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计量经济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理工大学计量经济学复习资料.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答:从计量经济学的定义看,它是定量化的经济学;其次,从计量经济学在西方国家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看,也是如此,尤其是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之日起,已有多人因直接或间接对计量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统计学有严格的区别,它仅限于经济领域;从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全过程看,不论是理论模型的设定还是样本数据的收集,都必须以对经济理论,对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透彻的认识为基础.综上所述,计量经济学确实是一门经济学科.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产生多重共线性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经济变量的内在联系这是产生多重共线性的根本原因.(2)解释变量中含有滞后变量(3)经济变量变
2、化趋势的共向性必须指出,多重共线性基本上是一种样本现象.因为人们在设定模型时,总是尽量避免将理论上具有严格线性关系的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收集在一起,因此,实际问题中的多重共线性并不是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理论上或实际上的线性关系造成的,而是由所收集的数据(解释变量观察值)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所致.什么叫滞后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因果联系可能不在同时发生,在这一过程中通常有时间滞后,解释变量需要通过一段时间才能完全作用与被解释变量。由于经济活动的连续性,被解释变量的当前变化往往受到自身过去取值水平的影响。被解释变量受自身或其它经济变量前期水平的影响称为滞后现象。产生滞后现象主要是
3、由于经济变量自身、决策者心理、技术和制度的原因。产生异方差性的原因,导致的后果?1.模型中缺少某些解释变量,从而随机扰动项产生系统模式由于随机扰动项ui包含了所有无法用解释变量表示的各种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即模型中略去的经济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如果其中被略去的某一因素或某些因素随着解释变量观测值的不同而对被解释变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就会使ui产生异方差性.2.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对异方差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测量误差常常在一定时间内逐渐积累,误差趋于增加,如解释变量X越大,测量误差就会趋于增大;另一方面,测量误差可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如抽样技术或收集资料方法的改进就会使测量误差
4、减少.所以测量误差引起的异方差性一般都存在于时间序列中.3.模型函数形式设置不正确模型函数形式的设定误差.如将指数曲线模型误设成了线性模型,则误差有增大的趋势.4.异常值的出现随机因素的影响,如政策变动,自然灾害,金融危机,战争和季节等.1、 简述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2、 简述可行性分析的内容与意义。 3、 简述诺兰模型的主要内容。 4、 MIS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5、 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优缺点有哪些?。 1简述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系统概念: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系统的特征:具体包括:集合性(整体性)、目的性、相关
5、性、环境适应性。2简述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的内容与意义。 答: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管理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可行性、环境上的可行性。意义:对问题进行识别,确定系统开发的必要性,以减少条件不具备造成各方面的重大损失。3.简述诺兰模型的主要思想。 答: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诺兰(Nolan)研究了将计算机引入到企业管理中的发展规律,于1973年首次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要经历由初级到成熟的多个发展阶段 理论(1980年修改和完善为六个阶段),这就是所谓的诺兰阶段模型,简称“诺兰模型”,“诺兰模型”认为:信息系统的发展成长过程可划分为如下图所示的六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初装、蔓延、控制、集成、
6、数据、成熟。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跃的,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首先应该明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而根据阶段的特征来指导信息系统的建设。4 .MIS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MIS系统设计是在MIS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系统设计是系统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系统设计中,应遵守以下原则: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5. 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优缺点有哪些?。 答:结构化开发方法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在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而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结构化开发方法适合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它的不足是开发过程复杂繁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7、。1.MRPII 的基本思想和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基本思想:将企业作为有机整体,从全局最优的角度出发,运用科学方法有效地计划、组织和控制企业的各种制造资源,以及产、供、销、财等各个环节,使其协调发展并充分地发挥作用。特点:遵循计划主导的管理模式。还是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确保资源共享。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模拟器。包含了成本会计和财务功能-保证生产和财务数据一致,分析、控制企业经营。2.系统的好坏可从哪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答案要点:(1)目标明确 每个系统均为一个目标而运动的。 (2)结构合理 一个系统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子系统又可划分为更细的子系统。 (3)接口清楚 子系统之间有接口,系统和外部的连接
8、也有接口,好的接口其定义应十分清楚。 (4)能观能控 通过接口,外界可以输入信息,控制系统的行为,可以通过输出观测系统的行为。3.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答案要点: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4.简述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和特点。答案要点: 基本思想: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而下的对系
9、统进行分析与设计。特点:(1) 自顶而下整体分析与设计和自底而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2) 用户至上;(3) 深入调查; (4) 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5)充分预料可能的变化(6) 开发过程工程化 1试述信息处理的内容和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2对比系统开发的主要方式,说明各种方式的优缺点。3试述在系统分析阶段进行系统初步调查的内容。1、在各行各业中,由于他们的业务系统是各种各样的,所以所建立的信息系统也是各种各样的。但他们都具有相同的基本功能,信息处理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数据的收集、数据的输入和存储、数据的加工处理、数据的输出和传递、数据的应用等五个方面。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概括为:及
10、时、准确、适用和经济。2、目前我国企业的系统开发方式主要有以下4种:他们在对本企业开发能力的要求、系统维护的难易程度、开发周期、开发的费用等都有所不同。由企业自主开发。优点:可以锻炼本企业开发计算机应用的队伍,有利系统的维护和更新。缺点:开发周期一般比较长,不容易摆脱本企业旧习惯的管理思想、方法的影响,不容易开发出一个高水平的管理信息系统。委托软件开发公司或科研单位进行开发。优点:开发周期比较短。缺点:当企业的管理发生变化和扩展时,系统的维护和更新很困难。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优点是可发挥科研单位技术力量强,本单位人员对管理业务熟悉的优势,开发出较高水平的信息系统。主要问题是怎样选择合作的开
11、发单位,在开发过程中怎样处理双方面的合作与分工。购买(租用)软件包。优点是开发的费用少。但我国目前的商品化软件比较少,不容易找到能够适合本企业的软件。这个方法一般只适应小型信息系统。3、(1)企业和环境概况.包括企业发展历史、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规模、产品结构和水平、技术水平、经济实力、人员数量及结构、设备情况、组织机构、地理分布、客户特点及分布、国家对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同行业发展情况、竞争对手情况、产品市场动态等等: (2)信息处理状况。调查企业固定信息与流动信息量、信息处理的过程与能力、人员状况、技术条件(包括计算机应用情况)、工作效率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现行系统存在哪些问题
12、,哪些方面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哪些是关键问题。 (3)开展系统开发的资源情况。为建立新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可以或者准备投入的资金、物力、人力及其来源。 (4)企业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新系统目标和范围的看法,对系统开发1、 请简述面向对象法开发系统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优点: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稳定性好,可重用性好和可维护性好。缺点:从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一个不容易的转变,如何真正使描述问题的问题空间与实现解法的解空间在结构上达到一致,以及建立一个好的类层次结构关系是具有相当难度的。适用场合:系统规模不限,数据与功能关系不太复杂,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和开发经验。2、 如何进行系统功能结构
13、的划分?子系统和模块划分的方法有哪几种?系统功能结构的划分是自顶向下的将系统划分成为若干个子系统,而子系统又划分为模块,模块又划分为子模块,层层划分直到每一个模块能作为计算机可执行的单独程序为止,最后画出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子系统与模块划分的方法有功能划分法、顺序划分法、性质划分法和时间划分法。3、 模块分解的原则是什么?多层次的模块化、结构化原则,高聚合、低耦合与影响范围在控制范围之内的原则,适应系统扩充和便于系统分阶段实施的原则。4、 什么是程序的通用性?在设计上有哪些主要的方法?程序的通用性是指,程序在同类应用数据中对不同参数取值、数据结构、格式或算法的适用性。方法有包括灵活引用变量、子程
14、序调用、数据库技术和形式化方法等。5、 制定数据分布策略的原则是什么?1)、尽量减少通信开销和时间延迟,有利于提高局部和整体数据库的效率;2)、逻辑片的划分、节点分配与更新授权等应建立在应用分布模型的基础上;3)、合理安排数据副本,既减少数据检索效率又有利于数据的安全可靠;4)、有利于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1.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1)数据集中统一,采用数据库 (2)数学模型的应用 (3)有预测和控制能力 (4)面向决策 2. ERP的含义是什么,它与MRPII有什么关系? ERP的含义:在MRPII的基础上应用开放式系统平台、客户/服务器架构或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局域/广域网络、关
15、系型数据库等创新的信息技术得以形成的企业信息系统。 与MRPII的关系,它是对MRPII的继承和发扬:(1)将管理的对象扩大到整个供应链; (2)更全面的计划体系。 (3)是其核心管理思想侧重实现供应链资源的有效管理. (4)财务系统在MRPII中只是一个将供、产、销中的数量信息转变成为价值信息的归结者,面ERP系统则将财务计划和价值控制功能集成到整个供应链上。 3.简要说明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及主要内容。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将在系统详细调查中所得到的文档资料集中到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 主要内容有:业务和数据的流程是否通畅,是否合理;数据、业务过程和实现管理功能
16、之间的关系;老系统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统管理方法的实现是否具有可行性等。 4.4.简述 简述C/S的特点。 功能分离:专用服务器被动等待客户过程的请求,C/S结构中 的服务器却可以主动为客户请求服务。 位置透明:服务器可以驻留在与客户机相同或不同的处理器上。 共享资源:一个服务器可以同时为多个客户服务,并能够控制存取共享资源。 服务封装:客户过程只需知道服务器界面,不必了解其逻辑。 可扩展性:支持水平和垂直扩展。1请阐述计算机用于数据管理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并说明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2何谓原型法?它有哪些主要特点?3. 试述数据和信息的概念,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4什么是数据模型?数据库有哪些常
17、用的数据模型?5. 何谓系统的生命周期?分析系统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1、答:计算机用于数据管理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数据库管理三个发展阶段。人工管理是计算机用于数据管理的初级阶段,对数据的管理是由程序员个人考虑和安排的,一个程序对应于一组数据,数据与程序紧密联系在一起。文件系统管理: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计算机操作系统,其中包含有文件管理系统。它把数据组织在一个个独立的数据文件中,每个文件都有完整的体系结构,文件内全部数据由若干记录行构成,记录又由若干数据项组成。对数据的操作是按文件名访问,按记录进行存取的。但文件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数据的冗余度大,数据结构不易修改和扩充。数据库系统管
18、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数据处理的要求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在20 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的数据库系统,除了数据集合(文件)内部建立数据之间的联系外,在各数据集合之间也建立了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传统的数据文件系统是无法满足这钟要求的。2、答:原型法是系统分析设计人员与用户紧密合作,在短时间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系统基本框架(称为系统原型),先运行这个原型,再不断评价和改进这个原型,直至系统完善和满意为止。原型法的主要优点:开发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它符合于用户对计算机应用的认识逐步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系统原型很具体,容易被不熟悉计算机应用的用户所接受,
19、可提高用户参加系统开发的积极性;原型法开发周期比较短,系统修改容易。 原型法的局限:原型法缺乏对系统的全面认识,系统分析比较粗糙,不宜在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全面应用,适合于与生命周期法结合起来使用,也适合于用户事先难以说明需求的较小的应用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开发项目。3、答:数据是记载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及相互关系等的符号。数据是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好像是一个工厂的原材料。信息一般可理解是经过加工和理解的有用数据。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常常被比喻为原材料与产成品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数据是客观的,它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信息是带有主观性的,同样一条消息(数据),经过某人的解释
20、,对某人来说很有用处,很有价值。但对另外一个人,可能没有什么价值。另外,数据量的度量比较容易,信息量的度量比较困难。4、答: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化描述,是数据元素外部联系的逻辑结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具有结构的,按照数据的不同联系方式,可分为三种数据模型:层次型、网络型和关系型。5、答:任何系统都有其发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法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3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若干步骤生命周期法的优点:开发过程的阶段和步骤清楚,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和成果,上一阶段的成果是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有利于整个
21、项目的管理和控制。生命周期法的缺点:(1)难以准确定义用户的需求。(2)开发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3)开发效率低,成本高。1.什么是数据库?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和传统文件的区别是什么?2.试述面向对象方法的特点。3.试述系统分析的任务和工作内容。4.简述系统总体设计的内容。5.简述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1.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互有关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组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数据库与传统文件之间的区别是:(1)数据库包含了若干文件,通过联结路径实现记录间的联系。(2)数据库能反映现实世界中信息间的联系。(3)文件只包含数据本身(记录),而数据库则包含
22、了基本数据和关于数据的数据。2.(1)封装性。(2)抽象性。(3)继承性。(4)多态性。(与次序无关)3.系统分析的任务是:尽可能弄清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调查原信息系统的资源、输入、处理和输出,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系统分析工作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可行性分析;(2)详细调查;(3)系统化分析;(4)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4.(1)划分子系统。(2)代码设计。(3)制定设计规范。(4)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5)功能结构图设计和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5.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项目管理;人员培训;数据准备与录入;系统转换与评价。1. 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有何特点?答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
23、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IT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在上述定义中,可以找到三种主要资源信息、信息技术、人。此外,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看成是三种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管理、信息和系统。而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及其应用完全可以看成是人类在上述三个方面成就的集成。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面向管理决策;综合性;人机系统;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系统;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2. 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的关系?答 组织中的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和信
24、息流的流动,“物流”是实物的流动过程,物资的运输、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直至销售都是物流的表现形式。“资金流”指的是伴随物流而发生的资金的流动过程。“信息流”伴随着物流和资金流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物流和资金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的运行的软资源。3. 什么是决策?决策活动一般包括哪些阶段?答 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在一定的人力、设备、材料、技术、资金和时间因素的制约下,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可从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作出决断,以求得最优或较好效果的过程就是决策过程。决策活动一般包括情报阶段、设计阶段、选择阶段和实施阶段等四个阶段。4. 什么
25、是物料需求计划(MRP)?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 物料需求计划即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它是一种进行采购及生产计划的编制以及进行库存控制的技术,其计算是根据反工艺路线的原理,按照主生产计划规定的产品生产数量及期限要求,利用产品结构、零部件和在制品库存情况、各生产(或采购)阶段的提前期、安全库存等信息,反工艺顺序地推算出各个零部件在各个阶段的出产数量与期限。通常把主生产计划(MPS)、物料清单(BOM)和库存信息成为MRP的三要素。5. 什么是ERP?ERP系统一般具有哪些功能模块?答 ERP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的IT分析公司Ga
26、rtner Group Inc.首先提出。ERP是在MRP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的范围,给予优化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将企业的物质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集成的一体化管理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ERP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简单的说是将企业的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它的功能模块以不同于以往的MRP或MRP的模块,它不仅可以用于生产企业的管理,而且在许多其他类型的企业如一些非生产,公益事业的企业也可导入ERP系统进行资源计划和管理。以典型的生产企业为例,一般的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产控制(计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和财务管
27、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对应地,ERP系统也通常包括这三大部分,而且整个系统是一个有机的集成体,它们互相之间有相应的接口,能够很好的整合在一起来对企业进行管理。另外,要特别一提的是,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的加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ERP厂商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了ERP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 什么是CRM?作为IT解决方案的CRM系统能够从哪些方面为企业实现“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提供支持?答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包括一个组织机构判断、选择、争取、发展和保持其客户所要实施的全部商业过程,因此,CRM解决方案包括很丰富的功
28、能。一般这些功能可以分为主要的三类:关系管理、流程管理和接入管理。作为IT解决方案的CRM系统主要从这三个方面为企业实现“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提供支持。7. 什么是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有何特征?答 数据仓库是数据库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它使可应用能得到更好的数据资源,并以直观方式操纵和使用数据。数据仓库是集成的面向对象的数据库集合,其作用是支持决策。数据仓库一般规模极大、数据纯净度极高,并且检索性能极佳。一般在大型机上建立数据仓库,其数据被存储在一个关系数据库中。数据仓库的特征是:数据仓库的数据是集成于多个业务数据库;数据仓库的数据是多维的;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一般不能被修
29、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随时间不断更新的;数据仓库的目标是支持决策。8. 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内容是什么?答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组织关于MIS目标及应用的长远计划和总体安排。由于MIS的建设和应用是一项耗资大、历时长、技术复杂且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其规划的好坏往往是其成败的关键。MIS战略规划的作用是: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生产者资源;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指导工作和检查标准。MIS战略规划的内容包括:系统的目标、约束和总体结构;现状(特别是业务流程)描述及重新设计;发展预测。9. 用BSP方法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核心环节是什么?答 定义业务流程是BSP方法的核心。业务
30、流程是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的集合,这些决策和活动是管理企业资源所需要的。整个企业的管理活动由许多业务流程组成。识别业务流程可对企业如何完成其目标有个深刻的了解,识别业务流程可以作为信息识别构成信息系统的基础,按照业务流程所建造的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组织变化时可以不必改变,或者说管理信息系统相对独立于组织。识别业务流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由微观到宏观的枚举综合;另一种是由宏观到微观的分解方法。识别过程是BSP方法成功的关键,输出应有以下文件:一个过程组及过程表。每一过程的简单说明。一个关键过程的表,即识别满足目标的关键过程。产品/服务过程的流程图。系统组成成员能很好了解整个企业的运营是如何管
31、理和控制的。10. 什么是BPR?你认为进行BPR的主要障碍是什么?答 根据Hammer与Champy的定义,BPR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再思考和彻底性(Radical)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的(Dramatic)改善”。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进行的一系列调查显示,尽管业务流程重组形成了世界性的浪潮,并且有许多一场成功的案例,但是仍有超过一般的业务流程重组项目走向失败或是达不到最初设定的目标,实际上,70或更多的重组实际上使企业运营更为恶化。它们引发了困惑、拖延、怨恨和混乱。重组项目引发的危机不断,同时许
32、多职位未经仔细斟酌和考虑被取消掉,哈默成为企业缩减规模(downsizing)的象征,尽管他本人并不情愿,重组也在中层管理人员中引起强烈反弹。这中间最大的3个障碍是:缺乏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和参与;不切实际的实施范围与期望;组织对变革的抗拒。11. 什么是原型法?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有何优缺点?答 原型法一开始就凭借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在强有力的软件环境支持下,给出一个实实在在的系统原型,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最终形成实际系统的方法。原型法的主要优点是:开发效率高;开发工具先进,与用户交流直观;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能及早暴露系统实施后潜在的一些问题;能调动用户参与的积极性。但原
33、型法也有以下缺点:不适合大型系统的开发;对原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要求较高;容易走上机械模拟原手工系统的轨道。12.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遵循哪些主要的原则?答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领导参加原则、优化与创新原则、使用和时效原则、规范化原则、发展变化原则。13. 什么是数据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的主要目的和工具是什么?答 数据流程分析是把数据在组织(或原系统)内部的流动情况抽象地地独立出来,舍去了具体组织机构、信息载体、处理工作、物资、材料等,单从数据流动过程来考察实际业务的数据处理模式。数据流程分析主要分析数据的流动、传递、处理、存储等内容。数据流程分析的目的是要发现和解决数据流通中的
34、问题,如:数据流程不畅、前后数据不匹配、数据处理过程不合理等等。一个畅通的数据流程是今后新系统用以实现这个业务处理过程的基础。数据流程分析是通过分层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简称DFD)来实现的。14. 什么是系统化分析?系统化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 在原系统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分析是提出新系统逻辑模型的重要步骤。这一步骤通过对原有系统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原系统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不足,提出优化和改进的方法,给出新系统所要采用的信息处理方案。系统化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系统目标;2、分析业务流程;3、分析数据流程;4、功能分析和划分子系统;5、数据属性分析;6
35、、数据存储分析;7、数据查询需求分析;8、数据的输入输出分析;9、绘制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10、确定新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15. 信息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设计依据主要有哪些?答 设计依据主要有:系统的吞吐量、系统的相应时间、系统的可靠性、集中式还是分布式、地域范围、数据管理方式。16. 简述MIS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 主要包括: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项目管理、人员培训、数据准备与录入、系统转换和评价等。17.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主要任务有哪些?答 一般包括三方面:日常运行的管理、系统文档规范管理、系统的安全与保密。18. 评价信息系统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 根据信息系统的规划
36、目标、系统需求报告、系统设计报告中提出的各项要求、目标和指标建立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此评价系统。19. 简述DSS的结构特征。答 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方法库及其管理系统;交互式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对用户友好的建模语言。20. DSS从技术角度看有哪三个层次,它们的作用是什么?答 从技术角度看,DSS具有专用DSS、DSS生成器与DSS工具等三个层次,它们面向不同的人员,起着不同的作用,三个层次间有着依托支撑的关系。专用DSS是面向用户的能够提供决策支持功能的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也就是我们通称的DSS。DSS生成器是一种能用来迅速和方便地研制构造专用DSS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
37、统。DSS工具是可用来构造专用DSS和DSS生成器的基础技术与基本硬件和软件单元。DSS生成器可以被设想为一个由各种DSS工具组成的软件包。21. 什么是专家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 专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利用专家知识及知识推理等技术来理解与求解问题的人工智能系统。它对于诊断性问题和指令性问题非常适用。专家系统能做的事情有:管理大量的信息、减少错误、汇集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改善对客户的服务、提供决策的连续型支持、提供新的信息、减少执行任务的工作时间、减少成本。可能遇到的麻烦有:将知识传递给系统可能会很困难、推理过程难以完全自动化、只能解决已设计好的问题、缺乏常识且没有判断能力。1、请简
38、要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管理信息系统除了具备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外还具备预测、计划、控制和辅助决策等特有功能。具体是(1)数据处理功能。包括数据收集和输入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加工和输出(2)预测功能。运用现代数学方法统计方法和模拟方法根据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的情况(3)计划功能。根据企业提供的约束条件合理地安排各职能部门的计划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4)控制功能。根据各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检查、比较执行与计划的差异对差异情况分析其原因辅助管理人员及时以各种方法加以控制(5)辅助决策功能。采用各种数学模型和所存储的大量数据及时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或
39、满意解辅助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决策以期合理利用人财物和信息资源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2请简要说明信息处理过程 答信息的处理过程基本上包括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维护和使用等几个阶段。(1)信息收集。其前提是明确信息收集的目的确定信息收集的内容规定信息收集的程度和精度(2)信息传输。需要做到建立大容量的信息通道规定合理的信息流程减少信息传递的环节(3)信息加工。就是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处理过程(4)信息储存。将信息保存起来以备将来应用信息存储也属信息的积累这在管理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5)信息维护。保持信息处于可用状态叫信息维护要求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时性等(6)信息使
40、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方面二是如何实现价值转换的问题。技术问题主要解决如何提高信息处理和传递速度价值转换是指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效率、加强管理控制寻找市场机会。3请简述系统开发方法的必要性。 答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就是从问题提出、开发班子组成、总体规划、系统分析与设计、到系统实现和运行维护的全过程。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规模大、复杂程度高的人机系统因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各种硬、软件环境的支持需要开发队伍中每个成员以及用户的通力合作。因此为了取得开发的成功必须利用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必须对开发过程作严格的组织和管理也就是说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有
41、效的系统开发方法。常用的开发方法主要有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原型化方法。4、详述面向对象设计的准则。 答1、模块化对象就是模块它是把数据和操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独立整体模块相互之间的依赖性很小。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对象是最基本的模块因此耦合主要指不同对象之间关联的紧密程度。弱耦合是优秀设计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为这有助于使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变化对其他部分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当然对象不可能是完全孤立的当两个对象必须互相联系、互相依赖时应该通过类的协议即公共接口实现耦合而不应该依赖于类的具体实现细节。设计中使用的一个对象或构件内的各个元素之间的联系被定义为内聚设计时应该力求做到高内聚。2、信息隐藏
42、信息隐蔽性好坏是好的设计的标准之一。在面向对象方法中信息隐藏是通过对象的封装性实现。封装使模块接口与功能实现分离从而支持了信息隐藏。 3、可重用重用也叫再用或复用是指同一事物不作修改或稍加改动就可多次重复使用。在面向对象方法中重用是从设计阶段开始的。 重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尽量使用已有的类包括开发环境提供的类库及以往开发类似系统时创建的类二是如果确实需要创建新类则在设计这些新类的协议时应该考虑将来的可重复使用性。5简述系统分析的工作步骤。 答系统分析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详细调查和分析用户需求。在总体规划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和了解、分析用户需求调查用户的有关详细情况(2)确定初步的
43、逻辑模型。逻辑模型仅指逻辑上确定的新系统模型而不涉及具体的物理实现。逻辑模型由一组图表工具进行描述(3)编制系统分析报告。即对上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采用图表描述的逻辑模型进行适当的文字说明这是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成果。 6请简要说明管理信息系统质量评价指标。 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管理信息系统对用户和业务需求的相对满意程度即管理信息系统是否满足了用户和管理业务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用户对系统的操作过程和运行结果是否满意(2)管理信息系统对实际工作是否实用(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是否规范(4)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先进性、完备性和有效性这是衡量系统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5)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能、成本、
44、效益综合比这是综合衡量系统质量的首选指标集中地反映了一个管理信息系统质量的好坏(6)系统运行结果对于解决预定的管理问题是否有效或是否可行(7)系统的处理结果是否完整是否全面地满足了各级管理者的要求(8)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如何即管理信息系统是否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的信息资源并充分地发挥了它们在管理中的作用(9)系统提供信息的质量如何?可从管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的准确程度、精确程度、响应时间和速度等几方面考查。7如何做好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 答1、要搞好系统的运行工作要建立完备的系统运行管理制度。(1)系统运行管理的组织机构系统运行管理的组织机构包括各类人员的构成、各自的职责、主要任务以及其内部组织
45、结构。(2)基础数据的管理制度基础数据管理包括对数据收集和统计渠道的管理计量手段和计量方法的管理原始数据的管理系统内部各种运行文件、历史文件包括数据库文件等的归档管理等。(3)运行管理制度运行管理制度包括系统操作规程、系统安全保密制度、系统修改规程、系统定期维护制度以及系统运行状况记录的要求和日志归档等。 2、系统投入使用后做好日常运行的管理工作。(1)系统日常运行环境的管理(2)新数据的录入或存储数据的更新。(3)信息处理和信息服务工作。(4)运行与维护保证各种设备始终处于正常的状态之下。(5)安全问题做好数据或信息的安全与保密、软件包括程序和文档的安全和硬件设备的安全三个方面工作。(6)做好日常运行情况的记录。(7)做好系统运行结果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