就越粗糙 3 3)切削用量)切削用量l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很大,如图5-27所示l若切削速度处在产生积屑瘤和鳞刺的范围内,加工表面会很粗糙;若切削速度处在积屑瘤和鳞刺产生的区域之外,如选择低速宽刀精切,表面粗糙度值会明显减小l过小的背吃刀量会使刀具在
45、被加工表面上挤压和打滑,增大表面粗糙度值 图图5-27 5-27 加工塑性材料时切削速度加工塑性材料时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影响对表面粗糙度影响l磨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磨削加工时表面粗糙度的形成的与切削加工时表面粗糙度形成的过程类似,它也是由几何因素及表面金属的塑性变形来决定的 从几何因素角度看,磨削表面是由砂轮上大量磨粒刻划出无数极细的刻痕形成的,被磨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刻痕越多、刻痕的等高性越好,表面粗糙度值越小 从塑性变形角度来看,磨削加工时温度很高,大多数磨粒在工件表面只有划擦、耕犁作用,使得金属沿着磨粒的两侧流动,形成沟槽两侧的隆起,从而产生比较大的塑性变形,使表面粗糙度值增大 影响磨削表
46、面粗糙度的因素影响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影响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影响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因素1)砂轮的粒度 2)砂轮的硬度 3)砂轮的修整 4)磨削速度 5)磨削径向进给量和光磨次数 6)工件圆周进给速度和轴向进给量 7)冷却润滑液 机械加工后的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机械加工后的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l表面层的冷作硬化表面层的冷作硬化p冷作硬化产生的原因冷作硬化产生的原因p影响冷作硬化的原因影响冷作硬化的原因l表面层材料金相组织的变化表面层材料金相组织的变化l表面层的残余应力表面层的残余应力p冷作硬化产生的原因冷作硬化产生的原因l产生原因:产生原因: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切削力的作用产生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
47、畸变,晶粒间产生剪切滑移,晶粒被拉长及纤维化,甚至出现碎晶,这些原因使得表面层金属的硬度和强度提高,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或强化)l产生的结果:使得金属变形抗力加大,塑性降低,冷作硬化之后得金属始终处于高能位的不稳定状态,只要有可能就会向低能位的稳定状态转变,这种现象称为弱化 l由于金属在加工过程中同时受到力和热的作用,故加工后表层金属的最后性质取决于强化和弱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l评定冷作硬化的指标:表层金属的显微硬度硬化层深度硬化程度 p影响冷作硬化的原因影响冷作硬化的原因l刀具刀具:刀具的切削刃口圆角半径及后刀面的磨损对冷硬层的影响很大。增大两值,冷硬层的深度及硬度都会增加l切削用量切削用量
48、:切削速度增大,刀具与工件作用时间缩短,会使塑性变形的程度减小,冷硬层深度也随之减小,同时增大切削速度,会使切削热在工件表面停留的时间缩短,增加冷硬程度l加工材料加工材料:工件材料的塑性越大,冷硬现象越严重 l表面层材料金相组织的变化表面层材料金相组织的变化p磨削加工所消耗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为热而传给了工件,使工件温度升高,引起加工表面层金属金相组织的显著变化,强度和硬度下降,产生残余应力,甚至裂纹,这就是磨削烧伤现象磨削烧伤现象 p磨削淬火钢时可能产生三种烧伤:1)回火烧伤回火烧伤: 磨削区域温度超过马氏体转变温度而未超过淬火钢的相变温度,工件表层金属原有的马氏体组织将转变成硬度较低的回火组
49、织(索氏体或屈氏体),这种烧伤称为回火烧伤 2)淬火烧伤淬火烧伤: 磨削区温度超过了相变温度,再加上冷却液的急冷作用,表层金属会产生二次淬火马氏体,硬度较原来的回火马氏体高,而它的下层则因冷却缓慢成为硬度较低的回火组织,这种烧伤称为淬火烧伤 3)退火烧伤退火烧伤: 在无冷却液干磨时,磨削区的温度超过相变温度,表层金属会产生退火组织,导致表面硬度急剧下降,这种烧伤称为退火烧伤 l表面层的残余应力表面层的残余应力p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如下: 1)冷态塑性变形冷态塑性变形: 切削加工时表面金属层内产生塑性变形,使表层金属的比容增大,体积膨胀,而里层金属会阻止这种变形,因此表面金属层残生了残余压应力,里
50、层金属产生了残余拉应力 2)热态塑性变形热态塑性变形: : 切削加工时,切削区会产生大量的切削热,使表层金属体积膨胀,产生塑性变形,而里层金属要阻碍变形;加工结束后,工件表层温度下降,体积收缩,此时里层金属阻碍收缩,热、冷的交替作用使得表层金属产生了残余应力 3)金相组织的变化金相组织的变化: 切削时产生的高温会引起表层金属的相变,由于不同的金相组织比容不同,相变所导致比容的变化必然会受到基体金属的阻碍,于是产生了残余应力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l机械加工过程中,刀具和工件之间发生的振动是极有害的现象,它破坏了正常的切削过程l振动发生时,刀具和工件间的振动位移会使被加工表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