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白杨礼赞》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白杨礼赞》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白杨礼赞课堂实录师:今天我们学习茅盾先生的散文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特别适合朗读,现在请同学们边读边做一些朗读标记,然后大声朗读,读出文中的激情与豪气。(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一、整体感知,品味赏析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学生自主思考)生:通过读文章,我发现以白杨树不平凡为线索。在文中第1段、第4段、第6段、第8段中。多次出现白杨树的不平凡,所以我认为文章紧紧围绕着白杨树的不平凡来展开。师:这位同学能够利用语言标志,尤其是反复出现的词句来理解,这是很好的阅读方法。生:作者开篇即说:“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作者直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形成一一贯之的感情线索,统领全文
2、。(一)走入白杨,形神俱美师: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白杨树的不平凡,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并圈画出来,做点批注。(生读文章,圈点批注)生:第5段中:“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介绍了白杨树的外形,给人一种倔强挺立的感觉,尤其是“力争”和“笔直”词语的运用,读的时候应该要重读,读出气势。(生示范读)生:第5段写出了白杨树的外形美,写了白杨树的干、枝、叶子、皮,给人以美感,展示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师:通过读文章我们感受到了白杨树的外形美,我们试着读一读,读出白杨树的外形美。(学生读文章第5段)生:第5段中“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压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
3、说倒垂了。”“绝无”“一律”“绝不”“几乎”这些词语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情感。作者用词有分寸感,体现了白杨树的倔强挺立,不折不挠。师:同学们观察地非常仔细,通过词语来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样对白杨树的外形就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令人振奋,令人心潮澎湃。师:还有哪些段落体现了白杨树的不平凡。(学生自读文章思考)生:第7段写出了白杨树的内在气质与精神,第5段是形美,第7段是神美。生:第7段写“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直接把白杨树的内在气质写出来,和含蓄的表达完全不一样,情感特别强烈。尤其是作者用4个反问句,引起我们对白杨树精神地深入思考
4、。师:这位同学的思考很有价值,作者用了4个反问句引起我们的思考。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为了突出某些方面的特征,同时常常使用象征手法,赋予这一事物某种象征意义,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志向。生:从树到农民到哨兵到精神和意志,从表层到深层地逐步升化,升华到新中国历史的精神与意志。生:在读这4个反问句的时候,我们的情感也在不断地深化,情感越来越强烈,我更加明白抗日战争的艰难,只有具备这种精神和意志才能战胜困难,才能迎来胜利的曙光。(学生读第7段,读地声情并茂,学生鼓掌)生:作者在第8段中点出了文章的主旨,作者直接把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给我们揭示出来,作者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白杨树的精神和意志
5、。师:作者的情感迸发出来,好似火山爆发,对白杨树的赞美达到极致,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齐读第8段。(生齐读第8段)师:那一幅幅的画面,在我们的脑海中闪过,白杨树在我们的心中也高大起来,傲然挺立,直插云霄。(二)走入高原,体会境美师:通过同学们的交流分享,白杨树的不平凡体现在形美与神美,我们深刻地体会了从形美到神美的逐层深化,但是,我们通过读课文发现作者是从第5段开始写白杨树的外形,不是一开始就写白杨树的外形。文章开篇入题,紧接着又宕开一笔,用一大段文字描写高原景象,作者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生读2、3段,自主思考)生:“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是这段的总起句,而
6、且是比喻句,比作一条大毯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高原给作者的整体感受。生:写出了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色彩浓郁的高原图景,这也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生:作者在写景的同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先是感觉到“雄壮”或者“伟大”,进而体会到另一种的味儿“单调”,这样写高原景色真可谓一波三折,为白杨树的出现铺垫蓄势。师:这种写法比平铺直叙的效果好,激起我们的阅读兴趣。生:作者如此不厌其烦地写塞外风光,是在为白杨树出场布置背景渲染气氛,制造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境界。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作者如果直接写白杨的形和神,而不是先写白杨赖以生存的景,那么白杨的笔直和坚强就将有根基不牢之感。西北高原是白杨树赖以生存的典型环境
7、境美。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西北高原的境美,齐读2、3段。(生齐读2、3段)二、情感变化,欲扬先抑生:我发现本文写法有抑有扬,写出作者情感的变化,给我留下鲜明的印象。师:这个同学的发现很有价值,本文写法有抑有扬,富于变化,试着找出相关段落,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生读文章找段落)生:“刹那间”“猛抬眼”“惊奇的叫了一声”等语句,表达了作者猛然见到白杨树时的惊喜。这一段奇峰突起,我的情绪由抑而扬,完成情感地突转,为下文详细描写白杨树做好了情感的铺垫。师:“单调!”“惊奇的叫了一声的!”两种情感的鲜明对比,作者的情感一下子被白杨树激发出来,精神振奋。写一两句话,突出作者地惊喜程度。(生自主思考,动笔写
8、作)生:啊,白杨树!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睛里放射出光芒,好似射穿宇宙。生:我惊掉了下巴,眼睛突然放射出豹子般犀利的目光,我的身体如同触电似地震悚起来,血液不断地加快,像汩汩流淌的小溪。师:写得很好,突出了我看到白杨树后的惊喜,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情感地突变。生:我找的第7段,前三句先说白杨树可能不美,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紧接着说她伟岸,正直,朴质,严肃等等,夸他是伟丈夫,也是先抑后扬。生:“好女子”和“伟丈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伟丈夫”顶天立地,给人一种阳刚之美,雄壮之美。师:我们学阿长与山海经列夫托尔斯泰这两篇文章时,都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呢?生:使文章不平铺直叙
9、,有一些反差,形成一种对比,造成情感上的转折,读者在读的过程中使文章波澜起伏,富有变化。生:本文这样写,更加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突出了白杨树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师:欲扬先抑的手法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文章有了更多的趣味,所以在写作中我们可以运用。三、借助背景,总结升华师: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战任务,北方军民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作者看到前途和希望,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学习了这篇文章,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思考呢?生:我以前没想到白杨树有这
10、么高大的形象,以为它只是普通的树,学习了这篇文章,结合时代背景,白杨树的形象在我心中高大起来,成为我精神的图腾,留下深刻的烙印。生:学习了这篇文章,我想到我们所处的新时代,白杨树的精神和意志更不能缺少,我们更应该具有坚强、力求上进、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意志,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师:白杨树是不平凡的,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刻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给我们精神的力量,让我们以一颗坚强的心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磨折不了,压迫不倒。让我们齐读茅盾先生写的题白杨图,再次感受白杨树的精神与意志。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师:希
11、望白杨树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扎根,源源不断地给我们精神与力量,感谢同学们的精彩发言,下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注重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主要包括整体感知,品味赏析;情感变化,欲扬先抑;借助背景,总结升华三个环节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环环相扣,符合从浅到深、从易到难、从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尤其是主问题的设计,更能促进学生的探究和思考。比如: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个主问题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从文中找到白杨树的形美、神美,对白杨树有了整体认知,白杨树的形象激活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再体会开头的境美,对黄土高原下的白杨树有了更深层的领悟,前后结合,形成有机的整
12、体,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2.注重朗读与品味语言的结合。本课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必须注重朗读的训练。朗读不仅是解读文本的方式,也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在体会白杨树外形美的环节,让学生抓住词语重读,比如“力争”“绝无”“一律”“绝不”等。在反复朗读中,学生休会到白杨树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的外形特征。学生在体会白杨树神美的环节,让学生抓住四个反问句反复朗读,学生的情感迸发出来,深刻体会到白杨树的精神和意志。朗读带动了学生的情感,给予学生强大的精神力量。教师带领学生在文章里走几个来回,让学生在朗读中触摸语言、赏析语言、涵咏语言,在朗读中升华学生的情感。师生的语言呈现出螺旋式地上升,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素养,达到“师生一心,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