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20—2025年).doc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5415542 上传时间:2022-01-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20—2025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20—2025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20—2025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20—2025年).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202025 年)为加强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快速发展,根据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市发展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结合我市实际,编制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202025 年)(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和实施规划,对于指导各级气象防灾体系建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划中所指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暴雨、大雾、高温、雷电、气象干旱、低温冷冻害、台风等所造成的灾害,以及由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

2、灾害,包括城市气象灾害、农业气象灾害、水文气象灾害、交通气象灾害、地质气象灾害、电力气象灾害等。第一章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和面临形势1.1 气象灾害概述市地处省中部,全年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有着优越的气候条件和气候资源。但由于气候的过渡型特征,南北冷暖气团频繁交汇于此,天气多变,常有暴雨、大雾、高温、雷电、干旱、低温冷冻害、台风等气象灾害发生,给自然经济、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1.1.1 主要气象灾害1.暴雨暴雨是短时间内出现的强降水现象,其引发的洪涝、城市内涝等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暴雨是指日降水量超过 50 毫米

3、的天气现象, 年平均暴雨日数 3.1 天, 主要发生在 68 月,空间分布南多北少。2.大雾大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使能见度低于 1 千米时的天气现象。大雾天气四季均有出现,但存在明显季节特征,冬季最多,秋季次之, 夏季最少。 市年平均大雾日数 19.1 天, 分布呈北多南少,主要出现在 1 月、11 月和 12 月,以早晨出现居多。如 2000 年 12月 35 日、 2002 年 1 月 1315 日、 2008 年 1 月 811 日和 2011年 11 月 2729 日等数次连续大雾天气过程。3.高温全市年平均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14.2 天,空间分布呈南部多于北部,平原多

4、于山区。主要出现在 7 月中下旬至 8 月上旬。 1967 年长丰县高温日数达 52 天, 为我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多,2013 年全市年平均高温日数达 33 天。长时间连续高温天气对工农业生产、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不利影响。4.雷电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强烈放电现象,通常伴随着强对流天气过程而发生,危害性极大。市年平均雷暴日数 26.3 天,南部多北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冬季较少。市有气象记录以来,1963 年雷暴日数最多,和市各为 77 天和 49 天。1.1.2 其他气象灾害1.气象干旱气象干旱指某时段内,由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水分支出大于水分收入而造成的水分短缺现象

5、。全市平均每 2 年就会发生 1 次气象干旱,主要以夏秋旱居多,春旱次之。北部重于南部。我市历史上气象干旱较重的年份有 1978 年、1995 年、1994 年,其中 1978 年降水量显著偏少 4 成。2.低温冷冻害一般泛指寒潮、 持续低温、 低温连阴雨引起农作物的育期延迟,造成农业减产的一种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倒春寒、小满寒、寒露风等冷害和寒潮霜冻。倒春寒出现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影响水稻育秧;小满寒出现在 5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影响早稻分蘖;寒露风出现在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影响晚稻开花抽穗。3.台风登陆后的台风减弱为热带低压,如遇冷空气,往往给市带来大风和强降雨的影响

6、。 影响市的台风个数年平均 1.7 个, 持续 24 天,一般出现在 79 月。影响程度南部重于北部、东部重于西部、山区重于平原。1.2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2.1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按照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各项工作,颁布实施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投资建设“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等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设施,全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下降。1.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明显增强。目前,我市气象部门已初步建立包括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在内的综合观测系统,建立市预报服务业务系统,开展

7、大城市精细化预报方法研究,发布城区、县(市)精细化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预警时效明显提前。2.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日渐提升,通过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短信发布平台、广播、电视、自动答询系统、网站、微博、传真、电话、报纸、电子信息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对公众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气象已成为各级指挥防灾减灾工作的第一道防线。3.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纳入市政府专项预案体系,建立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气象信息员队伍组织体系。与市政府应急办建立了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与环保、民政、水务、农业、安监、国土、交通等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

8、享。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对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当前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仍存在以下薄弱环节:气象灾害防御布局不尽合理,全社会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不够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尚未实现全覆盖,乡镇、村、街道、社区等基层防御气象灾害能力偏弱;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和应急预案不够完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能力、预报精细化程度、预报准确率仍不能满足气象灾害防御需求;重点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尚未全面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在城乡规划工作中的支撑仍显不足;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防御等气象服务能力还难以满足防灾减灾的需求;专业人才和保障经费不足,气象灾害防御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1.3 气象灾害防御需求分析近年来

9、,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取得很大成绩,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是面对气象灾害频发易发的趋势,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御和应急救援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财产安全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气象灾害防御的形势更加严峻。1.3.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如何科学防灾、依法防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最大程度地减轻防灾经济成本和社会负担,成为气象灾害防御亟待解决的问题。1.3.2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加大,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暴雨、气象

10、干旱、高温、强对流等气象灾害出现的可能性增大。受污染物排放和城市建设的影响,大气气溶胶含量增加,大雾、霾、酸雨、光化学烟雾等事件也呈增多、增强趋势,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新的挑战。1.3.3 经济社会安全运行和财产安全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新的需求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气象灾害对农业、水务、林业、渔业、环境、能源、建设、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严重威胁着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安全运行。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及其伴生的水资源短缺、大气环境质量变差等问题都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带来更加严重的影响。1.3.4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11、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手段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市打造“创新高地”战略的迅猛推进,目前已经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滨湖大城市。社会对气象服务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对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体系建设迫切要求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预案,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应急处置与救援,实现科学、高效的减灾。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及时、更加个性化的气象灾害服务,增强全社会的气象防灾减灾应急能力。第二章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2.1 指导思想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的作用,综合运用

12、科技、行政、法律等手段,着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急处置工作,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保障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推进市和谐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环境。2.2 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把保障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气象灾害防御以预防为主,防抗结合,通过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工程建设,实现综合防御。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气象灾害防御实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4.坚持依法科学防灾原则。既要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又要与国家和地方已批准实施的相关规划相协调。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气象灾

13、害进行监测预测,合理制定灾害防御方案,加以组织实施。2.3 总体目标建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及其信息发布能力,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增强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完善“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和“灾害监测预警、灾害信息发布、防灾科普宣传”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推动市气象防灾减灾事业的全面发展。到规划期末,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明显减少。第三章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在对地区气象灾害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多

14、因子综合分析,对气象灾害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借助 GIS 绘制了相应的风险区划图系。图系中将气象灾害风险区分为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次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3.1 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是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依据,是构建防灾减灾体系的基础。通过对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进一步查清了气象灾害的分布、发生规律。经研究发现,我市出现频率较高的主要有暴雨、大雾、高温、雷电、气象干旱、低温冷冻害、台风等 7 种气象灾害。1.暴雨: 暴雨及短时强降雨是形成局地内涝的直接因素。 近几年随着观测网络的建设发展, 自动气象站记录到的超过 100 毫米以上的强降雨个例逐年增多。通

15、过对暴雨灾害的区划研究发现,市暴雨灾害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市区,而市区又以南部经开区、新区风险最高;次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市区及东部部分区域,县城及镇到坝镇一带。2.大雾:大雾灾害风险区划致灾因子选取大雾时空分布特征,综合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等因素,得到大雾风险区划。大雾灾害风险区划显示均为次高风险区;为中等风险区。绕城高速、高速六安至段等路段为大雾团雾易发区。3.高温: 我市高温时段主要集中出现在 7 月上旬梅雨结束到8 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一段时间。 高温灾害风险区划主要选取地形地貌、高温天数、人口经济等作为评价因子。致灾因子主要选取了年平均高温天数;水体等下垫面可以有效减少高温发生的机率,孕灾环境

16、敏感性将河网密度等作为指标;承灾体易损性主要以人口密度、经济为基本要素,利用以上因子得到市高温灾害风险区划。区划图显示,市区大部、庐江东部和南部、肥西与舒城西部交界一带为高温灾害高风险区。4.雷电:雷电灾害风险区划致灾因子选取雷暴历史时空分布特征为主要因子,结合地区人口密度分布、经济发展、地势及防雷设施布设等综合因子,得出雷电灾害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市区及庐江大部;次高风险区位于庐江南部至南部一带。5.气象干旱:气象干旱致灾因子主要选取了气象上的干旱几率,将河网密度、地势高度作为孕灾环境敏感性指标;农业生产受气象干旱的影响最为显著,承灾体易损性主要以人口密度、农业经济密度、 旱地作物占农作物的比率

17、为基本要素。 对以上因子进行加权叠加,得到市气象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区划图显示,我市气象干旱风险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市区西部和北部为气象干旱高风险区。6.低温冷冻害:冬季至初春,受寒潮天气影响,常出现低温冰冻、连阴雨雪、大风等灾害性天气。低温冷冻害风险区划主要选取农业布局、地形地貌、人口经济等作为评价因子。致灾因子主要选取最低气温时空分布特征;孕灾环境敏感性将农业种养植布局作为指标;承灾体易损性主要以人口密度、经济为基本要素,利用以上因素得到市低温冷冻害风险区划。7.台风:台风风险区划主要选取地形地貌、人口密度、经济等基本因素,致灾因子选取台风历史移动路径及风雨影响程度分布特征,得到台风灾害风险区

18、划。区划显示,市南部庐江为高风险区;其它地区为次高风险区,且风险分布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山区高于平原。3.2 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分布经过按权重综合不同类别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综合考虑人文经济因素、致灾因子、承灾体、防灾减灾能力等,对我市气象灾害风险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和等级划分,得出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综合风险区划图显示:市区为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高风险重点防御区;部分区域为次高或中等风险防御区;部作为中等风险防御区;其它地区则为气象灾害低风险防御区。第四章 气象灾害防御战略布局重点根据市气象灾害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布局,按照“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全面防御”的原则进行气

19、象灾害防御分区。4.1 城市市城市快速发展,对暴雨、雷电、气象干旱、高温、低温雨雪等灾害的敏感度极高。城市热岛效应和其它气象因素导致人居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防御城市气象灾害,需要全面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确定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为编制城市规划、制定相关基础设施防御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城市生命线工程及重大工程的建设需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以提高工程抗灾能力;加密布设气象灾害监测设施,实时监测实况信息;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增强早期预报、预警和提前防范灾害的能力。4.2 农村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暴雨、气象干旱、雷电、低温冷冻害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

20、产和农村建设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防御农村气象灾害, 需要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发布能力建设,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面;开展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防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修订完善农村建筑物和农业生产设施防灾标准;加强农村防灾科普宣传和农民防灾避灾技能培训,建设农村防灾科普宣传与技术培训基地;增加气象科技的贡献率,保障粮食等农作物稳产高效。4.3 和重要河流市有多条河流,洪涝灾害和大面积干旱时有发生,严重威胁财产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防御和重要河流气象灾害,应把防御大范围暴雨和持续性强降水引发的流域性洪涝及大面积干旱、严重的季节性干旱放在首

21、位,构建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流域暴雨、气象干旱联防工作机制;加强流域气象、水文监测网的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共建共管,并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提高流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开展流域降水过程预报;建立暴雨、气象干旱灾害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预案;编制和更新流域暴雨、气象干旱风险区划,调整流域防洪标准,提高抗御洪水的能力。4.4 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市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区域为环沿岸,缓变性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区域涉及全市。全市地质灾害防治以崩塌、滑坡、河湖岸崩、不稳定斜坡、泥石流等为重点。防御突发性地质灾害,要统筹规划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气象观测网络,提高对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

22、;开展地质灾害点的精细化预报预测业务和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开展暴雨诱发的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以及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合理布设高音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预警接收终端,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隐患区的预警信息传播和接收能力;加强灾害防御宣传和应急演练,提高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气象与国土、水务部门间合作与联动。4.5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暴雨、暴雪、雷电、大风、霜冻、道路结冰、大雾等气象灾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尤为显著。市是国内重要的交通枢纽,公路、铁路、航空、内河运输发达,地铁亦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交通运输气象灾害的防御,重点是建立交通气象

23、观测等专业专项气象灾害监测网络体系,发展专业专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和预警服务,提高高速公路国省道大雾、团雾监测和预警预报能力;加强部门间、行业间的信息与资源共享以及灾害协同防御,及时向公众发布交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开展铁路、公路、地铁沿线精细化气象灾害影响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气象灾害防御的设计标准;建立铁路、公路、地铁沿线工程设计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合理规划和布局,科学防灾避灾。第五章 气象灾害防御的主要任务根据我市气象灾害特点和防御重点,统筹制定实施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工程,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5.1 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立结构合理、 布局适当、 功能齐备的气象灾害综合

24、监测系统,构建气象灾害综合信息共享平台;发展精细化气象预报业务和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加强气象灾害预警的发布,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5.1.1 提高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以市大气探测基地为核心,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网。调整、优化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充实观测项目,提高自动化观测水平,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水平。围绕城市、高速公路、水域等关键区域,重点加强农业、水务、环境、交通、旅游、水文、能源等重点行业,加强专业气象监测能力。提高气象灾害联合监测水平。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的多部门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推进气象灾害监测系统与重点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建立和完善跨地区、跨部门的包括各类专业监测网在内的气象

25、灾害综合监测网,全面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到 2025 年,气象灾害监测率达到 90%以上。5.1.2 完善气象灾害信息网络统筹发挥公共信息网络和专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作用,加快推进气象通信网络的升级换代,提高气象探测资料的传输时效达到分钟级。建设和完善各相关部门间的通讯专线电路,提高部门间气象灾害及相关基础信息交换时效。建成市气象信息存储与处理系统,提高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为监测预报预警提供数据支持。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建立气象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气象灾害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安全保密管理。5.1.3 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实施天气预报预警网格化工程,构建现代天气预报预警业务平台,建

26、设灾害性天气和气象要素的精细化预报技术支撑系统,健全无缝隙、细网格、数字化的预报预警业务系统,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分辨率。研发突发灾害性天气分区预警制作发布系统,提高灾害性天气预警及时率、准确率。开展气象影响预报、灾害预报和气象灾害风险预评估,建立农业、林园、水务、交通、能源、旅游、环境、卫生等敏感行业的影响评估。建立公路(含高速、国省道)大雾预报预警平台,建立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平台,加强积涝、山洪、地质灾害等气象次生、衍生灾害预报预警业务,增强气象影响预报和灾害预报的针对性和实用性。5.1.4 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传播建设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进一步优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

27、布流程,不断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以政府购买气象服务方式,利用社会资源向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预警发布及时率和覆盖面。 到 2025 年, 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预警信息至少提前 1520 分钟送达受影响地区的公众,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公众覆盖率达到 95%以上。5.2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全面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开展重大工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风险因素,为有效防御气象灾害提供科学依据。5.2.1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继续开展全市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各类气象灾害风险分布情况。建立以社区、

28、乡村为基础的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收集网络,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编制精细的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防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编制承灾体脆弱性区划;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查找气象灾害防御的隐患和薄弱环节,为编制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等奠定基础。5.2.2 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建立重大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相应的建设标准,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纳入工程建设项目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确保在城乡规划编制和工程立项中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的影响。根据气象法及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对城乡规划、国家重点建设

29、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组织气候可行性论证。5.2.3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能力建设提高气象灾害对工程项目或规划的设计、选址、建设及运营阶段的影响评估方法和技术水平,发展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制定综合评估气象灾害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模型、风险等级标准和风险区划工作规范,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评估,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编制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应急预案提供依据。5.2.4 加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开展气候变化事实及演变规律的监测分析,加强气候变暖背景下气象灾害发生和发展规律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对极端气象灾害事件,以及对

30、经济、社会、能源、水资源、农业和粮食、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建立集气候变化监测、预测、影响评估、应对为一体的气候变化业务。5.3 提高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制定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工作机制,完善防灾法规和标准,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普及,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5.3.1 制定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依据各县(市)、区的气象灾害特点及其风险区划,组织编制、修订各类气象灾害防御方案,明确气象灾害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各部门的防御职责和联动机制、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和防御措施等事项,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领导体系

31、和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实施,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综合效益评估机制,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制。5.3.2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以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为基础,建立健全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标准体系建设,增强气象灾害防御的科学性、规范化、标准化。5.3.3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建设市、县(市)气象科普基地、气象科普馆以及气象科普室等方式,同时发挥政府购买气象科普宣传服务的作用,广泛开展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有关课程和课外教育内容,培养

32、和提高学生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对全民特别是农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防灾技能的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气象灾害防御演练,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避险防灾能力。5.4 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各级气象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形成科学决策、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5.4.1 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制定完善各类气象灾害的应急预案, 明确气象灾害的等级划分、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规程、紧急避难场所和转移路线、气象灾害应急救

33、援组织体系、各部门职责和联动机制、应急处置措施等事项,基本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5.4.2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跨部门共享和协作联动。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建设,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水平。加强重点防御区救灾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救援装备、设施、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统筹管理。加强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发展和壮大气象减灾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群众团体、民间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民在气象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恢复重建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保险,分散气象灾害风险,加快建立地方财

34、政支持的灾害风险保险体系,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气象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5.4.3 提高基层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促进基层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规范化和社会化。建立社区、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确保及时接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向责任区内的群众传递,组织公众按照防御方案和应急预案,正确防御气象灾害。面向社区、乡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远程培训、集中培训和应急演练相结合的综合培训。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气象信息员的责、权、利,并为信息员履职和享受相关待遇提供相应保障。第六章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工程根据市气象灾害防御战略布局重点、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

35、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建设。6.1 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以大气探测基地为中心,建成比较完善的天气监测网、专业气象监测网和区域气象监测网。实现边界层风廓线探测、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城市雷电监测,以及酸雨、辐射、紫外线、黑炭、浊度等特种要素自动监测。 在市区建成站点密度 13 公里的气象监测站网,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组织开展以社区为单元的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立城市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开展城市暴雨等主要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研究,绘制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建设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完善预警信息传播机制,提高

36、预警信息覆盖面;建立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网发布机制和“绿色通道”,消除城市预警信息盲区。建立完善区、街道和社区三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将气象灾害应急演练纳入社区应急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并完善预案修订和更新机制。6.2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完善农村气象监测网, 所有乡镇至 2020 年建成多要素气象站,至 2025 年建成 2 个以上多要素气象站。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自动土壤水分站和农业气象物联网监测设备。加强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实现防御规划到县、组织机构到乡、应急预案到村;开展农村气象相关灾害普查,补充完善综合观测系统和快速、高效的信息传输系统,建立健全精细化

37、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提高农村易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发展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依靠乡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建设成果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依靠乡村信息员和志愿者作为自动监测设备的补充,开展气象灾害辅助观测,完善气象灾害监测手段;进一步完善农村和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6.3 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大雾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在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加密建设能见度等监测设备,平均站点密度达到 3 公里,大雾(团雾)多发区和重要干线站点密度达到 1 公里;建立市大雾数值预报系统和市交通气象预报服务与监测预警系统,开展对大雾天气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建立市高速公路气象监测站配套建设标准,将气象

38、监测站点作为高速公路建设的必需配套设施,与高速公路同步设计施工;深化部门合作,与高速公路、交警、交通运输、路政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6.4 重点经济区与高影响行业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警评估工程多部门联合建设完善重点经济区与优势农产品主产区、重大水利水电设施、轨道交通、架空输电线、重大通信设施、重点矿山聚集区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集中区等气象灾害防御综合监测系统;发展农业气象、水文气象、地质灾害气象、环境气象、交通气象、航空气象、电力气象等灾害预警和评估系统。6.5 雷电灾害防御工程建立覆盖全市的雷电监测网, 实现全市雷电实时监测信息共享。完善雷电预报预警业务平台,对雷电发生发展演变趋势

39、、雷电发生概率、雷击危害等级等开展综合预报预警。在雷电多发区及公共场所开展雷电防护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完成全市学校、幼儿园、公园、车站等公共活动场所和重点设施的防雷安全检测。6.6 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气象保障工程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中小河流和大中型水库所在地区,进一步完善气象观测站;开展暴雨诱发的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完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确保灾害发生前有关地区和人员可以及时获得预警信息。6.7 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市飞机人工增雨基地;建设都市圈人工影响天气省级地面作业基地;升级人工影响天气地面

40、作业设备,完成所有地面固定作业点标准化建设;建设应急移动作业指挥系统和物联网人工影响天气管理系统。6.8 流域气象灾害防御工程面向生态、旅游、航运、渔业发展,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系统,提升流域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在环沿岸加密布设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形成平均间距小于 5 公里的自动气象观测网;在主要河流入湖区和湿地保护区建设生态气象综合观测站(水面综合观测平台、浮标式观测站、负氧离子监测站),配备相应生态气象分析实验设备,分层实时监测水质、水文、气象等要素;建立综合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开展水上交通安全气象导航、蓝藻监测预警气象保障、旅游气象和渔业气象服务。6.9 气象防灾

41、减灾预警中心工程在滨湖新区建设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和服务综合治理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中心。建设气象监测预警中心。依托市、县预警中心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和县(市)分中心,建成大城市精细化预报预测系统和城市、气象灾害评估服务系统。6.10 气象防灾科普教育工程建设市气象科普馆和各县(市)气象科普馆。开发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产品,编制系列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挂图和音像制品,编制防灾减灾宣传案例教材,开发气象灾害和科普体验软件。充分发挥政府购买气象科普宣传气象服务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各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

42、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教育活动。6.11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工程按照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总体要求,开展重大工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建立以社区、乡村为基础的气象灾害风险调查收集网络,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分灾种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建立重大工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第七章 气象灾害防御的保障措施7.1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本地气象灾害的特点和防御重点,组织编制本地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气象灾害防御重大项目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层层落实气象灾害防御的各项责任制,把气象灾

43、害防御任务切实落到实处。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程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建立灾害性天气信息通报与协调机制。7.2 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制建设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机制,规范全社会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提高依法防灾减灾的水平。开展有关气象防灾减灾执法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促进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由于失职、渎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坚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7.3 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气象灾害发生机理和预报预测、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制定气象灾害

44、防御对策和防御工程标准。加快科技成果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应用。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经济社会发展及能源、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实现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新突破。7.4 强化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培养高素质防灾专业技术队伍,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专业人才培训,优化队伍结构,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培养、流动和评价机制,多渠道发展气象灾害防御人才队伍。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专家队伍建设,为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提供决策咨询。同时还要加强灾害管理队伍建设,开展不同层次的减灾专业教育,提高灾害管理人员水平。加强防灾应

45、急救援队伍建设,充分依靠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和各部门(行业)抢险队伍,形成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骨干力量。积极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加强基层防灾志愿者队伍和乡镇、社区、乡村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在乡镇设立气象信息员,协助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社区、乡村兼职或专职气象信息员,及时接收和传递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和灾害信息,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参与本社区、乡村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制订和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普宣传、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7.5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经费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指挥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

46、项目、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对气象灾害防御经费的投入,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气象灾害防御资金的募集,多渠道筹集气象防灾减灾资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建设专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发挥气象灾害保险和再保险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对气象灾害受灾单位和群众的救助、损失转移及分担作用。7.6 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大力推动气象科普创新,不断完善和规范气象科普网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对全社会尤其是对重点地区和人群的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易发、多发区公众广泛参与的防灾避灾演练。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引导,做好相关科学解释和说明工作,增强公众抗御气象灾害的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