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5453096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说到高一化学必修一,许多同学都会说很难,确实,相对而言,高一化学是中学化学中最难的一局部,但我们必须要把学问点给吃透。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1 试验室 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 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响: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 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al2o3 + 3h

2、2o 25、三氯化铁 溶液与铁粉反响: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响: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 氟酸反响: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 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si 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 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响

3、:n 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响:2fe + 3cl2 点燃 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响:cu + cl2 点燃 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响:2na + cl2 点燃 2nacl 35、氯气与水反响: 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响: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盐酸与

4、硝酸银溶液反响: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响:so2 + h2o h2so3 42、氮气与氧 气在放电下反响:n2 + o2 放电 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响: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响:3no2 + h2o = 2hno3 + no 45 、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响:2so2 + o2 催化剂 2so3 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2 1.原子定义 原子:化学改变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

5、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必须质量。对于原子的相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但没有科学试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依据试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肯定意义上的最小,而是;

6、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3.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温度提升,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气体比液体和固体简单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一样,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假设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一样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一样的。 4.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

7、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5.原子与分子的异同 分子原子区分在化学反响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响中不行再分,化学反响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相像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根本粒子 (2)质量、体积都特别小,彼此间均有必须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一样,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 (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6.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第一层不超过2个,其次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其次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

8、超过1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个电子层时,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 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3 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留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参加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需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必须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

9、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试验中的应用

10、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必须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根本原理:依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留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一样的容量瓶,B,运用前必需检查是否漏水,

11、C,不能在容量瓶内干脆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视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4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定义: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性质:能否导电;物质类别:化合物。 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以下状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删:

12、将反响前后没有改变的离子符号删去。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离子反响、离子共存问题:以下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发生氧化复原反响:如:MnO4-与I-;H+、NO3-与Fe2+等 氧化复原反响 1.(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复原作氧化剂产物为复原产物 2.(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复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3.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复原性:复原剂复原产物 八、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Fe

13、2+及Fe3+离子的检验: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终变红褐色。 b)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主要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铁与盐酸的反响:Fe+2HCl=FeCl2+H2 铁与硫酸铜反响(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在氯化铁

14、溶液中参加铁粉:2FeCl3+Fe=3FeCl2 铜与氯化铁反响(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响:Zn+2FeCl3=2FeCl2+ZnCl2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响:3Zn+2FeCl3=2Fe+3ZnCl2 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5 一、常见物质的分别、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别方法 方法适用范围主要仪器留意点实例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别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依据混合物中各成分

15、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削减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顿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别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别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展多种混合液体的分别,叫分馏。 操作时要留意: 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物质

16、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展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一样的液体分别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以下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留意: 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展振荡。 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限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展分液

17、,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干脆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别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别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别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别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展处理,然后再依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别方法(见化学根本操作)进展分别。 用化学方法分别和提纯物质时要留意: 不引入新的杂质; 不能损耗或削减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试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别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须要参加过量的分别试剂,在多步分别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参加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以下方法进展分别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3)氧化复原法(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5)利用物质的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 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归纳总结5篇最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