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区间质量缺陷处理施工方案(共5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区间质量缺陷处理施工方案(共54页).doc(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站地下区间盾构区间质量缺陷处理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10-2001);(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3)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7)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8)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施工图设计防水施工图第三册盾构区间防水设计图;(9)*轨道交通*号线施工
2、图设计盾构区间通用设计第一册管片结构及配筋。2、工程概况本标段为*站地下区间,该段区间采用盾构法分左、右线施工。盾构施工从眠山车站始发掘进至马街车站(到达)。盾构区间线路右线起止里程为YCK6+943.950YCK8+605.950,长1650.121m(含11.879m短链),左线起止里程为ZCK6+943.950ZCK8+605.950,长1668.055m(含6.055m长链)。盾构区间内含有2座联络通道。联络通道采用(600450450mm)双管旋喷桩+地面注浆加固,加固范围:联络通道顶部3m至底板以下1m,长度为两隧道中心线间的距离;盾构区间个别地段地面需进行(600800800mm
3、)单管旋喷桩加固;盾构始发、到达端头地面均需进行(900650650mm)三管旋喷桩加固。本标段最小半径R=350m,线间距1360m。左线坡度为-10-4-1.86,右线坡度为-10-42,最大坡度为10,最小坡度为1.86,隧道埋深812.4m。区间采用通用衬砌环类型(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片),隧道内径5500mm,外径6200mm。钢筋混凝土管片幅宽1200mm,厚度350mm。联络通道处采用钢管片和钢筋混凝土管片组合的复合型管片。3、盾构区间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盾构法隧道施工的质量控制重点是建成的隧道实际轴线与设计轴线的一致性;另外,隧道的综合防水能力,隧道施工过程对地层的扰动、对周围环境的
4、影响等也是反映隧道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3.1 管片受损及处理方法3.1.1 管片吊装、运输过程中受损(1)现象在管片吊装、垂直运输或水平运输过程中,将管片边角撞坏。(2)原因分析行车吊运管片时,管片由于晃动而碰撞行车支腿或其他物件,造成边角损坏;管片翻身时碰擦边角,引起损坏;管片堆放时垫木没有放置妥当;用钢丝绳起吊管片时钢丝绳将管片的棱边勒坏;运输管片的平板车颠簸跳动,造成管片损坏;管片叠放在隧道内时未垫枕木,造成边角损坏;在管片吊放时,放下动作过大,使管片损坏。(3)预防措施行车操作要平稳,防止过大的晃动;管片使用翻身架翻身,或用专用吊具翻身,保证管片翻身过程中的平稳;地面堆放管片时上下两块
5、管片之间要垫上垫木;设计吊运管片的专用吊具,使钢丝绳在起吊管片的过程中不碰到管片的边角;采用运输管片的专用平板车,加设避振设施;叠放的管片之间垫好垫木;工作面储存管片的地方放置枕木将管片垫高,使存放的管片与隧道不产生碰撞。(4)治理措施已碰撞损坏的管片及时进行修补,损坏较重的管片运回地面进行整修,更换新的管片。3.1.2 管片拼装完成存在受损(1)现象拼装完成的管片有缺角掉边和裂缝,使结构强度受到影响,且产生渗漏。(2)原因分析管片在脱模、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致使管片的边角缺损;拼装时管片在盾尾中的偏心量太大,管片与盾尾发生磕碰现象,以及盾构推进时盾壳卡坏管片;定位凹凸榫的管片,在拼装时
6、位置不准,凹凸榫没有对齐,在千斤顶靠拢时会由于凸榫对凹榫的径向分力而顶坏管片;管片拼装时相互位置错动,管片与管片间没有形成面接触,盾构推时在接触点处产生应力集中而使管片的角碎裂;前一环管片的环面不平,使后一环管片单边接触,在千斤顶的作用下形同跷跷板,管片受到额外的弯矩而断裂。在封顶块与邻接块的接缝处的环面不平,也是导致邻接块两角容易碎裂的原因;拼装好的邻接块开口量不够,在插入封顶块时间隙偏小,如强行插入,则导致封顶块管片或邻接块管片的角崩落;拼装机在操作时转速过大,拼装时管片发生碰撞,边角崩落。(3)预防措施管片运输过程中,使用弹性的保护衬垫将管片与管片之间隔离开,以免发生碰撞而损坏管片。在起
7、吊过程中要小心轻放,防止磕坏管片的边角;管片拼装时要小心谨慎,动作平稳,减少管片的撞击;提高管片拼装的质量,及时纠正环面不平整度、环面与隧道设计轴线不垂直度、纵缝偏差等质量问题;拼装时将封顶块管片的开口部位留得稍大一些,使封顶块能顺利地插入;发生管片与盾壳相碰,应在下一环盾构推进时立即进行纠偏。(4)处理方法因运输碰损的管片进行修补后方能使用,修补须采用与原管片强度相应的材料进行修补;在井下吊运过程中损坏的管片,如损坏范围大,影响止水条的部位的,应予以更换。如损坏范围小,可在井下修补后使用;推进过程中被盾壳拉坏的管片,应立即进行修补,以保证止水效果;内弧面有缺损的管片进行修补时,所用的材料应与
8、原管片强度等级相同,以保证强度和减少色差。3.1.3 管片错缝拼装受损(1)现象错缝拼装的管片在拼装和盾构推进过程中产生裂缝,甚至断裂的情况。(2)原因分析管片环面不平整,相邻管片迎千斤顶面有交错现象,使后拼上的管片受力不均匀,管片的表面会出现裂缝,盾构的推力较大时,会顶断管片;拼装时前后两环管片问夹有杂物,使相邻块管片环面不平整,后拼装的管片在推进的时候就可能被顶断;管片有上翘或下翻,使管片局部受力,造成破碎;封顶块管片插入时,由于管片开口不够而使管片受挤压产生碎裂。(3)预防措施每环管片拼装时都对环面平整情况进行检查,发现环面不平,及时地加贴衬垫予以纠正,使后拼上的管片受力均匀;及时调整管
9、片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使管片在盾尾内能居中拼装;拼装前做好清理工作;对于管片存在上翘或下翻的情况,在局部加贴楔子进行纠正;封顶块拼装前,调整好开口尺寸,使封顶块管片顺利插入到位。(4)处理方法拼装完成即发现环面严重不平的管片,应立即拆下,重新制作楔子后再拼装,提高环面平整度;对产生裂缝的管片进行修补,将损伤的混凝土凿除,再用修补管片的混凝土进行管片修补;已经断裂的管片,须根据情况,采取特殊措施或将断裂的管片换掉。3.1.4 管片修补施工步骤(1)常规破损管片修补修补前将混凝土基层上的松散颗粒、油脂或其他污物清理干净,再用水浸透基层。将管片修补剂与(快硬)水泥混合成浆体(以满足修补操作要求的稠度
10、),用抹刀涂于准备好的潮湿(面干)混凝土表面,表面的空隙要涂满,一次修补厚度不超过5 ,等浆体干后马上再抹一层,直至抹平,将多余的浆体清理干净。缺棱掉角深度大于1可采用修补砂浆修补,修补砂浆配比:管片修补剂:(快硬)水泥:砂=1:2:1.5,须二次修补。 修补好以后应进行适当养护,保持潮湿状态,不少于3天。用砂纸打磨光滑。(2)破损较为严重的管片不得投入使用,退回管片预制场。3.2 隧道注浆3.2.1 浆液质量不符合要求(1)现象在盾构推进过程中,由于注浆浆液质量不好,使注浆效果不佳,引起地面和隧道的沉降。(2)原因分析注浆浆液配合比不当,与注浆工艺、盾构形式、周围土质不相适应;拌浆计量不准,
11、导致配合比误差,使浆液质量不符合要求;原材料质量不合格;运输设备的性能不符合要求,使浆液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离析、沉淀。(3)预防措施根据盾构的形式、压浆工艺、土质情况、环境保护的控制要求及经济效益正确设计浆液配比,并通过试验,使其符合施工要求;应在满足合理的精度前提下,考虑使用简单可靠的计量器具。同时应保养好计量器具,定时作检定。发现计量器具精度误差超标,应及时校正或换新;对拌浆材料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各种材料采购的渠道,并附有相应的质量保证单。应按规定对材料进行质量抽检;拌浆设备的工作环境差,使用中要注意定期维修保养,经常清洗拌浆机。如在使用中机械发生故障应及时修复,不能让设备带病作业;
12、浆液的输送应视浆液的性能而定,选择合理的输送方法。用管路输送时,管子的直径要适当;用拌浆车输送时,拌浆车上的拌浆机应有充分的搅拌能力;加强对拌制后浆液的检测,要确保浆液的质量符合施工所需。(4)处理方法不符合要求的浆液重新进行拌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不得使用;如浆液经使用确认配比设计不合理,应及时作配合比的设计和试验,最后决定出实际应使用的配合比;更换浆液运输设备,以适应浆液性能及压浆工艺。3.2.2 沿隧道轴线地层变形量过大(1)现象沿隧道轴线地层变形过量,引起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损坏。(2)原因分析盾构开始掘进后,如不能同步地进行注浆或注浆效果差,则会产生地面沉降;盾尾密封效果不好,注
13、浆压力又偏高,浆液从盾尾渗入隧道,造成有效注浆量不足;浆液质量不好,强度达不到要求,不能起到支护作用,造成地层变形量过大;注浆过程不均匀,推进过程中有时注浆压力大,注浆量足,有时注浆量少,甚至不注浆,造成对土体结构的扰动和破坏,使地层变形量过大。(3)预防措施正确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及时、同步地进行注浆;注浆应均匀,根据推进速度适当地调整注浆的速率,尽量做到与推进速率相符;根据 “浆液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所述的措施,提高拌浆的质量,保证压注的浆液的强度;推进时同时、均匀、经常地压注盾尾密封油脂,保证盾尾钢丝刷的使用功能。(4)处理方法根据地面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注浆量、注浆部位,对于沉降大的部位
14、可采用补压浆的措施;损坏的盾尾进行更换,或采用在盾尾内垫海绵的方法对盾尾进行堵漏;注浆口离盾尾太近引起盾尾漏浆,可采用从管片上进行壁后注浆的方法,减少浆液的渗漏。3.3 管片拼装3.3.1 管片环面不平整(1)现象同一环管片在拼装完成后迎千斤顶一侧环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不同块之间有凹凸现象存在,给下一环的拼装带来影响。导致环向螺栓穿进困难,并造成管片碎裂等问题。(2)原因分析管片制作误差尺寸累积;拼装时前后两环管片间夹有杂物;千斤顶的顶力不均匀,使环缝间的止水条压缩量不相同;纠偏楔子的粘贴部位、厚度不符合要求;止水条粘贴不牢,拼装时翻到槽外,与前一环的环面不密贴,引起该块管片凸出;成环管片的环、
15、纵向螺栓没有及时拧紧及复紧。(3)预防措施拼装前检测前一环管片的环面情况,决定本环拼装时纠偏量及纠偏措施;清除环面和盾尾内的各种杂物;控制千斤顶顶力均匀;提高纠偏楔子的粘贴质量;检查止水条的粘贴情况,保证止水条粘贴可靠;盾构推进时骑缝千斤顶应开启,保证环面平整。(4)处理方法对于已形成环面不平的管片,在下一环及时加贴楔子纠正环面,使环面平整。3.3.2 管片环面与隧道设计轴线不垂直(1)现象拼装完成后的管片迎千斤顶的一侧整环环面与盾构推进轴线垂直度偏差超出允许范围,造成下一环管片拼装困难,并影响到盾构推进轴线的控制。(2)原因分析拼装时前后两环管片间夹有杂物,使相邻块管片间的环缝张开量不均匀;
16、千斤顶的顶力不均匀,使止水条压缩量不相同,累计后使环面与轴线不垂直;纠偏楔子的粘贴部位、厚度不符合要求;前一环环面与设计轴线不垂直,没有及时地用楔子环纠正;盾构推进单向纠偏过多,使管片环缝压密量不均匀而使环面竖直度差。(3)预防措施拼装时做好清理工作,防止杂物夹杂在管片环缝间;尽量多开启千斤顶,使盾构纠偏的力变化均匀;在施工中经常测量管片环面的垂直度,并与轴线相比较,发现误差,及早安排制作楔子纠环面。后两点参见“管片环面不平整”预防措施。(4)处理方法合理地修改管片的排列/顺序,利用增减楔子环(曲线管片)来进行纠偏;根据需要纠偏的量,在管片上适当的部位加贴厚度渐变的传力衬垫,形成楔子环,对环面
17、进行纠正。一般一次加贴衬垫的厚度最厚不超过6mm。偏差大可进行连续多环的纠偏达到目的;当垂直度偏差较大,造成管片拼装极困难,盾壳卡管片严重时,可采用纠偏量较大的刚性楔子。3.3.3 纵缝质量不符合要求(1)现象纵缝质量差表现在同环相邻的管片相互位置发生变动,致使纵缝出现了前后喇叭、内外张角、内弧面产生踏步、纵缝过宽、两块管片相对旋转等质量问题。对隧道的防水、管片的受力都造成严重的危害。(2)原因分析拼装时管片没有放正,盾壳内有杂物,使拱底块管片放不到位或产生上翘、下翻,环面有杂物夹入环缝,也会使纵缝产生前后喇叭;拼装时管片未能形成正圆,造成内外张角;前一环管片的基准不准,造成新拼装的管片位置也
18、不准;隧道轴线与盾构的实际中心线不一致,使管片与盾壳相碰,无法拼成正圆,只能拼成椭圆,纵缝质量也就无法保证。(3)预防措施拼装前做好盾壳与管片各面的清理工作,防止杂物夹入管片之间;推进时勤纠偏,使盾构的轴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尽量减少,保证管片能够居中拼装,管片周围有足够的建筑空隙使管片能拼装成正圆;环面的偏差及时进行纠正,使拼装完成的管片中心线与设计轴线误差减少,管片始终能够在盾尾内居中拼装;管片正确就位,千斤顶靠拢时要加力均匀,除封顶块外每块管片至少要有两只千斤顶顶住;盾构推进时骑缝的千斤顶应开启,保证环面平整。(4)处理方法用整圆器进行整圆,通过整圆来改善纵缝的偏差;管片出盾尾,环向螺栓再进
19、行一次复紧,可改善纵缝的变形。管片被周围土体包裹住以后,椭圆度会相应地减小,纵缝压密程度提高,此时将螺栓进行复紧可取得较好的效果;采用局部加贴楔子的办法,作纵缝质量的纠正。3.3.4 圆环整环旋转(1)现象拼装成环的管片与设计要求的拼装位置相比较,旋转了一定的角度,使盾构的后续车架及电机车轨道的铺设不平整,影响设备的运行,也增加了封顶成环的拼装难度。(2)原因分析千斤顶编组不合理,使管片受力不均匀,管片产生相对转动;管片环面不正,千斤顶的顶力方向与环面不垂直,盾构推进时就会产生使管片转动的力矩,导致管片旋转;拼装时管片的位置安放不准确,导致拼装时形成旋转;管片上的螺栓孔和螺栓之间由于拼装需要,
20、一般留有58mm 的间隙,这样就给两环管片之间相互错动留有了条件,如果在管片就位时随意操作,就会引起旋转偏差;后拼装的管片与已就位的管片发生碰撞,使已拼装的管片发生移位,如果长时间采用相同的顺序拼装管片,管片向同一方向发生旋转偏差,累积的偏差量就较大。(3)预防措施控制好盾构推进的姿态,千斤顶编组情况要使推力的变化均匀,调整好管片环面的角度,减少推进过程中产生的转动力矩;拼装管片时管片要放置正确,千斤顶靠拢时要有足够的顶力使管片不发生相对滑动;拼装机操作时要动作平缓,旋转缓慢,这样有利于拼装的准确性;对已成环的管片的旋转情况要经常进行测量,并及时纠正;经常变换管片拼装的顺序。(4)处理方法利用
21、管片之间可相互错动的余地,在拱底块管片拼装时,管片纵向螺栓穿进后,利用拼装机钳着管片向需要纠正的方向旋转一个角度,然后靠拢千斤顶,并拧紧纵向螺栓。以拱底块管片为基准,正确拼装其余管片,就可使整环管片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一个角度。连续数环管片拼装时采用这种方法,可使旋转误差得到纠正。3.3.5 连接螺栓拧紧程度没达到标准要求(1)现象螺栓的拧紧力矩未达到要求,有些螺母用手就能拧动。双头螺柱一头超出螺母另一头缩入螺母,使螺纹的有效连接长度不能保证,严重时个别的螺栓没有穿进。(2)原因分析拼装质量不好,导致相邻管片之间错位严重,有的螺栓无法穿进;螺栓加工质量不好,螺纹的尺寸超差,造成螺母松动或无法拧紧;
22、施工过程中只注意进度,忽视了拧紧螺栓的工作。有时甚至出现螺栓上未套螺母的情况;未及时进行复紧,尤其是底部、两肩部位的螺栓,复紧难度大,往往漏拧。(3)预防措施提高管片拼装质量,及时纠正环面不平或环面与隧道轴线不垂直度等,使每个螺栓都能正确地穿过螺孔;严格控制螺栓的加工质量,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螺栓应退换;加强施工管理,做好自检、互检、抽检工作,确保螺栓穿进及拧紧的质量。(4)处理方法未穿入螺栓的管片,可采用特殊工具对螺栓孔进行扩孔,使螺栓可以穿过;对不能穿过的孔换用小直径、等强度的螺栓;加工专用平台,对隧道的所有连接螺栓进行检查和复紧。3.3.6 管片环高差过大(1)现
23、象拼装完成的两环管片间内弧面不平,环高差过大。(2)原因分析管片拼装的中心与盾尾中心不同心,管片与盾尾相碰,为了将管片拼装在盾尾内,将管片径向内移,造成过大的环高差;管片拼装的椭圆度较大,造成环高差过大;管片的环面与隧道轴线不垂直,如继续上一环的方向拼装将会与盾尾相碰,将管片向相反方向位移,造成过大的环高差;管片在脱出盾尾后建筑空隙没有及时填充,管片在自重的作用下落低,造成环高差过大。(3)预防措施将管片在盾构内居中拼装,使管片不与盾构相碰;保证管片拼装的整圆度;纠正管片环面与隧道轴线的不垂直度;及时、充足地进行同步注浆,用同步注浆的浆液将管片托住,减少环高差;严格控制盾构推进轴线和盾构姿态,
24、确保管片能拼于理想的位置上。(4)处理方法拼装过程中发现新拼装的管片与前一环管片的环高差过大,可拧松连接螺栓,逐块调整管片的位置。3.3.7 管片椭圆度过大(1)现象拼装完成的管片的水平直径和垂直直径相差过大,导致椭圆度超过标准。(2)原因分析管片的拼装位置中心与盾尾的中心不同心,管片无法在盾尾内拼装成正圆,只能拼装成椭圆形;管片的环面与盾构轴线不垂直,使管片与盾构的中心不同心;单边注浆使管片受力不均匀。(3)预防措施经常纠正盾构的轴线,使盾构沿着设计轴线前进,管片能居中拼装;经常纠正管片的环面,使环面与盾构轴线垂直,管片始终跟随着盾构的轴线,使管片与盾尾的建筑空隙保持均匀;注浆时注意注浆管的
25、布置位置,使管片均匀受力。(4)处理方法采用楔子环管片纠正隧道的轴线,使管片的拼装位置处在盾尾的中心;控制盾构纠偏,使管片能在盾尾内居中拼装;待管片脱出盾尾后,由于四周泥土的挤压力近似相等,使椭圆形管片逐渐恢复圆形,此时对管片的环向螺栓进行复紧,使各块管片的连接可靠。3.4 管片防水施工3.4.1 管片压浆孔渗漏(1)现象管片压浆孔处渗漏,压浆孔周围有水渍,压浆孔周围混凝土有钙化斑点。(2)原因分析压浆孔的闷头未拧紧;压浆孔的闷头螺纹与预埋螺母的间隙大。(3)预防措施要用扳手拧紧压浆孔的闷头;在闷头的丝口上缠生料带,以起到止水的作用。(4)治理方法将闷头拧出,重新按要求拧紧;在压浆孔内注少量水
26、泥浆堵漏,然后再用闷头闷住。3.4.2 管片接缝渗漏(1)现象地下水从已拼装完成管片的接缝中渗漏进入隧道。(2)原因分析管片拼装的质量不好,接缝中有杂物,管片纵缝有内外张角、前后喇叭等,管片之间的缝隙不均匀,局部缝隙太大,使止水条无法满足密封的要求,周围的地下水就会渗漏进隧道。管片碎裂,破损范围达到粘贴止水条的止水槽时,止水条与管片间不能密贴,水就从破损处渗漏进隧道;纠偏量太大,所贴的楔子垫块厚度超过止水条的有效作用范围;止水条粘贴质量不好,粘贴不牢固,使止水条在拼装时松脱或变形,无法起到止水作用;止水条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强度、硬度、遇水膨胀倍率等参数不符合要求,而使止水能力下降;对已贴好止
27、水条的管片保护不好,使止水条在拼装前已遇水膨胀,管片拼装困难且止水能力下降。(3)预防措施提高管片的拼装质量,及时纠环面,拼装时保证管片的整圆度和止水条的正常工况,提高纵缝的拼装质量;对破损的管片及时进行修补,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应在贴止水条以前修补好。对于因为管片与盾壳相碰而在推进或拼装过程中被挤坏的管片,也应原地进行修补,以对止水 条起保护作用;控制衬垫的厚度,在贴过较厚衬垫处的止水条上应按规定加贴一层遇水膨胀橡胶条;应严格按照粘贴止水条的规程进行操作,清理止水槽,胶水不流淌以后才能粘贴止水条;采购质量好的止水条产品,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抽检止水条的质量,产品须检验合格方能使用;在施工现场加防
28、雨棚等防护设施,加强对管片的保护。根据情况也可对膨胀性止水条涂缓膨胀剂,确保施工的质量。(4)治理方法对渗漏部分的管片接缝进行注浆;利用水硬性材料在渗漏点附近进行壁后注浆;对管片的纵缝和环缝进行嵌缝,嵌缝一般采用遇水膨胀材料嵌入管片内侧预留的槽中,外面封以水泥砂浆以达到堵漏的目的。3.4.3 管片裂纹渗漏(1)现象地下水从已拼装完成管片的裂纹渗漏进入隧道。(2)原因分析管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微小裂纹,不易目测,在吊装、运输或拼装过程中,管片受集中应力,裂纹扩展; 拼装管片前对盾尾的清理不干净,使得管片的环缝夹有泥砂,造成整环管片的环面不平整,掘进时就会因不均匀受力而产生裂纹。在拼装过程中因拼装顺
29、序或管片类型错误使得环面不平整,导致受力不均匀产生裂纹。在硬岩段或不均匀地层中因推力过大或推力不均匀导致管片出现裂纹。在进行管片补浆时因压力控制过高导致管片开裂。在姿态较难控制时,过于纠偏使得盾尾间隙过小或推力不均导致裂纹出现。(3)预防措施管片生产、运输、吊装和拼装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执行。(4)处理方法寻找裂缝:对潮湿的部位,先清扫结水,待潮湿部位全部清理干净、表面稍干时,仔细寻找裂缝,用色笔或粉笔沿裂缝做好记号。钻孔:按混凝土结构厚度,距离裂缝约150350mm,沿裂缝方向两侧交叉钻孔。孔距按现场情况而定,以两孔注浆后浆液在裂缝处能交汇为原则,孔径采用非标的13mm针头。孔与裂缝断面成45
30、度60度倾角交叉,并交汇与外侧向内1/3范围。埋设止水针头:止水针头是浆液注入裂缝内的连接件,埋设时用专用工具紧固,并保证针头的橡胶部分及孔壁在未使用前干燥,否则在紧固时容易引起打滑。裂缝修补:灌注浆液从第一针头开始,当浆液从裂缝处冒出,应立即停止灌注,移入下一枚针头,以此类推,直至全部灌满为止。为使裂缝完全灌满聚氨酯浆液,应进行二次注入。第二次注入应与第一次注入间隔一段时间,但必须在聚氨酯浆液完全凝固前完成。表面清理:待聚氨酯浆液凝固后,管片表面应及时清理,保证隧道外观良好。3.5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本标段盾构区间内含有2座联络通道,联络通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本节内容主要为
31、钢混结构质量通病的处理方法。3.5.1 砼麻面(1)现象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碎石外露。(2)原因分析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砼时缝隙漏浆;砼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3)预防措施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32、。(4) 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潮湿的水泥抹平。3.5.2 蜂窝(1)现象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2)原因分析砼配合比不合理,碎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碎石多;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未按操作规程浇注砼,下料不当,使碎石集中,造成砼离析;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允分振捣又下料;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稳定性不足,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3)预防措施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
33、计量准确( 可采用电子自动计量) 。砼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范规定。砼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 m ,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砼的振捣分层捣固,浇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 倍。捣实砼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 倍;对细骨料砼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 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砼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砼5 c m,砼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合适的振捣现象为: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浇注砼时,经常观察模板,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浇注,并在砼初凝前修整完好
34、。(4)治理方法砼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 2 或1 2 . 5 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碎石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形成喇叭口,外口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润,再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 加强养护。3.5.3 孔洞(1) 现象砼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砼。(2)原因分析: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浇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砼离析,或严重跑浆。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不按规定下料,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3)预防措施在钢筋密集处
35、,可采用细石砼浇注,使砼充满模板间隙,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预留孔洞处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灌注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在侧面开口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灌注。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a.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砼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砼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 45 。b. 振捣器插点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 倍。振捣器操作时快插慢拔。(4)处理方法控制好下料。要保证砼灌注时不产生离析,砼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 m ,大于2 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
36、下料。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发现砼中有杂物,及时清除干净。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对砼孔洞的处理,要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3.5.4 露筋(1)现象钢筋砼结构内的钢筋露在砼表面。(2)原因分析砼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粒径大碎石卡在钢筋上,砼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因配合比不当砼产生离析,或模板严重漏浆。砼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砼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砼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砼缺棱掉角。(3)预防措施灌注砼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
37、否准确。为保证砼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 m 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粒径的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 / 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细石砼浇注。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砼自由顺落高度超过2m 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4)处理方法将外露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 2 或1 2 . 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砼剔除,冲刷干净湿润,
38、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 认真养护。3.5.5 缺棱掉角(1)现象砼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2)原因分析木模板在浇注砼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灌注后砼养护不好,棱角处砼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砼水化不好,强度降低。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 棱角被碰掉。冬季施工时,砼局部受冻。(3)预防措施木模板在灌注砼前充分湿润,砼浇注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钢筋砼结构承重模板时,砼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砼阳角,拆模后可用槽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
39、免碰损。冬季砼浇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4) 处理方法缺棱掉角较小时,清水冲洗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 2 或1 2 .5 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可将不实的砼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砼高一级的细石砼补好,认真养护。3.5.6 施工缝夹层(1)现象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2)原因分析在灌注砼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注前, 捣实不够。灌注大体积砼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砼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灌注砼时混入砼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3)
40、预防措施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砼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在砼抗压强度不小于1 . 2 M p a 时,才允许继续灌注。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继续灌注砼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碎石或软弱砼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砼表面的水予清除。在浇注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一层。(4)处理方法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对夹层的处理慎重。补强前,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砼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注,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捣实并认真养护。3.5.7 其它(1)现象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发生涌水、地表沉降和隧道超限变形
41、,完成后渗漏水等。(2)原因分析施工前未打探孔探测地下水分布情况。联络通道施工范围内加固不到位。联络通道开挖过程中未做到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和混凝土喷射。左、右线隧道钢格栅支撑体系强度不够。混凝土浇筑未按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进行。(3)预防措施施工前进行地质补勘,并在联络通道洞门位置打探孔探测施工部位地下水分布情况。施工范围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层加固,经检测达标后在施工。施工过程中加强地面监测。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应支护和混凝土喷射。施工前用足够强度的支撑体系对左右线隧道进行支护,经检查合格后在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铺设防水层。(4)处理方法准备足够的应急
42、物资,当发生涌水时及时封堵,防止泥沙涌入隧道。当发生地面沉降时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及喷射混凝土,或及时浇筑二衬。如左、右线隧道发生变形,应及时加强左、右线隧道支撑体系。联络通道完工后发生渗漏水,应及时寻找原因进行封堵。4、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盾构隧道施工重点工序控制点:盾构机始发与到达、隧道轴线控制、盾构机推进和管片的拼装、同步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参数确定等。通过优化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地表沉降,减少对建筑物的影响,同时要紧密依靠施工监测成果,及时调整盾构掘进参数,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4.1 盾构推进、管片同步注浆质量保证措施(1)加强盾构施
43、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盾构机司机的操作水平。(2)加强施工测量,采取盾构机自动测量先行,人工测量随时校核的措施,确保隧道线形正确,位置精度满足规范要求。(3)在盾构机掘进中根据不同土质和覆土厚度,结合监测信息,合理调整注浆质量,并按推力、推进速度和进排泥量的相互关系,合理控制掘进速度,保证开挖仓压力和开挖面土压力平衡。(4)严格按照设计,施工规范组织掘进,提高盾构机掘进质量。(5)制订详细的注浆施工设计和工艺流程及注浆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按要求实施注浆、检查、记录、分析,及时做出P(注浆压力)-Q(注浆量)-t(时间)曲线,分析注浆速度与掘进速度的关系,评价注浆效果,反馈指导下次注浆。制定详细的
44、注浆作业指导书,并进行详细的浆材配比试验,选定合适的注浆材料。(6)成立专业注浆作业班组,由富有经验的注浆工程师负责现场注浆技术和管理。(7)根据洞内管片衬砌变形监测,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修正注浆参数设计和施工方法,发现情况及时解决。(8)做好注浆设备的维修保养,注浆材料供应,定时对注浆管路及设备进行清洗,保证注浆作业连续不间断进行。(9)环形间隙充填不够、结构与地层变形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或变形危及地面安全时、或存在地下水渗漏区段,在必要时通过吊装孔对管片背后进行补充注浆。(10)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及时反馈质量信息,分析处理,指导现场施工。4.2 管片拼装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安
45、装管片防水材料 嵌缝材料、弹性密封垫、软木衬垫等必须具备合格的证明材料,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实施;粘结剂涂刷均匀饱满、弹性密封垫和软木衬垫粘贴平整牢固,螺栓衬垫严密,不得有裂隙;嵌缝之前将槽内清理干净,无杂质碎屑,嵌缝材料的种类、规格和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通过监理检验后方可实施。(2)加强管片运输过程保护运输前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预案,采用专用运输车运输,确保管片在运输和吊运过程中不受损毁。管片在生产厂的堆放高度不超过3层,管片在施工现场的堆放高度不超过3层,管片在运输途中的堆放高度不超过2层。(3)正确选择管片的安装位置及管片种类。(4)规范管片安装操作:拼装时先安装底部的块位,
46、然后自下而上左右交叉安装,每环相邻管片摆布均匀并控制环面平整度和封口尺寸,最后插入封顶管片。(5)严格进行管片螺栓复紧。当后续盾构掘进至每环管片拼装前,对相邻已成环的3环范围内管片螺栓进行全面检查并复紧。隧道贯通后,进行第三次复紧。(6)合理选取同步注浆参数,确保管片受力均匀并尽早稳定。(7)注浆前进行配合比试验,选出最佳配合比,并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适时调整配合比;同步注浆速度与掘进速度相匹配;注意调整盾尾间隙,控制推进油缸的伸缩和同步注浆压力,拼装精度控制在设计要求之内,防止管片移位、错台。4.3 联络通道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4.3.1 格栅钢架工程(1)联络通道开挖初期支护的格栅钢架其原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