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共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共20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填涂第1-30题每小题1分,共30题,共30分)1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统一全国是在()年。A公元581年B公元589年C公元605年D公元618年2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3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B唐太宗鼓励臣下直言,虚心纳谏C唐太宗知人善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D唐太宗创立科举制4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
2、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和亲结盟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遣唐使来访。ABCD5隋唐时期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A辛勤耕作B作战立功C经商致富D参加科举考试62013年4月,江苏扬州发现了隋炀帝杨广的陵墓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建立隋朝 设置进士科 下令开凿大运河 开创“开元盛世”局面ABCD7“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与吐蕃和亲,送去工艺品、药材及历法、工技等各类书籍令玄奘西游天竺任用东突厥贵族管理旧部,保留
3、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鉴真东渡日本。ABCD8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都曾以各种方式与唐朝建立密切联系。唐玄宗时,有一少数民族赞普上表自称“外甥”,与唐“和同为一家”。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A白族B彝族C维吾尔族D藏族9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10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ABCD11“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
4、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A对日本的影响B对新罗的影响C对天竺的影响D对波斯的影响12据载,630894年,日本共向唐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C加强两国友谊D求取佛经教义13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由盛而衰。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唐末农民起义14杜甫在无家别这首诗中写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篙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揭示了“安史之乱”()A爆发的主要原因B演变的基本过程C体现的根本性质D产生的重大影
5、响15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A李渊 黄巢B李世民 朱温C李渊 朱温D李世民黄巢16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A唐未农民战争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朋党之争17北宋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主要目的是()A保证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B避免地方官吏的贪污腐败C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D以期分解文臣知州的权利18十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国政权的是()A松赞干布B耶律阿保机C元昊D尺带珠丹19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属隋唐时期著名书法家的是()颜真卿阎立本柳公权欧阳询ABC
6、D20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A澶渊之盟B金灭北宋C岳飞抗金D签订尼布楚条约21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至淮水是哪两个政权的分界线?()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2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是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的词句,描写了南宋抗金的情景。建立金政权的少数民族()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突厥族23送子天王图是唐朝哪位画家的代表作?()A王维B褚遂良C吴道子D阎立本24岳飞抗金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
7、颂。岳飞抗金赢得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A他被宋高宗、秦桧等诬陷,蒙受冤屈B他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C他坚持的抗金斗争,符合人民的利益D他的抗金斗争,抵御了外来国家入侵2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朝代偏安江南的局面()A北宋B南宋C东晋D前秦26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27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
8、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ABCD28“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ABCD29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30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政府鼓
9、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对外交通发达。ABCD二、非选择题(共20分)3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见下图(1)材料一中所示现象发生在哪位皇帝身上?“杯酒释兵权”的目的何在?他这样做是吸取了什么历史教训?(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北宋的科举制度与隋唐相比有何新变化?材料三:“今世用人,大率以文士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蔡襄端明集(3)材料三 反映了北宋时期推行什么的国策?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实行这一国策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
10、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我国当时能读到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材料三:唐代诗人赵嘏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有一次,唐太宗在端门见新考中的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意为掌握之中)矣。”(1)材料一中的图1和 图2 分别反映了唐朝哪两个行业的进步?此外唐朝出现的新的灌溉工具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材料一中图3中捕捉到什么信息?(3)请结合材料二写出当时唐朝的最为著名的三位诗人。(4)材料三中的“唐太宗”采用什么制度“赚得英雄尽白头”?这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你认为
11、“太宗”实施“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能在以上这些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017-2018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三中联盟学区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填涂第1-30题每小题1分,共30题,共30分)1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统一全国是在()年。A公元581年B公元589年C公元605年D公元618年【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朝的有关内容【解答】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是隋文帝。589年,他派杨广率大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全国。故选:B。【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
12、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隋统一全国的时间2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分析】本题以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大运河。【解答】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涿郡到洛阳段为永济渠,洛阳到淮水段为通济渠,淮水到江都段为邗沟,江都到余杭段为江南河,因此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故选:C。【点评】本题以隋朝大运河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3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3、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B唐太宗鼓励臣下直言,虚心纳谏C唐太宗知人善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D唐太宗创立科举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贞观之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唐太宗还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因此,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隋朝创立了科举制,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唐太
14、宗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4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和亲结盟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遣唐使来访。ABC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史实。【解答】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非洲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主要史实包括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遣唐使等,而和亲结盟属于唐朝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内容。故选:A。【点评】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中外交往。5隋唐时期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A辛勤耕作B作战立功C经商致富
15、D参加科举考试【分析】本题以“隋唐时期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据题干“隋唐时期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结合所学可知,最佳途径应该是参加科举考试。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62013年4月,江苏扬州发现了隋炀帝杨广的陵墓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建立隋朝 设置进士科 下令开凿大运河 开创“开元盛世”局面ABC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炀帝杨广的事迹【
16、解答】建立隋朝的是隋文帝杨坚,故不选;开创“开元盛世”局面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故不选;题文中“设置进士科”“下令开凿大运河”这两件事与隋炀帝杨广有关。故选:B。【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隋唐的历史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7“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与吐蕃和亲,送去工艺品、药材及历法、工技等各类书籍令玄奘西游天竺任用东突厥贵族管理旧部,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鉴真东渡日本。ABCD【分析】本题以“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民族关系的相关知识点【解答】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与吐蕃和亲,送去工艺品、药材及历法、工技等
17、各类书籍,任用东突厥贵族管理旧部,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这些体现了唐代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令玄奘西游天竺,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体现了唐代开放的对外政策。由此分析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民族关系的有关内容8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都曾以各种方式与唐朝建立密切联系。唐玄宗时,有一少数民族赞普上表自称“外甥”,与唐“和同为一家”。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A白族B彝族C维吾尔族D藏族【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民族关系的内容。【解答】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表自称“外甥”,称唐朝皇帝为“
18、舅”,与唐“和同为一家”。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故选:D。【点评】明白“外甥”的来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科举制完善的相关内容【解答】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0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
19、商 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ABCD【分析】本题考查唐玄宗和“开元盛世”,重点考查唐朝坊市制。【解答】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唐代城市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宋代逐渐打破了坊市格局,允许商人经商,街道上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尤其是北宋都城开封和南宋都城临安,城市人口都超过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大都市。所以坊是居住区,按照唐律不能在坊进行交易。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开元盛世的社会景象。11“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20、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A对日本的影响B对新罗的影响C对天竺的影响D对波斯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中外交流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解答】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鉴真”“奈良城”,根据所学可知,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体现的是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注意正确区分唐与日本、天竺交往的史实12据载,630894年,日本共向唐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C加强两国友谊D求
21、取佛经教义【分析】本题以“日本共向唐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为切入点,考查的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点。【解答】公元630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这表明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往来人数众多;交往频繁,表明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中国文化影响日本社会。所以A项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关内容。13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由盛而衰。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唐末农民起义【分析】本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开元末年之后,唐玄宗追求享
22、乐,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唐朝从此由盛而衰”可知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安史之乱的影响14杜甫在无家别这首诗中写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篙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揭示了“安史之乱”()A爆发的主要原因B演变的基本过程C体现的根本性质D产生的重大影响【分析】本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
23、方地区遭到浩劫。【解答】“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杜甫的无家别描述的是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安史之乱的影响。15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A李渊 黄巢B李世民 朱温C李渊 朱温D李世民黄巢【分析】本题以“唐朝的建
24、立者和灭亡”为切入点,考查了李渊唐朝建立与朱温灭掉唐朝。【解答】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李渊、朱温。618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安史之乱”后,唐朝日趋衰落,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李渊、朱温。16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A唐未农民战争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朋党之争【分析】本题考查了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
25、,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解答】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藩镇割据。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17北宋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主要目的是()A保证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B避免地方官吏的贪污腐败C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D以期分解文臣知州的权利【分析】本题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合所学即可作答。【解答】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了转运使。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
26、财政,实行这一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经济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18十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国政权的是()A松赞干布B耶律阿保机C元昊D尺带珠丹【分析】本题考查契丹的兴起,知道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了契丹国。【解答】916年,契丹族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后改国号为辽。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契丹的兴起,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9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属隋唐时期著名书法家的是()颜真卿阎立本柳公权欧阳询ABCD【分
27、析】本题主要考查隋唐时期著名书法家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唐朝时期,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和欧阳询。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欧阳询的字方折峻丽,笔力险劲。唐朝的柳公权,字体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其代表作玄秘塔碑。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隋唐时期著名书法家的相关史实。20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A澶渊之盟B金灭北宋C岳飞抗金D签订尼布楚条约【分析】本题考查“澶渊之盟”。【
28、解答】根据题干中“辽与北宋”双方“和好深年”“不乐战斗”可以推断出这一事件指的是“澶渊之盟”。公元1004年辽军大举南下攻宋,逼近澶州,在宰相寇准的劝说下,宋真宗御驾亲征。真宗抵达澶州,宋军士气大增,击溃辽军。公元1005年,辽宋在澶州达成和议,双方约定各守边界,这就是“澶渊之盟”。此后,辽宋之间保持了100多年的和平局面。故选:A。【点评】需要熟练掌握“澶渊之盟”的背景,影响。21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至淮水是哪两个政权的分界线?()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与辽金夏关系的掌握,知道“大散关”至淮水是南宋
29、与金的分界线。【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双方边境处于和平稳定状态;宋夏最后议和双方贸易兴旺;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双方以大散关和淮水一线为分界,形成宋金对峙局面。故“大散关”至淮水是南宋与金的分界线。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史料的解析理解能力,注意扎实掌握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2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是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的词句,描写了南宋抗金的情景。建立金政权的少数民族()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突厥族【分析】本题以建立金政权的少数民族为切入点,考查金的建立。【解答】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统一女真
30、各部,建立金政权,定都上京。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以金的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23送子天王图是唐朝哪位画家的代表作?()A王维B褚遂良C吴道子D阎立本【分析】本题考查送子天王图。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唐朝画家吴道子画技高超,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后世称他为“画圣”。吴道子笔下的人物,神情生动逼真,衣带飘飘若飞,人们称赞说“吴带当风”,他的代表作品有送子天王图等。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吴道子的艺术成就。24岳飞抗金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颂。岳飞抗金赢得人民尊敬的
31、主要原因()A他被宋高宗、秦桧等诬陷,蒙受冤屈B他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C他坚持的抗金斗争,符合人民的利益D他的抗金斗争,抵御了外来国家入侵【分析】本题以“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岳飞抗金的知识。【解答】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2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朝代偏安江南的
32、局面()A北宋B南宋C东晋D前秦【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宋的相关知识。公元1127年,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解答】公元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解
33、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南宋时期的历史知识正确解读诗句的寓意。26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分析】本题考查宋太祖。【解答】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北宋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又通过“杯酒释兵权”,剥夺了朝中大将的兵权。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27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
34、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ABCD【分析】本题以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为切入点,考查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解答】据所学知,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北宋,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图中代表北宋的是,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史称北宋。故选:C。【点评】注意识记澶渊之盟的内容及意义28“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 增强
35、了军队作战能力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ABCD【分析】本题以“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切入点,考查宋朝的统治政策。【解答】从题目中的“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可知,这体现了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这项政策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但不利于军队作战能力的增强。故选:D。【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宋朝的统治政策。29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
36、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分析】本题考查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和金与南宋对峙,知道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解答】据题干“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16年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辽),1005年北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北宋与辽、西夏并立;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建立南宋,南宋抗战派将领岳飞坚持抗金,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故小明同学探究的主题是多民族政权的并立。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北宋与辽、西夏的并
37、立和金与南宋对峙,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30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对外交通发达。ABC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对外交往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原因是唐朝富强、繁荣、先进,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经济繁荣、文化辉煌,对外交通发达,所以四个选项
38、都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全面分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二、非选择题(共20分)3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见下图(1)材料一中所示现象发生在哪位皇帝身上?“杯酒释兵权”的目的何在?他这样做是吸取了什么历史教训?(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北宋的科举制度与隋唐相比有何新变化?材料三:“今世用人,大率以文士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蔡襄端明集(3)材料三 反映了北宋时期推行什么的国策?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实行这一国策产生的积极
39、影响和消极影响?【分析】本题以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北宋的建立和宋朝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答】(1)图一中的杯酒释兵权发生在赵匡胤(宋太祖)身上,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或 将军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宋太祖这样做是吸取了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教训。(2)据材料二图片和所学知,北宋的科举制度与隋唐相比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3)由材料三“今世用人,大率以文士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可知,这反映了北宋时期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
40、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下降,增加朝廷的财政支出,人民负担加重。故答案为:(1)赵匡胤(宋太祖);目的:加强中央集权(或将军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吸取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教训。(2)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3)北宋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积极影响:A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B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C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消极影响:A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B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下降,增加朝廷的
41、财政支出,C人民负担加重。【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北宋的建立和宋朝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我国当时能读到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材料三:唐代诗人赵嘏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有一次,唐太宗在端门见新考中的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意为掌握之中)矣。”(1)材料一中的图1和 图2 分别反映了唐朝哪两个行业的进步?此外唐朝出现的新的灌溉工具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材料一中图3中捕捉到什么信息?(3)请结合材料二写出
42、当时唐朝的最为著名的三位诗人。(4)材料三中的“唐太宗”采用什么制度“赚得英雄尽白头”?这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你认为“太宗”实施“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能在以上这些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析】本题以三幅图片和两则材料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盛唐社会气象和唐诗的有关内容。【解答】(1)图1是曲辕犁图。曲辕犁是唐朝时期,农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和创制的耕地工具。图二是唐三彩,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有名,所以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唐朝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唐朝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2)分析图画可知,体现了唐代上层妇女骑马、
43、打马球,从事男子的活动,反映出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3)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是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誉为“诗仙”,杜甫被誉为“诗圣”,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4)“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的意思是李世民真的是长远的政策,利用科举考试就使得天下的志士穷尽其一生效忠于他。因此“长策”指的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开始出现在隋朝。隋炀帝时期,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隋炀帝时期,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太宗”实施“长策”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5)总结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国家统一、强盛;社会安定;经济文化繁荣;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开明正确的治国方略。故答案为:(1)曲辕犁:农业。 唐三彩:手工业(或陶瓷业)。 筒车。(2)唐代女子骑马反映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3)李白、杜甫、白居易。(4)科举制度。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5)A国家统一、强盛;B社会安定;C经济文化繁荣;D统治者的励精图治;E开明正确的治国方略。【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盛唐社会气象和唐诗的相关史实。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