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PPT 116页).ppt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5419830 上传时间:2022-01-07 格式:PPTX 页数:116 大小:31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PPT 116页).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PPT 116页).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PPT 116页).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PPT 116页).pptx(1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B/T 24001- 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确利达顾问有限公司确利达顾问有限公司 修订于二零零一年九月五日修订于二零零一年九月五日 GB/T 24001-ISO 14001GB/T 24001-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GB/T 24001-ISO 14001的规范部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这部分内容既是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依据,又是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核时的判别准则。该标准在ISO 14000系列标准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称作是ISO 14000的龙头标准(基本标准)。 第一节第一节 GB/T 24001-ISO GB

2、/T 24001-ISO 1400114001的特点和应用原则的特点和应用原则 GB/T 24001-ISO 14001的引言部分逐项叙述了该标准的特点和应用原则。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原则 ,是正确理解和应用本标准的基础。 1.1. 有效的环境管理须建立并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须建立并实施结构化的管理体系结构化的管理体系 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里,由于人民群众环境意识的普遍高涨和政府严格的环境立法以及相应的依法监督,许多企业都自发地制定了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和目标,试图控制自己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许多组织还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核”。 这种“评审”或“审核”虽然也能收到一些效果,但它不足以为一

3、个组织提供保证,使之确信自己的环境表现不仅现在满足,并将持续满足法律与方针的要求。 为了实施有效环境管理,必须在组织内建立并实施一套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即由核心要素组成的环境管理体系)并把这个体系纳入本组织的整个管理体系之中。 本标准的宗旨是为组织规定了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以帮助组织实现自己的环境目标和经济目标。组织是否实施、是否申请认证等等则由组织自主决定,不得以行政或其它方式强迫或变相强迫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应改变组织原有的法律责任,也不应制造非关税的贸易壁垒。 2.2. 本标准的实施遵循自愿原则,并不本标准的实施遵循自愿原则,并不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3.3. 本标

4、准是广泛适用的本标准是广泛适用的 并作为认证依据的标准并作为认证依据的标准 本标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只是一个由17个要素组成的框架结构,除了要求组织在方针中对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污染预防和进行持续改进作出承诺外,未提出对环境表现的绝对要求。它不仅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而且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的组织。因此,两个从事类似活动但具有不同环境表现的组织,可能都是遵守本标准的。 凡具有下列愿望的组织均可实施本标准:a 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b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c 向外界展示这种符合性;d由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注册;e对符合本标准的情况进行自我鉴定

5、和自 我声明。 本标准的“规范”部分对环境管理体系所作的规定或要求,不同于一般的“指南”性标准。“规范”所作的规定或要求是必须做到的,而“指南”的内容是供参考的、可选择的。“规范”部分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既是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依据也是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审核的依据。 4. 4. 本标准着眼于采用本标准着眼于采用 系统的管理措施系统的管理措施 系统地采用和实施一系列环境管理措施,有助于取得最优化结果,但采用本标准本身并不能保证取得最优结果。因为本标准着眼于系统地采用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并未提出改进的具体措施与方法要求,这此应由组织自行决定。 为了实现环境目标,环境管理体系应能促进组织在经

6、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根据需要考虑采用最佳可行技术,同时考虑对采用该技术的成本效益。 5. 5. 环境管理体系不必独立于其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不必独立于其它管理 体系体系, ,并应纳入组织整个管理体系中并应纳入组织整个管理体系中 环境管理体系是组织整个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应成为孤立的管理系统。组织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可选择一个管理体系(如QMS)做为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各体系要素也不必独立于现行管理要求,可通过修正、调整,使之适合本标准的要求。但应当看到,环境管理体系各要素的应用会因不同目的和不同相关方而异。 本标准并不强求也不限制将职业安全与卫生的内容纳入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6.6.

7、 实施本标准的关键是坚持实施本标准的关键是坚持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 本标准的总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本标准中,处处体现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思想,并且要求组织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全过程,把这一基本思想贯彻始终。 7.7. 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承诺 和责任以及全员参与和责任以及全员参与 本标准强调对环境方针的承诺应始于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并指出他(们)应为环境方针的贯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必要的组织和资源保证。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组织最优事项之一予以实施,这是环境管理体系有效

8、运行的前提。 环境管理体系成功实施的基础是全体职工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各相关层次与职能的人员均以高度责任感承担好相应职责。持续改进、污染预防以及方针、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全体职工的积极参与。 第二节第二节 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 术语与定义术语与定义 GB/T 24001-ISO 14001给出了13个常用术语。正确理解这些术语及其定义是正确理解标准的前提。 1.1. 环境环境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在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

9、织内延伸至全球系统。” 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在本定义中,主体是组织及其运行活动;“外部存在”就是各种因素的总体,它是一种客观的外部存在,例如,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等等。 环境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组合,它们共同组成一个有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环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着的。随着组织运行活动的深入开展,其周边事物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演变。 环境不仅局限于一个组织的周边事物,因为环境问题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某一组织的问题,诸如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之类的问题,都是全球关注的问题。从这个

10、意义上讲,“外部存在”可以从组织内部延伸到全球系统。所以,在考虑环境问题时,不仅包括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周边事物,还应把思踟向更大范围扩展-全省、全国、全人类,这就是“地球村”的深刻含义。 2.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组织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尽管多种多样,但都是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组织在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活动或过程中,有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产品的加工制造、包装运输和贮存等环节,每个环节中又会有复杂程度不等的环节。这此产

11、品或服 务及所有这些过程和环节都可能对环境发生作用。例如,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含有害物质废水的排放,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等等,都属于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即环境因素。其结果是产生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应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程度相一致。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称为重要环境因素 3.3. 环境影响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益或有害的变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益或有害的变化。” 环境影响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环境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益的。如“环境因素”

12、中所列举的向大气排放有毒、有害气体这一环境因素,它所造成的后果是空气被污染乃至损害人体健康。这就是环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称为环境影响,显然这属于有害的影响。而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这一环境因素,其结果是引起环境质量改善,这种变化则是有益于人类的环境影响。 通常,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人们对有害的环境变化较为关注。然而当我们考察一个组织的环境影响,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时,有益的变化也应注意,并应鼓励和支持组织在这方面作出贡献。 4.4. 环境方针环境方针 “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表现组织对其全部环境表现(行为行为)的意图与的意图与原则的陈述,它为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原则的陈述,它为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

13、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框架。指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框架。” 环境方针是组织总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制定并正式颁布。它既是组织开展环境管理体现全部环境表现的方向、意图和原则的公开声明,又是组织内部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环境方针应包括对遵守法规、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并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制定环境方针应从组织的环境因素(尤其是重要环境因素)、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要求出发,考虑组织的目标、任务、价值观和实际能力,作出切实的承诺,对外树立组织的形象,对内提高全体职工的环境意识,成为指导环境管理工作的纲领。 5.5. 环境目标环境目标 “组织依

14、据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组织依据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总体环境目的,如可行应予以量化。” 环境目标是依据环境方针制定的,是组织期望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 组织在制定环境目标时,除充分考虑落实环境方针外,还应考虑环境评审结果、已确定的环境因素(尤其是重大环境因素),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要求以及技术、经济、运行和经营等方面的情况,使所定目标切实可行。 目标应尽可能量化并运用环境表现参数来表达,以便目标分解和考核。环境目标应定期评审、修订。 6.6. 环境指标环境指标 “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直接来自环境目标,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

15、的环境表现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环境表现(行为行为)要求,它们要求,它们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量化。可适用于组织或其局部,如可行应予量化。” 组织不仅应依据环境目标确定环境指标,对整个组织的环境绩效作出具体规定和时限要求,以确保在规定时间内环境目标的实现,还应将指标分解落实到相关层次直至相关岗位或人员。 环境指标应尽可能量化,使其具有可测量性。 7.7. 组组 织织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或社团,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

16、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 注:对于拥有一个以上运行单位的组织,可以把一个运行单位视为一个组织。” 组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集团公司、商行、企业、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也可能是这些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 无论形式如何,组织都必须有其自身职能,即从事某种活动、生产某类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同时组织也应有其自身的行政管理能力,能够管理、控制、改变这些活动、产品或服务,使其完成规定的职能。只要具有自身的职能与行政管理能力,则可视为独立的组织,而不必考虑其性质和规模等因素。 对于具有多个独立运行单位的组织,如总公司下设几个分公司,每个分公司只要有独立职能和行政管理能力,这些分公

17、司均可视为一个组织。 8.8. 相关方相关方 “关注组织的环境表现关注组织的环境表现(行为行为)或受其环或受其环境表现境表现(行为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相关方可以是团体,也可以是个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关注组织的环境表现(行为),或受到组织环境表现(行为)的影响。 受组织环境表现(行为)影响的相关方与组织环境(行为)的改善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可能造成其经济或生活质量的损失,这类相关方有:与组织相邻的,如工厂、周围的居民、下风向的企业等;与组织的经营生产活动相关的,如股东、供应方、客户、员工等。 关注组织环境行为的相关方还可包括:银行、信贷、政府部门(如规划部门、环境部门等

18、)、环境保护组织等。某种意义上讲,组织的相关方可以是整个社会。 9.9. 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 “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体系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有机的整体。 环境管理体系是由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审这5个一级要素和若干二级要素组成。这个环境管理体系又是组织整个(全面)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环境管理体系的诸要素中,环

19、境方针是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模式是围绕环境方针的制定、实施方针的策划、策划的实现与体系运行、运行过程中的检查和纠正措施以及管理评审等项活动而展开的。为了保证这些要素(活动)的实施,还需要相应的组织机构、承担相应的职责、配置必要的资源、规划相关活动和过程、建立的实施必要的程序和惯例等等。 环境管理体系不是上述各要素的简单堆积,而是这些要素系统的组织和有机的结合,使之循环运转、螺旋上升,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10.10.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所规定的判断组织的环境管理

20、体系是否符合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给管理者。报给管理者。” 定义中的“证据”通常又叫“审核证据”,它是指关于事实的可验证的信息、记录和陈述。审核证据是审核员在现场审核时获得的、用以对环境管理体系及相关要素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判定的证明材料。它可以是某种信息或记录,也可以是对某事项的陈述。 定义中的“审核准则”是审核员将所获得的审核证据与之对比作出判断的依据。审核准则是在审核实施前由组与委托方共同商定的。通常作为审核准则的有:规范、指南、法律、法规和组织的要求等

21、。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需要制定文件化的程序,以保证审核活动的系统性、一致性和客观公正性。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应呈报给管理者,作为管理评审的依据。 11.11. 环境表现环境表现( (行为行为) ) “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组织基于其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对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它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结果。境管理体系结果。” 环境表现这一术语的同义语有环境行为和环境绩效。 环境表现是一种结果,是组织依据所制定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对环境因素进行控制所得到的结果。这实际上是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结果。 这个结果既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

22、或不能令人满意的。这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状况、目标和指标的落实情况、措施是否有效以及组织的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有关。 组织应定期监测环境表现(行为),藉以判定所确立的目标、指标以及环境管理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合理、有效。 12.12. 污染预防污染预防 “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旨在避免、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产品的采用,可包括再循程、惯例、材料或产品的采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原材料替代等效利用和原材料替代等”。 注:污染预防的潜在利益包括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

23、 污染预防是提高环境绩效、实现持续改进的重要途径,是环境管理体系处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当代环境管理重要指导思想。 为避免或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组织应从产品开发、资源利用、生产活动直到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采取控制污染和有效利用资源的各种可行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 污染预防的原则:不产生污染为最优选择,其次减少污染产出,最后才采取必要的末端治理,控制污染。 13.13.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 “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强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个环境表现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个环境表现(行为行为)的改进。的改进。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

24、的所有方面。 持续改进是GB/T 24001-ISO 14001的基本思想和出发点。持续改进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以组织的环境方针为依据,使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周而复始地按照类似P-D-C-A循环的模式运行。环境管理体系在 实现其管理功能的同时,也在运行中不断得到强化,并导致环境表现的改进。持续改进,贵在持续。组织在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这一基本思想,通过对体系的不断修正和完善,达到改进环境行为的目标。 组织的环境因素有轻有重,环境目标有主有次,改进项目也有优先次序。改进过程是渐进的、有步骤的、持续的,不必同进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第三节第三节 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与

25、理解要点要求与理解要点 GB/T 24001-ISO 14001“规范”部分的第4章是对环境管理体系框架的具体要求。无论是组织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还是认证审核机构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核,都必须以这些要求为依据,必须符合这些要求。因此,正确理解并把握这些要求的精神实质,无论对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还是审核都是至关重要的。 4.1 4.1 总要求总要求 1. 标准条款标准条款: :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本章描述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本章描述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2.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 “建立”-从组织决定按GB/T 24001-ISO 1400

26、1标准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开始,到环境管理体系建成的全过程,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目标指标设定、文件编写、机构设置、人员和资源配置及运行等。 “保持”-是指环境管理体系建成后,按要求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实施监督检查和采取纠正措施,并通过审核和评审促进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l 组织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符合本章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要充分描述本章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l环境管理体系建成后要加以保持-及时调整或采取纠正及预防措施。 在理解标准时,不仅要明确如何建立一个符合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还要搞清楚如何保持这个体系-所制定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能反映出建立了一个怎样的体系以及如何保持它。 4.2

27、 4.2 环境方针环境方针 1. 标准条款:标准条款: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 a) 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模与环境影响; b)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它要求的承诺;遵守的其它要求的承诺; d) 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 形成文件,讨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形成文件,讨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

28、达到全体员工;到全体员工; f) f) 可为公众所获取。可为公众所获取。” 2.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l 环境方针的制定与实施是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l 环境方针的内容必须包括“两个承诺和一个框架”。两个承诺是承诺遵守法律及其它要求,承诺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一个框架就是要为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制定和评审提供框架(依据)。 l 组织的环境方针应适合于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l 形成文件、向全体职工传达并可为公众所获取(公开性)。 l 环境方针应定期评审、修订。如果该组织从属于更大的组织、其方针还应符合上级组织的环境方针并得到其认可。 3. 审核要点:审核要点: l 是否由最高

29、管理者制定并批准环境方针; l 环境方针的内容是否与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相适应; l 环境方针是否包含了两个承诺和一个框架的内容; l 环境方针是否提供了建立和评审环境目 标和指标的框架; l 环境方针是否形成文件; l 采取何种方法使全体员工理解环境方针; l 采取何种方式让公众获取环境方针; l 环境方针是否讨诸实施。4.3 4.3 规划规划( (策划策划) )4.3.1 4.3.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1.标准条款:标准条款: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够控制,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

30、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那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与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与这些重大影响有着的因素加以考虑。这些重大影响有着的因素加以考虑。” 2.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l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 (建多少以满足要求为准); l 程序的作用(功能)是确定环境因素, 判定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 l 确定环境因素,包括与组织活动、产 品或服务相关的、能够控制的以及可望对其施 加影响的因素; l 在判定环境因素时,要针对组织活动、产

31、品或服务的全过程,分析时要考虑到“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废弃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利用、其它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 l 制定环境目标时应考虑与重大环境影响有关的环境因素; l 组织应及时建立和更新环境因素方面的信息(如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等),必要时调整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和评价依据。 3. 审核要点:审核要点: l 所编制的程序是否覆盖了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内容是否适用; l 环境因素的识别是否具备充分性; l 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和确定是否合理; l 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是否登记; l 该

32、组织的现场和周边是否有特 殊环境要求; l 识别的环境因素是否包括异常、紧急状态的环境因素; l 识别环境因素时,是否考虑了过去及将来的情况下的环境因素; l 识别的环境因素是否包含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4.3.2 4.3.2 法律与其它要求法律与其它要求 1. 标准条款:标准条款: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适用于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确定适用于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以及其它遵守的要求,境因素的法律,以及其它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2.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l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与法律和其

33、它要 求相关的程序; l 程序的作用是确定适用于本组织活 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和其它应遵守的要求; l 组织还应建立获得上述法律和其它 要求的渠道,包括对变动信息的跟踪; l “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制度等; l “其它要求”-如产业实施规范、与官方机构的协议、非法规性指南(如国家有关部委发布的规定、通知、标准、行业设计规范)及要关方的要求等。 3. 审核要点:审核要点: l 是否建立并保持了能够确定适用于本组织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程序; l 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获取渠道是否可 以满足要求; l 如何使相关人员及时获悉并得

34、到新获取的法规; l 有无相关法规及标准清单; l 有无适用的法规及标准。 4.3.3 4.3.3目标和指标目标和指标 1. 标准条款标准条款 “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个有关职能和组织应针对其内部每一个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层次,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与指标应形成文件。标与指标应形成文件。 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它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法律与其它要求,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各相关方的观点。 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

35、境方针,并包括对污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并包括对污染预防的承诺。染预防的承诺。” 2.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l 组织内部各管理层次、各有关部门和岗位均应建立并保持目标和指标(“建立”-作出规定,“保持”-执行和更新)。 l 组织内各层次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均应形成文件。 l 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目标时,应考虑的因素。 法律和其它要求-组织应在环境方针中承诺遵守法律、法规、这个承诺应在环境目标中落实。如果组织尚存在或潜在违反有关要求的环境因素,在制定目标、指标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而且目标、指标的制定也应符合有关要求。 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组织通过评审已识别的重要环境因素,在制定目标、指标时应以这

36、些因素为主攻方向。 所确定的目标、指标应符合组织的规模、经济、技术、经营状况等实际情况,要切实可行。 相关方的观点-客户、周围居民,特别是受组织环境绩效影响较大的相关方的有关要求,应考虑纳入目标和指标。 l 组织的目标和指标应与环境方针中的要求相呼应,充分体现环境方针中的承诺(其中包括对污染预防的承诺)。 3. 审核要点:审核要点: l 环境目标和指标如何体现环境方针,是否考虑了该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 l 制定的目标、指标是否分解落实到有关职能部门和岗位; l 目标、指标是否尽可能量化; l 相关方的观点是否得到考虑; l 目标、指标是否体现环境方针对污染预防的承诺。4.3

37、.44.3.4环境管理方案环境管理方案 1. 标准条款:标准条款: “组织应制定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组织应制定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 a) 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职责方法和时间表。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职责方法和时间表。 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就应对有关方案进行修订,活动、产品或服务,就应对有关方案进行修订,以确保环境管理与该项

38、目相适应。以确保环境管理与该项目相适应。” 2.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l 组织应制定一个或多个环境管理方案; l 环境管理方案的作用是保证环境目标、指标的实现; l 方案的内容: 根据组织的目标、指标的分解落实情况,环境管理方案也应相应地逐步细化,可以具体到组织运行的基本要素(如岗位),并使各相关层次与职能的环境管理方案与其所承担的目标、指标相对应; 规定实现目标、指标的职责、方法和时间表。 l 环境管理方案应随情况变化(如新产品或服务项目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及时作相应修订。 3. 审核要点审核要点: l 有无文件化的环境管理方案; l 环境管理方案中是否明确规定了职责、方

39、法和时间表; l 环境管理方案能否保证相应目标和指标的实现。4.4 4.4 实施和运行实施和运行 4.4.1 4.4.1 组织结构和职责组织结构和职责 1.1.标准条款:标准条款: “为便于环境管理要作的有效开展,为便于环境管理要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并予以传达。 管理者应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管理者应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控制提控制提供必要的资源,其中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供必要的资源,其中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技术以及财力资源。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门的管理者组织的最高管理

40、者应指定专门的管理者 代表,无论他代表,无论他(们们)是否负有其它方面的责任,是否负有其它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与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b) 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行情况以供评审,并为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提供依据。” 2.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l 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要靠组织的所有部门承担相关的环境职责; l 必须对每层次的任务、职责、权限作出明确规

41、定(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都要逐级细化),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l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管理者代表并明确其任务、职责、权限; l 管理者代表应做到: 对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负责,,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评审、改进的依据; l 最高管理者应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各种必要的资源。 3.3.审核要点:审核要点: l 最高管理者是否为环境管理体系配备了必要的资源; l 最高管理者是否明确了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 l 体系所覆盖的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责任是否明确; l 各相关层次的职责是否形成文件,是否已传达,以何种方式传达,相关层次是否已明确。4.4.2 4.4.2 培训、意识

42、与能力培训、意识与能力 1. 标准条款:标准条款: “组织应确定培训的需求。应要求组织应确定培训的需求。应要求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 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使处于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使处于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都意识到: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都意识到: a) 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 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重大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重大环境影响环境影响, ,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

43、环境效益;境效益; c) 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的职责;要求方面的作用的职责; d) 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 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或或)工作经验,工作经验,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 2.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l 组织应明确培训需求(对象、目的、内容); l 应明确哪些岗位或人员的工作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需要特殊培训;

44、 l 建立培训程序,通过培训应达到ab的效果; l 对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工作,要有必要的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能力方面的要求,以保证他能胜任所担负的工作。 3. 审核要点:审核要点: l 培训程序中是否对明确培训需求提出要求; l 具有重要环境因素或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岗位或职工是否受到相应培训; l 培训活动是否有记录,是否有效果; l 各管理层、职能部门是否得到必要的培训; l 对供方和承包方,是否需要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什么。4.4.3 4.4.3 信息交流信息交流 1. 标准条款:标准条款: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 a) 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

45、的内部信息交流; b) 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文件形成和答复。 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的处理,并记录其决定。” 2.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l 组织应建立对内、对外双向信息交流的程序; l 程序的功能是: 能在组织的各层次和职能间交流有关环境张环境管理体系的信息, 外部相关方信息的接收、成文、答复; l 特别注意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的处理并记录其决定(例如,组织适用的法律和其它要求的变化信息,客户对组织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环境要求,废弃物处理处置的相关信息、市场环境需求的变化等)。 3. 审核要点:审核要点: l 内外部的信息交流渠道是否畅通; l 异常、紧急情况下的信息如

46、何交流; l 有关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的接收、处理和答复记录是否完整。4.4.4 4.4.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1. 标准条款:标准条款: “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持下列信息: a) 以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以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的描述; b) 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2.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l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可以是书面或电子形式; l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充分描述环境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这里所说的核心,即本标准所包含的17个要素,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表达清楚各要素的实施

47、要求和实施程序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l 应给出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l 本标准并未要求单独编写环境管理手册,也不主张采用复杂繁琐的文件系统。 “相关文件”-如表格、记录、报告、作业指导书、其它体系中的文件、环境因素清单、法规及要求清单、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及“三同时”报告、初始评审报告、排污许可证、组织结构图、地下管网布置图、现场平面图等。 3. 审核要点:审核要点: l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否覆盖了17个核心要素; l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否符合17个要素的要求; l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明确; l环境管理体系的一、二、三级文件是否便于查询; l 如果该组织

48、采用电子版文件,则应确认其是否有效。4.4.5 4.4.5 文件控制文件控制 1. 标准条款:标准条款: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以控制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以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从而确保: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从而确保: a) 文件便于查找;文件便于查找; b) 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 修订并由授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修订并由授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 c) 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 关键作用的岗位,都可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关键作用的岗位,都可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行版本; d) 迅速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

49、和使用迅速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它措施防止误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它措施防止误用; e) 由于法律和由于法律和(或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的失效文件予以标识。存的失效文件予以标识。 所有文件均须字迹清楚,注明日期所有文件均须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包括修订日期括修订日期),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并在,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应规定并保持有关建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应规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改各种类型文件的程序与职责。立和修改各种类型文件的程序与职责。” 2. 理解要点:理解要点: l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对本标准要求的所有文件实施有效控制的程序;

50、 l 程序的作用是确保ae要求的实现。这5项要求既是编制程序文件的依据也是衡量程序是否符合要求的准则; l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达到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等要求; l 应建立并保持有关制定和修改各类文件的程序; l 环境管理体系重在运行和对环境因素的有效控制,不必把主要精力用于建立繁琐的文件控制系统。 3. 审核要点:审核要点: l 体系运行的各类文件是否便于查找; l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各类关键岗位是否 得到现行文件版本; l 失效文件的管理情况; l 文件更改、修订的管理和发放; l 文件的保存期是否明确。4.4.6 4.4.6 运行控制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其他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