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级中文-文秘专业考核大纲-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级中文-文秘专业考核大纲-定稿.docx(16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文秘方向专业考核大纲(2010版)目 录1.现代汉语考核大纲12.古代汉语考核大纲53.基础写作考核大纲74.中国古代文学(一)考核大纲95.中国古代文学(二)考核大纲216.中国古代文学(三)考核大纲297.中国现当代文学(一)考核大纲418.中国现当代文学(二)考核大纲569.外国文学(一)考核大纲6310.外国文学(二)考核大纲6711.文学概论考核大纲7112.语言学概论考核大纲7613.逻辑学考核大纲7814.演讲与口才考核大纲8115.现代秘书学考核大纲8216.秘书心理学考核大纲8517.文秘写作考核大纲8918.文书学考核大纲9319.档案管理学考核大纲9620
2、.公共关系学考核大纲9821.会议组织学考核大纲10422.现代办公技术考核大纲10723.速记考核大纲11024.秘书礼仪考核大纲11325.实用语言艺术考核大纲11526.传播学概论考核大纲11727.文献信息检索学考核大纲11928.中国文化概论考核大纲12329.美学概论考核大纲12530.社会学概论考核大纲14131.信息资源管理考核大纲14532.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考核大纲14933.论文写作考核大纲15334.摄影技术考核大纲15535.中国秘书史考核大纲15636.行政法概论考核大纲159现代汉语考核大纲课程编号:0101001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88学 分:5一、
3、考核要求现代汉语课程考核学生对汉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能否将语言知识运用于语言实际。二、考核内容第一章 绪论1.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3. 现代汉语方言4. 现代汉语特点5. 现代汉语规范化6. 推广普通话第二章 语音1. 语音性质2. 语音单位3. 声母辨正4. 元音的发音5. 韵母的发音6. 韵母的结构7. 韵母辩证8. 普通话的声调9. 音节的结构10. 拼音11. 音节的拼写规则12. 变调13. 轻声14. 儿化15. 语气词“啊”的音变16. 音位第三章 文字1. 文字的性质2. 汉字的产生3. 汉字的特点4. 汉字的作用5. 现行汉字的前身6. 结构单位7. 笔画8.
4、造字法9. 汉字的整理10. 汉字的标准化11. 掌握整理过的汉字12. 纠正错别字第四章词汇1. 词汇2. 几种词汇单位3. 词的结构4. 词的内容5. 词义的性质6. 词义的分类7. 词义的理解和词的运用8. 义项9. 义素10. 语义场11. 同义义场和同义词12. 反义义场和反义词13. 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14.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15.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16. 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17. 成语、惯用语、歇后语18. 词汇的发展变化19. 词汇的规范化第五章 语法1. 词类的划分2. 实词3. 虚词4. 实词和虚词的误用5. 短语的结构类6. 短语的功能类7. 多义短
5、语8. 主语 谓语9. 动语 宾语10. 定语、状语、补语11. 中心语、独立语12. 句型13. 几种常用句式14. 变式句15. 句子的变换16. 句类17. 常见的句法失误18. 复句的意义类型19. 复句的结构类型20. 复句运用中常见错误第六章 修辞1. 修辞和语境2. 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3. 修辞的作用和学习修辞的目的4. 意义的锤炼5. 声音的锤炼6. 长聚合短句7. 整句和散句8. 主动句和被动句9. 肯定句和否定句10. 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11. 比喻、比拟、借代、拈连、夸张12. 双关、仿词、反语、婉曲、设疑13. 对偶、排比、层递、顶真、回环14. 对比、映衬
6、、反复、设问、反问三、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两次,记两次成绩。第一次成绩由期末闭卷考试成绩、语音实训成绩和平时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期终成绩80%,语音实训成绩占10%,平时成绩占10%。第二次成绩由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二部分组成。其中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期终成绩80%,平时成绩占20%。(二)期末考试相关事项1. 考试类型:闭卷、笔试2. 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3. 考试时量:120分钟4. 试题总数:约五大题5. 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考试命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2)命题内容覆盖各章,包括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两方面,兼顾各知识要点。(3)试卷所考核
7、的认知能力层次的比例大体为:识记30%,理解40%,应用30%。(4)试卷的难易程度要求合理,宜将试题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等,它们在试题中的比重掌握在2:3:3:2的尺度上。6. 题目类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分析题、问答题等。7. 答题要求填空题,准确填写所缺词语;选择题,选择正确的选项;判断题,判断正误;问答题,列出要点并作解释。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 材: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参考书目: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2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3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年.
8、4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5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6朱德熙语法丛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7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8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9张斌、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年.10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商务印书馆,2002年.11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12陆俭明现代汉语句法论,商务印书馆,1993年.13高更生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14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2001年.15张斌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
9、印书馆,2001年.16王维贤语法学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17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1年.古代汉语考核大纲课程编号:0101002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96学时学 分:6学分一、 考核要求1. 要对古代汉语语言文字方面(文字、词汇、语法等)的基础知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分析文言文中的语言文字现象,解决古书阅读中碰到的语言文字方面的疑难问题。2. 要熟读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作品,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汉语常用词。3. 要具备比较强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正确地标点、翻译一般难度的文言文作品。二、考核内容(一)文字1. 汉字的起源和形体变迁
10、2. 汉字的构造原则3. 汉字常用的部首4.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5. 本字和通假字6. 文字方面的常用工具书(二)词汇1. 词的形式和构造2. 古汉语的词汇成分3.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4. 古今词义的异同5. 同义词、同源词、类义词6. 词汇方面的常用工具书(三)语法1. 古汉语的词类2. 结构成份和结构类型3. 古汉语的词序和省略4. 词类活用和特殊的动宾结构5. 判断句和被动句6. 古汉语的称数法7. 关于虚词的常用工具书(四)古文标点翻译1. 句读2. 标点古书的方法3. 古书标点的注意事项4. 古书标点致误的原因5. 古书的翻译(五)文选阅读三、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与闭卷考
11、试相结合。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二十,期末考试成绩占百分之八十。平时成绩由作业和考勤组成。(二)期末考试相关事项1. 考试类型:闭卷、笔试2. 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3. 考试时量:120分钟4. 试题总数:约五大题5. 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考试命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2)命题内容覆盖各章,包括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两方面,兼顾各知识要点。(3)试卷所考核的认知能力层次的比例大体为:识记30%,理解40%,应用30%。(4)试卷的难易程度要求合理,宜将试题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等,它们在试题中的比重掌握在2:3:3:2的尺度上。6. 题目类型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分析题、问答题等。7
12、. 答题要求填空题,准确填写所缺词语;选择题,选择正确的选项;判断题,判断正误;问答题,列出要点并作解释。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 材:荆贵生,古代汉语,黄河出版社,1997年。参考书目:1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1995年。 2周秉钧,古汉语纲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3许嘉璐,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基础写作考核大纲课程编号:0102001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总学时数:56课时学 分:3分一、 考核要求基础写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现代写作原理的讲授,课内外作文的练习与讲评,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理论修养,加强写作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写
13、作能力与水平。本课程主要考察学生对现代写作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以及运用,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了解”、“掌握”、“熟练掌握”、“运用”四个层级。“了解”指学生能识别和记忆所学知识;“掌握”指学生能正确理解所学知识并能作简单解释;“熟练掌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并能联系实际加以阐述;“运用”指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写作中的实际问题,并有效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四个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二、考核内容第一章 绪论1. 了解写作及其相关概念的基本含义2. 理解写作的三大规律3. 理解写作的特点、本质和功能4. 掌握写作学的发展历程5. 理解写作学与语言学与文学的关系。第二章 写作
14、系统论 1. 理解写作主体是怎样形成的 2. 理解写作主体的思想的意义 3. 了解写作主体的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4. 了解写作客体的特征和分类 5. 理解写作客体与主体的关系。 6. 了解写作受体的心理特征 7. 理解研究写作受体的意义。 8. 了解写作载体的含义及文章体式的含义第三章 写作发现1. 理解写作发现的概念2. 了解写作发现的标准和条件3. 掌握写作发现的方法4. 掌握发现能力的培养第四章 构思1. 理解构思的含义和原则2. 掌握构思的内容、过程和方法3. 掌握构思能力的培养第五章 表达1. 理解表达的含义和特点2. 掌握表达的语言3. 熟练掌握表达过程和方式4. 掌握表达的要求5
15、. 掌握表达能力的培养三、考核方式1. 考试类别:闭卷、笔试2. 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3. 考试时量:120分钟4. 试题总数:约25题5. 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命题的基本原则是:基础理论与能力考查相结合。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各占50%。 6. 题目类型 客观性试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分析题、作文题。( 注:每次考试命题,可从上述题型中选择56种,也可另拟题目,但一般不能少于5种)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 材:王锡渭新编大学写作教程,北京大学出版
16、社,2008年7月第一版。任课教师讲课笔记。中国古代文学(一)考核大纲课程编号:0103001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总学时数:56学 分:3.5学分一、考试要求中国古代文学(一)实指整个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和魏晋南北朝文学。该课程的考试包括文学史和文学作品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从文学史的高度来分析、评价、剖析作品,又能依据具体作品归纳、说明文学演变规律,同时要求熟记、背诵、理解一定数量的作品,准确训释作品中的词句,较好地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本大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学史,一是文学作品。每章后所列学习篇目包括一般作品、重点作品和背诵作品;重点作品、背诵作品分别用、标示。重点篇目
17、和背诵篇目大致相当于教师课堂讲授篇目。二、考试内容本课程的考试内容包括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一,二卷中的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二编秦汉文学以及第三篇魏晋南北朝文学,以及郁贤皓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一卷和第二卷中的相关作品。第一编 先秦文学第一章 上古神话1. 了解文学的起源与原始歌谣的特点。2. 掌握神话的概念。3. 了解神话的保存、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4. 了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学习篇目:候人歌、弹歌、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蜡辞、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第二章 诗经第一节 诗经的编定和体制1. 掌握诗经的编定。2. 掌握风、雅、颂的定义。3. 了解诗经产生的地域及时代、搜集
18、与整理、应用与流传等情况。第二节诗经的内容掌握诗经的思想内容及代表作品。第三节诗经的艺术成特点1. 掌握赋、比、兴的手法。2. 掌握重章的结构方式及其他艺术表现手法。3. 了解诗经词汇的丰富性及其表达效果。第四节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 抒情诗传统2、 风雅与文学革新3、 比兴的垂范学习篇目:关雎、卷耳、芣苡、谷风、载驰、伯兮、黍离、君子于役、蒹葭、无衣、月出、七月、东山、采薇、生民、静女、氓、新台、柏舟、硕鼠、伐檀、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1. 了解尚书的性质及其思想内容。2. 了解尚书的真伪和今古文之争。3. 掌握春秋的性质及体例、“春秋笔法”。4. 了解春
19、秋在历史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二节 左传的叙事和记言1. 掌握左传的名称及体例。2. 了解左传的作者。3. 了解左传与春秋的关系。4. 掌握左传的思想内容。5. 掌握左传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写人艺术和战争描写方法。6. 了解左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第三节 国语的文学成就1. 掌握国语的性质及体例。2. 了解国语的作者及与左传的关系。3. 掌握国语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第四节战国策的文学成就1. 掌握战国策的性质及体例。2. 了解战国策的整理及名称。3. 掌握战国策的思想内容。4. 掌握战国策的艺术特色。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 了解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影响2.
20、了解先秦叙事散文的典范意义3. 了解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小说叙事传统的影响学习篇目: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晋楚城濮之战、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秦晋殽之战)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叔向贺贫)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鲁仲连义不帝秦、唐且劫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庄辛谏楚襄王、荆轲刺秦王)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第一节 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1. 了解孔子的生平与思想。2. 了解论语的成书及其流传。3. 掌握论语的基本内容及艺术特色。4. 了解老子的文学性和思想。5. 了解墨子一书的基本内容。6. 了解墨子散文的艺术特点。7. 掌握先秦说理散文体制的变化及形式。第二节
21、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1. 了解孟子的生平。2. 了解孟子的成书及基本内容。3. 掌握孟子的人性论及仁政思想。4. 掌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5. 了解孟子对后世散文的影响。第三节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1. 了解庄周的生平。2. 了解老子思想对庄周的影响。3. 掌握庄子的作者和分类。4. 了解庄子“三言”的创作方法。5. 掌握庄子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深远影响。第四节 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1. 了解荀况的生平和荀子的人性论及礼治思想。2. 掌握荀子散文的艺术特点。3. 理解韩非的法治思想。4. 掌握韩非子散文的特点尤其是寓言。5. 了解韩非子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第五节 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1.
22、掌握先秦说理散文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和形象化的说理方式。2. 了解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创作风格的影响。3. 了解先秦说理文为后世文学提供了文学语言范式。学习篇目: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华侍坐、楚狂接舆、长沮桀溺、子路从而后)墨子(非攻、公输)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鱼我所欲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庄子(逍遥游、秋水、养生主)荀子(劝学)韩非子(五蠹)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1. 了解战国晚期楚国的政治形势。2. 掌握楚辞的产生是多种文化的交融。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1. 了解屈原的生平与创作2. 掌握楚辞的名称及其特点。第三节离骚1. 掌握“离骚”的含义、创作时间。2. 掌握离骚的
23、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尤其是离骚的意象体系。第四节屈原的其他作品1. 掌握九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2. 掌握九章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3. 了解天问、招魂等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第五节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1. 了解宋玉等楚辞作家。2. 了解九辩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3. 了解屈原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学习篇目:屈原:离骚(背诵第一部分) 、湘夫人、山鬼、涉江、湘君、国殇、哀郢宋玉:九辩第二编 秦汉文学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第一节 吕氏春秋1. 了解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及体例。2. 了解吕氏春秋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寓言创作。第二节 李斯的散文掌握谏逐客书的内容和艺术特点第三节 贾谊的政
24、论文1. 掌握过秦论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2. 了解贾谊的其他作品和政论文的主要特色。3. 了解晁错的创作。第四节 淮南子及其他散文1. 了解淮南子的成书及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2. 了解董仲舒、刘向的策对叙录。3. 掌握西汉散文的演变学习篇目:李斯:谏逐客书、贾谊:过秦论(上)、晁错:论贵粟疏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第一节 骚体赋及“九体”1、 了解骚体赋的特点及对汉大赋的影响2、 了解系列九体之作3、 了解贾谊的创作第二节枚乘和“七体”1. 了解枚乘的生平。2. 了解“七体”的特点与影响。第三节 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1. 了解汉武帝朝的文坛盛况。2. 了解司马相如的生平。3. 了解司马相如
25、赋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其在辞赋史上的地位。4. 了解子虚赋和上林赋两个作品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第四节 扬雄四赋1. 掌握扬雄辞赋代表作。2. 了解扬雄对辞赋的看法第五节 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1、 了解王褒的辞赋代表作。2、 了解其他作家辞赋学习篇目:贾谊:鵩鸟赋、枚乘:七发(开头及观涛以下)、司马相如:子虚赋、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第一节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1. 了解司马迁的生平。2. 了解史记成书的过程,掌握司马迁的家世及生平与史记创作的关系。第二节史记的叙事艺术1. 掌握史记的体例。2. 了解史记的结构框架和叙事脉络。3. 掌握史记的叙事主要特征。第三节史记的人物刻画掌握史记人物刻画的主要方
26、法第四节 史记的风格特征掌握史记的艺术特色。第五节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了解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学习篇目:史记(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报任安书、留侯世家、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公子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刺客列传)第四章两汉乐府诗第一节 乐府和乐府诗1. 掌握乐府诗的性质、乐府概念。2. 了解乐府的兴废。3. 掌握乐府诗的搜集和分类。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艺术画廊掌握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和主要内容第三节 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掌握汉乐府的叙事艺术第四节 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了解汉乐府诗在语言、声调、句式上的继承和创新学习篇目:战城南、有所思、上邪、平陵东、陌上桑、东门行、妇病行、十五从军征、上山采靡芜、孤儿行、
27、白头吟、焦仲卿妻第五章 东汉辞赋第一节 班固、张衡的京都赋1. 了解东汉初期审美情趣的转变。2. 了解班固的两都赋的内容和艺术特色。3. 了解张衡二京赋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第二节 述行赋和抒情小赋1. 了解以赋抒情的传统2. 掌握纪行赋和述志赋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作家作品。3. 掌握抒情小赋的艺术特点。学习篇目: 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第一节 汉书1. 了解班固的生平及其家学渊源。2. 了解汉书的成书过程。3. 掌握汉书的体例。4. 了解汉书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5. 了解汉书对后世史学、文学的影响6. 了解汉书与史记的异同。第二节 吴越春秋1、 了解吴越春秋的作者、成
28、书、体例。2. 了解吴越春秋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第三节 论衡和潜夫论了解这两部书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学习篇目:汉书(苏武传)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第一节 班固、张衡、秦嘉的诗了解三人的主要诗歌创作和特点第二节 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了解三人的主要诗歌创作和特点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1. 了解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2. 掌握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学习篇目:行行重行行、今日良宵会、西北有高楼、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涉江采芙蓉、庭中有奇树梁鸿:五噫歌;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娇饶;张衡:四愁诗。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
29、到正始之音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1. 了解曹操的生平。2. 了解曹操诗歌的思想内容。3. 掌握曹操诗歌的形式、风格及艺术成就。4. 了解曹丕的生平。5. 掌握曹丕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第二节 曹植1. 了解曹植的生平。2. 掌握曹植诗歌的内容。3. 掌握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4. 掌握曹植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及影响。第三节 王粲、刘桢及蔡琰1. 掌握“建安七子”的概念。2. 了解王粲的生平。3. 掌握王粲的创作和艺术成就。4. 了解刘桢的创作。5. 了解蔡琰的生平及蔡琰作品的真伪。6. 掌握蔡琰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1. 了解建安文学产生的历史条件。2. 掌握建安文学的基
30、本特征。3. 掌握建安风骨的概念。第五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1. 了解正始时期的政治特点。2. 了解正始诗歌和建安诗歌的不同。3. 了解阮籍的生平。4. 掌握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6. 了解阮籍咏怀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7. 了解嵇康的生平及其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学习篇目: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曹丕:燕歌行曹植:白马篇、赠白马王彪、杂诗(两首)、名都篇、野田黄雀行王粲:七哀诗阮瑀:驾出北郭门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刘桢:赠从弟、蔡琰:悲愤诗阮籍:夜中不能寐、洪生资制度、嘉树下成蹊、驾言发魏都嵇康:幽愤诗第二章 两晋代诗坛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1. 了解陆机诗歌的
31、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2. 了解太康诗风“繁缛”的特点。第二节 左思、张协与刘琨1. 了解咏史诗的渊源与特征。2. 了解左思的生平,掌握其咏史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左思风力)。3. 了解刘琨的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第三节 郭璞的游仙诗掌握郭璞的游仙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第四节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1. 了解兰亭集序与兰亭诗。2. 掌握兰亭诗的主题及审美价值。3. 了解文人雅集诗酒唱和及其对后代的影响。第五节 孙绰、许询与玄言诗1. 了解玄言诗产生的背景。2. 掌握玄言诗的概念和特点。3. 孙绰、许询的玄言诗。学习篇目:潘岳悼亡诗、左思:郁郁涧底松、皓天舒白日、弱冠弄柔翰刘琨:扶风歌、郭璞:京
32、华游侠窟第三章陶渊明第一节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1.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2. 了解陶渊明的哲学思想。第二节 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1. 掌握陶渊明诗歌的分类及思想内容。2. 掌握陶渊明田园诗歌作品的分析。第三节 陶诗艺术及其渊源1. 掌握陶诗的艺术特色。2. 了解陶诗的渊源。第四节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了解五柳先生传中的自我形象。把握归去来兮辞与文学中的回归主题。了解桃花源记的理想模式。陶渊明的典型意义掌握陶渊明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学习篇目: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野外罕人事、种豆南山下)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饮酒(结庐在人境)、庚戌岁九月中于西山获早稻、杂诗(人生无根蒂)、读山海经(精卫
33、衔微木、孟夏草木长)、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归去来兮辞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第一节 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了解南朝民歌的保存和分类。了解南朝民歌产生的原因。掌握南朝民歌的主要内容。掌握南朝民歌的艺术特色。第二节 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1. 了解北朝民歌的保存和分类。2. 了解北朝民歌产生的背景。3. 掌握北朝民歌的主要内容。4. 掌握北朝民歌的艺术特色。5. 掌握南、北朝民歌的异同。学习篇目:子夜歌(始欲识郎时)、子夜四时歌、西洲曲、华山畿(华山畿,君既为侬死)、那呵滩(闻欢下扬州、篙折当更觅)、企喻歌辞(男儿欲作健)陇头歌三首、敕勒歌、木兰诗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第一节 谢灵运所开启
34、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1. 了解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过程。2. 掌握山水诗兴起的原因。3. 掌握谢灵运山水诗的内容及艺术特点,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4. 掌握从陶渊明到谢灵运诗风的转变。第二节 鲍照及其创新1. 了解鲍照的生平。2. 掌握鲍照作品的思想内容。3. 掌握鲍照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对诗歌风格的创新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学习篇目:鲍照:泻水置平地、对案不能食、代出自蓟北门行谢灵运: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第一节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1. 掌握永明体的概念及其文学史上地位与影响。2. 了解声律论的大致内容。3. 了解沈约的创作。4. 掌握谢朓山
35、水诗的内容及艺术特点。5. 掌握二谢山水诗的异同。6. 了解阴铿、何逊等诗人的创作情况。第二节 齐梁诗人集团1. 了解诗人集团的形成以及三个中心的代表诗人。2. 了解诗人集团的活动方式及其对创作的影响。3. 掌握徐庾体的概念。第三节 从市井到宫廷1. 了解南朝民歌从市井到宫廷的演变。2. 掌握宫体诗的概念、特点、代表诗人及其对诗歌艺术的贡献。学习篇目: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玉阶怨、王孙游、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何逊:慈姥矶、相送、阴铿:晚出新亭、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第一节 北朝文化与文学了解北朝文坛概况。了解北朝文学仿古与趋新的特点。了解北地三才子掌握王褒的诗歌及其特点。第二节 南北文
36、风的交融了解南北文化交融的途径第三节 庾新文章老更成1. 了解庾信的生平及其创作分期。2. 了解庾信诗的思想内容。3. 掌握庾信诗的艺术成就。4. 掌握庾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学习篇目:王褒:渡河北庾信:拟咏怀(榆关断音信、萧条亭障远)、寄王琳、重别周尚书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与散文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1. 了解魏晋文坛的基本特点2. 了解曹氏父子的教令和书札。3. 掌握抒情小赋繁盛的原因和特点。第二节 南朝美文的衍化1. 了解“元嘉三大家”的美文及其特点。2. 了解文心雕龙的骈文艺术。3. 掌握齐梁新变之风的主要表现。4. 了解诗体赋与写景文的特点。第三节 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1.
37、了解水经注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 了解洛阳伽蓝记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学习篇目:王粲:登楼赋、曹植:洛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鲍照:芜城赋、江淹:别赋、庾信:小园赋、哀江南赋序、孔融:论盛孝章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孔稚珪:北山移文、丘迟:与陈伯之书、吴均:与朱元思书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江水)、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洛阳大市)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了解小说的渊源、小说兴起于魏晋南北朝的原因。第二节 志怪与志人1. 掌握志怪小说的概念、兴盛原因和分类。2. 了解搜神记的内容。3. 掌握搜神记的艺术特点。4. 掌握志人小说的概
38、念、兴盛原因和分类。第三节 世说新语1. 了解世说新语的编撰。2. 了解世说新语的基本内容。3. 掌握世说新语的艺术特点。学习篇目:列异传(宋定伯捉鬼)搜神记(三王墓、韩凭妻)世说新语(王子猷居山阴、石崇要客宴集、王蓝田性急、嵇康身长七尺八寸)三、考试方法(一) 理论课考试1. 考试类别:闭卷、笔试2. 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80%。3. 考试时量:120分钟4. 试题总数:约40题5. 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的指导思想: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情况。命题的原则:题量较多,覆盖面广,最基本的知识60%左右,稍灵活一点的占20%左
39、右,较难的占20%左右。6. 题目类型(1)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0分)(2)填空题(含依原文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20分)(3)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4)简答题(每题分别为7. 7. 6分,共20分)(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7. 答题要求对于选择题,要求判断准确;填空题,要求文字书写正确无误;名词解释题,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要求答出概念所包括的知识点,比如时代、作家、作品、主要内容、风格、影响等;简答题,要求答出要点,并加以简要说明;论述题,要求答出要点,并逐条加以解释、说明与分析。
40、(二)平时成绩由学生完成适量的课外练习。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说明: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的比例,教师可视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但平时成绩的比例不得超过总成绩的20%。四、教材及参考书目教 材: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郁贤皓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一、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1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教研室编: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3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4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5郭绍虞等: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二)考核大纲课程编号:01030011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必修课总学时数:48学时学 分:3学分一、考核要求中国古代文学(二)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文秘书方向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必修课,实指唐宋文学。该课程考试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从文学史的高度来分析、评价、剖析作品,又能根据具体作品归纳、说明文学演变规律,同时要求熟记、背诵、理解一定数量的作品,准确训释作品中的词句,较好地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二、考核内容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