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民生生活会发言稿_民生工程20xx年学生资助自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民生生活会发言稿_民生工程20xx年学生资助自查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xx民生生活会发言稿_民生工程20xx年学生资助自查报告一、全面完成学生资助目标任务 一是完善制度措施,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发挥大数据精准识别作用,完善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两轮认定、分档资助机制,按照中职学校国家免学费、市级免学费、国家助学金、市级助学金等认定办法,精准认定资助对象,及时拨付免学费资金和按月发放助学金。进一步规范学费减免、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俭学等四项校内资助经费管理制度,各级各类学校按照规定比例足额提取资金并规范使用。 二是突出精准导向,贫困户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对建档立卡家庭学生逐户上门摸排、登记造册,建立各教育阶段贫困生动态数据库,优先落实资助政策最高标准和资
2、助政策叠加。建立地方性困难补助机制,进一步加大市县财政投入,出台地方性补贴政策,对特困学生资助实行政策叠加,给予特困家庭学生发放地方性困难补贴。其中,学前教育在园幼儿每生每年发放2000元,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每生每年发放1000元,普通高校大学生每生每年发放3000元。在精准识别基础上,提前预算安排资金,及时组织发放国家和地方助学金,全市共资助建档立卡家庭学生4455人,发放各类助学金1063.52万元,9月15日前已经发放到位,确保贫困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三是坚持立德树人,助力贫困学生成长成才。宣传受助优秀学生典型,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激励学生成长成才。沈章成同学事迹入选人民日报助梦大国小工匠
3、国家中等职业教育资助育人百名成才典型报道。抓好诚信征信教育,组织开展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月活动,各级各类学校举办专题教育活动749场次,参加学生105951人次。实施贫困生成长导师制,为义务教育至高中教育阶段2794名特困学生,安排了2811名成长导师,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使贫困生享受亲情般的呵护和教育。 二、集中开展资助政策宣传,提升满意度 针对XX市20xx年民生工程群众满意度调查报告中提出的问题,为提升学生资助学生及家长的满意度,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11月20-12月10日,在全市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开展年末资助政策集中宣传活动。要求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
4、板板、主题班会、资助短信、LED显示屏等形式,集中宣传资助政策,向告知受助学生资助金额及发放时间,并要求学生向家长解释资助政策落实情况,切实提升知晓度和满意度,增强他们在民生工程中的获得感和认可度。为督查学校政策宣传落实情况,市资助中心12月11-14日,赴市县所有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每校随机抽取两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经统计,学生资助满意度达95%以上。 三、严格资助工作绩效考核,以绩效促实效 一是研究考核指标,对标达标。安徽省20xx年教育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安徽省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办法安徽省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考核办法出台后,市学生资助中
5、心及时召开迎检培训会,研究学习各项考核办法、考核内容,解读指标任务和评分标准,要求学校吃透标准,把握要领,对标达标。11月30日前,根据指标评分标准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依据指标体系完成基础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二是完善内容方式,推动落实。根据考核指标排查全年学生资助薄弱环节和短板,将薄弱环节和补齐短板作为重点督查内容,以促进工作整改落实。增加学前资助、学生资助系统和扶贫系统数据比对、助学贷款等内容,促进学生资助及教育扶贫工作进一步完善。增加随机调查问卷环节,推动学校加大对受益学生和家长的宣传力度,跟进了解每个受益学生对学生资助的评价,提升学生资助知晓率和满意度。 三是细化考核流程,务求实效。12月
6、5-15日,自查整改阶段排查填写全年国家、地方及校内各项资助政策落实统计,全面总结,自评自纠。12月11-15日,现场调查测评阶段,市学生资助评价组赴县区、市属学校现场实地评价和问卷调查,发现问题下达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并通报。12月16-30日,综合评价阶段,市学生资助评价组在现场考评、问卷调查、比对系统、核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平时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通报评价结果。 四是强化结果运用,奖优策劣。学生资助综合绩效评价采用百分制,满分100分,按得分的高低依次分为优秀(S85)、良好(85S75)、中等(75S60)、差(S60)四个等级。考核指标中,无相应内容的县区不进行考核,考核得分按实际得分百分制计算。综合评价结果作为教育扶贫考核、教育民生工程考核、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表彰奖励的依据,进一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在全市形成争先进位的良好实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