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共9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质量控制办法 (草拟) 目录 一、目的 二、适用范围 三、概述 四、工艺与要点 五、施工质量控制 胡长秋2015年4月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质量控制办法1、 目的 为了确保*工程桩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编制此办法。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工程桩基础工程 施工。三、概述灌注桩后注浆是指灌注桩成桩后,通过预设在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注浆阀注入水泥浆,使桩端桩侧土体得到加固,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沉降。这种方法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加固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二是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通过渗入和压密注浆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强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
2、。在优化工艺参数的条件下,可使单桩承载力提高40%120%,粗粒土增幅高于细粒土,软土增幅最小,桩侧桩底复式注浆高于桩底注浆;桩基沉降减少30%左右。根据地层性质、桩长、承载力增幅和桩的使用功能(抗压、抗拔)等因素,灌注桩后注浆可采用桩底注浆、桩侧注浆、桩侧桩底复式注浆。该技术适用于泥浆护壁钻、挖孔灌注桩及干作业钻、挖孔灌注桩。四、工艺与要点1、 施工工艺: 将注浆管固定在钢筋笼上(钢管或黑铁管),出浆口采用单向截流阀并压入桩底土中3050cm。此工艺由于采用单向截流阀作出浆口,进行桩身混凝土浇筑时浆液不会灌入阀内,注浆时浆液也不会回流,且压力相对稳定,注浆效果显著。2、工艺要点(1)注浆管制
3、作。注浆管一般应采用钢管。其结构分为三部分:端部花管、中部直管及上部带丝扣的接头。花管段侧壁一般按梅花形设置出浆水孔,孔径通常为67mm。直径可采用25 mm或30 mm。对于超长桩,考虑到管内摩阻力对压力的影响,可考虑采用mm或mm的钢管。同时,花管段一定要用胶带、塑料膜或橡胶膜等包裹好,用铁丝等缠绕扎紧,防止渗漏。(2)注浆管安装下放。当采用第三种施工工艺时,应将两根注浆管点焊在钢筋笼的内圈上,安装注浆管时必须保证注浆管之间的对接,确保焊缝饱满、连续、密封良好;必须在花管全长范围内用胶带、塑料膜或橡胶膜等缠绕紧密,再用胶皮铁丝包裹扎牢,注浆管安装时还必须保证花管端部与钢筋笼(设计必须是下至
4、孔底)底端齐平,而后管内注满水同钢筋笼一起放入孔内。另外注浆管顶应低于地面200300 mm,防止钻机移位时,碰断注浆管。(3)压水试验。压水试验是注浆工艺中的一个环节,它的作用是预压及疏通注浆通道,以检查注浆管的可灌性与联能性,为注浆做好准备工作。成桩后37天用高压水压通注浆通道,压水量一般控制在0.20.6 m3,压水时间35分钟,压水压力0.51.0Mpa。(4)注浆施工。注浆是注浆工艺中的最后环节,注浆过程要着重控制好注浆压力、浆液水灰比、注浆水泥量这三个指标。注浆压力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指标,操作者应根据压水试验结果,结合土的类别、土的饱和度、地层岩土性状、桩的长度等因素适当调整,并通过
5、现场试注浆最终确定。通常以压水压力作为注浆的起始压力,注浆终压应力为初压的倍。注浆水灰比控制原则是一般先用稀浆,再用中等浓度浆液,最后注浓浆。水灰比控制: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位以上():为宜。注浆时应根据桩端持力层的岩土性状和沉渣量等因素,事先计算所需注浆量。注浆结束的标准是注浆压力达到终压,此时吸浆量逐步变小并稳定在分钟,完成设计的注入浆液体积,终压稳定条件下达到大于设计要求的浆液注入量。3、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终止注浆:(1)注浆总量和注浆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2)注浆总量已达到设计值的75%,且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值。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改为间歇注浆,间歇时间宜为3060分钟,
6、或调低浆液水灰比:(1)注浆压力长时间低于正常值;(2)地面出现冒浆或周围桩孔串浆。五、质量控制灌注桩后注桩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必须编制灌注桩后注桩专项技术施工方案,提供各种注浆参数,并请专家讨论审查。后注浆技术是一种新技术,不同的施工单位,因其人员的技术水平、机械设备及土的类别、土的饱和度、地层岩土性状、桩的长度等因素不同,选择的参数不尽相同。因此,质监部、工程部管理人员要依靠掌握的施工技术知识、实际经验、相关资料和有关规范、标准,对方案选取的参数进行认真的审查。重点审查方案的合理性,技术组织措施的具体性与全面性,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符合性。对于后注浆技术关键是正确制作注浆头,既要使其在浇灌桩
7、身混凝土时不使注浆孔堵塞,又要使其在成桩后能用清水顺利开塞,严格埋设好注浆管,选择合适的注浆泵,配制合适的注浆水灰比,确定合理的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并控制好注浆节奏。因此,对后注浆技术方案的审查应注意其以下几部分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1、技术资料与专业资质的核定:(1)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必须具备完备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工程附近管线、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公共设施构造情况,必要时应作施工勘察和调查以确保工程质量及临近建筑的安全。(2)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验制度。2、后注浆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后注浆导管应采用钢管,且应与钢筋笼加劲筋焊接或绑扎固定,桩身内
8、注浆导管可取代等承载力纵向钢筋。(2)桩底后注浆导管及注浆阀数量宜根据桩径大小设置,对于d600mm的桩,可设置1根;对于600mmd1000mm的桩,宜沿钢筋笼圆周对称设置2根;对于1000mmd2000mm的桩,宜对称设置34根。(3)对于桩长超过15m且承载力增幅要求较高者,宜采用桩底、桩侧复式注浆。桩侧后注浆管阀设置数量,应综合地层情况、桩长、承载力增幅要求等因素确定,可在离桩底515m以上每隔6-12m于粗粒土层下部设置一道,但对于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宜设于粗粒土层中上部。(4)对于非通长配筋的桩,下部应有不少于2根与注浆管等长的主筋组成的钢筋笼通底;(5)钢筋应沉放到底,不得悬吊,下笼
9、受阻时不得撞笼、墩笼和扭笼。3、后注浆管阀应具备以下功能:(1)管阀应能承受1Mpa以上的静水压力;管阀的外部保护层,应能抵抗砂石硬质物的乱撞而不致使管阀受损;(2)管阀应具备逆止功能。4、浆液配比、终止注浆压力、流量、注浆量等参数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浆液的水灰比应根据土的饱和度、渗透性确定,对于饱合土宜采用0.50.7;对于非饱和土宜采用0.70.9;而对于松散碎石土、砂砾土宜采用0.50.6;对于低水灰比浆液宜掺入减水剂,当地下水处于流动状态时,宜掺入速凝剂;(2)桩底注浆终止工作压力应根据土层性质、注浆点深度确定,对于风化岩、非饱和粘性土、粉土,宜为510Mpa;对于饱和土层宜为1
10、.56Mpa;软土取低值,一般不超过2Mpa,密实粘性土取高;桩侧注浆终止压力宜为桩底注浆终止压力的1/2;(3)注浆流量不宜超过75L/min;(4)单桩注浆量的设计应考虑桩的直径、长度、桩底和桩侧土层的性质、单桩承载力增幅、是否复合注浆等因素确定。通常可按下式估算: Gc = ap d + as nd式中 : ap 、 as 分别为桩底、桩侧注浆量经验系数:ap = 1.51.8;as = 0.50.7;对于卵、砾石、中粗砂取较高值; n 桩测注浆断面数; d 桩直径(m);Gc 注浆量,以水泥重量计(t) 对于独立单桩和柱距大于6d 的群桩和群桩初始注浆的部分基桩的注浆量,应按上述估算值
11、乘以1.2的系数。(5)后注浆作业开始前,宜进行试注浆,优化并最终确定注浆参数。5、后注浆作业起始时间、顺序和速率应遵守以下规定:(1)注浆作业宜在成桩2天后开始。注浆作业离成孔作业点的距离不宜小于810 m;(2)对于饱和土中的复式注浆顺序宜先桩侧,后桩底;对于非饱和土宜先桩底,后桩侧;多断面桩侧注浆宜先上后下;桩侧、桩底注浆的间隔时间不宜小于2小时;(3)桩底注浆宜对同一根桩的各注浆导管依次实施等量注浆;(4)对于桩群注浆宜先外围,后内部。(5)为确保注浆加固地基的效果,施工前应进行室内浆液配比试验及现场注浆试验,以确定浆液配方及施工参数。(6)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由监理
12、或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共同分析情况,解决问题,消除质量隐患,并应形成文件资料。6、材料设备审查 在正式施工前,质监部、工程部应按照要求,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材料和设备报审表进行审查,检查水泥、钢筋等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设备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时,也要按照要求进行审查。要求施工单位提交的材料包括:水泥材质检验报告、钢筋材质检验报告、压力表检定证书等。7、施工过程检查与控制采用后注浆技术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控制,就是旁站监理监控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重点控制的环节如下:(1)控制钻孔。主要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桩基技
13、术规范JGJ9494的相关要求进行控制,重点控制孔深、孔径和垂直度,了解孔壁情况,同时要求及时了解孔内情况,是否有塌孔、漏水等现象,以便在后注浆施工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2)控制注浆管制作、注浆设备等。对用于注浆的高压注浆泵、拌料机等设备必须进行检查。高压注浆泵的工作参数要满足方案要求;在使用前对高压注浆泵及管线的密封性必须进行试运行;对注浆管,要检查注浆头的长度、出浆孔径、孔距是否符合方案要求;安设注浆管时,要检查注浆管与钢筋笼连接是否可靠、牢固;注浆头是否用合适的橡胶膜等封闭包裹;注浆管各节连接是否牢固、密封,及注浆管上端是否有良好的封堵,以防止杂物进入堵塞注浆管等。(3)控制浇注混凝土
14、。当检查孔底沉渣厚度和泥浆的密度在满足设计规范标准要求后,方可进行浇注混凝土,同时要保证混凝土的初灌量,控制好混凝土灌注的充盈参数,一般应保持在1.11.2之间,并记录浇混凝土情况。(4)控制开塞时间与压水试验。在浇注混凝土后的35天,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C10C15时进行开塞。开塞时要在现场观察高压注浆泵的开塞压力,记录开塞情况,要写明开启一根、两根,还是未开启。(5)控制注浆。在正式开始注浆施工前,必须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试注浆,并将试注浆记录和最终经试验确定的设计工艺参数提交。在正式施工前首先检查水泥,核实水泥浆的水灰比,掺外加剂的检查外加剂的掺量。检查高压注浆泵的压力表、阀门、管线完好状况。
15、注浆开始记录注浆压力。注浆一般以注入水泥量为主控因素,现场监理人员要记录每次水泥的用量。保证水泥的注入量达到要求。如果注浆量等主要参数达不到设计要求,必须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6)后注浆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后注浆施工完成后应要求施工单位提交以下资料:后注浆作业记录和特殊情况处理记录。承载力检验应在注浆20天以后进行,但当浆液中掺入早强剂时可以适当提前,灌注桩经后注浆处理后的单桩极限承载力,通过静载试验可以确定。(7)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有1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8)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质量标准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规定。 (完)专心-专注-专业