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433949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宣城市2008年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优秀论文 评 选 参 评 论 文高中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安徽省郎溪中学 胡燕平提要: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乡土课程资源就成为地理课程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就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进行简要分析,并着重就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探讨,随后指出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还存在着诸多负面因素,并就其前景进行展望。关键词:新课程 乡土课程资源 开发与利用 负面因素 前景乡土课程资源是乡土的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方面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和条件,是高中地理课程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

2、部分,高中地理课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学生所在区域的乡土课程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如自然地理的各要素及其组合,具体来说有所在区域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及其组合而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如人文地理的各要素及其组合,具体来说有所在区域的人口、聚落、农业、工业、风俗、传统文化等要素及其组合而形成的人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高中地理新课程由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在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时,很好地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选修课程中的“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

3、”等四个模块关注着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这些模块的开设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必要的地理素养,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增强地理学习的选择性,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增强地理实践能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和“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等理念。以上所提及的必修全部与选修部分模块正是很好地体现着这些理念。而这些理念的有效贯彻,需要借助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就高中阶段而言,需要借助的这些手段与方法主要还是在学生所在的区域内完成。因

4、而,无论是高中地理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其有效的实施,都必须借助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二、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操作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形式之间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在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几种:1、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野外考察是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新课程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诸多原理与规律,需要借助野外考察得以验证和升华。笔者在教学的实际中,多次组织学生从事野外的考察活动,如在高一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郎溪县中斗闸水利专项考察,在高一学年的第二学期进行石佛山自然与人文综合考察。以石佛山自然与人文综合考察为例,石佛山是由岩浆活动的花岗岩体,经

5、地壳的上升运动而形成的低山丘陵,长期的风化作用,使山上形成典型的球状风化地貌。石佛山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地形与气候的共同作用下,常绿阔叶林(樟树和毛竹等)和红壤等自然景观就自然形成了。通过对这些自然地理要素的实地考察,学生很容易理解必修1中关于气候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内容。同时石佛山当地的农业生产活动、旅游资源及佛教文化也是考察的重要内容,又是必修2人文地理和选修3旅游地理重要的乡土课程资源。野外考察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认真选取考察地点,充分做好考察准备。考察地点的选取要具有典型性,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待考察的内容要丰富多样;教师要对考察地点非常熟悉,做到心中有数,并大致确定本

6、次考察的具体内容,要确定怎样考察,考察到怎样的深度;要较为详细地拟定考察人数、时间、目的、内容和考察计划;要考虑需要准备哪些考察用具;要布置学生要做好考察前的准备工作、考察过程中的任务和注意事项,以及考察后的报告撰写工作等。其次,十分重视考察过程,及时进行撰写考察报告。考察工作成功与否,考察过程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十分重视考察过程。学生一到野外,从心理上往往失去约束,因而有种失控感。这时有条不紊的考察进程、精辟的考察解说、严明的考察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仅如此,在考察过程中,地理教师应随时提出问题、布置考察任务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充分调动考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保证考察工作顺利、完满的成

7、功。在石佛山考察过程中,我们就提出和布置了大量的问题和考察任务,如风动石的形成及其矿物组成;古银杏胸径大小的测量;植被与土壤的类型判析;石佛山旅游开发分析等等。野外考察的结束并非意味着所有工作的结束。野外考察归来,应及时地召开整个考察成员会议。分析考察工作各个环节,总结经验与教训,提出改进办法;交流考察心得和考察报告。在石佛山考察结束后的第三天,我们就召开会议,认真分析考察工作各个环节,总结经验与教训,畅谈考察感想。有几个同学还谈了石佛山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2、带领学生参观典型场所与高中地理学科有关的诸如气象局、水务局、污水处理厂、农田保护区等等,也是极其重要的乡土课程资源

8、,都可认为是典型场所。高中地理必修1中第二章为“大气”部分,其中涉及天气与气候的内容较多。在教学的实际中,笔者就曾带领学生参观郎溪县气象局。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专家介绍,了解了什么是百叶窗,什么是风向标,什么是雨量计,天气预报的制作与发布又是如何进行的等相关知识,以获取诸多的感性认识;同时还请气象局和科协的相关专家到学校开展相关讲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学生带来自然地理的感性材料。在带领学生参观考察和请相关专家开展讲座时,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如确定参观的主体;确定参观的地点和内容;精心策划参观的具体过程;确定讲座的内容与形式等。3、开展地理学科的学生活动这主要是指通过在校内或班内开展学生活动的形

9、式,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笔者曾在自己所带的班级中开展过“今日天气”活动,这一活动由全班同学共同参与,一位同学总负责。活动安排每天的“气象员”抄收郎溪县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并于每天晚自修时,将收集来的气象知识和第二天的天气情况用地理语言抄写在小黑板上。第二天清晨“气象员”早早到校并把它挂在学校的大门口。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自己和他人气象知识的增长,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还充分地开发与利用了当地的乡土课程资源。4、挖掘课程资源,编写乡土教材乡土教材属于选修系列2,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必须要修满一定量的选修系列2的学分方可毕业。乡土教材的编写,使乡土课程资源系统化,从而更有利于学生从

10、众多的乡土课程资源中快速而有效地汲取其有益成份。乡土教材的编写,可由教师、或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如在开展地理专题研究过程中,学生通过专题研究获取乡土自然和人文的材料,并形成乡土教材的素材,进而通过教师进一步的加工形成乡土教材,目前我市已有宣城地理、宣城历史等乡土教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之活动建议中,有大量的活动建议其实就是一些乡土地理的专题研究,如 “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和人口迁移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 调

11、查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措施”、“ 针对本地区某一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展调查,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等等。三、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负面因素在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还存在着诸多负面因素。首先,教师的观念还存在着保守性,新课程对于许多教师而言,仍是“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形。许多教师还不愿意积极主动地走进新课程,用新课程的理念武装自己,从事相关的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次,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尽管很好地体现着新课程理念,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能力,但它会消耗教师和学生一部分精力和时间,加之,现在高中教师和学生的课业负担都非常重,且未必就能保证学生

12、卷面分数的提高,如野外考察的开展,就存在这方面的尴尬。这将使得部分学校、老师、家长对之持保留态度,甚至相左的观点,从而使其顺利开展受阻。第三,有些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形式,只能针对少部分学生开展,如野外考察,还不能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往往成为少数学生的特权,或是为了学校积累资料而开展。因为地理教师数量很有限,学生群体数量又较大,组织和管理难度显而易见。“为了一切学生”的口号就显得多少有些苍白了。最后,新课程的课程结构、大量教材内容(显性或隐性)与课时等方面也是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负面条件之一。四、前景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然而,在现行条件下,诸多的负面因素不可避免地成为其中的阻力。笔者坚信,通过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评价体系的进一步改善,广大地理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定会迎来崭新的明天。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胡燕平.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自主学习Z.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