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ppt(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单向板肋梁楼盖第三节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简介第四节 楼梯第五节雨篷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应用广泛应用广泛楼盖、楼梯、雨篷等楼盖、楼梯、雨篷等单向板肋梁楼盖单向板肋梁楼盖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现浇整体式双向板肋梁楼盖钢筋混凝土楼盖无梁楼盖钢筋混凝土楼盖无梁楼盖(按施工方法分)(按施工方法分)装配整体式装配整体式预制装配式预制装配式板单向板、双向板单向支承仅在一个方向受弯单向板四边支承四边支承 L2/L12,L2/L12,短跨短跨L1L1方向受弯,方向受弯,L2L2方向弯矩很小,可忽略。方向弯矩很小,可忽略。双向板:四边支承当双向板:四边支承当L2/L1
2、L2/L12 2时,在两个方向均受弯。时,在两个方向均受弯。本章主要介绍单向板肋梁楼盖、楼梯、雨篷的设计。L1L2返回第二节第二节 单向板肋梁楼盖单向板肋梁楼盖一、结构平面布置原则:适用、经济、整齐。eg:礼堂、教室不宜设柱,以免遮挡视线;商场、仓库可设柱,以减小梁跨,经济;在较重的隔墙或设备下宜设梁避免楼板过厚不经济。板、次梁、主梁跨度、跨数?单向板:6跨 (以次梁、纵墙为支座)次梁:4跨 (横墙、主梁)主梁:2跨 (纵墙、柱)(双向板的支承梁为两个方向均支承在边墙或柱上。)经济跨度:板24m,次梁46m,主梁68m。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组成: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组成:主梁的跨中宜布置两根次梁!(主
3、梁的弯矩图较为平缓,有利于节约钢筋。)主梁的布置方向:主梁的布置方向:板、次梁、主梁的跨度、跨数?弯矩图二、结构内力计算荷载传递顺序:板次梁主梁 计算方法 计算简图 计算内力值1、计算方法弹性理论塑性理论较经济,将某些截面的内力适当降低后配筋,构件易开裂。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对裂缝开展宽度有较高要求的结构;重要部位的结构,如主梁。2、计算简图(1)支承条件板与次梁、次梁与主梁铰支座主梁与柱:线刚度比5 铰支座 5 5 刚接(2)跨度、跨数跨度弹性理论取支座中心线.塑性理论取净跨。边跨:板 边跨不计入 。式中,b:中间支座的宽度;梁 a:边支座的搁置长度。不适用于跨数5跨,按实际考虑;5跨(
4、荷载相同,跨度相近),按如下考虑:中间各跨内力均认为相同(3)荷载计算恒载自重、构造层重(面层、粉刷层)、隔墙、永久性设备重、保温或隔热层重。活载人群、临时性设备。屋面分上人和不上人。不上人屋面还需考虑雪荷载,与屋面活载不同时考虑,取较大者计算。单向板:1m宽的板带为计算单元。(均布线荷载的数值=均布面荷载的数值)次梁:承受均布线荷载。梁自重和粉刷、板传来的荷载。板的面荷载*次梁的负荷范围的宽度 主梁:次梁传来的集中力;主梁的自重也可分段并入次梁传来的集中力中。单向板肋梁楼盖各构件的荷载情况单向板肋梁楼盖各构件的荷载情况3、弹性理论计算内力(1)最不利组合求跨中Mmax 该跨布置,再隔一跨布置
5、;求跨中Mmin 该跨的邻跨布置,再隔一跨布置;求某支座-Mmax 和支座边Vmax 该支座两边布置,再隔一跨布置。(2)内力包络图:内力叠合图的外包线。分别将恒载作用下的内力与各种活载不利布置情况下的内力进行组合,求得各组合的内力,将各组合的内力画在同一图上,以同一条基线绘出。弯矩包络图 纵筋 剪力包络图 箍筋 对于配筋量不大的梁(eg:次梁),也可不画内力包络图,按最大内力配筋,并按经验方法确定纵筋的弯起和截断位置。配配安全+经济(3)折算荷载 将活载q减小,恒载g增大。梁、板与支座整浇活载不利布置的影响减少。(支座对其转动有约束)连续板:连续次梁:注:板或次梁的支座为砖砌体、钢梁或预制砼
6、梁 主梁较重要且支座对其约束较小计算内力:连续板整浇时,取支座边缘的内力来计算配筋。式中,支座中心处弯矩;支座边缘剪力;支座宽。不考虑折算荷载4、塑性理论计算内力荷载较大明显的塑性 (裂缝塑性铰)(1)式中,弯矩系数;计算跨度,板梁其中,a:边支座的搁置长度。对相差10%的不等跨连续梁板,取支座左、右跨度较大值作为计算。能承受弯矩单向铰,只沿M作用方向旋转转动限度:钢筋屈服砼压坏()板不必进行剪力计算;次梁式中,剪力系数;净跨。注:适用范围 的结构,将支座降低25%所得的 时,调幅应15%,应增大;塑性理论只用于普通楼盖的连续板和次梁,主梁及有特殊要求的板、次梁弹性理论计算。三、截面配筋(一)
7、单向板1、计算特点 1m板宽;通常能满足抗剪要求,不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中间跨中及中间支座的计算M可减少20%(受支座的反推力作用),边跨及第一内支座的M不予降低(反推力作用不大)。2、构造要求 受力筋 构造钢筋1)分布钢筋沿板的长跨布置(与受力筋垂直),并放在受力筋的内侧;面积15%受力筋,0.15%板截面面积;d 6mm,间距s250mm;受力筋弯折处必须布置分布筋。2)板面构造负筋负弯矩(距墙一定范围内),长边方向也并非毫不受弯。墙边附加钢筋(纵、横墙)主梁顶部的附加构造钢筋1/3受力筋,8200伸出主梁边伸出墙边 墙角处单向板内受力筋与构造筋的布置图单向板内受力筋与构造筋的布置图
8、(二)次梁1、计算特点 跨中 T形截面 支座 矩形截面 一般可仅设箍筋抗剪,而不设弯起筋;一般不进行挠度和裂缝宽度验算。2、构造要求 计算正截面承载力(三)主梁1、计算特点 跨中 T形截面 支座 矩形截面 主梁支座处的截面有效高度比一般梁小;一般不进行挠度和裂缝宽度验算。2、构造要求 计算正截面承载力四、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步骤 结构平面布置(适用、经济、整齐的原则)单向板设计(荷载计算、简图、内力、配筋、施工图绘制)次梁设计 主梁设计五、实例第三节第三节 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简介现浇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简介一、结构平面布置 空间不大且接近正方形时,可不设中柱;支承梁为两个方向均支承在边墙上且截面相同的井式梁。空间较大,宜设中柱;纵、横向支承梁分别为支承在中柱和边墙上的连续梁。二、内力计算顺序:先板后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