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习题》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习题》word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章 胃肠道、肾的功能一、 名词解释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吸收:食物经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及水、矿物质和维生素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 糖异生:排泄:人体的代谢尾产物、多余的水、无机盐和进入体内的异物经血液循环运送到某些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重吸收:二、选择题1、胃蛋白酶原主要依赖于( )。A.胃必素的激活,B.盐酸的激活,C.促胰岛素的激活,D.乙酰胆碱激活。2、三种物质的在胃内排空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蛋白质、脂肪、糖类, B.糖类、脂肪、蛋白质,C.脂肪、糖类、蛋白质, D.糖类、蛋白质、脂肪。3、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最重要成分是( )
2、。A.胆盐, B.胆色素, C.胆固醇, D.脂肪酸。4、肝脏最重要的功能是( )。A.消化, B.供能, C.解毒, D.代谢。5、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胃, B.小肠, C.食管, D.大肠。6、下列物质吸收时不需要钠泵活动的是( )。A.单糖, B.氨基酸, C.脂肪酸, D.水。7、低血糖时,首先受影响的器官是( )。A. 脑组织, B.肾脏, C.肝脏, D. 心脏。8、饥饿时,维持血糖恒定的主要途径是( )。A.肌糖原的分解,B.肝糖原的分解,C.糖异生, D.肾小管生吸收。9、肾单位是指( )。A.肾小球与肾小管,B.肾小体、肾小管、集合管,C.肾小体和髓袢,
3、D.肾小体、肾小管。10、糖吸收的主要机制是( )。A.主动转运, B.被动转运, C单纯扩散, .D.都不是。11、关于肾脏的主要功能错误叙述的是( )。A.排除大部分代谢尾产物, B.分泌激素,C.维持水和酸碱平衡, D.排泄尿胆素。12、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A.脂肪, B. 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13、人体最经济的能源是( )。A.脂肪, B. 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三、填空题1、食物在消化管内的_过程称为消化,消化方式有两种,一为_,二为_。2、剧烈运动后血乳酸清除的途径主要有_、_和_。3、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单位是_。4、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_,其中促使
4、滤过液生成的力量是_,阻止滤出的力量是_。5、肾脏在维持pH相对恒定中主要是通过肾小管的_和_以及_排酸保碱作用来实现的。6、滤液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重吸收全部_,大部分_,小部分_,_完全不重吸收。7、尿的生成过程包括:_、_和_三个环节。四、判断题1、人体从膳食中摄取的营养物质,如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可直接透过消化道粘膜被吸收。( )2、三大营养物质在胃中排空速度快慢的顺序是、脂肪、糖类、蛋白质。( )3、葡萄糖在小肠是通过主动吸收进入血液的。( )4、肌糖原和肝糖原都可以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的恒定。( )5、剧烈运动后,进行低强度运动可促使乳酸的消除。( )6、决定尿量多少的主
5、要环节是肾小球滤过率,而不是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水的力量。( )五、问答题 人体内的排泄途径有哪些?它们各有何排泄作用?第六章 能量代谢一、 名词解释基础代谢 :人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的能量代谢梅脱: 氧热价 呼吸商 :同一时间内呼出的二氧化碳量与摄入的氧气量的比值食物热价 磷酸原系统 乳酸能系统 有氧氧化系统 能量代谢二、选择题1、呼吸商是指机体在同一时间内( )。A.ATP合成与释放的比值, B.通气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 C.CO2生成量与耗氧量的比值, D.ATP合成与PCr消耗的比值。2、氧热价最高的营养物质是( )。A.脂肪, B.蛋白质, C.糖类, D.糖类和脂肪。3、属于有
6、氧氧化系统供能的特点错误的是( )。A.供能输出功率低, B.有氧代谢, C.ATP生成多, D.乳酸生成较多。4、属于磷酸原供能特点错误的是( )。A.能量输出功率高, B.无氧代谢, C.ATP生成少, D.动员所有贮备可供能33S。5、人群中基础代谢率最高的是( )。A.老年人, B.成年男子, C.成年女子, D.幼儿。6、相对代谢率为( )。A.能耗量与体表面积的比值, B.能耗量与身高或体重的比值, C.能耗量与基础代谢的比值, D.能耗量与CO2产生量的比值。7、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明显上升的是( )。A.ATP, B.PCr, C.乳酸, D.都不是。8、从机体能量代谢的整个
7、过程来看,其关键的环节是( )。A.糖酵解, B.糖类有氧氧化, C.糖异生, D.ATP的合成与分解。9、在完成同样运动负荷时,有训练者肌肉机械效率高,是因为( )。A.以糖类供能为主, B.以脂肪供能为主, C.呼吸商较低, D.消耗的总热能较少。10、从工作中利用的总能量来看,有训练者利用脂肪供能比例与较无训练者相比( )。A.完全相同, B.要大, C.要小, D.大体相同。11、评定乳酸能系统能力的常用指标是( )。A.肌红蛋白的含量,B.血乳酸水平,C.30m冲刺速度,D.无氧阈值。12、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能的共同特点是( )。A.都不需要氧, B.都产生乳酸,C.都能维持较
8、长时间运动,D.都可产生大量ATP。13、在较剧烈运动时,肌肉中高能磷化物的变化情况是( )。A.PCr的含量变化不大,B.ATP含量变化不大,PCr的含量下降,C.PCr生成较多, D.ATP含量大幅度下降。14、乳酸能系统的特点之一是( )。A.输出功率高,B.产生乳酸,C.ATP生成多,D.产生CO2。15、进行一段时间训练,60m跑速提高了,而跑后血乳酸含量却比训练前减少了,这说明( )。A.糖类的有氧供能比例增大,B. 肌红蛋白含量增多, C.脂肪供能比例增大, D.ATP-PCr供能比例增大。 16、属于乳能供能特点错误的是( )。A.供能的最大容量有限,B.快速可动用性,C.产生
9、乳酸, D.动员所有贮备可供能33S。17、在相同时间同完成同样的工作量时,有训练者较无训练者( )。A.动用脂肪量较多, B.动用糖原和脂肪的量较少,C.利用的ATP和PCr较多,D.利用脂肪供能的比例较小。三、填空题1、机体生理活动所需要的直接能源是_分解,而最终能源是_的氧化分解。2、糖类的呼吸商是_脂肪的呼吸商是_。3、开放式测定法又称为_法,它是根据机体在单位时间_和_来推算机体的耗能量。4、基础代谢率有性别、年龄差异,通常男子比女子_,儿童比成年_,老年较壮年_。5、基础代谢的高低同_有关,但不成比例关系,而与_成正比,所以最适宜的的计算单位是_。6、评定乳酸能系统能力最常用的指标
10、是_。7、运动时ATP再合成所需能量可由_、_和_三条途径提供。8、磷酸原系统又称为_系统,它由细胞内的_和_两种高能磷化物组成。四、判断题1、ATP属高能磷酸化合物,是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能利用的直接能源。( )2、机体能量代谢的整个过程中,ATP的合成与分解是体内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关键环节。( )3、剧烈运动中,能耗增多,使肌肉中ATP和PCr的含量迅速减速少。( )。4、细胞膜上各种“泵”,在进行物质转动时所消耗的能量是由ATP分解提供的。( )5、测定单位时间机体消耗的氧量与排出的CO2的量,可间接地推算机体的能耗量。( )6、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食物热价不同而氧热价相同。( )7、糖
11、类的氧热价高于蛋白质而低于脂肪。( )8、在三种主要营养物质中,糖类的氧热价最高。( )9、有训练者动用脂肪供能的能力比无训练者强。( )10、人体安静时的能量消耗相当于250300mlmin-1的吸氧量。( )11、运动时的能耗量与运动强度成正比。( )五、问答题 1、简述体内能量的转移、贮存和利用过程。2、试述运动时的能量供应过程。3、比较分析三种供能系统和特点。4、试述能量连续统一体理论在体育实践上的意义和应用。5、论述不同强度运动时三个能量系统供ATP再合成的动态关系?第七章 内分泌一、名词解释激素 :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高度活性的有机物质靶细胞 :应激应急二、选择题1、下
12、列被称为第一信使的物质是( )。A.cGMP,B.cAMP, C.Ca2+, D.肾上腺素。2、下列被称为第二信使的物质是( )。A.ADP, B.ATP, C.AMP, D.cAMP。3、甲状腺主要分泌( )A.三碘甲腺原氨酸, B.四碘甲腺原氨酸, C.二碘酪氨酸, D.一碘酪氨酸。4、糼儿时,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可导致( )。A.侏儒症, B.粘液性水肿, C.呆小症, D.糖尿病。5、胰岛的细胞分泌( )。A.生长抑素 B.胰高血糖素 C.胰多肽 D.胰岛素6、蛋白合成和贮存不可缺的激素是( )。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 C.胰多肽, D.肾上腺素。7、胰岛素缺乏将导致( )。A.
13、血糖浓度下降, B.血浆氨基酸浓度下降, C.血脂上升, D.肝糖原贮备增加。8、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因素是( )。A.血脂浓度, B.血中氨基酸的浓度,C.血中生长素的浓度, D.血糖浓度。9、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是( )。A.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异生 , B.促进脂肪分解,使酮体生成增加,C.抑制胰岛素分泌, D.促进胆汁和胃液分泌。10、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时血中主要增高的激素是( )。A.氢化可的松与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皮质醇, D.雄激素。11、先天性腺垂体功能减退可引起( )。A.侏儒症, B.呆小症, C.粘液性水肿, D.肢端肥大症。12、
14、关于生长素的错误叙述是( )。A.加速蛋白质的合成, B.促进脂肪分解, C.促进脂肪合成, D.生理水平的量可加速葡萄糖的利用。三、填空题1、先天性腺垂体功能减退可引起。2、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称为,其种类很多,依其化学性质可归纳为和两大类。3、激素对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只能使正在进行的功能活动或,而不能产生。4、凡能被激素作用的细胞称为,它之所以能够识别特异激素信息,是因为其或内存在着与该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5、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几乎所有的内分泌腺都受神经系统的影响,同时,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6、内分泌腺分泌水平的相对稳定,主要是通过反馈机制
15、实现的,当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系统也参与激素分泌的调节。7、运动时,血浆生长素升高的运动强度临界点约。8、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婴糼儿,体内甲状腺激素缺乏,故生长发育受到障碍,表现为症。9、胰岛素是由胰岛中的细胞所分泌,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中的细胞所分泌。10、胰高血糖素可激活心肌细胞中的,使糖原分解。11、胰高血糖素最主要的功能是促进分解和,使血糖浓度。四、判断题1、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具有内分泌作用的细胞共同组成的体内信息传递系统。( )2、人体内所有细胞的膜上都有受体,它们均可对同一激素产生反应。( )3、生长素的靶细胞是全身的骨骼肌和骨组织。( )4、激素可加速或减慢体内原有的代谢过程,不
16、能发动一个新代谢过程。( )5、如果把激素称之为信息传递的第一信使,cAMP则为信息传递中的第二信使。( )6、含氮类激素的受体存在于细胞内。( )7、呆小症是由于糼儿时期垂体功能低下,生长素分泌不足造成。( )8、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人体基础代谢率升高。( )9、侏儒症是由于少儿时期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疾病。( )10、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11、长时间运动时,血浆胰岛素水平的降低有利于提高脂解过程,进而促进游离脂肪酸的氧化。( ) 五、问答题1、简述激素的生理作用。P1652、简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糖代谢的作用。3、简述含氮类激素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第八章 神经系
17、统一、名词解释突触: 受体感受器 感觉器官 视力(视敏度) 视野 牵张反射 姿势反射 前庭反应 前庭功能稳定性 锥体系 锥体外系 运动技能二、选择题1、关于感受器的错误叙述是( )。A.有适宜的刺激, B.是特殊的生物换能器, C.具有编码作用, D.具有辅助装置。2、神经冲动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主要是依靠( )。A.化学递质, B.无机盐离子, C.局部电流的作用, D.胆碱酯酶。3、脊髓半离断时,感觉障碍表现为( )。A.离断对侧发生深感觉障碍, B.离断同侧发生浅感觉障碍,C.离断同侧发生深感觉障碍, D.双侧浅感觉障碍。4、突触部位的传递是反射弧中( )。A.不易发生疲劳的部位,
18、B.最易发生疲劳的部位,C.抗疲劳能力最强的部位, D.对内环境变化最不敏感的部位5、左侧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受损,引起躯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是( )。A.左半身, B.右半身, C.左侧头面部, D.右侧头面部。6、远视为( )。A.眼球前后径过长, B.眼的折光力过强, C.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 D.远点较正常眼更近。7、视杆细胞的功能为( )A.主要感觉弱光刺激 B.能分辨顔色和物体的微细结构C.主要感觉强光刺激 D.构成了眼的昼光觉系统8、关于视野的错误叙述是( )。A.指整个视网膜的感觉能力, B.鼻侧与上侧较小, C.颞侧与下侧较大, D.绿色视野比蓝色视野大。9、关于视力的错误叙述是(
19、 )。A.视敏度又称视力, B.视敏度通常以视角大小表示,C.视敏度与中央凹处视锥细胞直径大小无关, D.与光源情况有关。10、关于位觉的错误叙述是( )。A.又称前庭觉, B.感受器是壶腹嵴和囊斑,C.感受器的感觉细胞称毛细胞, D.维持静息时肌紧张的产生的感觉。11、前庭反应是指( )。A.脑功能紊乱, B.植物性功能紊乱 , C.肌张力的正常关系失调, D.躯体性和植物性功能改变。12、在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特征是( )。A.兴奋在大脑皮层扩散, B.脑与大脑的协调关系尚未建立,C.抑制在大脑皮层扩散, D.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干扰。13、人体站立姿势的维持是( )。
20、A.紧张性牵张反射, B.屈肌反射, C.紧张, D.位相性牵张反射。14、实现躯体运动最低级中枢位于( )A.延髓, B.丘脑, C.脊髓, D.中脑。15、肌梭是感受肌肉( ) 的感受装置。A.压力变化, B.张力变化, C.长度变化, D.张力和长度变化。16、维持身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 )。A.屈肌反射, B.对侧伸肌反射, C.肌紧张, D.腱反射。17、在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教师应该强调动作的( )。A.次要环节, B.细节结构, C.主要环节, D.主要和次要环节。18、运动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教师应特别注意( )。A.对错误动作的纠正, B.动作的细节, C.做好示范动作
21、, D.动作的主要环节。三、填空题1、感受器可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换能器,它能把各种形式的转换为。2、眼视近物时,睫状肌,将拉向前,引起松弛,晶状体依其自身的弹性而使眼的折光能力,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3、缺乏维生素,将使视杆细胞上浓度降低,从而导致症的发生。4、近视眼主要是由于眼球的视轴过,晶状体的折光能力过,物像落在视网膜之,所以视物模糊不清。5、前庭器官是、和的合称。6、人的前庭器官如果受到较大或过长的刺激,常会引起一系列功能反应7、突触的基本结构是由、和三部分组成。8、突触处信息的传递是通过和两个过程来实现的。9、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提高了突触后膜对,尤其
22、是的通透性。10、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提高了突触后膜对,尤其是的通透性。11、运动技能的学习,实质上是建立、和的运动性条件反射。四、判断题1、感受器与感觉器官是同义语。( )2、大脑皮层运动区是发动任何随意运动的唯一部位。( )3、运动时,因情绪激动或紧张有时会出现影响视觉的清晰度。( )4、眼内物像的形成与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相似。( )5、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直线匀速运动。( )6、壶腹嵴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旋转运动时的角速度变化。( )7、耳是听觉器官,也是平衡器官。( )8、中枢递质是指在中枢突触传递过程中由突触前膜所释放的化学物质。( )9、兴奋
23、性突触后电位是由于突触后膜对Na+,K+,Cl-尤其是K+通透性增加所致。( )10、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能降低突触后膜的兴奋性,是因为突触后膜超极化的缘故。( ) 11、维持身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腱反射。( )12、腱器官是腱反射的感受器。( )13、随意运动是意志性活动,在实施中对每个动作的完成都是有意识的。( )14、肌梭的适宜刺激是梭外肌受到被动拉长。( )15、锥体外系对躯体运动的调节通常是对侧控制。( )16、举重运动员提铃至胸瞬间,头迅速后仰,可反射性增强肩背部伸肌的力量。( )17、锥体束有80%上下运动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所以锥体束是皮层调节躯体运动最直接通路。( )18、
24、上体育课时,学生的兴奋性越高,则建立和形成新的运动技能就越快。( )19、想象与回忆练习,也可接通运动技能的暂时神经联系,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巩固。( )20、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泛化现象,是由于皮层内抑制过程尚未建立起来。( )21、运动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皮层运动区的兴奋抑制过程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化已趋于完善。( ) 五、问答题1、视觉是怎样形成的?视觉在体育运动中有何作用?2、试述动技能的运动条件反射本质、学习过程各阶段的动作特点、生理原因和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3、联系实践分析神经系统对长距离跑运动过程中的的整合过程与机制。第九章 运动训练的若干问题的生理学分析一、名词解释运动负荷阈
25、极点 第二次呼吸 过度训练 准备活动 整理活动二、选择题1、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的生理本质,就是通过有目的的身体练习使人体( )。A.机能水平获得提高, B.运动能力获得提高, C.生理功能、生物化学和形态结构产生适应性增强。D.各器官功能的协调。2、训练使体质增强的生理本质是积极的适应过程,当训练中止后( )。A. 适应会很快消失, B. 适应会延续一段较长时间,C. 适应会长期存在, D. 适应会逐步消失。3、超负荷的量可通过控制两个基本因素来改变,这两个因素是( )。A.训练负荷的大、小, B.刺激性质与适应程度,C.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D.训练强度和训练密度。4、随着锻练效果的提高和学生
26、体质的增强,机体对原有的生理负荷反应是(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明显反应。5、赛前运动员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处于何种状态,有助于克服内脏器官的功能惰性( )。A.兴奋性升高, B.兴奋性下降,C.兴奋性过高,D.兴奋性保持稳定状态。6、赛前状态时运动员的脉率变化为( )。A.变化不定, B.加快, C.减慢, D.不变。7、赛前状态时,收缩压的变化为( )。A.不变, B.升高, C.下降, D.变化不定。8、赛前状态可引起肺通气量(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增加或减少。 9、出现极点时( )。A.吸氧量能满足运动的需氧量, B.吸氧量不能满足运动的
27、需氧量,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10、准备活动后体温升高的生理作用表现错误的叙述为( )。A.增加肌肉收缩速度, B.提高ATP含量,C.提高酶系统活性, D.提高最大吸氧量。11、极点产生原因错误的叙述为( )。A.供氧不足,乳酸大量产生, B.运动中枢兴奋过程占优势,C.运动动力定型暂时紊乱, D.呼吸循环系统活动紊乱。12、准备活动与赛前状态在作用上相同之处为( )。A.推迟疲劳的出现, B.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C.延长运动时间, D.加速恢复过程。13、运动开始后不久,运动者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跳加快、肌肉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等反应,这是( )。A.疲劳现象, B
28、.“极点”现象, C.假稳定状态, D.过度紧张。14、“第二次呼吸”出现时,由于何种关系得到协调,使破坏了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 )。A.内脏器官与交感神经系统, B.汗腺分泌和内脏器官,C.运动功能和交感系统, D.植物性和运动性功能。15、经过准备活动后的正式练习到达终点时( )。A.血乳酸含量增加较多, B.血乳酸含量增加较少,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三、填空题1、运动训练原则是,和。2、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准备活动的强度应以,或心率约达到,时间为为宜。3、准备活动结束到正式练习开始的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在一般教学课中,以为宜。4、准备活动的内容包括和。5、运动负荷阈包括运动练习的
29、,和等4个基本因素。6、运动员的生理功能水平具有,和等特点。7、人体通过体育锻炼使功能提高的本质是一种积极的过程。8、库珀提出,为发展有氧能力,心率宜在,并至少要维持的时间。四、判断题1、人体能对外界环境刺激产生适应的能力是实现可训练性的生理基础。( )2、年龄越小,安排全面身体训练的比例也就越大。( )3、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全面身体训练的比例也应相对减少。( )4、全面身体训练的内容、手段要全面,不应受到专项特点的限制。( )5、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身体负荷越大,对身体产生的作用的就超强,效果就越好。( )6、“强度法则”提示强度小的刺激条件反射建立慢,而在生理范围内较强的刺激则条件反射建立
30、快。( )7、运动的强度、密度、时间和数量是组成和影响负荷阈的基本因素。( )8、运动负荷就是负荷量,它是由时间、数量和距离组成的。( )9、外部负荷大小和所引起的生理负荷大小是一致的。( )10、在体育教学训练中身体负荷越大,对身体产生的作用的就越强,效果就越好。( )五、问答题1、试分析超负荷和渐增负荷原则的应用意义与方法。2、试分析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和影响准备活动效应的因素。3、分析实施生理评定与生理监控的意义与作用。4、运动训练生理评定的原则有哪些?在训练实践中如何实施运动心率的测评?十章 肌肉力量一、名词解释 肌肉力量 力量耐力 绝对力量 相对力量 中枢激活 超负荷原则二、选择题1、
31、从事等长练习能有效地发展( )。A.最大静力性力量和静力耐力, B.速度耐力, C.爆发力, D.重量性力量。2、推举时,将举起的杠铃慢慢放下,属于( )。A.离心练习, B.等长练习, C.等张练习, D.超等长练习。3、多级跳和跳深属于( )。A.离心练习, B.等长练习, C.等张练习, D.超等长练习。4、力量训练可以增加人体肌肉中的( )。A.肌糖原物质, B.收缩蛋白, C.三磷酸腺苷, D.脂肪。5、要使在训练中获得的力量不消退,训练的频率至少应是( )。A.每周训练一次, B.每二周训练一次, C.每三周训练一次, D.每四周训练一次。6、下列被认为是其他素质基础的是( )。A
32、.速度, B.耐力, C.灵敏, D.力量。7、发展磷酸原系统,要求运动强度大,而最合适持续的时间是( )。A.10s以内, B.1020s, C.2030s, D.30s到1min。8、肌肉长时间对抗最大阻力收缩的能力称用( )。A.最大肌力, B.快速肌力, C.爆发力, D.肌肉耐力。9、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称作( )。A.最大肌力, B.快速肌力, C.相对肌力, D.肌耐力。10、适合举重和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A.30RM, B.15-20RM, C.10-15RM, D.5RM。11、适合100m跑和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A、6-10R
33、M, B.15-20RM, C.10-15RM, D.5RM。12、适合400m跑和800m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A.6-10RM, B.15-20RM, C.10-15RM, D.5RM。13、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肥大,主要与以下哪一因素的改变有关( )。A.肌纤维增粗, B.毛细血管增加, C.血红蛋白增多, D.肌糖原含量增加。14、一般情况下,在一次训练课中力量练习的顺序是( )。A.大肌群训练在先,小肌群训练在后, B. 小肌群训练在先,大肌群训练在后, C. 大小肌群训练不分先后, D.以上都不是。三、填空题1、肌肉力量根据肌肉收缩形式分为和, 肌肉力量根据表示的方法分
34、为和。2、动力性力量可分为和两种,前者的典型例子如项目,后者的典型例子如项目。3、发展肌肉力量的训练原则是、和。4、超负荷是指负荷超过的阻力,它可使肌肉收缩并产生相应的生理适应。5、在负重抗阻训练过程中,为贯彻负荷原则,当训练到某个阶段而力量增加时,就必须负荷,但要注意。四、判断题1、力量素质是许多项目取得优秀运动成绩的基础。( )2、小重量而次数多练习,可以发展慢肌纤维。( )3、儿童少年不宜进行负重过重和过长时间的静力性练习。( )4、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动员所有肌纤维参与工作,而产生最大的力量。( )5、超负荷原则是指超过本人负荷的能力。( )6、肌肉力量增长愈快,而停止训练后力量消退也愈慢
35、。( )7、肌肉先向心收缩,然后迅速地转向离心收缩,称为超等长练习。( )8、力量增长后爆发力也会增长。( )9、静力性力量是指肌肉在等长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它使身体维持或者固定于一定的位置和姿势,而无明显的位移运动。( )10、动力性力量是指肌肉在动态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此时机体产生明显的位移运动。( )11、等速肌肉力量是肌肉在其控制的关节活动范围内以恒定速度进行最大收缩的能力,是目前国内外肌肉力量评价常用的指标。( )12、快速肌肉力量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爆发力是快速肌肉力量的觉表现形式。( )13、缺乏训练的人和训练水平良好的运动员在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能够动员的运动单
36、位比例是相同的。( )14、力量训练能够提高运动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15、一般情况下,在一次力量训练课当中,大肌群训练在先,小肌群训练在后,原因是小肌群在力量训练中较大肌群容易疲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肌群乃至身体整体工作能力。( )五、问答题1、简述力量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基础。2、决定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因素是什么?3、分析影响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负荷因素(PIRST)。第十一章 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一、名词解释氧亏 运动后过量耗 最大吸氧量 无氧阈 乳酸阈需氧量 二、选择题1、有氧耐力的重量学基础最重要的是( )。A.吸氧量, B.最大吸氧量, C.无氧阈, D.肺通气量。2、下列生理学基础不
37、属于有氧耐力的是( )A.左心室壁显著增厚使心脏体积增大, B.肌红蛋白储量增多,肌毛细血管网增多, C.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D.最大吸氧量提高。3、训练初期最大吸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 )A.动静脉氧差的增大, B.肺活量的增大, C.血红蛋白的增多, D.心泵功能增强。4、下列不适宜用来提高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是( )。A.间歇训练, B.重复训练, C.变速训练, D.疾跑训练。5、一般耐力主要依靠( )供能。A.磷酸原系统, B.乳酸能系统, C.有氧氧化系统, D.无氧氧化系统。6、决定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是( )。A.吸氧量, B.心室泵血功能, C.动静脉氧差, D.肺通气量
38、。7、力量爆发型运动的主要供能系统是( )。A.有氧氧化; B.乳酸能; C.ATP-PCRr; D.乳酸能+有氧氧化。8、无氧阈值高的运动员是( )。A.短跑运动员, B.投掷运动员, C.体操运动员, D.长跑运动员。9、有氧耐力主要与人体肌肉中的( )有关。A.糖原贮备量, B.脂肪贮备量,C.三磷酸腺苷贮备量, D.蛋白质贮备量。10、评定人体有氧能力的指标错误的是( )。A.无氧阈, B.最大吸氧量, C.心输出量, D.氧债。11、从事耐力训练的运动员,最大吸氧量比一般人要高,主要原因是( )。A.心泵功能和肌细胞对氧的摄取与利用能力提高,B.血液运氧的能力提高,C.慢肌纤维的百分
39、含量增高, D.呼吸系统功能增强。12、采用强度较低而持续时间长的练习或长段落的间歇训练,主要是发展( )。A. 无氧耐力, B. 有氧耐力, C. 静力耐力, D. 速度耐力13、衡量肌细胞摄O2能力的最佳指标是( )。A.肌纤维线粒体数量,B.有氧代谢酶的活性,C.动-静脉氧差,D.呼吸膜两侧Po2差。14、氧脉搏是指机体( )。A.从每分吸入气体中摄取的O2, B.从每次吸入气体中摄取的O2,C.从每分心输出量中摄取的O2, D.从每搏输出量中摄取的O2。15、间歇训练法的特点是( )。A.练习强度固定,间歇时间是依完全恢复而定,B.练习强度固定,每次间歇时间都一样,C.练习强度和间歇时
40、间都有严格规定,D.练习强度不定,间歇时间严格规定。16、有训练者在完成定量负荷时机能反应的特点错误的是( )。A. 动员快, B.反应大, C.恢复快, D. 反应小。三、填空题1、成人为了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基本生理活动约每分需氧ml。2、成人安静时的和相同,约250ml.min-1。3、运动后恢复期的过量氧耗远大于,说明运动后过量耗氧不仅用于偿还所你下的氧,而且还要用于偿还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量。4、无氧能力包括不需氧的和的运动能力。5、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是,外周机制是。6、肌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可用肌肉动静脉来衡量,其值越大,表明肌肉细胞利用氧的能力越。7、间歇训练法
41、它是运动员在一次练习后恢复情况下,进行下一次练习的方法。8、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是、和等。四、判断题1、最大吸氧量的大小与有氧耐力的能力大小无关。( )2、用无氧阈强度进行训练能有效地提高有氧耐力。( )3、安静状态下,人体每分钟吸氧量与每分钟需氧量量处于平衡状态。( )4、无氧阈指标是反映机体对最大吸氧量的实际可利用率,而最大吸氧量则是反映机体最大吸氧能力的可能性。( )5、运动时的氧耗量与运动强度成正比关系,所以常用耗氧量作为运动强度指标。( )6、心脏的泵血功能是最大吸氧量的外周机制。( )7、肌肉利用氧的能力是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 )8、在同一强度运动中,运动员的血乳酸浓度愈低,其
42、有氧耐力就愈差。( )9、优秀耐力运动员,心脏体积增大主要是心室壁明显增厚。( )10、优秀耐力运动员运动时,利用脂肪供能能力较高,从而可节约糖原,推迟疲劳的到来。( )11、低乳酸值的间歇训练,是发展无氧耐力的主要训练方法。( )五、问答题1、试述有氧运动能力的生理学基础。2、最大吸氧量和无氧阈在体育运动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3、试述运动后过量耗氧形成的原因。4、如何测定和评价人体力量爆发型(ATP-PCr系统)运动能力?第十二章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一、名词解释运动性疲劳能 超量恢复 自由基 积极性休息二、选择题1、运动性疲劳是由于( )。A.运动引起,B.营养不足引起,C.训练环境不良引起
43、, D. 训练过度引起。2、疲劳时生理指标可能的变化错误的是( )。A.背肌力和握力暂时下降, B.反应时缩短, C.腠跳反射阈值增高, D.皮肤空间阈值增大。3、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自由基学说认为错误的是( )。A.能造成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伤和破坏, B.使膜受体、离子通道、膜拜蛋白酶以及膜的液态性、流动性改变,造成对膜的通透功能的影响,C.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使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及ATP的有氧合成发生障碍,D.仅造成上述局部变化。4、欲使运动中堆积的乳酸尽快消除,运动结束后应采用的措施错误的是( )。A.平卧休息, B.从事其他运动项目的练习,C.活动性休息, D.整理活动。5、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食用高糖膳食( )。A.肌糖原恢复速度较快, B.肌糖原恢复速度较慢,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6、运动后恢复最快的物质是( )。A.PCr, B.肌糖原, C.氧合血红蛋白, D.甘油三酯。7、超量恢复的规律主要表现为( )。A.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但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B.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还能永久保持。C.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仅恢复到原来水平,不能超过原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