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要建立四个意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要建立四个意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语文复习要建立四个意识胡立根一、话题意识“话题”几乎涵盖了高考语文复习的各个方面。(一)作文的话题意识。“话题作文”要有话题意识,自不必说。即使非话题作文,本身也是一个话题问题。材料作文,或者时下流行叫作“命意作文”的作文,也必须具有话题意识才能保证不离题。例如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调研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在近期发布研究结果。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6倍、16.5倍、55.5倍、281.55倍和323倍。著名重点高校
2、,农村学生的比例逐渐减少。例如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1991年农村学生比例为16.3%,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不过经过扩招,在2003年,一些高等学校例如唐山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理工学院等在校农村学生的比例占到60%以上。这是一个命意作文题。命题者没有直接提出话题,但材料本身有个话题(教育公平问题)在。明白了材料本身的话题,审题不难了。再如2007年深圳一模作文第一题是个话题作文。其实材料本身也有个话题,只是材料的话题与命题者要求的话题不一致,材料本身的话题是人性,命题人要求的话题是“面对他人的成功或幸运”。审题时
3、如果能将材料的话题与命题人要求的话题结合起来思考,对题意的把握会更准确。(二)语用表达题的话题意识。语用题的主观表达,也要牢固树立话题意识,因为一切语用题的主观表达本质上都是围绕某一话题进行,明白了话题,也就明白了主要的要求。例如2007年广州一模试题:为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某网站举办“推介中华传统节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活动,请你从春节、元宵、端午、中秋四个节日中选择一个,介绍并描述节日的情景或气氛,以引起人们对这个节日的兴趣。不超过60字。话题是要考生推介中华传统节日。有考生不知是推介传统节日,在那儿抒情、议论,答非所问。再如2007年汕头一模题的第22题,是个图表题,实际上也是考察图表表
4、达了一个怎样的话题(中小学生上网情况与父母文化程度的关系),话题明白了,概括也就没有大问题了。以往常见的压缩题,也是要有明确的话题意识。例如:用一句话概述下面这段话的中心内容,不超过25个字。 我们有远大的高尚的理想,这自然是很好的。可是,任何远大的理想,假如没有许多切实的细小的工作来充实它,那么,它就只能是一个空洞的理想。巍峨的宫殿,是由无数小石块筑起来的。一切科学的伟大的发现,都不知要经过多少麻烦琐细的工作。要完成四个现代化的宏伟大业,更是非有无数的人来做无数细小的事情不可的。这段话的话题不是“理想”,而是“细小的工作”,答案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要有无数的人做无数细小的事情。”如果话
5、题弄错了,压缩肯定会错。至于常见的连贯题,句式变换题,更是与话题直接相关了。(三)阅读的话题意识。任何文章,都可以归结为话题:篇有篇的话题,段有段的话题,层有层的话题。一篇文章就是大话题里面套小话题,将大小话题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层次脉络、文章的主旨也就明白了。请看下例:战国时候,有个南郭先生,此人不学无术。他听说齐宣王爱听竽乐合奏,就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冒充内行,领取俸禄。后来齐宣王死了,齐瑉王偏偏喜欢听独奏,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再也没法混下去,只得溜走。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滥竽充数,这四个字概括得好。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
6、。人没有生来就会吹竽的。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他不该不会装会,弄虚作假,冒充内行,而且一味装下去,靠蒙骗过日子,以致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大方的结局。这段话由三节文字组成,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分析“滥竽充数”的教训。实际上每一节都有一个小话题:引述“滥竽充数”的由来;揭示“滥竽充数”的要害;分析“滥竽充数”的教训。复杂的文字,尤其议论文更是如此。例如2007年深圳一模的议论文阅读: “下列不能证明近代岭南文化具有经世致用或开拓创新精神的一项是”A 丘濬的大学衍义补和屈大均的广东新语。B 近代几种有影响的经济思想和几个有影响的经济思想家都产生于岭南。C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的农民斗争,
7、孙中山领导了旧民主主义革命。D梁启超创造了新文体,黄遵宪进行了诗界革命。不少考生认为B项是谈“经济思想”的,怎么能证明岭南“文化”呢?同样C项洪秀全的“农民起义”似乎更与“文化”无关,于是便义无反顾地选了B或C。且不说这样思考问题的考生对“文化”理解的幼稚可笑,只说他对文段话题的把握就出了大问题。因为在原文中,这两个选项的所在文段,谈的就是岭南文化的经世致用与开拓创新的话题,而且作者就是用这几个材料作为这个话题的正面例子的,哪怕这几个材料是你完全不懂,只要知道作者是用来说明话题的正面材料,也能据此进行判断。此外,在答题的过程中,每道题的题干本身就是一个话题,因而审题与求解,就是根据话题进行信息
8、检索与整合。二、比较意识。比较,是认识事物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研究与学习的最重要的方法。高考语文复习中,建立比较的意识,同样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比较,是理解的突破口。(一)阅读中的比较。任何诗文都很少只写一事一物,总会要由此及彼,写到其他事物。作者正是通过不同的材料,或举例,或类比,或渲染,或比喻,或象征,或对比,或衬托,来表情达意。因此,阅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把握文章中不同材料的关系,把握了材料的关系,也就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如果不善于把握材料的关系,也就很难真正读懂文章,很难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可以说:把握材料间的关系,就是阅读的突破口。 文章材料的关系,无外乎三种,一是相关,二是
9、相似,三是相反或不同。其中重要的是相似和不同这两种关系。例如诗歌鉴赏。阅读白居易的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怎么读懂这首诗?方法当然可以多样,但抓住诗中的意象进行相似或相反的比较,可能是最有效的办法。如,前两句的泉水的形象(无心与闲)与后两句的泉水形象(奔冲山下、人间添波浪)比较,是同还是不同?诗人的心意与前后两个意象比较,与哪个相同?与哪个相反?一比较,含义自明。古典诗歌,特重意象,而且总会有多个意象,这些意象主要存在两种关系,一是相似,一是相反。从诗歌的手法说,主要是比喻、象征、渲染、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等,这些全都建立在意象相似或相反
10、的基础上。文章的阅读,也是如此。如议论文,一定有材料,有论据,这些论据,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生活,无论是历史实事,还是当今事例,或者用来作例证,或者用来作对比,或者用来作类比,因而其关系本质上也就是相似或不同。无论文章多么复杂,只要善于比较这些材料的关系,也能把握文章的意蕴。例如:拿来主义的第三节,作者用尼采的材料来说中国,尼采自诩自己是太阳与我们国人的自诩地大物博构成一种相似关系,作者的目的就在类比,说明我们只送不拿的荒谬;后文的大宅子的比喻则更是一种相似关系。2006年北京高考题合欢树,有较大的阅读难度,但如果从材料的相关、相似和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阅读和解题,也许会感到难度小很多。阅读
11、这篇文章,可能会有三个难点。第一个问题是,作者写母亲,为什么要写到合欢树?有什么作用?第二个问题是:全文主要是写母亲对“我”的爱和关怀,主要是写“我”残疾之后对我的关怀 ,可为什么要写第一节我十岁那年作文得了第一?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很容易误读,不少学生容易将母亲 “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这一情节看作是母亲对“我”的激励,担心“我”骄傲。第三个问题是文章的后半部分为什么要写到那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的小孩,而且结尾还要提到。其实这三个问题,都是一个材料的相似、相关与不同的问题。例如问题一:可以寻找“种合欢树”的事情与“母亲照料我”这一材料的相关、相似或不同的关
12、系。首先是相关(略)。其次是相似。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结论:母亲对“我”对合欢树都抱有无限的希望,希望合欢树能开花,希望“我”由写作闯出一条路以获得生活的信心。还可以比较“我”与“树”,发现相似点:同样弱小,母亲对我们都不绝望,都显示了生命的活力,同样有顽强的意志,都获得了成功,等等。这样一理,文章用象征的手法,将树与人合二为一,也就好理解了。再看第二个问题:第一节所写与后面的内容主要是相同还是不同?仔细比较,会发现许多不同:主要是母亲的不同:第一节表现的母亲是:争强好胜,孩子气,率真可爱,有才华,美丽。后面表现的母亲是:头发全白,全副心思在我身上,提醒我作文得过第一。过早地离开人世。这样一比较
13、,自然会发现原先的理解(母亲对“我”的激励)明显有误。文章其实在写作者对母亲的愧疚,我们由此也就了解了为什么“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儿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这样对文章的主旨的理解就深入了很多。用这种方法去解决思考第三个问题,也应不会太难。 (二)写作中的比较。首先是审题:材料作文的审题,难就难在把握不住材料的要点和含义。不妨试着将题中的材料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例如:2007年广州一模试题:阅读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这次作文,离题情况严重:主要是没有读懂材料。材料实际写了两个场
14、景,只要将这两个场景进行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比较,材料的寓意应该好把握:相同者都是露珠,不同者一在枫叶上,是红红的闪烁;一在荷花上,是有着泪滴似的苍白。前者红红的,后者是苍白;前者是闪烁,后者是泪滴似的。这样一比较,还会错吗?再者是构思中的比较。写作中材料的联想,也是一个寻找相似材料和相反材料的过程。拿到作文题,看到题中的材料,就应充分展开联想,联想大量与题中材料相似的和相反的材料,然后从中确定立意和构思,再在行文中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或例证,或比较,或比喻,或象征,或衬托,或渲染。三、坐标意识。坐标意识主要是阅读理解中应该树立的意识。语境的可能意思字面意思文中含义?不仅数学物理的答题过程是一种已知求
15、解的过程,语文阅读也是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过程。不过语文的已知不像理科那样的明示给考生了,而是暗含在文中和题中。语文阅读的已知有二,一是题干的字面意思,二是题干所在文段的语境,如果我们将题干文字的字面意思视为横坐标,将题干词句在文中的语境可能意义视为纵坐标,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坐标(如右图),只有从语境与字面意思两方面锁定,才能保证正确的求解。这中间要特别注意把握三重语境:一是全文的语境,主要指文章的话题、思路、主旨;二是段落构成的语境,主要指段的话题、段意和语脉;三是句子构成的语境。语境是答题的思维背景。要牢记,词在句中,句在段中,段在篇中。因此,阅读答题,理解段,要以篇的语境为背景;理解句子,有篇
16、的语境和段的语境双重背景;理解词语,则有篇的语境、段的语境和句子的基本意思三重背景。主观题的答案不是你凭空想象出来的,一切都在原文中有迹可寻,或在原文中有现存文句,或与某段的主旨有关,或与全文的主旨相关,或承上而来,或由此生发开去。总之,回到原文,弄清其来龙去脉,是答题的第一要着。不能只是以自己个人的意思去解释原文含义或作者用意。不可将一种推求式的答题,变成了一种瞎猜式的“蒙”题。例如: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后题目。 黄河,是大海以它倔犟的手指深深地抠进陆地里的一个“大问号”。这问号在兰州形成稽考历史的第一个锐利弯钩,钩起一连串的积淀物:踏波跳浪的羊皮筏子,策驼西上的汉使张骞,120丈铁缆的
17、镇远桥铁柱,湖湘子弟栽植于3000里征途中的左公柳,兰州战役时在炮火中旋动不已的大型水车这些记载过我们民族的年代的实物,有的化作了濒水而立的花冈岩石雕,有的尚绵延着一线活气,对“问号”努力进行解释。黄河,又是天际一霎闪电掣开的鞭影,鞭杆攥在汪洋的掌心里(渤海是汪洋紧握的拳头),鞭梢抽打在一个微微耸起的背脊上。在兰州,黄河并不是箭杆式地插城而过,每于人迹稀寥处折个大弯,长的波痕便斜倾如熊腰,低吼喑呜,拍石崩岸,狂不可羁,这一种地上没有路便要踢开一条路、前方没有海自己便要掬成一个海的霸王气概,着实惊人!黄河在兰州,并不晓得前程上还有横流四衍的壶口、有“平地一声雷”的龙门、有大禹神斧劈裂的三门峡。浪
18、未至而气先凝,这一条由海魂挥动着闪电似的长鞭,它那征服一切的气度是先天具备的。联系所在段落内容,说说文段中两个比喻的含义。(1)黄河,是大海以它倔犟的手指深深地抠进陆地里的一个“大问号”。(2)黄河,又是天际一霎闪电掣开的鞭影,鞭杆攥在汪洋的掌心里(渤海是汪洋紧握的拳头),鞭梢抽打在一个微微耸起的背脊上。第(1)题,可以先研究题干字面意思:“大问号”,有其形,也有其意(可从问号的作用思考)。再研究文段:文段中提到“这问号在兰州形成稽考历史的第一个锐利弯钩”,勾起一串历史,并“对问号努力进行解释”。可见文段也是从形与意(意与历史相关)展开的。结合字面意思与文段意思,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即是本题的答
19、案(“大问号”既喻指黄河的外形,又表示对黄河文明的回顾和反思)。第(2)题,可以先研究题干字面意思:“黄河,又是天际一霎闪电掣开的鞭影,鞭杆攥在汪洋的掌心里(渤海是汪洋紧握的拳头),鞭梢抽打在一个微微耸起的背脊上。”字面意思强调了从渤海到“脊背”,同时用了一个“抽打”的动词,从渤海抽打到高原。再研究文段内容:文段重点强调了黄河征服一切的霸王之气。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即是本题答案(“鞭影”喻指黄河与大海紧紧相连,先天具有征服一切的霸王气概)。四、规范意识。这里说的规范,除了语言规范之外,主要是从答题的思考角度和答题步骤两个方面说的。正像对一个经济现象,学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但学过经
20、济学的人,他能利用经济学知识,从更高的层面理解和看待这些经济现象。同样的问题,受没有受过高考语文训练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回答,但受过高考训练的考生能够快捷地找到思考问题的角度,明确答题的步骤和基本的表述方式。语文的许多题目,其答题往往有一定的规律,有一定的格式,这些规律和格式,往往提示了问题的思考角度和答题的思路,掌握了这些规律和格式,就可以把主观题客观化,可以较快地形成完整而又准确的答案。例如诗歌鉴赏的赏析题,如果掌握了下列常用格式,答题也许会快捷准确些。格式(1),采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寄托了什么;格式(2),通过哪些意象,采用哪些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格式(3),描写了什么,怎么描写的,哪些词句写出了什么用了什么手法,突出了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同样,其他主观题也都有各自答题的基本角度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