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学》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5400424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原微生物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病原微生物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原微生物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微生物学》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微生物在人体的分布微生物在人体的分布正常人的体表和同外界相通的口腔、鼻正常人的体表和同外界相通的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都寄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都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是为正常微生物害,有些对人还有利,是为正常微生物群,通称正常菌群(群,通称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正常菌群生理学意义正常菌群生理学意义生物拮抗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防癌作用 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机会致病菌(机会致

2、病菌(opportunitistic pathogen)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在某些条件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致病条件致病条件寄居部位的改变寄居部位的改变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正常菌群中各菌种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失调间的比例失调三、微生物学的发展三、微生物学的发展“科学的历史就是科学本身。科学的历史就是科学本身。”歌德歌德微生物的史前期微生物的史前期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的发现和“生命自然发生说生命自然发生说”的否

3、定的否定病原微生物的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研究病毒的发现病毒的发现微生物的生理学发展时期微生物的生理学发展时期现代微生物发展时期现代微生物发展时期Louis PasteurLouis Pasteur,1822-18951822-1895他的一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影响。他的一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影响。(1 1)证实了微生物活动和否定了微生物自然)证实了微生物活动和否定了微生物自然发生学说。发生学说。(2 2)免疫学)免疫学-预防种痘预防种痘(3 3)发酵的研究)发酵的研究(4 4)其他贡献)其他贡献Robert Koch 1843-1910Robert Koch 1843-19101

4、1、建立微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建立微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1 1)分离和纯化细菌:划线法,混合倒平板法。琼)分离和纯化细菌:划线法,混合倒平板法。琼脂、培养皿(脂、培养皿(PetriPetri)(2 2)设计了培养细菌用的肉汁胨培养液和营养琼脂)设计了培养细菌用的肉汁胨培养液和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基。(3 3)设计了细菌染色技术)设计了细菌染色技术2 2、证实疾病的病原菌学说,提出了柯赫准则。、证实疾病的病原菌学说,提出了柯赫准则。柯赫(Koch)柯赫(科赫)Kochs postulatesKochs postulates(科赫法则)(科赫法则)。特殊的病原体应在同一种疾特殊的病原体应在同一种疾

5、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该病原体能被分离培养在;该病原体能被分离培养得到纯种;该病原体培养物得到纯种;该病原体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自人工感染的实验样病症;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体纯培养病原体纯培养科赫法则科赫法则Serge Winogradsky,1856-1953,Serge Winogradsky,1856-1953,发现微生发现微生物的自养生活。物的自养生活。Beijerinck M.W.,1851-1931Beijerinck M.W.,1851-1931,发现了非,发现

6、了非共生固氮菌。共生固氮菌。Joseph Lister,1864,Joseph Lister,1864,提出无菌外科操作技提出无菌外科操作技术。术。Elie Metchnikoff Elie Metchnikoff 发现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发现白细胞的吞噬作用。Ivanovsky Ivanovsky 发现烟草花叶病毒。发现烟草花叶病毒。P.Ehrlich P.Ehrlich 现代化疗的开始。现代化疗的开始。现代微生物发展现代微生物发展19291929年年FlemingFleming发现青霉素发现青霉素 19411941,Florey&ChainFlorey&Chain,将青霉素投入生产,是,将青

7、霉素投入生产,是通气培养微生物的开端,将微生物学与工程学结通气培养微生物的开端,将微生物学与工程学结合。合。19441944,WaksmanWaksman,发现链霉素。随后一系列抗生素,发现链霉素。随后一系列抗生素被发现。被发现。19441944,Avery Avery 肺炎球菌转化实验,确定肺炎球菌转化实验,确定DNADNA是遗传是遗传物质,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形成。物质,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形成。19531953,Watson&Crick Watson&Crick 提出提出DNADNA双螺旋结构以半双螺旋结构以半保留复制假说。保留复制假说。微生物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微生物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第一篇

8、第一篇 细菌学细菌学第一章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大细菌的大小:以微小:以微米米(um)为为计量单位。计量单位。1 um=1/1000 mm细菌的大小:以微米细菌的大小:以微米(um)为计量单位。为计量单位。细菌的形态与革兰染色性细菌的形态与革兰染色性革革兰兰染染色色法法:由由丹丹麦麦医医生生Hans Christian Gram于于1884年年创立。创立。经经初初染染媒媒染染脱脱色色复复染染,将将细细菌菌分分为为G+和和G菌菌两两大大类类,有有利利于于鉴鉴别别细细菌菌、研研究究细细菌菌的的致致病病性性、选选择择适宜的治疗药物。适宜的治疗药物。【操作步骤】结晶紫初染结晶紫

9、初染碘液媒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乙醇脱色复红复染复红复染涂片固定涂片固定【结果】【结果】细细菌菌被被染染成成紫紫色色者者,称称为为革革兰兰氏氏阳阳性性菌菌(G+菌)菌)细细菌菌染染成成红红色色者者,称称为为革革兰兰氏氏阴阴性性菌菌(G菌)菌)阳性菌阳性菌紫色紫色 阴性菌阴性菌红色红色细菌的形态细菌的形态球菌:按其排列方式又可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球菌:按其排列方式又可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杆菌:多无特定排列方式,其形态有直杆、球杆、棒状、分枝状等。杆菌:多无特定排列方式,其形态有直杆、球杆、棒状、分枝状等。螺形菌:按其螺旋可分为弧菌、螺菌、弯曲菌。螺形菌:按其螺旋可分为弧菌、螺

10、菌、弯曲菌。细菌的结构细菌的结构细菌的结构包括各种细菌均有的基本结细菌的结构包括各种细菌均有的基本结构和仅有某些种类细菌具有的特殊结构构和仅有某些种类细菌具有的特殊结构基本结构:由外基本结构:由外内依次为细胞壁、细内依次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胞膜、细胞质、核质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菌毛、芽胞芽胞细胞壁细胞壁功能:功能:维持菌体的固有形态维持菌体的固有形态 保护细菌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抵抗低渗环境 参与菌内外的物质交换参与菌内外的物质交换 决定细菌菌体的抗原性决定细菌菌体的抗原性化学组成与结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化学组成与结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11、,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有成分。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有成分。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比较细胞壁的比较G+菌的细胞壁菌的细胞壁较厚,约较厚,约2080 nm肽聚糖:约占肽聚糖:约占80%,是由聚糖链、四肽,是由聚糖链、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侧链、五肽交联桥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磷壁酸:是磷壁酸:是G+菌的特有成分,约占菌的特有成分,约占20%,为,为G+菌重要的表面抗原。菌重要的表面抗原。G菌的细胞壁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约占肽聚糖:约占20%,为疏松的平面网格,为疏松的平面网格结构结构外膜:约占外膜:约占80%,由内,由内外外依次为脂蛋依次为脂蛋白、脂质双

12、层(狭义的外膜)、脂多糖白、脂质双层(狭义的外膜)、脂多糖脂多糖(脂多糖(LPS),),又称内毒素、致热原,又称内毒素、致热原,由内由内外亦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类脂外亦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类脂A A(内毒素的主要毒性部位)、核心多糖内毒素的主要毒性部位)、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和特异性多糖(有属特异性)和特异性多糖(G菌的菌的菌体抗原,有种特异性)。菌体抗原,有种特异性)。G+菌和菌和G菌细胞壁结构的区别决定了二者的菌细胞壁结构的区别决定了二者的染色性、抗原性、毒性、对抗菌物质的敏感性染色性、抗原性、毒性、对抗菌物质的敏感性均有所不同。均有所不同。细胞壁缺陷菌细胞壁缺陷菌在某些情况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被在某些情况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被破坏,或合成受阻,细胞壁受损,但细破坏,或合成受阻,细胞壁受损,但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成为细胞壁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成为细胞壁缺陷菌,又称缺陷菌,又称L型细菌。型细菌。L型细菌呈多形性,某些仍有一定致病力,型细菌呈多形性,某些仍有一定致病力,可引起慢性感染。可引起慢性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